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五种需要
小学语文教师应有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应有的语文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9ad6998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a.png)
小学语文教师应有的语文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才能更好地教学和引导学生。
本文将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师应有的语文素养。
一、阅读能力语文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阅读能力,这包括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和理解,以及对课文和教辅材料的阅读和分析。
首先,教师应熟悉并理解教授的文学作品,这样才能更好地传达给学生。
其次,教师需要深入研究课本和教辅材料,理解课文的内涵和目标,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深入的教学内容。
二、写作能力写作是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
教师需要撰写教案、备课笔记和评语等,这些都需要清晰、准确地表达。
此外,教师还要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使他们在写作中有更多的收获和进步。
三、表达能力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需要能够清晰、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用准确的语言解释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同时,教师还需要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四、学术素养除了语文基础知识外,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
这包括对语文教育理论的了解和研究,以及对相关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的关注。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才能更好地教学和引导学生。
五、情感素养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情感素养。
教师需要有爱心和耐心,善于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只有真心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才能引导他们积极地学习语文,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自豪。
六、终身学习意识语文教师应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知识更新迅速,不断学习和进修是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必然要求。
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教育研讨会和培训,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研究成果,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学术素养、情感素养和终身学习意识。
成为优秀初中语文教师的5个关键要素
![成为优秀初中语文教师的5个关键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12d97932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e.png)
成为优秀初中语文教师的5个关键要素语文教师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关键人物。
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文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那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具备哪些关键要素呢?第一要素:深厚的语文功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要的要求当然是对语文学科有深厚的理解和掌握。
只有对语文知识有着扎实的基础,才能够准确地传授给学生。
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熟练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手法等。
同时,他们还需要对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以及各种文学流派有一定的了解。
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储备,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写作。
第二要素: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是成为一名优秀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前提。
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才能够真正投入到教学中去。
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朋友。
他们愿意倾听学生的心声,关心学生的成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三要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具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接受能力都不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有些学生可能更适合通过讲解和演示来理解知识,而有些学生则更喜欢通过互动和实践来学习。
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会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有效的学习成果。
第四要素: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成为优秀初中语文教师的关键要素之一。
语文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语文教师还需要与家长和同事进行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
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才能够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五要素:不断学习的精神成为优秀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不断学习的精神。
语文学科是一个广阔而深奥的学科,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技能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1769b70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0.png)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技能小学语文教师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的关键人物,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为了确保小学语文教师具备必要的技能,他们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深厚的语文学科知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扎实的语文学科知识。
他们应该熟悉语文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且掌握语文课程的教学要点。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才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知识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语文教育。
二、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
他们应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同时,他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通过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
三、个性化教学能力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个性化教学能力。
他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特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良好的沟通能力小学语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与学生的家长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
通过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团队合作能力小学语文教师一般都是在集体中进行教学,他们应该具备团队合作能力。
在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中,他们应该积极参与,互相学习,相互支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他们还应该积极与学校和家长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共同体,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六、不断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意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他们应该具备不断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意识。
语文学科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学科,他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保持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他们还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交流活动,与其他教师和专家一起分享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学习技能五小学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学习技能五小学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3207c15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b.png)
学习技能五小学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文学知识和深厚的文学修养,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
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以下五项学习技能:一、阅读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优秀的阅读能力。
只有通过广泛地阅读文学名著和优秀文学作品,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从而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
通过阅读,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不断积累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写作能力除了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具备优秀的写作能力。
通过写作,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写作教学,引导学生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让学生能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三、口头表达能力除了阅读和写作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清晰地讲解教材内容,生动地讲解文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要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批判思维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具备批判思维能力。
批判思维是指对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提出独立的见解和判断。
在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理性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创新能力最后,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具备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语文教学不断进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收获。
小学语文老师的素养
![小学语文老师的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f407084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7.png)
小学语文老师的素养言传身教是教师的使命,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老师而言,他们肩负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责任。
作为语文教学的主力军,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
本文将从教师个人素质、教学能力以及师德师风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老师的素养要求。
一、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1.语文修养:小学语文老师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语文修养,包括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等方面的扎实知识基础。
只有对语文知识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才能正确地理解语文教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
