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八上教案《孟子-富贵不能淫》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教案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孟子》中关于富贵的观点,理解其含义和现实意义。
2. 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富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中的文言文句式和词汇,以及孟子思想的深入理解。
2. 教学重点:富贵不能淫的道理,以及如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思考富贵对人的影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文章的每个章节,分析孟子的观点,阐述富贵不能淫的道理。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典型例题,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随堂练习,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2. 板书内容:第一章:孟子见梁惠王第二章:齐宣王问曰第三章:孟子致为臣富贵不能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谈谈你对“富贵不能淫”的理解。
请举例说明,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富贵不能淫。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孟子》其他章节,深入了解孟子的思想,提高自身素养。
同时,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富贵现象,学会正确看待和应对。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设计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直观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深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的内容,需要深入挖掘孟子对于富贵的定义、富贵与道德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这一理念。
教师应准备充分,对文本进行详细解读,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二、教学目标的明确性1. 学生能够复述《孟子》中关于富贵的观点,并解释其现代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21课《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教案
-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传承:如何将孟子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传承,是教学的难点。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孟子的思想,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因为财富地位而改变自己行为原则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富贵与仁义之间的关系。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富贵与仁义在实际生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3.文化传承与理解:深入挖掘孟子思想中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意识。
4.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感悟孟子散文的优美词句和深刻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文学创作兴趣。
5.价值观养成与行为引导:使学生理解富贵不能淫的道理,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指导实际行为,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富贵不能淫》教案
《富贵不能淫》教案教案概述:本课以《富贵不能淫》为主题,通过分析课文内容,使学生理解“富贵不能淫”的含义,并从中汲取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教案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富贵不能淫》的基本内容,掌握关键语句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富贵不能淫》的基本内容。
2.分析课文中所表达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上课之初,教师可以简要介绍课文《富贵不能淫》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富贵与道德的古文,通过分析课文内容,了解古人对待富贵的态度,从而启发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富贵不能淫》,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做好笔记。
教师在此过程中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问题。
3.合作探讨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讨。
每组选取一个角度,分析课文中所表达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例如:讨论课文中提到的富贵不能淫的具体表现,分析这些表现背后的道德原则。
4.成果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炼课文中的道德观念。
5.课堂小结6.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富贵不能淫”的感悟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课文《富贵不能淫》,使学生了解到古人对待富贵的态度,以及道德在富贵面前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从而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同时,注重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他们在合作探讨中收获更多。
重难点补充:1.理解课文《富贵不能淫》的基本内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自主学习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中的关键词句和表达方式。
富贵不能淫教案
《富贵不能淫》教案1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7-15学习目标: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3、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学习重点:目标1、目标2学习难点:目标2教学过程:导语: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我们已经学过孟子的哪些文章?先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孟子。
(一)你读我读,疏通文意1、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2、翻译课文。
先对照课文及工具书自主学习,疑难之处做标记,然后组内交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班内交流,互助学习。
(二)你思我想,理解精髓思考以下问题,小组交流后,班内展示1、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2、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三)你讲我讲,感受英雄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
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
请举例说明。
(四)你说我说,畅谈理想“大丈夫”不在于性别,而在于他的高尚的道德品质。
结合自己的理想,说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五)你找我找,发现问题在我国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会不时隐藏着某些封建主义的糟粕,本文也不例外,请你把这些地方找出来,谈谈你的看法。
结束语:愿大丈夫的铿锵音韵永远萦绕在你我耳畔,愿大丈夫的高尚情操永远流淌在你我心间。
达标练习: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妾妇之道( )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③居天下之广居( ) ④无违夫子( )板书设计:富贵不能淫大丈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导读《富贵不能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第二章》,内容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
我们可以当成一篇驳论文来阅读。
富贵不能淫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富贵不能淫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了孟子两章教案,盼望你们能喜爱。
富贵不能淫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一目标定向:1、熟读本文,争取背过。
2、讲解本文。
