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年级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
低年级是小学的起步阶段,想一下子就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小组中是不可能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进行。笔者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积极开展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和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建立有效合作程序
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合作经验,不知道从那里开始,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教师可以安排好小组学习的基本程序,有效地提高合作兴趣和合作实践。其程序可设计为:
其中目标定向是指南,决定合作探究的方向,包括探究内容的设置,探究方法的指导;自主学习作基础,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小组讨论为重点,交流学习成果,学习体会,达到高潮;展示交流促深化,凸现新型的教学课堂;矫正反馈包含评议小结和巩固练习以检测达标。
2.营造合作探究氛围
笔者认为要使小组学习积极、有序、有效地开展起来,真正发挥其效用,和谐的合作环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学生在较好的气氛下才能坦诚交流,易于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自由地发表意见。
◆科学合理的分组原则。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又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
竞争打下基础,有利于增强小组优胜的信心,又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为了激发各小组积极性,还可以给每个组起个名字,这有利于凝聚小组力量和培养团队精神,使合作探究更加有效。例如:雏鹰组、飞燕组、春芽组等。
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合作能力几乎为零,此时同桌合作形式在课堂上也非常适用。当合作经历了一段时间,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合作经验,再结合具体情况逐步向4~6人等多人小组过渡,这样才能逐步掌握合作的方法和要求。
◆成员分工合作的原则。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选拔培养小组长至关重要。要制定智力水平良好,发言比较积极,有管理才能的学生当组长。教师先在班上明确组长和组员的分工,再单独对组长进行培训,让组长明确自己的职责。每个小组长就是一名“小老师”,他带领组员进行小组学习。安排不同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任务,汇报时轮流做代表,使每个成员都充分参与。
3.教师与学生的定位
陶行知先生说:老师当然需教,而尤宜致力于“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有效,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就越充分。
小组讨论时,教师应做什么呢?不是观望,不是随意转转或在讲台上等。而是要担负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教师要深入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合作效果、讨论焦点、已知进程等。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
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比如:
对不清楚任务的小组及时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对小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等。
学生与教师的交往沟通,已不限于认知领域,早已扩展到情感、态度、技能的范围。对学生来说,研究之初,他们需要得到指导。研究之中,他们需要得到帮助,遇到阻碍或困难时,他们需要倾诉和鼓励,获得成功时,他们需要肯定和欣赏。
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合作探究氛围,但合作中如何促进学生发展即课堂教学中特别重要的如何促进学生深层次的思维,使有效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如果这一点无法得到训练,那么课堂教学有效性效果将受到很大影响。
1.探究内容应该合理
合作学习内容是以问题为中心的。而问题的提出,一是教师设计的问题,二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主要是老师设计的问题为主。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尺度,选择具有一定思考价值,能引发学生思考、争论、求异、求新的问题,选择针对文章的重难点、疑点的问题,不能纠缠在琐碎的问题上。凡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能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合作的必要。
◆示例1:一年级《放小鸟》一课合作探究内容:
朗读课文2—4自然段,认真思考:(1) 为什么要放了小鸟?(2) 小
鸟自由了会对课文中我说些什么?(3)根据课文内容表演鸟妈妈、小鸟、我三个角色。
(注意:教师逐条朗读,帮助学生理解并提醒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基础上,再把学习感受与成果在小组内交流) 此合作探究环节要突出课文的重难点,同时也教育学生爱护小鸟。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之前给予了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与空间,让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思维机会,在此基础上再合作交流,这时的合作交流才是有效合作。彰显出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行为,但是与个体的独立思考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
2.展示交流应灵活
教师要在小组讨论、探索之后,指导学生统一认识,得出结论。采取小组汇报的形式,在全班交流。这时,对中等生和学困生应给予特别的关注,指出他们是代表小组的名义来发言的,这样小组成员就会形成一股合力来帮助发言的同学。这需要小组长的管理能力,也需要老师的统筹调控。
老师在学生交流发言中对重难点进行及时鼓励和点评,及时点拨和指导,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有效,也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小组的成功与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
3.纠正反馈应夯实
在充分体现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下,教师要深入小组进一步把握学情,调整互动探究的问题,精讲点拨的要点等,要设
计反馈途径、反馈习题,进行针对性的矫正教学。可以设计基础检测,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解决部分问题。对本组内仍存在的争议或困惑再在班上进行生生、师生交流,在交流互动中进一步达成共识,完成查漏补缺和巩固提升,达到当堂检测效果的目的。【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
[2]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
[3]严育洪:《新课程教学问题讨论与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