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1. 夏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诸侯国拥有较大的自治权。
2.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
3. 汉朝: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4. 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5.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三司使,分割地方权力。
6.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7.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东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加强皇权。
8. 清朝:实行八旗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对边疆地区实行特殊的管理。
二、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1. 农业:古代中国以农业为经济基础,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推广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
2. 手工业:发展了丝织、陶瓷、冶铁等手工业,形成了一定的手工业体系。
3. 商业:商业活动逐渐繁荣,出现了许多商业城市和市场,如长安、洛阳等。
4. 货币:从贝币、布币到铜钱、银两,货币制度逐渐完善。
5. 丝绸之路: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三、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成就1. 文学:出现了《诗经》、《楚辞》等古典文学作品,以及唐诗、宋词等文学形式。
2. 艺术:发展了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如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等。
3. 科技: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医学:《黄帝内经》等医学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
5. 数学:《九章算术》等数学著作,展示了古代中国的数学成就。
四、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边疆政策1. 民族融合: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2. 边疆政策:历代王朝采取不同的边疆政策,如和亲、屯田、设立都护府等,以维护边疆稳定。
3. 民族交流:通过丝绸之路等途径,加强了与周边民族的交流与合作。
五、中国古代对外关系1. 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西域、中亚、欧洲等地区进行了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八年级上册历史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历史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结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影响:中国经济受到冲击,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结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洋务运动目的: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内容: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建立新式海军,设立新式学堂。
结果: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
甲午中日战争原因:日本为实现其大陆政策,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背景: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过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
意义: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内容: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意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北伐战争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结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国共合作破裂。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七七事变背景: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
结果:全民族抗战开始,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解放战争内战爆发背景:国共两党矛盾激化。
结果: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最终胜利,建立新中国。
此外,八年级上册历史书还涉及了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包括近代工业的发展、新式教育的兴起、社会生活的变迁等。
请注意,具体的知识点可能会因不同版本的教材而有所差异,建议以实际使用的教材为准进行复习和总结。
同时,历史学科注重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建议在掌握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多进行思考和拓展。
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一、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地位1. 夏朝的建立和王室特征2. 商朝的兴起和王室特征3. 周朝的建立和王室特征二、五季七国之乱的发生原因和特点1. 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和农业生产水平2. 五霸之列的齐桓公和晋文公3. 战国时期的国际环境和内部矛盾三、秦统一六国的途径和基本内政1. 秦国的地理优势和军事实力2. 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和郡县制度3. 秦朝的俸禄制和浚渠修路工程四、秦汉之际的思想文化变化1. 秦朝的焚书坑儒政策和统一文字2. 汉朝的恢复儒家思想和推行科举制度3. 秦汉之际的史学方志与经济文化兴盛五、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对外交往的影响1. 丝绸之路的开辟和路线特点2. 经济商品的互通和文化思想的传播3. 外交关系的建立和相互交流的影响六、东汉社会的基本状况和政治改革1. 刘秀的建立东汉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 王莽的新政和农民起义的发生3. 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和黄巾之乱七、三国鼎立的形成和基本特点1. 三国政权的建立和相互关系2. 曹操与刘备的争夺和孙权的立国3. 三国长达数十年的割据局面和政治格局变化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和社会经济1. 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和统一遗憾2. 封建土地制的确立和农业手工业的重生3. 佛教的传入和官营工业的兴盛九、隋唐盛世的形成和基本特点1. 隋朝的统一和王朝的兴盛2. 唐朝的开元盛世和政治制度的完善3. 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繁荣十、唐朝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1. 唐太宗的政治改革和开元盛世2. 科举制度的推行和军事实力的提升3. 文化艺术的繁荣和社会风气的变迁十一、安史之乱的起因和对唐朝的影响1. 安史之乱的爆发和战争的进程2. 唐朝政治经济的动荡和社会矛盾的加剧3. 整个社会的变局和对唐朝政权的巨大影响十二、唐宋变革的基本内容和特点1. 后唐的建立和五代的动荡2. 唐宋变革的内容和改革的成果3. 匈奴佛科口宋的兴起和农田水利的发展十三、初次开启科举制度和对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1. 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制度的进步2. 科举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改善和封建土地制的确立3. 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长期影响十四、元朝的建立和对我国的统一1. 蒙古帝国的形成和元世祖的统一2. 成吉思汗的西征和元世祖的统治3. 蒙古铁骑的侵略和元世祖的统治十五、明朝的灭亡和对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1. 明朝的兴起和政治格局的变迁2. 明初的政治改革和对外交往的影响3. 明朝的灭亡和对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十六、清朝的建立和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影响1. 清朝的建立和农耕经济的振兴2. 清初的政治改革和对外交往的繁荣3. 清朝的治国理政和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课:鸦片战争[中英](1840-1842)【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一、鸦片走私①背景: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
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②鸦片的危害: 摧残身体; 倾家荡产; 政治腐败; 战斗力下降。
二、林则徐禁烟①时间: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②成果: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③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①爆发: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②经过: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③结果:1842年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
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南京条约》的签订1.时间:1842年8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3.《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4.1844年,中美、中法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