3、深化争论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并举例说明。
教学过程:一、导语:人们常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二、读诵本文。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三、解释本文。
【解释】广居、正位、大道:朱熹解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第1页/共10页【译文】应当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猛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1四、讲解本文。
富贵不能淫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3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一、导入复习孟子相关常识出示学习目标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对比朗读和解释扫除语音障碍。
(留意:断句、正音)2、参考解释理解文章大意。
四、小组合作沟通并展现1、小组代表展现。
(形式:以同学为主解答,老师适时更正)2、老师提出重点字词句,要求同学作答。
3、同学结合所讲再次翻译文章。
五、课文分析(详细见ppt)富贵不能淫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三【教学目标】1.精确翻译和背诵全文。
2.品尝孟子的论辩艺术,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课前预习】1.依据课下解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孟子的思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能用一般话精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精确翻译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3页/共10页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熟识“卧薪尝胆”的故事吧。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优质教案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孟子》中的“三章富贵不能淫”部分,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二章第三节。
具体包括对孟子言论的解读,探讨富贵对个人品德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物质富裕的环境中保持精神纯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孟子》中“三章富贵不能淫”的含义,领悟其现实意义。
2. 培养学生分析、解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物质诱惑,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孟子》中“三章富贵不能淫”的含义,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分析文言文,提高解读能力;培养学生抵制物质诱惑,树立正确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现实生活中的富贵诱惑案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孟子》及本节课内容,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初步了解。
3. 文本解读:详细讲解“三章富贵不能淫”的文言文,分析句式、词义,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6. 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就“如何抵制物质诱惑,保持精神纯洁”进行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2. 主要内容:a. 文言文解读b. 富贵对个人品德的影响c. 抵制物质诱惑,保持精神纯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下列词语:富贵、淫、品德、精神纯洁。
b. 根据《孟子》的“三章富贵不能淫”,谈谈你对抵制物质诱惑的认识。
c. 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如何践行“三章富贵不能淫”。
2. 答案:a. 富贵:物质财富丰富;淫:沉迷、放纵;品德:道德品质;精神纯洁:心灵纯洁无污染。
b. 抵制物质诱惑,就是要坚定信念,保持精神纯洁,不为物质所动,追求更高尚的品德。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教案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孟子》中的第三章节“富贵不能淫”。
该章节主要内容有:孟子见梁惠王,谈论富贵不能淫的道理;孟子见齐宣王,谈论王道政治和仁政;孟子见滕文公,谈论君子的行为和道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孟子》第三章节的主要内容,领会孟子倡导的仁政、王道和君子道德。
2.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增强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了解。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孟子》第三章节的主要内容,领会孟子倡导的仁政、王道和君子道德。
难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翻译,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孟子》原文、注释、翻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富裕家庭子女挥霍浪费、荒淫无度的事例引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富贵?如何看待富贵?a. 孟子见梁惠王,为什么谈论富贵不能淫?b. 孟子见齐宣王,为什么谈论王道政治和仁政?c. 孟子见滕文公,为什么谈论君子的行为和道德?3. 讲解分析: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讲解《孟子》第三章节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领会孟子的思想。
4.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和体会,互相交流,促进思考。
5. 实例分析:教师举例说明孟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六、板书设计1. 《孟子》第三章节富贵不能淫2. 孟子见梁惠王:富贵不能淫,仁政为本3. 孟子见齐宣王:王道政治,民为邦本4. 孟子见滕文公:君子道德,行为楷模七、作业设计2. 答案:孟子倡导的仁政、王道和君子道德的主要观点包括:a. 富贵不能淫,要坚守道德底线。
b. 政治应以仁为本,关注民生福祉。
c. 君子应以道德行为为楷模,引领社会风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和运用是否达到预期?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阅读《孟子》其他章节,深入了解孟子的思想体系,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第23课《<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教案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作为一个引导者,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观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稍显混乱,可能需要在以后的活动中加强对小组讨论的组织和引导。
1.对于重点难点内容,需要更加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尽量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
2.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发言,提高课堂的互动性。
3.课后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以便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3)孟子思想:理解孟子关于富贵、贫贱、得志、失志等人生境遇的观点,把握其核心思想。
(4)修辞手法:分析孟子在文章中运用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举例:如孟子在文章中提到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求学生理解其意义,并学会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2.教学难点
(1)文本理解:对于文章中一些较为抽象的句子和观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第23课《<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23课《<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教案,教学内容依据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章节。具体内容包括:
1.《富贵不能淫》原文阅读与理解;
2.掌握并运用生僻字词:淫、恃、距、辟、庖、脔、遗;
语文八年级上册初中《富贵不能淫》教案
(封面)语文八年级上册初中《富贵不能淫》教案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学习目标:1、熟读文本,会解释重点实虚词,积累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2、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学习重点:目标1、目标2学习难点:目标2教学过程:今天我们学习《富贵不能淫》。
