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引言人文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的学科领域,它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结构、社会行为、社会变迁、社会意识等。

本文将介绍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学科。

人文社会科学的定义和范围人文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的学科领域,它包括了许多子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人类学等。

这些学科都以研究人类社会为主要目标,但各自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

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人文社会科学对于理解人类社会的运作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社会结构、社会行为和社会变迁等方面的研究,人文社会科学可以揭示人类社会的规律和机制,为社会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人文社会科学还可以为人类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方法。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人文社会科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研究、统计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发现人类社会的规律和模式。

此外,人文社会科学还借鉴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历史学的文献分析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等。

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框架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常常依赖于理论框架,这些理论框架可以帮助研究者解释和理解社会现象。

例如,社会学的理论框架通常包括功能主义、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主义等。

这些理论框架提供了不同的解释视角,帮助研究者深入分析社会问题。

人文社会科学的应用领域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政治、经济、教育、法律等。

例如,社会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政府制定社会政策,心理学的研究可以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指导经济决策。

人文社会科学在解决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主要依赖实验和观察。

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现象和规律,主要依赖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中世纪哲学
经院哲学
以基督教神学为基础,通过理性方法来论证宗教教义,对中世纪欧洲文化产生了 重要影响。
阿拉伯哲学
受到古希腊和东方哲学的影响,强调理性与信仰的统一,对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产 生了积极作用。
近代哲学
经验主义
以洛克、贝克莱、休谟等为代表,强 调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对科学方法 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小说在叙述方式上可以采用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其中第一人称 叙述视角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小说在结构上通常包括情节、人物、 环境三要素,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 史,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在表现手法上可以采用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不同手法,以 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诗歌
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抒情性文学体裁,通过富有节奏 感和音乐美的语言,抒发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文化社会学
研究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探讨文化如何影响个体行为和社会结 构。
社会结构与变迁
社会阶层
研究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地位 和分层,探讨不同阶层在社会
结构中的关系和互动。
家庭与亲属关系
研究家庭和亲属关系在社会结 构中的作用,包括家庭形态、 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
组织与制度
研究社会组织、政府机构、法 律制度等社会结构要素,探讨 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 用。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 人文社会科学概述 • 历史学基础 • 文学基础 • 哲学基础 • 社会学基础 • 艺术基础
01
人文社会科学概述
人文社会科学的定义
综合研究人类社会现 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 科群
旨在理解人类社会的 本质、演变和价值观 念
涵盖了语言、文学、 历史、哲学、艺术等 多个学科领域

教学大纲_管理学基础

教学大纲_管理学基础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习大纲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是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必修的综合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员开拓文化视野,逐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汲取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成果、新见解,处理好小学教育中理科教育和文科教育的关系,培养小学教师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本课程要求学员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理解人文社会科学在个人素养和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若干主干学科的发展概貌、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学习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观点、方法分析现实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提高初等教育中文科、理科互补互渗和开展综合性教育的理性认识和实践能力。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学习内容按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学习大纲如下:导论教学要求了解: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概念及内涵,以及学习和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理解:人文社会科学为什么会有学科的分化和综合。

掌握:学习多学科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四个理由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第二节人文社会科学为什么会有学科的分化和综合第三节为什么要学习多学科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第四节学习和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是什么第一章哲学教学要求了解:哲学的概念及内涵,中西方哲学发展简史。

理解:哲学的方法特征和研究范式。

掌握:西方哲学的三次历史转向,当代哲学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第一节哲学的起源、概念与内涵第二节哲学的方法特征与研究范式第三节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第四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历史第五节哲学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历史学教学要求了解:历史的概念与内涵。

