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护理查房

合集下载

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护理分析

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护理分析

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我院收治48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采取护肝治疗与合理护理等综合措施,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结论:药物性肝损害重在预防,临床合理用药。

临床对药物性肝损害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有效的临床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护理;肝脏是人体中药物代谢与转化的主要场所,因此是较容易受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损害的靶器官[1]。

药物性肝病是指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

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或/及其代谢产物或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所导致的肝脏损伤称为药物性肝损伤。

随着临床药物品种不断丰富、联合用药逐渐增多,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率也呈逐渐增高的趋势[2],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也越来越多,仅次于皮肤黏膜损害和药物热[3]。

为提高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医疗护理质量,本文对我院收治的48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龄28~75岁,平均49.5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诊治建议(草案)》中的相关标准,并参照医学科学国际组委会(CIOMD)制定的分型标准分为3种类型:⑴肝细胞损伤型:谷丙转氨酶(ALT)>2倍正常值上限或R[即ALT超过正常值倍数/碱性磷酸酶(ALP)超过正常值倍数]>5;⑵胆汁淤积型:ALT>2倍正常值上限或R<2;⑶混合型:ALT、ALP均>2倍正常值上限,且R在2~5[4];本组患者中,肝细胞损伤型15例、胆汁淤积型20、混合型18例;在所使用的引起DILI的药物类型中,有中草药和中成药、抗结核药物、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物、抗生素、有降脂药、抗甲亢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降糖药物等。

1.2 诊断标准①用药后1~4周出现肝损害的表现;②初发症状有发热、皮疹及瘙痒等过敏症状;③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大于 6%;④有肝内淤胆或肝实质细胞损害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特征;⑤巨噬细胞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阳性;⑥各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CMV-IgM、EBV-VCA-IgM均为阳性;⑦有药物性肝炎史,再次用药可诱发。

肝脾损伤护理查房PPT课件

肝脾损伤护理查房PPT课件

抽出液为不凝血
肠破裂或挫裂伤、肠穿孔、穿孔性 阑尾炎
抽出液为淡黄或土黄色混浊液
十二指肠损伤、胃、十二指肠溃疡 抽出液为草绿色,镜检有脓细胞、红细
穿孔、胆囊及肝总管穿孔
胞少并可有食物残渣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
穿刺液呈洗肉水样,镜检有脓细胞、红
细胞,用穿刺液行血清淀粉酶检查示其
增高
2020/7/27
27
非手术治疗
.
2020/7/27
29
手术治疗
• 手术指征: • ④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者; • ⑤ 血压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甚至休克者;或积极救治休
克过程中,情况不见好转反而继续恶化者; • ⑥ 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
.
2020/7/27
30
NoSUCCESS
THANK YOU
Image
.
2020/7/27
31
• 术前护理
.
16
肝脾损伤
• 2、脾破裂
• 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器官,外伤暴 力很容易使其破裂引起内出血,是腹腔脏器中最容易受 损伤的器官。已有病理改变(门脉高压症、血吸虫病、 疟疾、淋巴瘤等)的脾脏更容易损伤破裂。脾破裂病因 中外伤性破裂占绝大多数,自发性破裂极少见。
.
17
病因
• 开放性损伤 多由锐器伤造成,如刺伤、子弹伤等,战时多见,
202072827肝脾腹内血管破裂抽出液为不凝血肠破裂或挫裂伤肠穿孔穿孔性阑尾炎抽出液为淡黄或土黄色混浊液十二指肠损伤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胆囊及肝总管穿孔抽出液为草绿色镜检有脓细胞红细胞少并可有食物残渣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穿刺液呈洗肉水样镜检有脓细胞红细胞用穿刺液行血清淀粉酶检查示其增高2020728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能正确回答医生提出的问题和配合进行体格检查