2.知识广博:小学语文老师不仅需要掌握语文领域的知识,还应该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跨学科的视野。
只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为学生提供多种视角的语文教学。
3.学习意识: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永不停歇的学习意识。
不断深化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和思考,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时俱进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教学能力的要求1.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听说等基本语言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2.教学方法:小学语文老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除了传统的讲授和训练外,还应采用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评价和反馈:小学语文老师应该能够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进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语文水平。
三、师德师风的要求1.身心健康:小学语文老师要注重自身的身心健康,良好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素质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
2.职业道德: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意识,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学纪律。
言行举止要严肃庄重,不应在教学中出现歧视、侮辱等不当言行。
3.师生关系:小学语文老师要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并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发展需求。
一个语文老师的素养
![一个语文老师的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e6b3912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d.png)
一个语文老师的素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除了传授学生语言文字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自身的素养修养。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高尚的师德情操以及耐心细心的教学态度,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下面就是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的素养。
首先,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具备扎实的语文知识。
语文作为传统学科,涉及文字、语言、文学等多个领域,要想教好语文,首先要自己精通语文知识。
这包括对文字的理解、语言的运用、文学作品的分析等方面。
只有对语文知识有深刻理解,才能在教学中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其次,语文老师要有高尚的师德情操。
作为一名教师,师德是起到榜样作用的,一个拥有高尚师德情操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在教学中,语文老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好榜样。
要有耐心和耐心,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尊重学生个性,关爱学生成长,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他们关怀和引导。
另外,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学态度。
热爱教育事业是语文老师的本能,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尽职尽责,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要有耐心和耐心,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素养修养,具备扎实的语文知识、高尚的师德情操以及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学态度。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才能更好地开展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能时刻铭记自己的使命,不忘初心,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语文教师的能力要求
![语文教师的能力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e111da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13.png)
语文教师的能力要求语文教师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的重要角色,其能力要求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
本文将从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学能力、专业素养等多个方面阐述语文教师的能力要求。
一、学科知识要求作为语文教师,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
他们应该熟练掌握语文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相关研究成果,具备丰富的语文知识储备。
同时,还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教材,与时俱进地了解语文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并能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文化素养,不仅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有深入的了解,还应该对当代文学和其他相关文化领域有较为宽泛的了解。
二、教学能力要求1.教学设计能力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力。
他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材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并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进行教学组织和活动设计。
2.教学实施能力语文教师需要善于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他们应该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同时,他们需要善于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3.专业评价能力语文教师应该能够准确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他们应该善于运用多种评价工具和方法,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技能进行全面评价,并能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三、专业素养要求1.职业操守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严守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注重诚信教学,不做有损师德的行为。
他们应该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他们平等的关注和机会。
2.自我发展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持续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意识。
他们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参加教师培训和学术研讨活动,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哪些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哪些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76ad115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6.png)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哪些核心素养在当今社会中,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以便更好地教授和引导学生。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以及如何培养和提升这些素养。
一、扎实的语文知识与教学能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首要的要求就是要具备扎实的语文知识和教学能力。
语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需要全面掌握语文教学大纲中的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教学中。
此外,教师还需要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以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
二、良好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除了扎实的语文知识外,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师应该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
另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不断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灵活的教学组织、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评价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品德修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善于沟通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的师生沟通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此外,教师还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主能力。
五、自我反思与专业发展的意识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自我反思和学习的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教师应该及时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
当代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
![当代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https://img.taocdn.com/s3/m/0dbf408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b.png)
当代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当代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多方面的素养和能力,以适应日益发展的教育环境和不断变化的学生需求。
本文将从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职业道德、科研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专业素养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广泛的文化知识。
这包括掌握汉语语言学、文学理论、文艺批评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语文教师还需具备一定的科技素养,如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知识,了解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等。
二、教育教学能力1.教学设计能力:语文教师需要具备独立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2.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组织管理能力:语文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4.创新能力:语文教师需要具备创新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5.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够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三、职业道德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包括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尊重同事、为人师表等。
这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四、科研能力中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这需要教师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如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合作开展研究工作。
五、自我发展意识中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自我发展意识,能够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这需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够通过参加培训、阅读专业书籍、开展教学研究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教师工作要求
![小学语文教师工作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744e69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f.png)
小学语文教师工作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是在小学阶段负责教授语文课程的教师。