5.鸦片战争的影响:(1)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社会的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四】总结一、鸦片战争爆发原因:①直接原因:虎门销烟;②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二、中国近代史给我们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1856-1860)【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 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2.过程:①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1一、侵略与反抗(侵略史和抗争史)(一)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1、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1)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直接原因: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2、知道《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1)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通商:自南向北分别为广州、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位于福建省)、福州、宁波、上海;(4)协定关税: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1)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简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2、简述俄国强占我国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费一兵一卒,却得到了最大的好处)(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
(1)黄海海战:(时间:1894年、地点:黄海大东沟、民族英雄:邓世昌)(2)辽东战役(暴行:旅顺大屠杀)(3)威海卫战役(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2、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并说明其影响。
(1)签订:1895年4月,李鸿章和伊藤博文;(2)内容:①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②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开工厂: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最早在中国取得办厂权))④通商:增辟通商口岸等。
(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1901年)1、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全册知识重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全册知识重点)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 鸦片战争: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提出《天朝田亩制度》,但最终失败。
二、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1.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但最终失败。
2. 戊戌变法: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戊戌变法,试图改革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但最终失败。
三、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 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
2. 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但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统治。
四、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1. 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
2. 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拒绝签字,激发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北伐战争与国民革命1. 北伐战争: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基本完成国家统一。
2. 国民革命: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国民革命。
六、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1. 抗日战争: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进行抗日战争,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
2. 解放战争: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进行解放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中国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础。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全)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全)一、古代中国的起源和奴隶制社会- 中华文明的起源- 黄河流域的文明- 夏、商、周三代的更迭- 奴隶制社会- 奴隶制的定义- 奴隶制社会的特点- 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典型的奴隶制社会国家:商代和西周- 奴隶制社会的衰亡和原因二、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周朝的灭亡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 封建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封建社会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制度- 封建社会的典型国家:秦、汉、隋、唐- 封建社会的稳定和衰亡三、世界古代文明的交往和发展- 古代希腊城邦- 古代罗马帝国- 希腊罗马古文明与东方文明的交往- 丝绸之路的开通四、唐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唐朝的建立与盛世- 唐朝的政治制度- 唐朝的经济状况- 唐朝的文化发展- 唐代的名人和科技成就五、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和欧洲文艺复兴- 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原因- 哥伦布的航行和后果- 文艺复兴的兴起和特点- 文艺复兴对科学和艺术的影响六、明清封建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明朝的建立和进一步封建化- 明朝的统治制度和特点- 明朝的经济状况- 清朝的建立和统治- 清朝的政治制度- 清朝的经济状况七、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发展- 工业革命前的背景和原因- 英国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八、甲午战争和列强侵华- 甲午战争的原因和结果- 列强对华侵略的背景- 中国对外关系的转变- 义和团与戊戌变法以上是八年级上册历史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归纳总结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归纳总结
1. 世界历史
- 人类文明起源于亚洲,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 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对欧洲及整个地中
海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造成了世俗与宗教的统一,教成为统
治者的道德支持。
- 14世纪爆发的黑死病导致欧洲人口大量减少,从而引发了对
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重新思考。
- 对欧洲和亚洲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两个地区的贸
易和文化交流。
2. 中国古代历史
- 中国古代的历史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 夏、商、周是中国古代的三大朝代,周朝开始了封建制度的
全盛时期。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出现了许多
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化发展。
- 秦朝统一了中国,推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同时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
- 中国古代的著名发明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以及印刷术等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世界历史中的重大事件
- 古代罗马帝国的衰落导致了中世纪欧洲的黑暗时期,直到文艺复兴的到来才重新焕发出活力。
- 文艺复兴是西方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标志着人们对古代文化的热情和对人文主义的追求。
- 工业革命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发生在英国的一系列技术和经济改变,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两场战争,对全球政治格局和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是对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的一些归纳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考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考知识点汇总
本文档汇总了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中的必考知识点,供同学们复备考之用。
一、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
- 指南针:用于指示方向的磁性物品。
- 造纸术:将纸浆制成纸张的技术。
- 印刷术:用活字印刷文字的技术。
- 火药:一种炸药和推进剂。
二、唐朝与宋朝的社会发展
- 唐朝(618-907):疆土辽阔,盛世之一,科技繁荣,文化灿烂。
- 宋朝(960-1279):北宋与南宋,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
三、中国古代的交通与通信
- 宋朝时期的河道交通:运河与运河工程的发展,方便了商品流通与交通。
- 驿站与驿站制度:驿站为官吏及重要文书传递提供便利,促进了交通与通信。
四、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 天文学:古代中国人观测天体,制定出农历与历法。
- 医学:古代中国人懂得一些药物与医学知识。
- 农业:古代中国人掌握了一些农田的建设与农作物栽培的技术。
五、其他重要知识点
-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选拔政府官员的考试制度。
- 唐朝与宋朝的文化繁荣:两个朝代都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考知识点的汇总,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中的详细内容进行复,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祝你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一、侵略与反抗。
