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提高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率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9e1b17cfc4ffe473368abe8.png)
人员、6 名NICU 护士组成的QCC 小组。圈员平均工龄约为
8 年,全都是本科学历,有3 名圈员有2 次QCC 经验,3 名圈员
图1 改善前柏拉图
有次 1 QCC 经验,1 名圈员无QCC 经验。②采用QCC 活动主 1. 2. 3 目标设定 通过查阅文献,标杆学习,将目标设定为
题选定矩阵表,从重视程度、重要性、迫切性和圈能力4 个维 2018 年1 月将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率提高到60% 。 [7]
NICU 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为主题的QCC 活动,取得满意效 果。现报告如下。
拉图(如图1),根据80/20 原则,本期活动的改善重点是母乳 的储存、运送和缺少母乳喂养知识两方面。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为三级甲等专科儿童医院,NICU 为无
陪病房,选取2017 年7 月3 ~ 18 日NICU 收治入院的69 例患
动,有利于提高住院和出院后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率,使患儿家属坚定母乳喂养信念;同时QCC 活动的开展,提高圈员运用QCC 管
理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母乳喂养率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R473. 71
A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 - 7256. 2018. 13. 018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 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 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以P < 0. 05 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QCC 活动前后NICU 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及出院后 1 个月母乳喂养率比较见表1。
率”为主题的QCC 活动,活动前,收集NICU 住院患儿69 例进行调查分析,找到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活动后,同样收集69 例
闭环式管理模式对提高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率效果分析
![闭环式管理模式对提高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率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ed28f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1.png)
闭环式管理模式对提高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率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观察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受闭环式管理模式的影响。
方法纳入我院住院78例早产儿为研究观察对象,收治于2019年3月10日~2022年1月30日,将早产儿依据入院日期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闭环式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早产儿母乳喂养率、首次母乳喂养时间、体重情况。
结果(1)母乳喂养率:护理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首次母乳喂养时间:护理后实验组首次母乳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体重情况:护理前,对照组、实验组体重比对,无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体重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针对早产儿采用闭环式管理模式效果理想,可以缩短首次母乳喂养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早产儿体重升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早产儿;闭环式管理模式;母乳喂养率肠内外营养技术、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不断发展,早产儿存活率明显提高。
营养是早产儿生长的基础,是减少近期、远期不良结局的关键环节[1]。
母乳作为天然食品营养丰富,在早产儿成长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母乳喂养是早产儿首选营养方式,但受产妇认知水平低、过度焦虑等影响,使得母乳喂养率不够高。
在早产儿喂养护理中,采取全面有效护理模式,以便于提高母乳喂养率。
本文研究以78例住院早产儿为研究观察对象,意在分析闭环式管理模式对早产儿母乳喂养率产生的影响,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于2019年3月10日~2022年1月30日78例住院早产儿为研究观察对象,依据入院日期将早产儿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39例)、实验组(采用闭环式管理模式39例)。
对照组早产儿分布情况,男20例、女19例,出生孕周 25.2~36.2周,平均孕周(29.52±1.12)周,单胎35例、双胎4例,住院平均(20.56±1.89)d;实验组早产儿分布情况,男21例、女18例,出生孕周 25.2~36.2周,平均孕周(29.60±1.08)周,单胎33例、双胎6例,住院平均(20.61±1.77)d;两组早产儿一般资料具同质性(P>0.05)。
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经口喂养成功率的研究进展经验分析
![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经口喂养成功率的研究进展经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c54ec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5.png)
