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U)烯烃分离基础理论知识培训解析

合集下载

烯烃 教学课件

烯烃 教学课件

【活动】分组制作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的球棍模型。
下列两种物质是否为同种物质?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
-105.4 1
0.604
-139.3 4
0.621
二、烯烃的结构-顺反异构
H C=C
CH3
H CH3
H
CH3
C=C
CH3
H
由于碳碳双键不能旋转而导致分子中原子或原 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现象,称 为顺反异构。
(1) 燃烧 含碳量高,燃烧时有黑烟
点燃
CnH2n +(3n+1)/2 O2
nCO2 +nH2O
(2) 与酸性KMnO4的作用: 使KMnO4溶液褪色
四、烯烃的化学性质 2.加成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烯烃能与H2 、 X2 、HX、 H2O
等发生加成反应。(X=Cl、Br)
加成反应的基本原理:
双键部分断键,加成试 剂的原子或原子团连接 在不饱和碳原子上。
③ 烯烃碳原子数的增加,烯 烃的密度增大,且烯烃的 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④ 烯烃都不溶于水。
直链烯烃相对密度
乙烯分子内碳碳双键的键能(615kJ/mol)小 于碳碳单键键能(348kJ/mol)的二倍,说明其中有 一条碳碳键键能小,容易断裂。所以乙烯的结构不 稳定,性质较活泼。
四、烯烃的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
三、烯烃的物理性质
① 常温下: 当C1~C4 时 呈气态; C5~C16时呈液 态; C17以上时为固态。
②烯烃随着碳原子数 的增加,相对分子 质量增大,分子间 作用力增大,沸点 (熔点)逐渐升高。
直链烯烃的沸点和熔点
常 温
N(C)
三、烯烃的物理性质

第03章烯烃ppt课件

第03章烯烃ppt课件

(4) 其它命名原那么同烷烃, 如:
●烯基:烯烃上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基团。
●几个重要的烯基: CH2 CH
CH3CH CH CH2 CH CH2
乙烯基 1-丙烯基 2-丙烯基(烯丙基)
H3C C
H3C CH Cl
CH2 C CH3
CH2 C10H3 C
CH2 Cl
1-甲基乙烯基(异丙烯基)
普通不用顺反命名法
—当多烯烃主链的编号有两种能够时,规定编号由 Z 型双键一端起始。 例如:
3. 顺、反异构体的命名与〔Z〕、〔E〕构型的命名区别:
●Z/E命名法为IUPAC系统命名(适用于一切构造) ●顺、反异构体的命名指的是一样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平面同一侧时 为“顺〞,在异侧时为“反〞。 ● Z、E构型指的是原子序数大的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平面同一侧时 为"Z",在异侧时为"E"。
α C3H C H C2H+
XX
O NB( r 简 称 N B S ) h ν α C2H C H C2H
O
Br
2 α氢原子的氧化 —烯烃的α氢原子易被氧化,在烯烃氧化的讨论中已提到丙烯在一定条 件下可被空气催化氧化为丙烯醛。但在不同条件下,丙烯还可被氧化为 丙烯酸。
3 氨氧化反响 —丙烯在氨存在下的氧化反响叫做氨化氧化反响,简称氨氧化反响。 由此可以得到丙烯腈。 —丙烯中的甲基氧化为氰基(-CN)
a
aa
a
CC
b
b
CC
b
d
a
aa
d
CC
a
b
bCCd
有 顺 反 异 构 的 类 型
无 顺 反 异 构 的 类 型
●烯烃具有双键,其异构景象较烷烃复杂,主要包括: —碳干异构; —双键位置不同引起的官能团位置异构〔position isomerism〕; —双键不能自在旋转产生的立体异构景象--顺反异构。如:

第05讲烯烃(教师版)-2024年高中化学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三)

第05讲烯烃(教师版)-2024年高中化学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三)

第05课烯烃1.认识烯烃的结构、通式和主要性质。

一、烯烃的结构与性质1.烯烃及其结构(1)烯烃: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类化合物。

(2)官能团:名称为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

(3)分类①单烯烃: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①多烯烃:分子中含有两个及以上碳碳双键①二烯烃:分子中含有二个碳碳双键。

二烯烃又可分为累积二烯烃、孤立二烯烃和共轭二烯烃;累积二烯烃的结构特点是双键连在一起;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点是单、双键交替排列;孤立二烯烃的结构特点是在二个双键之间相隔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单键(4)通式:烯烃只含有一个碳碳双键时,其通式一般表示为C n H2n(n≥2)(5)乙烯的分子结构:乙烯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和4个碳氢单键,相邻的2个键的夹角接近120°,乙烯分子中的6个原子共平面,即与双键(包括碳碳双键、碳氧双键、碳硫双键等)相连的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

