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的别称
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
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天干地支组成了六十个计时序号,用于纪年、月、日、时的命名,被称为“干支纪年法”。
天干和地支的名称分别来源于树木的“干”和“枝”。
天干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个地支对应一个生肖,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二)别称和含义:天干的别称和含义分别是:甲为焉逢,象征草木破土而出,阳气被阴气所包裹;乙为端蒙,象征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丙为游兆,象征太阳炯炯如火,万物皆被照耀;丁为强梧,象征草木成长壮实,人也如丁;戊为徒维,象征大地上草木茂盛繁荣;己为祝犁,象征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庚为商横,象征秋收等待来春;辛为___,象征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壬为横艾,象征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癸为尚章,象征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地支的别称和含义分别是:子为困敦,象征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丑为赤奋若,象征寒气自屈曲;寅为摄提格,象征阳气欲出,阳气强劲而髌演于下;卯为单阏,象征万物冒地而出;辰为执___,象征万物舒伸而出;巳为大荒落,象征阳气毕布已矣;午为敦牂,象征阴阳交相愕而仵;未为协洽,象征日中则昃,阳向幽也;申为涒滩,象征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酉为作噩,象征万物成熟;戌为阉茂,象征万物灭尽;亥为大渊献,象征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三)纪年、月、日、时:纪年法中,每个干支代表一年,六十个干支后,又从头循环。
从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一甲子或一花甲子。
纪月法中,正月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
从___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纪日法中,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排列,六十日为一个干支的周期。
___法中,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分为十二个时辰。
本文介绍了三种计算干支日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公式计算,公式中包含世纪数、年份、月份和日期等参数,最终得到天干和地支。
天干地支文献学名词解释
天干地支文献学名词解释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
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
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
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天干和地支的合称。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依次相配,由甲子到癸亥共得60组,亦称六十甲子。
《淮南子·天文训》:“数从甲子始,子母相求。
”班固《白虎通义》:“甲乙者干也,子丑者枝也。
”由母子的含义转为干枝,简写成干支。
《史记·律书》、《释名》和《说文解字》都对十干、十二支各字的语源及构造作了解释。
干支起源甚早,古代传说为黄帝时大挠所作。
初用以纪日,后用于纪年、月。
天干地支的别称
天干地支的别称天干甲:阏逢,(è féng)乙:旃蒙, (zhān méng)丙:柔兆, (róu zhào)丁:强圉, (qiáng yǔ)戊:著雍, (zhe yōng)己:屠维, (tú wéi)庚:上章, (shàng zhāng)辛:重光, (chóng guāng)壬:玄黓, (xuán yì)癸:昭阳。
(zhāo yáng)地支子:困敦, (kùn dūn)丑:赤奋若, (chì fèn ruò)寅:摄提格, (shè tí gé)卯:单阏, (dān è)辰:执徐, (zhí xú)巳:大荒落, (dà huāng luò)午:敦牂, (dūn zāng)未:协洽, (xié qià)申:涒滩, (tūn tān)酉:作噩, (zuò è)戌:阉茂, (yān mào)亥:大渊献。
(dà yuān xiàn)天干中的别称解释:阏逢yān féng阏逢(阏逢)《史记·历书》作“ 焉逢”。
十干中“甲”的别称,用以纪年。
《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阏逢。
”《淮南子·天文训》:“寅,在甲曰阏蓬。
” 高诱注:“言万物锋芒欲出,拥遏未通,故曰阏蓬也。
” 清洪亮吉《晋太康三年地志王隐晋书地道志后叙》:“先生以亮吉麤知湛浊,稍别广轮,每成志地之书,辄预校讐之役,阏逢执徐岁,壮月,所校《太康志》、《地道志》二卷刊成,授简宾筵,命书后序。
”旃蒙zhān méng ㄓㄢㄇㄥˊ旃蒙十干中乙的别称。
古代用以纪年。
《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
高中语文常见古代天文历法知识解析
高中语文常见古代天文历法知识解析1.【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2.【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3.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4.②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