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经口喂养成功率的研究进展经验分析摘要: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收治早产儿的场所,近年来,随着新生儿抢救技术的成熟,早产儿存活率显著提高。
但早产儿呼吸中枢和吸吮吞咽功能发育不完善,出生胎龄<34周的早产儿常表现出吸吮-吞咽-呼吸功能(SSwB)不协调,对其吞咽功能也造成极大影响。
而经口喂养是给予患儿营养物质的最佳途径,特别是经口母乳喂养,可为新生儿提供营养与免疫抗体,提升患儿耐受力。
本研究就NICU早产儿径口喂养率,尤其是经口母乳喂养率进行综述。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经口喂养成功率近年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早产儿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国际卫生机构如WHO、美国母乳喂养喂养会、欧洲儿科等,都积极倡导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行经口喂养,以减少早产儿相关疾病的发生。
据我国10家三级甲等医院NICU2006-2007的调查数据显示,早产儿住院期间,经口喂养率不到15%。
而母乳是最好的经口喂养的营养物质,是早产儿营养最好的选择,不但可以提升早产儿喂养耐受性,还可减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的发生,还可促进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对减少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有着重要的作用。
国外对NICU患儿的母乳问题十分重视,国内也有NICU开展母乳喂养,但总得来说,我国NICU母乳喂养率比较低[1]。
本文就NICU早产儿经口及母乳喂养成功率进行综述。
1.NICU早产儿经口喂养的重要性随着新生儿监护技术的提升,早产儿存活率也大幅度上升,而合理的喂养策略是影响患儿生存质量的关键。
肠外营养与管饲存在很多并发症,经口喂养是早产儿营养供给的最佳途径。
然而,早产儿因吸吮-吞咽-呼吸功能不协调,造成有效经口喂养困难,从而延长住院时间,还会增加经济负担。
因此,如何提升早产儿经口喂养成功率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2.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的重要性随着重症医学及监护技术的发展,早产儿在NICU得到很好的救治,大大提升了早产儿的存活率。
持续质量改进加强NICU母乳喂养管理及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效果分析
![持续质量改进加强NICU母乳喂养管理及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a78de84693daef5ef73d2d.png)
育 , 从 而使早产儿 的并发症 大大减 少 , 住院 时间缩短 , 住 院费 用也 明显 降低 。同时通过 这项安 全 、 简单 、 易行 的措施 , 能节 约
未来 大量 社会资源。母乳 喂养也是 爱婴 医 院的要求 , 能加 强 了 医务人员 与家属的沟通 , 提 高了医疗 护理质量 , 提 高家属 的满意
~
2 0 1 6年 l 2月 9 3 9例 N I C U住 院 新生儿 进 行研 究 , 其 中2 0 1 5
年 8月 ~1 2月 2 5 5例 , 2 0 1 6年 1~1 2月 6 8 4例 ; 1 1 9例 为早 产
儿童 的死 亡率 , 它对健康 带来 的益处 可 以延 续到成 人期 … 。 目
员支持也是阻碍母 婴分 离时母乳喂养的重要原 因。作为新生 儿 科的 医务人员 , 促 进母 乳 喂养 是我 们义 不容 辞 的责任 和 使命 。 然而 , 促进 N I C U母 乳 喂养 同时母乳 管理 至关 重要 。需要 加强
家属宣教 及母 乳采 集 、 接收、 储存、 处理及 喂养各环节 的质量控 制 。持续质量改进 ( C o n i n u o u s q u a l i t y i mp r o v e m e n t , C Q I ) 是在
前, 大量研究显示 , 母 乳 有利 于减 少 患儿 发生 坏死 性小 肠结 肠 炎、 早产儿视 网膜病 变和医院感染 , 并能有效促进 神经系统的发
儿, 4 6例为新生儿 窒息 , 3 8 7例 为新 生儿 高胆 红素 血症 , 1 2 2例
胎粪 吸入综合症 , 1 3 2例为新生 儿肺炎 , l 2例为新 生儿 梅毒 , 高 危儿 4 6例 , 其他 4 5例 。男孩 5 2 7例 , 女孩 4 1 2例 。 1 . 2 方法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 , 分析影 响 N I C U住 院新 生儿 的 2 0 1 5年 8月对科 室住 院新生儿母 乳 喂养 的 母乳 喂养 因素 , 提出整改措施 , 进行 阶段性 评价 , 具体措施 如下 : 1 . 2 . 1 查找 问题
提高在院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PDCA
![提高在院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PDCA](https://img.taocdn.com/s3/m/35226b5833687e21af45a988.png)
调查人:王红娟 刘慧
地点:妇产科
时间: 2015月3月
六、要因确认 验证六:年轻护士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不足
验证方法 验证过程 妇产科病房工作现场调查
论证:目前我科取证护士为21名,长期病房工作护士11人,工作5年以下护 士5人,其中3人为工作一年护士,占病房护士人数的45.45%,这些年轻护士没 有接受正规爱婴医院评审的培训,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对产妇持续有效指导,
3.2014年妇产科住院产妇平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为80.15%。
2014年各月份住院产妇纯母乳喂养情况
时间 2014.1 2014.2 2014.3 2014.4 2014.5 2014.6 2014.7 新生儿出生人数 93 79 73 81 87 77 102 医学指征人数 8 6 5 8 5 6 10 符合条件人数 85 71 68 73 82 71 92 实际喂养人数 66 58 53 57 66 56 72 纯母乳喂养成功率 77.6% 80.6% 77.9% 77.9% 80.48% 79.38% 78.2%
85
80.15 活动前
目标值
活动后
2015年各月份住院产妇纯母乳喂养情况
时间 新生儿出生人数 医学指征人数 符合条件人数 实际喂养人数 纯母乳喂养成功率