1. 鸦片战争(1840 - 1842年)- 背景。
-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需要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如白银外流、军队战斗力削弱等。
- 经过。
- 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 林则徐积极防御,英军北上,直逼天津。
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 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 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英勇牺牲。
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
- 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 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 1860年)- 原因。
- 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 经过。
-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 结果。
- 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 太平天国运动(1851 - 1864年)- 兴起。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 发展。
-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 抗击洋枪队。
- 1860年,太平军在李秀成的率领下,进攻上海。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
- 1862年9月,太平军在慈溪的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 失败。
-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 甲午中日战争(1894 - 1895年)- 背景。
- 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把侵略矛头指向朝鲜和中国。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强化了中央集权。
-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加强了王室对诸侯的控制。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争霸,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2. 秦汉时期的统一与变革- 秦朝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 汉朝继承秦制,推行郡国并行制,同时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
- 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与融合-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各自发展经济和文化。
- 西晋短暂统一后,东晋和十六国时期,北方民族南下,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化开始融合。
4. 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隋朝统一南北,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 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
- 唐朝时期,对外交流频繁,丝绸之路繁荣,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5. 宋元时期的经济发展与民族关系- 宋朝实行科举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注重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 元朝统一中国,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
- 元朝时期,民族关系复杂,但经济和文化有所发展。
6. 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文化成就-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对外交流受限,但内部经济和文化有所发展。
- 清朝初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后期逐渐开放,与外界交流增多。
- 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7.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 古代中国的数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也有重要贡献。
- 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8.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挑战-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尝试。
-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为后来的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鸦片战争(一)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二)林则徐虎门销烟1.背景①19世纪初,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为开辟市场和掠夺原料,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②为了牟取暴利,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2.时间:1839年6月。
3.地点:广州虎门。
4.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虎门销烟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独立,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战争(一)定义: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二)失败的影响(一)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二)《马关条约》《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
与此同时,条约也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三)《马关条约》《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
与此同时,条约也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时间:1900年。
(二)目的:为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权益。
(三)经过: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在西摩尔率领下发动侵华战争。
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列强第二次洗劫、焚烧北京)。
(四)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与列强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五)《辛丑条约》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洋务运动(一)时间:十九世纪60年代—90年代(二)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内:太平天国运动;外:列强侵略)(三)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四)代表人物:地主阶级洋务派①中央—奕忻;②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五)学习对象:学习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与科学技术(器物)。
初二上册历史必考点总结
初二上册历史必考点总结考点一:中国近代侵略史条约相同点:1.都有巨额赔款;2.都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3.都给中国人加了沉重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4.都不同程度影响了中国的社会性质;5.都是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考点二:中国近代化探索1.洋务运动失败原因:①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②内部腐败;③外国势力的挤压。
2.戊戌变法运动结果: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标志戊成变法失败。
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启示:资产阶级不能数中国;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3.辛亥革命影响:(1)推翻清王朝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最大功绩);(2)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3)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局限:(1)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性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4.新文化运动影响:(1)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2)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3)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局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考点三:五四运动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意义: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考点四:中国共产党成立1、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2、时间:1921年7月。
3、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4、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5、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古代文明
1.1 兴起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
- 夏朝的建立和结束
- 商朝的兴起和衰亡
- 周朝的建立和分封制度
1.2 古代埃及文明
- 尼罗河流域的特点
- 古埃及的统一和中央集权
- 金字塔的建造和宗教
1.3 古代巴比伦文明
- 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特点
- 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和内容
- 文明的灭亡和原因
第二章: 中国古代史
2.1 贵族和奴隶社会的过渡