作为孩子们最初接触语文学习的老师,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要求非常重要,下面是对小学语文教师工作要求的详细说明。
1. 专业知识和能力: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在语文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能力。
他们应该熟悉小学语文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掌握语言文字学、阅读教育学、作文教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同时,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能力等。
2. 课程教学和组织能力: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教学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使得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形式活泼有趣。
他们应该能够组织和管理好课堂,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并且能够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教学效果评估能力: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教学效果评估的能力,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他们应该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并且能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必要的教学调整和改进。
此外,他们还需要善于与家长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
4. 个人素养和职业道德: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养和职业道德,做到身心健康、品行端正、言行一致。
他们应该以身作则,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同时,他们需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教育态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5. 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时刻关注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掌握最新的语文教育动态。
他们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研讨活动,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同时,他们还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和共同研究,以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是小学语文教师工作要求的一些基本内容,当然,不同地区和学校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要求可能会有所差异。
无论怎样,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终究目的是保证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取得良好的成绩和全面的素养发展。
小学语文老师应具备的能力与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老师应具备的能力与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d8805239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d.png)
小学语文老师应具备的能力与核心素养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语文老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还需要具备一系列的能力和核心素养,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语文素养。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讨论小学语文老师应具备的能力和核心素养。
一、优秀的语文素养作为小学语文老师,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研究语文学科本身,具备扎实的语文素养。
这包括:1.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以阅读、写作、口语、听力等为主要内容,教师要熟悉并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内容,包括字词的认读,句子的理解和运用,篇章的解读等。
2.文学修养和课外阅读的培养:作为语文老师,要具备广博的文学知识和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入了解,通过自己的阅读积累,能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各类优秀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敏锐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语文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语感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进行独立的口语和书面表达,并能够在教学中通过语言表达有效引导学生。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非常灵活多样的过程,语文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情景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并运用语文知识。
3.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文、声音、影像等形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水平,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给予个别学生更精准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良好的教师风范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外,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师风范,树立自己的教育形象。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教师品质和能力:1.敬业精神:语文老师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能力的要求
![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能力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b30e87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c.png)
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能力的要求对于高中语文教师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熟练掌握语文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包括语法、修辞手法、作文技巧等。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够准确传授知识,解答学生的问题。
2. 良好的教学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巧妙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他们应该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讲解、示范、讨论、分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优秀的教学管理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善于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语文学习。
他们应该能够创设平等互助的教学情境,在真正了解学生个性和特长、爱好和要求基础上,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同时,语文教师也需要善于解剖自己,发挥特长,学会倾听,学会调控。
4. 合作的能力: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与同事、家长、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家合作的能力。
与同事的合作可以促进教学交流和共同进步;与家长的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情况,促进家校共育;与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家的合作则可以获得更多的专业指导和支持。
5. 持续学习的能力: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育观念。
他们应该关注语文教育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通过阅读、参加培训等方式不断充实自己。
6. 良好的个人品质: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如责任心、耐心、细心等。
他们应该具备高尚的师德,做到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良好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管理能力、合作的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个人品质等多方面的能力要求。
语文老师需具有的素质
![语文老师需具有的素质](https://img.taocdn.com/s3/m/03037dd716fc700aba68fc0a.png)
语文老师需具有的素质如果把当前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加以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归为四种类型。
一是知识型教师。
这一类教师大多拥有丰富广博的语文知识,自身的语文功底扎实深厚,所以又被称为学识型教师。
这类教师的长处在于自身就是一部字典,一个知识的大海,博古通今。
第二类可称为“技术型”教师。
这类语文老师,虽然没有特别渊博的语文知识,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操作能力很强,更善于运用英特网等先进工具查阅资料,备课、上课。
这一类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也都是十分不错的。
第三类称之为“综合型”教师。
兼具以上两种类型语文教师的特长,既拥有十分渊博的语文知识,精通语文教学的各个领域,又善于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是驾驭课堂的高手。
这类语文教师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第四类是普通型。
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这类教师也是比较少的。
指相对而言语文知识不够丰富广博,教学缺乏应有的技巧。
这一类教师,若在工作实践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也是可以胜任教学工作的。
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首先,要拥有广博的知识。
语文这个科目与其他课程相比,知识十分博杂,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都要涉及。
所以,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拥有广博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博古通今的老师,本身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活的知识库。
这对学生来说,当然也是再好不过的一大幸事了。
教师融会贯通,旁征博引的讲解,来自于自身厚重的语文积淀,从而也能大大激发起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第二,应具备较高的教学艺术。
再高深的知识,总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来传授给学生的。
所以,课堂操作能力是必须具备和不断提高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形象地概括了课堂教学艺术的特点。
故此,教学要注重方法,灵活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突出生动性和趣味性,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而不是经常板着一副脸作深沉样,却无法将知识传授并内化为学生的能力,这样做的效果,往往是茶壶里煮饺子,满肚子的话说不出来——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成为优秀初中语文教师的5个关键要素
![成为优秀初中语文教师的5个关键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dcc338d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5.png)
成为优秀初中语文教师的5个关键要素语文教师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角色。
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教育理念。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讨论成为一名优秀初中语文教师的五个关键要素。
第一个关键要素是热爱语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语文的热爱是最基本的要求。
只有热爱语文,才能够对学生传递出积极的教育能量。
热爱语文的教师会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他们会用心去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用心去感受文字的魅力,从而更好地教授学生。
第二个关键要素是扎实的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文化素养。
他们需要对语文的各个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包括词汇、语法、修辞技巧等。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才能够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掌握语文的基本技能。
