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学测试题
2021届上海华育中学物理自招专题—运动学测试(无答案)
![2021届上海华育中学物理自招专题—运动学测试(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c0d878680203d8cf2f241d.png)
上海华育中学物理自招专题-运动学测试班级______学号______姓名______得分______(时间9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甲、乙两辆汽车以相同的恒定速度直线前进,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上的人A 和乙车上的人B 各用石子瞄准对方,以相对自身为0V 的初速度同时水平射击对方,若不考虑石子的竖直下落,则( )A.A 先被击中;B.B 先被击中;C.两同时被击中;D.可以击中B 而不能击中A ; 2.如图所示,传送带的速度恒为0.1米/秒,转轮A 和B 的大小不计, 1.2AB =米(即传送带的总长度为2.4米)。
某偷油老鼠跳到A 点,并以相对传送带0.3米/秒的速度向B 点爬去,到达B 点后立即回头仍以相对传送带0.3米/秒的速度返回A 点。
回到A 点后,该老鼠将再次向B 点爬去,到达B 点后再次返回……如此反复下去,且老鼠相对传送带的速度始终为0.3米/秒。
老鼠在A 、B 两端点速度转向所需的时间不计,从该老鼠由A 点出发时开始记时,经过多长时间,传送带上将都会被老鼠身上的油渍污染( )A.16秒B.17秒C.18秒D.19秒3.一辆汽车匀速行驶(车速大于40千米/时)。
车上有一台时钟;分针已经折断,一开始秒钟示数为0秒。
汽车行驶了3千米时,秒针示数为30秒。
汽车再行驶4千米时,秒针示数为50秒。
那么当时汽车又行驶了5千米时,秒针示数为( )A.0秒B.10秒C.20秒D.30秒 4.地球距离月球约8310⨯米,人类发射的月球探测器能够在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下在月球上行走,且每隔5秒向地球发射一次信号。
某时刻,地面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探测器前方相距32米处存在障碍物,经过5秒,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探测器距离障碍物22米;再经进5秒,控制中心得到探测器上刹车装置出现故障的信息。
为避免探测器撞击障碍物,科学家决定对探测器进行人工刹车遥控操作,科学家输入命令需要3秒。
已知电磁波传播速度为8310⨯米/秒,则探测器收到地面刹车指令时,探测器( )A.已经撞到障碍物B.距离障碍物2米C.距离障碍物4米D.距离障碍物6米5.轿车以5米/秒速度匀速行驶,车前窗倾斜角为37︒,车前窗和车顶部面积相同,雨滴竖直落下速度为2.5米/秒,则车窗和车顶部承受的雨量之比为( )A.4:1B.3:1C.2:1D.1:16.如图所示,某一实验室内有一宽度为d 的跑道,假设有一连串玩具车沿着同一直线以相同的速度v 鱼贯驶过,玩具车的宽度为b ,前后两车间的间距为a 。
运动学的简单问题测试题
![运动学的简单问题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20e6c9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f.png)
运动学的简单问题测试题1. 问题一一个小球以10 m/s的速度沿直线运动,经过5秒后速度减小到5 m/s,求小球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
解答:利用加速度公式,加速度 a = (v - u)/ t其中,v 为结束时的速度,u 为开始时的速度,t 为时间间隔。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v = 5 m/s, u = 10 m/s, t = 5 s代入公式进行计算:a = (5 - 10) / 5 = -1 m/s²小球的加速度为 -1 m/s²。
2. 问题二一辆汽车以2 m/s²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从静止开始,经过10秒后速度为20 m/s,请计算汽车行驶的距离。
解答:利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行驶距离 s = ut + (1/2)at²其中,u 为初始速度,t 为时间,a 为加速度。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u = 0 m/s, t = 10 s, a = 2 m/s²s = 0*10 + (1/2)*2*(10^2) = 100 m汽车行驶的距离为100米。
3. 问题三一架飞机以200 m/s的速度水平飞行,垂直方向上受到1g的向下加速度,求飞机在经过20秒后的速度和位移。
解答:首先,飞机在垂直方向上受到1g的向下加速度,意味着加速度 a = 9.8 m/s²。
其次,由于飞机水平飞行,所以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保持不变,即 v = 200 m/s。
1) 飞机在经过20秒后的速度:由于在垂直方向上受到向下加速度,所以垂直方向上的速度 v' = v + at代入公式进行计算:v' = 200 + 9.8 * 20 = 392 m/s飞机在经过20秒后的速度为392 m/s。
2) 飞机在经过20秒后的位移:由于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保持不变,所以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s' = v * ts' = 200 * 20 = 4000 m飞机在经过20秒后的位移为4000米。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学测试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学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e4066ccc1c708a1284a4444.png)
高一1、2、3班物理自主作业一、选择题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是竖直向下、v 0=0、a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C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D .从开始运动起下落4.9 m 、9.8 m 、14.7 m 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2.一石块从高度为H 处自由下落,当速度达到落地速度的一半时,它的下落距离等于( )。
A.2H B. 4H C. 32H D. 22H 3.如右图所示,A 、B 两小球用长为L 的细线连接悬挂在空中,A 距湖面高度为H ,释放小球,让它们自由落下,测得它们落水声相差Δt .如果球A 距湖面的高度H 减小,则Δt 将(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无法判断 4.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 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它们落地之前的任一时刻( )A .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保持不变,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 .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不断增大,速度之差保持不变C .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不断增大,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D .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不断减小,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5.两物体在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 ,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 /2,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 )A .gt 2B .3gt 2/8C .3gt 2/4D .gt 2/4 6.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重力加速度g 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计算中g 取9.8 m/s 2B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 值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C .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D .在地球上的同一地方,离地面高度越大重力加速度g 越小7.下图所示的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设向上为正方向)( )8.在地面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 ,小球经过空中的A 点;再经过时间t ,小球又经过A 点,不计空气阻力,且重力加速度为g ,由此得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gt 23B .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2gtC .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23gtD .A 点距地面的高度为221gt9.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时从同一位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6s 内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反;B .前2s 内,两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C .2s 末时,甲在前,乙在后;D .4s 末时,甲乙相距3m ;10、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 s 、2 s 、3 s 、4 s 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 m 、2 m 、3 m 、4 m ,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4 s 内的平均速度是2.5 m/sB .在第3、4 s 内平均速度是3.5 m/sC .第3 s 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3 m/sD .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11、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 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 与开始刹车后6 s 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 .1∶4B.3∶5C.3∶4D.5∶91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s -t 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s 0 B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 0 D .甲、乙两物体向同一方向运动13、有一个物体开始时静止在O 点,先使它向东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 s ,使它的加速度方向立即改为向西,加速度的大小不改变,再经过5 s ,又使它的加速度方向改为向东,但加速度大小不改变,如此重复共历时20 s ,则这段时间内 ( )A .物体运动方向时而向东时而向西B .物体最后静止在O 点C .物体运动时快时慢,一直向东运动D .物体速度一直在增大14、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 ,1 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 ,关于该物体在这1 s 内的位移和加速度大小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①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 m ②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 ③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2 ④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 2A .