高三电化学复习教学设计
《电化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电化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第一篇:《电化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电化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青铜峡市高级中学张浩栋一教学目标 1 知识能力(1).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了解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反应原理。
(3)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4)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2 过程与方法(1)适当时间里学生讨论,进行合作学习。
(2)能根据电化学的原理解决有关设计电解池和原电池的问题.二教学重点: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原电池、电解池的分析、判断。
四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景——复习讨论——归纳总结——教师评价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习] 多媒体示屏(2007年宁夏高考试题化学26题)问题1:是否做过此题?问题2:此题考查了那些知识点。
[引课]由于电化学知识跟我们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以及国防建设密切相关,所以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决有关电化学的问题。
[板书]:电化学专题复习[学生活动]:观看07年考试说明 [板书] 一.装置和电极的名称判断 [学生活动]:判断解答问题:(2006年全国高考题)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A、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B、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C、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D、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问题:锌、溴蓄电池的充、放电的电池总反应为: Zn+Br2Zn2++2Br-,下列各反应:①Zn-2e-=Zn2+②Br2+2e-=2Br-③2Br--2e-=Br2④Zn2++2e-=Zn,其中充电时的阳极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分别是 A.①②B.③①C.④②D.③②问题将Al片和Cu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HNO3中,另一组插入稀NaOH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则在这两个原电池中,正极分别为 A.Al片、Cu片B.Cu片、Al片C.Al片、Al片D.Cu片、Cu片[学生活动]:归纳总结原电池、电解池的判断,原电池电解池电极的判断 [示屏总结]: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总结①外接电源一般来说:有外接电源的为电解池,无外接电源的为原电池②充电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③电镀池、铜的精炼判断:阳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中金属阳离子原电池电极的判断正极:相对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还原反应,得电子负极:相对活泼的金属,氧化反应,失电子电解池电极的判断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氧化反应,失电子…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还原反应,得电子… [板书]:二.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的书写[示屏]:[学生活动]:练习 [师生共同评析] [过度] 燃料电池的电极以及电极反应式例题3: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是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池反应为:2H2+O2==2H2O,电解液为KOH溶液。
高三《电化学基础》复习单元教学设计

高三《电化学基础》复习单元教学设计一、考纲和考情分析《电化学基础》位于高中化学必修2教材第二章第二节、选修4教材第四章,是高中化学选修课程中的概念原理内容,也是高考的常考点。
高考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能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以及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二、学情分析根据平时练习和考试情况,学生在以下方面存在较多问题:1、原电池与电解池混淆不清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不规范、不正确3、新情景信息的提取能力欠缺三、单元教学目标根据高考考纲要求,本单元教学是通过复习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基本工作基本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化学的综合应用,构建电化学试题的解题模型。
四、课时划分与教学内容安排该内容教学安排为3课时,内容为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基本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化学的综合应用。
第1课时电化学基本工作原理复习(一)教学与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通过对原电池、电解池装置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的分析,构建电化学基本原理的解题模型。
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的学科素养。
(2)通过利用已知二次电池的装置设计试题,会利用电化学原理分析新情境中的电池工作原理,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2.评价目标(1)通过对原电池、电解池装置的对比分析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电化学装置认识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2)通过对原电池、电解池基本原理的对比分析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电化学基本原理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视角水平、内涵水平)。
(3)通过对已知二次电池装置设计的试题讨论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二)教与学方式(1)从高考真题中的电化学装置入手对比分析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让学生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步深入解决问题。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化学复习三教学设计

