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自由落体的频闪照片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解 。


将数据代入,解得h=4.25(m).
本课小结
规律总结
重要推论
典型例题
14.如图所示为小球自由下落过程中,用频闪照相获得的轨迹的一部分,计数点1~2的间隔为7.65 cm,2~3的间隔为8.73 cm,每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 s,小球运动到计数点2时的瞬时速度为 ________,小球下落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
14.答案:2.47 m/s 9.72 m/s2
A.持续发光的光源
B.间歇发光,间隔时间为1.6 s
C.间歇发光,间隔时间为0.14 s D.间歇发光,间隔时间为0.2 s
解题思路:水滴运动看成自由落体运动→判断发光 是持续的还是间歇的→根据推论ΔS=aT2求T
解析:
如果是持续发光,我们看到的水滴应该是运动的,与题干不符,故A错;
水龙头滴下的每一滴水都可以看做是做自由落体运动,
物理专题
自由落体的频闪照片问题
1.基本规律及推论
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几个比例关系式 (1)第1 s末,第2 s末,第3 s末,…,第n s末速度之比为 1∶2∶3∶…∶n; (2)前1 s内,前2 s内,前3 s内,…,前n s内的位移之比为 1∶4∶9∶…∶n2; (3)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1∶3∶5∶…∶(2n-1); (4)连续相等位移上所用时间之比为 1∶( 2 -1)∶( 3 -1)∶…∶( n -1); (5)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常数Δ s=gT2(T为时间间隔). 注意:只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中间或最后一段运动过程时,由于初速度不为零,上述规律不 再适用.
A L
B h=0.8m h′
C
解析:静止的木棒A端到C点的距离是h=0.8m,
剪断绳后木棒做自由落体运动,
由位移公式得A端运动到C点的时间为tA,
因为 h=1/2 gtA2,所以tA=
s=0.4s
B端由开始下落到通过C点的时间为:
tB=tA-0.2s=0.2s 则木棒B点到C点的距离为:
h′=1/2 gtB2=1/2 ×10×0.22=0.2(m) 木棒的长度L是A、B端到C点的高度之差:
A、B、C、D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设为T
根据 hCD-hBC=gT2,
有 T=
=0.14 s
只要发光的时间间隔是T的整数倍,
就可以看到题中所述现象,C正确。
例2.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 的一 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实际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 1/1000s, 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多少米? 解题思路1:从图中读出AB的长度→根据位移和时间关系建立方程组求解 解析1:设小石子出发点距离A点S1(m),小石子到达 此处所用时间为t1(s),曝光后,小石子出发点离B点 距离为S2(m),小石子到达此处所用时间为t2(s),则:
解析:根据小球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遵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有Δx=gT2,Δx=x23-x12=8.73 cm-7.65 cm=1.08×10-2 m
T= s,所以g=

m/s2=9.72 m/s2
又有v2=

m/s≈2.47 m/s。
一个同学在研究小球自由落体运动时,用频闪照相连续记录下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闪光周期为 1/30s,测得x1=7.68cm,x3=12.00cm,用上述数据通过计算可得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约为 _______m/s2,图中x2约为________c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L=h-h′=0.8-0.2=0.6(m)
A L
B h=0.8m h′
C
例4.我们在电影或电视中经常可看到这样的惊险场面:一辆汽车从山顶直跌入山谷,为了拍 摄重为15000N的汽车从山崖上坠落的情景,电影导演通常用一辆模型汽车代替实际汽车, 设模型汽车与实际汽车的大小比例为1/25,那么山崖也必须用1/25的比例来代替真实的山 崖。设电影1min放映的胶片张数是一定的,为了能把模型汽车坠落的情景放映得恰似拍摄 实景一样,以达到以假乱真的视觉效果。问:在实际拍摄的过程中,电影摄影机第1s拍摄的 胶片数应为实景拍摄的胶片数的几倍?
S2-S1=(1/2)gt22-(1/2)gt12=0.02 ① t2-t1=1/1000 ② 解方程组可得S1≈20m
例2.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 的一 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实际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 1/1000s, 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多少米? 解题思路2:从图中读出AB的长度→由AB段平均速度 求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2gH=vt2求H 解析2:由图中痕迹可知AB长为Δx=0.02m,又小石子做自 由落体运动,故由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可知 , AB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v= Δx/t =0.02/0.001m/s=20m/s, 设到A点下落高度为H,则H=vt2/2g≈20m
(6分)小球的自由落体运动通过频闪照相的照片损坏,开始落下的部分被撕去。在损坏的照片上选 相邻的三点a、b、c(g=10m/s2),ab间距10mm,bc间距14mm,频闪照相每幅相片的时间间 隔 s(忽略曝光时间)b点的速度为 m/s 答案
0.02,0.7
如图所示,一段长为L = 3 m的棒,上端悬挂在天花板上P点,棒的正下方固定着一个高为d = 0.75 m 的中空圆筒Q。棒被释放后自由落下,它通过圆筒所需时间为t = 0.5 s 。求:圆筒上缘离天花板的距 离。(g 取10 m / s2)
例1.某科技馆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刚滴出的水 滴速度为零),在平行光源的照射下,只要耐心地、缓慢地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在适 当的情况下参观者可以观察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好像都静止在各自的位置不动(如图中 的A、B、C、D所示,刻度尺上的单位是cm)。取g=10 m/s2,要想出现这一现象,所用光 源应满足的条件是
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时,用频闪照像获得的轨迹的一部分,记数点1、2的间隔为7.70 cm,2、3的间隔 为8.75 cm,每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1/30 s,小球运动到计数点2时的瞬时速度为 ( ),小球下落的加速 度为 =============================================== 对匀变速运动,在某段时间内,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就等于“平均速度”。 V2=X13/(2T) =(X12+X23)/(2T) =(7.70+8.75)/(2/30) =246.75cm/s =2.4675m/s 加速度: a=(X23-X12)/T²=(8.75-7.70)/(1/30)²=945cm/s²=9.45m/s²
例3. 用绳拴住木棒AB的A端,使木棒在竖直方向上静止不动。在悬点A端正下方有一点C距 A端0.8m。若把绳轻轻剪断,用一架频闪相机拍到两张相邻照片中A点和B点恰好到达C点, 已知频闪相机拍照频率为5Hz,重力加速度g=10m/s2。求:AB的长度。
Fra Baidu bibliotek
解题思路:画出示意图→找出图中的位移关系 →列出时间和位移关系方程求解
解题思路:
可将汽车坠落山崖的运动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找出实际汽车和模型汽车坠落时的相同物理量和不同物理量
→找出不同物理量间的等量关系
解析: 可将汽车坠落山崖的运动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即模型汽车坠落和实际汽车坠落的加速度相同,
根据 h=1/2 gt2, 得 h模=1/2gt模2 h实=1/2gt实2 由 h模=1/25 h 可得 t模=1/5 t实 为了使模型汽车的坠落效果逼真,拍摄模型下落的胶片张 数应与拍摄实际汽车下落的胶片张数相同,故拍摄模型时 每1s拍摄的胶片张数是实景拍摄每1s拍摄胶片张数的5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