2.物理性质(1)状态:一般情况下,2~4个碳原子烯烃(烃)为气态,5~16个碳原子为液态,16个碳原子以上为固态。

(2)溶解性:烯烃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熔沸点:随着碳原子数增多,熔沸点升高;分子式相同的烯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4)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密度逐渐增大,但比水的小。

3.烯烃的化学性质:烯烃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决定了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1)氧化反应①+3n O 点燃丙烯燃烧的反应方程式:2CH 3CH===CH 2+9O 2−−→−点燃6CO 2+6H 2O①烯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KMnO 4溶液氧化产物的确定规律,可用于烯烃结构的测定:3)氧化,氧化产物的确定规律,可用于烯烃结构的测定;HCHO、卤化氢、氰化氢(HCN)等在适宜的条件①与溴水加成:CH 2==CH CH 3+Br 2CH 2BrCHBr CH 3 (1,2—二溴丙烷)①与H 2加成:CH 2==CH CH 3+H 2∆−−→−催化剂CH 3CH 2CH 3 (丙烷) ①与HCl 加成:CH 2==CH CH 3+HCl ∆−−→−催化剂CH 3CHClCH 3(主要)或CH 3CH 2CH 2Cl (次要) 【名师拓展】马氏规则:凡是不对称结构的烯烃和酸(HX)加成时,酸的负基(X —)主要加到含氢原子较少的双键碳原子上,称为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也就是马氏规则 (氢加氢多,卤加氢少)。

有机化学课件烯烃

有机化学课件烯烃

a) 醇脱水——分子内脱水
CH3CH2OH H2SO4 CH2=CH2 + H2O 170℃
CH3CH2OH Al2O3 CH2=CH2 + H2O 350-360℃
条件:浓酸或氧化铝催化 常用的酸性催化剂:H2SO4, KHSO4 , H3PO4 , P2O5 .
烯烃的实验室制法 b) 卤代烷脱卤化氢
CH3CH H
CHCH2CH3 + KOH CH3CH2OH CH3CH=CHCH2CH3 + KBr + H2O Br
条件:强碱的醇溶液
§3 烯烃的物理性质
物态:
2~4碳为气态;5~18碳为液态。
异构体的沸点:
沸点与分子极性有 关,熔点与分子对
称性有关。
末端烯烃沸点低; 支链烯烃沸点低; 反式异构体沸点低,熔点高。
➢ 烯基:烯烃分子去掉C=C键上连接的一个氢原子后的基团
H2C CH


H3C HC CH CH2


H2C C(CH3)
名 法
H3C HC CH

H2C CH CH2
乙烯基 vinyl 或 ethenyl 丁-2-烯基 1- 甲 基 乙 烯 基 ( 异 丙 烯 基 ) 丙烯基 烯丙基
➢ 亚基:烃去掉两个氢后,剩下的基团
CCH HH
较优基团: 次序大的基团
92023/8/9
烯烃的命名
➢ IUPAC命名法
① 选母体:选择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如果C=C包含在主链中,按主链中所
含碳原子数命名为某烯,否则命名为某烷,主链上的支链作为取代基。
② 编号:如果C=C包含在主链中,从靠近C=C的一端开始,使双键碳原子 的编号较小,并且由最靠近端点碳的那个双键碳原子所得的编号来命名, 其编号写在烯的前面,否则根据链烷烃命名规则对主链进行编号,含双 键部分作为取代基。

高中化学《烯烃》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烯烃》知识点总结

第三节 乙烯 烯烃●教学目的:1、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2、使学生了解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以及不饱和烃的概念。

3、使学生了解烯烃在组成、结构、主要化学性质上的共同点,以及物理性质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烯的结构以及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教学过程:[引入]何谓烷烃?其通式如何?它属于何类烃?(饱和链烃)与此相对应就应该有不饱和烃。

另外有机物之所以种类繁多,除了存在大量的同分异构现象,在有机物中碳原子除了可以形成C —C ,还可能形成 或 —C ≡C — ,从而使得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数少于饱和链烃里的氢原子数。

这样的烃叫做不饱和烃。

[板书]不饱和烃: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饱和链烃里的氢原子数,这样的烃叫做不饱和烃。

[讲解] 根据烃分子中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烃可以分为如下类别:饱和烃——烷烃 链烃 烯烃烃 不饱和烃炔烃 环烃[过渡]今天我们来学习最简单的烯烃——乙烯。

