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天人合一”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答案解析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论文
天⼈合⼀哲学思想的论⽂ ⼈与⾃然、⼈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们关注的焦点,中国传统⽂化的“天⼈合⼀”思想似乎正成为解决此问题的良⽅。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天⼈合⼀哲学思想的论⽂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天⼈合⼀哲学思想的论⽂篇⼀ 【摘要】⼈与⾃然、⼈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们关注的焦点,中国传统⽂化的“天⼈合⼀”思想似乎正成为解决此问题的良⽅。
但“天⼈合⼀”思想产⽣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现代社会不同,所以必须正确解读这⼀思想,既看到其局限性,⼜要吸取其合理成分。
【关键词】“天⼈合⼀” “主客⼆分” ⽣态⽂明 “天⼈合⼀”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对于“天⼈合⼀”,国学⼤师季羡林认为“这个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是⼀个⾮常伟⼤的、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
①“天⼈合⼀”作为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学的基本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度对儒家“天⼈合⼀”思想进⾏剖析,本⽂总结归纳了学者对“天⼈合⼀”思想的不同理解,认为对儒家“天⼈合⼀”思想的解读应根据社会的客观状况进⾏认识。
儒家“天⼈合⼀”思想的不同论述 学者对儒家“天⼈合⼀”观念从不同的⾓度作了论述,归纳学界的各种观念,主要有以下⼏种代表性的思想。
第⼀,将“天⼈合⼀”看作是处理⼈与⾃然关系的重要原则,因此奠定了现代⽣态⽂明的理论基础。
这种观点将“天”理解为⾃然之天,认为“天⼈合⼀”主张的是⼈与⾃然的和谐,⽽不是对⽴。
张载对“天”的论述成为理论基础,他认为,⼈与万物都是由⾃然和宇宙产⽣,是合为⼀体的。
张载《西铭》说:“乾称⽗,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德。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② 第⼆,将“天⼈合⼀”作为德性修养的最⾼⽬标,由此体现出现代⼈性修养的⽣态伦理智慧。
这种观点将“天⼈合⼀”的“天”理解为是伦理之天,德性修养的最终⽬标是与天道合⼀。
在传统⽂化中,孟⼦思想具有代表性。
生态文明中学语文阅读理解题与答案
生态文明中学语文阅读理解题与答案生态文明中学语文阅读理解题与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生态哲学将生态理念引向社会生活,将自在的哲学本质转换为自为的生态智慧。
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理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
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
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包括外部自然生态的危机,而是也包括社会内部的自然生态的危机,前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导致人类社会系统的破坏。
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
生态文明既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改造,又反映人类将认识和改造自然生态所获得的积极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果,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的重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
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要建立自然生态,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则是要建立社会生态,是使各种社会矛盾的合理解决获得和谐有序的状态,这是自然生态重建的根本保障;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目的是建立多元互补的文化生态,为社会生态的构建营造和谐有序的文明环境,为自然生态的重建奠定健康稳定的`社会基础。
1.下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B.生态文明就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C.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阅读题及答案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阅读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进展的治本之策。
对此,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可提供有益借鉴。
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里,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在自然观上,儒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留意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这些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制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亮对比。
儒家历来反对滥用资源。
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
荀子把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爱护作为“圣王之制”的内容,要求砍伐和渔猎需要遵守肯定的季节,并规定相应的“时禁”期,以爱护生物和资源。
儒家认为,对待天地万物,应采用友善、爱惜的立场;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假如任意破坏、糜费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
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孟子主见把人类之爱施于万物。
他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朱熹进一步阐发了爱物的思想,他说:“此心爱物,是我之仁;此心要爱物,是我之义。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今日的人们带来有益启示,那就是在进展经济、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需要留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把进展经济、进展科技与生产力同爱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当前,我们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爱护资源,可以借鉴儒家所提倡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
今日,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探究更多治理手段,更重要的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
