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
三年级上册数学书本电子版,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书本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教材,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人教版的数学教材一直以来备受学生和教师的青睐,其内容丰富、系统完整,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数学基础,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将对三年级上册数学电子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构成三年级上册数学电子版主要由数学教材、配套练习册和电子辅助教学资源组成。
其中,数学教材作为主要教学依据,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动手能力;配套练习册则是对教材内容的巩固和拓展,通过丰富多样的题目,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电子辅助教学资源包括数字资源、教学课件等,能够有效地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内容1. 数形结合:通过各种有趣的数学形象,引导学生在认识数的基础上,了解图形的特点和性质,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2. 计数: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出发,引导学生掌握数的读写、分拆、比较等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
3. 加减法:通过各种形式的加减法题目,帮助学生掌握进位、退位等运算技巧,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4. 时、分、秒: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时间的流逝,掌握时、分、秒的概念和读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时间感知能力。
5. 量的比较: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提高他们的量的感知能力。
6. 有关长短、高矮、轻重的量的比较:通过量的比较,培养学生的量的观察能力和比较大小的能力,丰富他们的度量意识。
三、特点1. 贴近生活: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的知识,使学生易于理解,更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2. 循序渐进:教材的编排符合学生数学认知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扩展。
3. 强调基础:教材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强化,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4. 注重培养:教材内容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书上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书上册一、时、分、秒。
1. 时间单位。
- 钟面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
时针最短最粗,分针较长较细,秒针最长最细。
- 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1时 = 60分,1分 = 60秒。
- 原因:这是根据时钟的运行规律确定的。
例如,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所以1时 = 60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所以1分 = 60秒。
2. 时间的计算。
- 计算经过时间时,可以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
- 例如:小明上午8时开始上课,11时下课,经过的时间就是11时 - 8时 = 3小时。
如果是分和秒的计算,同样的道理。
如从3分20秒到5分10秒,先算分:5 - 3 = 2分,再算秒:10 - 20不够减,从2分里借1分(60秒),60+10 - 20 = 50秒,所以经过的时间是1分50秒。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两位数加两位数。
- 口算方法:把其中一个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
- 例如:35+28,可以把28分成20和8,先算35+20 = 55,再算55+8 = 63。
- 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 如:35.+28.-63.- 原因:相同数位对齐是为了保证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是因为我们的计数是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
2. 两位数减两位数。
- 口算方法: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 例如:56 - 38,可以把38分成30和8,先算56 - 30 = 26,再算26 - 8 = 18。
- 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再减。
- 如:56.-38.-18.三、测量。
1. 长度单位。
-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都是长度单位。
1厘米 = 10毫米,1分米 = 10厘米,1米 = 10分米,1千米 = 1000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教材
答:买1把伞和1辆玩具车需要付52元钱。 18+27=45(元)
答:买1把伞和1辆玩具飞机需要付45元钱。
三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2 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 2 课时 口 算 两 位 数 减 两 位 数
复习导入
口算
46-30= 16 38-9= 29 79-9+10= 80 15+13= 28
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看钟面数格后用乘法 计算,也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巩固练习
现在才早上8:40,我 还要等多久才开门呢?
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 的信息有哪些?
答:我还要等20分钟才开门。
巩固练习
﹥
24分 ﹤ 4时
﹥
﹤
﹥
﹦
课后练习
一、看谁填得快。 1. 1分=( 60 )秒 1时=(60)分 2. 120分=( 2 )时 3. 1分30秒=( 90 )秒 4. 1小时15分=( 75 )分 5. 95秒=( 1 )分( 35 )秒
复习导入
2.照样子填一填。
23
20 3 69
60 9
35 30 5
57 50 7
探探究究新算法知
(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
1 车票?
35+34=
你会口算吗?
