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系统简单介绍

合集下载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基本概念 热力系统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基本概念 热力系统
5.功和功率的单位:
J
或 kJ
J/s W kJ/s kW
附: 1kWh 3600kJ
31
6.讨论 有用功(useful work)概念
Wu W Wl Wp
其中:
pb
f
W—膨胀功(compression/expansion work); Wl—摩擦耗功; Wp_排斥大气功。
例A7001331
1.功的力学定义 2.功的热力学定义:通过边界传递的能量其全部 效果可表现为举起重物。 3.可逆过程功的计算
W δW
1
2
pAdx pdV
1 1
2
2
▲功是过程量 ▲功可以用p-v图上过程线 与v轴包围的面积表示
30
4.功的符号约定: 系统对外作功为“+”
外界对系统作功为“-”
分 类
共同本质:由媒介物通过吸热—膨胀作功—排热
2
二、工质(working substance; working medium)
定义: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媒介物质。
对工质的要求:
1)膨胀性 2)流动性 物质三态中 气态最适宜。
3)热容量
4)稳定性,安全性 5)对环境友善 6)价廉,易大量获取
pA F cos pb A ( f 0)
准静态过程,可逆
28
讨论: 1.可逆=准静态+没有耗散效应
2.准静态着眼于系统内部平衡,可逆着眼于
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界作用的总效果
3.一切实际过程不可逆
4.内部可逆过程的概念
5.可逆过程可用状态参数图上实线表示
29
1-6 功和热量
一、功(work)的定义和可逆过程的功

发电厂的热力系统

发电厂的热力系统

运行优化与控制优化
运行优化:提高 热效率降低能耗
控制优化:采用 先进的控制技术 提高系统稳定性 和可靠性
优化策略:根据 系统运行情况调 整参数和策略
优化效果:提高 发电效率降低运 行成本提高系统 安全性
安全措施与环保措施
安全措施:定期 进行设备检查和 维护确保设备运 行安全
环保措施:采用 清洁能源减少污 染物排放
单击添加标题
发电厂热力系统 的流程
发电厂热力系统 的运行与控制
发电厂热力系统 概述
发电厂热力系统 的设备
发电厂热力系统 的安全与环保
热力系统定义
发电厂热力系统是发电厂中用于 将燃料转化为电能的关键部分。
热力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烧 燃料产生热能将热能转化为机械 能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添加标题
脱硝设备:用于去除烟 气中的氮氧化物减少环 境污染
烟囱:用于排放烟气减 少环境污染
水泵:用于输送冷却水 提高热效率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
润滑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润滑 保持设备润滑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清洁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 保持设备清洁
更换配件:定期对设备进行更换 配件保持设备性能
安全与环保的未来发展
提高能源效率:通 过技术创新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降低能 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清洁能源:推广使 用清洁能源如太阳 能、风能等减少对 传统能源的依赖
环保技术:研发和 应用环保技术如废 水处理、废气处理 等降低对环境的影 响
智能化管理:利用 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实现发电厂 热力系统的智能化 管理提高安全与环 保水平
安全措施:建立 完善的安全管理 体系提高员工安 全意识

工程热力学-01 基本概念及定义

工程热力学-01 基本概念及定义

平衡状态1
p1 v1
p
p2
2
压容图 p-v图
平衡状态2
p1
1
p2 v2
O
v2
v1
v
12
1-4 状态方程式
在平衡状态下,由气态物质组成的系统,只要知道两个独立的 状态参数,系统的状态就完全确定,即所有的状态参数的数值随之 确定。这说明状态参数间存在某种确定的函数关系,状态参数之间 存在着确定的函数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就称为热力学函数。
(2)当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时,只要没有外界的影响, 系统的状态就不会发生变化。
(3)整个系统可用一组具有确定数值的温度、压力及其他参
? 数来描述其状态。
10
经验表明,确定热力学系统所处平衡状态所需的独立状 态参数的数目,就等于系统和外界间进行能量传递方式的数 目。对于工程上常见的气态物质组成的系统,系统和外界间传递 的能量只限于热量和系统容积变化所作的功两种形式,因此只需 要两个独立的状态参数即可描述一个平衡状态。
3、平衡状态、稳定状态、均匀状态
(1)关于稳定状态与平衡状态
稳定状态时,状态参数虽不随时间改 变,但它是依靠外界影响来维持的。而平 衡状态是不受外界影响时,参数不随时间 变化的状态。
85℃ 20℃
90℃
15℃
铜棒
平衡必稳定,稳定未必平衡。
(2)关于均匀状态与平衡 水
质统称为外界。 通常选取工质作为热力学系统,把高温热源、低温热源
等其他物体取作外界。
3、边界 ——热力学系统和外界之间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边界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 边界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假想的。
3
二、热力学系统的分类 依据——有无物质或能量的交换

田湾核电站2x1000MW机组热力系统介绍

田湾核电站2x1000MW机组热力系统介绍

田湾核电站2x1000MW机组热力系统介绍田湾核电站2x1000MW机组热力系统介绍1.总体介绍田湾核电站厂址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北部连云区高公岛乡田湾村,东临黄海,西南距连云港市新浦区直线距离约28公里,西北距连云港市连云区中心约11公里,北与连云港码头隔山相对,直线距离约5公里。

1.1 电厂规模田湾核电厂规划容量为4台1000MW级核动力发电机组,一次规划分期建设。

第一期工程建设两台俄罗斯设计制造的WWER-1000/428/AES-91型压水堆核动力发电机组。

每台机组由额定热功率为3012MW的WWER-1000/428/AES-91型反应堆装置、K-1000-60/3000改进型汽轮机及TBB-1000-2YZ型发电机组成。