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
人类要克服生态危机,继续生存下去并进一步繁华进展,就需要抛弃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反对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反对为所欲为地制服和掠夺自然。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实战演练 Word版含答案
第一部分专题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建设生态良好的美丽中国是我们的共同理想,而理想的实现必须发展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世界普遍追求的新型文明,它必须是人的实践主体性造就的当代文明进程与生态改善积极成果的内在走向的一致性状态。
在技术实践上,生态文明不可能采取消极的环境保护方式,将人与自然、文明与生态隔绝,而是需要有一种将人的自由自觉实践发展和生态改善高度一致的方式,这就是“生态支持”。
生态支持的人的实践主体性与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的实践主体性有根本区别。
生态支持要求人不再对自然进行统治,而是按照自然界的生态要求来改善生态。
人的实践主体性体现在对生态多物种权益的呵护,对生态价值的责任担当,对生态环境的积极的建设和改善,按照生态美的规律来造型。
人的生产和生活不再是无度的,过度生产和过度需求都将被摈弃。
生态支持的实践方式是绿色的、生态的,绿色实践和生态实践构成了生态文明积极进步的历史基础。
为此,生态支持首先是对以往人们对自然榨取、统治、奴役等实践态度的摈弃,也是对以往资本化逐利生产生活方式,比如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夸耀性消费的摈弃,更是对傲慢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摈弃。
在生态支持基础上,人们在绿色生产生活体系中将自己重新纳入一个与自然生态良性互动的完整体系中。
人们可以让绿进沙退,改善荒漠;人们可以抚养濒危物种,以大量繁殖来抵御物种消失的厄运,积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然世界;人们可以按照生态规律改善生活环境,使天蓝地绿水净气清;人们可以不断利用基因工程,使千万年前自然灭绝的物种复活,不断再现大自然所不能的过程;人们可以在所有生态化的实践中发展人类事业,并让人类得到最好的享受成果,成就新的幸福生活。
人类只要向生态化方向释放自己的实践潜能,就可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
生态支持表明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回报是积极的,生态支持的回报就是生态服务。
我们需要一个越来越大的生态支持和服务,这一支持和服务不仅是宜居的、审美的,而且是产业的和经济的。
儒家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阅读答案
儒家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阅读答案儒家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阅读答案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儒家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有效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
面对世界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起了世界各国日益广泛的关注和日趋深入的讨论。
杜维明从儒家道德与“文明对话”的角度讨论了建立共同体的可能性。
在他看来,“共同体”这个词的理想含义在于,“人们在一起共同生活、分享一种共同价值和实实在在的公民道德,并通过致力于实现公善而联合为一体。
然而,这样一种统一体允许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信仰差异,只要这种多样性和差异不致侵害他者的基本自由和权利”。
对于儒家而言,道徳是形成一个良好社会的必要前提。
因此,在儒家“修齐治平”的语境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首先展现为一个道德共同体,杜维明称其为“信赖社群”。
对于一个“信赖社群”而言,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基于秩序的建构,更在于内心的彼此信赖与道德的影响。
对于儒家生态哲学而言,讨论的范围仅限于人与人的关系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共同体中。
儒家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表现为一种扩大化的“信赖社群”,在此关系内人与其他生物都是平等、自由的。
早期人类文明普遍有着对人的道德关怀大于动植物的特征。
例如,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皆是人用以维持生计的生产材料。
在中国,商周时期的宫廷亦曾以大量牺牲献祭。
《论语》也记载,孔子退朝后听说马厩着火,问人的伤亡情况而不问马。
但是,儒家文化与传统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于,它不是将动物作为没有自我意识、服务于人类的纯粹工具,而是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
儒家虽然承认人在思想与行动上的优先性,但同时能够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在同一场域中的存在物,将自身的权力欲望转化为一种平等和友爱的精神。
2019-2020学年枣庄市滕州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枣庄市滕州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致中和”等理念,体现着深刻的生态哲学。
天人合一。
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凝结在天人合一思想之中。
在这里,所谓“天”,主要指自然界或自然的总体,宇宙的最高实体;所谓“人”,是指人和人类。
天人合一观的首要含义是肯定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来自大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中国哲人多以天人合一为高级境界与觉悟,认为天人合一所观照的宇宙万物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认为天与人和谐,人与物感应,宇宙中的一切生命互相关联。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先哲对人与自然关系最好的定位与诠释,也为化解人类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启示。
大自然赋予人类生存的条件,同样也需要得到人类的尊重与爱护。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并改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道法自然。
道家提倡人们要顺应自然的本来,反对人类随意违反自然的本性,强行干预世界。
老子认为,人是在宇宙的演化历程中诞生的,人类诞生以后,由于禀受天地之灵而成为宇宙中之一大,即所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虽然人也同为四大之一,但在宇宙中的地位并不比其他三大更高,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里所讲的自然包含三层含义:外在的自然界、运行的功能、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因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尊重自然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道法自然就是万事万物的运行都遵守包括自然之道、社会之道、人为之道的自然规律,这也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3(附答案)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3(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