35+34= 69
35+34=69
30 4
30 5 30 4
65
60 9
先算35+30=65, 再算65+4=69。
先算30+30=60, 再算5+4=9, 再算60+9=69。
答:她上午在校4小时10分钟。
三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0年3年级数学电子课本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0年3年级数学电子课本2020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63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估算、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理解算理的过程,以逐步掌握算法、形成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算理,体验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乘法的顺序与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小红和大家一样,也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孩子,星期天她和妈妈一起来到书店买书,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一套书12本,每本24元。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一个什么问题?【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想法出发,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预设生:一共花多少元?师:这也是小红正在思考的问题。
(课件出示)你们能解决吗?怎样列算式?学生列算式,师板书24×12师: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那像24×12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
(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理解算理,探究算法。
1、在估算的基础上口算出实际得数。
师:大约一共花了多少钱呢?你能估算一下吗?(1)预设3种估算方法,口算出得数生1:把12估成10,24×10=240。
请学生思考,这个240是估大了还是小了?(小了)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把12估成了10,实际上算的是几本书的价格?(10本)那要计算一共花多少钱,还要怎么做呢?学生说想法,课件演示帮助理解。
3年级上册数学书人教版
3年级上册数学书人教版一、时、分、秒。
1. 认识时钟。
-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走1大格是5分钟;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
- 1时 = 60分,1分 = 60秒。
2. 时间的计算。
- 计算经过时间: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例如,小明8:10开始做作业,9:00做完,经过的时间是9时 - 8时10分 = 50分钟。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
- 例如:35+24,可以先算35 + 20 = 55,再算55+4 = 59;48 - 25,可以先算48 - 20 = 28,再算28 - 5 = 23。
2.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
-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例如:340+180,个位0+0 = 0,十位4+8 = 12,向百位进1,百位3+1+1 = 5,结果是520。
- 减法同理,如520 - 340,个位0 - 0 = 0,十位2 - 4不够减,从百位借1当10,12 - 4 = 8,百位4 - 3 = 1,结果是180。
三、测量。
1. 毫米、分米的认识。
- 1厘米 = 10毫米,1分米 = 10厘米,1米 = 10分米。
-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例如,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 千米的认识。
- 1千米(公里)= 1000米。
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计量较长的距离,如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3. 吨的认识。
- 1吨 = 1000千克。
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如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加法。
-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例如:345+236,个位5+6 = 11,向十位进1,十位4+3+1 = 8,百位3+2 = 5,结果是581。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_电子课本精品PPT课件
2020/1/4
2020/1/4
2020/1/4
2020/1/4
2020/1/4
在大城市生活的白领一族们,工作日中总是被大量的的工作任务、人际关系所裹挟,常常因为七七八八的事情压得我们透不过来气。 实际上,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并非是意志,而是行动。 以至于很多人会在失落时忘却,时常违背了自己少年时期的志向。 总是自认为通情练达,自认为精明。 从前的我们多单纯,多纯粹。 而现在,丢弃了单纯与纯粹的我们,也总算是看透了,想穿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逐渐就变成了少年时间的自己最憎恨的那种人。
我看过一本专门写日本木匠的书,叫《匠人精神》。很多人可能知道出自日本家具职人的精品家具“秋山木工”,但并不知道一个家具职人是如何修炼出来。
在大多数人眼里,好像木匠没什么好学的,是一个虽带技术却传统古老的行业,可创始人秋山利辉,不但为家具行业培养出杰出的人才,也成为各行业企业管理的典范。
一个木匠,从进入“秋山木工”开始学艺,需要长达八年的学习时间,期间还要经过这样那样的锻炼和筛选。就像秋山利辉说的:“想做事先要做人”。整整八年时间,秋山利辉用在修人上的时间95%,花在传授技艺上的时间是5%。这完全和现代人“短”、“平”、“快”的思想,形成强烈的反差。
请问,你怎么选择?真实情况是,好多人嘴上会说选A,但最终大都会选B。因为人们都认为自己是聪明人,当然选B,只有傻子才会选A。
谁愿意等那么长的时间?世界变化如此之快,到头来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是大多数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似乎快速获取、及时行乐是人们的天性,人们的很多心理状态是由几万年基因的进化决定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制作:李坤艺
平和县秀峰中心小学
2020/1/4
2020/1/4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教学课件
时间单位的换算
核稿:高娟娟(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故事导入
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同学们,请你当裁判,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
√
一次最多能运350箱。
(三)选一选
测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
一、复习旧知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1厘米=10毫米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二、探究新知
(三)认识分米
10厘米=1分米
1分米=10厘米
二、探究新知
(三)认识分米
三、知识应用
√
×
(三)解决问题
三、知识应用
520-350=
170(米)
情况一:
(三)解决问题
三、知识应用
情况二:
520+350=
870(米)
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万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一)
800+700=
400+500=
900-500=
330+150=
420-110=
190-160=
52
(二)小猫过河
17
三、知识应用
(三)解决问题
36-8=
28(岁)
50-28=
22(岁)
方法一:
50-36=
14(岁)
8+14=
22(岁)
方法二:
妈妈今年36岁。当妈妈50岁时,你多大?