核电站主要由反应堆、一回路系统、二回路系统和辅助系统组成。

1.2 机组主要参数田湾核电厂一期工程采用AES-91型核动力发电机组,它是在具有多年运行经验的WWER-1000/320型压水堆核动力发电机组的基础上改进设计和制造的。

反应堆为V428型压水堆,汽轮机为带有中间汽水分离和单级再热蒸汽的K-1000-60/3000型汽轮机,与汽轮机相配的是由“Electrosila”工厂生产的直驱式TBB-1000-2Y3型发电机。

汽轮机与WWER-1000型压水堆配套运行,压水堆热功率为3012MW,汽轮机采用饱和蒸汽。

AES-91型核动力发电机组主要设计参数:田湾核电厂新建工程安装两台ЛМЗ生产的额定功率为1000MW、全速、单轴(一个双流高压缸和4个双流低压缸)、八排汽、中间去湿再热机组。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汽轮机额定转速 3000 rpm核岛提供蒸汽供应系统热功率能力 3012 MW汽轮机额定功率 1060 MW高压缸阀前新蒸汽的额定绝对压力 5.88 MPa高压缸阀前新蒸汽的额定温度274.3℃高压缸阀前新蒸汽的最大温度293.6℃高压缸阀前蒸汽额定干燥度(湿度,%)0.995(0.5%)冷却水设计温度18℃冷却水最大允许温度33℃汽机跳闸和高压缸阀关闭时的最大绝对压力 7.85 MPa辅助用汽量60 t/h新蒸汽额定流量(包括再热蒸汽流量) 5870 t/h再热蒸汽压力0.55 MPa再热蒸汽温度250℃凝汽器蒸汽额定绝对压力 4.7 kPa至凝汽器的冷却水额定流量 170,000 t/h除氧器蒸汽额定绝对压力0.84 MPa给水温度218℃保证工况时总热耗量 10190 kJ/kWh 反应堆热功率 3000 MW环路数 4一回路压力15.7MPa反应堆入口冷却剂温度292℃反应堆出口冷却剂温度321.7℃2.热力系统介绍2.1汽轮机原则性热力系统汽轮机热力系统是将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的热能转换成汽轮机的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变成电能,做过功的蒸汽经凝汽器冷却凝结成水,再加热到217.9℃送入蒸汽发生器。

发电厂热力系统

发电厂热力系统

图8—1 国产 N300—16.25/ 550/550型再热式 机组的原则性热力系 统
图8—2 国产N600—16.57/537/537型再热式机组的原则性热力系统
图8—3 引进的N600—25.4/541/569超临界再热式机组的原则性热力系统
图8—4 引进的N1000—26.15/605/602超超临界压力再热机组的原则性热力系统
(1)表示了锅炉、汽轮机、凝汽器、凝结水泵、 除盐装置、低加、除氧器、给水泵、高加、锅炉 排污装置之间的联系。 (2)表示了汽轮机高、中、低压缸的布置方式和 各汽缸的个数。
二、原则性热力系统
3、原则性热力系统的共同点: (3)表示了主蒸汽、再热蒸汽和各段回热抽 汽参数。 (4)表示了主蒸汽、再热蒸汽的大致流程。 (5)表示了回热抽汽的抽汽口位置和各级加 热器的疏水方式。 (6)表示了锅炉的连续排污方式。
二、原则性热力系统
2、原则性热力系统的表示方法:
• 在原则性热力系统图中,以规定的符号表示出工 质通过时发生状态变化的各种热力设备,如锅炉 设备、汽轮机、凝汽器、给水回热加热器、除氧 器、凝结水泵、给水泵以及疏水泵等。同类型、 同参数的设备在图上一般只画出一个。
二、原则性热力系统
3、原则性热力系统的共同点:
一、热力系统的概念
• 原则性热力系统,表示了发电厂各主要热力设备 之间热工循环实质性的联系和热力系统的基本内 容,主要用于对发电厂工作循环进行热经济性分 析和热经济指标计算。
• 全面性热力系统表示了所有热力设备相互间的具 体联系情况,是设备安装和运行操作时的依据。
二、原则性热力系统
1、原则性热力系统组成: 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系统、再热机组的旁 路系统、主凝结水系统、除氧给水系统、 回热抽汽系统、疏水系统;补充水系统、 小汽轮机的热力系统、锅炉排污利用系统 等,对于供热机组还包括对外供热系统。

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

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

国际实用温标的固定点
平衡状态
平衡氢三相点 平衡氢沸点 氖沸点 氧三相点 氧冷凝点
国际实用温标指定

T,K
t,℃
13.81 -259.34
20.28 -252.87
20.102 -246.048
54.361 -218.789
90.183 -182.962
平衡状态
水三相点 水沸点
锌凝固点 银凝固点 金凝固点
一、热力过程
定义:热力系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变化时所经 历的全部状态的总和。
二、准平衡(准静态)过程
准平衡过程的实现
工程热力学 Thermodynamics
二、准平衡(准静态)过程
定义:由一系列平衡态组成的热力过程 实现条件:破坏平衡态存在的不平衡势差(温差、
力差、化学势差)应为无限小。 即Δp→0 ΔT→0 (Δμ→0)
工程热力学 Thermodynamics
三、可逆过程
力学例子:
定义: 当系统完成某一热力过程后,如果有可能使系统再
沿相同的路径逆行而恢复到原来状态,并使相互中所涉 及到的外界亦恢复到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 这一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实现条件:准平衡过程加无耗散效应的热力过程 才是可逆过程。
工程热力学 Thermodynamics
用来实现能量相互转换的媒介物质称为工质。
理想气体
工 质
实际气体
蒸气
工程热力学 Thermodynamics
二、平衡状态
(一)热力状态:热力系在某一瞬间所呈现的宏观
物理状况。(简称状态)
(二)平衡状态 1、定义:一个热力系统,如果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
系统的状态能够始终保持不变,则系统的这种状态称为平衡 状态。