药物性肝损害的护理PPT课件

药物性肝损害的护理PPT课件

05
药物性肝损害的护理
护理评估
药物使用情况:了解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种类、剂量、使用时间等
肝功能检查:评估患者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等
症状观察:观察患者是否有黄疸、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
心理状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等
生活习惯:了解患者饮食、运动、作息等生活习惯
社会支持:评估患者家庭、朋友等社会支持情况
药物性肝损害的护理PPT课件
刀客特万
01.
02.
03.
04.
目录
药物性肝损害概述
药物性肝损害的护理
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
药物性肝损害的护理研究进展
药物性肝损害概述
概念及分类
概念:药物性肝损害是指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伤
分类:根据药物的种类和作用机制,可分为直接肝毒性和间接肝毒性
直接肝毒性:药物直接作用于肝脏,导致肝细胞损伤
间接肝毒性:药物通过影响肝脏的代谢过程,导致肝细胞损伤
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包括黄疸、肝功能异常、肝肿大等
病因及发病机制
01
药物本身毒性:药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
02
药物代谢产物: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
03
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肝损害
04
药物剂量:药物剂量过大或长期使用导致肝损害
05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不同,可能导致肝损害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表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肝区疼痛等
01
诊断方法: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CT、MRI等
02
诊断标准: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RUCAM)
03
鉴别诊断: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害相鉴别

肝损伤护理查房PPT

肝损伤护理查房PPT
黄疸:肝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以及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
出血倾向:肝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等。
体征表现
肝肿大
肝区疼痛
肝功能障碍
门静脉高压
并发症表现
出血:肝损伤后易导致出血,如腹腔内出血、胃肠道出血等 胆漏:肝损伤后可引起胆漏,表现为胆汁性腹膜炎 感染:肝损伤后易发生感染,如腹腔感染、膈下脓肿等 肝功能衰竭:严重肝损伤可导致肝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部症状等
肝功能检查: 定期检测患者 的肝功能指标, 如转氨酶、胆
红素等
影像学检查: 通过B超、CT 等影像学检查 了解肝脏损伤
程度及范围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 凝血功能等相 关检查,评估 患者的全身状

评估结果
患者一般情况评估
肝功能评估
并发症风险评估
护理措施评估
肝损伤的护理措施
第五章
一般护理措施
肝损伤护理查房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护理人员 02 肝损伤概述 03 肝损伤的临床表现 04 肝损伤的护理评估 05 肝损伤的护理措施
06 肝损伤的康复指导
单击护理人员:XX医院XX科室-XX
第一章
肝损伤概述
第二章
肝损伤的定义
肝损伤是指肝脏受到各种因素 引起的损伤
包括外伤、感染、药物、代谢 等多种原因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休息与活动: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根据病情适当活动
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 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

药物性肝损害护理课件

药物性肝损害护理课件

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工作质量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对发生的药物性肝损害事件进行 及时总结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 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防止类 似事件再次发生。
加强监测和预警
建立完善的药物性肝损害监测和 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 性肝损害事件,确保患者用药安 全。
持续改进工作质量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医务 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持 续改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为 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医疗 服务。
避免长期大量使用某些药物
一些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在长期大量使用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害。因 此,患者应遵循医嘱,控制用药时间和剂量。
提高公众对药物性肝损害认识水平
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通过举办讲座、展览、义诊等活动, 向公众普及药物性肝损害的相关知识 ,提高公众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和 重视程度。
制作并发放宣传资料
制作药物性肝损害的宣传手册、折页 等资料,免费向公众发放,以便公众 随时了解药物性肝损害的相关信息和 预防措施。
利用媒体进行宣传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 渠道,广泛宣传药物性肝损害的危害 和预防知识,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科普宣传工作
1 2 3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饮食调整原则和建议菜单设计
饮食调整原则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建议菜单设计
根据患者的口味和饮食习惯,设计合理的菜单,包括早餐、午餐、晚餐和加餐,确保患 者摄入足够的营养。
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营养支持策略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咀嚼能力下降,对营 养素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02
药物性肝损害护理评估