2015.1 2015.2
2015.3 2015.4 2015.5 2015.6 2015.7 2015.8 2015.9 2015.10
61 56
QC主题为:提高妇产科住院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
定义:
纯母乳喂养是指在6个月内婴儿除母乳外不得接受任何 其他食物、饮料甚至是水。母乳喂养应按需进行、不分昼
夜。不得使用奶瓶、人造奶头或安抚奶嘴。
二、选题理由
提高住院患儿纯母乳喂养率品管圈汇报书ppt模板
![提高住院患儿纯母乳喂养率品管圈汇报书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84448c1783e0912a3162a16.png)
提高住院患儿纯母乳喂养率
新连心圈
汇报单位 汇报人
新生儿科 某某某
圈员介绍
圈长:某某 领导规划和圈会组织
新连心圈组成
某某 会议记录整理
某某 协调联络
某某 统筹分配
辅导员:某某
某某 成果汇报
某某某 整理统计资料
某某 影像资料整理
圈员介绍
年年龄龄分 分布
布, 36-
40, 12,6-30
母乳可能作为媒介将病原 体带入NICU,监管及处 理不当会引发医院感染, 均有报道。
引用文献: [3]施姝澎,张玉侠. 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管理的多中心现况调查[J]. 护理学杂志,2015,30(11):32-35.
主题选定
采集
NICU 母乳喂养
选题理由
加强病区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目前我科在开展母乳喂养过程中,虽然遵循了主要的操作流程, 但离高质量的纯母乳喂养还相差甚远,细化并深入每个流程与环 节显得尤为必要 。
学历分 布, 大
本科 大专
专43,%3本, 科占比 57.1%
学历分 布, 本 科, 4, 57%
资历分布
资历分
布, 护 士, 2, 29%
护师 护士
护师占比资历分
71.4% 布, 护 师, 5,
71%
圈名/圈徽意义
圈名意义
以新生命为中心, 每一个新生儿都连着我 们医护人员的心。
责任心
圈名意义
爱心
住院患儿喂养人数总和为988人
纯母乳喂养人数总和为128人
纯母乳喂养率为12.9%
引用文献:[2]王华,伍金林.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母乳喂养现状分析及对策[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电子版),2015,11(01):44-47.
提高在院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PDCA ppt课件
![提高在院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PDCA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044e6dbed5b9f3f90f1c8e.png)
调查人:王红娟 刘慧
地点:妇产科
时间: 2015月3月
ppt课件
11
六、要因确认
验证二: 乳量不足
验证方法
现场调查
验证过程
论证: 通过对生产后的产妇进行责任制护理,每日交接班了解分管产 妇的泌乳情况,发现90%的新生妈妈初乳量分泌较少,主要因为新生儿 吸允不足、产妇乳腺管堵塞、喂养次数少及产妇产后饮食不当等因素造 成初乳不足。因此产后产妇乳量不足为主要原因。
调查人:王红娟 刘慧
地点:妇产科 时间: 2015月3月
ppt课件
12
六、要因确认
验证三:过度依赖医务人员
验证方法
在院产妇家属现场调查
验证过程
论证:经调查在院50名产妇家属,发现产妇家属需要医务人员帮助、指导 的为45名,占90对 一的母乳喂养姿势指导,产妇出院时超过80%的产妇及家属均能掌握母 乳喂养的相关技巧,并不过度依赖医务人员。因此,家属过度依赖医 务人员为非要因。
3.2014年妇产科住院产妇平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为80.15%。
ppt课件
6
2014年各月份住院产妇纯母乳喂养情况
时间
2014.1 2014.2 2014.3 2014.4 2014.5 2014.6 2014.7 2014.8 2014.9 2014.10 2014.11 2014.12
2014年全年
8
五、原因分析
妇产科2014年在院期间新生儿纯母乳喂养成功率偏低 的原因(根据问卷调查看各原因所占比重)
因素 产妇因素 家属因素 医务人员因素 社会因素 其他
人数
200人
56
58
54
26
6
百分比
28%
“4C”延续性护理对产妇产后喂养方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4C”延续性护理对产妇产后喂养方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e6bb36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c.png)
“4C”延续性护理对产妇产后喂养方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引言产妇产后喂养方式和心理状态的重要性产后喂养方式和心理状态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和母婴关系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合理的喂养方式可以提高婴儿的免疫力,促进其身体和智力发育;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帮助产妇顺利度过产后恢复期,建立积极的母婴互动关系。
产后喂养方式和心理状态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母婴健康和家庭和睦。
“4C”延续性护理模式的介绍“4C”延续性护理模式是指在产妇出院后,在产后6-8周内为产妇提供持续性的家庭护理服务,并通过不同形式的护理活动,如产后随访、健康宣教、心理支持等,来促进产妇的身心康复。
该护理模式的目的在于为产妇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帮助她们度过产后身心变化期,促进母婴健康。
多篇研究表明,“4C”延续性护理对产妇的产后喂养方式有积极的影响。
“4C”延续性护理可以提供专业的产后喂养指导,帮助产妇建立正确的喂养观念和技巧,从而减少错误喂养造成的问题。
“4C”延续性护理通过产后随访和健康宣教,帮助产妇充分了解母乳喂养的益处,增加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母乳喂养的比例。
“4C”延续性护理还可以提供产后心理支持,减少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利于她们更好地投入到母乳喂养中。
“4C”延续性护理对产妇的产后心理状态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产后随访和心理支持,护士可以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变化,帮助她们排解负面情绪,提高自我调适能力,从而减少产后抑郁和焦虑的发生。