(出示学习目标)先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孟子。
(一)你读我读,读顺文章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二)在读文章,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根据注释自行疏通文意,识记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子然后组内交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班内交流,互助学习。
(三)你思我想,理解精髓思考以下问题,小组交流后,班内展示1、谈谈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他们以自己的喜好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2、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乱我心贫贱不能移———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威武不能屈———威力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四)你讲我讲,感受英雄,畅谈理想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
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
请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大丈夫”不在于性别,而在于他的高尚的道德品质。
结合自己的理想,说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结束语:愿大丈夫的铿锵音韵永远萦绕在你我耳畔,愿大丈夫的高尚情操永远流淌在你我心间。
读诵本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主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富贵不能淫》优秀教学设计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富贵不能淫》优秀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富贵不能淫》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文言文,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文章通过孟子的言行,揭示了富贵不能淫的道理,教育人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道德的完善。
本文语言凝练,寓意深刻,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但对于文言文的翻译和理解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领会文章的主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文言文,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会通过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理解文言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富贵不能淫的重要性,培养自己追求道德完善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文言文,理解文言文中的关键词语,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联系实际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章的主旨。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阅读能力。
3.案例教学法: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课文内容、关键词语、翻译方法等。
2.教学视频:准备相关的教学视频,用于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教学案例:收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用于联系文章的主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
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孟子的生平事迹,对孟子有一定的认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3.《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3.《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一篇重要文章。
文章通过孟子与景丑的对话,揭示了富贵不能淫的道理,教育人们要坚守道德,不为富贵所迷惑。
本课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教学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体会孟子的道德思想,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对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有一定的了解。
但本文内容较为深奥,学生可能对一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理解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富贵不能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孟子的道德思想;2.难点:准确理解文中的词语和句子,尤其是特殊句式和成语的解释。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自主掌握课文内容;2.合作探讨:课堂上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4.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2.参考资料: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参考资料,以便于课堂讨论和拓展;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课堂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孟子画像,简要介绍孟子的生平和思想,引导学生关注本课内容。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文章主旨。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解决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典型例子,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富贵不能淫》教案
《富贵不能淫》教案
20170831
课题
富贵不能淫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20170904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公开课教案第【1】篇〗《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全文;2、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现象;3、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文意,研读课文;4、品味本文的论证方法,感受大丈夫人格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和论证方法;2、感受并理解大丈夫的君子美德和高尚人格。
三、教学方法:教法:问题导入法、串讲法、评点法、研读法;学法:情感体验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运用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人们经常说:“大丈夫一言九鼎”、“大丈夫能屈能伸”、“大丈夫有泪不轻弹”、“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大丈夫顶天立地”、“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同学们眼中什么样的男子,才算得上大丈夫?两千年前的孟子又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今天,就让我们去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这篇文章中寻找答案。
(二)、作家作品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邹国人。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
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杰出的散文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三)、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齐读下面两句。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读准节奏)b、往之女家(读准字音)3、全班齐读课文。
(四)、译读课文1、同桌合作,参照注释翻译课文,有疑难的地方想教师求助。
2、教师点拨重点字词、句子。
3、选派代表翻译课文。
(五)、情读课文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是怎样的像公孙衍和张仪那样的人2、景春如何评价公孙衍和张仪的,对二人持怎样的态度?位高权重、令人敬畏,持肯定、赞赏、钦佩、羡慕3、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情感读好下面这段课文?读法指导: 以肯定、赞赏、钦佩、羡慕的语气读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八年级语文上册《富贵不能淫》教案、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讲述与文章相关的故事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学习。