-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电化学知识复习专题(三)拟课时讲课题目课题:电化学知识复习专题(三)第课时明确目标1、知识与技术:1、理解原电池原理;初步认识化学电源;认识化学腐化与电化学腐化及一般防腐化方法。
2、理解电解原理;认识铜的电解精华、镀铜、氯碱工业反响原理。
2、过程与方法:、经过填写教案回归课本,加深理解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要点难点要点:原电池原理和电解原理,;难点:电极判断及电极反响式的书写课型□讲解□习题□复习□议论□其余教学内容设计师生活动设计考点 3 原电池 PH值的变化和简单计算教师评讲例题,1.在原电池工作时,因为失掉电子进入电解溶液,正极邻近的阳师生总结。
离子获得电子从溶液中析出, 可能会惹起溶液PH值的变化。
学生回首有关内(1) 当负极产生的金属离子联合溶液中的OH-时 , 电极邻近的溶液PH容,并练习《金值。
当正极 O2得电子时联合溶液中的水时,-版教案》对应内生成 OH 使溶液中的 PH值增大。
容(2)电池工作时整个溶液 PH 值的变化一定从总反响式来剖析。
当电解液中酸被耗费时,溶液 PH值增大,当电解质溶液中碱被耗费时,溶液PH值减小。
2.原电池的有关计算电子守恒法是依照氧化剂与复原剂相等这一原则进行计算的。
电子守恒法是氧化复原计算的最基本的方法。
计算时可由电极反响式中的氧化剂( 或复原剂 ) 与失掉的电子 ( 或得电子 ) 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例 6】一种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响为:在酸性溶液中甲醇与氧作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该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响是()A. CHOH(g)+O (g) = H+-O(1)+CO (g)+2H (aq)+2e3222B. O2(g)+4H +(aq)+4e - = 2H 2O(1)C. CH3OH(g)+H2O(1) = CO 2(g)+6H +(aq)+6e -1-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D. O2(g)+2H 2O(1)+4e - = 4OH-【例 7】镍镉( Ni-Cd )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高中化学《电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D.a 电极的反应为 3CO2+18H+-18e-===C3H8O+5H2O 规律总结 1:
【我会做】1、某电池以 K2FeO4 和Zn 为电极材料,K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
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
中向阳极移动
★4、(2015·江苏)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 CH4+H2O=====3H2+CO,每消耗 1 mol CH4 转移 12 mol 电
B.氢燃料电池
C.铅蓄电池
D.镍镉电池
2. 烧杯 A 中盛入 0.1mol·L-1 的 H2SO4 溶液,烧杯 B 中盛放 0.1mol·L-1 的 CuCl2 溶液(两种溶液均 足量),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 中 Fe 极质量减少,C 极有气体产生 B.A 为电解池,B 为原电池 C. 当 A 烧杯中产生 0.1mol 气体时,B 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 0.1mol D. 经过一段时间,B 烧杯中溶液的 pH 增大 3、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 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 Error:
授课教师: 课型: 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班级: 高三 二班 课题: 电化学专题复习
1. 了解原电池、电解池和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
高中化学《电化学复习专题》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电化学复习专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了解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反应原理。
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适当时间里学生讨论,进行合作学习。
能根据电化学的原理解决有关设计电解池和原电池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原电池、电解池的分析、判断。
四、教学方法知识体系勾画——知识点习题分析——复习讨论——归纳总结——教师评价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入】原电池基本概念一、原电池1、原电池的形成条件:①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②两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燃料电池的两个电极可以相同)。
③形成闭合回路。
原电池装置的变化:简易装置——盐桥装置——交换膜装置2、原电池原理:3、导电粒子的流向问题: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相反)。
离子流向(内电路):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考点:装置的判断:原电池和电解池;电极判断:正负极和阴阳极例题:原电池的形成条件考点:(例题)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正负极发生的反应,电子、阴阳离子的移动4、电解池的应用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2)用于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3)用于金属的防护4)设计原电池例题: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写出两个半反应,选择负极材料、正极材料,选择电解质溶液,设计简易原电池,设计盐桥原电池例题:可逆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综合应用二、化学电源一次电池常见类型、二次电池主要类型1、二次电池的充电过程与放电过程负极:Pb+SO42--2e- ==== PbSO4;负极:Pb+SO42--2e- ==== PbSO4;正极:PbO2+4H++SO42-+2e- ==== PbSO4+2H2O;正极:PbO2+4H++SO42-+2e- ==== PbSO4+2H2O;总反应:Pb+PbO2+2H2SO4 ==== 2PbSO4+2H2O。
总反应:Pb+PbO2+2H2SO4 ==== 2PbSO4+2H2O。
高三化学教案:电化学原理及应用复习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电化学原理及应用复习教案高三化学教案:电化学原理及应用复习教案专题八电化学原理及应用班级:姓名:学习时间:【课前自主复习与思考】1.阅读并思考《创新设计》相关内容。
2.原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应用。