一、 乙烯来源及用途CC二、 乙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1、[设问]:(1)把乙烷C 2H 6中H 原子去掉两个就变成了乙烯C 2H 4,根据每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达到饱和的原理,试推导C 2H 4中共价键是怎样组成的? 电子式:分子式:C 2H 4 最简式:CH 2 结构简式:CH 2=CH 2 结构式:(2)展示乙烯和乙烷的球棍模型,对比两者有何不同?2、[[设问](1)乙烯中C==C 双键可否认为是两个C —C 的加和?不能,因为C==C 键能小于C —C 单键键能的2倍,615<2×384=768 (2)通过键能大小来看,乙烯和乙烷哪个化学性质较活泼?C C H H H H乙烯为平面分子,键角为120°,“C==C”中有一个碳碳键等同于C—C,叫δ键,另一个碳碳键键能小于C—C,叫π键,π键稳定性较差。

烯烃含量怎么降低的原理

烯烃含量怎么降低的原理

烯烃含量怎么降低的原理烯烃是一类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化合物。

在某些情况下,烯烃的存在可能对许多工业和燃料应用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减少烯烃的含量对于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以及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降低烯烃含量的原理。

降低烯烃含量的方法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考虑。

下面将分别介绍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技术方法这三种降低烯烃含量的原理。

一、物理方法1. 蒸馏分离:蒸馏是一种常见的纯化方法,可将混合物中分子量不同的化合物分离开来。

烯烃的沸点通常较低,因此可以通过蒸馏将其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在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初步分离中广泛应用。

例如,原油经过常压蒸馏可以分离为多个馏分,其中某些馏分可能富含烯烃。

2. 吸附:吸附是一种基于化学吸附原理的分离技术。

通过使用适当的吸附剂,可以将烯烃从混合物中选择性地吸附出来。

例如,分子筛和活性炭等材料常被用作吸附剂,能够将烯烃从液体或气体中分离出来。

3. 膜分离:膜分离是利用不同物质对于特定膜的渗透性不同来实现分离的方法。

特定的膜可以对烯烃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因此可以通过膜分离将烯烃和其他物质分离出来。

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石化工业中的气体混合物分离。

二、化学方法1. 加氢反应:加氢反应是将氢气添加到分子中破坏碳碳双键的化学反应。

烯烃在加氢反应中会被还原为饱和烃。

例如,通过在适当的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将乙烯(一个重要的烯烃)加氢生成乙烷。

加氢反应通常需要在高压和适当的温度下进行。

2.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将氧气添加到分子中破坏碳碳双键的化学反应。

烯烃在氧化反应中会被氧化为醇、酮或醛等含有羰基的化合物。

例如,丙烯(一种重要的烯烃)可以通过氧化反应转化为丙酮。

氧化反应通常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

3. 合成反应:一些合成反应可以将烯烃转化为其他有用的化合物。

例如,从烯烃合成且不含烯烃的生产化合物,从而降低烯烃含量。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用丙烯合成聚丙烯。

在聚合反应中,烯烃分子中的双键被破坏并与其他烯烃分子连接,生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烯烃分离装置基础知识

烯烃分离装置基础知识

氧化物含量 表 3.5—3 混合 C4 产品规格 组成 C3 及 C3 以上组分 C5 及 C5 以下组分
含量 ≤0.5% wt ≤0.5% wt
神华集团
SHENHUA GROUP
神华包头 煤化工公司
表 3.5—4 组成 C4 及 C4 以上组分
培训教材
0

烯烃分离装置基础知识

SBCCC-164-T-30 7 页 共 34 页
产品规格(见表 3.5—1~表 3.5—4) 表 3.5—1 聚合级乙烯规格 组成 乙烯 甲烷+乙烷 丙烯及以下重组分 含量 ≥99.95% vol ≤500 ppm vol ≤10 ppm vol
神华集团
SHENHUA GROUP
神华包头 煤化工公司
组成 氢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总羰基(以 MEK 计) 氧 乙炔 硫化物(以硫化氢计) 甲醇 水 MAPD 总含氮量(以氮计) 表 3.5—2 组成 丙烯 丙烷 乙烯 MAPD 丁二烯 丁烯 氧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氢 总硫化物 水 甲醇 乙炔 乙烷
C5 以上产品规格 含量 ≤0.5% wt
3.6
辅助材料、催化剂和化学品规格
3.6.1 干燥剂 1、反应气干燥器干燥剂 牌号 分子筛 UOP 型 3A-EPG-2 或 3A-EPG 形状 1/8”颗粒或 1/16”颗粒 干燥器数量 2 台 装填容积 22m3(14,300kg)/台 干燥器运行时间 36 小时+6 小时防护床 预计使用寿命 3~5 年 2、 液体凝液干燥器干燥剂 牌号 分子筛 UOP 型 3A-EPG 形状 1/16”颗粒 干燥器数量 2 台 装填容积 43m3(28,000kg)/台 干燥器运行时间 72 小时 预计使用寿命 3~5 年 3、乙烯干燥器干燥剂 牌号 分子筛 UOP 型 3A-EPG 形状 1/16”颗粒 干燥器数量 1 台 装填容积 4m3(2,600kg) 干燥器运行时间 168 小时 预计使用寿命 3~5 年 4、丙烯产品干燥器干燥剂 牌号 分子筛 UOP 型 AZ-300 形状 7X14 珠子状 干燥器数量 2 台 装填容积 40m3(27,000kg) 干燥器运行时间 48 小时 预计使用寿命 3~5 年

