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相古地理资料

合集下载

岩相古地理图

岩相古地理图

中国早奥陶世古地理图
三、志留系 志留纪处于加里东构造阶段的晚期,是构造运动相对活跃 的时期。板块内部稳定地区因受边缘造山运动的影响,沉积和 古地理格局显著改变。华北板块与柴达木地块,扬子板块与华 夏板块之间碰撞拼合
中国中志留世古地理图
年 代 地 层 ( 地 质 年 代 ) 表
中 国 区 域 晚 古 生 代
晚 古 生 代 化 石 图
五、联合古陆的形成
晚古生代海西构造阶段,地球 表面可以分为三个大陆板块群: 北方大陆群(北半球),包括 北美板块、俄罗斯板块、西伯利亚 板块及哈萨克斯坦板块等; 冈瓦纳大陆群(南半球),包 括南美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 块、澳大利亚板块和印度板块; 界于北方大陆群和冈瓦纳大陆 群之间的华夏陆块群。中国的华北 板块、华南板块、塔里木板块、羌 塘板块及昌都-思茅微板块均为华 夏陆块群的一部分; 准噶尔属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一 部分; 保山、冈底斯、拉萨等位于冈 瓦纳大陆的边缘。
石炭纪-二叠纪世界古植物分区图
一、泥盆系 泥盆纪处于加里东期向海西-印支期转折的重要时期,与早 古生代后期的挤压隆升不同,中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华南及邻 区)处于伸展的构造体制下。华北主体仍为剥蚀的古陆,仅在边 缘零星出露泥盆系;华南泥盆系出露完整,化石丰富,沉积类型 多样。
中 国 晚 泥 盆 世 岩 相 古 地 理 图
特提斯洋为分割劳亚大陆与冈 瓦纳大陆的巨型海湾,并向东 开口通入太平洋。泛大陆分裂 大约开始于晚三叠世。
侏罗纪时大陆进一步分裂、 漂移,冈瓦纳大陆于晚侏 罗世开始破裂。
白垩纪期间冈瓦纳大陆进一步解体,印度漂离非 洲,形成了西印度洋,并出现了红海裂谷。
国际新生界
中国区域新生界
新 生 代 脊 椎 动 物

中国北方地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

中国北方地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

中国北方地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
中国北方地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
主要以实地踏勘和测量建立的87个标准剖面及529个辅助剖面为基础,通过对二叠系分布格局、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古气候、古生态、古环境等分析,来恢复中国北方地区二叠纪的古地理面貌.早二叠世:主要存在额尔古纳和佳木斯古陆,塔里木-敦煌-祁连-内蒙古古陆;海域主要分布在松辽海相区,华北残留海湾相区,柴西残留海湾相区和南准噶尔-吐哈-北山残留海湾相区;此外还有塔里木西部碳酸盐台地相区和准噶尔腹部河湖相区.中二叠世:早二叠世的古陆依然存在,但华北北部古陆范围明显缩小,而准噶尔南缘-吐哈地区已上升成为陆地;海域只局限在东北和南祁连地区,华北地区-北祁连地区大面积为河湖相发育区;塔里木盆地主要为陆相碎屑岩沉积;准噶尔地区发育河湖相沉积,北山残留海盆火山碎屑岩发育.晚二叠世:仅在南祁连地区有海相沉积,其他地区均为陆相沉积,东北地区陆相和湖泊相沉积占主导地位;华北地区-北祁连地区主体为河湖相沉积;塔里木盆地整体为河湖相沉积;准噶尔-吐哈盆地主体为河湖相沉积.
作者:朱如凯许怀先邓胜徽郭宏莉Zhu Rukai Xu Huaixian Deng Shenghui Guo Hongli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刊名:古地理学报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年,卷(期):2007 9(2) 分类号:P531 关键词:中国北方二叠纪岩相古地理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

岩相古地理复习

岩相古地理复习

岩相古地理复习资料物质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环境,称之为沉积环境。

“相”理解为“沉积环境的古代产物”也就是说“环境中的物质表现”如生物学的综合表现即“生物相”,在岩性方面的综合表现即“岩相” 。

变质岩岩浆岩熔 浆生 物碎屑物沉积、固结作用风化作用 变质作用交代流化作用深溶、重溶、再生作用变质作用冷凝结晶地 幔溶解物层流的定义:流体的各部分沿着与流体边界相一致的面彼此滑过的流体。

紊流的定义:流体出现复杂的流动路线,典型的是曲线状的以及螺旋状的流动路线的流体。

(1)牵引流(牛顿流体) 既有推移,又有悬浮方式搬运。

牵引流体的搬运力表现为:① 流体作用与沉积物上的推力(牵引力),推力的大小取决于流体的流速。

② 沉积物的负荷力(载荷力),负荷力的大小取决于流量。

以下为沉积层的各种特征:成分:碎屑成分、填隙物及成岩物质等;结构:成分的形态等岩石的微观特征;构造:颜色、层理和层面等岩石的宏观特征;生物:种类及习性;定向性:特定的力学性质作用产物;层序:形成、产出、演化和时间;砂体的形态:大小等空间展布几何外形;剖面结构;宏观展布及韵律性;沉积岩中矿物成分(指岩屑和准成岩期的自生矿物) ,主要确定岩石类型、成因及沉积岩环境或古地理方面的某些特点。