3.原电池、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结合自主复习内容思考如下问题】1.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
以下关于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②正极反应为Ag++e-===Ag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电池仍能继续工作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用阳极X和阴极Y电解Z的水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再加入W,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符合题意的是组号 X Y Z WA C Fe NaCl H2OB Pt Cu CuSO4 CuSO4溶液在A、B中充满KOH溶液后倒立于盛有KOH的水槽中。
切断K1,闭合K2、K3,通直流电,电解一段时间后A、B中均有气体产生。
⑴电源的a极为 (填正或负)极。
⑵在湿的Na2SO4滤纸条中心滴KMnO4溶液,现象是。
⑶写出A中电极反应式。
⑷若电解一段时间后A、B中均有气体包围电极。
此时切断K2、K3,闭合K1,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此时B极电极反应式为。
我思我疑:【高考链接】【例1】(2019浙江卷.9)Li-Al/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FeS+2e-===Li2S+Fe 有关该电池的下列中,正确的是A.Li-Al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的化合价为+1价B.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2Li+FeS===Li2S+Fe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D.充电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Li2S+Fe-2e-===2Li++FeS【例2】(2019广东理综卷.23)铜锌原电池(如图9)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Zn2e-=Zn2+B.电池反应为:Zn+Cu2+=Zn2+ +CU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例3】(2019福建卷.11)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研读右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K 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PbSO4+2H2O-2e-===PbO2+4H++SO42-B.K闭合时,II中SO42-向c电极迁移C.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I中消耗的H2SO4为0.2 molD.K闭合一段时间后,II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例4】(09全国卷Ⅰ.28)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高三化学《电化学知识复习专题》复习公开课教案

高三化学《电化学知识复习专题》复习公开课教案【学习目标】:1、理解原电池原理;初步了解化学电源;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蚀方法。
2、理解电解原理;了解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反应原理。
【教学重点】:1、原电池原理和电解原理,2、电极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教学方法】:讨论——分析——归纳【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提示:书写电极反应式应注意的问题。
(2) 介质(如H+、OH-)是否参加反应(3) 是否满足质量守衡、电荷守衡练习1 投影:练习1 完成练习1进一步巩固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方法规律例题3 投影:例题3 分析、讨论、回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题4投影:例题4:提示解题思路学生分析解题思路:由pH从6.0变为3.0,可知生成了n(H+)=(10-3-10-6)mol/L×1L=10-3mol由电极反应式可得关系式:OH-~H+~Ag所以生成Ag的质量为:10-3mol×108g/mol =0.108g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计算能力练习2 投影:练习2思考回答进一步加深巩固小结布置作业整理好学案、完成课后练习电化学知识专题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回顾【问题】下图所示装置,属于原电池还是电解池?写出有关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1) (2) (3) (4) (5)二、典型例题【例1】(20XX年高考北京卷)如图所示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满滴有酚酞溶液的NaCl饱和溶液,C(Ⅰ)、C(Ⅱ)为多孔石墨电极。
(1) 接通S1后,C(Ⅰ)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则:① C(Ⅰ)电极名称极,电极反应式是。
②写出C(Ⅱ)极的电极产物应用于化工生产上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③该装置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未脱离电极),断开S1,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
此时:C(I)的电极名称是;其电极反应式。
C(II)的电极反应式是。
(2)铜屑放入稀硫酸不发生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H2O2,铜屑可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高中化学_电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标分析 新课程内容标准 常见高考题型1.理解原电池原理。
初步了解化学电源。
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蚀方法。
判断原电池的电极,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和原电池反应,分析原电池中离子的移动及浓度变化,根据给定反应设计原电池,能够分析常见的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运用原电池原理解决金属腐蚀和电化学保护相关问题2.理解电解原理。
了解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反应原理。
判断电解池的电极,书写电解电极反应式和原电池反应,分析电解池中离子的移动及浓度变化,运用电解原理解决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相关问题学情分析此部分是高考考察的重点,学生相对掌握的不错,关键在于知识不够扎实。
方法不够熟练,学生计算能力较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差。
大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依赖性,不愿意自己探究知识,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教师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渗透。