电厂热力系统与辅助设备

电厂热力系统与辅助设备
电厂热力系统与辅助设备
目 录
• 电厂热力系统概述 • 电厂辅助设备介绍 • 电厂热力系统设计 • 电厂辅助设备设计 • 电厂热力系统与辅助设备的运行管理
01
电厂热力系统概述
热力系统定义
热力系统:指在电厂中,将燃料的化 学能转变为热能,再将热能转变为机 械能和电能的一系列设备、管道、阀 门和控制系统组成的总称。
热力系统是电厂的核心部分,负责将 燃料中的化学能高效地转化为电能, 以满足社会的电力需求。
热力系统的重要性
01
热力系统是电厂发电过程中的关 键环节,其运行效率直接影响到 电厂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02
热力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管理对于 提高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 环境污染和降低运行成本具有重 要意义。
对进入锅炉的水进行软化、脱盐等处理,防 止水垢的形成和腐蚀。
给水系统的防腐与防垢
采取措施防止给水系统中的腐蚀和结垢问题 ,确保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热力系统的化学处理
酸碱处理 药剂投放 有害气体去除 化学监督与控制
根据需要向热力系统中添加酸或碱,调节pH值,防止腐蚀和结 垢。
根据具体情况向热力系统中投放化学药剂,如阻垢剂、缓蚀剂 等,以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利用化学方法去除热力系统中的有害气体,如硫化氢、二氧化 碳等,以保护设备并减少环境污染。
建立严格的化学监督与控制系统,对热力系统中的水质、气体 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
03
电厂热力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原则
高效性
确保热力系统在运行过 程中具有高效率和低能 耗,以满足电厂的经济
提高维修效率
通过采用先进的维修技术和 工具,提高维修人员的技能 水平,缩短维修时间和提高 维修质量。

供热系统简介

供热系统简介

供热系统简介供热系统是指通过一系列工程设备和管道,将热能从供热站传送到用户的热力分配系统。

这里将对供热系统的组成、原理和运行进行简要介绍。

一、供热系统组成供热系统主要由供热站、换热器、配管、热力分配装置和用户设备等组成。

1. 供热站供热站是供热系统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将能源转化为热能,并将热能传送到用户设备。

供热站包括锅炉、循环泵、水处理装置等。

2. 换热器换热器是供热系统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将锅炉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供热水。

换热器通常采用壳管式结构,通过热交换原理实现热能传递。

3. 配管配管是将供热水从供热站输送到用户设备的管道系统。

配管通常由钢管或塑料管组成,具有较高的耐高温、耐压性能,确保供热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稳定。

4. 热力分配装置热力分配装置用于将供热水分配给不同的用户,以满足其不同的热负荷需求。

热力分配装置通常包括热力表、温控阀等设备,能够精确计量和分配热能。

5. 用户设备用户设备是供热系统中的终端设备,包括散热器、采暖锅炉、热水器等。

用户设备能够将供热水中的热能转化为室内的热量,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

二、供热系统原理供热系统的原理是利用能源转换热能,并通过换热器将热能传递给供热水,再通过配管输送到用户设备,最终实现室内舒适的供热效果。

1. 锅炉工作原理锅炉是热能转化的关键设备,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高温燃气,通过换热器与供热水进行热交换,使水温升高,进而供应给用户设备。

2. 换热器工作原理换热器通过将供热水和燃烧产生的热气体进行热交换,将热能传递给供热水。

热气体在换热过程中失去热能,冷却后排入大气,供热水则被加热成一定温度。

3. 配管工作原理配管系统起到输送热能的作用,其内部流经的热水由锅炉供应,并通过泵的作用进行循环,保证供热水能够顺畅流动,并通过阀门控制温度和流量。

4. 热力分配原理热力分配装置通过热力表和温控阀等设备,对供热水进行计量和调节,确保不同用户按照不同的热负荷需求获得适宜的供热量,实现热能的合理分配。

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第二册 热力系统 2023版

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第二册 热力系统 2023版

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第二册热力系统 2023版本文档旨在介绍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第二册《热力系统》的目的和范围,以及强调热力系统概算在电力建设中的重要性。

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是为了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提供合理且准确的成本估计,并对工程费用进行控制和管理而制定的。

其中,《热力系统》作为第二册,主要涉及与热力系统相关的各项费用估算和概算定额的制定。

热力系统指的是在电力工程中用于输送热量、提供供热或供冷的系统。

热力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对于实现电力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通过制定热力系统概算定额,旨在确保在电力建设中能够合理评估和控制与热力系统相关的费用,从而为电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请注意,本文档所提供的内容仅为概述和介绍,具体的热力系统概算定额请参考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第二册的详细内容。

本章介绍热力系统的定义、组成部分和功能。

定义热力系统是指利用热能进行供热或供冷的系统,主要包括热源、传输管道、换热设备和热终端设备等。

组成部分热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热源:热力系统所依靠的热能来源,如锅炉、换热器等;传输管道:用于输送热力介质的管道系统,包括供水管和回水管等;换热设备:用于热能交换的设备,如散热器、冷却塔等;热终端设备:需求热能的终端设备,如教室散热器、水暖设备等。