2023秋部编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及课文内容
2023秋部编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及课文内容目录1. 第一章:整数- 1.1 整数介绍- 1.2 整数的比较- 1.3 整数的加法- 1.4 整数的减法2. 第二章:数的表达方式- 2.1 单位的认识- 2.2 数的读法和写法- 2.3 数的拆分与组合3. 第三章:长度- 3.1 长短的认识- 3.2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3 长度单位换算4. 第四章:时间- 4.1 时刻的认识- 4.2 日期的认识- 4.3 时间的比较5. 第五章:图形与空间- 5.1 图形的认识- 5.2 图形的分类- 5.3 图形的变换课文内容第一章:整数1.1 整数介绍本课主要介绍了整数的概念和整数的正负之分,并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整数的实际意义。
1.2 整数的比较学生将研究如何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并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1.3 整数的加法本课将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整数的加法运算,并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1.4 整数的减法学生将研究如何进行整数的减法运算,并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减法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数的表达方式2.1 单位的认识本课将帮助学生认识到单位在数的表达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当的单位来表达数值。
2.2 数的读法和写法学生将研究如何正确读写数值,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3 数的拆分与组合本课将教授学生如何将数拆分为更小的数或通过组合形成更大的数,并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第三章:长度3.1 长短的认识学生将研究如何认识和描述物体的长短,并通过比较大小来巩固所学概念。
3.2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本课将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进行实践。
3.3 长度单位换算学生将研究如何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并通过实际问题来应用所学知识。
第四章:时间4.1 时刻的认识本课将帮助学生认识时刻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读写时钟所指示的时间。
人教版小学数学电子课本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 数一数2 比一比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4 认识物体和图形5 分类6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乐园7 11~20各数的认识8 认识钟表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我们的校园10 总复习后记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1 位置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3 图形的拼组4 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5 认识人民币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7 认识时间小小商店8 认识钟表9 统计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1 长度单位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3 角的初步认识4 表内乘法(一)5 观察物体6 表内乘法(二)7 统计8 数学广角9 总复习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1 解决问题2 表内除法(一)3 图形与变换4 表内除法(二)5 万以内数的认识6 克与千克7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8 统计9 找规律10 总复习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1 测量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3 四边形4 有余数的除法5 时、分、秒6 多位数乘一位数7 分数的初步认识8 可能性9 数学广角掷一掷10 总复习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1 位置与方向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3 统计4 年、月、日制作年历5 两位数乘两位数6 面积7 小数的初步认识8 解决问题设计校园9 数学广角10 总复习后记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 大数的认识1亿有多大?2 角的度量3 三位数乘两位数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6 统计你寄过贺卡吗?7 数学广角8 总复习附页后记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1 四则运算2 位置与方向3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营养午餐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5 三角形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7 统计8 数学广角小管家9 总复习后记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1 小数乘法2 小数除法3 观察物体4 简易方程量一量找规律5 多边形的面积6 统计与可能性铺一铺7 数学广角8 总复习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1 图形的变换2 因数与倍数3 长方体和正方体粉刷围墙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6 统计打电话7 数学广角8 总复习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1 位置2 分数乘法3 分数除法4 圆确定起跑线5 百分数6 统计合理存款7 数学广角8 总复习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1 负数2 圆柱与圆锥3 比例自行车里的数学4 统计5 数学广角节约用水6 整理与复习(1)数与代数(2)空间与图形(3)统计与概率(4)综合应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编者寄语后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课本-电子课本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课本-
电子课本
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2015-10-30 22:32 编辑
教育部审定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图片合集
教育部审定2014年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图片电子书
2013教育部审定2015年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书课本
2013教育部审定2014年秋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书
2013教育部审定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电子书图片课本
2013年秋季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教材书下载.。
2024年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PPT课件
面的分类和性质
9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概念和分类 角的度量方法
角的大小比较
10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 义和性质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计算实例
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 法
11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简单图形
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简单图形的识别和分类
统计图
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成 表格形式,方便查看和
分析。
18
利用图表形式展示数据, 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概率初步概念及事件可能性大小判断
概率定义
概率是描述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数值,取值范围在0~1之间。
等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不等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
12
03
量与计量单位换算
13
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等换算关系
01
1米 = 100厘米
02
1厘米 = 10毫米
03
04
1米 = 1000毫米
换算示例:350毫米 = 35厘米 = 0.35米
14
质量单位:克、千克等换算关系
1千克 = 1000克 换算示例:5千克 = 5000克,2300克 = 2.3千克
22
分析方法:从问题出发,寻找关键信息
分析题目中的问题,明确需要求 解的未知量。
从问题出发,逆向思考,寻找与 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
利用已知条件和数学关系式,建 立数学模型。
23
解题步骤:列式计算,验证答案
01
02
03
04