评测练习一、选择题1.(2013·北京高考)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A .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B .金属护栏表面涂漆C .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D .地下钢管连接镁块2.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 3++2I-2Fe 2++I 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甲 乙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C.电流表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电流表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3.图为MgNaClO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作Y电极B.电池工作时Na+向负极移动C.废液的pH大于NaClO溶液的pHD.X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lO-+2H2O-4e-===ClO-3+4H+4.如图表示一种使用惰性电极材料,以N2和H2为电极反应物、HClNH4Cl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新型燃料电池,该电池既能提供能量,又能实现氮的固定。
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的“三境以高三“电化学”复习课为例

接下来,对单元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进行分析。本单元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 是电子转移,即理解有机物在电化学反应中电子的得失与化合价的变化;二是有 机物反应机理,即掌握有机物在电化学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和机制。为了更好地实 现这些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电化学基础知识体系,培养他们运用电 化学原理解释有机物反应现象的能力。
制定教学计划和策略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通 过实验观察有机物的电化学反应现象,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设备,记录实验数据, 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同时,运用理论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化学反应机理, 提高他们对有机物反应规律的认识。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将知 识点串联成线,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1、学生对“解三角形”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解题正确率明显增加; 2、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参与,自主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
4、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 信心得到了提高。
教学反思
本次实验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在小组 讨论中缺乏主动性,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和鼓励。此外,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 仍然存在思路狭窄、方法单一等问题,需要教师在后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 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课后设计
在课后设计中,教师需要布置合理的作业,及时跟进学生的反馈。具体来说,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适量的练习题、思考题和拓展题 等。例如,练习题可以包括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等;思考题可以包括对原电池和 电解池原理的深入思考和实践应用等;拓展题可以包括探究性实验和创新性项目 等。
此外,教师还需要及时跟进学生的反馈。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后 反思和总结,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作业批改、课堂 表现等多种渠道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轮复习电化学_教案

高三化学——电化学解题思路的探究
一.考试说明要求
1、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并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
2、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在实际中的应用。
3、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
4、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和金属的防护措施。
二、电化学专题设计的目的
电化学的内容是历年高考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内容有: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电极名称及根据总反应方程式书写原电池各电极反应式、根据电解时电极变化判电极材料或电解质种类、根据反应式进行计算、与电解池及电镀池精炼池进行综合考查等等。
在前面复习中已经将重要的知识点进行了复习,但是没有形成知识系统,遇到新型的装置或是电源就不会分析,特别是很简单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都会出现错误,当老师讲解的时候恍然大悟。
所以设计此专题想和学生一起建立一个适合电化学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在遇到电化学问题时知道怎么想,怎么做,怎么答。
三、教案设计。
高三二轮复习——电化学教学设计

《高三二轮复习一一电化学核心考点分析》教学设计【考试说明】1. 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能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
2. 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3. 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以及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课题设计目的】电化学的内容是历年高考重要考点之一,主要以选择题和电极反应式书写的形式出现,考查的内容有:电极名称、离子和电子即电流的移动方向、溶液酸碱性的变化、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的书写、根据电极反应式进行计算、能量转化等方面,由于今年氢能源已进入实用阶段,它的重要性不言而愈,电动车用电池仍是考查的热点。