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等。
5.③干支纪年法。
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辛亥”指1911年。
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6.④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如《扬州慢》“淳熙丙申”中,“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è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
7.【纪月法】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8.①序数纪月法。
如《<指南录>后序》“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
9.②地支纪月法。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
如庾信《<哀江南赋>序》:“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
”“建亥”即农历十月。
10.③时节纪月法。
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孟冬”代农历十月。
11.【纪日法】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12.①序数纪日法。
如《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三五”指农历十五日。
13.②干支纪日法。
如《崤之战》:“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
”“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
14.③月相纪日法。
指用“朔、朏(fěi)、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
天干地支概述
天干地支概述自李虚中、徐子平创立算命术以后,算法命都少不了要和天干地支打交道,否则便就寸步难行。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又称“干枝”。
前人有云:“天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
”可见称为干支的原始用意。
天干的数目有十位,它们的依次顺序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的数目有十二位,它们的依次顺序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因为天干地支原是取意于树木,所以,对于它们的原始意义,有这样有趣的说法:十天干[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
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十二地支[子]孳也,草木种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生的开始。
[丑]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万物震起而长,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
[午]万物丰满长大,阳气充盛,阴气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酉]酋也,万物到这时都酋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
据说,对于这种有趣的天干地支,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轩辕时期的大挠氏。
起先,天干仅是用来记日,因为每个月的天数都是以十进位的;地支用来记月,因为一年十二个月,正好用十二地支来相配。
可是随之不久,人们感到单用天干记日,每个月里仍然会有三天同一天干,所以便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分别依次搭配起来的办法来记日期,如《尚书·颐命》就有“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
天干地支文学常识
天干地支文学常识《天干地支文学常识》一、关于天干地支天干地支,又称中国十二建,是古代中国古老的一套计数方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的记事本《九篇》。
它由两部分组成:天干和地支。
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符号表示;地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符号表示,它们合在一起便构成了十二生肖,又称“十二蒙”。
天干地支字母被称为“六十甲子”,是指以甲、乙、丙、丁、戊、己为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地支的“十二年”之序,又称六十干支。
由此可见,天干地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计数方式。
二、天干地支的文学常识1、天干地支在文学上的应用天干地支在文学上的应用早在古代中国就有,其中许多文学作品都有对此计数方式的引用。
比如《离骚》中:“汉魂何处遗?四海已故人,当时秋高风。
”这里的“秋”其实是指地支中的“寅”,表达的是对当时极其悲凉的情景。
早在南朝时期,一些著名文学大家就开始系统地运用天干地支,比如唐代韩愈、李白等诗人就经常把它用在自己的诗作里。
他们通过天干地支来表达情感,形成了一种有趣的文学语言。
2、天干地支的多种表达形式天干地支字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以单独作为文学表达。
