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管子与管板焊接方法

合集下载

换热器管板焊接工艺

换热器管板焊接工艺

换热器管板焊接工艺作者:路红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5期摘要:换热器作为传热设备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方式有胀接、焊接、胀焊并用等型式,其中焊接是最常用的连接方式,而焊接工艺的好坏,往往决定了换热器的质量优劣和使用寿命。

本文重点分析了换热器管板焊接的质量通病、提出了焊接工艺的施工要点,并就焊接变形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热换器;焊接;焊接变形Abstract: The heat exchanger as a heat transfer device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expanded joint connection tube to tube sheet welding, expansion welding and types, including welding is the most common connection, while the welding process good or bad, often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the pros and cons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heat exchanger. This paper focuses on a the quality common problem of the heat exchanger tube sheet welding, construction points of the welding process, and welding deformation response measures.Keywords: heat exchanger; welding; welding deformation.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一、换热器管板焊接的质量通病管板和换热管焊接接头受力情况复杂,并且换热器本身在制造中工序多,要求高,有些方面常被忽视,容易产生缺陷,在次数少的超压检验难发现。

换热器管子与管板的5种连接结构形式

换热器管子与管板的5种连接结构形式

换热器管子与管板的5种连接结构形式管子与管板的连接,在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结构部分。

它不仅加工工作量大,而且必须使每一个连接处在设备的运行中,保证介质无泄漏及承受介质压力能力。

对于管子与管板的连接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胀接, (2)焊接,(3)胀焊结合。

这几种形式除本身结构所固有的特点外, 在加工中,对生产条件,操作技术都有一定的关系。

Ol胀接用于管壳之间介质渗漏不会引起不良后果的情况下,胀接结构简单,管子修补容易。

由于胀接管端处在胀接时产生塑性变形,存在着残余应力,随着温度的上升,残余应力逐渐消失,这样使管端处降低密封和结合力的作用。

所以此胀接结构,受到压力和温度的一定限制。

一般适用压力P0≤4MPa,管端处残余应力消失的极限温度,随材料不同而异,对碳钢、低合金钢当操作压力不高时,其操作温度可用到300°Co为了提高胀管质量,管板材料的硬度要求高于管子端的硬度, 这样才能保证胀接强度和紧密性。

对于结合面的粗糙度,管孔与管子间的孔隙大小,对胀管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如结合面粗糙,可以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胀接后不易拉脱,若太光滑则易拉脱,但不易产生泄漏,一般粗糙度要求为Ral2.5o为了保证结合面不产生泄漏现象,在结合面上不允许存在纵向的槽痕。

期炸既接管孔有光孔和带环形槽孔两种,管孔的形式和胀接强度有关,在胀口所受拉脱力较小时,可采用光孔,在拉脱力较大时可采用带环形槽的结构。

光孔结构用于物料性质较好的换热器,胀管深度为管板厚度减3mm,当管板厚度大于50m∏b胀接深度e一般取50 mm,管端伸出长度2~3 mmo 当胀接时,将管端胀成圆锥形,由于翻边的作用,可使管子与管板结合得更为牢固,抗拉脱力的能力更高。

当管束承受压应力时,则不采用翻边的结构形式。

管孔开槽的目的,与管口翻边相似,主要是提高抗拉脱力及增强密封性。

其结构形式是在管孔中开一环形小槽,槽深一般为0.4~0∙5 mm,当胀管时,管子材料被挤入槽内,所以介质不易外泄。

换热器通用胀接工艺

换热器通用胀接工艺

胀管通用工艺规程一、胀接说明1 胀接胀接是换热管与管板的主要联接形式之一,它是利用胀管器伸入换热管管头内,挤压管子端部,使管端直径扩大产生塑性变形,同时保持管板处在弹性变形范围内。

当取出胀管器后,管板孔弹性变形,管板对管子产生一定的挤紧压力,使管子与管板孔周边紧紧地贴合在一起,达到密封和固定连接的目的。

由于管板与管子的胀接消除了弹性板与塑性管头之间的间隙,可有效地防止壳程介质的进入而造成的缝隙腐蚀。

当使用温度高于300℃时,材料的蠕变会使挤压残余应力逐渐消失,连接的可靠性难以保证。

因此,在这种工况下,或预计拉脱力较大时,可采用管板孔开槽的强度胀接。

胀接又分为贴胀和强度胀。

2 胀管率胀管率是换热管胀接后,管子直径扩大比率。

贴胀与强度胀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管子胀管率 (管子直径扩大比率) 的控制不同,对冷换设备换热管来说,强度胀要求的胀管率H为1~2.1%,而贴胀要求的胀管率H为0.3~0.7%。