根据数学模型,列出计 算式或方程。
人教版中小学数学电子课本 目录
一年级上册数学1 数一数2 比一比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4 认识物体和图形5 分类6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乐园7 11~20各数的认识8 认识钟表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我们的校园一年级下册数学1 位置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3 图形的拼组4 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5 认识人民币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7 认识时间小小商店8 认识钟表9 统计二年级上册数学1 长度单位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3 角的初步认识4 表内乘法(一)5 观察物体6 表内乘法(二)7 统计二年级下册数学1 解决问题2 表内除法(一)3 图形与变换4 表内除法(二)5 万以内数的认识6 克与千克7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8 统计9 找规律三年级上册数学1 测量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3 四边形4 有余数的除法5 时、分、秒6 多位数乘一位数7 分数的初步认识8 可能性9 数学广角掷一掷三年级下册数学1 位置与方向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3 统计4 年、月、日制作年历5 两位数乘两位数6 面积7 小数的初步认识8 解决问题设计校园四年级上册数学1 大数的认识 1亿有多大?2 角的度量3 三位数乘两位数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6 统计你寄过贺卡吗?四年级下册数学1 四则运算2 位置与方向3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营养午餐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5 三角形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7 统计五年级上册数学1 小数乘法2 小数除法3 观察物体4 简易方程量一量找规律5 多边形的面积6 统计与可能性铺一铺五年级下册数学1 图形的变换2 因数与倍数3 长方体和正方体粉刷围墙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6 统计打电话六年级上册数学1 位置2 分数乘法3 分数除法4 圆确定起跑线5 百分数6 统计合理存款六年级下册数学1 负数2 圆柱与圆锥3 比例自行车里的数学4 统计5 数学广角节约用水6 整理与复习(1)数与代数(2)空间与图形(3)统计与概率(4)综合应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阅读与思考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1.3 有理数的加减法实验与探究填幻方阅读与思考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1.4 有理数的乘除法观察与思考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1.5 有理数的乘方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1 整式阅读与思考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2.2 整式的加减信息技术应用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阅读与思考“方程”史话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4.1 多姿多彩的图形阅读与思考几何学的起源4.2 直线、射线、线段阅读与思考长度的测量4.3 角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5.1.2 垂线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5.2 平行线及其判定5.2.1 平行线5.3 平行线的性质5.3.1 平行线的性质5.3.2 命题、定理5.4 平移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6.1 平面直角坐标系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第七章三角形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7.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7.1.3 三角形的稳定性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7.2.2 三角形的外角7.3 多变形及其内角和7.4 课题学习镶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8.1 二元一次方程组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8.4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1 不等式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统计调查10.2 直方图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一次函数11.1 变量与函数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画函数图象11.2 一次函数阅读与思考科学家如何测算地球的年龄11.3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第十二章数据的描述12.1 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12.2 用图表描述数据信息技术应用利用计算机画统计图阅读与思考作者可能是谁12.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13.1 全等三角形13.2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阅读与思考为什么要证明13.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十四章轴对称14.1 轴对称14.2 轴对称变换信息技术应用探索轴对称的性质14.3 等腰三角形实验与探究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第十五章整式15.1 整式的加减15.2 整式的乘法15.3 乘法公式阅读与思考杨辉三角15.4 整式的除法15.5 因式分解观察与猜想x2+(p+q)x+pq型式子的因式分解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六章分式16.1 分式16.2 分式的运算阅读与思考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吗16.3 分式方程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17.1 反比例函数信息技术应用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阅读与思考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第十八章勾股定理18.1 勾股定理阅读与思考勾股定理的证明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十九章四边形19.1 平行四边形阅读与思考平行四边形法则19.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实验与探究巧拼正方形19.3 梯形观察与猜想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特殊四边形19.4 课题学习重心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0.1 数据的代表20.2 数据的波动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求几种统计量阅读与思考数据波动的几种度量20.3 课题学习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21.1 二次根式21.2 二次根式乘除阅读与思考海伦──秦九韶公式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22.1 一元二次方程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阅读与思考黄金分割数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观察与猜想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第二十三章旋转23.1 图形的旋转23.2 中心对称信息技术应用探索旋转的性质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第二十四章圆24.1 圆24.2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24.3 正多边形和圆阅读与思考圆周率π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实验与研究设计跑道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 概率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阅读与思考概率与中奖25.3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阅读与思考布丰投针实验25.4 课题学习键盘上字母的排列规律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26.1 二次函数实验与探究推测植物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信息技术应用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第二十七章相似27.1 图形的相似27.2 相似三角形观察与猜想奇妙的分形图形27.3 位似信息技术应用探索位似的性质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28.1 锐角三角函数阅读与思考一张古老的三角函数28.2 解直角三角形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29.1 投影29.2 三视图阅读与思考视图的产生与应用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