它涵盖了哲学、文学、艺术、宗教、道德等多个领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儒家也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
儒家提出“仁、义、礼、智、信” 的道德规范,强调个人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道家则主张“无为而治”,强调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这些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对于我们今天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丰富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价值。
中国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们的创作成果,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体现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对于我们今天提高审美水平和丰富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中国传统文化涵盖多个领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B.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对今天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有启示意义。
C. 中国传统文化只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对其他方面关注较少。
D.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价值,对提高审美水平有重要意义。
2. 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认为人应该征服自然。
B. 儒家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主宰。
C. 道家和儒家都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D. 道家和儒家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在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价值。
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在研究和处理天人关系的过程中,我国古人提出了内涵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生态伦理观,为我们今天进行生态伦理研究、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类永续发展提供了宝贵思想资源。
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核心内容以“参赞化育”为主旨的儒家生态伦理观。
“参赞”,是指人对天地宇宙运行的参与、调节;“化育”,是指宇宙万物的演化与发育。
儒家认为,世间万物皆自然所生,人作为自然所生之物应从属于自然、参与自然的演化与发育。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既然世间万物皆天所生,在地位上就应彼此平等。
作为万物的一员,人并没有什么特殊,不能高居于万物之上,主宰万物。
人有人之性,物有物之性。
人只有“参赞化育”,才能促进人与物、物与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以“道法自然”为内核的道家生态伦理观。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与规律,先于天地而存在,由道而生万物。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既然万物为道所生,那么,“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宇宙万物都有独立而不可代替的价值。
人类的活动应该遵循和效法天地、自然的运行之道,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以“众生平等”为要义的佛家生态伦理观。
佛家认为“一切众生,贵贱不足”(《摩登女经》),强调世界上万物和人均为平等关系。
坚持“众生平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和谐稳定运行的前提与保障。
从“众生平等”的基本立场出发,佛家劝导人们爱物厚生、慈悲为怀,提倡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提倡天人和谐、人际和谐,等等。
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表现在它既能为现代生态伦理学提供精神养分,也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十)(Word版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十)(Word版含答案)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强调“和谐”是手段,“共生”是目的。
“和谐”意味着人与自然和睦相处,谐调平衡,“共生”意味着人与自然同生共在,一荣俱荣。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不是决然分离的,更不是孤悬对峙的,而是彼此依赖的,呈现出对象性的关系。
对象性关系.是指人与自然互为对象、各自通过自己的生存状况和发展样态来表现和确证对方的存在价值、生命意义和本质力量的一种普遍而必然的关系。
马克思强调人是“类”存在物,不是孤独的存在。
人是自然存在物,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同时,自然界作为人的欲望的对象是“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是,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有中国古代生态哲学的思想渊源。
儒家生态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和“生生不息”,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天、地、人三者互惠共生。
《周易》认为,“天地之大德日生”,“生生之谓易”。
给予“生生”和“共生”极高的价值期许。
为了共生,必须推崇“仁”与“和”的思想。
孟子讲过“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这表明,儒家“仁爱”是从“亲亲”,到“亲民”,再到“亲物”,追求的是“和为贵”“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道家生态哲学追求的是“道法自然”和“万物一体”。
“万物一体”意味着万物平等,生命绵延。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最精妙的概括。
庄子提出“齐物”思想,齐物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一方面强调人与万物平等,同时也强调人与万物和谐共处。
(摘编自解保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阐释》)(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大自然遭到人类的大肆破坏,人类社会就难以昌盛,大自然也不会长久美好。
B.马克思认为,人类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但是自然的价值可以脱离人类而存在。