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15、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 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在t = 2 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 2 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在t = 2 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t 0 t/s甲 乙s 0 s /m16、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经t s 到达中点,则物体从斜面顶端到底端共用时间为 ( )A.t 2sB.t sC.2t sD.22t s 17、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 、B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 和7v ,经历的时间为t ,则 ( ) A .前半程速度增加3.5 v B .前2t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11 v t /4 C .后2t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11v t /4 D .后半程速度增加3v 18、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当列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时( )A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1∶2∶3∶…∶nB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时间之比是1∶3∶5∶…∶nC .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3∶5∶…D .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2∶3∶…19、如图所示,a 、b 两条直线分别描述P 、Q 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 . M 点表示两物体在时间t 内有相同的位移C . t 时间内P 的位移较小D . 0~t ,P 比Q 的速度大,t 以后P 比Q 的速度小20、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v -t 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 和b 所示. 在t 1时刻( ) (A)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 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21、汽车A 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起时起动,以0.4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0 s 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 以8 m/s 的速度从A 车旁边驶过,且一直以相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A 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开始 ( )A .A 车在加速过程中与B 车相遇 B .A 、B 相遇时速度相同C .相遇时A 车做匀速运动D .两车不可能再次相遇二、填空题2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车头通过路基旁某电线杆时的速度是v 1,车尾通过该电线杆时的速度是v 2,那么,火车中心位置经过此电线杆时的速度是_______.23、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49 s 内位移是48.5 m,则它在第60 s 内位移是_______ m.24、一物体初速度为零,先以大小为a 1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后以大小为a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静止.整个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为s ,则此物体在该直线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_______.25.用滴水法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方法是:在自来水龙头下面固定一块挡板A ,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的滴落到挡板上,如图所示。
人体运动学测试题
![人体运动学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c4a249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6.png)
人体运动学测试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0分)1.制动有利于()A. 重伤恢复(正确答案)B. 残疾加重C. 骨质疏松D. 功能障碍E. 肌肉萎缩2.制动后关节周围韧带的变化不包括()A.强度下降B.能量吸收减少C.弹性模量增加(正确答案)D.附着的变脆E.韧带刚度降低3.关于长期卧床者呼吸系统的变化描述错误的是()A. 呼吸肌肌力下降,肺活量明显下降B. 肺的顺应性变大(正确答案)C. 通气/血流比值的失调,影响气体交换D. 纤毛的功能下降,分泌物排出困难E. 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4.人体杠杆的正确分类为()A.平衡杠杆、速度杠杆、省力杠杆(正确答案)B.速度杠杆、费力杠杆、省力杠杆C.平衡杠杆、速度杠杆、费力杠杆D.费力杠杆、省力杠杆E.平衡杠杆、速度杠杆5.骨骼肌处于最适初长度时,产生最大张力的原因是()A. 粗肌丝被拉长B. 细肌丝被拉长C. 粗细肌丝缩短D. 粗细肌丝处于最好的重叠(正确答案)E. 以上都是6.等张收缩的特点不包括()A.产生关节运动B.收缩时可发生肌肉起止点之间的距离缩短C.收缩时可发生肌肉起止点之间的距离延长D.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发生较大改变(正确答案)E.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基本不变7.通过神经-肌接头释放什么与肌膜结合,引起骨骼肌收缩。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正确答案)D.新斯的明E.多巴胺8.抵消斜方肌上回旋作用的肌是()A.原动肌B.拮抗肌C.固定肌D.中和肌(正确答案)E.辅助肌9.当作用于肌的外力去除后,肌又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是()A.伸展性B.黏滞性C.弹性(正确答案)D.兴奋性E.传导性10.糖在人体内的储存形式是()A.葡萄糖B.半乳糖C.糖原(正确答案)D.果糖E.蔗糖11.手臂持球以肘关节为支点构成的杠杆是()。
A.平衡杠杆B.省力杠杆C.费力杠杆(正确答案)D.第一类杠杆E.复合杠杆12.制动对患侧骨关节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关节周围的韧带挛缩B、关节僵硬C、骨钙流失D、滑膜增生、粘连E、关节软骨增生(正确答案)13.常见的外力有()A.关节力B.重力(正确答案)C.韧带张力D.肌力E.血流阻力14.最具有耐力特征的肌纤维类型是()A、Ⅰ型(正确答案)B、Ⅱa型C、Ⅱb型D、Ⅲ型E、Ⅳ型15.骨骼肌自然收缩形式不包括下来哪项()A.向心运动B.离心运动C.静力性运动D.等速运动(正确答案)E.拉长-缩短周期16.有氧运动不包括()A.散步B.打羽毛球C.慢跑D.游泳E.下棋(正确答案)17.下列关于力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力矩施加于物体所产生的绕轴转动的作用称为力矩B.力矩的大小也称为扭力C.力矩的方向由左手螺旋法则确定(正确答案)D.手指弯向力所指的转动方向,拇指指向力矩的方向E.任何力对于不在力线作用线上的任意点都会产生力矩18.肌肉生理收缩的基本方式是()A.半收缩B.强直收缩C.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正确答案)D.静力性收缩E.动力性收缩19.肌力不受以下哪项因素的影响()A.肌肉的生理横断面B.肌肉的初长度C.运动单位募集D.皮肤湿度(正确答案)E.性别、年龄20.髋关节伸展中臀大肌是()A.原动肌(正确答案)B.拮抗肌C.固定肌D.协同肌E.联合肌21.长期卧床致患者体重减少的原因不包括()A.患者血容量减少B.患者肌肉萎缩,肌肉重量C.患者代谢率降低,患者摄食量减少D.患者胃液分泌增加,而吸收减少(正确答案)E.患者情绪抑郁,摄食意愿减低22.同时有踝背屈和足内翻作用的肌肉是()A.腓肠肌B.胫前肌(正确答案)C.胫后肌D.腓骨长短肌E. 比目鱼肌23.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称为()。
运动学综合测试题
![运动学综合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d45167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6.png)
运动学综合测试题本卷分第 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 ,时间 90 分钟.说明: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第 Ⅰ 卷(选择题 共 56 分)一、选择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5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 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4 分, 选不全 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B .参考系必须选取与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C .参考系的选择应该以能准确而方便地描述物体的运动为原则D . 对于同一个运动,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观察和描述的结果仍然相同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视为质点B .研究电子自旋时,电子可以视为质点C .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可视为质点D .质点是一个无大小形状的理想化模型 3.以下的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的是( )A .列车在 9 时 45 分到达途中的南京站B .在某场足球赛中,甲队于开赛 10min 后攻入 1 球C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于 19 时开播D .某短跑运动员用 11.5 秒跑完了 100m4. 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向乙地以速度 V 行驶了 2/3 的路程,接着以 20km/h 的速度行驶到达乙地,后以 36km/h 的速度返回甲地,则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v 为( )A . 0B . 48km/hC . 24km/hD . 36km/h 5.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位移与运动路径无关,仅由初末位置决定B .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C .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位移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行定则D .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6.以下对于加速度和速度的认识中,错误 的有( )A .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方向B .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C .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以为零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7.下图表示 A、B 两运动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的 s-t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sS0A BS02O t1 t2 tB. A 、B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A. A 物体比 B 物体早出发时间为 t1C. A 、B 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 D. A 、B 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 S8.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 B.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 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9.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加,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达最小值10.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V 时,位移为 S,当速度为 4V 时,位移为:( ) A.9S; B.16S; C.4S; D.8S 。