功能热力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供热:通过热力系统提供暖气、供暖设备热水等供热服务;供冷:通过热力系统提供空调制冷、冷水机组等供冷服务;能源转换:将燃料能源转化为热能供应给热力系统;热能交换:通过换热设备实现热能的传递和转换;管道输送:通过传输管道将热力介质传送到不同的终端设备。

热力系统在建筑和工业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供热和供冷环境,为能源的高效利用做出贡献。

本文旨在介绍热力系统概算的基本原则、计算方法和主要内容。

热力系统概算是指对热力系统建设工程进行预算估算的过程。

在进行热力系统建设工程概算时,需遵循以下原则:根据具体项目要求确定预算范围,明确概算对象和目标。

第七章 热力系统

第七章  热力系统
水位过低: 1)引起疏水带汽→蒸汽流入下一级加热器中放出潜热
→排挤低压抽汽→热经济性↓
2)由于疏水管中汽水两相流→对疏水阀及疏水管弯头产生严重 的冲蚀→影响安全
3)卧式:使疏水冷却段入口端露出水面→导致推动疏水通过该 段虹吸受破坏,且凝结段汽水同时冲向疏水冷却段→冲蚀 该段管子外壁
措施:检查疏水自动调节装置 ⑵传热端差;一般3 – 6℃,大机组采用蒸汽冷却段→传热端差
第七章 热力系统
回热加热器 除氧器 旁路系统 主蒸汽系统 给水与凝结水系统 原则性热力系统 全面性热力系统
回热加热器
经济性: 1.减少了冷源损失 2.提高了给水温度
类型: 1.按布置方式 卧式,传热效果好,大机组采用 立式,节省占地面积 2.按水侧压力:高加,低加
除氧器的运行方式
定压运行:抽汽管道上需装自动压力调节器, 节流损失大,系统复杂,低负荷时,还要切换到 高一级抽汽,损失更大
滑压运行:可以更好的作为一级回热抽汽器 使用,抽汽点布置得更加合理.经济性好.
但是,要注意:负荷增大时防除氧效果恶化; 负荷降低时防给水泵汽蚀。
五、除氧器运行 (一)除氧器的运行方式分: 1)定压运行-指除氧器在运行过程中其工作压力始终保持定值 2)滑压运行-指除氧器的运行压力不是恒定的,而是随机组负荷
无头除氧器
a)除氧效果好、运行平稳可靠。其出水含氧量<5μg/l;适 应负荷变化的能力较强,负荷的允许的变化范围为10~ 110%之间,在此范围均能保证上述除氧效果。
b)使用寿命长。由于取消了除氧头,因而避免了除氧水箱 支撑除氧头处产生的应力所产生的裂纹,增加了除氧器的 使用寿命。
3.按传热方式: 混合式---除氧器,热经济性好,需设置水泵 表面式---高低加,存在端差

热力系统优化

热力系统优化

热力系统优化对于现代城市来说,热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热力系统则是城市热能的最主要实现方式。

然而,如何将热力系统设计得更为高效,更为环保,却是一个不断探讨的问题。

一、热力系统介绍热力系统是以热能为主要载体的供热系统,具有安全、稳定、高效、节能等特点。

一般热力系统包括三个主要部分:热源系统、输送系统以及用户系统。

热源系统是热力系统的核心,是将热能转换为热载体并输送到用户端的源头。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热源设备包括燃气锅炉、热水锅炉、热泵以及地源热泵等。

输送系统是指将热能传输到用户端的管道、泵以及阀门等设备。

它的作用是将从热源系统获得的热能以高效率输送到用户端,同时控制输送的流量和温度。

用户系统是指最终消耗能量的系统,包括暖气、供热等设备。

该系统的质量和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用户能否感受到高效、安全的供热服务。

二、如何优化热力系统?1. 优化热源系统热源系统是热力系统的核心,对于热力系统而言,热源系统的优化方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热力系统的高效率运作。

而要实现热源系统的优化,则需要考虑热源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减少故障率等多方面问题。

例如,可以应用自动控制技术进行热源系统的自动控制、安全保护等。

2. 优化输送系统热力系统的输送系统决定着热能输送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优化输送系统的关键是减小能量损失及其带来的经济成本。

解决热损失问题的关键是应用绝缘物料,选择储热设备,优化供水温度等。

同时,标准化控制阀、提高泵效率、降低水阻力等技术也成为提高输送系统效率的关键。

3. 优化用户系统优化用户系统也是优化热力系统的重要环节。

这将影响到用户的生活质量和热力系统的稳定性。

优化用户系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性能检测或者更换设备等方式提高技术性能,二是通过对用户输配热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等措施实现对热点分布的优化,最终提供更加高效、环保的供热服务。

三、需重视热力系统的环境保护在优化热力系统时,不仅要注重运作效率和质量,还要注重保护环境。

北方供暖系统工作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北方供暖系统工作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北方供暖系统工作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是对北方供暖系统工作原理文章整体内容的一个简要介绍。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对北方供暖系统的概念、作用和重要性进行概述。