《天人合一——传统文化中有机整体的生态世界观》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天人合一——传统文化中有机整体的生态世界观张涛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始终是一个核心理念和重要命题。
作为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天人合一”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根本意蕴就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陈寅恪先生指出:“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
”儒、释、道在比肩而立、相伴而行的过程中,都对“天人合一”情有独钟、多所阐扬、屡有创获,并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周易》不仅被儒家奉为群经之首,被道家、道教尊为“三玄”之冠,亦曾为佛教众多高僧大德所倚重,它还是最早表述“天人合一”思想的著作。
《说卦传》指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文言传》更有精妙的总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这些都成为“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渊薮,也成为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的经典表述。
儒家核心思想“仁”不仅仅针对人际交往,也包括对大自然、对生态环境的热爱和友善,希望最终能够协助天地化育万物,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孔子具有效法天地而感化万物的优秀品质,将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推及自然界。
孟子的“仁民爱物”也有按照自然时节进行生产、生活的思想取向。
到了宋代,张载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被尊为道家和道教始祖的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则进而强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道教也继承了这种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思想观念。
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指明凡事皆可一分为三,“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三者同心相合,即可成就万物。
佛教中“众生平等”“依正不二”等主张,也都体现了与“天人合一”异曲同工的生态世界观:人与自然构成了紧密的共生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所有事物都显现着这种关系,所有事物也都因为这种关系而平等。
余开亮《儒家的生态智慧与美好家园建设》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态美学以建设世界万物宜居、美好的生存家园为研究出发点,以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环境整体为研究对象,倡导一种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和谐与生命互动。
在生态美学看来,自然存在的环境本身就具有“全美”价值,而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的平衡与连续性就是美,反之就是丑。
所以,人类的活动既不应以自我中心为原则来实现对自然环境的无休止掠夺,也不应以主观审美趣味来随意破坏、改造自然,而应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存在价值基础上,遵守自然生态规律来进行活动。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极为注重天时、地利、人和的息息相通,休戚与共,有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荀子云:“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
”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在儒家哲学中往往是以“天”或“天地”观念来进行阐发的。
“天”在儒家哲学中具有多重意义,如冯友兰曾把中国哲学中的“天”分为物质之天、主宰之天、命运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等诸义。
不过,中国先秦哲学的一个转变即在于对主宰之天、命运之天进行了哲理化,把“天”与最高本体——“道”结合,形成了以自然之天与义理之天相贯通的天道观。
“天道观”的出现表明了一种理性精神的确立,意味着中国哲学从先秦开始就主要是以一种哲学智慧而非宗教信仰的方式来把握内在生命与外在生存环境的连续性体验。
要求人去敬守天道、遵循天道而不是去僭越天道、乖违天道,这意味着古人是以自觉的理论反思意识来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孔子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孔子一方面把“天”视为了万物生命所出的根源,另一方面又提出了人应当对“天”有着一种敬畏的态度。
儒家天道观中所涵摄的自然之天与道德义理之天的融通,将生态伦理、道德意识渗入对天地自然的认知当中。
这就表明,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天”或“天地”除了今天的自然界意义外,还赋予了“天地”一种至诚悠远、博厚高明的精神含义。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演练含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专题一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对水旱灾害相当敏感,加上中国东部主要农业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大小灾害频繁,成为统治者和民众经常性的威胁。
现实的需要使中国古代对天文、气象、物候的记载和研究相当重视,并注意考察人类活动与自然变化的关系,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观念,其中之一即是“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
时下流行的看法都将“天人合一”解释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更多的是反映了时人的愿望,是对传统观念积极的但也是实用主义的解释。
尽管原始的“天人合一”观念的确包含了这样的内容,但这并不是它的主体。
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意决定人事,而天意是通过天象或灾异来显示的。
君主是天子,由天意确定,也代表天命。
所以君主如有失德,或治理不当,或人事有悖于天意,必定会受到天象的警告或灾异的惩罚。
正因为如此,从最古老的史书开始,天象和灾异都是不可或缺的记载。
《二十四史》中大多有《五行志》《天文志》《灾异志》,所记内容无不与朝代兴衰、天下治乱、君主贤愚、大臣忠奸相一致。
凡国之将兴,天子圣明,大臣贤能,则风调雨顺,紫气东来,吉星高照;反之则灾异频仍,天象错乱。
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一旦出现罕见的天象或异常的气候,如日食、太阳黑子、流星、陨石、星宿异位、地震、山崩、水旱灾害等,皇帝就要换上素色服装,不吃荤腥辛辣,不近女色,迁居偏僻清静的场所,反省自己的过失,征求臣民的意见,有的皇帝还会下“罪己诏”,公开承认错误,宣布改变政策。
有的虽没有具体措施,却会祈求上天千万不要与天下百姓为难,一切罪责由自己担当。
为了通达上天,感动诸神,往往还要在正常的祭祀典礼以外,按需要举办各类额外的祭祀或祈求仪式。
这样做一般不会错,因为皇帝总有失德之处,政府的举措不会十全十美,臣民们平时不敢说的话、不便提的意见也可趁机上达天听。
即使是昏君暴君,在上天的警告面前也不得不有所收敛。
在专制集权体制下,只有这样的机会才能给最高统治者一点警诫。
第1天-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选择题组(解析版)