3 贴胀贴胀是轻度胀接的俗称,贴胀是为消除换热管与管板孔之间的缝隙,以防止壳程介质进入缝隙而造成的间隙腐蚀。

由于贴胀时胀管器给管子的胀紧力较小,管子径向变形量也就比较小。

因此换热管与管板孔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摩擦力就比较小,所以它不能承受较大的拉脱力,且不能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仅起密封作用。

贴胀时,管孔不需要开槽。

4 强度胀强度胀是指管板与换热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和抗拉脱强度均由胀接接头来保证的连接方式。

强度胀接的管板孔要求开胀管槽,一般开两道胀管槽。

以使管子材料在胀接时嵌入胀管槽内,由此来增加其拉脱力。

特别是当使用温度高于300℃时,材料的蠕变会使挤压残余应力逐渐消失,连接的可靠性下降,甚至发生管子与管板松脱,这时采用强度胀接,其抗拉脱力就比贴胀要大得多。

胀管前应用砂轮磨掉表面污物和锈皮,直至呈现金属光泽,清理锈蚀长度应不小于管板厚度的2倍。

管板硬度应比管子硬度高HB20~30,以免胀接时管板孔产生塑性变形,影响胀接的紧密性。

胀接工艺守则

胀接工艺守则

胀接工艺守则1总则管板和换热管是换热器的主要受压元件,二者之间的连接处是换热器的关键部位。

而胀接是实现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方法之一,胀接质量的好坏对换热器的正常运作起着关键作用。

2胀接型式和方法胀接型式按胀接进度可分为贴胀和强度胀2.1贴胀是为消除换热管与管板直径缝隙的轻度胀接,其目的是为了小处缝隙腐蚀和提高焊缝的抗疲劳性能,贴胀后胀接接头的抗拉脱力应达到IMPa 以上;2.2强度胀是包装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密封性能及抗拉脱轻度的胀接。

强度胀接后胀接接头的抗拉脱力应达到4MPa以上;2.3胀接方法按胀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机械胀和柔性胀接(橡胶胀、液压胀、液袋式液胀等)。

3胀管器的选用胀管器主要根据换热管的直径、管板厚度、胀接长度及胀接特点来确定,通常有胀接器生产厂家按胀接条件选定。

4换热管与管板硬度测定4.1胀接的远离是胀接时硬度较低的管子产生塑性变形,而硬度较高的管板产生弹性形变,胀接后塑性变形管子收到弹性变形额管板孔壁的挤压而使管子和管板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在试胀前应首先测定管子与管板的硬度值是否相匹配;4.2换热管与管板的材料应有适当的硬度差,管板硬度应大于换热管的硬度,其差值最好达到HB30以上,否则胀接后管子的回弹量接近或大于管板的回弹量而造成胀接接头不紧,如果二者硬度差相差很小时,应对管子端部进行退火处理,管子端部退火处理长度一般为管板厚度加IOOmmO5试胀5.1正式胀接之前应进行试胀。

试胀的目的是验证胀管器质量的好坏,验证预定的管子与管板孔的结构是否合理,检验胀接部位的外观质量及接头的密封性能,测试胀接接头的抗拉脱力,孕照合适的胀管率,以便制定合理的产品胀接工艺;5.2试胀应在试胀工艺试板上进行,试板应与产品管板的材料、厚度、管孔大小一致,试板上孔的数量应不少于5个,其管孔的排列形式应与产品管孔排列形式一致,试胀所用管子的材料、规格应与产品用换热器一致,但长度可以不一致,一般为管板厚度加50mm;5.3试胀前应根据胀管率计算公式推送出换热管胀接后的内件尺寸,胀管率计算公式可按我国锅炉规程中给出的公式计算:H=(dι-d2-δ)∕d3×100%δ一一胀前管孔直径与管子外径之差5.4胀管率应在0.9%~2.2%之间选取,胀管率小于0.9%为欠胀,管子胀后为产生足够的塑性变形,不能保证资金质量;胀管率大于2.2%为过胀,管子胀后产生过大的塑性变形,加工硬化现象严重,容易导致管子处理裂纹等缺陷,管板也可能产生塑性变形而使胀后的管板不能有效的回弹,从而影响胀接接头的性能。