药物性肝损伤护理查房PPT课件

药物性肝损伤护理查房PPT课件
29
谢谢聆听
30
4
病情介绍
• 予特殊疾病一级护理、下病危、氧气吸入、心电监测。 • 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 •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退黄治疗 • 还原性谷胱甘肽保肝治疗 • 肾衰宁缓解肾功能异常治疗 • 乳果糖改善患者胆汁淤积治疗
5
诊断
1.药物性肝损重度 2.肾功能异常 3.腹膜炎 4.HIV感染 5.EB病毒感染 6.中度贫血 7.腹腔积液
3.患者活动后无不适。
4.患者营养状况改善。
5.患者腹胀缓解,腹腔积液明
显减少。
12
1.发热的护理
护理措施
(1)病因明确的发热病人每日测童T、P、R4~6次, 直至体温降至正常三日后,可改为每日测量2次。
(2)体温升至39°C时,可作头部冷敷,体温持续上升 的高热或过高热病人,可用冰袋置头部、腋下或腹股 沟部冷敷;温水或酒精擦浴或冷盐水灌肠等。
(6)出汗、洗澡等因素影响胶贴粘性穿衣和睡眠 不慎易使导管打折或拉出,因此,对胶贴变潮不粘 者随时给予更换,并再消毒皮肤。
26
请在此处添加标题
• 请在此处添加文本
护理评价
1.患者体温正常。 2.患者皮肤完好,没有发生压疮。 3.患者活动后无不适。 4.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机体逐渐好转。 5.患者腹胀缓解,腹腔积液明显减少。 6.患者心理状况已恢复平稳,情绪已转变正常。 7.患者认识到疾病的治疗及注意事项,配合治疗。
10
护理诊断
1.发热:与腹腔感染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长期卧床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机体消耗、虚弱、疲劳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5.体液过多:与肝功能异常水钠储留有关。 6.悲伤:与病程较长,预后效果不明显有关。11
护理目标

药物性肝损害的护理

药物性肝损害的护理

药物性肝损害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致肝脏损害的有效防护方式。

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疗程1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

结论通过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等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护理药物性肝损害(DILI)是指在应用治疗剂量的药物时肝脏受药物毒性损害或发生变态反应所导致的疾病。

临床表现多变,以急性肝损害为主[1],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需积极治疗、抢救。

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日益增高,在所有药物反应中,药物性肝损害约占1O%~15%[2],大约有1000余种药物可能导致肝损害。

因此药物性肝损害是临床和护理工作值得注意的问题。

为使药物性肝损害早期诊断、治疗、护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为患者争取更有利的治疗时机,亦可规避医患纠纷,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我们将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分组护理,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DILI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9~73岁,平均年龄(53±19)岁;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51±21)岁;临床表现以乏力、食欲不振、皮疹、黄疸、发热、尿液浓茶样为主。

二者在发病年龄、性别、病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①用药后1~4周内出现肝损害;②初发症状有发热、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③有肝细胞损害或肝内胆汁淤积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④病毒性肝炎血清标识物均为阴性;⑤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0.06;⑥有药物性肝损害史,再次误用相同药物。

药物性肝损伤护理查房PPT

药物性肝损伤护理查房PPT
护士长总结:收回病人的自备药,由当班护士统一 发放,及时和医生和患者沟通用药情况。
20
感谢观看
21
护理计划
P1:潜在并发症:肝性脑病 P2:有出血的危险 P3:体液过多 P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P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P6 :活动无耐力
13
护理计划
护理诊 制定 断问题 时间
护理 措施
评价日期 护理 评价
I1-1密切注意肝性
脑病早期征象。
O1患者神
P1 潜在并
I1-2保持排便通畅, 遵医嘱口服乳
25
摄入。
O3患者自 诉腹胀 减轻。
I3-3遵医嘱使用利
尿剂。
16
护理诊 制定 断问题 时间
护理计划
护理 措施
评价日期 护理 评价
P4营养 失调:
I4-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变化及各项生化指 标的变化。
O4患者生命 体征平
低于机 体需要 量
2025-1017
I4-2指导患者进食高热 量、高维生素、易 消化饮食。
志清, 精神正
发症: 2025-10-
肝性
18
果糖,及食醋 灌肠。
2025-1025
常。
脑病
I1-3控制感染,遵
医嘱用抗生素。
14
护理计划
护理诊 制定 断问题 时间
护理 措施
P2 有出血的
危险
I2-1嘱病人进食易消化 食物,细嚼慢咽,
尽量减少粗纤维及
2025-1018
坚硬刺激性食物的 摄入。
I2-2遵医属输注凝血因 子。
品。
O6患者全身 皮肤完 整。
19
如何提高病人的用药依从性?
——病人多次入院接受治疗,但也数次随意