因此,矿物成分是一种重要的岩石成因及相标志。

下面重点介绍几种主要的成分的特点:1.岩屑:岩屑在沉积岩中的含量、种类及粒度是变化极大,这是因为取决于陆源区性质,远近和母岩本身的结构等。

它反映物源区和沉积区的古地貌,古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之一。

岩屑在沉积和成岩作用中非常不稳定,特别是在成岩作用中次生变化现象明显。

2.石英:石英的标性特征如包裹体,消光类型,颜色,微量元素,形状,圆度和表面结构特征等都具有环境及成因意义。

对石英碎屑中的包裹体研究。

可作物源标志的重要依据,如火成岩中的石英常具有针状包裹体(来自花岗岩类的针状金红石),变质岩中的石英一般具有等轴状自形晶的矿物包裹体。

含绿泥石的石英(乳白色),则几乎来源于热液脉。

岩相古地理特征

岩相古地理特征

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地层及岩相古地理特征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地块西部,是广义中朝板块的一部分。

在石炭纪和二叠纪早期,该区为滨浅海~内陆湖沼环境环境,古气候温湿,植被茂盛,有广阔且厚度较大的煤、炭质泥岩的沉积,与河道砂岩相配置,形成了良好的生储组合,晚二叠纪,气候逐渐干旱,形成了杂色砂泥岩互层的区域性分布的盖层。

该区上古生界已探明4个气田,分别为苏里格气田、乌审旗气田、榆林气田及米脂气田(图1),天然气探明储量达8223.01×108m3以上。

1.1 区域地质概况奥陶纪末,加里东运动使全区抬升,缺失了志留系、泥盆系及下石炭统,沉积中断达1.2~1.5亿年之久,形成了奥陶系风化壳储集层。

之后,鄂尔多斯地区进一步与华北地块统一发展,持续下沉,形成了海陆交互相的沉积体系。

在此阶段,北缘和南缘相对隆升,而贺兰坳陷于中石炭世再度拉开较早地接受沉积,形成上古生界区域性沉降带,出现了乌达(1700m)、韦州(1250 m)、中宁(1700 m)等三个局部坳陷;并形成中石炭世与特提斯洋连通的近南北向海湾,沉积了纳缪尔期到维斯法期的靖远组与羊虎沟组,岩性为黑色泥页岩、灰色砂岩、生物灰岩与煤层,其东部是与华北克拉通相连的潮坪区,沉积了维法斯期的本溪组,岩性为黑色页岩、灰色砂岩与灰岩,厚度小于50m。

晚石炭世,气候更加湿润,祁连海退缩,华北海进侵,沉积范围逐渐扩大,西侧的祁连海向中部古隆起东超,东侧的华北海向中部古隆起西超,最终汇合于东经107°~108°之间的地区。

下二叠统山西组为煤系地层,中部古隆起仍有残余,西部浅凹陷在银川、环县一带,沉积岩厚150 m,东部浅凹陷在绥德、宜川一带,沉积岩厚100 m,而中部古隆起西区的沉积,厚度在75 m以内。

下石盒子及上石盒子组大体沿袭山西组的沉积特征,气候逐渐干旱,从下石盒子组的浅灰、灰白、灰绿色粗碎屑岩与浅灰色泥岩互层过渡到上石盒子组的杂色砂泥岩互层,西部沉降区厚度350 m,东部沉降区为420 m,中部古隆起区厚度为250 m。

岩相古地理

岩相古地理

2.1.2辫状河沉积体系沉积特征根据传统的河型分类,辫状河流通常是指弯曲度小于1.5、分岔指数大于l的低弯度河流。

这类河流的特点是在整个河流的宽度范围(或河谷)内发育有许多被砂坝分开的河道,河道宽而浅,时分时合,频繁摆动,游荡不定,也称作游荡性河道。

辫状河形成于地形坡降大、流量变化大、河岸抗蚀性差、河载推移质/悬移质比很大的环境。

一般在河流上游位置,坡降大,流量变化也大,搬运碎屑物粗,很容易发育辫状河。

从区域构造上讲,辫状河发育区均为构造相对活跃的地区,剥蚀区与沉积区相对高差较大;从气候特征上讲,干旱、半干早地区的河流多为辫状河流,而在非干旱气候区只要有适宜的坡降和地形地貌也能发育辫状河。

骆杨:辫状河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及综合地质建模2009.5由于辫状河流量变化大、河水主流摆动不定,使得河道与河道砂坝摆动频繁,河床地貌形态变化快,沉积作用及沉积地貌复杂。

裘怪楠总结了陆相湖盆碎屑岩的8种充填方式,其中有5种模式就包含有不同类型的辫状河沉积。

辫状河道以水流的频繁分汉汇合为标志性地貌特征,宽而浅的河道被众多心滩分割,形成“辫子”状交织河流体系,一般不发育边滩和天然堤,从而形成“砂包泥”的沉积特点。

由于河道摆动频繁,各沉积单元不断遭到冲裂、侵蚀等改造,使得成因单元侧向连续性很差,常常多个单元在侧向连接成多边式砂体,或在垂向上叠加成多层式砂体。

辫状河的主要沉积单元是心滩坝,由于沉积作用的不同,心滩坝特征不同而形成不同类型。

smithl84】根据河道砂坝的地貌形态、大小以及它们与水流的方向和河岸之间的关系提出了4种主要砂坝类型:纵向砂坝、横向砂坝、斜列侧向砂坝及曲流砂坝,其中在辫状河道中曲流砂坝较为少见(图2一4)。