换热器管子-管板焊接现状和改进方法

换热器管子-管板焊接现状和改进方法

第 58 卷第 1 期2021 年 2 月化 工 设 备 与 管 道PROCESS EQUIPMENT & PIPINGV ol. 58 No. 1Feb. 2021换热器管子-管板焊接现状和改进方法朱志刚(森松(江苏)重工有限公司,江苏 如皋 226532)摘 要:概述了国内换热器管子管板焊接的一般现状,由于其焊接的局限性和特殊性,焊接质量参差不齐。

从前期坡口设计到焊接和检验过程提出了改进方法,主要是要选用易于焊透的坡口型式和尺寸,焊前进行模拟工艺试验及焊工考核。

采用高性能设备的自动焊对焊接工艺进行升级,重视焊前及焊接过程的细节控制,加强焊缝的检验等,共同保证管子管板焊接工艺条件和焊接质量。

关键字:管子-管板焊接;坡口设计;模拟试验;自动焊;焊前及过程控制;焊缝检查中图分类号:TQ 050.6;TH 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281(2021)01-0024-005收稿日期:2020-03-19作者简介: 朱志刚(1971—),男,焊接工程师(中级)。

长期从事压力容器产品技术工作。

换热器管子-管板接头的焊接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其焊接质量直接影响到系统运行的可靠和效能。

结合目前一般制造企业管子-管板焊接工艺和质量状况,提出改进的方法。

典型的换热器结构如图1所示,换热管束与管板进行焊接(强度焊)。

图1 典型的换热器结构型式Fig.1 Typical structure type of heat exchanger左管板右管板换热管换热管与管板焊缝换热管与管板焊缝换热器管子-管板的接头常有以下几种结构型式,管子外伸、管子平齐和管子内缩、深孔焊接。

针对设计图纸管子、管板的不同的材料、规格和坡口情况,在产品焊接之前需要根据标准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用于评价焊材,焊接工艺等要素是否能满足标准要求。

例如根据NB/T 47014—2011附录D [1]、GB/T 151—2014[2]的规定,需要对焊缝进行断面金相检验,以确定焊缝根部的熔透情况以及焊缝尺寸是否满足要求。

钛管换热器的换热管与管板焊接工艺介绍

钛管换热器的换热管与管板焊接工艺介绍

钛管换热器的换热管与管板焊接工艺介绍文章介绍了以海水作为冷却介质的换热器中一种以爆炸复合钛钢板作管板、以钛管作换热管的换热管与管板焊接的工艺评定及生产制作中的焊接工艺。

文章为钛制换热器的生产制造提供可借鉴经验。

标签:钛管换热管;复合钛钢板管板;换热管与管板工艺评定;生产制作滨海电站的换热器设备若采用常规不锈钢管做换热管、低合金钢作管板,管板和换热管会在一两年内发生严重的点腐蚀、溃蚀等现象,使用周期短,不但成本高而且有碍生产。

我公司设计制造的以钛管作为换热管、复合钛钢板作为管板的换热器经厂家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抗腐蚀效果。

文章将介绍此设备换热管与管板的工艺评定及生产制作工艺。

1 设备简介我公司为南方沿海某电厂390MW热电联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配套设计制造的水(除盐水)-水(海水)热交换器,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公称通径DN1400mm,换热面积1200m2,总长11000mm,热换管为西安宝钛美特法力诺?覫19x0.5mmTA2钛焊管,卧式平盖管箱折流杆换热器,换热器型号SSL-1200-1,单回程,开式循环冷却水(海水)进入水-水热交换器管程,将壳侧闭式循环冷却水(除盐水)冷却后排入循环水排水管,闭式循环冷却水回水经闭式循环冷却水泵升压,经过水-水热交换器冷却后,向客户提供冷却水。