药物性肝损害的护理

药物性肝损害的护理

药物性肝损害的护理分析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征,提出相关的护理措施。

通过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饮食指导,积极对症支持治疗,提高药物性肝损害的治愈率。

通过用药指导、纠正用药误区、加强监测、早期诊断等预防措施,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

标签:药物性肝损害;护理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也日益增高,在所有药物反应中,药物性肝损害约占1O% ~15 %[1],大约有1000余种药物可能导致肝损害。

因此药物性肝损害是临床和护理工作值得注意的问题。

肝脏是人体的代谢中心,故其容易遭受药物或毒物的损害而致病。

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临床上以肝病表现为主,或伴有较多的肝外表现。

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在应用治疗剂量的药物时肝脏受药物毒性损害或发生变态反应所导致的疾病。

DILl通常起病较急,临床表现多变,以急性肝损害为[2]。

近年来,DILl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药物性肝炎约占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10%[3] ,西方国家约15 %~20%。

DILI 重在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提供合理的护理,能为患者争取更有利的治疗时机,亦可规避医患纠纷,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现将DILI的预防及护理综述如下:1 DILl临床表现DILl的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肝炎相似,临床容易误诊。

早期症状有发热,随后出现乏力、纳差、皮疹、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黄疸、尿色深等,肝脏肿大并伴有轻度压痛。

实验室检查以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升高为主,其他还有血清胆红素、r一谷氨酸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及血清胆汁酸浓度升高,尿胆原、尿胆素阳性,血浆白蛋白减少,末梢血常规有白细胞总数和嗜酸粒细胞总数升高。

万瑜报道,从开始用药到出现肝损害的平均时间为(19.5±7.7)d。

2 DILI预防措施2.1 早期诊断关键在于对本病保持高度警惕性,用药前就应考虑到药物性肝损害的可能性。

肝脏内科护理查房

肝脏内科护理查房

病程录
2012年3月13日 患者仍持续昏睡状态,下午4点短暂清醒,后 出现极度烦躁,呼之能应,无法对答,5分钟 后又昏睡,反复2次,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辅检:脑脊液蛋白1074mg/L 诊断:1.肝功能异常(原因待查) 2.抽搐(继发性癫痫发作) 治疗:1.一级护理、吸氧、心电监护,压舌板防止舌咬伤 2.降低颅内压: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滴 3.抗病毒:阿昔洛韦 4.护胃:泮立苏 5.保肝:天晴甘美 6.补液对症支持治疗
护理诊断
1.有窒息的危险: 与癫痫发作时意识丧失、 口腔和支气管分泌物增多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 与继发性癫痫发作时烦躁 不安有关
护理措施
1.癫痫发作时: a.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将其头偏向一侧, 防止窒息;垫压舌板,防止舌咬伤 b.四肢制动,防止受伤、骨折和脱臼 c.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 d.病情监测
初步诊断:肝功能异常(原因待查) 治疗计划: 1.二级护理,低脂饮食 2.保肝:阿托莫兰 3.治疗皮疹:开瑞坦、甘利欣 4.补液对症支持治疗 5.予以相关检查进一步了解患者肝损原因
护理诊断:
1.体液不足:与频繁呕吐、胃纳不佳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躯干及四肢 出现淡红色皮疹有关 3.焦虑:与环境陌生、病因未明有关
辅检显示: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血糖未见异常 目前诊断:1.肝功能异常(原因待查) 2.抽搐待查 诊疗计划:1.一级护理、吸氧、心电监护,压舌板防止舌咬伤 2.缓解症状:安定10mg静推、安定20mg静滴维持 3.纠酸:碳酸氢钠 4.颅内降压:甘油果糖注射液250ml静滴 5.对症:地塞米松5mg静推 6.保肝:阿托莫兰 7.治疗皮疹:开瑞坦、甘利欣 8.补液对症支持治疗 9.完善检查 10.急请呼吸科、神经内科、SICU会诊