在一轮复习中已经将重要的知识点进行了复习,但是没有形成知识体系,尤其是对这3类问题涉及到新型装置就不会分析。
因此,二轮复习抓住核心知识,找准合适载体,进行知识综合利用、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奠定基础,从而达到让学生“怎么想,怎么做,怎么答”的目的。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掌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电池总反应式的书写;(2)理解离子交换膜对电池总反应式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电池总反应式的书写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物图分析、新型电池分析、电解池与原电池的联系以及依据原电池工作原理并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熟练掌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重难点】注重电解原理的实质,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认识电化学,注重与元素化合物、电解质溶液、原电池的设计、新能源等知识的联系。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方法策略【教学过程】【引入】视频广告【投影】一、展示考纲1. 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能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
(2016年为了解,要求提高)2. 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3. 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以及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电化学教学案

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一、知识回顾【课前预习】带着这些问题预习,温故而知新!1.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按要求填空:⑴①外电路:e -从 极经导线流向 极;②电池内部(电解质溶液中):Cl -等阴离子定向移动到 极,Na +等阳离子向移动到 极,以完成闭合回路。
⑵①Fe 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发生 反应;②石墨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发生2.电解池装置如右图所示,按要求填空:⑴①外电路:e -从外接电源 极经导线流向电解池 极;②电解池内部(电解质溶液中):Cl -等阴离子定向移动到 极,电子由电解池 极经导线流回电源 极,以完成闭合回路。
⑵①Fe 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发生 反应;②石墨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发生 反应。
③总方程式为: ;⑶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则在 极附近溶液先变成红色,检验阳极产物的方法是 。
3.七种电解类型(用惰性电极) 二、考情调研【真题回眸】看看以前怎么考,知己知彼!1.(2010·江苏,11)如图所示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B .装置Y 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 2+2H 2O +4e -===4OH-C .装置X 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 NaCl NaClD.装置X、Y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2.(2010·重庆理综,29改编)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离子对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当左槽溶液逐渐由黄变蓝时,其电极反应式为。
②充电过程中,右槽溶液颜色逐渐由____色变为____色。
③放电过程中氢离子的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__;充电时若转移的电子数为3.01×1023个,左槽溶液中n(H+)的变化量为。
【命题规律】电化学内容是高考试卷中的常客,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考查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两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两电极附近溶液性质的变化、电子的转移或电流方向的判断等。
高三电化学复习教学设计

高三电化学复习教学设计格尔木市七中 薛生成【考纲要求】()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并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 Ⅱ()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在实际中的应用 Ⅰ()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 Ⅱ()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和金属的防止措施 Ⅰ第一课时 原电池原理 【自学指导】阅读本专题知识体系:电化学 电解池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实现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原电池 利用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构成条件 氯碱工业 工作原理 构成条件 金属防护 应用实例 工作原理 应用实例 电化学腐 蚀与防护 化学电源 电镀 铜的精炼 解释腐蚀 金属防护一次电池 二次电池 加快速率 电冶金【思考与交流】《问题》你还记得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吗?请在下图中标明: ①电池的正、负极; ②用粒子符号和箭头表示出电荷的传递过程。
③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注明各级反应类型,写出实验现象【知识梳理】、原电池是的装置。
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反应。
、如右图所示,组成的单液铜锌原电池:()当电解质溶液为稀时:电极是极,其电极反应为,反应;现象电极是极,其电极反应为, 反应。
现象总反应方程式为。
电子由极到极,溶液中的移向填“电极”或“电极)()当电解质溶液为溶液时:电极是极,其电极反应为,反应;现象电极是极,其电极反应为, 反应。
现象总反应方程式为。
溶液中的移向填“电极”或“电极)若转移导线上电子时,、电极质量会如何变化?、如右图所示,组成的双液铜锌原电池:电极是极,其电极反应为,电极是极,其电极反应为,总反应方程式为。