理论力学运动学测试
![理论力学运动学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86108035240c844768eaee59.png)
第二篇 运动学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刚体作平移时,某瞬时体内各点不但有相同的速度,而且有相同的加速度。
( ) 2.刚体作定轴转动时,垂直于转动轴的同一直线上的各点,不但速度的方向相同而且其加速度的方向也相同。
( )3.刚体作平面运动时,绕基点转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与基点的选取有关。
( ) 4.某刚体作平面运动时,若A 和B 是其平面图形上的任意两点,则速度投影定理AB B AB A v v )()(=永远成立。
( )5.因为不同的瞬时,速度瞬心的位置不同,所以刚体的平面运动可以看成是绕一系列的速度瞬心所作的瞬时转动。
(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半径为r 的车轮沿固定圆弧面作纯滚动,若某瞬时轮子的角速度为ω,角加速度为α,则轮心O 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 )2n ωr a o =,αr a o =t ;(B )2n )(ωr R a o +=,α)(tr R a o +=;(C )rR r r R v a o+=+=2220n ω,α)(tr R a o +=; (D )rR r r R v a o+=+=2220n ω,αr a o =t。
题1 题2 题32.圆盘某瞬时以角速度ω,角加速度α绕O 轴转动,其上A ,B 两点的加速度分别为A a 和B a,与半径的夹角分别为θ 和ϕ,若OA =R ,OB =2R,则( )。
(A )a A =a B ,θ=ϕ; (B ) a A =a B ,θ=2ϕ; (C ) a A =2a B ,θ=ϕ; (D ) a A =2a B ,θ=2ϕ。
3.圆盘作定轴转动,若某瞬时其边缘上A ,B ,C 三点的速度,加速度如图所示,则( )的运动是不可能的。
(A )点A ,B ; (B )点A ,C (C )点B ,C ; (D )点A ,B ,C 。
4.在图示机构中,已知OA =3m ,O 1B =4m ,ω=10rad/s ,图示瞬时O 1A =2m ,则该瞬时B 点的速度v B =( )m/s 。
运动学静力学动力学测试题库(学生)
![运动学静力学动力学测试题库(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37be86a18762caaedd33d458.png)
运动学、静力学、动力学测试题总分100分 时间3小时一、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m 的物体自斜面顶端无摩擦的下滑,设斜面的倾角θ已知。
求 (1)下滑过程中m 对M 所施的正压力。
(2)下滑过程中,A 、B 各自的加速度为多少? (3)斜面长为L ,m 从顶端下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
此时M 的速度。
2、如图,大炮向小山上开火,此山的山坡与地平线的夹角为α,求发射角β为多大时炮弹沿山坡射得最远。
(已知炮弹发射速率为定值)图3、合理估计出如图所示沙漏中沙子全部流下所需要的时间。
使用现实生活中的数据解释为什么沙漏在英文中称之为“egg-timer”。
提示:量纲分析,近似求解。
4、曲柄OA=r以等角速度ω绕定点O转动。
此曲柄借助连杆AB使滑块B沿直线Ox运动,求连杆上C点的轨迹方程及速度,设AC=BC=a,∠AOB=ϕ,∠ABO=β。
x5、设平面曲线上某点P的加速度方向与曲率圆上弦PB重合,已知PB=L,P点速度为v0,试求P点的加速度。
P BC6、如图所示,有一固定的、半径为a、内壁光滑的半球形碗(碗口处于水平位置),O为球心。
碗内搁置一质量为m、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均匀薄板ABC。
板的顶点A位于碗内最低点,碗的最低点处对A有某种约束使顶点 A 不能滑动(板只能绕A 点转动)。
1、当三角形薄板达到平衡时,求出碗对顶点A 、B 、C 的作用力的大小各为多少2、当板处于上述平衡状态时,若解除对A 点的约束,让它能在碗的内表面上从静止开始自由滑动,求此后三角形薄板可能具有的最大动能.7、绳EF 一端系于轻杆AB 中间,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如图所示,轻杆两端各有一质量为m 的小球,并通过AC 、BC 两绳系住一质量为M 的小球C 。
不计绳的质量及绳的体积且AC=BC=AB ,求剪断BC 绳的瞬间,EF 绳的张力T 。
8、由四根长为2l 质量为2m 的均质杆和四根长为l 质量为m 的均质杆构成合页构件,构件共有十个轻质的光滑铰链,将铰链O 1悬挂于水平轴上,并在铰链O 3、O 4间连一根绳,绳长为l 2,构件平衡时,各铰链处两杆的夹角均为90 ,如图所示,试求平衡时绳中的张力。
运动学
![运动学](https://img.taocdn.com/s3/m/626067ba6529647d2728529e.png)
1.飞行员遇紧急情况跳伞,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地面60m时打开降落伞,之后以20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以10m/s速度安全着陆。
(g=10m/s2)求:(1)飞行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
(2)飞行员离开飞机到落地所经历的时间。
2.小轿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个收费站,经10s后司机才刹车,使车匀减速运动10s恰停在缴费窗口,缴费后匀加速到20m/s后继续匀速前行.已知小轿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2m/s2,停车缴费所用时间为30s,启动时加速度为1m/s2.(1)司机是在离收费窗口多远处发现收费站的?(2)因国庆放假期间,全国高速路免费通行,小轿车可以不停车通过收费站,但要求轿车通过收费窗口前9m区间速度不超过6m/s,则国庆期间该小轿车应离收费窗口至少多远处开始刹车?因不停车通过可以节约多少时间?3.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在离地面224m高处,由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以12.5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g取10m/s2)。
求运动员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多少?4.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4 s内的位移是14 m。
求:(1)质点运动的加速度;(2)它前进72 m所用的时间。
5.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2 s 内经过相距27 m 的A 、B 两点,汽车经过B 点时的速度为15 s /m 。
求:(1)汽车经过A 点的速度(2)A 点与出发点间的距离6.一物体从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 、B 、C 三点,已知1AB L =,2BC L =,物体通过AB 段和BC 段的时间相同,求OA 等于多少?7.一列由等长的车厢连接而成,车厢之间的间隙忽略不计,一人站在站台上与第一节车厢的最前端相齐,当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开始计时,测得第一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2s ,则从第5节至第16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多少?8.在香港海洋公园的游乐场中,有一台大型游戏机叫“跳楼机”。
人类运动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类运动测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a4320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1c.png)
人类运动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运动时,人体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 蛋白质B. 糖原C. 脂肪D. 氧气答案:B解析: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物质是三磷酸腺苷(ATP),而糖原是肌肉中储存的糖类,是ATP的主要来源。
2. 以下哪项不是有氧运动的特点?A. 需要大量氧气B. 运动强度较低C. 持续时间较长D. 心率保持在较高水平答案:D解析:有氧运动是指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耐力性活动,其特点是需要大量氧气,运动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而心率则保持在较低水平。
二、填空题1. 人体运动时,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
答案:食物解析:人体运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2. 运动后,人体肌肉内储存的ATP被消耗,肌肉细胞会通过______来补充ATP。
答案:糖酵解和有氧代谢解析:糖酵解是无氧代谢过程,能快速产生ATP;有氧代谢则需要氧气,产生ATP的效率更高。
三、判断题1. 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
(对/错)答案:对2. 所有运动都需要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对/错)答案:错解析:有些高强度的短时间运动,如短跑,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
四、简答题1. 简述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答案:运动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增加血管的弹性,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同时,运动还能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2. 描述运动中肌肉收缩的基本原理。
答案:肌肉收缩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神经信号的传递,激活肌肉细胞内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之间的滑动,产生力量,使肌肉纤维缩短。
这个过程需要消耗ATP,ATP的产生则依赖于糖原的分解和氧气的供应。
结束语运动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运动,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增强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还能改善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
了解运动的基本原理和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达到更好的健康效果。
高一物理运动学计算题