肝脾损伤护理查房

肝脾损伤护理查房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1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 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 能出现的并发症。
02
对于肝脾破裂患者,特 别注意观察有无内出血 征象。
03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预防肠粘连等并发症 。
04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等药 物,以预防感染。
PART 04
康复期护理策略
REPORTING
03
注意观察患者肠鸣音是否正常,以判断肠道功能是 否受影响。
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
定期检测患者的血常 规指标,包括红细胞 、白细胞和血小板计 数等。
根据需要检测患者的 凝血功能、电解质等 其他相关指标。
检查患者的肝功能指 标,如转氨酶、胆红 素等,以评估肝脏损 伤程度。
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
01 利用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明确肝脾损伤 的部位、范围和程度。
血栓形成风险降低途径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床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
药物预防
遵医嘱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预 防血栓形成。
穿弹力袜或应用气压治疗
对于高危患者,可穿弹力袜或应用气压治疗 仪,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密切观察肢体变化
定期观察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皮温等变化 ,及时发现血栓形成迹象。
其他并发症应对方案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镇痛药物或采取非 药物镇痛措施。
尿潴留预防与处理
鼓励患者多饮水,定期排尿,对于尿潴留患 者可给予导尿处理。
腹胀处理
对于腹胀患者,可给予胃肠减压、肛管排气 等处理措施。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PART 06

化疗药物相关性肝损伤的判断与治疗护理课件

化疗药物相关性肝损伤的判断与治疗护理课件
化疗药物相关性肝损伤的判断 与治疗护理课件
CONTENCT

• 化疗药物相关性肝损伤的概述 • 化疗药物相关性肝损伤的判断方法 • 化疗药物相关性肝损伤的治疗 • 化疗药物相关性肝损伤的护理 • 化疗药物相关性肝损伤的预防与控
01
化疗药物相关性肝损伤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化疗药物相关性肝损伤是指在使用化疗药物过程中,由于药物或 其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导致的肝脏功能异常或损伤。
心理疏导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 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减轻 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认知干预
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化疗药 物相关性肝损伤的相关知 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 信心。
情绪调节
指导患者进行情绪调节, 如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 缓解紧张情绪。
生活护理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饮食计 划,给予高蛋白、低脂肪、易消 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分类
根据损伤的性质,可分为肝细胞损伤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
发病机制
直接毒性作用
化疗药物对肝脏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导致肝细胞 坏死或凋亡。
免疫介导机制
化疗药物作为半抗原,与肝细胞结合后激发免疫反 应,引起肝脏炎症和损伤。
代谢异常
化疗药物影响肝脏代谢酶活性,导致药物代谢异常 和毒性积累。
临床表现
肝功能异常
休息与活动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时间, 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
环境与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个人卫生, 预防感染。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征 象,如牙龈出血、皮肤瘀 斑等,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肝脏病护理查房课件

肝脏病护理查房课件

肝脏病护理查房课件一、查房目的1. 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2. 观察患者护理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3. 加强医护沟通,提高护理质量。

二、查房对象1. 住院患者:肝硬化、肝衰竭、肝肿瘤、肝胆结石等肝脏疾病患者。

2. 门诊患者:定期随访的肝脏疾病患者。

三、查房内容1. 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饮食、睡眠、精神状态等。

2. 疾病相关指标:肝功能、凝血功能、电解质等。

3. 治疗及护理措施:药物使用、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等。

4. 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对医护工作的评价及建议。

四、查房流程1. 提前准备:查看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准备相关资料。

2. 查房开始:介绍查房目的,问候患者。

3. 查房内容:逐一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护理措施实施情况。

4. 解决问题:发现患者问题,与医护团队讨论解决方案。

5. 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病情,给予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的指导。