北方供暖系统是指在寒冷冬季,为北方地区的建筑物提供温暖舒适室温的一种集中供热系统。

由于北方地区气温较低,为了解决冬季取暖的需求,特别是在一些高寒地区,北方供暖系统非常重要。

北方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热源将热能传递到建筑物内部,从而提供室内的温暖。

这个热源可以是集中供热厂、燃煤锅炉、地热能等,其通过输送给建筑物内部的暖气片、辐射管或地暖等,将热能传递到室内空间。

北方供暖系统的组成包括热源、热力管道、热交换设备和室内供暖设备等。

热源作为供热系统的核心,通过燃烧燃料或利用地热能产生热能。

热力管道将热能从热源输送到建筑物内部的各个供暖设备,而热交换设备则起到热能传递和调节的作用。

室内供暖设备包括暖气片、辐射管和地暖等,它们将热能传递给室内空气或地面,使室内温度达到舒适的状态。

北方供暖系统对于北方地区的居民和建筑物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首先,它提供了温暖舒适的室内环境,使人们可以在严寒的冬季获得舒适感受。

其次,北方供暖系统的使用可以减轻个体家庭的供暖负担,提高取暖效率,节约能源。

此外,北方供暖系统的发展还有助于促进能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减少对传统燃煤取暖方式的依赖。

因此,了解北方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现代供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的后续部分,我们将对北方供暖系统的定义和组成进行详细阐述,以及对其工作原理的总结和对其意义和影响的探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三个主要部分来介绍北方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明确文章的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分别介绍北方供暖系统的定义和组成,详细解释其工作原理。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北方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对人们生活的意义和影响。

热力发电厂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热力发电厂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热力发电厂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最终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工厂,也即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转化为洁净、方便的二次能源的工厂。

(一)常规火力发电厂由常规煤粉炉、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为主要设备组建的发电厂,这是火力发电厂的基本类型。

它由热力系统,燃料供应系统,除灰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供水系统,电气系统,热工控制系统,附属生产系统组成。

(1)热力系统:是常规火电厂实现热功转换热力部分的工艺系统。

它通过热力管道及阀门将各热力设备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在各种工况下能安全经济、连续地将燃料的能量转换成机械能。

联系热力设备的汽水管道有主蒸汽管道、主给水管道、再热蒸汽管道、旁路蒸汽管道、主凝结水管道、抽汽管道、低压给水管道、辅助蒸汽管道、轴封及门杆漏汽管道、锅炉排污管道、加热器疏水管道、排汽管道等。

热力系统除联系热力设备的汽水管道外,还有煤粉制备系统。

它是为提高锅炉效率和经济性能,将原煤碾磨成细粉然后送进锅炉炉膛进行悬浮燃烧所需设备和有关连接管道的组合,常简称为制粉系统。

(2)燃料供应系统:是接受燃料、储存、并向锅炉输送的工艺系统,有输煤系统和点火油系统。

煤的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火车,沿海、沿江电厂也多采用船运。

当由铁路来煤时,卸煤机械大型电厂选用自卸式底开车、翻车机,中、小型电厂选用螺旋卸煤机、装卸桥。

贮煤设施除贮煤场外,尚有干煤棚和贮煤筒仓,煤场堆取设备一般选用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或门式斗轮堆取料机。

皮带机向锅炉房输煤是基本的上煤方式。

点火油系统除点火时投入运行外,在锅炉低负荷时投油以保证其稳定燃烧。

(3)除灰系统:是将煤燃烧后产生的灰、渣运出、堆放的系统。

除灰系统的形式是选厂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考虑方案最多的专业之一。

系统的选择要根据灰渣量,灰渣的化学、物理特性,除尘器型式,排渣装置形式,冲灰水质、水量,发电厂与贮灰场的距离、高差、地形、地质和气象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除灰系统按输送介质分为水力除灰和气力除灰系统。

热力工程知识点

热力工程知识点

热力工程知识点热力工程是一门涉及能源转换和利用的工程学科,是热能工程的一部分。

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热力工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热力工程的知识点。

1. 热力系统热力系统是指由热源、热交换装置和传热介质组成的能量转换系统。

典型的热力系统包括锅炉、蒸汽发生器、热交换器、增压泵等设备。

热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对于工业生产的高效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2. 燃烧理论燃烧是指可燃物质与氧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的过程。

燃烧理论研究燃烧反应的原理和条件,包括燃烧速率、燃烧稳定性、燃烧产物等内容。

了解燃烧理论对于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废气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3. 锅炉水质处理锅炉水质处理是指对供给锅炉的水进行处理,以防止水垢、腐蚀和污泥对锅炉设备造成损害。

水质处理的方法包括澄清、软化、脱氧、脱硅等技术,确保锅炉系统的正常运行。

4.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是一种将液态水转化为蒸汽的设备,通常用于供热、发电和工业生产中。

蒸汽发生器的种类有电热式蒸汽发生器、火炉式蒸汽发生器等,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蒸汽发生器是热力工程设计的关键之一。

5. 热力循环热力循环是指将能量从热源传递到工作介质,再将工作介质的能量转化为功的过程。

典型的热力循环包括透平循环、透平-汽车循环、透汽-汽车循环等。

通过调节工作介质的温度和压力,实现热力循环的高效运行。

6. 换热器换热器是一种用于传递热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热工流程和空调系统中。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换热介质接触使热量传递到冷却介质,实现热量平衡。

不同类型的换热器包括壳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

总结热力工程知识点涉及热力系统、燃烧理论、锅炉水质处理、蒸汽发生器、热力循环和换热器等内容。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工程师更好地设计和运行热力工程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热力工程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将继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工程热力学》 第一章—基本概念