![高一物理运动学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4b61f67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6.png)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计算题测试1、一辆汽车以90km/h的速率在学校区行驶..当这辆违章超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警车时;警车立即从静止开始以2.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度追去..⑴警车出发多长时间后两车相距最远⑵警车何时能截获超速车⑶警车截获超速车时;警车的速率为多大位移多大2、如图所示;公路上一辆汽车以v1=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行至A点时;一人为搭车;从距公路30 m的C处开始以v2=3 m/s的速度正对公路匀速跑去;司机见状途中刹车;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结果车和人同时到达B点;已知AB=80 m;问:汽车在距A点多远处开始刹车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有多大3、一辆汽车从A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t=4s的时间通过一座长x=24m的平=9m/s.求:桥BC;过桥后的速度是vc有多大1它刚开上桥头时的速度vB2桥头与出发点相距多远4、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现因故障紧急刹车并最终停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试求:1从开始刹车经过3s时的瞬时速度是多少2从开始刹车经过30m所用的时间是多少3从开始刹车经过5s;汽车通过的距离是多少5、汽车刹车前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获得加速度大小为0.4m/s2;求:1汽车刹车开始后10s末的速度;2汽车刹车开始后20s内滑行的距离;6、A、B两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A在后;B在前..当它们相距x0=8 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v A= 8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速度v B=10m/s向右;它在摩擦力作用下以a = -2 m/s2做匀减速运动;求:1A未追上B之前;两车的最远距离为多少2经过多长时间A追上B3若v A=3m/s;其他条件不变;求经过多长时间A追上B7、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相距7 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以v A=4 m/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是v B=10 m/s;方向向右;它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 m/s2;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经过多少时间A追上B8、物体在斜坡顶端以1 m/s的初速度和0.5 m/s2的加速度沿斜坡向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斜坡长24米;求:1 物体滑到斜坡底端所用的时间..2 物体到达斜坡中点速度..9、汽车前方120m有一自行车正以6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18m/s的速度追赶自行车;若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作同方向的直线运动;求:1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一次相遇2若汽车追上自行车后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再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10、 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B车在后;其速度;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80才能停止;问:B车刹车时A车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会相撞;将在B车刹车后何时相撞若不会相撞;则两车最近距离是多少11、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从静止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下滑;依次通过A;B;C三点;已知AB =12 m;AC=32 m;小球通过AB;BC所用的时间均为2 s;求:1小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2小物块通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12、如图所示;一玩具小车可视为质点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沿直线从A匀加速滑到B 用时6s;再从B匀速滑行7s到达C点;已知AC段总长为15m..求:1小车经过B点的速度和在AB段的加速度;2BC段的长度..13、火车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此时恰好有一辆自行车可视为质点从火车头旁边驶过;自行车以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火车长.1火车追上自行车以前落后于自行车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火车用多少时间可追上自行车3再过多长时间可超过自行车14、如图甲所示;A车原来临时停在一水平路面上;B车在后面匀速向A车靠近;A车司机发现后启动A车;以A车司机发现B车为计时起点t=0;A、B两车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B车在第1s内与A车的距离缩短了x1=12m.1求B车运动的速度v B和A车的加速度a的大小.2若A、B两车不会相撞;则A车司机发现B车时t=0两车的距离s0应满足什么条件15、从斜面上某位置;每隔0.1s由静止开始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XAB=15cm;XBC=20cm;试求:1小球的加速度..2拍摄时B球的速度Vb=3拍摄时XCD=4A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16、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 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17、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车在A车前84m处时;B车速度为4m/s;且正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s后两车相遇..问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18、如图所示;竖直悬挂一根15m长的铁链;在铁链的正下方距铁链下端5m处有一观察点A;当铁链自由下落时全部通过A点需多长时间 g=10m/s219、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大小为6m/s2的匀减速运动;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求关闭油门时汽车离自行车多远20、交叉路口处有一辆静止的小汽车等候信号灯;当绿灯亮时;它以2m/s2的加速度起动;与此同时;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从小汽车旁边驶过.此后小汽车保持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大卡车仍以原来速度直线行驶.问:1小汽车追上大卡车时距起动位置多远2小汽车追上大卡车时的速度是多大3小汽车追上大卡车以前;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1、警匪之战不仅仅是电影中的情节;现实中警察也会面临相似的挑战..如图;白色警车以行驶;掠过A位置时发现一黑色可疑车辆停在A线位置;于是立即以的加速度开始制动减速;白色警车掠过A地做为计时起点;黑车后开始以的加速度开始加速向前逃窜;警车欲在车速减为零的同时斜打车身将黑色车逼停;但疯狂的黑色车一直加速直至撞上警车..把这个过程两车看成质点;问:1什么时刻两车相撞2相撞前瞬间;黑色车的速度多大22、一物块可视为质点以4m/s的速度从D点滑上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途经A、B两点;在A点时的速度是B点时的2倍;由B点再经过0.5s滑到C点时速度减为零;如图所示;A、B相距0.75m.求:1 D、C的距离;2 物块由D点滑到B点所用的时间..。
高中物理运动学测试题(卷)(附答题卷和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运动学测试题(卷)(附答题卷和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d0224119e8b8f67d1cb904.png)
运动学测试(附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5分×12=60分)1. 一物体以初速度0v 、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物体从t 时刻起,加速度a 逐渐减小至零,则物体从t 时刻开始 ( )A.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速度一直增大D.位移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2.某人欲估算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他假设飞机停止运动前在平直跑道上做匀减速运动,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距离为x ,从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 ,则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 )A.x tB.2x tC.x 2tD.x t 到2xt之间的某个值 3.2009年7月16日,中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16日已从某军港启航,于7月30日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如图1-1-1所示,此次护航从启航,经东海、海峡、南海、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到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总航程五千多海里.关于此次护航,下列说确的是( )A .当研究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可以将其看做质点B .“五千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C .“五千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D .根据题中数据我们可以求得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 4.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 =5+2t 3(m),它的速度随时间t 变化关系为v =6t 2(m/s).该质点在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和t =2 s 到t =3 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A .12 m/s ,39 m/sB .8 m/s ,38 m/sC .12 m/s ,19.5 m/sD .8 m/s ,12 m/s 5. 机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100 km/h 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 m 以上的距离.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仍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反应距离);从采取制动动作到车完全停止的时间里,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如表所示给出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的部分数据.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一定,路面情况相同速度(m/s)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10 15 25 14 X YA .