6. 结束查房:感谢患者及家属配合,整理查房记录。

五、查房注意事项1. 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关注患者情绪,耐心倾听患者主诉。

2. 严谨态度:查房过程中,严谨对待每一个患者,确保病情了解准确。

3. 团队协作:加强与医护团队沟通,共同解决患者问题。

4. 持续改进:根据查房情况,不断完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六、查房记录1. 查房时间、地点、参与人员。

2.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诊断等。

3. 查房内容:病情评估、护理措施、问题及解决方案等。

4. 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对医护工作的评价及建议。

5. 查房者签名:查房人员姓名及职务。

通过以上肝脏病护理查房课件,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专业的护理查房指导,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护理探讨

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护理探讨
3 讨论与小结
<< 下转 214 页
2017.12
21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护理经验
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两 组医护人员的护理技能、服务态度和护理 质量等。一般分为三个等级:非常满意、 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为(非常满意 + 满意) *100%。
1.2.7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 SPSS11.5 进行处理分析,计
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 t 检验或方差分 析,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经验
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护理探讨
邓慧荔 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医院内二科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药物引起的肝损伤的临床护理和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 100 例由于肿瘤、结核等治疗药物 引起的肝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上加入中医中药调节和隔离消毒,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 96%,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且明显提升了患者肝功能。结论:有针对性的加强对药物性肝 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能有效改善肝损伤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患者在服药期间导致的肝损伤经常会 伴有恶心、失眠、肠道不适、面黄肌瘦等 现象,在临床护理研究中辅以大黄、赤芍、 丹参、厚朴、白术等中药调节患者肠道, 减轻炎症对肝脏的损伤,达到养肝的作用。 1.2.5 健康教育
由服药引起的肝损伤,不仅要做好对 患者的消毒隔离,同时要对家属和护工等 人员做好健康教育和自我护理方法;在护 理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患者饮食,若患者 出现恶心、乏力、面黄等生理症状时,要 及时赴医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1.2.6 观察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护理探讨

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护理探讨

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护理探讨作者:邓慧荔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7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引起的肝损伤的临床护理和效果观察。

方法:选取我院100例由于肿瘤、结核等治疗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上加入中医中药调节和隔离消毒,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6%,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且明显提升了患者肝功能。

结论:有针对性的加强对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能有效改善肝损伤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临床;护理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injury)是在临床治疗和研究中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1]。

通常患者是在治疗某种疾病因需要长期服入某种特定药物,但该药物有可能会对肝功能有损伤作用,如恶心、呕吐、心悸和黄疸等症状,而在被迫停止服药后引起肝脏功能衰竭、肝硬化甚至危及生命等现象。

常见的包括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降血压药物等。

因此,为提升该疾病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需要在对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后加以特殊的护理和观察,从而减轻药物副作用对肝脏的损伤。

本研究将通过调查中西医等护理方式对肝损伤患者的效果,为进一步提升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护理质量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因抗肿瘤药物、抗结核药物等出现不同程度肝功能损伤的患者。

其中58例为男性,42例为女性,年龄在21-76岁,平均年龄为57.1岁;其中33例因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伤、41例因抗肿瘤药物引起肝损伤,26例因高血压血脂药物引起肝损伤,所有患者在服用药物5年以上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肝损伤。

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男女比例、文化程度和年龄等随机分配,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研究过程中采用隔离消毒、药物护理、心理护理、中医中药调节、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等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护理包括药物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饮食护理等[2]。

