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课件归纳.ppt
(五上)五年级上册第1课白鹭人教PPT精品课件 部编版
2. 填上恰当的词语。
xián qì
) 嫌弃
( 雪)白的蓑毛 ( )的铁长色喙 ( 精)巧的诗 ( )的歌优美
(五上)五年级上册第1课白鹭人教部 编版
3.仿写句子。 “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这
句话是运用了( 比喻)和( 反)问的修辞。 比喻句: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 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风从水上走过,留下粼粼波纹;骆驼从沙 漠上走过,留下深深的脚印;哨鸽从天空飞 过,留下串串欢韵;岁月从树林穿过,留下 圈圈年轮。
介绍习性
比喻:将白鹭捕鱼 的场景描述成一幅 画,很优美。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
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
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
计的镜匣。
1 白鹭
RJ·五年级上册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年~1978年)生于四川,中国现代著 名诗人、文学家、剧作家、革命家。
诗集有:《女神》《长春集》《星空》《潮汐集》 《骆驼集》《东风集》《百花齐放》《新华颂》《迎 春曲》《雷电颂》。
助读资料
同学们,你们知 道关于白鹭的知识吗?
鹭:是大、中型涉禽,主要活动于湿地及林 地附近。全世界共有17属62种,中国有9属20 种。它们具有长嘴、长颈、长脚的外型,羽 色有白色、褐色、灰蓝色等。
白鹤 白鹤通体白色,胸和前额鲜红色,嘴和脚暗红
色,栖息于沼泽草地、苔原沼泽和湖泊岩边。
朱鹭 朱鹭体羽白色,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呈鲜
红色,栖息于疏林地带、溪流、沼泽等地方。
苍鹭 苍鹭是大型水边鸟类,上体自背至尾上覆羽
苍灰色,栖息于江河、溪流、湖泊等地方。
会认字 精巧 结构 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精品课件(共132张PPT)
黛
匣 嵌
嗜
写一写
将下列生字按结构分类。
宜鹤嫌 朱 嵌
框匣哨 恩韵
上下结构: 宜 嵌 恩 左右结构: 鹤 嫌 框 哨 韵 独体字: 朱 半包围结构: 匣
词语解释
1.合适;相宜。( B ) 2.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A ) 3.(水)清明澄澈。( D ) 4.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 C )
A.铿锵 B.适宜 C.美中不足 D.清澄
黄昏的空中,白鹭低飞的画面把人们所向 往的安定、纯洁、恬美的境界形象地展现出来 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一种享受,因此说 这“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抒赞美之情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 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这段话运用了___欲__扬__先__的抑 手法和 反的问句式,赞美白鹭 如歌般的优美。
美丽的荷塘边,一群鹭鸶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 枝头,有的突然载入水中叼起一条鱼来。多么美的画面 的啊!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白鹭的优美。
走近作者
郭沫若: 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原名郭开贞,为我国著名的:
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 诗人。主要作品:诗集《女神》、《长春集》、《星 空》、《潮汐集》、《骆驼集》、《东风集》等;历 史剧《屈原》、《卓文君》、《王昭君》、《蔡文 姬》、《武则天》等; 回忆录《洪波曲》;评论集 《雄鸡集》等。一生创作了极多文学作品。
“然而”表示转折。这一段既承接上
文,又引出下文对白鹭寻常之中的美丽的 描述。
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鹭的形体美的?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 之一忽则嫌黑。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优秀课件
课堂演练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白鹭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字——美! 它的颜色美,形体美,觅食、栖息、低飞的 画面更美!它给大自然增添了活力,给人留 下无限的遐想,无穷的乐趣。
二、如果请你来描写白鹭,你会描写什么?
白鹭的习性 生活方式 捉鱼方式
从古诗中寻找白鹭的影子
你想运用哪些写作技巧? 比喻、拟人、对比……
暗喻
“暗喻”,是本体和喻体 同时出现,说甲(本体) 是(喻词)乙(喻体)。 喻词一般有:是、就是、 成了、成为、变成等。
比喻词
田的大小好像 是有心人为白鹭设 计出的镜匣。
请同学带着悠然神往、喜爱的感情读这一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我仿佛看到一个人,静悄悄地站在清水 田,垂着钓竿,悠然地等着鱼儿上钩,神 态是那么闲适自在。
1.白 鹭
人教五年级上册
导入新课
读唐诗,猜谜语:
雪衣雪发青玉嘴, 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梨花落晚风。
——杜牧 打一动物:
白鹭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 1978),原名郭开贞, 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 诗人、历史学家、剧作 家、考古学家、古文字 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 家。四川乐山人。1914 年赴日本留学。。
觅食:
图画之美
清
田
独
钓
图
安闲、闲 适的样子
美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 见它孤独的站立于小树的 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 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 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 真是在望哨吗?