理解:历史学的思维方式与问题意识,历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与流派。

掌握:历史学的内涵,历史学的发展趋势与启示。

教学内容第一节“历史”概念的嬗变与历史学的内涵第二节历史学的思维方式与问题意识第三节历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与流派生成第四节历史学的发展趋势第三章文学教学要求了解:“文学”概念的嬗变,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的发展趋势。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是社会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科学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了解和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提高学生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4.培养学生的科学写作和学术论文撰写能力;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概述-研究方法的定义和分类-科学研究的特点和要求-研究设计和研究计划的编制2.社会科学数据的收集-问卷调查的设计和实施-访谈和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归档和文献研究的重要性3.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归类和整理-常用统计方法和软件的应用-定性数据的分析方法和技巧4.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写作-研究报告格式和内容的要求-学术论文的结构和语言规范-如何进行学术论文的查重和修改5.团队合作和学术交流-学术团队的组建和配合-学术会议的参与和演讲技巧-学术期刊的投稿和评审过程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介绍和讲解各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技巧;2.实践演习: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进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4.学术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学术报告、学术论文,并在课堂上进行学术报告,提高学生的学术写作和演讲能力。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1.主教材:《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技巧》2.参考书目:-费尔南多·埃尔南德斯,理查德·J·赫尔曼,《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泰勒·达克,《数据整理与分析方法》-理查德·G·布里吉斯,《社会科学调查研究方法》六、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参与课堂讨论、实践演习和小组项目等;2.研究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学术研究报告;3.学术演讲:学生需在课堂上进行学术演讲,展示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4.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课程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总学时/学分:54/3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社会科学基础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开拓科学文化视野,逐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汲取社会科学的新成果、新方向,处理好小学教育中理科教育和文科教育的关系,认识社会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从而明确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社会群体、个人与家庭等方面的关系,为树立良好的社会行为,确立正确的社会生活方式打下认识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社会科学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社会科学的若干主干学科的发展概貌和总体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科学发展与小学教育改革的关系;理解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和联系,初步确立完整的现代科学文化概念;学习运用社会科学的知识、观点、方法分析现实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提高小学教育中理科文科互补互渗、开展综合性教育的理性认识和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案例的应用,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社会科学基础》课程的性质和意义,了解《社会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的轮廓和学习的原则、方法。

教学重点:《社会科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及学习原则与方法教学难点:无第二章社会科学概述(6学时)教学要求:理解掌握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了解社会科学的特征与发展规律;理解当代社会科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注重应用研究和研究手段高技术化。

教学重点: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特征与发展规律教学难点:社会科学的基本涵义、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第三章社会科学的演进规律(6学时)教学要求:理解人类三大实践与社会科学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社会科学认识主体的创造性、超越性、批判性,了解社会需要和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与社会科学的常规性发展和革命性发展。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社会学概论》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广泛的社会科学,它主要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社会活动、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社会学会使人们更清楚的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之中更为人们所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因此社会学可以说是研究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为己任,因为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范畴都离不开社会的范畴。

由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互相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性,(例如,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心里学文化人类学,社会调查方法等多学科)因此,通过对社会学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较广泛的视野以及较深刻的洞察能力与分析能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和解释各种社会现象以及社会问题,能够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完善自我。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介绍社会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有,社会学导论、社会学简史、个体的社会化、文化与社会运行、社会角色、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社会互动、社区、婚姻与家庭、社会变迁等。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主要是书熟练地掌握有关社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考察社会的基本角度,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并用于改造社会更加的完善自我。

三、教材使用郑杭生/北京/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四、考核,评分标准采用平时4次作业占20%,期末考试占80%的成绩综合评定的办法。

五、课时分配根据教学计划68学时,每周4学时。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言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社会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些经典研究或论著作有概括的理解,介绍一些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观点,以使学生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对社会的内容,特点及其作用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与教学目的。

重点和难点:1.熟练掌握:社会学的定义,特点,研究领域,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社会学的实践作用。

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 提纲

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 提纲

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提纲
在进行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研究时,一个明确、详细的提纲对于研究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以下是根据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特点制定的一个研究提纲,旨在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课题背景与意义
1.国际背景分析
2.国内研究现状
3.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4.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a.总体目标
b.具体目标
2.研究内容
a.基本概念与范畴
b.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
c.主要研究问题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a.文献综述法
b.案例分析法
c.比较研究法
d.实证研究法
e.其他方法(如访谈、问卷调查等)
2.技术路线
a.数据收集与处理
b.数据分析与验证
c.研究成果的输出与评价
四、研究框架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框架
a.研究的整体结构
b.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a.关键问题的识别
b.解决关键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五、研究进度安排与预期成果
1.研究进度安排
a.初步研究阶段
b.深入研究阶段
c.总结与撰写论文阶段
2.预期成果
a.理论成果
b.实践成果
c.政策建议
六、研究团队与分工
1.研究团队成员介绍
2.各成员分工与职责
通过以上提纲,研究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为课题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核准备。

本课程期末考试由中央电大命题统考。

学生应该遵循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细则进行学习和考核准备。

同时,教材每章后面的“要点归纳”是对前面讲述内容的总结和提炼,应该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相关问题可以参考学习指导书。

二、考核方式和题型本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

卷面分数为100分。

题型大致为填空(15%)、选择(10%)、名词解释(12%)、简答(21%)、分析论述(42%)等几种。

三、考核成绩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8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四、考核内容具体见教学大纲。