不间断的家庭护理服务可以加强产妇的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系统,面对产后身心变化,减少心理上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4C”延续性护理还可以为产妇提供科学的生活方式指导,如合理的饮食、休息和运动等,有助于调节产妇的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4C”延续性护理对产妇产后喂养方式和心理状态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护士可以充分利用“4C”延续性护理模式,通过专业的护理技巧和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帮助产妇重建自信,建立正确的喂养方式,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为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关于将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和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纳入产、儿科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细则
![关于将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和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纳入产、儿科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3c89782a89eb172dec63b794.png)
关于将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和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纳入产、儿科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细则
一、将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方法告诉所有的孕产妇:
1、通过多种形式向孕产妇传播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能;
2、100%的孕产妇接受过母乳喂养的宣教.
二、帮助产妇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1、90%以上的新生儿在生后1小时内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并进行早吸吮,皮肤接触及早吸吮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2、促进自然分娩,近3年剖宫产率逐年降低,将剖宫产率控制在30%以下,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控制在8%以下。
三、指导产妇如何哺乳,以及保持保持良好的泌乳:
1、产科、儿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具备指导哺乳的能力;
2、80%以上产妇掌握正确的哺乳及泌乳方法。
四、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品和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1、除有医学指征的新生儿外,80%以上新生儿出生后即开始纯母乳喂养。
2、除有医学指征的新生儿外,母乳喂养率100%.
五、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
除有医学指征母婴分离外,产妇和新生儿应24小时在一起,每天分离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六、鼓励按需哺乳:
新生儿喂奶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没有限制,每天有效吸吮次
数不少于8次(包括夜间哺乳)。
七、不要给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吸人工奶嘴或使用奶嘴作安慰物:在母婴同室内,100%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未使用过奶瓶、奶嘴或安慰奶嘴。
八、无违反《国际母乳代乳品销售守则》现象
九、具体妇产科、儿科医疗质量管理指标见附表。
南安市海都医院妇产科、儿科医疗质量管理指标。
延续性护理在产妇出院后的应用效果
![延续性护理在产妇出院后的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de4cc43baeaad1f347933f71.png)
延续性护理在产妇出院后的应用效果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产后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产妇孕期基本情况及出院时母婴健康状况等为匹配条件,筛选100对满足匹配条件的产妇及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0对(每组母婴各50例),对照组给予院内常规护理,出院后转交给社区保健人员进行产后访视;干预组除了常规护理外,在出院前及出院后继续护理干预(建立产妇个人档案,提供出院护理,电话、微信咨询,上门服务)。
比较两组母婴在产后42天的健康状况。
结果:干预组产妇严重乳胀、乳头皲裂、再就诊、再入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纯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独立护理新生儿的能力自评高于对照组。
干预组新生儿再就诊、再入院、脐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延续性护理可降低产妇乳房问题、新生儿黄疸的严重程度,减少母婴健康不良问题和再就诊、再入院率,增加产妇和家属进行照护的知识及技能,促进母婴身心健康。
标签:延续性护理;产妇出院;产妇及新生儿健康延续性护理是对有医疗护理需求的出院者继续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促进、健康指导等服务,是住院护理的延伸[1]。
延续性护理的理念最早产生于1989年宾夕法尼亚大学针对住院患者转移到家庭及社区的过程,这是一种由医院服务向外延伸的模式[2]。
干预模式包括:综合评价产妇的健康需求;引导产妇及家属积极参与;提供协调,持续的健康支持,提高产妇及家属照顾自己及新生儿的能力。