比如“戊己卯酉”,可以表达“大贺”的意思;“甲子”可以表达“首先”或“起始”的意思;“己丑”可以表示“秋季”的意思。
另外,还可以把天干地支与其他字词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短语,比如“唐辰”,可以表达“拥有荣耀和光荣的年代”的意思;“汉闰”可以表达“恭喜发财”的意思;“庚申”可以表达“度日如年”的意思。
3、天干地支的象征意义天干地支对中国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不仅可以用来计时、记事,同时还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是一种具有神秘色彩的符号。
比如,甲是“木”的象征,乙是“火”的象征,丙是“土”的象征,庚是“金”的象征,壬是“水”的象征,它们五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四不像,象征着生命的来源、力量的发源,以及自然界的平衡。
天干地支知识点 -回复
天干地支知识点-回复什么是天干地支?天干地支,又称干支纪年法或干支纪时法,是中国古代历法中一种重要的时间计算方式。
它是由天干和地支组成的一种六十年循环的纪年系统。
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两者组合起来可以形成六十种不同的组合。
天干地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对天文和历法的研究。
天干是由五行学说衍生而来,分别代表了五种元素(木、火、土、金、水)与阴阳之间的关系。
地支则是代表了十二种动物(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纪录了十二地支的时间周期。
天干地支在古代用于纪年,可以精确地标志一个特定的年份。
古代人们也用它来帮助推断吉凶与命运,例如通过观察一个人出生年份的天干地支组合来预测他的命运和性格。
同时,天干地支也被运用于农历和节气的计算,对于农业生产和宗教仪式的安排具有重要的意义。
天干地支的排列组合形成了一个六十年的周期,这个周期被称为“甲子”。
在这个周期中,天干和地支按照固定的顺序交替排列。
具体来说,天干和地支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来得到:天干按照甲、乙、丙、丁...的顺序进行循环,地支按照子、丑、寅、卯...的顺序进行循环,而两者之间的匹配是通过天干加地支来表示。
例如,甲子就代表天干地支中的第一种组合,也就是甲子年。
天干地支不仅仅用于纪年,它在中国文化中还具有其他的象征意义。
许多古代文学作品、古乐器以及各种文化活动中都会出现天干地支的元素。
它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用作周易卜卦、命名、结婚等各种场合。
同时,它也是许多人研究历史、文化和宗教的重要工具。
尽管现代中国已经使用公历作为主要的纪年方式,但天干地支作为一种传统的历法系统仍然被广泛传承和应用。
无论是历史研究、民间信仰还是文学创作,天干地支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
它不仅是一种时间计算方式,更是中国古代智慧和文化的体现。
天干地支【上】
天干地支【上】一、天干地支的名称“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古代又称为“幹枝”。
蔡邕在《月令章句》中说:“(昔轩辕之时),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也,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
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辰”(《五行大义·论干支名》)。
《白虎通》也说:“甲乙者幹也,子丑者枝也”。
这“幹枝”犹如树木之幹茎和枝条,相对而言,这树幹(干)比树枝重要。
“天干地支”的具体名称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用数来表达:天干为十,地支为十二。
对于“天干地支”这些名称的解释,不少典籍均有记载,在解释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引后汉刘熙的《释名》来看看这些名称的含义。
刘熙《释名》说:“甲,孚也,万物解孚甲而生也。
乙,轧也,自抽轧而出也。
丙,炳也,物生炳然皆著见也。
丁,壮也,物体皆丁壮也。
戊,茂也,物皆茂盛也。
己,纪也,皆有定形可纪识也。
庚,犹更也,庚坚强貌也。
辛,新也,物初新者皆收成也。
壬,妊也,阴阳交物怀妊也,至子而萌也。
癸,揆也,揆度而生,乃出之也”。
而对于地支,刘熙《释名》这样说:“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纽也。
寅,演也,生物也。
卯,冒也,载冒土而出也。
辰,伸也,物皆伸舒而出也。
巳,巳也,阳气毕布巳也。
午,忤也,阴气从下上与阳相忤逆也。
未,昧也,日中则昃向幽昧也。
申,身也,物皆成其身体,各申束之使备成也,酉,秀也,秀者物皆成也。
戌,恤也,物当收敛矜恤之也,亦言脱也,落也。
亥,核也,收藏百物,核取其好恶真伪也,亦言物成皆坚核也。
”从上可以看出,诸如《释名》之类对天干地支的解释,都表示万物从发生,经过繁茂、成熟、衰减,乃至胚胎新萌芽的状态。
(陈遵妫语)二、天干地支的产生天干地支早在殷商(如往前推,还可说到夏代)就有记载,因为在夏商帝王的世系中,有以日干作其名号者的。
对此,郭沫若先生在《释支干》一文中说:卜辞中就有完整的支干表,这些支干表,“据余(指郭沫若)所见有三旬式与六旬式之二种”,而“六旬式与三旬式完全相同,即一行十日,六行六旬,行列异常规整。
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
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一、序天干地支组合成六十个计时序号,作为纪年、月、日、时的名称,称“干支纪年法”。
天干与地支分别取义于树木的“干”与“枝”。
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二、天干地支的别称与含义天干的别称与含义:甲:焉逢: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端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游兆: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强梧: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成丁。