第三个关键要素是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爱好,优秀的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他们会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他们还会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学习指导。
第四个关键要素是与学生的良好沟通。
优秀的语文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他们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价值观。
教师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他们思考和分析问题。
通过与学生的良好沟通,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最后一个关键要素是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
优秀的语文教师是永远在学习的教师。
他们会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参加各种培训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经验。
他们会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只有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教师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更好地教育学生。
通过以上五个关键要素,我们可以看出成为一名优秀初中语文教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需要教师具备热爱语文、扎实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持续的学习态度。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2941a4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1.png)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部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也有所变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素养和能力来适应这些要求。
一、语言能力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较高的语言能力。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教师自身应该成为学生的语言榜样。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同时,教师还应该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广泛涉猎各种文学作品,以便能够传授给学生优秀的文学知识。
二、文化素养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教师应该广泛涉猎各种文学作品,了解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
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文学作品与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引导学生去感受、理解和运用文化知识。
三、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思维能力来引导学生。
教师应该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和推理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问题的设置和解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四、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教师应该灵活运用讲授、讨论、实践、观察、体验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境中学习。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五、教育敬业精神除了具备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具备较高的敬业精神。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投入到教学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应该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和需求,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总而言之,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浅谈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素养
![浅谈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df4aa8c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b.png)
浅谈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素养语文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的重要责任。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文教学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功素养。
本文将从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素养进行探讨。
一、文字功底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包括文字的理解、运用和表达能力。
语文教师要具备对语文文本的深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文本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作者的用意和目的。
这样才能通过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和思考。
语文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字运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文学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感染力强。
语文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够清晰、流畅地讲解知识,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
二、阅读能力阅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素养之一,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阅读素养。
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教师才能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自己的阅读经验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阅读还是教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不断地阅读,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写作能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地给学生布置写作作业,因此自身也必须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
一方面,教师需要通过自己的写作经验来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帮助他们提升写作水平。
教师自己的写作能力也直接关系到他的教学质量。
一名具有优秀写作能力的教师,可以更加生动地讲解知识,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四、表达能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频繁地进行讲解和互动,因此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的表达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流畅、生动、有感染力的表达能力,能够通过生动的语言表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五、文学素养语文教师作为文学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必须自身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8d077a5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3.png)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1. 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2. 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发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资源开发能力,包括教材、课件、教学素材和教学工具等。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3. 熟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具备熟练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如使用多媒体设备、互联网资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精准的教学评价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准确的教学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
5. 高效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学习任务的完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6.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语文学科内容较为抽象和复杂,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教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乐趣。
7. 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师风,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注重教育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心学生的成长,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8. 综合素养: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语文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教师应积极参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语文教师应具备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资源开发能力、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师德师风等多方面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语文教师基本素养
![语文教师基本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57a98bc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7.png)
语文教师基本素养
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是指他们在语文教学领域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以下是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素养:
1.语言运用能力:语文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能
够准确、流利地使用汉语,并能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运用。
2.知识储备:语文教师应具备扎实的语文学科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
包括语法、修辞、文学作品解读等,在教学中能够有条理地传授知识,回答学生的问题。
3.教学设计能力:语文教师应能够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4.学生引导能力:语文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耐心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5.评价和反思能力:语文教师应具备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能力,能够
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及时给予反馈。
同时,他们还应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6.专业发展意识:语文教师应具备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意识,关
注语文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发展动态,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这些基本素养可以帮助语文教师更好地履行他们的教育使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师的五种需要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能让学生写字工整遒劲,说话准确流畅,读书声情并茂,写文情真意切。
纵观目前的语文课堂,基本上是老师问,学生答;所谓自主学习,也不过是老师问,学生在阅读课文中找出老师所需要的答案。
这样的课堂,课文读的很流利,却没有读书的抑扬顿挫;课文内容理解的很到位,却没有师生的喜怒哀乐。
似乎是一种理性的文学分析课,看不到教师的语文素养,更看不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近期,听了三十多节语文课,多数课堂呈现的就是这种按部就班,教师的备课能力、研读教材能力、课堂上教学方法选择、学生活动设计无可挑剔,但是,我却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担忧:我们的语文课堂,丢弃了一份宝贵的东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在2011版课标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目标,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呢?