是呀,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静静地向 远处望着,望着……想一想:它也许在干什么呢?
它也许在领略清新美好的晨光呢。 它也许在选择理想的活动场所呢。 它也许在深情地凝视着远方,正等待远出未归的 同伴。它在心里的呼唤:亲爱的朋友,你回来吧! ……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课件(二)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课件(二)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课件教学内容•课文:《端午节》•生词:端午、屈原、挂红、穿堂、剪纸、菖蒲、艾叶•诗词:《离骚》(节选)教学准备•电脑、投影仪、白板、笔•课文、诗词的教材•PPT或其他方式制作好的课件•挂红、艾叶等端午节相关的实物或图片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学习并掌握相关生词和诗词的意思和朗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设计说明•通过PPT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课文内容和诗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实物或图片展示端午节的相关习俗和食物,让学生直观感受传统文化•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赏识,并进行团体合作游戏等活动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插入端午节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本课的主题,并引发思考和讨论。
2.课文朗读: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同时展示课文PPT,让学生跟读,并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和理解生词。
3.课文解析:通过讲解PPT中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注意讲解关键句子和重点词语。
4.诗词欣赏:播放《离骚》的朗诵音频,同时展示PPT,让学生欣赏诗词,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讲解生字词及其含义。
5.诗词分析:结合PPT中的诗词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传统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6.活动游戏:准备好挂红、艾叶等实物或图片,组织学生进行团体合作的游戏,传递端午节的习俗和情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7.课堂讨论:分组展示游戏成果,鼓励学生围绕端午节展开讨论,分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8.总结回顾:通过总结PPT,梳理本课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引导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兴趣。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有了初步了解,能够理解并欣赏相关诗词,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亮点: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和实物展示,加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参与度,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改进方向:在教学设计中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新版五年级上册-第1课《白鹭》-人教部编版(共32张PPT)
的散文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 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韵味十足。
“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之情,以及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动
图画之美:清田独钓
态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
美 清澄之美:黄昏低飞
清 田 独 钓
作者联想丰富,用拟人的手法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在钓鱼, 以比喻的方法把整个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生动 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韵味十足。
清晨望哨
画面富有诗意:孤独、站在小树的绝顶、 看来 不大安稳、却很悠然、一种嗜好。白鹭孤独站 立在小树绝顶悠然自得的独特的美。
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要善于从自然中发现美。
结尾处两句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示出白鹭美的本质。
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
本文生动地描绘了白鹭精巧的外形和充满韵味的生活,赞美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ēn yùn 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结尾处两句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示出白鹭美的本质。 (4)白鹭黄昏低飞意境如诗;
对上文描写的一个总结,既突出作者的认识和感觉,表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赏;
恩(恩惠) (3)白鹭枝头眺望悠闲如诗;
2、《白鹭》是一篇诗性的散文,不同 (2)白鹭水田钓鱼画面美如诗;
2、说说你对白鹭 的整体印象。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优质课件
课外拓展
白鹭,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喜爱描写的对象, 让我们到古诗中欣赏白鹭的美吧! • 两个黄鹂鸣翠柳,__一__行__白__鹭__上__青__天___。 • 漠漠水田_飞__白__鹭___,阴阴夏木_啭__黄__鹂__。
• 西塞山前__白__鹭__飞__,桃花流水_鳜__鱼__肥__。 • 雪衣雪发青玉嘴,__群__捕__鱼__儿__溪__影__中___。
作者发现白鹭的寻常之美
•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作者能欣赏白鹭的独特、悠然之美
•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 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说说作者为 什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 散文诗”。
数量极其微小,小到极致。
作者用词准确,说明了哪怕色素、身段发生 一丁点儿变化,都会影响白鹭的美,凸显白鹭美 得精巧、适宜。
素白
长喙
黑长喙 黛
蓑毛
借鉴并化用
•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
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
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
忽则嫌黑。
——郭沫若《白鹭》
摘抄你喜欢的自然段。
第2课时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 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让 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再 次欣赏白鹭的美吧!
作者为什么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 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第6~11 自然段,去感受白鹭的神韵,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体会作者对白鹭美的独特感受吧!