电子由极到极,盐桥中移向(填“”或“”)溶液【典例引导】.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原电池(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饱和溶液)。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盐桥中的移向溶液.负极反应为:–—.该装置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在外电路中,电子由银电极流向铜电极、将镁条、铝条同时插入一定浓度的溶液中,用导线和电流表连接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电化学复习(高三公开课教案)

高三电化学复习教案化学组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能够正确分析和判断电化学中的电极反应,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
2.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联系生产、生活中的金属腐蚀现象,会分析和区别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了解一般防腐蚀的方法,并能运用原电池的基本原理解释简单的防腐蚀等生产实际问题。
3.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等是电解原理的具体应用,要了解和熟悉这些反应原理。
4.电解池中电解质溶液的pH变化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回顾原电池、电解池相关知识点,课堂强化训练,利用已掌握知识来解决问题等方式,加强学生对原电池、电解池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分析问题中实现对知识认识的再次升华,在解决问题中找到学习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分析、归纳,启发、引导,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教学过程:【知识回顾】氧化还原反应:“升失氧化还原剂,降得还原氧化剂。
”“有升必有降,有得必有失,得失必相等。
”【知识梳理】(1)一个概念:没有外加电源的装置应该为原电池,有外加电源的装置应该为电解池(或电镀池)。
(2)两个电极:原电池:活泼金属做负极。
电解池:阳()→氧()→氧()。
(3)三个流向:电解池:①电流:正极→阳极,负极→阴极。
(4)四个条件:原电池:①活性不同的两极,②电解质溶液,③闭合的回路,④负极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电解池:①两个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闭合的回路,④外加电源。
【能力培养】1.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先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判断正、负极反应物质,并得出该物质得失电子数,最后考虑电解质溶液是否会参与到反应中去。
书写下列原电池电极方程式:1.Cu—Zn(稀硫酸)(-)Zn-2e-=Zn2+(+)2H++2e-= H2↑总反应:Zn+2H+=Zn2++H2↑2. 钢(Fe—C)在酸性溶液中析氢腐蚀(-)Fe – 2e- = Fe 2+(+)2H++ 2e-= H2↑总反应:Fe +2H+= Fe 2++H2↑3. 钢(Fe—C)在碱性或中性溶液中吸氧腐蚀(-)Fe -2e-= Fe 2+(+)O2+4e-+2H2O=4OH-总反应:2Fe +O2+2H2O=2Fe (OH)24. H2—O2(铂电极,HCl)(-)H2-2e-= 2H+(+)O2+4e-+4H+ =2H2O总反应:2H2+O2=2H2O5. H2—O2(铂电极,KOH)(-)H2-2e-+2OH-=2H2O (+)O2+4e-+2H2O=4OH-总反应:2H2+O2=2H2O6.Pb—PbO2在硫酸溶液(PbSO4为沉淀)(-)Pb-2e-+SO42-= PbSO4↓(+)PbO2+2e-+4H++SO42-= PbSO4↓+2H2O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7.CH4—O2燃料电池(铂电极,KOH电解质溶液)(-)CH4-8e-+10OH-= CO32-+7H2O (+)O2+4e-+2H2O=4OH-总反应:CH4+2O2+2OH-= CO32-+3H2O2.书写电解池电极反应,先看阳极是否为活泼金属,是活泼金属,则阳极会参与到电极反应中来,再分析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阴离子在阳极失电子,阳离子在阴极得电子还原。
高三化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电化学复习1

(授课日期: 年 9 月 3 日 星期 三 班级 拟 第 ) 课时 课时
授课题目
课题:电化学知识复习专题(一)
明确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原电池原理;初步了解化学电源;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 及一般防腐蚀方法。 2、理解电解原理;了解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反应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填写学案回归课本,加深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若给出电池总反应式,通过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可知,失去电子的一极为负极, 得到电子的一极为正极。 特别提醒:原电池负极的判断应根据其本质进行判断:即“较易与电解质溶液反应 的电极是原电池的负极” ,不能一味地根据金属的活泼性进行判断。 <常见误区> 误区一:原电池中较活泼金属一定作负极 分析:原电池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反应,原电池形成电流,是由于两极在电解质 溶液中放电能力不同而造成的,其中负极是在反应中失电子的一极,负极材料必然 是失电子能力较强,但是电极材料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放电能力与金属的活泼性并不 完全一致,即金属活动性强的不一定是负极。哪一种金属作负极,不仅与金属的活 泼性有关,还与该金属与电解质反应的难易有关,即与电解质的酸碱性、电解质的 强氧化性等性质有关。如 Mg、Al 为两极,Na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时,Al 能与 NaOH 溶液反应,而 Mg 不能与 NaOH 溶液反应,虽然 Al 较 Mg 不活泼,但 Al 却作该原电池的负极。 误区二:原电池中负极材料一定参与电极反应 分析:当某种电极材料能直接与电解质溶液(或 H2O、O2)反应时,负极本身 失去电子而直接参与反应。但当电极材料不能与电解质溶液(或 H2O、O2)反应时, 应是相应的还原剂在负极上反应,如燃料电池,其两极一般用镍、铂等金属粉末或 活性炭压制成透气多孔且具有催化活性的电极,通可燃性气体(H2、CH4、C2H6、 CO、甲醇蒸气等)的电极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通助燃性气体(氧气 或空气)的电极为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但两电极材料本身并不参与化学 反应,只起传导电子的作用。 误区三:原电池中的电解质一定参与原电池反应 分析:一般常见原电池的电解质都是其中的阳离子(或溶在电解质中的分子)在正 极上放电, 如锌铜原电池正极反应: 2H++2e-=H2↑, 在钢铁的吸氧腐蚀中正极反应: O2+2H2O+4e-=4OH-等,易造成若电解质本身不能得失电子就不能构成原电池的 错觉。其实大部分电池中的电解质在充、放电时是没有电子得失的,只是起着内电 路导电功能和调节离子浓度的作用。如以 K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
电化学及应用专题复习课教案