1-前管箱2-管板3-前导流筒4-壳体5-折流圈6-换热管7-后导流筒8-后管箱图1 钛管换热器结构图换热器壳体圆筒、壳体进出水管、进出水管法兰均为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B;管箱筒节用爆炸复合钛钢板(TA2+Q235-B),管箱进出水管用优质碳素结构钢20管(内衬丁基橡胶HY2D),管箱法兰亦为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B (内衬丁基橡胶HY2D);管板采用爆炸复合钛钢板(TA2+Q345R);换热管采用TA2钛管。

该设备要求按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对主要焊缝的无损检测A、B 类焊缝进行20%的射线探伤,按照JB/T4730.2-2005标准的Ⅲ级合格。

换热器管板与管子的连接方法与原理

换热器管板与管子的连接方法与原理

换热器管板与管子的连
接方法与原理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方式主要胀接、焊接、胀焊结合。

胀接分强度胀和贴胀两种,胀接的方法主要有机械滚胀法、液压胀管、爆破胀管,胀接是利用电动或风动等动力使心轴旋转并挤入管内迫使管子扩张产生塑性变形而与管板贴合,为了提高胀管的质量,管端材料的硬度应比管板低。

若单一使用胀接,一般使用条件为压力不超过
4MPa,温度不超过350℃。

带槽孔的结构用于抗拉脱能力与密封性要求高的场合,管板中开的环形小槽深为~,管子材料被胀挤进槽内,可防止介质外泄,管板厚度小于30mm时,槽数为1,厚度大于30mm时,槽数为2。

液压胀、爆破胀具有劳动强度低、密封性能好,一般推荐在高温高压的工况下采用液压胀和爆破胀。

焊接分强度焊和密封焊两种,焊接加工简单、连接强度好,在高温高压时能保证连接处的紧密性与抗拉脱能力,管子与薄管板的固定更应采用焊接方法。

当连接处焊接之后,管板与管子中存在的残余热应力与应力集中,在运行时可能引起应力腐蚀与疲劳破坏,此外,管子与管板孔之间的间隙中存在的不流动的液体与间隙外的液体有着浓度上的差别,还容易产生间隙腐蚀,目前在工况要求较高的场合推荐采用内孔焊。

采用胀焊结合的方法,不仅能提高连接处的抗疲劳性能,还可消除应力腐蚀和间隙腐蚀,提高使用寿命。

采用强度胀+密封焊的结合方式,胀接承受拉脱力,焊接保证紧密性,采用强度焊+贴胀的结合方式,焊接承受拉脱力,胀接消除管子与管板间的间隙。

换热器通用胀接工艺

换热器通用胀接工艺

胀管通用工艺规程一、胀接说明1 胀接胀接是换热管与管板的主要联接形式之一,它是利用胀管器伸入换热管管头内,挤压管子端部,使管端直径扩大产生塑性变形,同时保持管板处在弹性变形范围内。

当取出胀管器后,管板孔弹性变形,管板对管子产生一定的挤紧压力,使管子与管板孔周边紧紧地贴合在一起,达到密封和固定连接的目的。

由于管板与管子的胀接消除了弹性板与塑性管头之间的间隙,可有效地防止壳程介质的进入而造成的缝隙腐蚀。

当使用温度高于300℃时,材料的蠕变会使挤压残余应力逐渐消失,连接的可靠性难以保证。

因此,在这种工况下,或预计拉脱力较大时,可采用管板孔开槽的强度胀接。

胀接又分为贴胀和强度胀。

2 胀管率胀管率是换热管胀接后,管子直径扩大比率。

贴胀与强度胀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管子胀管率 (管子直径扩大比率) 的控制不同,对冷换设备换热管来说,强度胀要求的胀管率H为1~2.1%,而贴胀要求的胀管率H为0.3~0.7%。

3 贴胀贴胀是轻度胀接的俗称,贴胀是为消除换热管与管板孔之间的缝隙,以防止壳程介质进入缝隙而造成的间隙腐蚀。

由于贴胀时胀管器给管子的胀紧力较小,管子径向变形量也就比较小。

因此换热管与管板孔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摩擦力就比较小,所以它不能承受较大的拉脱力,且不能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仅起密封作用。