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1.5 sB .汽车制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C .表中Y 为49D .表中X 为326. 在某可看做直线的高速公路旁安装有雷达探速仪,可以精确抓拍超速的汽车,以及测量汽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若B 为测速仪,A 为汽车,两者相距345 m ,此时刻B 发出超声波,同时A 由于紧急情况而急刹车,当B 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 恰好停止,且此时A 、B 相距325 m ,已知声速为340 m/s ,则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20 m/s 2 B. 10 m/s 2 C. 5 m/s 2 D. 1 m/s 27.一人看到闪电12.3 s 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30 m/s ~340 m/s ,光速为3×108 m/s ,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 km.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 )A .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B .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者间的距离C .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D .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 8.某动车组列车以平均速度v 行驶,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为t .该列车以速度v 0从甲地出发匀速前进,途中接到紧急停车命令后紧急刹车,列车停车后又立即匀加速到v 0,继续匀速前进.从开始刹车至加速到v 0的时间是t 0,(列车刹车过程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若列车仍要在t 时间到达乙地.则动车组列车匀速运动的速度v 0应为( )A.vt t -t 0B.vt t +t 0C.vt t -12t 0D.vt t +12t 09.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0~t 2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B .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 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C .t 2时刻两物体相遇D .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v 1+v 2210.如图所示,t =0时,质量为0.5 kg 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 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物体经过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 点.测得每隔2 s 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表格中,由此可2)( )t /s 0 2 4 6 v /m·s -10 8 12 8 B 点 C .t =10 s 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 点 D .A 、B 间的距离大于B 、C 间的距离11.打开水龙头,水顺流而下,仔细观察将会发现连续的水流柱的直径在流下的过程中,是逐渐减小的(即上粗下细),设水龙头出口处半径为1 cm ,安装在离接水盆75 cm 高处,如果测得水在出口处的速度大小为1 m/s ,g=10 m/s 2,则水流柱落到盆中的直径( ) A .1 cm B .0.75 cm C .0.5 cm D .0.25 cm12.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确的是( )A .a 、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 的加速度B .20秒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C .60秒时,物体a 在物体b 的前方D .40秒时,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 二.实验题(3分×5)13.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在每条纸带上每5个计时点取好了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 ,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 、B 、C 、D 四段纸带回答:(填字母)(1)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B、C、D三段纸带中的________.(2)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2.14.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实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 cm,CD长为11.15 cm,DE长为13.73 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AB的距离应为________ 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8+9+9+9=35分)15.建筑工人安装脚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时,一名建筑工人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根长5 m的铁杆在竖直状态下由静止脱手,不计空气阻力.试问:(1)假设杆的下端离地面40 m,那么铁杆碰到地面时的速度大约是多少?(2)若铁杆在下落过程中经过某楼层面的时间为0.2 s,试求铁杆下落时其下端距离该楼层面的高度是多少?(g取10 m/s2,不计楼层面的厚度)16.2011年7月2日下午,在滨江区的白金海岸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楼下30多岁的吴菊萍女士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接抱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引发了海外的集体感动.吴菊萍不计后果的爱心托举,不仅给坠楼女童妞妞带来了生的希望,也激发着全社会的向善力量.设女童从45 m高的阳台上无初速掉下,吴菊萍迅速由静止冲向女童下落处的正下方楼底,准备接住女童.已知吴菊萍到楼底的距离为18 m,为确保安全能稳妥接住女童,吴菊萍将尽力节约时间,但又必须保证接女童时没有水平方向的冲击,不计空气阻力,将女童和吴菊萍都看做质点,设吴菊萍奔跑过程中只做匀速或匀变速运动,g取10 m/s2(1)吴菊萍至少用多大的平均速度跑到楼底?(2)若吴菊萍在加速或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最大速度不超过9 m/s,求吴菊萍奔跑时加速度需满足什么条件?17. 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块以11 m/s的速度竖直的向上抛出,物体冲过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s物体的位移是4 m,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1)物体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2)此竖直井的深度.18.2011年7月23日晚,甬温线永嘉站至南站间,南至D301次列车与至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特大铁路交通事故.若事故发生前D3115次动车组正以速度为v A=10 m/s匀速向前行驶,D301次列车在其后以速度v B=30 m/s同方向匀速行驶.因当天正在下雨能见度低,D301次列车在距D3115次列车700 m时,才发现前方有D3115次列车.这时D301次列车立即刹车,但要经过1800 m D301次列车才能停止.问:D3115次列车若仍按原速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说明理由.附加题:甲、乙两质点同时开始在彼此平行且靠近的两水平轨道上同向运动,甲在前,乙在后,相距s,甲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以速度v0做匀速运动,关于两质点在相遇前的运动。
物理学中的运动学测试题
![物理学中的运动学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98f974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a.png)
物理学中的运动学测试题1. 问题一: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向前行驶,经过2小时后停下来。
请计算:a) 汽车行驶的距离;b) 汽车的平均速度。
2. 问题二:变速直线运动一辆自行车以初速度4 m/s开始加速,加速度为2 m/s^2,持续时间为5秒。
请计算:a) 自行车的末速度;b) 自行车在这段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
3. 问题三:自由落体运动一个物体从高度20米的位置自由落下,请计算:a) 物体下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b)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4. 问题四:水平抛体运动一个橄榄球以初速度20 m/s以45度的角度被抛出,重力加速度为9.8 m/s^2,请计算:a) 橄榄球的飞行时间;b) 橄榄球的最大高度;c) 橄榄球的飞行距离。
5. 问题五:匀速圆周运动一辆汽车以每秒20 m的速度绕半径为10 m的圆周行驶,请计算:a) 汽车绕圆周行驶一周所需的时间;b) 汽车在一圈内所受的向心力;c) 汽车的加速度。
6. 问题六:描绘直线运动图像请根据下面表格中给出的物体运动数据描绘其位置-时间图像(x-t 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时间(s)位置(m)速度(m/s)0 0 01 5 52 10 53 10 04 5 -55 0 -57. 问题七:描绘抛体运动图像请根据下面表格中给出的抛体运动数据描绘其时间-高度图像(t-h 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时间(s)高度(m)速度(m/s)0 0 01 5 102 10 153 12 104 10 55 5 0答案与解析请参考以下内容,其中包含了问题一至七的详细解答。
解答与分析:1. a) 距离 = 速度 ×时间 = 60 km/h × 2 h = 120 kmb) 平均速度 = 总距离 ÷总时间 = 120 km ÷ 2 h = 60 km/h2. a) 末速度 = 初速度 + 加速度 ×时间 = 4 m/s + 2 m/s^2 × 5 s = 14 m/sb) 距离 = 初速度 ×时间 + (0.5 ×加速度 ×时间^2) = 4 m/s × 5 s +(0.5 × 2 m/s^2 × (5 s)^2) = 20 m3. a) 时间 = sqrt(2 ×距离 ÷重力加速度) = sqrt(2 × 20 m ÷ 9.8 m/s^2) ≈ 2.02 sb) 速度 = 重力加速度 ×时间= 9.8 m/s^2 × 2.02 s ≈ 19.8 m/s4. a) 飞行时间 = 2 × (初速度 × sin(角度) ÷重力加速度) = 2 × (20 m/s × sin(45°) ÷ 9.8 m/s^2) ≈ 2.04 sb) 最大高度 = (初速度 × sin^2(角度)) ÷ (2 ×重力加速度) = (20 m/s × sin^2(45°)) ÷ (2 × 9.8 m/s^2) ≈ 5.10 mc) 飞行距离 = (初速度 × cos(角度)) ×飞行时间 = (20 m/s × cos(45°)) × 2.04 s ≈ 28.8 m5. a) 时间 = 周长 ÷速度= 2π × 10 m ÷ 20 m/s = π s ≈ 3.14 sb) 向心力 = (质量 ×速度^2) ÷半径 = (质量 × (20 m/s)^2) ÷ 10 m =(20 kg × 400 m^2/s^2) ÷ 10 m = 800 Nc) 加速度 = 速度^2 ÷半径 = (20 m/s)^2 ÷ 10 m = 400 m/s^26.x-t图像:(描述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轨迹)|5 | •| •| •0 | •------------------0 1 2 3 4 5时间(s)v-t图像:(描述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10 | •| •5 | •| •------------------0 1 2 3 4 5时间(s)7.t-h图像:(描述物体高度随时间的变化)•12 | •|•10 | •| •5 | •------------------0 1 2 3 4 5时间(s)v-t图像:(描述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15 | •| •10 | •| •------------------0 1 2 3 4 5时间(s)这些是物理学中运动学测试题的答案和解析。