图2一4辫状河室内模拟沉积模式图(张春生等,2001) 辫状河沉积复杂,目前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案。

根据沉积物的性质,可以分为砾石质和砂质辫状河;根据距物源区的距离,可以分为近源和远源辫状河112]。

中国岩相古地理概述

中国岩相古地理概述

中国岩相古地理演化简述学生:何树兴学号:2013021243前言岩相古地理研究是重建地质历史中海陆分布、构造背景、盆地配置和沉积演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其宗旨是通过重塑盆地在全球古地理中的具体位置,恢复沉积地壳演化及其与成矿过程的关系,从而指导评价油气资源、了解油气分布规律和预测油气远景目标等。

研究岩相古地理以地壳运动为纲。

地壳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地震波的研究判断,地壳与地幔的界面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

上层化学成分以氧、硅、铝为主,平均化学组成与花岗岩相似,称为花岗岩层,亦有人称之为“硅铝层”。

此层在海洋底部很薄,尤其是在大洋盆底地区,太平洋中部甚至缺失,是不连续圈层。

下层富含硅和镁,平均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似,称为玄武岩层,所以有人称之为“硅镁层”(另一种说法,整个地壳都是硅铝层,因为地壳下层的铝含量仍超过镁;而地幔上部的岩石部分镁含量极高,所以称为硅镁层);在大陆和海洋均有分布,是连续圈层。

两层以康拉德不连续面隔开。

太古代是地质年代中最古老、历时最长的一个代(距今约25亿年之前),即原始地壳以及原始大气圈、水圈、沉积圈和生物的发生、发展的初期阶段。

太古界的地层由变质深的正、副片麻岩组成。

已知其中最古老的年龄为40多亿年。

据此认为,在此之前地球便出现了小型的花岗岩质地壳。

太古代早期地球表面有许多小型花岗质陆块,它们之间有深浅多变的古海洋。

后来各小陆块在移运中结合成面积较大的大陆板块。

这些最古老的陆块已散布于各大陆中,即通常所说的稳定陆块的核心——克拉通或古地盾区。

在某些适宜的浅海环境中,有些无机物质经过化学演化跃变为有机物质(蛋白质和核酸),进而发展为有生命的原核细胞,构成一些形态简单的无真正细胞核的细菌和蓝藻。

这只是出现于太古代的后期,大约38亿年前。

元古代(距今约25亿—5.43亿年前),大陆性地壳逐渐由小变大,从薄增厚,火山活动相对减少,岩性也从偏基性向偏酸性转化。

(完整版)岩相古地理复习资料讲解

(完整版)岩相古地理复习资料讲解

第一章1.沉积学:研究沉积物的来源、沉积条件、沉积环境、沉积作用及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的一系列复杂的成岩作用变化。

2.沉积古地理学:对一定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地层进行沉积相分析,研究当时不同地区的沉积环境条件及其相互关系,再造当时的海陆分布、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的学科。

3.沉积相: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

4.沉积环境:一个发生沉积作用的、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地貌单元,并以此和相邻的地区相区别。

5.沉积(相)模式:对沉积环境的沉积特征、发展演化及其空间组合形式的全面概括。

6.相标志:存在于沉积岩(物)中对沉积环境具有指示意义的成因标志。

如水平层理、平行层理。

7.瓦尔特相律:没有沉积间断的条件下,只有在横向上相邻的相,才能在纵向上互相叠覆8.现实主义原则:现在正在进行着的地质作用,也曾以基本相同的强度在整个地质时期发生过,古代的地质事件可以用今天所观察到的现象和作用加以解释9.沉积体系:沉积体系是成因上被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联系在一起的沉积相的三维组合。

10.垂向层序:垂向层序通常是指某一沉积相内部随时间演化,沉积特征(粒度、沉积构造等)在垂向上的规律变化。

11.垂向序列:垂向序列通常是指几种成因上有联系的沉积相在垂向上的组合关系。

12.进积型垂向序列:是指沉积物在不断向沉积盆地中心方向推进过程中,所形成的粗粒的或浅水沉积物覆于细粒的或相对深水沉积物之上的垂向序列。

13.退积型垂向序列:是伴随沉积盆地水体的不断扩张,形成的细粒的或较深水沉积物覆于粗粒的或相对浅水沉积物之上的垂向序列。

14.相分析的基本思路:通过观察沉积相,寻找相标志,得出沉积参数或者沉积条件,今儿推出沉积环境。

第二章风化作用:指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一种作用。

母岩:风化前的岩石物源区:供给沉积物的地区陆源碎屑:母岩经过风化作用后的残余碎屑物质。

1、沉积物的四种来源1) 陆源物质—母岩的风化产物;2) 生物源物质—生物残骸和有机质;3) 深源物质—火山碎屑物质和深部热卤水;4) 宇宙源物质—陨石、宇宙尘。