贴胀时,管孔不需要开槽。

4 强度胀强度胀是指管板与换热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和抗拉脱强度均由胀接接头来保证的连接方式。

强度胀接的管板孔要求开胀管槽,一般开两道胀管槽。

以使管子材料在胀接时嵌入胀管槽内,由此来增加其拉脱力。

特别是当使用温度高于300℃时,材料的蠕变会使挤压残余应力逐渐消失,连接的可靠性下降,甚至发生管子与管板松脱,这时采用强度胀接,其抗拉脱力就比贴胀要大得多。

胀管前应用砂轮磨掉表面污物和锈皮,直至呈现金属光泽,清理锈蚀长度应不小于管板厚度的2倍。

管板硬度应比管子硬度高HB20~30,以免胀接时管板孔产生塑性变形,影响胀接的紧密性。

换热器管板与换热管焊接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止

换热器管板与换热管焊接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止

换热器管板与换热管焊接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止在化工生产设备中,换热器占很大比例,约占设备投资的20%~40%;换热为化工最基本的单元操作,换热器完好与否对化工生产影响巨大。

管壳式换热器因其结构坚固、适应性大、制造工艺成熟等优点成为主要化工换热设备。

换热器由于处于受压、介质有腐蚀性、流动磨蚀,尤其是固定管板换热器,还有温差应力,管板与换热管连接处极易泄漏,导致换热器失效。

目前,管板与换热管连接有3种方式:焊接、胀接、胀接加焊接。

胀接有长久历史,已积累丰富经验,对管板变形等影响小,但制造工艺复杂,承受压力波动、温度变化差,在常见管壳式换热器应用已逐渐减少。

胀接加焊接结构虽然克服胀接强度不够和焊接存在应力腐蚀、破裂等缺点,但制造工艺更加复杂,且在制造过程中胀接和焊接过程会相互影响,难控制制作质量,成本高,仅用于特殊使用要求场合。

而焊接因管板加工要求低,制造工艺简便,有较好紧密性,应用最为普遍。

1、管板与换热管焊接常存在问题笔者所在单位是一家主要生产氮肥、液氨、有机胺化工产品兼有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公司,有很多数量自制管壳式换热器,以前常发生换热器泄漏,尤其介质为循环水等水和有机物混合物的碳钢换热器泄漏频繁,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经现场察看及与制造部门共同分析,主要原因是由于制造时容易忽视一些细节,管板与换热管焊接存在常见质量问题,其次水和有机物混合物有较强腐蚀也是促进因素。

1.1焊接长度不符合规定制造时管板加工坡口常偏小,例如普通换热管Φ19x2、Φ25x2国标规定I3须不小于2mm,Φ32x2.5以上不小于25mm,当壁厚增加还须适当增大。

而实际却达不到。

另外普通换热管Φ19x2、Φ25x2伸出长度l1不小于15mm,压力高工况时伸出长度l2加长为25mm;Φ32x25换热管伸出长度不小于25mm,压力高工况时伸出长度l2加强长达30mm。

而实际由于组装、下料控制不好等因素,甚至有些焊工焊接习惯原因,也经常达不到所要求尺寸。

换热器管子与管板胀接工艺分析

换热器管子与管板胀接工艺分析

换热器管子与管板胀接工艺分析管子与管板的连接是管壳式换热器生产中最主要的工序之一。

由于这类工程需耗费大量工时,更重要的是,连接的地方在运行中容易发生故障。

因此,发展高效率、高质量的连接技术已成为制造中的重点研究课题。

根据换热器的使用条件不同,加工条件不同,连接的方法基本上分为胀接、焊接和胀焊结合三种,由于胀接法能承受较高的压力,特别适用于材料可焊性差及制造厂的焊接工作量过大的情况。

因此该方法在实际生产中运用广泛。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已相继开发出滚柱胀管、爆炸胀管及液压、液袋和橡胶胀管等新工艺。

本文拟对这几种胀管工艺进行比较,为实际生产选择合理的胀管工艺提供参考。

1传统胀接工艺1.1 滚柱胀管法该方法是在一个构架上嵌入三个小直径的滚子,中间有一根锥型心轴的胀管器,如图1所示。

胀管时将胀管器的圆柱部分塞入管孔内,利用电动、风动等动力旋转心轴,通过滚子沿心轴周向旋转,使心轴挤入管内面并强迫管子扩大,达到一定的胀紧度,使管子紧紧地胀接于管板的孔上。

