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导学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重难点 1 掌握文中出现的大量文言实词虚词。 2 本课在阐述事理、论证观点时大量使用比喻论证的手法和比喻论证的特点。
相关链接 文学文化常识 1.荀子(约公元前 313-前 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 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 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的朴素 唯物主义思想。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共 32 篇。大多数是他自己的著 作,一部分是他的门人写的。这部书集中反映了荀子的思想和他的文章风格。该 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 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 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繁体字“勸”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 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 为“劝阻”,词义已经转 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学法指导 1.学生要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 堂点拨、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2.学生应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1.以《劝学》为例,分析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2.学习《劝学》的写作特点。 学习步骤 1.检查复习: 学生回答预习提纲,教师讲释。 2.你认为《劝学》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示?从中能收获到收获?作者的说理力 度表现在哪里?
3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4.布置作业: (1)作文(任选一题) 谈学习 试论“锲而不舍”
温馨提示:定语后置虽然没有在《考试大纲》中单独列出,但考题上经常出现, 因此这也是掌握文言文句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 词+之+定语+者”的格式。例如: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 式,表示定语后置。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劝学》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掌握文中出现的大量文言实词,如“利、备、望、用、疾、致、假、绝、兴、功、 强、间”等;文言常用虚词,如“于、者、而”;古今字和通假字,如“有(又)、 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 2. 能力目标 本课在阐述事理、论证观点时大量使用比喻论证的手法和比喻论证的特点。 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有的态度的论述,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道理。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不能十步”是“不能跨越十步”的省略)
4、积累成语
青出于蓝:靛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语出《荀子·劝学》:“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后因以“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胜过 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坚持不懈。语出《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 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背诵名句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假舆马者 ( )
蟹六跪而二螯( )
金就砺则利( )
用心一也( )
6. 活用词
(1)名词作状语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2)名词用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3)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登高而招()
②积善成德()
掌握句式
1. 判断句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者,……也,表判断)
锲而舍之( )
蚓无爪牙之利( )
3. 通假字
輮使之然也( )
虽有槁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君子生非异也( )
4. 多义词
君子生非异也( )
骐骥一跃( )
蛟龙生焉( )
用心一也( )
非利足也(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金就砺则利( )
而神明自得( )
5. 异义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声非加疾也( )
基础知识积累 对照预习提纲,学生提出问题,讨论并解决。 5.读课文,学生思考几个问题,并讨论解答。 第 1 段,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论点?
第 2 段,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 3 段:从哪一角度阐释论点?
第 4 段,从议论文的角度看属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哪一部分?
6.巩固:学生自读课文,自行口译,要能字句落实。学生提问不明白的问题, 教师解答。 7.布置作业:背诵全文;完成课后练习。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者,……也,表判断)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者,……也,表判断)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者,……也,表判断)
青,取之于蓝(无标志判断,应翻译为:靛青,从蓝草中取得)
2. 倒装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是“中心词+之+定语”模式)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略句
冰,水之为,而寒于水(“而寒于水”是“而冰寒于水”的省略)

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
1.识记字音
中( ) 参( )省( ) 须臾( ) 跂( )望 磨砺( )
镂( )刻 跬( )步
理解词义
.2. 重点词
学不可以已( )
木直中绳( )
虽有槁暴(” )
金就砺则利(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吾尝跂而望矣( )
声非加疾也( )
假舟楫者( )
非能水也( )
而绝江河( )
(《劝学》)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 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 课堂探究 【学习安排】用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弄通文字,初步理解内容。第二课时, 理清层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研究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1.解释作者并解题; 2.正音正字; 3.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翻译课文。 学习步骤 1.导人新课 从学过的课文《为学》导人,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2.简介作者。 3.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4.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