第1天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选择题组【时间:30分钟总分:37分】本卷得分:存在的问题与心得: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汲取中华文明积淀的丰富生态智慧,其中道家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道家思想特别重视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侯外庐解释道:“这里所谓天、地、人、自然诸观念虽然蒙混,但是人的社会秩序适应物的自然秩序,这种关系却表示得十分明白。
”陈寅恪指出:“中国儒家虽称格物致知,然其所殚精致意者,实仅人与人之关系。
而道家则研究人与物之关系。
故吾国之医药学术之发达出于道教之贡献为多。
”这些论述比较客观。
的确,儒家关注的重点是“人与人之关系”,而道家研究“人与物之关系”。
道家研究“人与物之关系”所形成的智慧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们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关注的就是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
道家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提出适应、和谐这样的总原则,还提出许多具体的原则和方法。
例如,《老子》中的“三宝”就非常突出,其六十七章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其中的“俭”指的是节俭。
这与今天我们倡导的在资源开发与节约中,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理念有一定契合之处。
除了在理论上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历史上的道家对于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实践中也有一些尝试,比如所谓“洞天福地”就是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
道家道教的建筑大多依山势而建,不对山体作大的改变,而是利用一些自然形胜建设,常使人产生曲径通幽或者别有洞天的美感。
“如宫观及三十六岩等岩庙,大都位于险峰峭壁、人迹难至之处,但其风光绮丽,景色迷人”,说的就是道家道教在建筑方面追求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很少破坏自然环境。
西方许多学者很早就关注到中国道家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并给予相当高的评价。
2019届全国高考全国卷Ⅰ(河北、河南、山西等省)高三语文摸底测试题(四)(解析版)
2019届全国高考全国卷Ⅰ(河北、河南、山西等省)高三语文摸底测试题(四)(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思想中的生态伦理智慧化秀玲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内涵丰富,“天人合一”是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
在儒家看来,“天”是宇宙的最高实体,“人”是其中的一部分。
孔子从天道与人道高度统一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孟子将孔子的仁爱思想延续到了人以外的自然界,构建了一个“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为核心的生态伦理学思想体系。
孟子认为,只要通过推己及物,推己及人,就能够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动态平衡、和谐共生的状态。
荀子认为人与天各起各自的作用,和谐共生。
张载在孔、孟思想基础上,又提出“民胞物与”,指出万物是我的好朋友,人民是我的同胞兄妹,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统一。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伦理思想的行为规范。
儒家的生态伦理规范告诉人们,对自然资源要合理使用,建议人们“钓而不纲,戈不射宿”。
孟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描绘了他理想的生活环境。
在荀子看来,“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不可去,求可节也。
虽为天子,欲不可尽”。
他主张通过“道”来节制人的欲望。
对于那些不可尽也不可去的欲望,要加以引导,倡导人要合理地利用天,使天能够为人服务。
朱熹进而提出了私欲与天理对立统一的思想,要求人们不要被欲望所引诱,保持道德自觉。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延续到法律领域,比如,禁止人们乱捕乱猎、乱砍乱伐,保证生物的生长期,防止生物匮乏。
这一传统在有关的法令中传承下来,荀子把它概括为“圣王之制”。
《礼记·月令》规定为了遵循自然规律,每个月所从事的生产活动都要和保护环境资源密切结合,严格保护自然,不去触碰种种禁忌。
这种为保护自然环境而形成的禁令、礼制逐渐演变为历代王朝的法令。
统编版(2019)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2019)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
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
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
不爱,奚足以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延伸表达而已。
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
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
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
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
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
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的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
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鼋鼍鱼鳖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 材料二: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45亿年,产生生命已有42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
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又实现可持续发展。
A
2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文化伦理形态。
• 对应信息(第一段)
•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 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 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 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 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A
9
B.生态文明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 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为基本宗 旨。