岩相古地理学

岩相古地理学

1.1 岩相古地理学的特点与发展
沉积学和古地理学的发展与整个地质学的发展是密不
沉积学和古地理学(Sedimentology & Sedimentary Palaeogeography):
可分的,其研究基础是沉积岩石学和地史学:早期主要是沉 积岩石学和地史学的研究。
1 绪论--岩相古地理基础 1.1 岩相古地理学的特点与发展 1.1.2 岩相古地理学的发展
中国晚震旦世古地理图
王鸿祯,1985
中国海陆变迁 海域沉积环境与油气 50年代刘鸿允先生编古地理图 刘 宝 珺(1994) 古地理图25张 以地层为基础 关士聪先生, 1984 岩相古地理图,37 张 王鸿桢先生
古地理图41张
中国南方早寒武世梅树村期 岩相古地理图
中国南方震旦世早期 岩相古地理图
冯增昭等(2004)
1.2.1 沉积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地球表面不同的地理景观单位。如
山脉、河流、湖泊、沙漠、海洋等。
沉积环境:物质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环境。即发生沉积
作用的、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地理单元。
古环境:地质历史中某一时期曾经出现过的一个地理
单元。
沉积环境由下面一系列环பைடு நூலகம்条件组成:
• 自然地理条件:海、陆、河、湖、沼泽、冰川、沙
Fm
Fl C P
泥,粉砂
粉砂,泥 煤,碳质泥 碳酸盐
块状,泥裂
枝根 植物,泥质膜 成土化特征
越岸沉积或披覆沉积
根土 沼泽沉积 土壤
1.2.3 沉积相模式
沉积相模式:对沉积环境的沉积特征、发展演化及其空 间组合形式的全面概括,是以图形或文字方式表现的理 想的、概括的沉积相格局。 其四个作用:

岩相古地理复习资料 吐血整理

岩相古地理复习资料   吐血整理

岩相古地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沉积相: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特征的综合。

2、相序:指一种相过渡到另一种相的一系列像的关系或相的组合。

3、瓦尔特相律:只有在横向上或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叠覆出现而没有间断。

4、沉积模式:一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的研究为依据,从大量的研究实例中,对沉积相的发育和演化加以高度的概括,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称为“相模式”,描述了再现的沉积作用的面貌,是对沉积特征的一种全面概括。

5、三角洲:指在河流与海洋的汇合地区,在河流作用与海洋(或湖泊)作用共同影响和相互斗争过程中所形成的沉积物堆积体系,在平面上呈三角形状。

6、重力流:海洋或湖泊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水下斜坡或峡谷流动的,含大量泥砂并呈悬浮状态搬运的高密度底流,常被称为沉积物重力流,也称块体流。

7、碳酸盐台地:指地形平坦的浅水碳酸盐沉积环境,原指地形平坦的浅水碳酸盐沉积环境。

现指所有碳酸盐沉积环境(不考虑地形是否平坦)。

包括潮坪、生物礁、浅滩、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等8、碳酸盐缓坡:从岸线向盆内具有缓慢倾斜的斜坡(通常坡度不足1°),与较深水的低能环境无明显的坡折(有时有),波浪搅动带或最高能量带位于近岸处。

二、填空1、主要层理和层面构造:层理:平行层理,水平层理;层面:波痕、细流痕、剥离线理、冲刷痕、压刻痕。

2、沉积相分类:大陆相,过渡相,海洋相3、相标志:沉积学标志,古生物谷生态标志,沉积地球化学标志,地球物理学标志。

4、冲积扇沉积物类型:泥石流沉积物(泥流、泥石流),水携沉积物(河道沉积物、漫流沉积物、筛积物)。

5、冲积扇分类:旱地扇,湿地扇。

6、冲积扇亚相:扇根,扇中,扇端。

7、河型分类:平直河、蛇曲河、辫状河、网状河。

8、曲流河亚相分类:河床亚相,堤岸亚相,河漫滩亚相,牛轭湖亚相。

9、湖泊分类:按盐度分:淡水湖、咸水湖(淡水湖(含盐度<0.1%);微咸水湖(含盐度0.1~1.0%);咸水湖(含盐度1.0~3.5%) 盐湖(含盐度>3.5))。

《岩相古地理》学习纲要

《岩相古地理》学习纲要

03
岩相古地理分析方法
沉积学分析方法
沉积学分析是岩相古地理分析的 基础,主要研究沉积物的成分、 结构、构造、沉积环境及其演变
过程。
分析沉积物的类型、分布和变化 规律,确定沉积时的气候、地貌
和环境条件。
通过沉积物的颜色、粒度、矿物 组成等特征,推断沉积时的水动 力条件、搬运方式和沉积物的来
源。
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详细描述
岩相是指岩石在形成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包括温度、压力、组分、时间和空间因 素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岩相分为沉积岩相、火山岩相、变质岩相等类型。 每种类型的岩石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形成环境,了解这些特征和环境有助于理解岩相的
分布和变化规律。
古地理环境与沉积相
总结词
古地理环境与沉积相是研究岩相古地理的重要内容,需要了解不同沉积环境的特征和沉积物的形成过 程。
学习目标
1
掌握岩相古地理的基本概念、区的岩相分布和变化 规律。
3
能够运用岩相古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的地质问题, 如资源勘探、环境保护等。
02
岩相古地理基础知识
岩相概念与分类
总结词
理解岩相的概念和分类是学习岩相古地理的基础,需要掌握不同类型岩石的特征和形成 环境。
输标02入题
未来,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 叉融合,如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生态学等,以揭 示地球历史和地质演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01
03
此外,国际合作和数据共享将成为岩相古地理研究的 趋势,有助于推动学科的进步和发展。
04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将不断涌现, 如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等,为岩相 古地理的研究提供更多可能性。