高一物理运动学测试题4套(含答案)
![高一物理运动学测试题4套(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9dfc2f5901020207409c69.png)
二一、选择题1、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v1、a1表示物体在0~t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v2、a2表示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v2方向相同,a1与a2方向相反A.vB.v1与v2方向相反,a1与a2方向相同C.v1与v2方向相反,a1与a2方向相反D.v1与v2方向相同,a1与a2方向相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很大而加速度可能为零B.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为零而加速度可能不为零C.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可能增大D.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正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3.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B.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C.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小D.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4.图示甲、乙两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同一个坐标原点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C.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D.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5.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B.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 5C.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D.在相邻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m6.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 1s末的速度是 6m/s,第 2s末的速度是 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是 3m/sB.物体的加速度是 2m/s2C.任何 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 2m/sD.第 1s内的平均速度是 6m/s7.如图所示的v-t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是 ( )8.某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设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1,运动到中间时刻的速度是v2,经过全程一半位置时的速度是v3,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v1>v2>v3B.v1<v2=v3C.v1=v2<v3D.v1>v2=v39.物体沿一条直线作加速运动,从开始计时起,第1s内的位移是1m,第2s内的位移是2m,第3s内的位移是3m,第4s内的位移是4m,由此可知( )A.此物体一定作匀加速直线运动B.此物体的初速度是零C.此物体的加速度是1m/s2D.此物体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10.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两点,经A点时速度是v A,经B点时速度是v 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通过AB段的中点时的瞬时速度等于 AB段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11.几个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位移最大的是( )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12.图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速度图线,其中t2=2t1,则( )A.在t1时刻乙物体在前,甲物体在后B.甲的加速度比乙大C.在t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D.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二、填空题13.质点从坐标原点O沿y轴方向运动到y=4m后,又沿x轴负方向运动到坐标为(-3,4)的B点,则质点从O运动以B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m,位移大小是_________m。
运动学计算题专题训练
![运动学计算题专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eeb8786a27284b73f24250ad.png)
1、在一次低空跳伞训练中,当直升机悬停在离地面224m高处时,伞兵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伞兵以12.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伞兵的安全,要求伞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求:(取g=10m/s2)(1)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2)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2、一列火车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2,此时恰好有一辆自行车(可视为质点)从火车头旁边驶过,自行车速度v0=8m/s,火车长l=336m.(1)火车追上自行车以前落后于自行车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火车用多少时间可追上自行车?(3)再过多长时间可超过自行车?3、小明同学乘坐京石“和谐号”动车,发现车厢内有速率显示屏,当动车在平直轨道上经历匀加速、匀速与再次匀加速运行期间,他记录了不同时刻的速率,进行换算后数据列于表格中,在这段时间内,求:(1)动车两次加速的加速度大小;(2)动车位移的大小。
4、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BC=,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3m/s、v2=6m/s,则(1)物体经B点时的瞬时速度v B为多大?(2)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2m/s2,试求AC的距离L。
5、短跑运动员完成100m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某运动用11.00s 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s内通过的距离为7.5m,求:(1)该运动员的加速度;(2)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6、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
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7、如图所示,在高速公路某处安装了一台500万像素的固定雷达测速仪,可以准确抓拍超速车辆以及测量运动车辆的加速度.若汽车距测速仪355m时刻测速仪发出超声波,同时汽车由于紧急情况而急刹车,当测速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恰好停止,此时汽车距测速仪335m,已知声速为340m/s.(1)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2)若该路段汽车正常行驶时速度要求在60km/h~110km/h,则该汽车刹车前的行驶速度是否合法?8、(10分)“10米折返跑”的成绩反应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在平直跑道上,受试者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立在起点终点线前,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10米处的折返线,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到达折返线处时,用手触摸折返线处的物体(如木箱),再转身跑回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达起点终点线的垂直面时,测试员停表,所用时间即为“10米折返跑”的成绩。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学测试题4套(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学测试题4套(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72dcb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6.png)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学测试题4套(答案)一、选择题:1、正确选项为B。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一定为零,但速度不变。
2、描述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为甲、丁。
3、正确选项为C。
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0.2m/s。
4、正确选项为A。
A的速度变化量为5m/s,B的速度变化量为10m/s,A的速度变化量比B小。
5、正确选项为B。
第1s末的速度为2m/s。
6、正确选项为A。
在t=0.5s时,质点离原点最远。
二、填空题:1、加速度的单位为m/s²。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为一条直线。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等于加速度乘以时间。
4、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为一个抛物线。
5、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6、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常数,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成正比。
A.一个钢球从高处自由下落,下落时间与下落高度无关B.骑车人在最初2秒内的平均速度等于最后2秒内的平均速度C.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电压为220VD.小车在A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0.6m/s,加速度大小为0.6m/s²二、填空题7.这个钢球下落时间为4秒;钢球是从800米高处落下的。
8.骑车人在最初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米/秒;最后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7米/秒。
9.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电压为220V。