•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课件(一)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课件(一)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课件教学内容•课文:《早春》•阅读理解:理解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子意思•词语解释:解释生词和常用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作文指导:写一篇描写早春的作文教学准备•电子课件:包含课文、词语解释和作文指导的电子课件•笔记本电脑:用于展示课件及其他教学资源•黑板、白板、彩色粉笔:用于辅助讲解和学生互动•课件打印册子:每位学生分发一份用于跟随课件进行阅读和做笔记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早春》,了解早春的特点和景象2.能够理解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子意思3.学会使用词典等工具解释生词和常用词语的含义和用法4.通过作文指导,培养学生描写事物的能力和表达思想的能力设计说明•课件采用配图与文字结合的方式呈现,引起学生对早春景象的兴趣•词语解释部分采用幻灯片形式,便于学生理解词语意思•作文指导部分采用引导式教学,提供写作思路和关键词,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教学过程1.课堂开场: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学期学过的内容,激发学习兴趣2.导入新课:展示一张描绘早春景色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引出“早春”这个话题3.课文阅读:提示学生跟随课件一起读课文《早春》,并提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内容和感受4.词语解释:展示课件中的词语解释幻灯片,逐一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常用词语,确保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5.阅读理解:利用黑板或白板,出示文章中的几个句子,让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进行测试6.作文指导:展示作文指导部分的课件,给学生提供写作思路和关键词,发放作文练习册子,要求学生写一篇描写早春的作文7.作文分享: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的作文,提供评价和改进意见8.课堂总结: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生的学习收获,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课后反思•教学内容设计合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教学准备充分,提供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和适当的学习手册•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程度还可以更充分一些,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讨论以上是一份关于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课件的整理,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准备、教学目标、设计说明、教学过程和课后反思。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1白鹭人教部编版(30张ppt)公开课课件
句段导读
飞得不高,很悠闲, 很放松。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 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明静 纯洁
(名师示范课)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 单元 1白鹭 人教部编版(30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 单元 1白鹭 人教部编版(30张ppt)公开课课件
1.完成课后练习。 2.认真书写生字词。 3.摘抄好词好句在积累本上。
第二课时
白鹭动态之美 田间觅食 清晨瞭望 黄昏低飞
自读提示
轻读课文第6~8自然段,这三幅画中,你最喜欢 哪一幅?请你小声练读,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做批 注,你读懂了什么?
句段导读
和谐、宁静
白鹭比作人,白鹭 十分悠闲。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 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 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导入课题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第1课
白 鹭
第一课时
自由读文,要求: 1.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把不理解的词语在文中圈画出来。 3.思考:文中写白鹭是什么?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读一读
suō
蓑毛
huì
长喙
xíng
增之一分由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身段大小的精巧
色素配合的精巧
句段导读
流线型:
白鹭体态很柔和优美,身体各部位 的大小配搭很合适。
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一分、一忽”指很 少很少,写出白鹭的
精巧。
(2019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课件11张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 整个田便成了一副嵌在琉璃框里的画 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 计出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立在小树的 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 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 哨,可它真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 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 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感悟主旨
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 的眼睛。 要善于从自然中发现平凡事物的美。
鹭
作者:郭沫若
检查预习
1、简要介绍作者。
2、用一句话概括文 章的内容,并说说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感情。
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 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 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 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
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 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 一面光辉旗帜。生平著述很多, 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 文姬》、《屈原》等,现有 《郭沫若全集》留世。
感知文章
1、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
2、找出文中作者总 体评价白鹭的句子。
开头: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结尾: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 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 散文诗。
探究品味
小组合作学习第6-8节, 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分别用4个字概括每 一节描绘的画面。
2、抓住关键词句,可运 用合理想象,分析体会 白鹭展现的美。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 白鹭PPT完美版
都很适宜。
总体解释为什么说白鹭“精 巧”,总体介绍白鹭的形态。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比喻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是一种常见的鸟,常见到其美被人忽略。 然而白鹭在作家的眼里,是一首精巧的诗。这 是作家独到的比喻,是作家独特的感受和美的 发现。"精巧的诗"是作家对白鹭特点的集中概 括,也是此文的文眼。
文体知识
白鹭是一首精巧 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 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首尾呼应
本课开头的比喻句点明作者的发现,引起 下文;结尾处的两个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是 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白鹭美的本质。 这样的安排,深化了本课的主题,使读者对白 鹭的“美”有了更深的印象。
首尾呼应,又叫首尾照应,意思是头和尾相互接应。 它是写作手法的一种,能够深化主题,加深读者印象。
1.那个雕塑结合了力与美,非常( 精)巧。 2.妈妈很爱生活,人们都说,她的生活很( 精致)。
初读感知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 白鹭的?