辽河群沉积时期岩相古地理基本特征

辽河群沉积时期岩相古地理基本特征

辽河群沉积时期岩相-古地理基本特征辽东裂谷长约830千米,宽约60-170千米。

辽东裂谷沉积时期,据前期研究,岩相-古地理特征总结如下:辽东裂谷据北北东-北东向主干边界基底同生断裂和北东向、北西向的次级同生断裂,将辽东裂谷分成七个构造单元:1、北部边缘隆起;2、大石桥-草河口断坳;3、虎皮峪(周家)-宽甸断隆;4、盖县-岫岩断坳;5、盖县-旅顺隆起(庄河隆起);6、丹东-长海断坳;7、南部边缘隆起。

现主要介绍大石桥-草河口断坳中辽河群岩相-古地理。

一、里尔峪期岩相-古地理特征据前人研究,里尔峪期岩相-古地理沉积环境,以裂谷轴为界,即以现在地理范围西自大石桥-析木域-草河口-桓仁一线,它相当于裂谷轴位置。

以它为界将裂谷分成轴南侧和轴北侧两个相区。

南区的里尔峪期沉积,西起营口,经岫岩、凤城,东至宽甸,长约300千米,宽约几十千米的东西狭长地带。

是辽东裂谷早期强烈下陷时期沉积的优地槽沉积环境。

该地带内,未见浪子山组地层出露,其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从里尔峪期开始,盆地的中央凹陷区向南迁移,里尔峪组的沉积掩盖了它;二是其原浪子山组被造山早期的席状花岗岩所占据。

里尔峪组岩性以浅粒岩、钠长浅粒岩、电气石变粒岩以及条痕状混合岩为主,恢复原岩相当于火山喷发岩。

下部发育有条痕状混合岩,这种混合岩一般出露于穹窿状褶皱的核部,既有一定的层位,也具有切层的特点,推测与次火山岩的地质特征极为相似。

条痕状混合岩与各种变粒岩、浅粒岩、电气石变粒岩及镁质大理岩,构成了独突的含硼建造。

它在时空关系上和演化特征上与硼矿、硼镁铁矿具有特定的成因联系。

岫岩-凤城通远堡一带,里尔峪组可分三个岩段:下部为钠长浅粒岩、电气石变粒岩、黄铁浅粒岩、磁铁钠长浅粒岩、黑云变粒岩;中部为含榴黑云变粒岩、矽线二云变粒岩、二长变粒岩及浅粒岩;上部为黑云变粒岩、黑云二长变粒岩、浅粒岩、电气(钠长)浅粒岩夹矽线黑云变粒岩,顶部为复杂的钙硅酸岩。

通远堡以东的宽甸地区,岫岩以西的营口地区,里尔峪组三分性不明显。

考试必备-岩相古地理

考试必备-岩相古地理

时间紧任务重在与莉姐的共同努力下初成模板,还有内容漏缺,各位自己按个人需求调版加内容吧!!沉积相: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特征的综合。

沉积环境:相序定律:只有在横向上或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叠覆出现而没有间断。

相模式的作用:1.从比较的目的来说,它必须起到一个标准的作用;2.对于进一步观察来说,它必须起到提纲和指南的作用;3.对于新的研究地区来说,它必须起到预测的作用;4.对于所代表的环境或系统的水力学解释来说,它必须起到一个基础的作用。

冲积扇:洪流水携带的大量碎屑物,在山前或山口由于沟谷坡度减小而停积下来形成的扇状对集体,称为冲积扇或洪积扇。

冲积扇形成条件: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构造作用冲积扇分类:根据提后条件不同分为湿润型和干旱型。

干旱型:(河流性质)间歇性河流;(扇体特征)岩性粗,厚度大,面积小;(坡度)陡坡;(河床分布格局)变化频繁;(沉积物分布)扇根-扇缘渐细;(垂向层序)向上变粗。

湿润型:(河流性质)常年河流;(扇体特征)岩性较细,厚度较薄,面积大;(坡度)缓坡;(河床分布格局)定向迁移;(沉积物分布)渐细,河槽有砾石;(垂向层序)向上变细。

冲积扇识别标志:1.岩性:红色,粒粗,混杂,杂基多,盐类矿物;2.结构:砾石多,成熟度低,结构混杂,分选差 3.生物化石:极少 4.沉积构造:层理不发育,多块状和冲刷构造5.垂向序列:正、反旋回。

河流按分叉指数与弯曲度分类:顺直河、辫状河、曲流河、网状河边滩:曲流河中主要的沉积单元,是河床侧向迁移和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二元结构:下部河道内滞留和侧向加积粗粒部分与上部河流漫出河道悬浮垂向加积的细粒部分一起构成下粗上细,丹成因不同的沉积。