为出院产妇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取到我院建立围生期保健卡并于2015年1~5月住院的产妇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出院时母婴分室;2)产妇存在妊娠合并症或原发病合并妊娠;3)新生儿存在围生期疾病;4)产妇出院时存在乳胀,乳头皲裂,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差。
符合上述标准中的一项或多项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配对研究。
以母婴健康问题的种类、程度,产妇的文化为匹配条件,以1:1比例进行配对,筛选100对,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0对(产妇50例,新生儿50例)。
医院爱婴医院管理制度
![医院爱婴医院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c6ba40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a.png)
一、总则为了提高母乳喂养率,保障母婴健康,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爱婴医院创建的意义及任务1. 意义:创建爱婴医院是保障母婴健康、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母乳喂养有利于母亲的健康和婴儿的成长,是婴幼儿最佳的营养来源。
2. 任务: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确保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三、爱婴医院管理制度1. 产后1小时内,达到“三早”: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2. 保证24小时母婴同室,每天治疗、护理分开时间不超过1小时。
3. 按需哺乳,不按时间,不分昼夜,母亲奶胀婴儿需要,即可哺乳。
4. 除母乳外,禁止新生儿吃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5. 坚持纯母乳喂养,4-6个月,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
6. 不断提高儿、产医疗质量,确保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7. 提倡自然分娩,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
四、爱婴医院评审1. 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推销宣传母乳代用品。
2. 医院所需奶粉应从零售渠道购买,不得接受母乳代用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馈赠和赞助。
五、爱婴医院评审标准1. 评审中“两个一票否决”内容:(1)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推销宣传母乳代用品。
(2)医院所需奶粉应从零售渠道购买,不得接受母乳代用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馈赠和赞助。
2. 评审中5个80%:(1)孕产妇母乳喂养知晓率80%。
(2)孕产妇接受母乳喂养指导率80%。
(3)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80%。
(4)新生儿母乳喂养时间达标率80%。
(5)医务人员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80%。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母婴保健科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实施本制度,医院将进一步加强爱婴医院建设,提高母乳喂养率,保障母婴健康,为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b1463ee84254b35eefd345c.png)
������������������������������������������������������������������������������������������������������������������������������������������������������������������������������������������������������������������������������������������������������������������������������������������������������
应用效果[ J] .当代护士( 中旬刊) ,2017,6:53-55. [6] 李霞,韩文勇,陈立为,等.规范性护理对脑胶质瘤患者围
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 21(8) :998-1001. [7] Mathias K,Nachbichler S B,Lorenz E,et al.Early treatment of complex located pediatric low ‐ grade gliomas using iodine- 125 brachytherapy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microsurgery [ J] .Cancer Med,2016,5(3) :442-453. [8] 田海龙,祖玉良,何伟,等.磁共振波谱联合荧光素钠导航 显微手术切除幕上高级别胶质瘤的随访结果和临床意义 [ 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7,39(5) :646-651. [9] 徐世英.系统的规范化护理对脑胶质瘤手术患者临床疗效 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J] . 中国医药导报,2015,12( 32) :154 -158. [10] 陈建楠,徐国君,郭慧芳,等.护理干预对胶质瘤术后放疗 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J].中国 医科大学学报,2016,45(12) :1139-1142. [11] Adamson T, Godil S S, Mehrlich M, et al.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in the outpatient ambulatory surgery setting compared with the inpatient hospital setting: analysis of 1000 consecutive cases [ J] . J Neurosurg Spine, 2016, 24 (6) :878-884.