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当交流电的频率小于50Hz时,仍按50Hz计算,则测量的速度的数值比真实的速度数值偏小。
10.打A点时瞬时速度的大小为6m/s,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4m/s²。
三、计算题12.起飞时的速度为80米/秒,起飞前滑行的距离为800米。
13.(1)运动员在第1秒内下滑的距离为1.5米。
2)运动员在最后1秒内下滑了3米的距离。
1.一个物体在某一时刻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
2.一个物体在某一时刻速度可能为零,但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自由落体运动测试题
![自由落体运动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991c371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8.png)
自由落体运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哪个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将做自由落体运动?A.树叶B.石头C.空气D.沙子2、自由落体运动的第一秒末速度是多少?A. 1米/秒B. 2米/秒C. 3米/秒D. 4米/秒3、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下落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遵循哪个公式?A. v = gtB. s = 1/2gt²C. a = gtD.上述公式都不正确4、自由落体运动中的“自由”是指什么?A.无阻力B.无初速度C.无空气阻力D.以上都不正确5、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哪个因素会影响下落速度?A.物体的形状B.物体的质量C.物体的体积D.上述因素都不影响下落速度二、多选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下列哪些物体可以视为质点?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它们的下落速度如何计算?A.一枚硬币B.一只蚂蚁C.一个苹果D.一颗星球E.一架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可以视为质点,下落速度根据公式v = gt 计算。
F.一个篮球在投篮过程中,不能视为质点,因为篮球的大小和形状对运动有影响。
下落速度根据实际运动情况计算。
G.一个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不能视为质点,因为运动员的形状和动作对入水姿态有影响。
下落速度根据实际运动情况计算。
H.一颗子弹在射击过程中,可以视为质点,下落速度根据公式v = gt 计算。
I.一个气球在空气中下落时,不能视为质点,因为气球的大小和形状对空气阻力有影响。
下落速度根据实际运动情况计算。
J.一块石头从悬崖上掉下来时,可以视为质点,下落速度根据公式v =gt计算。
正确答案是:E、H、J。
这三个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可以视为质点,下落速度根据公式v = gt计算。
2.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哪些物理量保持不变?A.加速度B.初速度C.末速度D.位移E.时间正确答案是:A、D。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重力加速度)保持不变,位移随时间而增加,初速度和末速度都随时间而增加,但初速度为零(开始时),末速度在终点时达到最大值。
运动学实验题训练题教师版
![运动学实验题训练题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16bdf0bceb19e8b9f6ba32.png)
运动学实验专题训练题1.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仔细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C.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除误差D.实验中产生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设法尽量减小误差2.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下列哪些读数符合有效数字要求()A.1.502 m B.1.6214 m C.12.40 cm D.4.30mm3.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在运动过程中,质点运动方向发生变化C.前2 s内做加速直线运动D.后2 s内做减速直线运动4.关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痕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和速度B.点痕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D.根据纸带上的点痕可以知道任一时刻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5.在做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后,关于打点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的长短,三位同学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越高,通过的电流越强,打点速度就会越快,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会越短B、手拉纸带速度越大,纸带运动越快,打点速度就会越快,每打两个点所需时间间隔就会越短C、打点计时器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决定,与电源电压和纸带的速度无关D、电源电压过高或振针与纸带距离过小都会在纸带上打出短线6、(全国卷2)(5分)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
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
(1)为了测试中午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天平B.秒表C.刻度尺(2)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错误差的原因:。
【答案】(1)C ;(2)打点计时器与纸带之间存在摩擦。
高一物理运动学部分测试题
![高一物理运动学部分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f52608583d049649b665846.png)
高一物理运动学部分测试题一.选择题(5分×10=50分)1.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总要找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无风的雨天,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看到雨斜向下落向地面,是以地面上的房屋作为参考系的;B. “地球绕太阳运动”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C. 坐在向东以8m/s 行驶的汽车里的人,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向东以8m/s 行驶的汽车是静止的;D. 乘客坐在停在站台上的一列火车中,通过窗口看另一列火车时,以为自己的火车是在运动,这是由于他选择了另一火车为参考系的缘故。
2.某质点向东运动12m ,又向西运动20m ,又向北运动6m ,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A .2m 10m ; B.38m 10m ; C.14m 6m ; D.38m 6m3.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甲以6m/s 运动,在某时刻乙以3m/s 2的恒定加速度从静止开始运动,则:( )A .在2s 时甲乙位移一定相等; B.在2s 时甲乙速率一定相等;C .在2s 时甲乙速度一定相等; D. 在2s 时甲乙位移大小一定相等。
4. 某质点以大小为0.8m/s 2的加速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则:( )A. 在任意一秒内速度的变化都是0.8m/s;B. 在任意一秒内,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0.8倍;C. 在任意一秒内,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增加0.8m/s ;D. 第1.0s 末,第1.5s 末,第2.0s 末的速度之比为2:3:4。
5.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一段位移内平均速度为V ,且已知前一半位移内平均速度为V 1,则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V 2为:( )A .112V V VV + B.112V V VV - C.V V VV -1122 D.VV VV -112 6.自由下落质点,第n 秒内位移与前n-1秒内位移之比为:( )A .1-n n B.112--n n C.212n n - D.()2112--n n 7.A 、B 、C 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 0这段时间内:( )A. 质点A 的位移最大;B. C 的平均速度最小;C. 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D. 三质点平均速度一定大小相等。
初中物理竞赛运动学训练题
![初中物理竞赛运动学训练题](https://img.taocdn.com/s3/m/8ce5f807763231126edb113e.png)
物理知识竞赛试题一(运动学部分)一.选择题1.甲、乙两人同时从跑道一端跑向另一端,其中甲在前一半时间内跑步,后一半时间内走;而乙在前半段路程内跑步,后半段路程内走。
假设甲、乙两人跑的速度相等,走的速度也相等,则(A)甲先到达终点; (B)乙先到达终点; (C)同时到达; (D)无法判断。
2.甲、乙两人同时A 从点出发沿直线向B 点走去。
乙先到达B 点,然后返回,在C 点遇到甲后再次返回到达B 点后,又一次返回并D 在点第二次遇到甲。
设在整个过程中甲速度始终为v ,乙速度大小也恒定保持为9v 。
如果甲、乙第一次相遇前甲运动了s 1米,此后到两人再次相遇时,甲又运动了s 2米,那么s 1:s 2为(A)5:4; (B)9:8;(C)1:1; (D)2:1。
3.把带有滴墨水器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时间滴一滴墨水。
当小车向左作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水滴,分布如图5所示。
设小车滴墨水时间间隔为t ,那么研究小车从图中第一滴墨水至最后一滴墨水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车的速度是逐渐增大的。
(B 小车运动的时间是7t 。
(C)小车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较全程的平均速度大。
(D)小车在任一时间间隔t 内的平均速度都比全程的平均速度小。
4.在平直公路上的A 、B 两点相距s ,如图所示。
物体甲以恒定速度v 1由A 沿公路向B 方向运动,经t 0时间后,物体乙由B 以恒定速度v 2沿公路开始运动,已知v 2<v 1。
经一段时间后,乙与甲到达同一位置,则这段时间( )(A)一定是2101v v t v s +-。
(B)一定是2102v v t v s +-。
(C)可能是2101v v t v s --。
(D)可能是2102v v t v s --。
5.一列蒸汽火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远处的人看见火车头上冒出的烟是竖直向上的,这是由于( )(A)当时外界无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r ?, ar ? 方向// OA
ve ?, 方向OC
ae OC 2 ? 指向O ;
n
ae OC ?,
方向 OC
根据
va ve vr
ve v v sin ( OC R / sin R
vr 0, ve va v;
)
根据 aa ae aen ar ak
转向由上式符号决定,>0则
,<0 则
题5: 5. 如图式机构中 AB O1 O2 , 圆环 O1 A O2 B 48cm
固定在AB杆上;其半径 R 24cm, O1 A 杆转动,方程为 π = t,小球在环形管中按 OM S 3π t 2 cm运动,试求 4 t= 2s 时,小球M的速度和加速度。
ve
C R
ve va cos ωt e cos t v AB
C点速度如图:
B
由 aa ae ar , 而
A
aa eω2
向CA方向投影
aa
ar
ae
t
C R
ae eω2 sin ωt aAB
能否用解析法求解?