烯烃知识点总结说课材料

烯烃知识点总结说课材料

② 碎瓷片的作用 防止液体剧烈跳动(防止煮沸)。

第三节乙烯烯烃【知识讲解】一、乙烯的分子结构(与乙烷比较)、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试剂:乙醇(酒精)和浓硫酸按体积比1: 3混合2、反应原理CH 2=CH 2 f 十场 04、 集气方法:排水集气法5、 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① 浓硫酸的作用 催化和脱水3、气体发生装置:術液亠气”的装置(与制 CI2相似)③反应温度应控制在170C,若温度过低(140C)将发生副反应,而生成乙醚;若温度过高,则乙醇易被浓HzSQ氧化。

为了控制温度,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在液面下。

以准确测定反应液体的温度。

④ 反应后液体易变黑,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这是由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将乙醇氧化生成C和CQ,且硫酸被还原成SQ2所致。

其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CH^CHzOHTH汩0斗味)一t 乂。

2 I十CRHQ若要净化乙烯,可将其通过NaQH溶液除去SQ、CQ。

三、乙烯的性质通常情况下,乙烯是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与空气相近,难溶于水。

乙烯化学性较活泼,易发生如下反应:1、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

①与卤素加成:CH=CH+B「2T CH2Br —CHB r (使溴水褪色,可用于检验乙烯或除去乙烯)CHa=C盼饗岁CHa-CJS②与氢气加成:③与卤化氢HX加成:氐十HClf (可用于制氯乙烷)④与水加成:加热加压(可用于工业上制酒精)2、氧化反应①燃烧:“*—"』」;”—L(火焰明亮有黑烟)②可与强氧化剂反应:使酸性KMnQ溶液褪色(可用于检验乙烯)3、加聚反应:"CH尸耳一十耳-田岛(可用于制聚乙烯塑料)加聚反应是指不饱和单体通过加成反应互相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四、烯烃:含有碳碳双键的一类链烃1、烯烃的结构特点是具有碳碳双键。

烯烃的通式为GH2n (n》2)。

2、烯烃同系物的结构相似,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易发生加成、氧化和加聚反应,其 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增多、分子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熔点、沸点依次升高。

(LORU)烯烃分离基础理论知识培训

(LORU)烯烃分离基础理论知识培训

温度很低,需要大量冷量。为了使分离温度不太低, 可以适当提高分离压力。本套装置采用分离工艺,所 需的分离操作压力,由离心式裂解气压缩机C401实现 。
本装置在裂解气升压过程中采用四段压缩,前三段设
置冷却器,并采用“逆闪”工艺及压缩机吸入管线和 壳体注水技术,来降低压缩机功耗,避免聚合物生成 并沉积在压缩机扩压器和叶片上。 4.1.2 吸入管线注水
利用中压除氧水、直接将水注入到产品气压缩机的前
三段壳体内,不但避免聚合物的生成及在叶轮和扩压 器内结垢,而且使吸入温度明显降低,使得压缩机功 耗也得以降低。
CO2 2NaOH Na 2CO3 H 2O
4.1.3 酸性气体的脱除 产品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有 CO2,会对后序工序造成影响。
由于产品气组成比较复杂,含有较重的不饱和烃(如
丁二烯等),经过压缩,产品气压
力提高,温度上升,重质的二烯烃能发生聚合,生成
的聚合物或焦油沉积在离心式压缩机的扩压器和叶片 上,严重危及操作的正常进行,降低压缩效率。因此, 在压缩机每段入口处喷入一定量的雾化水,使喷入量 正好能湿润压缩机通道,以防聚合物和焦油的沉积。 二烯烃的聚合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聚合速度 越快。以聚合现象发生,各段排出温度不能高于90℃。
相当复杂,约有上百种组分。其中即包含有用的组分, 也含有一些有害物质。产品气的净化分离任务就是除 去产品气中有害杂质,分离出单一烯烃产品或烃的馏 分,为基本有机化工工业和高分子化学工业等提供合 格的原料。 4.1.1裂解气的压缩 裂解气中许多组分在常压下都是气体,其沸点很低,
如果在常压下进行各组分的冷疑分离,则所需的分离
表6-2 氢气规格
组成 PSA 氢气
规格 99.9 mol%