QCC主题选定
![QCC主题选定](https://img.taocdn.com/s3/m/a065e6675acfa1c7aa00cc41.png)
主题评价题目
上级政策
重要性
迫切性
圈能力
总分
顺序
选定
1、提高NICU患儿母乳喂养率
2、提高新生儿标本留取及时率
3பைடு நூலகம்提高新生儿手腕带佩戴正确率
4、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
5、降低患儿皮肤压疮发生率
6、提高新生儿女婴留取尿标本成功率
7、提高管道护理的落实率
分数
可行性
上级政策
重要性
迫切性
圈能力
1
不可行
没听说过
不严重
半年后再说吧
需多数单位配合
2
可行
偶尔告知
严重
明天再说
需一个单位配合
3
高度可行
常常提醒
很严重
分秒必争
能自行解决
提高新生儿出生24小时母乳喂养及时率PDCA
![提高新生儿出生24小时母乳喂养及时率PDCA](https://img.taocdn.com/s3/m/98f0e25cd5bbfd0a795673d0.png)
一、母乳中的营养成分能满足出生后6个月内婴儿的营 养需要
二、母乳喂养降低婴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三、母乳喂养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有助于婴儿的智 力发育 四、母乳喂养有助于母体的康复 五、母乳喂养经济方便又不易引起过敏
WHO提出的《促进母乳喂养的十点成功措 施》中提出:要帮助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开 始母乳喂养。
未进行喂养 的原因
知识缺乏
方法未掌握
伤口疼痛
家庭因素 新生儿自身
原因
工作性质
例数
占比
累计百分 比
12 25.53% 25.53%
11 23.40% 48.93%
10 21.28% 70.21% 7 14.89% 85.10%
4
8.51% 93.61%
3
6.38% 100.00%
总计
47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我科10月份的母乳喂养率= 10月份出生新生儿1小时母乳喂养的人数 ×100%
10月份出生新生儿总数
=
47 65
×100%
=72.30%
二 甲 SOONG CHINGLING&CARING HOSPITAL
在18例未做到1小时 母乳喂养的产妇中,有4 例因医学指针,新生儿 需转儿科进行治疗而不 能进行母乳喂养的。故 在计算中需出去此部分
二 甲 SOONG CHINGLING&CARING HOSPITAL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目标值的比较 77.05%
延续性护理在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
![延续性护理在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b22e7a2dcc22bcd127ff0c63.png)
参考文献
[1] 张艳娇,童光磊,周陶成,等.超声定位引导 A型肉毒毒素注射 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肌张力障碍的疗效 观察[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7):759-762.
家属参与式护理是现代护理模式中较为特殊的护 理模式,由患者家属作为护理工作的主导者,可维持医 院至家庭康复的连续性,从而保障康复效果[5-6]。本研
究结果表明,干预 6个月后,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 加用家属参与式护理可更好地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 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效果满意度。在家属参与式护 理干预过程中,首先对患儿家属进行定期培训,讲解痉 挛型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相关知识、方法及实施步骤, 并安排专职护理人员定期随访,明确患儿康复训练情 况,避免出现不良事件等;由家属对患儿进行站立位、坐 位、卧位、抱位等多种姿势管理训练,可有效改善患儿姿 势步态异常,有助于提高运动功能;重视饮食、体位护理 的同时进行器具认识、床上动作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 28卷第 13期 HENANMEDICALRESEARCH Jul.2019,Vol.28,No.1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珋±s)表示,组间比 较采用 t检验,组内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计 数资料以 率 (%)表 示,组 间 比 较 采 用 χ2 检 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赵辉,史艳,李玉娟,等.痉挛型脑瘫患儿综合康复训练结合家 庭姿势管理的 效 果 研 究 [J].中 国 全 科 医 学,2014,17(20): 2378-2380.
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喂养、康复及抑郁情绪的影响
![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喂养、康复及抑郁情绪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941163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9.png)
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喂养、康复及抑郁情绪的影响发布时间:2022-03-11T07:41:43.990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2期作者:屈小倩[导读] 目的:本文在初产妇护理方案的研究中,探究其采取延续性护理进行干预的效果。
屈小倩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医院陕西渭南 715600 摘要:目的:本文在初产妇护理方案的研究中,探究其采取延续性护理进行干预的效果。
方法:本次所选取的研究样本来自到我院接受诊治的初产妇,一共抽取样本量100例,之后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样本量分成了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设为常规组(50例),采用延续性护理的设为研究组(50例);分组完成之后便对两组产妇实施不同模式的护理方案,待产妇接受护理后,对这些产妇的相关临床指标加以统计评估,以此来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方式的干预效果,在统计产妇护理效果的过程中,分别对比了组间产妇的喂养方式、抑郁情况及康复情况。
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两组产妇的喂养方式对比,研究组母乳喂养率较高(P<0.05);两组抑郁情况对比,研究组抑郁评分较低(P<0.05);两组康复情况对比,研究组康复情况更佳(P<0.05)。
结论:本文通过对初产妇采取了不同护理干预后,利用产妇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评估后得出:采取延续性护理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产妇的抑郁情绪,提高母乳喂养率,产后康复情况也得到显著提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行。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初产妇;母乳喂养;康复;抑郁情绪由于初产妇不够了解产后知识,所以产妇的心理及身体会承受较大的压力,严重甚至会出现产后抑郁情况,对产妇及婴儿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因此需要对产妇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产妇预后质量[1]。