五、模拟试题综合练习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人文科学的时代性,从根本上讲,体现于。

2、人文社会科学的新陈代谢往往是一个的过程。

3、从广义上讲,有人把文化看成是与相对的一个概念。

4、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以为基础的。

5、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观,不仅在研究行为上反映了人类哲学理论的新水平,而且在操作上成功实现了的过渡。

6、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研究。

7、最初是文化人类学家在他们的研究中所主要运用的方法。

8、有“美国人类学之父”之称的是。

9、最典型的综合学科,是由的学科群构成的。

10、当代中国哲学成熟的标志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1、德国历史学家被尊为“近代史学之父”。

12、50年代,创建了转换生成语法。

1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和罗杰斯。

14、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学说的侧重点是。

15、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法学家。

16、第一次产业革命首先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

17、预测研究包括和局部范围的短期预测。

18、20世纪进入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成为全球人文社会科学共同的话题。

19、现代初等教育需要跨系科的研究,首先是由教育的本性所决定的。

20、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观点的是。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中1、公共关系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的()A.一级学科B.二级学科C.三级学科D.交叉学科2、西方早期的人文社会学说曾用以下形式回答和解释当时的社会问题()A.神话B.自然科学公式C.宗教D.心理学3、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抽样调查方法,是与以下哪一项一起发展起来的()A.分层抽样B.政治选举C.问卷调查D.实地考察4、系统论最初是由谁的生物研究中提炼出来的方法理论()A.孔德B.迪尔凯姆C.韦伯D.贝塔朗菲5、《国家与革命》是谁的论著()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6、1879年德国哲学家兼生物学家冯特在哪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A.波恩B.柏林C.汉堡D.莱比锡7、与凯恩斯主义和后凯恩斯主义相抗衡的各种新主流思潮中,影响最大的是()A.新自由主义B.瑞典学派C.供给学派D.货币学派8、提出“科学是我们精神的电枢;也是我们文明的电枢”的是()A.萨顿B.萨特C.牛顿D.维特9、目前已知最早传入中国的《教育学》是哪一年从日本翻译过来的()A.1895年B.1901年C.1921年D.1949年10、我国正式颁布《教育法》是在哪一年()A.1949年B.1957年C.1978年D.1997年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定性研究与定性研究(见教材P.71、教学指导书P.61)2、行为科学(见学习指导书P.131)3、大教育观(见学习指导书P.190)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1、简述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管理功能的多方面显现?(见教材P.58、59)2、简述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概貌?(见学习指导书P.90,教材P.131)3、简述现代心理学对科学体系发展产生的影响?(见教材P.180-183,194)4、简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见教材P.234-255,256-257)五、分析题(每题18分,共36分)1、说说20世纪世界“文史哲”学科群在学科发展方向、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形态等方面取得的新突破?(见学习指导书P.112、113,101-105)2、试举例说明教育政治学对当代初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殊意义(见教材P.204)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研究主体的价值取向;2、漫长和反复;3、自然;4、扩大再生产过程;5、从认识论到方法论;6、定性;7、完全参与观察;8、摩尔根;9、跨部类、跨文化;10、自我认识;11、兰克;12、乔姆斯基;13、马斯洛;14、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15、哈特;16、英国;17、长期的整体性预测;18、回顾与前瞻;19、复杂;20、叶圣陶;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B2.C3.B4.D5.C6.D7.D8.A9.B 10.D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见教材P.71、教学指导书P.612、见学习指导书P.1313、见学习指导书P.190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1、见教材P.58、593、见学习指导书P.90,教材P.1313、见教材P.180-183,1944、见教材P.234-255,256-257五、分析题(每题18分,共36分)1、见学习指导书P.112、113,101-1052、见教材P.204综合练习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是以为中心的科学,同是的自我认识。

人文社科教案

人文社科教案

人文社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人文社科教案,学生能够掌握人文社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了解人文社科研究的意义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文社科研究能力,提升他们的思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人文社科的兴趣和热爱,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人文社科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人文社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人文社科研究的意义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人文社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 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探究教学法:通过问题导入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图片、视频或者故事等多媒体资源引起学生对人文社科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与学生互动,让他们讲述自己对人文社科的认识和理解,引导他们提出关于人文社科的问题。