-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 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兴起- 中国历史上的分封制度
2.2 秦汉时代的统一和变革
- 秦始皇的统一和中央集权
- 汉朝的科举制度和官僚体制
- 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对外交流
2.3 三国时期和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鼎立和兵荒马乱
- 崇尚的南北朝时期
- 隋唐的统一和盛世
第三章: 世界中世纪史
3.1 罗马帝国与教的兴起
-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和战争扩张
- 教的起源和体系
- 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的衰落
3.2 的兴起和阿拉伯帝国
- 穆罕默德的生平和教义
-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和扩张
- 伊斯兰文明的发展和贡献
3.3 西欧封建社会和
- 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农奴制度
- 的原因和结果
- 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兴起
以上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 1 课鸦片战争1.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为了开辟海外市场,掠夺原料和推销商品。
鸦片输入的危害:使许多白银外流;严重摧残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政治腐败;经济萧条。
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 年 6 月 3 日至 25 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收缴的鸦片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时间:1840 年 6 月至 1842 年 8 月。
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3. 《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1842 年 8 月。
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4.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 2 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 英法发动侵华战争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 年 10 月至 10 年 10 月。
2. 列强的罪行火烧圆明园:10 年 10 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 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3. 战争的影响: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 3 课太平天国运动1.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金田起义:1851 年 1 月 11 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 定都天京1853 年 3 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3.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历史八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
历史八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1. 鸦片战争的原因。
英国呢,工业革命后变得很强大,它想打开中国这个大市场。
当时的中国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英国的商品在中国卖不出去,可它又眼馋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这些好东西。
于是,就想通过战争的方式来打破这种局面,把中国变成它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掠夺地。
2. 林则徐虎门销烟。
林则徐可是个大英雄。
当时鸦片在中国泛滥,英国人用鸦片来毒害中国人民,还赚走了大把的银子。
林则徐就被派到广东禁烟。
1839年6月,他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这一烧可不得了,给英国侵略者一个下马威,但是也成为了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 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的领土就这么被割走了,多心疼啊);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这就相当于中国的大门被英国强行打开了);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影响呢,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太平天国运动。
1.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当时啊,清朝统治很腐败,加上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加重,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洪秀全看到这种情况,就想搞点事情,他受到基督教的一些影响,创立了拜上帝教,准备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 太平天国的发展历程。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起义军一路北上,发展得很快,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这时候太平天国达到了鼎盛时期。
这是太平天国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它的想法很美好,想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但是在当时的实际情况下,这个制度很难真正实行,因为它有点太理想化了,不符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4.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后来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发生争权夺利的斗争,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1. 人类社会的发展- 原始社会:人们过着游牧或定居的生活,依靠捕猎、采集和简单的农业生产谋生。
- 奴隶社会:奴隶制度的出现,社会分化加剧,出现了各种制度和文化。
- 封建社会: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社会等级明显,性强。
- 资本主义社会:以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市场竞争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2. 中国古代史- 夏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传说中的王朝。
禹是夏朝的开国君主。
- 商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
商朝末年的商纣王是一个暴虐的君主。
- 西周:周武王推翻了商朝,在中原建立了西周。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
-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相互争霸的时期,诸侯国力量强大,出现了许多思想家和学派。
-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 汉朝:刘邦建立了汉朝,有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3. 世界古代文明- 古埃及文明:以尼罗河流域为中心,有众多的独特文化和建筑遗产。
- 古希腊文明:对西方文化有重要影响,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的发源地。
- 古罗马文明:法律制度、道德价值观和建筑设计对西方文明有深远影响。
- 古印度文明:和的发源地,有丰富的文化和哲学体系。
4. 世界宗教- :起源于印度,强调超越苦难的教诲,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 儒教: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秩序、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
- :是阿拉伯人穆罕默德传播的宗教。
一位神,称为真主。
- 教:教源于,为救世主。
5. 其他重要历史知识点- 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石器的时代,包括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 文化大革命:中国历史上的一场运动,由发动,导致了社会动荡和政治迫害。
-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间爆发的一场全球性战争,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 科技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等一系列科技变革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以上为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如需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教材或其他参考资料。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的重要性- 法老制度- 金字塔的建造与意义2.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苏美尔人的贡献- 汉谟拉比法典- 巴比伦王国的兴衰3. 古代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 种姓制度的形成- 佛教的诞生与发展4. 古代中国文明- 夏、商、周三代的更迭- 青铜器的制作与使用- 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二、古典时期的各大文明1. 希腊文明- 城邦制度- 希腊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希腊神话与文化2. 罗马文明- 罗马共和国与帝国的建立- 罗马法律的影响- 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3.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 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的传播-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伊斯兰文化与科学的贡献三、中世纪时期1. 欧洲的封建社会-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特点- 骑士文化- 教会影响与教会权力的斗争2. 东亚的帝国与文化- 唐宋变革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东亚文化圈的形成(汉字文化、儒家思想)3. 伊斯兰世界的进一步发展- 伊斯兰黄金时代- 科学与哲学的进步- 伊斯兰艺术与建筑四、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 文艺复兴的起源与发展- 人文主义的兴起- 艺术与科学的革新- 地理大发现的影响2. 