一要工笔正楷的写字。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写得一手好字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
做为语文教师,提高自身写字水平是做好教师的首要条件,也是赢得学生尊重的首要条件。
试想,一位一伸手就将字写得歪歪扭扭,横不平竖不直,间架结构又不和谐的老师,他所教出来的学生,
字又能好在哪里呢?一次听课时,教室的黑板上有现成的十个田字格,老师却将五个词语写在了田字格的下边,且是大小不一,结构不均,实在难看,最严重的是这位老师写“凯旋”一词时,竟然写错了(凯字右边写成了四笔反文,旋写成了旅)。
她还领着学生兴致勃勃地读词语,教鞭指向错误的“凯旋”时,学生竟然能配合老师将错字读成“凯旋”。
一遍读后,又读一遍。
读完第二遍时,一位小女孩怯怯地举手,怯怯地说:“老师,您将凯旋写错了”。
她自己竟然不知道错在那里,在学生的提醒下,改了过来。
这样的老师,您愿意将您的孩子送给她带吗?相反,一位写字特别好的老师,他所带出来的学生,写得字一定是工笔正楷,美观大方的。
有一位语文老师,参加省级赛教,已经上了几节课的学生面对走进来的他,似乎是面对空气,无动于衷了。
他担忧起来——这样的状态又怎能走进课堂?当务之急,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调动起来。
他灵机一动,信步走上讲台,环视了一下趴在桌子上的学生,说:“我写几个字,你们看看有什么要说的?”。
于是,他写了一个四字成语。
当他书写第三个字的时候,教室里已经鸦雀无声,学生的眼睛都被吸引到黑板上了。
当他写完字回过头来时,趴在桌子上的学生和评委老师坐直了身子,眼睛齐刷刷的望向了黑板。
这两位写字水平迥异的老师,做为学生,做为家长,您更喜欢和选择哪一位呢?可见,一笔好字,对于一位语文教师是何等的
重要。
二要声情并茂的朗读。
在新版的课程标准中,特别增加了关于“有感情地朗读”的解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要求“有感情的朗读”,就是要让学生学习用恰当的语气,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情感,体会文本情感,使自己的情感和文本、作者融为一体,以情激情,带动和感染听众。
大家都喜欢看影视节目,为什么呢?因为剧中的人物除了面部表情和动作外,最吸引人的应该算是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了。
试想一个面部悲悲切切的人物,用一种毫无感情的语调来背台词,会是一种怎样的滑稽画面?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正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感悟能力、训练学生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自己读书毫无生机、说话平铺直叙、语气无波无澜,带出来的学生能够达到读书抑扬顿挫、充满情感吗?显而易见,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可见,读出感情,是一位合格语文教师所具备的必要条件。
平生听课不少,但是,除了称得上是名家、骨干的语文教师能够关注并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之外,其他语文教师就钻进了肢解文本的怪圈之中;除了公开课、示范课上老师能
用自己的朗读带动和感染学生之外,其他的常规课更是让朗读偏安一隅,置之不理。
久而久之,语文老师的朗读能力下降了,学生的朗读水平也随之萎缩了。
这就是幼儿园的孩童还能够惟妙惟肖的模拟表情进行对话,到了高年级就只剩面无表情地读书了。
古人的吟诵是多么宝贵的一种文化财富,这种吟诵即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学习能力,它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文章的能力。
语文老师们,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请从有感情的朗读开始吧!