一例化疗后药物性肝损的护理查房

一例化疗后药物性肝损的护理查房

此病人住院时的各项检查结果是:
• 肝功能示:ALT(谷丙转氨酶) 154.1U/L,AST (谷草转氨酶) 59U/L。 其余检查正常
• 治疗要点:
• _仍以适当的休息、合理的饮食为主及辅以
必要的护肝药物是目前治疗此患者肝功能损 害的主要手段。也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用 以保护肝细胞、减轻症状等综合治疗措施。 还需要避免饮酒、过劳和不使用除化疗药以 外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此病人给予的相关治疗是:多烯磷脂胆碱: 提供肝脏细胞膜性结构成分,以利于肝细胞 修复。硫普罗宁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用于改 善肝功能,增强肝脏解毒功能。参附:调节 免疫功能等
• 2、饮食护理 饮食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遵守必要的饮食限 制和合理的饮食可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 有利于肝功能恢复和延缓病情进展。应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导致营养 状况下降的有关因素、饮食治疗的意义及原则,与病人共同制定符 合治疗需要而又为其接受的饮食计划。饮食宜适当的高蛋白、高热 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蛋白质:是 肝细胞修复和维持血浆清蛋白正常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应保证其 摄入量。也有助于提升白细胞及有效预防血象下降。摄入蛋白质以 优质蛋白为主,如豆制品、牛奶、鸡蛋、瘦肉、鱼等。伴腹胀时还 应注意减少牛奶、豆制品等产气食品的摄入。避免高糖、过高热量 和饮酒。化疗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出现转氨酶升高。应多吃苦瓜、 绿豆芽、茶、香菇、木耳、猴头蘑等菌类食品。及新鲜蔬菜和水果 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取Biblioteka 也可防止患者便秘。护理评估
评估要点包括1.了解疾病史及个体免疫情况,如询问近期 是否有手术化疗放疗应用史,是否曾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 药物。询问病人的发病情况和主要表现,例如:起病的急 缓、病程的长短,有无恶心、呕吐、厌油腻等症状,有无 导致发病或病情加重的诱因等。2.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 黄染。了解肝脏的情况,还应注意肝外的症状和体征。3、 注意评估病人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如肝功能的检测, 以便了解肝功能情况。4、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如:病 人的个性特点和病人的应对能力,病人对肝损知识的了解 程度,对住院和疾病预后的认识,及家人对病人的关心程 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措施
(3) 过敏反应的观察及处理,由于一 次性少量多次异 体血浆的输入,患者极易发生过敏反应,如皮疹、皮肤瘙 痒等症状,术前10~20 min遵医嘱用少剂量抗过敏药,如 已出现轻度过敏症状,就先将血流过度暂时调整并遵医嘱 及时做好抗过敏处理,畏寒者可给予保暖,大都不会影响 治疗。
(4)熟练掌握仪器的情况 出现故障及时排除。
3.活动无耐力
护理措施
(1)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并提供舒适安静的 休息环境。
(2)告知患者下床活动要有人搀扶,防止体位性 低血压。
(3)对病人及家属讲解保持充足摄入量的重要性, 鼓励病人多进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
4.营养失调
护理措施
(1)嘱病人不要进食过热食物、对口腔黏膜有刺 激的食物,进软食,保持口腔清洁。
(2)制定饮食计划,指导家属提供营养丰富且易消 化的可口食物。每日监测体重,以了解营养状况。
护理措施
5.体液过多:腹部引流的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防止病人在变换体位时 压迫、扭曲或因牵拉引流管而脱出。
(2)保持引流通畅,若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病人感到 腹胀、伴发热,应检查引流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是否
• 药物性肝损伤:
疾病相关知识
• 在有些个体,有些药物在此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有 毒或致癌的物质,进一步造成肝损伤,或原本不 具抗原性的药物,在肝内转化后形成具有抗原性 的代谢产物,引起免疫性肝损伤。
• 流行病学
疾病相关知识
• 在我国肝病中,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仅次于病 毒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及非酒精 性),发生率较高,但由于临床表现不特异或较 隐匿,常常不能被发现或不能被确诊。