宗教改革的背景与影响- 马丁·路德与新教的产生- 宗教战争与欧洲格局的变化- 宗教改革对社会的长远影响五、近现代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1.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进程- 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工人阶级的形成与劳工运动2. 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影响3. 重要历史人物- 拿破仑·波拿巴的统治与影响- 甘地与印度独立运动- 毛泽东与中国革命六、现代世界的发展与挑战1. 冷战与全球政治格局- 冷战的起源与发展- 苏联的解体与东欧剧变- 新兴国家的崛起与全球经济一体化2. 科技革命与社会变迁-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时代- 生物技术与环境问题的挑战- 社会多元化与文化冲突3. 当代全球性问题-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全球恐怖主义的威胁-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以上是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总结,涵盖了从古代文明到现代世界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发展趋势。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一课鸦片战争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1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2英国的产品在中国没有市场,而中国的茶叶、生丝、瓷器在英国特别畅销,英国不得不拿出大量白银来补贴贸易逆差,英国的白银流向英国;3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使中国大量的白银流入英国;根本原因: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侵略矛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同英国商定;4.条约的危害中国的领土完整遭破坏,中国人民的负担加重,清政府财政吃紧,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条约的意义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节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以及战争性质相同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利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进军北京发生了着名的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P8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大量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太平军抗击洋枪队P9太平天国运动背景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严重后果,战后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它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第三课收复新疆阿古柏侵占新疆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率军侵入新疆,占领喀什哈尔,接着,占领了天山南路各城,后来,阿古柏擅自宣布建国,自立为汗,几年后又占领了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等地,把势力扩展到北疆,阿古柏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新疆各族人民,是美丽富饶的新疆变成人间地狱;左宗棠收复新疆左宗棠的贡献1.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年,左宗棠率清军分批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3.收复新疆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意义:左宗棠收复新疆扞卫了国家主权和国家领土的完整,巩固了中国西北边防,维护了国家统一;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1.左宗棠评定叛乱、抵制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是正义的事业,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2.左宗棠反侵略的态度坚决,同时战略得当;3.清朝爱国官兵不怕牺牲、浴血奋战,也是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向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并制定所谓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的矛头指向朝鲜中国,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起义,日本趁清朝出兵之际也出兵朝鲜;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以及体现的民族精神,1.主要事迹:在黄海大战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与日军激战,在弹药将尽时,毅然下令开足马力,撞向日舰“吉野号”,不幸中鱼雷,全舰壮士壮烈牺牲;2.民族精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马关条约括号中为该条的影响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规定以及危害: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便利了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也给帝国主义侵略者增添了新的资本;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增辟通商口岸等;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的程度第五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大沽经天津进犯北京,被义和团围堵,狼狈逃回北京,与此同时集结在大沽口外的各国舰队夺取了大沽炮台,天津门户大开,慈溪太后派人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8月中旬攻占北京;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偿白银亿两,以海关的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辛丑条约的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六课洋务运动发起人:清朝统治阶层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国富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成员被称为“洋务派”;时间: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口号:自强前期、求富后期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军械所1861、江南制造总局1865、福州船政局1872等新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1872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1890、湖北织布局1888等;筹建海军:从七十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只海军;兴办新式学堂:洋务派为了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在1862年创办了洋务派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随后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得到的启示原因:1外因: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2内因:①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②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③洋务运动只重视“练器制兵”,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启示:①独立和富强是相辅相成的,反对列强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必须同时进行;②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有制度和政权变得有力保证;③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也是事情成败的的重要因素;结局: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清朝海军实力的完全丧失,也标志着35年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吸引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促进了中国教育和国防的近代化,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洋务运动的局限性:由官府举办,为封建统治服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起义,不能为国求强,民用工业是为了解决军事工业上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与利用,经营管理腐败;注意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第七课戊戌变法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开始:公车上书开端: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后又改名中外纪闻并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内容: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最终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结局:清朝的大权掌握在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手中,光绪帝没有实权,9月慈溪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在南海瀛台,不久谭嗣同等六人被杀,戊戌变法失败,这次变法历时103天,所以“戊戌变法”又叫“百日维新”历史意义:①在政治上,有利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精简机构,提高效率;②在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③在文化上,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有利于培养维新人才;④在军事上,有利于增强军事力量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①领导变法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维新派力量小,又没能发动群众,仅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②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它们的极力反对,而顽固派势力又过于强大;③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戊戌变法失败的启示:①维新派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但在变法的过程中,一些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做出牺牲,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第八课辛亥革命发起人孙中山经过 