【探究与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人文社科领域,进行讨论并进行小结汇报。

2.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什么是人文社科?有哪些主要学科?它们的研究内容有哪些?b. 人文社科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有哪些重要的里程碑事件?c. 人文社科研究的意义是什么?它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在哪里?d. 人文社科研究的特点有哪些?它们之间有哪些交叉和融合的现象?【案例分析】1. 提供一个实际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人文社科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a. 这个案例中涉及哪些人文社科学科?b. 这个案例涉及的问题具有哪些复杂性和多样性?c. 通过人文社科视角能够对这个案例进行怎样的解读和分析?d. 人文社科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对解决这个案例中的问题有何帮助?【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主动查阅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期刊和网站等资源,拓宽他们对人文社科的了解和认识。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文学的本质
二、文学的特征
三、文学的分类
四、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概观
五、中国文学历史发展中的优秀传统
六、《离骚》的文学创新
【作业与思考】
1、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有何特点?
2、谈谈你对屈原作品的理解和看法。
第七章 史学的历史发展和司马迁的《史记》
【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西史学的历史发展概观;理解史学的性质和
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小学生感知、注意、记忆、言语、智力和思维、创造力、情感和意志、自我、人际关系、品德等心理发展的特点、水平和规律;
小学生观察力、注意力、言语能力、思维能力、创造力、情感和意志、自我控制能力、品德的培养方法;
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和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能力与技能: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与技能:
合计
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采用小组合作策略、交流与分享策略、活跃气氛的策略组织教学。教学方法上主要是讨论、启发式、探究式为主。制作课件,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课程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考核方式是考试,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其中,平时成绩占,期末考试成绩占。
应根据教学计划指出本课程考核方式是考试或考查,并拟定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所占比例的建议。
【主要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学时)
一、宗教的起源
二、宗教的本质
三、原始宗教的形成和特征
四、人为宗教的形成和特征
五、宗教的功能
六、佛教
七、基督教
八、伊斯兰教
【作业与思考】
1、宗教是怎样产生的?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2、简述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教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第十章 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会通

社会学教学大纲

社会学教学大纲

《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一、《社会学》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二)课程英文名称:Socyiolog(三)开课对象:人文社会科学类(思政教育专业、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历史教育专业)学生(四)课程性质:《社会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全国高校社会学专业以外的社会科学类其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和人文基础素质教育和综合教育选修课,不少理工农医等专业也将其作为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程。

这门课程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上科学地分析和研究社会,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

它通过对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进行理论探讨,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同时社会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制订正确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科学地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提供社会学的独特视角。

(五)教学目的学习《社会学》旨在面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应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方法和解决的途径。

(六)教学内容主要讲授社会学基本知识包括研究对象、社会及运行、文化、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互动、社会群体、家庭婚姻性与性别、社会组织、社会设置、社会分层与流动、社区、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学史等。

(七)课程组教师王正文、景天时、隋志坚、刘桂文等(八)教材使用说明本课程从2000年开始,我院政史教育专业、思政教育专业和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使用的教材以刘豪兴主编的《社会学概论》、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徐经泽主编的《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为主,同时参考了其它版本的教材。

(九)、参考书目1、刘豪兴主编的《社会学概论》。

2、吴铎主编的《社会学》。

3、吴方桐主编的《社会学教程》。

4、张敦福主编的《现代社会学教程》。

5、邱泽奇主编的《社会学是什么》。

6、李强主编的《应用社会学》。

7、欧阳康主编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8、徐经泽主编的《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9、刘启云主编的《社会学概论》及教学参考资料。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电子教案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电子教案

文学与艺术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学的地位和作用
文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反映社会生活、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 等方式,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艺术的地位和作用
艺术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通过创造美的形象、表达情感思想等方式,丰富人类的 精神世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文学与艺术的互动关系
研究方法
历史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 如文献考证、实地考察、 口述历史等,以还原历史 真相。
历史观
不同的历史观会影响对历 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因 此需要客观、全面地看待 历史。
中国古代史概述
夏商周时期
中国古代史的开端,出现了国家 、文字和青铜器等文明标志。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变革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 和封建制度。
02 哲学与宗教学基础
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派别
哲学的基本问题
探讨存在、知识、价值等根本问题, 涉及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等领域 。
哲学的派别
包括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理性主义 与经验主义、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 等主要派别,各派别对哲学基本问题 有不同回答和解释。
宗教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宗教学的基本概念
任务
人文社会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的本质和规律,探讨人类社会 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高人类对自身和社会的认识和 理解。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历史文献、档案资料、报刊杂志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揭示历史事件、社会现象和文化传承的真相和规律。
田野调查法
法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
法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类社会 法律现象的专门学科。