《工程热力学》 第一章—基本概念

状态参数的分类
★ 基本状态参数:可以直接测量的状态参数。 如压力p、温度T、比体积v。 ★ 导出状态参数:由基本状态参数间接求得的 参数。 如内能U、焓H、熵S等。
1. 压力
● 压力的定义
◆ 沿垂直方向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
力(即物理中压强)。
◆ 对于容器内的气态工质来说,压力是大量 气 体分子作不规则运动时对器壁单位面积撞 击 作用力的宏观统计结果。
压力的单位
压力的单位是N/m2 ,符号是帕(Pa)
常用压力单位的换算见附表1(222页)
1 atm = 760 mmHg = 1.013105 Pa
1 at = 1 kgf/ cm2 = 9.8067 104 Pa
1 MPa = 106Pa= 103kPa= 10bar
压力的表示方法
◆ 绝对压力(p)、表压力(pg)、
如果系统的宏观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则该系
统处于平衡状态。
● 不能把平衡态简单地说成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状态, 也不能说成外界条件不变的状态。
平衡态是指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 平衡与均匀:均匀系统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反之则不然。
● 实现平衡的条件
◆ 热平衡 ◆ 力平衡 ◆ 相平衡 ◆ 化学平衡 温度相等 压力相等 各相间化学位相等 反应物与生成物化学 位相等
2. 温度
◆ 传统: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标志。
◆ 微观:温度是衡量分子平均动能的量度。
T 0.5 m c2 T=0 0.5 m c2=0 分子一切运动停止,零动能。
● 热力学第零定律
◆ 热平衡:不同物体的冷热程度相同,则它们处于热平衡。 ◆ 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实验结果): 若两个热力系分别与第三个热力系处于热平衡,那么这 两个热力系也处于热平衡。

工程热力学-1第一章 基本概念

工程热力学-1第一章 基本概念

例1-2 P23 可逆过程功的计算关键:找到p和v之间的关系
三、过程热量
系统与外界之间依靠温差传递的能量称为热量。 符号:Q ;单位:J 或kJ。
单位质量工质所传递的热量用q 表示,单位为 J/kg 或 kJ/kg。
热量正负的规定: 系统吸热:q > 0 系统放热:q < 0
热量和功量都是系统与外界在相互作用的过程 中所传递的能量,都是过程量而不是状态量
热量如何表达?
热量是否可以用类似于功的
? 式子表示?
Entropy
引入“熵”
清华大学刘仙洲教授 命名为“熵”
在可逆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与功量
的计算公式具有相的形式。
功量:
热量:
w pdv
qqTTds?
2
w 1 pdv
2
q 1 Tds
条件 准静态或可逆
可逆
s 称为比熵。比熵同比体积 v 一样是工质的状态 参数。
比熵的定义式:ds q
T
(可逆过程)
比熵的单位为J/ (kg·K) 或 kJ/ (kg·K)
对于质量为m的工质,
Q TdS
2
Q 1 TdS
S为质量为 m 的工质的熵,单位是 J/K。
示热图
2
w 1 pdv
2
q 1 Tds
在可逆过程中单位 质量工质与外界交换 的 热 量 可 以 用 T-s 图 (温熵图)上过程曲 线下的面积来表示。
消除一种 不平衡势差
达到某一 方面平衡
消除一种能量 传递方式
状态公理 对于组成一定的物质系统,该系统平衡态的
独立状态参数有 n +1
n-表示系统与外界进行准静功交换的数目