形 生活习性(觅食、栖息、 态 飞行)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边给本文划分段落,边画出 你认为最值得推荐给同学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 1 )写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段( 2-5 )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 第三段( 6-8 )写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 第四段(9-11)写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品析哲理句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 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讨论: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 只是发现美的眼睛。
要善于从自然中发现美。
白鹭不仅仅是一首精巧的诗,更是 一首韵味无穷的诗。默读6-8自然段, 这里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 幅图画起一个名字。(课后第二题)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优秀课件
3.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探究精神。
四、情景导入
1.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2.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联系自身经历,增强代入感。
教案反思:
1.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课堂氛围: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2.教学重点:学习生字、生词,掌握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白鹭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白鹭的特点。
3.学习生字、生词:引导学生用字典查找生字、生词,教师讲解并板书。
4.精读课文: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5.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优秀课件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教学内容包括:阅读课文《白鹭》,学习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鹭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选文档
15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 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贪婪“指渴求而不知满足。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满怀读书渴 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生动形 象地写出“我”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 饿狼进食。 3.表现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 的渴望。
优选文档
16
默读5—10自然段,思考我是怎样在书 店窃读的呢?
冰心:“读书好,读好书, 好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
“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一个 人的智力发展。”
优选文档
1
林海音
优选文档
2
1.课前认真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 及时复习 2.准备两个笔记本,一个作为课堂笔记 本,一个作为课后作业及当堂测验本 3.不懂的地方及时提问
优选文档
3
❖ 作者简介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 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 苗栗县,生于日本大坂。 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 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 任《国语日报》编辑。 1953主编《联合报》 副刊。作品:《城南旧 事》《春风》《窗》 《林海音自选集》等。
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 标明段落 划清文章文章层次,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找出文章中你认为好的句子(带修辞的句子,动 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3.完成习题册相关内容 4.背两句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优选文档
25
12
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把描写作者动 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画下来,多读一 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优选文档
13
跨
踮挤
这其中的一系列动作描写,写出 了书店的顾客之多,更表现了“我” 对读书的如饥似渴。
优选文档
14
1、找出“我”读书的样子与内心 活动的句子,并体会。 2、她这样去窃读,你们有什么感 受?
本文以“记叙”为主,属于叙事散 文
文中的“我”即作者本人。
优选文档
8
“窃读记”中的“窃”是什么意思 ?
1、偷
2、偷偷地
3、谦指自己
优选文档
9
思考:作者为何要“偷偷地”读书?
优选文档
10
快速阅读课文,作者窃读的滋味是怎 样的?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 种窃读的滋味!
优选文档
11
思考: 1.作者快乐的是什么?惧怕的是什么?
藏身于众多顾客之中 借雨天读书
优选文档
17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 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 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
优选文档
18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 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 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 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 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优选文档
20
当她感觉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 下去的时候,她会 知趣的放下书走出去 ; 为了隐藏自己,她会 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 最令她开心的是下雨天,为了让别
人更相信自己,她会 假装发愁
。
优选文档
21
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 的!”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 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 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 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优选文档
22
莎士比亚说: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培根说: 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高尔基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优选文档
23
文章有很多优美的语句,尤其是细腻的动作 描写与心理描写,请仿照文章中的心理描写 与动作描写,写一段你在看书时的经历,不 低于50字,不超过80字
优选文档
24
1.复习第一课,掌握词汇,下节课课前测验 2.预习第三课 预习要求:画出生词
快乐是因为“我”读了书,收获了知识和智慧; 惧怕是因为担心被老板发现而被驱逐。
“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 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 赶,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 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 难以言说的、复杂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优选文档
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 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 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 加突出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优选文档
19
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 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 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 足感、充实感。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 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优选文档
4
认一认,读一读:
yè
腋窝
知趣
zàn
暂时
lán
贪婪
tuòmo唾沫源自lù饥肠辘辘diǎn
踮脚 支撑 倾盆大雨
dì
目的地
yàn
吞咽
优选文档
5
炒菜 锅勺 踮起 酸甜 腋下 饿狼 哎呦 惧怕 倾盆大雨 充足 饥肠辘辘 支撑 屋檐 皱眉 书柜 窃取 饭碗
优选文档
6
优选文档
7
“窃读记”中的“记”是什么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