《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概论》契合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即医学科学与人文和社会科学相融合。

较全面地介绍了医学人文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知识性强,突出了医学人文的精要知识点;实用性强,均有结合案例加以分析,注重知识点的临床应用。

主要包括以下章节内容:医学伦理学与临床实践、社会医学与临床实践、医学心理学与临床实践、中医人文与临床实践、医患沟通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将为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学员树立人文精神,正确地理解医学目的,建立正确的医学观,克服单纯的技术主义倾向,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起重要作用。

因而,医学人文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教育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视角,考察医学与人类文化的互动、医学与社会的互动,剖析医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揭示医学发展的规律,展望医学未来发展的趋势,彰显医学人道主义的价值导向,弘扬医学的人文价值。

通过教学,要求相关学员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医学思想的历史发展,掌握现代医学观念和医学模式,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人群健康问题。

本课程总时数为24学时,主要通过课堂讲授进行。

四、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名称及性质张兴儒编著.《医学人文与临床实践》.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五、课程考核方式(一)考核方式过程考核(考勤、作业),课终考核(开卷)(二)成绩评定办法成绩构成:课终考核成绩×60% + 过程考核成绩×40%。

其中过程考核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考勤等。

六、课外学习要求要求完成一次课程布置作业。

第一章医学伦理学与临床实践1、目的要求掌握医学伦理的概念、内容,医学人文的作用。

了解医学伦理的基本理论;了解医学伦理和实践的关系、熟悉学习医学伦理学习意义与方法。

2、学时分配:讲授3学时,自学4学时3、教学重点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

4、教学难点医学伦理学的应用。

5、教学内容(1)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2)知情同意(3)适度医疗(4)临终关怀(5)器官移植6、思考题及作业(1)思考题如何严格分清防御性医疗与过度医疗?死亡标准变化的道德意义是什么?(2)作业保护隐私和保密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第二章社会医学与临床实践1、目的要求熟悉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变化,掌握现代医学模式的产生原因及其贡献,了解现代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与社会健康状况,熟悉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之间的联系,熟悉社区卫生服务与群体预防策略。

人文社科教案

人文社科教案

人文社科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人文社科学科的定义和意义。

2.理解人文社科学科的主要内容和学科分支。

3.培养学生对人文社科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什么是人文社科学科?- 人文社科学科的定义。

- 人文社科学科的特点和意义。

- 人文社科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区别。

2.人文社科学科的主要内容和学科分支。

- 历史学。

- 文学与语言学。

- 心理学。

- 社会学。

- 经济学。

- 政治学。

- 地理学等。

3.人文社科学科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多方面的信息获取。

- 抽象与具体相结合。

- 逻辑思维与批判思维。

教学过程:第一节:什么是人文社科学科?人文社科学科是指以人类社会和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涵盖了人类社会、文化、历史、语言、心理等方面的知识。

人文社科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关注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环境中的活动和发展,以及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演变和变化规律。

人文社科学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关注人类思维、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发展和变化。

第二节:人文社科学科的主要内容和学科分支1.历史学: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的过去,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和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演变。

历史学包括古代史、现代史、世界史等不同领域。

2.文学与语言学:文学与语言学研究人类语言、文学作品和艺术表达。

它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批评、语言学理论和应用等多个学科领域。

3.心理学: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心理过程。

它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多个分支。

4.社会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变迁等社会现象。

它包括家庭社会学、教育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等多个专业领域。

5.经济学:经济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等经济现象。

它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个分支。

6.政治学:政治学研究政治行为、政治制度和政治理论等政治现象。

它包括比较政治学、国际关系学、政治哲学等不同方向。

7.地理学: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地理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英文名称:
课程编码:14114C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32学时
总学分:4学分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
先修课程:没有要求
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是小学高等师范教育专业(理科方向)必修的综合基础课程之一,也可列为文科方向的选修课程。

2、帮助学员开拓科学文化视野,逐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汲取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成果、新方向,处理好初等教育中理科教育和文科教育的关系。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社会科学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若干主干学科的发展概貌和总体发展趋势,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初等教育改革的关系;理解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和联系,初步确立完整的现代科学文化概念;学习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观点、方法分析现实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提高初等教育中理科文科互补互渗,开展综合性教育的理性知识和实践能力。

四、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
绪言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的性质和意义。

2、了解《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的轮廓和学习的原则、方法。

(二)主要内容:
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的性质。

2.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意义。

3.《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的基本内容: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人文社会科学的现状和趋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初等教育改革的关系。