烯烃和炔烃ppt课件

烯烃和炔烃ppt课件

Cl
H3C
CH 2CH 3
CC
H
F
H
CH 2CH 2CH3
Br > H,Cl > F,为Z型 —CH2CH2CH3 > —CH2CH3
Z-1-氟-1-氯-2-溴乙烯 —CH3 > H,为E型
Z型并非一定顺型,E型并非一定是反型
Cl
Br
Cl
Cl
H
Cl
Z-1,2-二氯-1-溴乙烯
H
Br
E-1,2-二氯-1-溴乙烯
乙烯>一烷基取代烯烃>二烷基取代化合物>
三烷基取代烯烃>四烷基取代化合物
21
(二)亲电加成反应 1、加卤化氢
HX
X- + H+
C C + H+
XCC
H
X CC
H
卤化氢加成的活性顺序为 HI > HBr > HCl
22
当一个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不对称试剂)发 生加成反应时,有可能形成两种不同的产物:
27
(3)正碳离子的稳定性
R1
P轨道中无电子
R3 R2
正碳离子结构
28
各种烷基正碳离子的稳定性如下:
叔正碳离子>仲正碳离子>伯正碳离子>甲基正碳离子
如 (CH3)3C+ >
(CH3)2C+H
>
+
CH3CH2
+
> CH3
原因: 带正电荷的碳原子具有吸电子能力,而甲基是
斥电子基团,中心碳原子上连接的甲基愈多,中心 碳原子的正电荷就愈低,即正电荷的分散程度愈高。 一个体系的电荷愈分散,这个体系就愈稳定。
(反-1,2-二氯-1-溴乙烯) (顺-1,2-二氯-1-溴乙烯) 18

2024年人教版高二化学寒假提升第04讲 烯烃 炔烃(解析版)

2024年人教版高二化学寒假提升第04讲 烯烃 炔烃(解析版)

第04讲烯烃炔烃目录新知导航:熟悉课程内容、掌握知识脉络基础知识:知识点全面梳理,掌握必备重点记忆:关键点快速记忆,提升能力小试牛刀:考点剖析+过关检测,合理应用课时1烯烃一.烯烃的结构和性质1.烯烃及其结构(1)烯烃: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类化合物。

(2)官能团:名称为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

(3)通式:烯烃只含有一个碳碳双键时,其通式一般表示为C n H 2n (n ≥2)。

(4)乙烯的结构特点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 2杂化,碳原子与氢原子间均形成单键(σ键),碳原子与碳原子间以双键相连(1个σ键,1个π键),键角约为120°,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内。

2.烯烃的物理性质(1)沸点:随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升高。

(2)状态:常温下由气态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当烯烃分子中碳原子数≤4时,常温下呈气态。

(3)溶解性和密度: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小。

3.烯烃的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1)氧化反应①烯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可燃性燃烧通式为C n H 2n +3n 2O 2――→点燃n CO 2+n H 2O 。

(2)加成反应①烯烃能与H 2、X 2、HX 、H 2O 等发生加成反应,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 .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CH 2==CHCH 3+Br 2―→。

b .乙烯制乙醇:CH 2==CH 2+H 2O――→催化剂△CH 3CH 2OH 。

c .乙烯制氯乙烷:CH 2==CH 2+HCl――→催化剂△CH 3CH 2Cl 。

d .丙烯转化为丙烷:CH 2==CHCH 3+H 2――→催化剂△CH 3CH 2CH 3。

(3)加聚反应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 CH 2==CHCH 3――→催化剂。

4.二烯烃的加成反应(1)定义: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的烯烃称为二烯烃,如1,3-丁二烯的结构简式为CH 2==CH—CH==CH 2。

课件4:2.1.2 烯 烃

课件4:2.1.2 烯 烃

Cl
Cl
Cl
+ Cl2
1,4— 加成
Cl
b、加聚反应 n CH2=C—CH=CH2 催化剂
CH3
[ CH2—C=CH—CH2 ]n CH3
课堂练习
4.下列方法中,不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方法是 (D)。 A.通入足量溴水中 B.分别进行燃烧 C.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 D.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

5.点燃乙烯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 A.火焰呈蓝色,产生大量白雾 B.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C.火焰呈苍白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火焰呈红色,伴有浓烈黑烟
一平面上
三、乙烯的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乙烯是一种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 于水,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25g/L,比空气的密度略小。
四、乙烯的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
a 燃烧:
点燃 CH2=CH2 + 3O2
2CO2+2H2O
实验现象 乙烯在空气中可以燃烧,火焰明亮伴有少许黑烟
实验结论 乙烯易燃烧,但在空气中燃烧不完全
的氢原子数,这样的烃叫做不饱和烃。
官能团:决定物质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如 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羧基、羟基
二、乙烯的结构
分子式
高温 C2H6(乙烷)
电子式 结构式
H CHH HHCH HH
H CC H
结构简式
HH CH3 CH3
空间构型 空间立体构型
C2H4 (乙烯) + H2
H
H
HC CH
HH HC CH
CH2=CH2 平面结构
乙烯与乙烷结构的对比
分子式 结构式 键的类别
键角
C2H6
C—C 109º28ˊ