热力系统介绍

热力系统介绍
流量、实际的天然气温度、压力一起传送给流量计算机,然后以Nm3/h的形 式计算出天然气的消耗量。
➢ 换热单元: 包括海水换热器和电加热器。 海水换热器两台并联,一用一备,电加热器两台串联。4台海水泵提供
的循环水将流过两个管式换热器的天然气加热及通过电加热器加热高于 12℃以上,即到燃机的天然气温度满足达到12℃以上。
调压站入口:
压力:4.2~4.8MPa,温度:-17.8~-6℃。
调压站出口:
压力:3.65±0.15MPa,温度:≥5℃,设计值:15℃。
启动炉调压站入口:压力:4.2~4.8MPa,温度:≥5℃。
启动炉调压站出口:压力:0.1~0.3MPa,温度:≥5℃。
设计流量:
305,100 Nm3/h
旋风分离器
• 天然气末级过滤器差压计读数大于0.05MPa时应切换到备用末级过滤器运行。 启动(点火)过程中,天然气(主燃料、值班燃料)流量控制阀压差 0.589MPa时保护应动作于跳闸;
• 天然气控制阀控制信号输出与天然气控制阀实际位置偏差超过2 %延时10s 以上,保护应动作于跳闸;
TCA 冷却器模块
TCA 冷却器模块
目录
1. 天然气系统 2. 风烟系统 3. 压缩空气装置及其系统 4. 凝结水系统 5. 闭冷水系统 6. 循环水系统 7. 化学水处理系统 8. 蒸汽系统 9. 暖通系统
10.辅助蒸汽系统 11.启动锅炉系统 12.润滑油系统 13.控制油系统 14.顶轴油系统 15.密封油系统 16.氢气系统 17.二氧化碳保护系统 18.消防水系统
2 压缩空气装置及其系统
2.1 压缩空气系统的作用
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随着设备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调节装置 的调节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压缩空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电厂 尤为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风机:干燥燃料,将燃料送入炉膛,一般采 用离心式风机。 送风机:克服空气预热器、风道、燃烧器阻力, 输送燃烧风,维持燃料充分燃烧。 引风机:将烟气排除,维持炉膛压力,形成流动 烟气,完成烟气及空气的热交换。 磨煤机:将原煤磨成需要细度的煤粉,完成粗细 粉分离及干燥。 空预器:空气预热器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热量来 加热燃烧所需空气的一种热交换装置。提高锅炉 效率,提高燃烧空气温度,减少燃料不完全燃烧 热损失。空预器分为导热式和回转式。回转式是 将烟气热量传导给蓄热元件,蓄热元件将热量传 导给一、二次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系数 在8~10%。
火力发电厂概述
火力发电厂是利用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 发电的动力设施,包括燃料燃烧释热和热能电能 转换以及电能输出的所有设备、装置、仪表器件, 以及为此目的设置在特定场所的建筑物、构筑物 和所有有关生产和生活的附属设施。主要有蒸汽 动力发电厂、燃气轮机发电厂、内燃机发电厂几 种类型.
主要生产过程简述
储存在储煤场(或储煤罐)中的原煤由输煤设备从储煤场送到锅炉 的原煤斗中,再由给煤机送到磨煤机中磨成煤粉。煤粉送至分离器进 行分离,合格的煤粉送到煤粉仓储存(仓储式锅炉)。煤粉仓的煤粉由 给粉机送到锅炉本体的喷燃器,由喷燃器喷到炉膛内燃烧(直吹式锅炉 将煤粉分离后直接送入炉膛)。燃烧的煤粉放出分 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出的水经下降管送到水冷壁管继续加热,分离出的 蒸汽送到过热器,加热成符合规定温度和压力的过热蒸汽,经管道送到 汽轮机作功。过热蒸汽在汽轮机内作功推动汽轮机旋转,汽轮机带动 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发出的三相交流电通过发电机端部的引线经变压 器什压后引出送到电网。在汽轮机内作完功的过热蒸汽被凝汽器冷却 成凝结水,凝结水经凝结泵送到低压加热器加热,然后送到除氧器除氧, 再经给水泵送到高压加热器加热后,送到锅炉继续进行热力循环。再 热式机组采用中间再热过程,即把在汽轮机高压缸做功之后的蒸汽,送 到锅炉的再热器重新加热,使汽温提高到一定(或初蒸汽)温度后,送到 汽轮机中压缸继续做功。
锅炉主要系统
汽水系统:锅炉的汽水系统的主要功用是接受燃 料的热能,提升介质的热势能,增压增温,完成 介质的状态转换。 烟风系统:提供锅炉燃烧的氧气,带动干燥的燃 料进入炉膛,维持炉膛风压以稳定燃烧。 制粉系统:完成燃料的磨碎、干燥。使之形成具 有一定细度和干燥度的燃料,并送入炉膛。 其它辅助系统:包括燃油系统、吹灰系统、火检 系统、除灰除渣系统等,具体功能不做介绍。
按锅炉的蒸汽压力:可将锅炉分为低压锅炉(压 力小于2.45MPa),中压锅炉(压力2.94~4. 90MPa),高压锅炉(压力7.84~10. 8MPa), 超高压锅炉(压力11.8~14. 7MPa),亚临界锅 炉(压力15.7~19. 6MPa),超临界锅炉(压力 15.7 19. 6MPa 22. 1MPa),超超临界锅炉(压力30~31MPa)。 按锅炉蒸发受热面内工质的流动方式分类:自然 循环锅炉、强制循环锅炉、直流锅炉、复合循环 锅炉。 按锅炉的整体布置分类:∏型结构锅炉、箱型结 构锅炉、塔型结构锅炉。
火力发电厂中的锅炉按水循环方式可分为自然循环, 强制循环,直流锅炉三种类型。 依靠工质的重度差而产生 的循环流动称为自然循环。借助水泵压头使工质产生的循 环流动称为强制循环。 自然循环形成:汽包、下降管、下 联箱和上升管(即水泠壁)组成一个循环回路。由于上升管 中的水在炉内受热铲生了蒸汽,汽水混合物的重度小,而下 降管在炉外不受热,管中是水,其重度大,两者重度差就产生 推动力,水沿下降管向下流动,而汽水混合物则沿上升管向 上流动,这样就形成水的自然循环流动。 强制循环锅炉的 结构与自然循环基本相同,它也有汽包,所不同的在下降管 中增加了循环泵,作为增强汽水循环的动力。 直流炉的结 构与自然循环锅炉结构不同,它没有汽包,是依靠给水泵压 力使工质锅炉受热面管子中依次经过省煤器,蒸发受热面 和过热器一次将水全部加热成为过热蒸汽。现在一般只宜 用于亚临界,超临界压力锅炉。 强制循环锅炉与自然循环 锅炉比较: 优点:可适用于亚临界、超临界压力;由于工质在 受热面中是强制流动,因而受热面的布置较灵活,受热均匀 水循环好;起停炉快;水冷壁可使小管径、薄管壁(压力准许), 相对汽包容积减小,节省钢材。 缺点:加装循环泵,系统复杂, 投资高,检修困难。