三要准确凝练的说好话。
准确的发音,凝练的语言,标准的普通话,流畅的表达,灵动的智慧,真实的情感,这就是做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基于表达的基本要求。
听课中,发现有些教师的普通话既不标准,特别是地域方言时有夹杂——“请你站好,别把手放在你的倒叉里。
”看似提醒学生注意站姿,但是一个“倒叉”,便成了乡村俚语;最明显的是前后鼻音区别不开。
“谁来读读”说成“sui来读读”,“我们”读成“我meng”,诸如此景,几乎是基本素养并不见好的语文教师的通病。
还有的是说话说半截,不知道后边该用什么词语了,索性就不说了。
有一位老师要表扬大胆回答问题的学生,说“你胆很大”,学生和老师都不知道她要表达什么意思,是胆大了好呢,还是胆大了不好。
所以学生回答问题时明显没有了站起来时的自信,说话也磕磕绊绊了。
最让
人哭笑不得的是词语搭配的问题。
一位教师说“你读的都让我们起鸡皮疙瘩了”。
这样的“鸡皮疙瘩”不知是感情带动的,还是声音吓出来的。
在这种水平的语文课堂上,孩子们能够学到多少言语智慧呢?此种情况,皆与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和文化底蕴有直接关系。
可见一位语文教师准确的用词,凝练的语言将使课堂的生成水到渠成,将对学生的言语表达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语文老师们,请练好了准确的语言、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后再走向讲台吧!
四要丰富渊博的知识。
人们在理解语文这一个词语时,一般会理解为“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化”,还有人会理解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书面为文也可做文学讲。
众多理解,皆指一处:听说读写。
这样也可理解为听说读写即为语文。
那么语文教育,即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育。
要培养教育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就应该有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知识储备。
比如执教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纪昌学射》一课,“纪”作为姓氏,读音为三声,但是有些老师将“纪”字的读音一直读作四声;文中“妻”子是比较难写的字,老师没有关注到这个字的字形和结构,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这篇文章中提到了纪昌拜飞卫为师。
为什么拜飞卫,飞卫是个怎样的人?应该作为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切入点介绍给学生,推荐阅读相关飞卫和纪昌的书籍,这样才达到了文本入选教材的目的。
但是绝大多数老师只关注了
文本的“练好本领,先要练好基本功”这个道理的教学,却忽视了做为教材只是“引领学生学习的例子”这一特性。
究其原因,自然是对教材之外的一些知识并不知晓。
诸如教学山水风光的文章,当知晓名人对山水美景的描述及地理风貌;教学人物类文章,当了解人物的成长故事及成就;教学古诗词类的文章,当明晰作者的写作风格及写作背景……如此种种,我们语文教师可否做到呢?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我们现在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知识的储备量必须是源头活水,取之不竭的。
五要有端正优雅的姿态。
听课中常常发现,有些语文教师喜欢用双手撑着讲桌,身子倾斜,目光俯视学生;有些语文教师习惯在讲台上走来走去,一刻也不停止;有些语文教师习惯用一个手指头指学生,特别是请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手掌向下,食指直指某生;还有的老师同样是请学生回答问题,食指勾着表示让学生上黑板书写。
还听到有老师说,他们听课中,一位教师竟然将饺子作为奖品奖励学生,而且是用两个手指捏着一个饺子放在学生的课桌上……凡此种种,皆在教师的个人修养——没有收到良好的礼仪教育,忽视了作为教师在课堂中为人师表的作用了。
作为语文教师,言谈举止皆是表率,良好的修养才能展示出优雅的姿态,才能受到学生的尊重和喜爱。
想当年,我上师范的语基教师就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女子,听她朗读课文,是一种沉静的美;
看她黑板写字,是一种灵动的美;听她开口说话,是一种悦耳的美,正是这种美,让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语文,喜欢上了教师这一职业。
语文教育专家于漪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
”话语之中包含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更包含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做了教师,就要一辈子孜孜不倦地学习,就要一辈子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学识和修养。
正如窦桂梅老师说的:文品高了,人品高了;人品高了,教品自然也就高了。
一句话,什么样的教师也就带出了什么样的磁场,什么样的深度也就拥有了什么样的深度课堂。
高度不一定是目标,向上才是语文教师应有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