1894年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国内出现了许多革命组织,孙中山提出团结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歌名组织——中国同盟会;同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还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创立机关刊物民报同盟会的历史作用:大大的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同盟会的指导思想:“民族”“民权”“民生”被称为“三民主义”;武昌起义同盟会成立以后孙中山和他的战友在许多地方发动多次武装起义,但是都失败了;辛亥革命开始: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过程:武昌起义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第二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结局:失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的首领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起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1912年为民国元年计算公式为:公元年=1911+民国年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①三民主义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口号,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②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③这次革命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的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第九课新文化运动背景:中华民国建立后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受到知识阶层和青年学生的欢迎,而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从1915年起,进步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世纪的曙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1918年李大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年底,李大钊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办了每周评论,从此,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到一个新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①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②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③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其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③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作了思想准备;⑤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局限性: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第十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领导者:陈独秀、李大钊经过:1919年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集会演讲,随后举行游行示威;它们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合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北洋军阀政府进行镇压,逮捕了三十多名学生第二天北京举行总罢课;陈独秀、李大钊在北京领导学生斗争,积极营救被捕学生,6月初,北京学生上街进行爱国宣传, 北洋政府逮捕学生八百多人,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各地工人也参加罢工;最终北洋政府被迫拒绝在“合约”上签字;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后来地址改为嘉兴南湖上的一艘游船;内容: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正式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组织基础: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是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922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重申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最终目标是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第十一课北伐战争黄埔军校的建立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黄埔军校成立,蒋介石任校长,后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北伐胜利进军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国共合作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就在北伐军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他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后来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第十二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南昌起义的原因:①国民革命的失败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独立领导武装力量回击敌人的镇压;②中国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了一部分武装力量;③南昌敌军兵力相对薄弱;1927年8月,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革命军遭到失败;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了秋收起义,再次失败;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意义:第一,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处于低潮时,不畏残暴、敢于斗争、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第二,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放弃进攻中心城市,改向敌人相对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它在实践中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它是马克思主义以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现结合的道路,;此后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大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开始和遵义会议长征的原因及时间:1933年10月,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的人的错误指挥,经过一年的英勇奋战,最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开始;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的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立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的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的胜利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胜利原因: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②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③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为实现理想不断努力的奋斗精神;历史意义:①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完成了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的总方针;③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第十四课难忘九一八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军有预谋的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因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第二天日军就占领了沈阳城,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了抗日义勇军,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1932年日本在长春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主要原因: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日军占领东北后,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战;但是蒋介石不同意,反而攻击红军;1932年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西安事变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后来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的得到了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1927-1937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西安事变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也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第十五课“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又称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卢沟桥附近,奋起还击,、为国捐躯,最终平津陷落;影响: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后,日军侵略矛头指向华北,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1937年8月13日,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最能反映野蛮暴行的事件:1937年12月,南京被占,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日军杀害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对南京大屠杀及歪曲历史的认识:战争是残酷的;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掩盖、抹杀侵略事实,可见,日本对军国主义罪行没有真正反省,这是对世界和平的严峻挑战;对此,我们要牢记日本帝国主义的深仇大恨,警惕法西斯势力的复活,防止历史悲剧重演;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南京大屠杀给我们留下的启示我们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学习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信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还要高度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坚决防止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复活,绝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第十六课血肉筑长城:1937年9月,抗战以来首次大捷;由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指挥的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上的一次重大胜利;意义: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额重大胜利;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的战略总后方;目的:粉碎敌人的囚笼目标: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意义: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简称:中共七大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七大;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会上作的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的中国;”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抗日战争的胜利:1944年在国际上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1945年在国内苏联发表对日宣战声明,派遣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与此同时,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大反攻;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出兵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岗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1945年10月25日,日本在台湾长达50年的统治宣告结束;1895—194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下,实行全民族的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共产党实行路线,坚持敌后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积极抗战,成为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国家和广大爱国华侨与国际进步力量的支持;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抗战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第十七课内战烽火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接连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重庆谈判的目的: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和平的阴谋;1945年,毛泽东在周恩来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国共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转战陕北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地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二十多万人,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邓大军攻击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第十八课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8年9月林彪、罗荣恒受命发起了辽沈战役;辽沈战役的意义:解放了东北全境;随后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的统一指挥下,又发动了淮海战役;。
历史初二上知识点归纳总结
历史初二上知识点归纳总结历史是人类成长和发展的镜子,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我们的过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实。
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点,本文将对初二上学期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世界史知识点1.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的特点和人类文明的初现。
- 奴隶社会的兴起和奴隶制度的特点。
2. 印度河流域古文明:- 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 印度的宗教和文化特点。
3. 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对埃及文明的影响。
- 埃及法老统治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
4.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的背景和目的。
- 十字军东征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影响。
5. 蒙古帝国的崛起和扩张:- 成吉思汗的生平和征服活动。
- 蒙古帝国统治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二、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十六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 十六国时期的动荡和分裂局面。
-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2. 隋唐帝国的统一:- 隋朝和唐朝的统一战争和统一后的政治制度。
- 隋唐帝国的繁荣和辉煌时期。
3. 宋代的政治和农业发展:- 宋朝政治制度和科举制度的运作。
- 宋代农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4. 元代的政治和文化:- 元朝政治制度和统治策略。
- 元代的文化和艺术成就。
5. 明清王朝的兴衰:- 明清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
-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三、地理与人文知识点1. 中国的地理环境:-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 中国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
2.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起点、途经地和终点。
- 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影响。
3. 中国的种族与民族:- 中国的主要民族和少数民族。
- 民族问题对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发展的影响。
4. 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 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通过对初二上学期历史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1、 19世纪上半期, 是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为了它向中国走私鸦片。
2、向皇帝上书要求严禁鸦片。
成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3、 1839年领导的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虎门销烟的意义 1、英国牟取暴利 2、林则徐道光虎门销烟打开中国市场 3、林则徐虎门销烟1、《中英南京条约》时间、内容、危害?时间:1842年内容 :1 割香港岛给英国。
2 赔款 2100万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危害:割让香港岛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赔偿巨款,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开放五口、协定关税,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
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结果、影响?时间:1840—— 1842年结果:中国战败, 签订了《南京条约》。
影响:(1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鸦片走私危害 :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
也摧残了吸食者的体质。
鸦片的输入, 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1、年 10月至年 10月, 联军为主凶, 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年英法联军火烧 ; 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通过《》和《》等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领土多万平方千米。
3、年在广西村发动了太平天国起义, 1853年太平军占领改名为 , 定为都城, 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4、 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由美国人带领, 镇压太平军, 1860年由指挥的战役和 1862年的战役,太平军打败洋枪队,击毙。
1、 1856 1860 英法美俄2、 1860 圆明园《瑷珲条约》《北京条约》 1503、1851 洪秀全金田村南京天京4、洋枪队华尔李秀成青浦慈溪华尔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列举条约名称、割占领土范围、割占领土面积。