汽机主要设备
汽轮机:汽轮机是一种将蒸汽的热势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旋转原动机。 分冲动式和反动式汽轮机。
给水泵:将除氧水箱的凝结水通过给水泵提高压力,经过 高压加热器加热后,输送到锅炉省煤器入口,作为锅炉主 给水。 高低压加热器:利用汽轮机抽汽,对给水、凝结水进行加 热,其目的是提高整个热力系统经济性。 除氧器:除去锅炉给水中的各种气体,主要是水中的游离 氧。 凝汽器:使汽轮机排汽口形成最佳真空,使工质膨胀到最 低压力,尽可能多地将蒸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将乏汽凝 结成水。 凝结泵:将凝汽器的凝结水通过各级低压加热器补充到除 氧器。 油系统设备:一是为汽轮机的调节和保护系统提供工作用 油,二是向汽轮机和发电机的各轴承供应大量的润滑油和 冷却油。主要设备包括主油箱、主油泵、交直流油泵、冷 油器、油净化装置等。
炉水循环泵:建立和维持锅炉内部介质的循环,完成介质 循环加热的过程。 燃烧器:将携带煤粉的一次风和助燃的二次风送入炉膛, 并组织一定的气流结构,使煤粉能迅速稳定的着火,同时 使煤粉和空气合理混合,达到煤粉在炉内迅速完全燃烧。 煤粉燃烧器可分为直流燃烧器和旋流燃烧器两大类。
汽轮机本体
汽轮机本体(steam turbine proper)是完成蒸汽 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汽轮机组的基本部分,即汽轮机本身。 它与回热加热系统、调节保安系统、油系统、凝汽系统以 及其他辅助设备共同组成汽轮机组。汽轮机本体由固定部 分(静子)和转动部分(转子)组成。固定部分包括汽缸、 隔板、喷嘴、汽封、紧固件和轴承等。转动部分包括主轴、 叶轮或轮鼓、叶片和联轴器等。固定部分的喷嘴、隔板与 转动部分的叶轮、叶片组成蒸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通流 部分。汽缸是约束高压蒸汽不得外泄的外壳。汽轮机本体 还设有汽封系统。
锅炉本体
锅炉设备是火力发电厂中的主要热力 设备之一。它的任务是使燃料通过燃烧将 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且以此热能加热水, 使其成为一定数量和质量(压力和温度) 的蒸汽。由炉膛、烟道、汽水系统(其中 包括受热面、汽包、联箱和连接管道)以 及炉墙和构架等部分组成的整体,称为 “锅炉本体”。
锅炉主要设备
发电机本体
在发电厂中,同步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的唯 一电气设备。因而将一次能源(水力、煤、 油、风力、 原子能等)转换为二次能源的发电机,现在几乎都是采用 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在发电厂中的交流同步发电机,电 枢是静止的,磁极由原动机拖动旋转。其励磁方式为发电 机的励磁线圈FLQ(即转子绕组)由同轴的并激直流励磁 机经电刷及滑环来供电。同步发电机由定子(固定部分) 和转子(转动部分)两部分组成。定子由定子铁心、定子 线圈、机座、端盖、风道等组成。定子铁心和线圈是磁和 电通过的部分,其他部分起着固定、支持和冷却的作用。 转子由转子本体、护环、心环、转子线圈、滑环、同轴激 磁机电枢组成。
主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可以把一种电压 的交流电能转换成同频率的另一种电压等级的交 流电的一种设备。 6KV、380V配电装置:完成电能分配,控制设备 的装置。 电机: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或将机械能转换成电 能的电能转换器。 蓄电池:指放电后经充电能复原继续使用的化学 电池。在供电系统中,过去多用铅酸蓄电池,现 多采用镉镍蓄电池 控制盘:有独立的支架,支架上有金属或绝缘底 板或横梁,各种电子器件和电器元件安装在底板 或横梁上的一种屏式的电控设备。
火力发电厂其它系统介绍
输煤系统:运输燃料进入厂房,进行初步加工和燃料筛选 工作,同时完成外加物质的混合工作。所包涵的主要设备 有斗轮机、碎煤机、翻车机、输煤皮带等。 化学水系统:将天然水在进入汽水系统前先除去杂质。其 流程一般为:天然水――混凝沉淀――过滤――离子交换 ――补给水。混凝沉淀是加入混凝剂,产生絮凝体。过滤 处理是使用石英砂等滤料除去细小悬浮物。化学除盐是使 用混床除去金属离子和酸根,常使用树脂除盐。 循环水系统:为机组提供冷却水源。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 的废热,一般要用冷却水来导走。从江、河、湖、海等天 然水体中吸取一定量的水作为冷却水,冷却工艺设备吸取 废热使水温升高,再排入江、河、湖、海,这种冷却方式 称为直流冷却。当不具备直流冷却条件时,则需要用冷却 塔来冷却。冷却塔的作用是将挟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塔内与 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空气并散人大气。
汽机主要系统
主蒸汽系统:吹动汽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做功,是发电 厂主要的做功介质通过的系统。 再热蒸汽系统:辅助主蒸汽系统做功,提高机组热效率。 回热抽汽系统:尽量减少进入凝汽器的无用能量,提高机 组热效率。
轴封系统:防止汽轮机内部高压蒸汽向外泄露,保证汽轮机效率,保 持真空系统严密性。 真空系统:维持汽轮机的低背压和凝汽器真空。 凝结水系统:将凝结水输送到除氧器,完成加热、除氧、化学处理和 剔除杂质。 给水系统:提高给水压力,加热后为锅炉提供给水。 主机油系统:包括润滑油系统、顶轴油系统、调节、保安系统。 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协调各系统同步地按照要求进行工作。 润滑油系统:为汽轮机提供润滑、冷却用油。 发电机冷却系统和密封系统:冷却系统的功能是冷却发电机,带走发 电机工作时的热量。密封系统的功能是密封冷却介质的外泄。 工业水系统:提供冷却介质。冷却各种辅助设备。 顶轴油系统由于不是所有机组都有,所以不做介绍。液压油系统划归 调节、保安系统,所以不做介绍。 其它系统:压缩空气系统、旁路系统、减温水系统、精处理系统、胶 球系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