1.发热的护理
护理措施
(1)病因明确的发热病人每日测童T、P、R4~6次, 直至体温降至正常三日后,可改为每日测量2次。
(2)体温升至39°C时,可作头部冷敷,体温持续上升 的高热或过高热病人,可用冰袋置头部、腋下或腹股 沟部冷敷;温水或酒精擦浴或冷盐水灌肠等。
(3)物理降温无效者,遵医嘱采用药物降温。
病情介绍
• 查体:T: 36.5℃,P: 78次/分,R: 16次/分,Bp: 101/69mmHg,SPO2: 91%
• 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可, 全身皮肤黏膜黄染、未见肝掌、 蜘蛛痣。巩膜黄染、口唇粘未见破溃。腹膨隆未见胃肠 及蠕动波,全腹压痛,未触及包块、肝区叩击痛存在、 肠鸣音正常。留置尿管通畅、尿色深浓茶样。右臀部外 侧有皮肤破损外盖敷料。双下肢浮肿、双下肢皮肤可见 色素沉着。患者既往有静脉吸毒史,HIV感染。
护理措施
(3)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及有无残渣 等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以判断病人病情发展趋 势。
(4)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皮肤损 伤等情况。
6.悲伤
护理措施
病程长,治疗费用大,指导家属要充分理解 病人的痛苦和心情,注意言行,不要推诿和埋怨, 要营造轻松的环境,解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保持心 情舒畅。
护理诊断
1.发热:与腹腔感染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长期卧床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机体消耗、虚弱、疲劳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5.体液过多:与肝功能异常水钠储留有关。 6.悲伤:与病程较长,预后效果不明显有关。
护理目标
1.患者体温降至正常。 2.患者皮肤完好,没有发生压 疮。 3.患者活动后无不适。 4.患者营养状况改善。 5.患者腹胀缓解,腹腔积液明 显减少。
护理措施
(4)采用物理或药物降温半小时后,应复查体温一 次,并在体温单.上作记录。 (5)发热病人应给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 要时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6)勤换衣服,保持皮肤干燥,保持口腔清洁。
护理措施
2.压疮的预防 (1)每2小时督促病人翻身一次,避免皮肤长时 间受压,应用气垫床。 (2)患者骶尾部破溃处应消毒伤口并用安补贴敷 料覆盖保护伤口,多观察敷料覆盖情况,卷边、 潮湿应立即更换。
药物肝损害患者护理查 房
病情介绍
• 4床,景XX,男性,41岁,因乏力、纳差1月,肤黄、 尿黄一周于2018年11月21日18:58分收入院。
• 患者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 伴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 到当地医院诊治B超检查提示脂防肝,患者自行服用中 草药治疗。一周前患 者出现腹胀、腹痛加重并出现尿黄、 肤黄等渐进性加重。肝功能检查胆红素、转氨酶明显升 高。
病情介绍
• 予特殊疾病一级护理、下病危、氧气吸入、心电监测。 • 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 •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退黄治疗 • 还原性谷胱甘肽保肝治疗 • 肾衰宁缓解肾功能异常治疗 • 乳果糖改善患者胆汁淤积治疗
诊断
1.药物性肝损重度 2.肾功能异常 3.腹膜炎 4.HIV感染 5.EB病毒感染 6.中度贫血 7.腹腔积液
• 临床表现
疾病相关知识
• 在黄疸出现前1~2天有乏力、胃纳减退、上腹不 适、恶心、呕吐、尿色深等前驱症状。严重病例 可呈肝衰竭表现,可并发肝昏迷而死亡。
பைடு நூலகம்
• 治疗原则
疾病相关知识
• 治疗原则包括立即停用有关或可疑药物(治疗关 键)、促进致肝损药物清除和应用解毒剂、应用 肝细胞保护剂、治疗肝功能衰竭。
护理措施
7.人工肝治疗的护理 血浆置换疗法( PE):通过血浆分离器,将血细
胞与血浆进行分离,血浆弃之,血细胞与置换液混合后 再输给病人。
护理措施
(1)管路安装要到位,各部位衔接紧密,按要求 进行,准确设定机器,正常选择参数和总量,静脉 穿刺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制作轻准稳,尽量减轻病 人痛苦。
(2)严密观察病情,确保治疗顺利进行,患者采 取仰卧位, 全程进行心电监护,每30min记录一次 生命体征及循环过程中的各种收据,随时观察有无 出血、凝血等情况。
(5)及时准确完成有关记录。
护理措施
8.深静脉置管的护理
(1)置管24h内要注意观察局部有无肿胀、皮下气肿 等异常情况,应每班认真交接班,观察敷贴有无松 脱或者卷边并及时处理。
(2)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禁止抓痒作 好心理护理告知患者穿着宽松衣物更衣时勿牵拉拖 拽导管。
护理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