2.自主学习与课堂讨论相结合:鼓励学生在预习阶段自主探究文章的字词、句式、内容,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2.分析文章的主题、结构、论证方法,对重点词语、成语进行讲解。
"文章通过对比、排比等手法,论述了富贵不能淫的观点。在这里,'淫'字的意思是沉溺、放纵。我们需要注意文章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成语,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意思是外表看起来很美好,实际上却很糟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文章的主题、论证方法、词语运用等方面进行讨论。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在语文学习上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于文本阅读、分析、理解等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富贵不能淫》这篇课文的学习,既存在一定的挑战,也拥有巨大的潜力。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寓言故事和古代散文,对于文章中的寓言、讽刺等手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如何在具体文章中准确把握这些手法,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训练。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一些与文章相关的练习题,如词语填空、句子翻译、论证方法分析等,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题,检验一下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2.学生完成后,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论证方法和重点词语。
第23课《孟子·富贵不能淫》教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文学素养:通过研读《孟子·富贵不能淫》篇章,提升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思维品质: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孟子思想,学会从多角度Hale Waihona Puke 视问题,提高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3.道德素养:深化对“富贵不能淫”这一道德准则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自我修养。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孟子·富贵不能淫》的基本观点。孟子认为,无论身处富贵或贫贱,人都应坚守仁义道德。这一观点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孟子思想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道德困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富贵不能淫”和“道德修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1)篇章内容理解:《孟子·富贵不能淫》篇章的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和文章主旨的把握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重点讲解如“富贵”、“淫”、“仁义”等关键词汇的含义,以及孟子如何通过对比论证来表达道德观念。
举例:分析“富贵而不能淫,贫贱而不能移,威武而不能屈”这一句的深层含义,强调在不同境遇下坚守道德原则的重要性。
4.文化认同:了解孟子及其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5.表达交流: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提升合作学习的效果。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四、教学流程
《富贵不能淫》教案
《富贵不能淫》教案《富贵不能淫》教案范文一1、知识与技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在你们的心目中,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大丈夫?那我们今天就随着孟子的脚步,看看亚圣心中的大丈夫是什么样的。
二、审题辩题请学生看看标题,重点看“淫”的解释。
点拨学生本文的文体,只做一般性了解即可。
三、了解作者作者孟子的介绍,师可适当补充。
四、读文识字诵读课文,对准字音,把握节奏采取全班齐读、小组读、个人读等方式,重点对停顿、重音、语气进行指导。
五、理解内容借助注释、工具书对课文进行疏通文意,个别不理解之处教师给予适当点拨。
六、探求中心(1)从景春的话中看出他对公孙衍、张仪的态度?是如何看出来的?(2)孟子对景春的观点是否赞同?原因有哪些?(3)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4)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5)谈谈自己心中的大丈夫?1、孟子不认同景春的观点,那他的反驳分为哪几个步骤呢?第一段写景春的论述用反问句表述论点,然后概述现象作为论据。
第二段孟子的辩驳,先是反对景春的观点,然后运用举例论证和类比论证从反面论述,接着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从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树靶子景春的观点后批男子加冠顺妾妇之道女子出嫁富贵不能淫再立大丈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文二教学目标:诵读课文,理解文意。
感受和培养大丈夫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感受和培养大丈夫的英雄气概。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启发法 3、讨论法授课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俗话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大丈夫呢?是否男子和大丈夫之间可以划等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富贵不能淫》,看看孟子心中何谓大丈夫。
23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 教案1-部编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
《孟子》三章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和思路。
2.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感受文章的气势。
3.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处的时代,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句和文言词汇。
2.难点: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你认为一个大丈夫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素养呢?(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从孟子与纵横家景春的对话中,看看他们对“大丈夫”的理解。
二、自主预习检测生字词(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公孙衍.(yǎn)丈夫之冠.(guàn)往之女.家(rǔ)妾.妇之道(qiè)(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通假字]往之女.家(同“汝”,你)[一词多义]①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能够)得志,与民由之(实现)②戒{戒之曰(告诫)必敬必戒(谨慎)③道{妾妇之道也(原则,行为准则)行天下之大道(道路,这里比喻“义”)④居{居天下之广居(居住)居天下之广居(住所)[古今异义]①丈夫..之冠也(古义:对男子的通称。
今义:已婚女子的配偶)②父命.之(古义:教导、训诲。
今义:生命;命令)③以顺为正.者(古义:常法。
今义:不偏斜,与“歪”相对)[词类活用]使动用法①富贵不能淫.(使……惑乱、迷惑)②贫贱不能移.(使……改变、动摇)③威武不能屈.(使……屈服)三、新知授课《富贵不能淫》步骤一:你读我读,疏通文意1.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2.翻译课文。
先对照课文及工具书自主学习,疑难之处做标记,然后组内交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班内交流,互助学习。
步骤二:你思我想,深入探究思考以下问题,小组交流后,班内展示。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第22课,本课主要讲述了孟子在富贵面前坚守道德操守,倡导仁义道德的思想。
文章通过孟子与景差的对话,揭示了富贵不能淫的道理。
本课的教学内容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要引导学生领悟孟子的思想精神,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对于文言文中的某些词语和句式可能还存在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同时,学生对于孟子的思想和道德观念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和句式,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孟子的思想观念,理解富贵不能淫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富贵不能淫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和句式,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孟子的思想观念。