基于此,本次研究的过程中,选取了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初产妇(100例)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探讨其采取延续性护理进行干预的应用效果。
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时间范围:2019年11月-2021年12月之间;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样本为:该时间段内到我院诊治的初产妇;本次研究所抽取的样本数量:100例。
应用PDCA管理方法提高新生儿在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
![应用PDCA管理方法提高新生儿在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https://img.taocdn.com/s3/m/7ad25dc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b.png)
应用PDCA管理方法提高新生儿在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谭小琴;侯志蓉;涂正燕;徐艳会【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36)A02【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在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的难点与对策,运用PDCA 管理模式进行成因分析,计划、执行、改善,提高产妇产后在院期间关键时间点进行纯母乳喂养,提高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方法:对我院在院期间(除去病理性因素的母亲和新生儿)的所有产妇/新生儿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应用PDCA 循环模式进行不断改进,进行目标质量管理.结果:从2013年1月开始至2015年12月,我院的“新生儿在院期间的母乳喂养率”2013年15.47%,2014年达到33.02%,2015年达到51.01%.结论: PDCA 循环质量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孕产妇为中心的全程互动管理模式,能改善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和技能,提高住院期间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降低母婴发病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总页数】2页(P1228-1229)【关键词】PDCA方法;新生儿;在院期间;纯母乳喂养【作者】谭小琴;侯志蓉;涂正燕;徐艳会【作者单位】成都安琪儿妇产医院高攀院区护理部,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相关文献】1.阶段性母乳喂养评价单在提高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 [J], 黄颖琴;朱琳洁2.品管圈在提高母婴同室新生儿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应用 [J], 范云;符白玲;曹晓旭;毕佳;陈施羽3.品管圈在提高母婴同室新生儿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应用分析 [J], 尹成容4.品管圈在提高母婴同室新生儿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应用 [J], 李欣;王花圆;史红玉;张晶晶;徐贤莲5.PDCA在提高住院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J], 宁玉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院母乳喂养工作计划
![医院母乳喂养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a5cc25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1.png)
医院母乳喂养工作计划
一、目标
1.增加母乳喂养率,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
2.建立母乳喂养的科学指导体系,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3.加强对产妇的母乳喂养宣传教育,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意识。
二、工作内容
1.制定母乳喂养工作操作规范,明确母婴护理工作流程。
2.建立母乳喂养知识库,为医护人员提供专业培训资料。
3.开展产后康复课程,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姿势和频率。
三、工作措施
1.每月举办一次母乳喂养专题讲座,邀请产科专家进行指导。
2.组织医护人员参加母乳喂养相关培训课程,提升专业技能。
3.定期组织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测试,以评选优秀母乳喂养
妈妈。
四、预期效果
1.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将有明显提升,达到90%以上。
2.医护人员的母乳喂养指导水平将得到提高,提升服务质量。
3.社会对母乳喂养的重视度将得到提高,形成良好的母乳喂养
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续护理提高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率
目的:探讨延续性的护理对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6年1~6月于笔者所在科室住院的118例新生儿作为干预组,2015年3~9月住院的118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入出院宣教探视制度及母乳喂养知识等,而干预组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新生儿住院期间及出院后7天母乳喂养率、母乳采集储存的准确率;比较两组住院新生儿住院费用及每日奶粉费用。
结果:干预组新生儿住院期间及出院后7天母乳喂养率、母乳采集储存的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总费用及每日奶粉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对新生儿病房住院新生儿进行延续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新生儿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母乳喂养率,减少住院费用。
标签:延续护理;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