(书 9页图中俄《瑷珲条约》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中俄《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40万平方千米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千米1、 1865 年中亚浩罕国率兵侵入新疆,后来自立为汗,并得到和的支持。
2、 1875 年,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1876年兵分三路进军新疆。
1878年除外,新疆重新收回。
19世纪 80年代,中俄签约收回。
3、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 ,目的是。
1、阿古柏英俄2、左宗棠伊犁伊犁3、 1884 行省加强对西北的管理和防务5、 19世纪 60、 70年代新疆地区出现严重危机的原因?为解决危机,清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原因:英国、俄国加紧对新疆的争夺,阿古柏入侵新疆,在新疆建立国家对新疆实行统治。
措施: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
派人赴俄国交涉,最终收回伊犁。
1、年爆发甲午中日战争,一次著名战役是 ,致远舰管带壮烈牺牲,在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从此中国社会的大大加深1、 1894 黄海大战邓世昌威海卫2、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6、列举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双方代表、内容、影响。
时间:1895年双方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内容: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亿两。
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增辟通商口岸等。
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义和团兴起的原因是和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目的是。
时间是年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率领,发动侵华战争。
3、年清政府同八国联军签订了《》 ,从此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外国教会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2、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1900 西摩尔3、 1901《辛丑条约》 7、列举《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影响。
时间:1901年内容:1清政府赔偿白银 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从此,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19世纪年代到年代,洋务派掀起了“ ”的洋务运动。
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 在地方的代表是、、、。
2、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 , 张之洞创办的和。
3、 1862年成立了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1、 60 90 师夷长技奕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 2、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3、京师同文馆 8、洋务运动时间、目的、内容、结果如何?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 60年代到 90年代, 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 的洋务运动。
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些民用工业3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新式学堂。
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洋务运动随之破产。
评价:性质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消极作用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作用:1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2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年“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该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为宣传维新变法他们创办了 ,后改名为 ,作为的机关报发行。
2、皇帝实行的戊戌变法从年 6月到 9月,历时天, 又称。
因发动了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为变法牺牲1、 1895 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会2、光绪 1898 103 百日维新 . 慈禧太后谭嗣同 9、戊戌变法又称什么?列举它的时间、内容、失败的原因。
答: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
时间:1898年内容:(1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2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3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翻译西方书籍, 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4训练新式军队。
失败原因:1清政府的大权掌握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手中,光绪帝没有实权 2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3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1、革命团体。
2、年,孙中山在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 , 在刊物《》中把革命纲领阐发为、、 , 是孙中山领导的指导思想。
3、辛亥革命发起于年 10月 10日的起义。
年元旦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正式成立。
4、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建立起统治。
1911年是旧历的年 , 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1、 1894 檀香山兴中会2、 1905 日本东京中国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报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辛亥革命3、 1911 武昌 1912 南京中华民国4、袁世凯北洋军阀辛亥10、辛亥革命的时间、领导者、指导思想、历史意义。
1911年。
孙中山。
三民主义。
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2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3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1、有人说, “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或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答:同意。
成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 :是因为辛亥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了,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1、年在上海创办的《》 ,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新文化运动前期高举和两面大旗以《》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后期宣传。
2、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两篇论文,歌颂十月革命。
同年底他在北京创办了《》 ,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宣传。
1、 1915 陈独秀新青年民主科学新青年马克思主义2、 1918《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每周评论》马克思主义12、列举新文化运动时间、标志、代表人物、内容、评价。
时间:1915年标志:《新青年》的诞生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评价:(意义 (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2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它对东西方文化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1、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 ,爆发于年 5月 4日,第一阶段中心是 ,主力是。
和领导了学生运动。
第二阶段中心是 ,主力是 ,并且起了巨大作用,取得了初步胜利。
五四运动的口号中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2、年 7月中共一大在召开。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选举为中央局书记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1919 北京学生陈独秀李大钊上海工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 1921 上海领导工人运动陈独秀13、列举五四爱国运动的时间、直接原因及历史意义。
时间 :1919年 5月 4日原因: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意义:(1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4、列举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地点及“一大” 通过内容、意义。
时间:1921年 7月地点:上海内容:(1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2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意义:(1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2 它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1924年国民党在黄埔创办 , 任总理任校长任政治部任2、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总司令是。
主要战场是、 , 在该战场消灭了。
在江西战场消灭了。
3、 1927年国民政府从迁到。
后来和叛变革命,武汉国民政府前往南京二者合并,史称4、年 4月,蒋介石在成立“国民政府” 。
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利益。
1、黄埔军校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2、 1926 蒋介石湖南、湖北吴佩孚孙传芳3、广州武汉蒋介石汪精卫宁汉合流4、 1927 南京大地主大资产阶级15. 列举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