新教材同步系列2024春高中化学第二章烃第二节烯烃炔烃第1课时烯烃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新教材同步系列2024春高中化学第二章烃第二节烯烃炔烃第1课时烯烃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3)加聚反应。 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化合物,同种分子之间或不同种分子之间可发 生加成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 ①聚丙烯的合成:
②聚氯乙烯的合成: CH≡CH+HCl催—△化—→剂CH2==CHCl
【名师点拨】 (1)高聚物中的两条线段必须从不饱和碳原子上引出,碳原子的空间 排列方式、每个碳原子上结合的其他原子数目、种类与单体完全相同。 (2)通过加聚反应可得到高分子,其中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可 用于生产塑料薄膜等产品,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食品包装膜的主要成分是 聚乙烯塑料(不能用聚氯乙烯)。
()
重难点二 烯烃的立体异构 二烯烃的加成 [重难突破]
1.顺反异构现象 顺反异构是立体异构的一种,是由碳碳双键不能自由旋转引起的, 很明显,顺反异构现象是以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为前提的,但当某一个 不饱和碳原子上连接有2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则不存在顺反异构 现象。
(1)顺式异构体: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或两个较大的原子团)在
乙烯是烯烃的代表物,由乙烯的化学性质基本上能推出其
同系物化学性质,但乙烯与其同系物化学性质又存在某些差异,下列推
断中有错误的是
()
A.乙烯能使 KMnO4溶液褪色,丙烯、丁烯等同系物也均能使 KMnO4溶液褪色
B.乙烯与HCl加成时得到一种产物,1-丁烯与HCl加成时也是得
到一种产物
C.一定条件下乙烯能转化为高分子,丙烯、丁烯等同系物也能转 化为高分子
B.是组成最简单的烯烃
C.分子中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分子中的碳碳键性质一样
【答案】D
【解析】碳碳双键中一个是π键、一个是σ键,二者性质不同,D错
误。
2.(2023·广东广州真光中学期中)某有机物分子中只含有C、H、O 三种元素,其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002 烯烃分离基础培训讲义.

002 烯烃分离基础培训讲义.
1.深冷分离法 ★深冷分离技术分类 A.顺序分离流程 B.前脱乙烷分离流程 (前加氢、后加氢) C.前脱丙烷分离流程 (前加氢、后加氢)
C1 —— C2 —— C3 —— C4 C5+
三.烯烃分离方法概述
H2,C10 H2 脱炔 脱炔 裂解气 乙烯 精馏 C 2O 丙烯 精馏 C3O C 4, S C2= H2 C3=
1.16 5.27 0.78
4.92
5.23 4.58 0.82
注:我们装臵进料温度为40℃,压力为 0.045Mpa,流量为152t/h
二.烯烃分离产品介绍
产品 燃料气 产量(kg/h) 8213 纯度 收率
聚合级乙烯
聚合级丙烯 混合碳四 C5+产品
45718
49657 2018 772
99.95%
压缩
碱洗
压缩
干燥
脱甲烷
脱乙烷
脱丙烷
脱丁烷
顺序分离流程
C2-C9
C3-C9
C4-C9
C5-C9
三.烯烃分离方法概述
H2,C10 脱炔 裂解气 压缩 碱洗 压缩 干燥 脱乙烷 脱甲烷 脱丙烷 C 2, S C4-C9 C 2O C5-C9 C3O 脱丁烷 H2 C3
,S
C4,S
C2=
C3=
脱炔 乙烯 精馏 丙烯 精馏
四.精馏与制冷简介
4.1.3连续精馏
在塔的加料位臵以下,下降液体(包括回流液和加 料中的液体)中的轻组分向气相传递,上升蒸汽中的重 组分向液相传递。这样,只要两相接触面和上升蒸汽量 足够,到达塔顶的液体中所含的轻组分可降至很低,从 而获得高纯度的重组分。塔的下半部完成了下降液体中 重组分的提浓即提出了轻组分,因而称为提馏段。 一个完整的精馏塔应包括精馏段和提馏段,在这样 的塔内可将一个双组份混合物连续地、高纯度地分离为 轻、重两组份。

烯专题知识讲座

烯专题知识讲座
例: -CH=CH2 , -C≡CH, -COOH, -CHO, -CH2OH,-CH3 优先顺序?
-CH=CH2 相当于
(C) (C) -CHll —HCll —H -C(C,C,H)
(C) (C) ll
–C