母乳是新生儿的最佳食物,除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以满足婴儿生长和发育需求外,还有其他诸多生物活性物质,可以提高婴儿免疫防御能力,促进婴儿胃肠道成熟和改善婴儿神经系统发育。
对于患病的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来说,影响作用远远超过其本身的营养价值。
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禁止给新生儿食用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母乳喂养的优点众多,它经济实惠,可以降低家庭经济支出,不仅对婴儿和乳母有利,而且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和谐。
《2011~2020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提出6个月以内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应不低于50%。
但是根据2006~2007年我国10家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调查显示,早产儿住院期间使用早产儿配方奶与母乳混合喂养率只占13.6%;2010年的调查显示,患有新生儿疾病的住院患儿,其纯母乳喂养率为3.7%。
在我国新生儿病房中,母乳喂养率还不到15%。
为了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母乳喂养率,2016年1~6月笔者医院新生儿病房对118例住院新生儿进行护理干预,促进母乳喂养,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任意抽样法选择笔者医院新生儿病房2016年1~6月住院新生儿118例为干预组,其中新生儿肺炎7例,早产儿11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7例,其他33例。
将2015年3~9月住院新生儿118例选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见表1。
两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P>0.05),统计学无差异,可以进行对比。
所有住院新生儿的家长都了解并同意參加本次研究,并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纳入标准为:①能够进食的患儿;②监护人愿意配合;③母亲精神正常;
④无母乳喂养性疾病。
2)排除标准为:①禁食的患儿;②患儿患有疾病,不能接受母乳喂养;③转院继续治疗的;④母亲患有疾病,不适宜母乳喂养。
1.2方法
对照组在入院及出院的时候进行宣教,告知病房环境、探视制度、出院事宜及母乳喂养常识等。
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在不同时段(入院时/探视时/出院时/出院后)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培训护理人员新生儿病房的护士每年必须接受母乳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母乳喂养政策、优点、促进母乳喂养的措施等相关知识,学时不少于3小时,提高其母乳喂养的宣教意识,并通过试卷及晨间提问等方式进行考核。
1.2.2提供专业、个体化的指导评估家长对母乳喂养知识了解及掌握程度,评估家长学习需求及学习能力,因人施教,提供专业的、连续性的个性化指导。
1)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护理人员在入院时/探视时/出院时/出院后反复宣教母乳喂养知识,要求家长在婴儿住院期间送母乳。
2)向家庭提供专业的母乳喂养知识:①采集前的准备,包括个人及物品准备,采集者手卫生、乳母乳房的清洁,存奶容器、拔奶器及其配件的清洁与消毒方法;②告知家长如何保持泌乳及采集母乳的技巧,母乳正确的储存及运送要求等;③教会新生儿家长如何保管好自己的母乳,把每瓶或每袋奶都贴上标签,写上宝宝姓名、住院号以及母乳采集的时间,字迹清楚,使每一份母乳都具有自己完整的身份信息;④根据乳母的身体状况以及患儿每日奶量需求为乳母制定吸奶的目标量,指导乳母每天记录吸奶的量、拔奶的时间、次数以及乳房有无肿胀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护士沟通,护士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⑤将出院宝宝家长好的经验进行收集、整理,通过微信或其它方式分享给其他家长,达到交流、共勉,更好地促进新生儿病房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
1.2.3为母乳喂养创造条件1)实施袋鼠式护理,鼓励母亲接触宝宝,消除母亲的焦虑心情,促进泌乳;2)改变新生儿病房管理模式,变封闭式管理为半开放式,鼓励母亲前来探视、哺奶;3)设置专门的母乳喂养场所,在患儿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将患儿包裹好抱给其母亲,指导母亲进行亲自喂奶。
1.2.4规范母乳管理1)护士对家长送来的每一份母乳都做好登记,包括母乳数量及时间、严格执行交接班,防止母乳喂养错误发生;2)保证母乳质量,冰冻母乳可在冰箱冷藏室、冷水下解冻,不建议微波、室温解冻母乳,再用37~40℃温水加热,时间不超过15分钟,尽量保持母乳营养成分不丢失;3)要尽可能的保持母乳不受污染;4)喂奶前认真核对患儿基本信息、母乳量及外观,如有腐臭味,应弃去不能使用。
1.2.5出院回访新生儿出院7天内,科室回访专员给予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新生儿出院后的喂养量及品种、喂养方式、大小便、日常护理、睡眠等情况,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专业指导。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新生儿住院期间母乳采集及储存方法的正确率、住院费用(单元总费用和奶粉费用)以及住院期间、出院后7天的母乳喂养率进行评价并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软件系统SPSS 10.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干预组新生儿住院期间及出院后7天的母乳喂养率、母乳采集储存方法的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每日奶粉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3讨论
母乳因其诸多好处成为新生儿病房新生儿住院期间营养供给的首选物质,母乳喂养对小儿近期、远期健康成长的好处逐渐被重视,有研究显示母乳喂养有利于减少新生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和医院感染。
但是各种因素导致母婴分离,产妇心情焦虑、紧张,以致泌乳时间延后,导致母乳分泌不足,严重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率。
新生儿各级医疗护理专家也强烈呼吁推进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
4小结
本研究通过连续的对母婴分离新生儿家庭进行健康教育,利用入院、探视、出院时面授及出院后电话回访对新生儿母亲及其主要照护者进行系统、专业的护理健康指导,通过设立母乳喂养角,改变新生儿病房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干预措施,使住院新生儿母乳采集方法、储存方法的正确率明显提高,减少母乳浪费,促进母乳喂养,有利于患儿疾病康复,减少了住院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