2.难点:引导学生领悟富贵不能淫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
3.讲解法: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和孟子的思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讲解内容。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孟子的背景和思想,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
2017.12.5初二(5)公开课赵令福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3、学习文章的说理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流畅雄辩的说理风格。
2、通过点拨和合作探究,理解孟子的思想,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明白“大丈夫”的含义,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孟子散文的特点。
难点:学习文章的各种说理方法。
明白“大丈夫”的含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古语有云: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既:已经。
驷马: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套着四匹马的车(由四匹披甲的马所驾的战车)。
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骏马拉的车也难追上。
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大丈夫能屈能伸(大丈夫能屈能伸是一句经典名句,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
)
那究竟“何谓大丈夫?”,两千多年前孟子对此做过精辟的阐述,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孟子去了解他笔下的大丈夫。
二、解题
本文选自《孟子译注》,出自《滕文公下》,题目是编者加的,源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的“富贵不能淫”意思是富贵不能使他(指代大丈夫)迷惑。
三、走近孟子
孟子,名轲,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人称“亚圣”。
主张“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等。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与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了解孟子思想: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各诸候国纷争不断,群雄逐鹿。
统治者过着“庖有肥肉,厩有肥马”;的生活;而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上不够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老婆孩子;年成好也要终身困苦,遇上凶年饥岁,更免不了要饿死)。
人民生活十分痛苦。
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 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力图达到“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
四、朗读全文,注意语音与停顿
景春曰:“公孙衍(yǎ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guàn)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rǔ)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五、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2、翻译课文。
先对照课文及工具书自主学习,疑难之处做标记,然后同桌可交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班内交流,互助学习。
3、归纳字词文言现象:
(1)通假字 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2) 词类活用 ①丈夫之冠.也(名词作动词,行冠礼) ②富贵不能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 ③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改变) ④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3)一词多义
①道⎩⎪⎨⎪⎧行天下之大道.(道路)妾妇之道.也(原则,行为准则)②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能够)得.
志,与民由之(实现)
③戒⎩⎪⎨⎪⎧必敬必戒.(谨慎)戒.之曰(告诫)④正⎩⎪⎨⎪⎧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立天下之正.
位(正确)⑤居 居(居住)天下之广居(住宅)
(4)古今异义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丈夫⎩⎪⎨⎪
⎧古义:指有志气,有作为的成年男子今义:已婚女子的配偶 ②父命.之 命⎩⎪⎨⎪⎧古义:教导,训诲今义:生命;命令 ③与民由.之 由⎩⎪⎨⎪⎧古义:遵循
今义:由于
(5)虚词:
事例: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文天祥拒绝元朝的高官厚禄,英勇就义。
)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
)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闻一多拍案而起,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 名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代)于谦 《石灰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代)林则徐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清代)谭嗣同《狱中题壁》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自题小像》 八、写法探究
1、类比说理 孟子为什么讲“妾妇之道”,有何用意 ?
分析:关于纵横家的处事方式,朱自清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评述:“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
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划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
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帮你,不帮你的时候也许害你。
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
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
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
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
张仪说舌浒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
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
”这样的行事方式,是固守儒家仁义之道,强调为人要有原则的孟子所不齿的。
当然,孟子以“妾妇之道”作比,是建立在当时婚姻中妇女地位低下的社会现实基础上的。
类比说理,孟子用“妾妇之道”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阐明公孙衍、张仪只是顺从君王意志,没有独立人格,没有独立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
缺乏对“仁、礼、义”坚守。
并由此引出“大丈夫”的标准。
2、排比 文中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分析:“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此处用排比,作者严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的精神实质,增强语势,使说理气势磅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里用排比,作者从多角度阐述了大丈夫为人处事原则的表现,增强语势,使说理气势磅礴。
九、板书小结
十、课堂练习 十一、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小测(字词句,笔记内容)
3、完成课后“思考探究”一、四(1、2
)、五3、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孟子
1、用“妾妇之道”类比直接反驳 (反问句、“焉得”—不屑、鄙视)
2、正面提出大丈夫三个标准
3、得出观点
观点: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
(反问语气 ,“诚”加重语气—深信不疑、歆羡甚至崇拜) 依据: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论述思路:
富贵不能淫
景春
前提 、 基 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