高三电化学及应用专题复习【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在必修2和选修4中均已学习了原电池的相关知识,但由于这部分知识内容抽象,学生未能深入理解,对概念模糊,电解与原电池知识常发生混淆,尤其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不得法,靠死记硬背,错误率很高,学生普遍存在对电化学知识有畏难的情形。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3、了解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问题导学,学生自己复习梳理完成对原电池相关知识的建构,掌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归纳总结书写规律;2、通过解题思路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应用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联系高考增强学生学习的内趋力,剖析高考试题,增强学生信心;2、通过问题情境创设与解决,培养学生勤于思维,善于反思总结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原电池工作原理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教学难点: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教学设计】【导入】PPT展示本讲高考主要考查点师:电化学知识是近年高考的热点,每年至少出一道选择题,高考分值占6-9分。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的进一步扶持,新的化学电源不断推出,利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来考查电化学知识仍将是高考的热点。
这类试题创设的问题情境虽然新,但考查点还是落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判断,阴阳离子、电子(电流)流向判断,电极反应书写、分析及正误判断等基础知识上。
本节就来复习原电池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讲授】一、原电池的构成条件问题1:如何判断一个装置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条件有何异同点?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
追问: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 = 2PbSO4+2H2O研读下图,试分析K刚闭合时,Ⅰ池和Ⅱ池哪个作为原电池?板书:(列表比较,PPT展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2.活性不同的两个电极(金属或其他导电材料)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4.形成闭合回路电解池的构成条件:1.直流电源2.两个电极(活性可相同)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4.形成闭合回路师:分析二者构成条件的异同点,强调原电池的两个电极活性需不同,由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过程要有电子的转移,因而要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电化学专题复习教案

高中电化学专题复习教案一、电化学基础知识回顾1. 电化学基本概念:- 电化学是研究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相互转换关系的学科。
- 电化学涉及电解、电池和电化学反应等内容。
2. 电化学的基本单位:- 电荷量单位为库仑(C),1C=1A·s。
- 电位单位为伏特(V)。
3. 电解与电池:- 电解是利用外加电源将化学物质分解成离子的过程。
- 电池是利用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二、电化学反应1. 电解反应:- 电解池中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荷通过外部电路传导。
2. 电流强度和电量的关系:- 电流强度I=电荷量Q/时间t。
-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三、电解实验1. 水的电解:- 氢气在阴极析出,氧气在阳极析出。
- 氢气较易析出,因此阴极气体为氢气。
2. 氯化铜的电解:- 在CuCl2溶液中进行电解,阴极沉积铜,阳极释放氯气。
四、电化学电池1. 锌铜电池:- 锌放电生成锌离子,铜离子被还原成铜。
- 电子由锌流向铜,产生电流。
2. 锌铁电池:- 同样是以锌放电和铁还原的反应为主。
五、电化学中的常见问题1. 电极反应的选择:- 列举各种条件下常见的电化学反应。
2. 电化学反应的方向:- 根据电极电势判断反应的方向。
3. 电解液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电解质,促进电解反应的进行。
六、复习要点总结1. 电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2. 电化学反应的理解和运用。
3. 电解实验和电池实验的实践能力。
4. 常见问题的解答和推理能力。
七、练习题1. 电解CuCl2溶液时,在阴极和阳极分别发生的反应是什么?2. 锌铜电池中,电子的流向是什么方向?3. 下列电池中,哪一种可以用来实现冶金反应?A. 锂离子电池B. 镉镉电池C. 铝镍电池答案:1. 阴极沉积铜、阳极释放氯气。
2. 从锌流向铜。
3. B. 镉镉电池可以用来实现冶金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电化学复习教学设计
格尔木市七中 薛生成
【考纲要求】
()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并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 Ⅱ
()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在实际中的应用 Ⅰ
()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 Ⅱ
()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和金属的防止措施 Ⅰ
第一课时 原电池原理 【自学指导】阅读本专题知识体系:
电化学 电解池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实现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原电池 利用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构成条件 氯碱工业 工作原理 构成条件 金属防护 应用实例 工作原理 应用实例 电化学腐 蚀与防护 化学电源 电镀 铜的精炼 解释腐蚀 金属防护
一次电池 二次电池 加快速率 电冶金
【思考与交流】
《问题》你还记得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吗?请在下图中标明: ①电池的正、负极; ②用粒子符号和箭头表示出电荷的传递过程。
③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注明各级反应类型,写出实验现象
【知识梳理】
、原电池是的装置。
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反应。
、如右图所示,组成的单液铜锌原电池:
()当电解质溶液为稀时:
电极是极,其电极反应为,反应;现象
电极是极,其电极反应为, 反应。
现象
总反应方程式为。
电子由极到极,溶液中的移向填―电极‖或―电极)
()当电解质溶液为溶液时:
电极是极,其电极反应为,反应;现象
电极是极,其电极反应为, 反应。
现象
总反应方程式为。
溶液中的移向填―电极‖或―电极)
若转移导线上电子时,、电极质量会如何变化?