胀管操作可分为前进式和后退式两种,前进式是将构架插入管内,旋转心轴,前进挤大,达到所定的紧固程度后电动机反转,由管中拔出完成胀管过程。

反转式和前进式一样旋转心轴前进,达到原定的紧固程度后电动机停止,同时后退装置的离合器啮合反转,滚子和心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一边反转一边由该深度到入口处连续均匀地进行平行胀管。

由于这种胀接过程是由里至外,管子的伸长,发生在管板外侧,可以消除管束的受力状态,提高产品质量[2],故用于胀接长度大于60cm的连接。

1.2 爆炸胀管工艺该方法是利用高能源的炸药,使其在爆炸瞬间(10×10-6~12×10-6s)所产生冲击波的巨大压力,迫使管子产生高速塑性变形,从而把管子与管板胀接在一起,实现管子与管板的连接。

图2为爆炸胀接的示意图,图中柱状炸药放置于管端的中心,为防止冲击波对管壁的损伤,炸药的周围有一管状缓冲填料(粘性物或者塑料),使压力能均匀地传递到管壁上。

换热管与管板胀接技术

换热管与管板胀接技术

换热管与管板胀接技术浅谈摘要:本论文以某企业转化器为例,探讨了胀接方式的选择、胀管工艺的实施等,为相关工程的实际操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换热管、管板、胀接前言钢制管壳式换热器在化工生产中应用十分普遍,不管是固定管板还是浮头管板、u形管壳式换热器,管子与管板的连接是换热器中十分重要的结构和环节。

由于换热管和管板是换热器管程和壳程之间的唯一屏障,因此换热管与管板连接接头质量的好环是管壳式换热器失效最主要的因素,本文以我公司制作的转化器(dn2800×16×5690)为例来进行说明。

该转化器为衡阳某公司20万吨/年pvc 扩改(四期)工程关键设备之一,该设备为立式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设计压力:管程0.08mpa、壳程0.32mpa,工作压力:管程0.07mpa、壳程0.30mpa,设计温度:管程170℃、壳程99℃,工作温度:管程110~170℃、壳程95~99℃,工作物料:管程为氯化氢、乙炔、活性碳、氯乙烯;壳程为热水。

主要材料:管程为q345r(gb713-2008)、10(gb/t8163-2008),壳程为q235-b(gb/t3274-2007)。

管板为q345r材质,板厚70mm,换热管规格为φ45×3、长度为3000mm,材料为10#无缝钢管,每台数量为2031根,总换热面积为831m2。

该设备共制造10台。

一、胀接方法选择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方式主要有胀接、焊接、胀焊并用三种。

根据设备介质以及连接方式的适用范围,转化器换热管与管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强度焊加贴胀。

胀接目前主要有滚柱胀管、爆炸胀管及液压、液袋和橡胶胀管等工艺。

1.几种胀管工艺方法的比较液压胀管工艺又称软胀接,一次可以胀接较多的管接头。

液压胀管是一种新的胀接技术,它是通过对管子内表面施加高的液压力,使管子塑性变形而胀接于板孔内表面的。

液压胀接的胀管头是直径略小于管子内径的一段芯棒,芯棒两端的外圆表面上有多个密封件,在芯棒中部设有进油孔,在两段密封件之间的管段内施以高压,使管子发生塑性胀大变形而实现胀接。

换热器管子与管板接头胀接工艺守则

换热器管子与管板接头胀接工艺守则

换热器管子与管板接头胀接工艺守则换热器管子与管板接头胀接工艺守则本守则规定了压力管子与管板的胀接方法和技术要求,适用于GB150、GB151及《固容规》涉及的强度胀、焊后胀,胀后焊结构的产品。

胀接操作人员胀接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胀接操作人员应掌握所用胀接设备的使用性能,熟悉产品图样、工艺文件及标准要求。