CH相当于
-C—C—H ll
O –Cll-OH相当于
(C) (C) (O) l -C—OH
应用:1)定性鉴别烯烃。 2)定量测定不饱和键。
(2)历程
试验事实:
* CH2=CH2
H2O NaCl
不反应
*乙烯与溴通入含NaCl水溶液, 除生成1,2-二溴乙烷:
CH2=CH2 + Br2
H2O NaCl
BrCH2CH2Br + BrCH2CH2Cl + BrCH2CH2OH
试验阐明什么?
烯烃与溴反应旳历程:
除X2外 ,能提供H+旳HX、H2SO4 、H2O等。
3、加成卤化氢 (HCl HBr HI)
(1)反应
CH2=CH2 + HCl
CH3CH2Cl
CH3CH=CH2 + HCl
CH3CHCH3 l Cl 主
CH3CH2CH2Cl 次
CH3CH2CH=CH2 + HBr
CH3CH2Cl HCH3 Br 80%
(动画)
乙烯中:
2
+ 4H
碳原子旳SP2杂化 氢旳1S轨道
π H
H
Hσ σ H π
乙烯旳σ键及π键
2个C各用一种SP2,头对头交盖—C-C σ键 用另外两个SP2与两个H旳S轨道交盖—C-Hσ键 5个σ键在同一平面。 2个C各剩一P轨道,“肩并肩”侧面交盖—π键