、如右图所示,组成的双液铜锌原电池:
电极是极,其电极反应为,
电极是极,其电极反应为,
总反应方程式为。
电子由极到极,盐桥中移向(填―‖或―‖)溶液
【典例引导】.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原
电池(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饱和溶液)。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盐桥中的移向溶液.负极反应为:–—
.该装置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在外电路中,电子由银电极流向
铜电极
、将镁条、铝条同时插入一定浓度的溶液中,用导线和
电流表连接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此电池工作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比活泼,失去电子变成.铝条表面虽有氧化膜,但可不必除去。
.该电池的内外电路中,电流均是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
.是电池负极,开始工作时溶液中立即有白
色沉淀产生。
【整理与归纳】原电池原理的思考模型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电极的判定方法
()粒子移动方向: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电子:外电路
离子:溶液中 (电性相吸)
()隐形原电池: 实验室制氢气、充电电池、金属的电化学(吸氧)腐蚀等。
【思考与交流】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解食盐水制备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设计两
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
限选材料:(),(),();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
()完成原电池装置图,并作相应标注(要求:在同一烧杯
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金属元素)
()以铜片为电极之一,()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极。
甲乙两种原电池中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原因是。
【小结】设计(或解答)原电池(问题)的思维模型:
①明确氧化还原总反应;负极升失氧化还原剂
②分析化合价及得失电子情况正极降得还原氧化剂
③确定正、负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根据电池反应方程式,写出电极反应式,
④画出此原电池的装置简图(判断正、负极及粒子移动方向或各种变化)。
【随堂检测】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
①写出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
②若将①中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画出原电池装置图(单液、双液),标出正、负极,并写电极反应式。
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为电池正极.负极反应为.不能被溶液激活.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
第二课时原电池原理的应用化学电源
【学习目标】
、知识:了解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能力:能够根据其工作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及电池总反应式判断电池正、负极,电极反应式
、方法:结合图示分析原电池的有关问题。
【学习重点】电子、电流、阴阳离子流向,电池反应过程中,电解
质溶液的变化。
【学习难点】周围环境参与电极反应的书写和正误判断
【课前自测】下列说法或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铁片表面出现气泡
.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度加快
.将和少量的混合物浸在稀硫酸中,并不断从容器下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可制得溶液。
【思考交流】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请举例说明。
【思考与交流】
()事实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反应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 △> .()+()+() () ()+() △<
.()()()() △< . ()()() △<
()以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依据所选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总反应:
负极反应式为,正极反应式为。
【知识梳理】原电池原理的应用—化学电源
一、化学电池是将能变成能的装置
.一次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
总反应:+()
负极材料,电极反应
正极材料,电极反应++-+-
.二次电池:铅蓄电池()()()
①放电过程负极(材料):(反应)
正极(材料):(反应)
②充电过程阴极:(接电源极) () () -()(反应)
阳极:(接电源 极) ()()-- () () -()( 反应)
.燃料电池:如图所示,总结氢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方法归纳】原电池(化学电源) 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极升失氧化还原剂
.先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及相应产物
正极降得还原氧化剂
列出正负极上的反应物质,并标出相同数目电子的得失。
.考虑两极产物与周围电解质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
若电极反应产生的物质(离子)与周围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则所发生的离子反应应与该电极反应合并,得到该极的电极反应式。
例:燃料电池正极: ( 中性或碱性溶液)
若为酸性溶液,则继续发生:,合并两式得:
.正负极反应式相加(电子守恒)得到电池反应的总反应式。
若已知总反应式先写出较易书写的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较易电极反应式较难电极反应式( 前提:保证电子守恒)
【注意:①溶液酸碱性,巧用电荷守恒配离子②图示信息】【讨论】甲醇燃料电池如右图所示。
已知电池总反应为:。
通入物质一端的电极反应式是。
通入物质一端的电极反应式是。
若将电解质溶液换成溶液,则电池总反应
为,
通入物质一端的电极反应式
是。
通入物质一端的电极反应式
是。
【讨论】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 ()+()。
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溶液流向负极
.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外电路中每通过电子,锌理论上减小. 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减小
个人总结,仅供交流学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