儒家“天人合一”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答案解析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 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 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 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 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是人类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延续生 存而开创的一个新的文明形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 态文明思想,儒家“天人合一”学说是其中的代表,它是中国古 代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观念,也是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
A
19
D.科学发展观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蕴含着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科学开发利用自然、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南。
• 对应信息:(第五段)
• 蕴含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是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我
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识和掌握自然
规律,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既保护好生态
文化形态。
A
6
• 2.对“天人合一”的理解与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天人合一”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 讲求人与自然的融合统一,仁爱之心是万物和人类生命 的根源。
B.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以自我为 中心,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和法则 的惩罚。
C.人类只有遵循自然界的生命规律 ,适时、有节 地开发利用自然界,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 续发展。
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是 人类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延续生存而开创的 一个新的文明形态。
A
11
D.生态文明是蕴含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家“天人合一” 思想为基础,协调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古文化形态。
• 对应信息: (第一段) •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
明思想,儒家“天人合一”学说是其中的 代表,它是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观 念,也是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
A
2
• 要以自然界为“本”,不能把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自然 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虽然天地之间“人为贵”,但不能以 此强调人类中心论,把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主宰自然界。人 之所以为贵,贵就贵在人有社会性和主体性,有思虑忧患意识, 而不是贵在对自然界实行为所欲为的任意宰割和索取。否则,将 会受到自然规律和法则的惩罚。 要对自然界科学地开发利用,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可持续 发展。儒家的“天人合一”学说,并不是否定对自然界的开发利 用,而是在遵循自然界为生命之源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如荀子 强调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要“适时”而“有节”,决不能违背自 然界的生命规律,乱砍、乱伐、乱采,无节制地、掠夺性地开发 利用。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环境保护国策,可持续发展, 仍具有借鉴启迪的意义。
基础。 (第一段)
A
16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儒家“天人合一”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
明思想,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成就。
----------------------------------------------------------------
• 对应信息:(第一段)
A
18
C.西方生态学家奈斯认为,生态伦理应该进行 “东方转向”,从孔子那里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 慧,重建生态智慧。
• 对应信息:(第五段)
• 一些西方生态学家认为生态伦理应该进行“东方 转向”。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巴黎, 提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 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西方深层生 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 种极其扩展的生态理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
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文化伦理形态。
B.生态文明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
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为基本宗
旨。
C.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延续
生存的文明形态,包含着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哲学
问题。
D.生态文明是蕴含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家
“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协调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古
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而是在遵循自然界为 生命之源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如荀子强 调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要“适时”而“有 节”,决不能违背自然界的生命规律,乱 砍、乱伐、乱采,无节制地、掠夺性地开 发利用。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环境 保护国策,可持续发A展,仍具有借鉴启迪 15
D.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弘扬儒家的“天人合一” 的思想,在肯定“天”的生命价值意义的前提下彰显人文精
C.西方生态学家奈斯认为,生态伦理应该进行