B
y A R e sin t
A e cos t vAB y
题4:
凸轮机构
已知:凸轮半径为R,图示瞬时O、C
在一条铅直线上; 、v 、a 已知;
求: 该瞬时OA杆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题5: 如图式机构中AB O O , 圆环 1 2 O 1 A O2 B 48cm
固定在AB杆上;其半径 R 24cm, O1 A 杆转动,方程为 π = t,小球在环形管中按 OM S 3π t 2 cm运动,试求 4 t= 2s 时,小球M的速度和加速度。
题1:
已知: 主动轮O转速n=30 r/min OA=150mm , 图示瞬时, OAOO1 求: O1D 杆的ω 1、 α 1 和滑块B的 vB , aB 。
B
题2:
A
偏心轮滑杆机构。已知 e,R,ω,求图示 位置 v AB ,a AB ?
( oc=e )
t
C R
题3:
曲柄滑块机构
已知: O1 A r , 1 , , h; 图示瞬时 O1 A//O2 E ; 求: 该瞬时O 2 E 杆的2 。
M
A
R
o
B
o1
o2
题1:
1. 刨床机构
已知: 主动轮O转速n=30 r/min OA=150mm , 图示瞬时, OAOO1 求: O1D 杆的ω 1、 α 1 和滑块B的 vB , aB 。
解:动点:轮O上A点 动系:O1D , 静系:机架
根据 其中
va ve vr 做出速度平行四边形 。
根据 va F ve F vr F 做出速度平行四边形
ve F va F sin r1 sin sin r1 sin 2
又 veF O2 F 2 , O2 F h / sin
2 veF sin r1 r1 sin 2 sin 3 ( O2 F h h
0.18 5 2 1 6 2 1 ae / O1 A rad/s 2 5 0.15 5 25
(
)
再选动点:滑块B; 动系: O1D; 静系: 机架。
根据 va B ve B vr B 做出速度矢量图。
veB 2ve 0.06 5 m/s,
v B vaB veB /cos 0.15 m/s vrB veB tg 0.03 5 m/s
根据 aa B ae B aeB arB akB
n
做出加速度矢量图
投至 x 轴: aaB cos aeB akB
其中
a eB 2a e
0.36 5 2 m/s 2 5
a kB 21v rB 2 0.03 5 5
0.06 5 2 m/s 2 5
M
A
R
o
B
o1
o2
选圆环为动系,小球M为动点,
π S π t= 2s时, ,S 12π cm , θ 2 R 2 速度如图
而 由 v a ve v r
12π cm/s 12π cm/s , vr S ve O1 A va 24π cm/s
A
R
va
vr v e
M
o
B
o1
o2
加速度如图 由 aa ae a +a
n r τ r
a r
M
2 3π 2 cm/s2 而 ae O1 A
aa
a ne a nr
2 S arn 6π 2 cm/s 2 R
= arτ=S 6π cm/s 2
根据
va ve vr
ve va sin r1 sin
再选动点:BCD上F点 动系:固结于O2E上, 静系固结于机架上 绝对运动:直线运动, 相对运动:直线运动, 牵连运动:定轴转动,
va F r1 sin ()
vr F ?, (// O2 E)
ve F ?, (O2 E)
0.36 5 2 0.06 5 2 2 5 a B a aB ( )/ 0.15 2 m/s 2 5 5 5
题2: 偏心轮滑杆机构。已知 e,R,ω,求图示 位置 v AB ,a AB ?
B
选动系AB,动点轮心C。 速度如图:
A
vr
va
t
由va ve vr ,而va eω
根据 aa ae ae n ar ak 做出加速度矢量图
aa OA 2 0.15 2
ak 21vr
投至 ak方向: aa cos ak ae
a e 0.15 2
2 5 0.18 5 2 2 0.06 5 m/s 2 5 5 5
aA
a a
n e
n 2 r
arτ 2 3π 4+9π cm/s 2
-1
2 α tg 3π
)
题4: 4. 凸轮机构
已知:凸轮半径为R,图示瞬时O、C
在一条铅直线上; 、v 、a 已知; 求: 该瞬时OA杆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分析: 由于接触点在两个物体上的位置均是变化的,因此不 宜选接触点为动点。
解: 取凸轮上C点为动点, 动系固结于OA杆上, 静系固结于地面上. 绝对运动: 直线运动, va v, aa a 相对运动: 直线运动, 牵连运动: 定轴转动,
aAB y A e sin t
2
A
y
t
C R
题3:
3
曲柄滑块机构
已知: O1 A r , 1 , , h; 图示瞬时 O1 A//O2 E ; 求: 该瞬时O 2 E 杆的2 。
解:动点:O1A上A点; 动系:固结于BCD上, 静系固结于机架上。 va r1 , O1 A 绝对运动:圆周运动; 相对运动:直线运动; vr ?, //BC 牵连运动:平动; ve ? ,水平方向
做出加速度矢量图
ae
n 2 R v v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sin ) 2 sin , ak 2vr 0 sin R R
aa cos ae sin ae cos 投至 轴:
n
ae aa ae tg
n
ae a v 2 sin / R a sin v 2 sin 2 OC R / sin R R2
n 0.15 m/s 30 v e v a sin 0.03 5 m/s va OA 0.15
ve 0.03 5 1 rad/s O1 A 0.15 5 5
(
)
(cos
2 5 5 , sin ) 5 5 vr va cos 0.06 5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