心滩:在辫状河河道中,沿主流线两侧形成两个螺旋式前进的对流环流,这种环流是由表流和底流构成的、连续的、螺旋形前进的横向环形水流。

表流为发散水流,由中部两岸流动,并冲刷侵蚀两岸,底流由两岸向河流中心辐聚,并携带沉积物在河床中部堆积下来形成心滩。

第二章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文档资料

第二章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文档资料

2008-4-9
20
2008-4-9
递变层理21
对称波痕的形成与不对称波痕的形成
2008-4-9
22
浪成波痕、流水波痕与风成波痕
2008-4-9
23


波 痕
2008-4-9
24
2. 泥裂
2008-4-9
25
泥裂
2008-4-现9 代干裂
页岩中的干26裂
3.滑塌构造
滑塌构造:水下斜坡上未固结的沉积 物,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滑动而形成的变形 构造称为滑塌构造。多见于大陆斜坡较深 水沉积物中,滑动使原生层理强烈摆皱、 变形、断错。可作为识别浊积岩或沉睡碳 酸盐的重要标志。
2008-4-9
40
(二)浅海
浅海区是最低退潮线到海深200m之间的地带。 根据海水深浅又分为亚浅海区和深浅海区。 浅海区上部 亚浅海区(水深0——50m),相当潮下带。
2008-4-9
41
亚浅海区
由于簸选作用,沉积物主要是粗粒的,且分选 性和磨圆度均较好。 如石英砂或砂屑灰岩、鲕粒灰岩、生物碎屑灰 岩等。 生物大量繁殖,化石丰富,可有生物礁的形成。 常有波状层理或平缓交错层理。
2008-4-9
56
(三)河流沉积
河流水系在大陆上广泛分布,可分为山间河流 和平原河。 山间河流沉积以砾岩为主。流速大、切割深。 出山口处形成以碎屑岩为主的冲积扇。一般无 化石。
2008-4-9
57
(三)河流沉积
平原河流以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 平原河流的特点是流速小,河谷宽,河曲发育, 经常改道。
2008-4-9
42
珊瑚礁和礁上的海蚀凹槽
2008-4-9
43

岩相古地理——考研资料吐血总结(成都理工大学)

岩相古地理——考研资料吐血总结(成都理工大学)

岩相古地理——考研资料吐⾎总结(成都理⼯⼤学)绪论1、沉积环境是在物理上、化学上、⽣物上均有别于相邻地区的⼀块地球表⾯,即沉积环境本质上是⼀个地貌上的概念。

2、沉积相:⼀定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

相就是能表明沉积条件的岩性特征和古⽣物特征的有规律综合,因此,相就是沉积物形成条件的物质表现。

3、沉积模式:古代沉积作⽤⾯貌的再现,并加以典型化和模式化,即称为沉积模式。

第⼀单元判别环境的标志1、层流(laminar flow)—⼀种缓慢流动的流体,流体质点作有条不紊的平⾏线状运动,彼此不相掺混。

2、紊流(turbulent flow)—⼀种充满了漩涡的急湍的流动,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极不规则,其流速⼤⼩和流动⽅向随时间⽽变化,彼此互相掺混。