此外,胀接操作人员应认真做好胀接场地的管理工作,对所用工、量、检具能正确使用和妥善保管。

胀接设备与胀管器胀接设备与胀管器应能满足胀接技术条件及有关标准要求。

胀接设备一般有如下几种:无自动控制胀管率装置的机械式胀管机、液压驱动扭矩自动控制胀管率的胀管机、微机控制胀管率的机械式胀管机和液压橡胶柔性胀管机。

上述胀接设备可视产品情况选择使用。

胀管器按用途一般分为12°~15°扳边胀管器、90°扳边胀管器和无扳边胀管器。

胀管器按胀柱数量一般分为3个胀柱胀管器和5个胀柱胀管器,应优先选用5胀柱胀管器。

90°扳边胀管器一般有普通90°扳边胀管器与90°无声扳边胀管器之分,应优先选用无声扳边胀管器。

胀接管子的技术要求胀接管子的外表面不得有重皮、裂纹、压扁等缺陷,胀接管端不得有纵向刻痕。

如有横向刻痕、麻点等缺陷时,缺陷深度不得超过管子公称壁厚的5%。

胀接管子的端面倾斜度△f 应不大于管子公称外径的1.5%,且最大不超过1mm。

管端硬度宜低于管板硬度,若管端硬度大于管板硬度时,应进行退火处理。

硬度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用于胀接的管子按每个炉批号管子总数的1%取样,且不少于3个;用于管板的钢板,每个炉批号取1个试样;样坯切取位置及方向应符合GB2975的规定;硬度测试可在切取的试样上进行,亦可在管板和胀接管端上直接进行;测试前,应将测点处的氧化皮、锈蚀、油污清除掉,使之露出金属光泽;当在试样上进行时,试验方法、试样尺寸及表面要求应符合GB231的规定。

管子-管板的内孔焊

管子-管板的内孔焊

管子-管板的内孔焊换热器是石油化工等行业广泛使用的设备,用以完成介质的能量交换,实现生产工艺目的,而管子-管板的连接是换热器制造中的重要工序。

管子-管板连接有强度胀接、强度焊接,胀焊结合,管子-管板的焊接位置和焊接工艺参数很特别。

为此世界各国研制出各种专用设备,例如瑞典ESAB的A22型、德国的POTAMAT-T200;美国ARCMACHINES ING和意大利的RTA焊机,这些设备应用现代技术,微机控制。

我国近年也研制出由微电脑控制,可编程的脉冲TIG和MDG全位置管板焊机,如北京精艺公司的WZM1300-IGB及哈焊所的深小孔焊机。

管子与管板焊接头有端面接头(如图1、2)伸出角接头(如图3),内角接头(如图4)和对接内孔接头(图5)各种接头有其特点,对于高温高压等重要设备,一般采用胀焊结合的结构。

但是,高温交变载荷下,焊接根部容易产生疲劳裂纹,同时由于管子-管板之间的缝隙存在于工况中,有腐蚀介质聚积,加上胀管时的塑性变型及聚积的残余应力,形成应力腐蚀,如果将前三种接头改为全焊透的对接内孔接头(内孔焊)可有效地解决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提高设备安全使用性能。

图1图2图3图4图5内孔焊发展很快,国外60年代研究内孔焊接,70年代广泛用于核设备等重要的设备上,目前广泛用于石化行业重要设备。

例如我国乙烯工程装置中引进的换热器的管子-管板有的采用内孔焊。

我国七十年代初开始采用内孔焊,上海锅炉厂于1974年在一台电站用U型管换热器采用内孔焊,电站加热器采用内孔焊,70年代中期,在实验室实现Φ25 mm×2 mm的内孔焊,其接头与胀管+端接的接头在42%,MgCl2沸腾溶液对比试验证明,内孔焊抗应力腐蚀高于端接焊接,(端接15小时开裂,内孔焊100小时未开裂)80年代,我国也将内孔焊用于石化设备上,内孔焊在其它重要换热器上也被采用,效果良好。

内孔焊是一项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全位置自动焊接,电弧在很深的管板孔内形成,无法观察,焊接质量完全取决于工艺参数,因此焊接前测定各工艺参数的极限范围及最佳值。