“东方转向”,从孔子那里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 重建生态智慧。
D.科学发展观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蕴含着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科学开发利用自然、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指南。
A
8
1.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遗漏了“社A会.”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人与自
A
12
2.对“天人合一”的理解与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人合一”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讲求人
与自然的融合统一,仁爱之心是万物和人类生命的根源。
• 对应信息:(第二段)
无中生有
• 正是在充分肯定天(自然界)生命价值意义的 前提下,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
讲求人与自然的融合统一,和谐共处,以
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彰显了深厚的人文精 神。
A
13
B.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凌 驾于自然界之上,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和法则的惩罚。
• 对应信息:(第三段)
•
要以自然界为“本”,不能把人类凌驾于自
然界之上。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虽然
天地之间“人为贵”,但不能以此强调人类中心
对应信息: (第一段)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
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 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A
10
C.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延续 生存的文明形态,包含着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
哲学问题。
• 对应信息: (第一段) • 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
A
1
儒家关于天的解说,是一种生命哲学,天的根本 意义是“生”,是万物和人类生命之源。正是在充分 肯定天(自然界)生命价值意义的前提下,讲究天道人 伦化和人伦天道化,讲求人与自然的融合统一,和谐 共处,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彰显了深厚的人文精神。 儒家认为,在自然界,天、地、人、物不是各自独立、 相互对峙的系统,而是不同差异的统一,彼此之间有 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这个统一体中,各安其位,各 遂其性,各得其所。儒家“天人合一”学说,给了我 们诸多启示。
•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 想,儒家“天人合一”学说是其中的代表,
它是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观念,也是 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
A
17
B.儒家认为,在把自选然择界说中成,兼天备、地、人、物各安其位、各 得其所,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有着密切的联系。
• 对应信息:(第二段)
• 儒家认为,在自然界,天、地、人、物不 是各自独立、相互对峙的系统,而是不同 差异的统一,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 系。在这个统一体中,各安其位,各遂其 性,各得其所。
A
4
•
蕴含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与
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我们要以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科学地开发
利用自然,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实现可持续发展。
(《湖北省文化研究会•论文精选》有删改)
A
5
1.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人
神。
• 对应信息:
• 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搞好 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 态文明思想,闪烁着生态文明智慧的光芒。除儒
家“天人合一”学说外…….(第五段)
• 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儒家
“天人合一”学说是其中的代表,它是中国古代
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观念,也是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
D.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弘扬儒家的“天人合 一”的思想,在肯定“天”的生命价值意义的前提下彰 显人文精神。
A
7
•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儒家“天人合一”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 想,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成就。
B.儒家认为,在自然界中,天、地、人、物各安
其位、各得其所,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有着密切的 联系。
论,把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主宰自然界。人
之所以为贵,贵就贵在人有社会性和主体性,有
思虑忧患意识,而不是贵在对自然界实行为所欲
为的任意宰割和索取。否则,将会受到自然规律
和法则的惩罚。
A
14
C.人类只有遵循自然界的生命规律 ,适时、有节地开发利 用自然界,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 对应信息:(第四段) • 儒家的“天人合一”学说,并不是否定对
A
3
• 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搞好生态文明建 设。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闪烁着生态 文明智慧的光芒。除儒家“天人合一”学说外,道家强调人们 的行动、作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倡导“天地与 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佛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把“勿杀生”奉为“五戒” 之首,表现出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因此,一些西方生态 学家认为生态伦理应该进行“东方转向”。1988年,75位诺贝 尔奖得主集会巴黎,提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 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西方深层生态学的 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理 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 衡,更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