3、雷诺数:克劳福德数(Fr)表⽰惯性⼒与重⼒间⽐率的⽆量纲数。

4、巴格诺尔德效应:沿斜坡运动的颗粒要彼此碰撞,因此发⽣向上的位移、跳跃或跳离,要离开斜坡,这种动⼒扩容现象称为巴格诺尔德效应。

5、碎屑流或泥⽯流:是⼀种砾、砂、泥和⽔相混合的⾼密度流体,泥和⽔相混合组成的杂基⽀撑着砂、砾使之呈悬浮状态被搬运。

颗粒流:是⼀种由⽆凝聚⼒颗粒(主要是砂、砾)所组成的重⼒流。

液化沉积物流:当沉积物快速堆积时,产⽣超孔隙压⼒,使流体向上流动能以⽀持颗粒呈悬浮状,沉积物强度就减弱到零,即沉积物发⽣“液化”。

浊流:是靠液体的湍流来⽀撑碎屑颗粒,使之呈悬浮状态,在重⼒作⽤下发⽣流动。

6、作为环境标志的物质组分:⼀、微量元素。

取决于下述⼀些列的因素:原⽣因素和陆源区性质(母岩陈分)、古⽓候特点、沉积环境、沉积岩的成分、⽣物作⽤以及成岩及后⽣因素等。

⼆、同位素三、矿物组分○1、岩屑粗⼤的岩屑还可判断古陆上微地貌或盆地的微地貌○2、⽯英⽕成岩中⽯英具针状包裹体。

云母⽚岩中的⽯英⼀般具有等轴状⾃形的矿物包裹体。

⽯英中的微量元素性质可作为陆源区的标志。

⽯英钟的微量元素可作为陆源区的标志。

○3、长⽯:长⽯易风化、分解,故作为砂岩成分成熟度的标志。

老挝万象平原含钾地层的岩相古地理

老挝万象平原含钾地层的岩相古地理

老挝万象平原含钾地层的岩相古地理
老挝万象平原含钾地层的岩相古地理
老挝万象平原的钾镁盐矿主要赋存在塔贡组下段膏盐岩亚段(E1tg1-1)中.经对6条实测剖面、53个钻孔的岩石组合、沉积构造、岩石特征、地层厚度分析,塔贡组下段(E1tg1)岩相古地理具如下特征:①含钾地层可划分为半深湖亚相、浅湖亚相、滨湖亚相、湖泊三角洲亚相.滨湖亚相可进一步划分出内带和外带;②钾镁盐矿产于半深湖亚相、浅湖亚相、湖泊三角洲亚相中,前者厚度较大;③万象成钾盆地为东深西浅的不对称盆地,盆地的古地理特征与现在的万象平原较为相似;④在沉积过程中,盆地基底由持续下降到逐步趋于稳定,卤水由逐步浓缩到迅速淡化,古气候由持续干燥炎热到湿热多雨,水体由弱还原向弱氧化环境变迁.
作者:朱延浙吴军严城民胡建军 ZHU Yan-zhe WU Jun YAN Cheng-min HU Jian-jun 作者单位:朱延浙,吴军,ZHU Yan-zhe,WU Jun(云南省地矿局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大队,云南,玉溪,653100) 严城民,胡建军,YAN Cheng-min,HU Jian-jun(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云南,昆明,650216)
刊名:盐湖研究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SALT LAKE RESEARCH 年,卷(期):2008 16(2) 分类号:P611.22 关键词:老挝万象平原含钾地层沉积岩相古地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河流的二元结构:河流二元结构指的是在河流沉积物垂直剖面上的结构。洪 水期河流断面扩大,引起河漫滩洪水流速减小,洪水挟带的细粒泥沙,覆盖 在河床沉积物上,形成下部为粗沙和砾石组成的河床沉积物,上部为细沙或 粘土组成的河漫滩沉积物,构成下粗上细的沉积结构,叫“二元结构”。
5. 陆表海:也称内陆海、陆内海、大陆海等,是指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的、 坡度十分平缓(平均坡度约 0.03-0.15m/km)、范围广阔的、很浅的浅海。
2
CCD 面 控 制的远洋 灰泥沉 积。我国 古代碳酸 盐的沉积 相特征与 塔克的模 式极为吻 合。 (3)关士聪模式:2 个相组:台棚相组、槽盆相组;6 个相区:陆地边缘相 区、台地相区、台地边缘相区、浅海陆棚相区、次深海槽盆相区、深海槽盆 相区;15 个相带;这个综合模式,反映了我国晚期元古代至三叠纪总的沉积 特征及其环境组合规律。台地内台盆(沟)相带的提出,比较符合我国南方 古生代地层经常出现的碳酸盐台地与克拉通内部槽盆错综复杂的交错格局。 4. 粒度分析? 粒度分析方法主要决定于粒度大小和样品情况,常用方法有:直接测量法(对 粗大的砾石或砾岩);筛析法(细砾和砂样、松散的或可解离的岩石,软的和 脆性碎屑样不宜做筛析);显微镜下分析(固结难于解离开的砂岩和粉砂岩)。 显微镜下的抽样方法:点计法、线计法、带计法。 粒度分析的步骤:数颗粒,一般统计 300-500 个颗粒。用费里德曼回归方程 式换算,D(筛析)=0.3815+0.9027D(薄片)。估算杂基含量校正,一般取估 测值的 2/3-1/2,并换算为Φ。投点作直方图、频率曲线图、累积曲线图、概 率累积曲线图和 CM 图。 CM 图是用 C 值(代表最大搬运能力)和 M 值(代表平均搬运能力)两个粒 度参数在双对数坐标纸上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所作的一种图。因此 CM 图 是表示沉积物的最粗粒径与中值的关系图。此图能反映沉积物粒度与搬运方 式的关系,从而判断沉积环境。每段的含义: NO 段:代表分选好的粗粒滚动物质,C 值大于 1mm;OP 段:滚动物质与间 歇悬浮物质(跳跃)混合,C 值稍微变化即会使 M 值发生重大改变,即粒度 分析极不对称,粗细尾不均;PQ 段:间歇悬浮质为主,粗粒滚动值少,C 值 变化不影响 M 值,粒度分布较对称;QR 段:粒序悬浮段,C 与 M 成比例增 加,水体浓度和悬浮物粒度作有规律的递变(自下而上变稀薄,粒度变小); RS 段:均匀悬浮,C 变化不大,M 变化大,主要是细粉砂沉积物;T 区:远 洋悬浮物,M<10μ。
辫状河:河道宽且浅、坡降陡、流速急、泥沙负荷大、水的流量变化大、 河道不稳定,以下切侵蚀作用为主、水流不断分叉、会合,致使心滩特别发 育而边滩不发育、很少有河漫滩发育、沉积物粒度也较粗。辫状河道沉积微 相有:河道滞留沉积、心滩、天然堤、决口扇、河漫平原