换热器管子与管板胀焊制造工艺分析

换热器管子与管板胀焊制造工艺分析
管很容易焊穿。③ 存在一段长 1 mm 的非胀管区 , B1 1 9 5 G 5 — 9规定 胀 管区与焊缝 的距 离为 1 mm, 5 目的是 为了避 开胀管力对焊缝 的破 坏 。此非胀管 区内存留着气体 , 当换热器受热后其体积膨胀 , 生强 产 大的压 力, 可能对焊缝 或胀接造成破坏。 外为了充 分利用管板的设 另 计厚度 , 管板厚度内的胀管 区总是越长越好。 1 mm 的非胀管 区, 长 5
换 热器 管子与管板胀焊制造工艺分 析
王 丹铭 ( 哈尔滨空 调股份有限 公司)
摘要 : 热器 管子与管板胀焊接头 的加 工 , 换 是先焊后 胀还 是先胀后焊 的 存在油污染和铁 离子污染 , 能保持接头的清 洁和干燥 , 胀接后可立 } 好, 至今仍有争论。 详细 分析 比较 了两种连接/ T方法 , 自的优缺点及应用 进行管 口的焊接作业。 ] n 各 情 况, 出了胀接与焊接先后次序应遵循 的主要原则 。为实际生产选择合理 提 橡 胶 胀 管 压 力 在 4 0 a以下 可 随 意 调 节 , 可 用 于 强 度 胀 t 0 MP 即 的制造工 艺, 保证管子与管板连接接头的质量提供 参考。 可用胀接 , 尤其适用于定位胀 。 接头连接的松紧程度很容易通 过调 关键词 : 换热器 管子与管板 胀接 焊接 胀焊接头
图 1 管子与管板连接 ( 贴胀 l
保证 了胀接连 接的可靠性。② 先胀后焊使 管子 与管板 的连接可 以避 免产生焊接裂纹 。特别是在管子、 管板材料差异较大的情况下, 采用 先胀后焊 的方法亦 可较好地保证其焊 接质 量。③小管径采用胀后焊 接可以提 高其连接接头 的抗疲劳性能。 ④焊接在胀管后进行 , 了 避免 胀接 力对焊缝破坏 的可能性 , 以实现管板厚度内的全程胀 管, 可 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热器管子与管板焊接方法:
1、管板管孔加工:。

孔径、孔距符合图纸要求,孔内坡口1x45o,所有管孔内表面粗糙度6.3
2、管子装配:
管头、管孔除油和清洁,管端伸出管板4mm(管外径19.05),加工到等高并用TIG焊进行管子固定。

3、自动GTAW焊接:
(1).第一道自熔不加丝封底.
(2).然后两道自动GTAW加焊丝,连续两道以确认焊加强高2mm(管外径19.05),自动GTAW 操作使用24V,150~90A,矩形脉冲直流电流。

(3).最后一道不加丝焊收口,保证焊缝外观光滑,自动GTAW外观上要有足够的加强高度2~2.5mm,对伸出管端头没有任何切口或破坏。

(4).所有管子和管板焊缝最终要进行100%PT,(根部和层间PT不推荐使用,由于可能引入染料的外部污染影响焊接质量)。

(5).在所有焊接和PT结束后,对每根管子进行贴胀。

(6).所有管子和管板连接自动GTAW焊缝在水压试验之前,应进行1%NH3,0.7MPA的气体渗透试验(壳侧),所有焊缝应保持干燥状态并且如果发现缺陷可以进行修理。

(7).如果自动管子管板连接的GTAW焊缝发现泄漏或缺陷,禁止使用手工补焊,正确返修方法如下:
(a).首先用转动工具切掉缺陷焊缝
(b).用此工具加工孔内部1x45o坡口
(c).依据自动GTAW程序重新焊接。

关于换热器管板与换热管联接质量问题的探讨
本讨论话题很好,也是我们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个重要而普遍实际具体问题,从中受益匪浅,在此感谢大家!
单位里实际生产中,不太重视这个问题,相关工艺欠缺或不完善不详细,很盲目不科学一味凭经验操作,事先不做相关焊接工艺评定,不做胀管试验,随便胀焊,特别是在胀接时没有什么顺序,质量很难以保证的。

请教大家以下问题:
1、胀管率怎么确定?顺序怎么为好?
2、MOCK—UP模拟产品怎么做?胀焊前是否不同型每台产品都要做?
3、是否有完善的胀管工艺提供可学习参考一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