烯烃ppt课件

烯烃ppt课件

例3: Br
Cl
C=C
(Z)-1,2-二氯-1-溴乙烯
Cl
H
注意: 顺式不一定是Z构型;反式不一定是E构型.
19
3.4 烯烃的来源和制法
3.4.1 烯烃的工业来源和制法
•石油裂解(乙烯):
C6H14 CH4 + CH2=CH2 + CH3-CH=CH2 + 其它
15% 40%
20%
25%
3.4.2 烯烃的实验室制法
26
3.6.2 亲电加成反应
3.6.2.1 烯烃与 H-X 的加成
C C +HX
例:CH2 CH2 + HCl
150 - 250 oC AlCl3 or FeCl3
CC HX
CH3CH2Cl
CH3CH2
CH2CH3
CC
+ HBr
H
H
KI H3PO4, 80 oC
30 oC CHCl3
I
CH3CH2CH2CHCH2CH3 Br 76 %
83%
36
HCl CH3 CH CH=CH2
CH3
H
Cl
+
CH3 C CH
CH3
Cl-
CH3 CH CH CH3
CH3
CH3 (40%)
-H- 迁移 Cl
CH3
+
C CH2 CH3
Cl-
CH3
C CH2 CH3
CH3
CH3 (60%)
37
3.6.2.2 烯烃与H2SO4的加成
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烷基硫酸(或叫酸性硫酸酯) CH2=CH2 + HO-SO2-OH CH3-CH2-OSO3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2
0.02
0.02~0.03
组成
表6-2 氢气规格
规格
PSA 氢气
99.9 mol%
表6—3 开工用C4规格
组成 乙烷,乙烯
丙烷 丙烯 正丁烷 异丁烷 异丁烯 顺二丁烯 反二丁烯 C5 及以上组分
规格(工况1) 0 wt.%
0.38 wt.% 0.27 wt.% 15.38 wt.% 33.09 wt.% 17.98 wt.% 19.15 wt.% 13.62 wt.% 0.13 wt.%
组成 C3及C3以上组分 C5及C5以下组分
混合C4 产品规格
含量 ≤0.5% wt ≤0.5% wt
C5 以上产品规格 组成 C4及C4以上组分
含量 ≤0.5% wt
3.6 辅助材料、催化剂和化学品规格 3.6.1 干燥剂 (1)反应气干燥器干燥剂
牌号 分子筛UOP 型3A-EPG-2 或3A-EPG 形状 1/8”颗粒或1/16”颗粒 干燥器数量 2台 装填容积 22m3(14,300kg)/台 干燥器运行时间 36小时+6 小时防护床 预计使用寿命 3~5 年 (2)液体凝液干燥器干燥剂
3.5 产品规格
聚合级乙烯规格
组成 乙烯 甲烷+乙烷 丙烯及以下重组分 氢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总羰基(以MEK计) 氧 乙炔 硫化物(以硫化氢计) 甲醇 水 MAPD 总含氮量(以氮计)
含量 ≥99.95% vol. ≤500 ppm vol. ≤10 ppm vol. ≤5 ppm vol. ≤2 ppm vol. ≤2 ppm vol. ≤1 ppm vol. ≤1 ppm vol. ≤4 ppm vol. ≤1 ppm vol. ≤1 ppm vol. ≤1 ppm vol. ≤5 ppm vol. ≤5 ppm vol.
无前冷系统;无乙烯制冷压缩机,无深冷系统。
3 装置设计基础 3.1 装置能力 本装置的设计能力为年产30 万吨聚合级乙烯产品和30 万吨聚合
级丙烯,装置的年生产时间为8000 小时/年,连续生产。装置的 操作弹性为70%~120%。
3.2 产品方案 本装置的产品方案为年产30 万吨聚合级乙烯产品和30 万吨
2.89
2.62
9.0~12
5.58
3.97
3.61
0
0.22
0.15
0.02
0.02
0.02
0.06
0.06
0.06
0.03
0.03
0.03
2.9~4.5ຫໍສະໝຸດ 2.832.883.19
0.004
0.1
0.09
0.01~0.2
组成 工况1(wt%)工况2 (wt%)工况3 (wt%)范围(wt%)
二甲醚
聚合级丙烯产品,同时副产9.9 万吨混合C4,2.6 万吨C5 以上产品以及4.9 万吨燃料气。其中聚合级乙烯产品,聚 合级丙烯产品、混合C4 产品以及C5以上产品分别送往烯 烃罐区的储罐。燃料气则送往全厂的燃料气管网。 3.3 装置组成 本装置由以下四个单元组成: 生产装置; 配套公用工程; 辅助设施(界外工程)。
0.11
0.23
0.37
0.1~0.4
0.00095
0.00095
0.00094 0.001~0.016
2.98E-08
2.98E-08
2.95E-08
0.2ppb
0.58
1.75
1.81
0.5~2.3
1.33
0.78
1.47
0.7~1.5
32.91
39.12
41.82
32~42
0.005
0.002
1 装置概述 本装置的设计产量为30 万吨/年乙烯和30 万吨/年丙烯,占地面
积230×110m2。烯烃分离装置采用Lummus前脱丙烷及后加氢、 丙烷洗工艺技术替代传统烯烃分离深冷分离技术,Lummus进 行工艺包设计。
2 技术分类及特点 此工艺与常规乙烯分离工艺相比较简单,主要区别有:此工艺
组成 丙烯 丙烷 乙烯 MAPD 丁二烯 丁烯 氧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氢 总硫化物 水 甲醇 乙炔 乙烷 氧化物含量
聚合级丙烯产品规格
含量 ≥99.6% vol ≤0.4% vol ≤20 ppm vol ≤5 ppm vol ≤1 ppm vol ≤1 ppm vol ≤1 ppm vol ≤2 ppm vol ≤5 ppm vol ≤5 ppm vol ≤1 ppm wt ≤5 ppm wt ≤1 ppm wt ≤2 ppm vol ≤200 ppm vol ≤1 ppm wt
0.005
0.002~0.04
4.66
2.57
3.15
2.3~5.0
41.88
39.06
34.18
34~43
0.0005
0.00023
0.0005 0.0002~0.002
组成 丙二烯 环氧丙烷 正丁烷 异丁烷 1-丁烯 异丁烯 顺-2-丁烯 反-2-丁烯 1,3丁二烯 丁炔 正戊烷 异戊烷
C6+ 甲醇
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烯烃项目部
内容
1 装置概述 2 技术分类及特点 3 装置设计基础 3.1 装置能力 3.2 产品方案 3.3 装置组成 3.4 原料规格 3.5 产品规格 3.6 辅助材料、催化剂和化学品规格
4 装置生产工艺原理 4.1产品气的压缩 4.2吸入管线注水 4.3 酸性气体的脱除 4.4 脱水 5 装置主要设备简介与应用 6 装置工艺流程说明
工况1(wt%) 工况2 (wt%) 工况3 (wt%) 范围(wt%)
0.0005
0.00023
0.0005 0.0002~0.002
0.009
0.004
0.009
0.003~0.01
0.92
0.43
0.36
0.3~1.0
0.02
0.02
0.02
0.37
0.38
0.58
0.03
2.69
2.38
3.95
组成 水 氢气 氮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氧气 氮氧化物
甲烷 乙烷 乙烯 乙炔 丙烷 丙烯 甲基乙炔
工况1(wt%) 工况2 (wt%) 工况3 (wt%) 范围(wt%)
2.98
3.14
3.25
0.11
0.17
0.37
0.1~0.5
0.19
0.19
0.19
0.1~0.4
0.15
0.08
0.13
0.06~0.16
1.16
0.08
0.01
0.01~1.17
乙醇
0.02
0.02
0.02
0.01~0.03
丙醛
0.02
0.02
0.02
0.02~0.04
丙酮
0.03
0.03
0.03
0.03~0.05
甲基乙基酮
0.02
0.02
0.02
0.02~0.04
乙酸
0.001
0.001
0.001
0.001~ 0.002

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