网状河:河道坡度小,水流能量低。河道、湿地等环境长期稳定,各沉 积相在垂向上增生、叠加。主要亚相:泛滥平原、湿地。
6. 陆缘海:是位于大陆边缘的、坡度较大的(平均坡度约 0.6-3m/km)宽度较小 的(一般为 160-480km)深度可达 200-350m 的浅海
7. 鲍马序列:在浊积岩形成的过程中,在垂向上形成具有一定的内部构造的层 序,完整鲍马序列由 5 各连续的构造段组成: A 段:浊流的主体块状层或粒序层段,由砂岩或含砾砂岩组成,具粒序层理, 底部具冲刷面、底模构造; B 段:平行层理段(下平行层理段),由中-细粒砂岩组成,具平行层理,从 A 段-B 段是递变的 C 段:沙纹层理段:由粉砂岩组成,有沙纹层理或沙纹爬升层理、有时有包卷 层理 D 段:水平纹层段(上部平行层理),由粉砂质泥岩组成,水平层理 E 段:泥质岩段,有页岩或泥岩组成,含深水或半深水的生物化石及生物搅动 构造。
(2)塔克模式:塔克将海洋碳酸盐岩沉积划分为 7 个主要环境:1.潮坪;2. 滩后泻湖;3.地台浅滩;4.开阔潮下(泻湖)—正常浪底以下;5.台缘礁或台 缘浅滩——正常浪底以上;6.台前斜坡大陆斜坡;7.碳酸盐浊积盆地——浪底 以下;还明确将海相碳酸盐沉积环境划分成两大沉积区:碳酸盐台地-陆表 海沉积区;盆地较深水-斜坡沉积区:深水碳酸盐沉积,主要为重力流和受
1
2. 三角洲(河控、浪控、潮控)沉积模式? 河控三角洲:海洋改造作用不强,是以河流搬运大量泥沙入海建造的三
角洲,其平面形态呈鸟足状,如现代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三角洲平原亚相主 要由分流河道,支间沼泽及分流间湾沉积组成。三角洲前缘亚相则主要为指 状河口砂坝及前缘席状粉砂沉积。河控三角洲常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前三 角洲亚相的泥质岩是有效的烃源岩,埋藏后处于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 保存和向烃类转化。前缘席状砂、河口砂坝具有良好的储集物性,提供良好 的储集条件。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也可形成中小型油气田。三角洲平原 分流河道间泥质沼泽沉积和海进阶段形成的海相粘土岩,可作为良好的盖层 和隔层。常有同生断层和由此而产生的牵引构造、底辟构造和盐丘构造伴生, 因而可形成多种圈闭类型。
3
浪控三角洲:是以波浪作用为主的三角洲,平面形态常呈朵状。三角洲 平原亚相主要为分流河道,障壁岛、沼泽及海滩砂脊沉积。三角洲前缘亚相 则主要是弧形蓆状砂体(海滩砂脊)。这些分选很好的海滩席状砂体常见对称 波痕及冲刷充填构造。前三角洲亚相的泥质岩是有效的烃源岩,埋藏后处于 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向烃类转化。海滩砂和障壁沙坝具有良好 的储集物性,提供良好的储集条件。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也可形成中小 型油气田。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泥质沼泽沉积和海进阶段形成的海相粘土 岩,可作为良好的盖层和隔层。
二、 简答题 1. 顺直河、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的区别?
顺直河:通常出现在大型河流的某一段或小型河流,靠近物源,河道内 凹岸侵蚀,凸岸加积形成浅滩-----侧向迁移向曲流河发展。边滩发育。
曲流河:河道窄而深、坡降缓而流速低、水的流量变化小、河道稳定、 以侧向侵蚀作用为主并于凸岸形成边滩而心滩不发育,河漫滩也很发育并与 边滩沉积构成典型的二元结构、沉积物中粉砂及泥的含量高。亚相及微相有: 河道亚相(边滩)、堤岸亚相(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滩亚相(串沟充填沉 积、河漫湖及牛轭湖、岸后沼泽)。
岩相古地理重点
一、名词解释
1. 瓦尔特相律:只有在横向上成因有间隔。
2. 沉积相: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的特征的综合。沉积学中 的相均指沉积相。
3. 同生变形构造:指在沉积作用的同时或在沉积物固结成岩之前处于塑性状态 时发生变形所形成的各种构造。这类构造通常是局部分布的,基本上局限于 上、下未变形层之间的一个层内。常出现在粗粉砂、细砂沉积层中。
潮控三角洲:是受到了潮汐流的强烈改造形成的三角洲。其三角洲平原 亚相为潮汐水道、潮坪沉积及沼泽沉积。前缘亚相则为潮坪及潮汐作用改造 后的潮汐沙坝,具有双向的交错层理,流向与砂体的长轴方向一致。前三角 洲亚相的泥质岩是有效的烃源岩,埋藏后处于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 存和向烃类转化。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动力作用强,沉积砂质纯,分选好, 具备良好的储油物性,且其与生油层接触紧密,故为有利的储集相带。上部 的三角洲平原亚相为一小型垂向正旋回沉积,顶部沉积的泥岩和薄层的沼泽 沉积均可作为良好的盖层。 3. 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1)威尔逊模式:威尔逊综合了古代及现代碳酸盐岩的大量沉积模式,按照 沉积环境的潮汐、波浪、氧化界面、盐度、水深及水循环等因素的控制,建 立了综合的碳酸盐沉积模式,划分出三大相区及九个标准相带以及 24 个微 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