4.《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学习原则和学习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把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同初等教育实践联系起来。

(三)重点难点:
1.重点: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意义、内容轮廓、学习方法。

2.难点:“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

(四)教学建议
针对学生学习这门新课程的实际思想问题进行讲授,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编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结构,基本特征,发展规律。

2、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和研究方法。

3、理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4、初步运用上述知识解说教育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及其社会功能。

(二)主要内容:
第一章人文社会科学概述
主要内容:
第一节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含义发展
第二节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人文社会科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了解:
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含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和结构体系;人文社会科学的孕育、生成和拓展。

理解:
人文社会科学各特征具体内容。

掌握:
人文社会科学的特征: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性——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是创造性的社会劳动,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人文社会科学的个性——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

第二章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互动的规律
第二节人文社会科学认识主体的能动创造性
第三节社会需要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自身发展需要辩证统一规律
第四节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交互作用的规律
理解:
理解人文社会科学基本规律的理论
掌握:
人文社会科学基本规律
第三章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及特点
第二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方法
第三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了解: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理解: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方法: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系统科学方法论的“旧三论”与“新三论”。

掌握: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重点掌握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地调查法。

第四章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主要内容:
第一节人文社会科学的经济建设功能
第二节人文社会科学的政治建设功能
第三节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建设功能
了解:
人文社会科学的各种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思想建设功能;社会管理功能;社会决策功能;咨询功能。

理解:
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发挥其基本功能。

掌握:
1.人文社会科学的经济功能及其具体内容。

2.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功能及其具体内容。

第二编人文社会科学的现状与趋势
本编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概貌。

2、了解现代若干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进展,初步认识它们的科学价值。

3、了解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4、初步运用某一门人文社会科学的观点、方法,分析与初等教育密切相关的现实社会问题。

第五章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概貌
主要内容:
第一节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
第二节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脉络
第三节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
了解: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

理解: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脉络;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分化中有综合;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整体联动,综合中有分化;20世纪末期进入反思——展望期。

掌握:
1.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日益尖锐的当代全球问题。

2.新技术革命的基本特征。

3.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六章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宗教学的新突破
主要内容:
第一节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
第二节日新月异的历史学
第三节探索艺术规律的文艺学
第四节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撑的宗教学
了解:
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宗教学的基本内容
理解:
哲学的应用价值、宗教学的意义
掌握:
1.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及我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列宁、毛泽东的贡献。

3.历史学研究模式的三个转变。

4.文学审美的基本特征及评价标准。

第七章社会学经济学法学适应时代需要迅速发展
主要的内容:
第一节领域广阔的社会学
第二节众说纷纭的经济学
第三节紧跟时代发展的法学
了解:
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的基本内容
理解:
“社会运行论”、“凯恩斯主义”、“恶法亦法”
掌握:
1.社会化理论与教育的关系。

2.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3.我国教育法的主要内容。

第八章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的进展和影响
主要内容:
第一节革命性发展的语言学
第二节无限伸展的心理学
第三节生机无限的人类学
了解:
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学科发展的概况、进展状况。

理解:
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的主要内容、概念、特点。

掌握:
1.西方语言学两大领军人物的主要理论。

2.心理学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九章管理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的空前发展
主要内容:
第一节无处不在的管理学
第二节大众传播学
第三节公共关系学
了解:
管理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进展状态。

理解:
传播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发展的关系,传播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的主要内容。

掌握:
1.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代表人物。

2.“霍桑效应”与人际关系理论及与教育的关系。

3.传播学的四大创始人及其理论。

4.“全员公关”的内涵及与教育的关系。

第三编人文社会科学与初等教育
第十章人文社会科学与教育学的学科建设
主要内容:
第一节了解人文社会科学与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的关系。

第二节了解综合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初等教育的重要性。

第三节提高文理互渗、改革初等教育的自觉性。

了解:
人文社会科学与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的关系。

理解:
1、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与现代教育思潮产生的背景。

2、如何理解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与基础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

掌握:
1.人文社会科学与近代教育学的形成的特点。

2.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与现代教育思潮。

3.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国基础教育之间的关系。

五、学时分配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教材: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丁柏铨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杨朴,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9
2、《心理学新编》,阳红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
3、《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美]james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4、《西方心理学史》,李汉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5
5、《宗教学概论》,刘维,新疆出版社,1998.3
6、《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
执笔教师:赵功教研室主任:教学系(部)主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