戊:徒维: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祝犁: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商横: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昭阳: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横艾: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尚章: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地支的别称与含义:子:困敦: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赤奋若: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摄提格:髌也,阳气欲出,阳尚强而髌演于下。
卯:单阏:冒也,万物冒地而出。
辰:执徐:伸也,万物舒伸而出。
巳:大荒落: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敦牂: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
未:协洽: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涒滩: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作噩:就也,万物成熟。
戌:阉茂:灭也,万物灭尽。
亥:大渊献: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三、纪年、月、日、时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支后,又从头循环。
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一甲子或一花甲子。
月:正月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
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天干地支对照表-天干地支与六十甲子,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天干地支纪年
导读(⽬录)· 天⼲· 地⽀· 六⼗年甲⼦(⼲⽀表)· 天⼲地⽀纪年(1144年-2043年)· ⼗⼆地⽀与⽣肖· ⼆⼗四⼩时和⼗⼆时⾠对照表· ⼗⼆时⾠详解· ⼀百⼆⼗年阳历,⼲⽀,五⾏,⽣肖对照表· 天⼲地⽀解说天⼲地⽀对照表-天⼲地⽀与六⼗甲⼦,天⼲地⽀五⾏对照表,天⼲地⽀纪年天⼲地⽀天⼲地⽀,简称,简称“⼲⽀”,是夏历中⽤来编排年号和⽇期⽤的。
,是夏历中⽤来编排年号和⽇期⽤的。
天⼲:甲、⼄、丙、丁、戊、⼰、天⼲:甲、⼄、丙、丁、戊、⼰、庚、⾟、壬、癸;庚、⾟、壬、癸;地⽀:⼦、丑、寅、卯、⾠、巳、午;⼗⼲和⼗⼆⽀依次相配,组成六⼗个基本地⽀:⼦、丑、寅、卯、⾠、巳、午;⼗⼲和⼗⼆⽀依次相配,组成六⼗个基本单位,古⼈以此作为年、⽉、⽇、时的序号,叫“⼲⽀纪法”,主要⽤于计时。
,主要⽤于计时。
⼗⼆⽣肖⼗⼆⽣肖⽤于记年。
⽤于记年。
12345678910甲⼄丙丁戊⼰庚⾟壬癸甲、⼄、丙、丁、戊、⼰、庚、⾟、壬、癸被称为“⼗天⼲”,简称“天⼲”。
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丁、⼰、⾟、癸为阴⼲。
天⼲读⾳:甲(ji ǎ)、⼄( y ǐ)、丙(b ǐng )、丁(dīng )、戊(wù)、⼰(j ǐ)、庚(gēng )、⾟(xīn )、壬(rén )、癸(gu ǐ)。
嘻嘻⽹提醒:天⼲⾥的“⼰”往往会误作“已”,出现已巳、已卯、已丑、已亥、已⾣、已未这样错误的描述。
天⼲的含义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出也。
⼄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抽轧⽽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年季月日的雅称
年季月日的雅称1、我国夏历以天干地支纪年,天干配地支,60年一个轮回,俗称60花甲子。
天干地支的雅称如下:天干:甲——阏逢;乙——旃蒙;丙——柔兆;丁——强圉;戊——著雍;己——屠维;庚——上章;辛——重光;壬——玄黓;癸——昭阳。
地支:子——困敦;丑——赤奋若;寅——摄提;卯——单阏;辰——执徐;巳——大荒落;午——敦牂;未——协洽;申——涒滩;酉——作噩;戌——阉茂;亥——大渊献。
据上所录,凡题署年份为阏逢困敦者,即是甲子年,题旃蒙赤奋若者即乙丑年,余类推。
2、四季的雅称如下:春:青阳、阳节、苍灵、韶节、三春、艳阳、青春、淑节、九春。
夏:朱明、炎亨、清夏、三夏、朱夏、长赢、炎节、朱律、九夏。
秋:素商、金天、萧辰、凄辰、高商、白藏、素节、商节、三秋、九秋。
冬:元英、岁余、元冬、严节、元序、寒辰、安宁、清冬、三冬、九冬。
3、月之雅称一月:正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正、开岁、陬月、太簇、泰月、首岁、春王、元阳。
二月:丽月、杏月、花月、夹月、大壮、皓月、卯月、令月、酣春、仲阳、如月。
三月:桃月、蚕月、季月、莺时、姑洗、夫月、零月、晚春、桃浪、暮春。
四月:阴月、麦月、梅月、纯阳、清和、初夏、余月、乏月、仲吕、朝月、己月、樱序、麦序。
五月:蒲月、榴月、郁蒸、鸣蜩、天中、皋月、午月、蕤宾、姤月。
六月:荷月、焦月、暑月、精阳、溽暑、且月、遁月、未月。
七月:瓜月、巧月、兰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夷则、闽秋、申月、凉月、闽月。
八月:桂月、仲商、竹春、正秋、南吕、观月、桔月、酉月。
九月:菊月、暮商、霜序、朽月、青女月、三孟秋、玄月、剥月、凉秋、穷秋。
十月:良月、露月、飞阴月、初冬、开冬、阳月、应钟。
十一月:畅月、葭月、龙潜月、幸月、黄钟、复月。
十二月:冰月、腊月、严月、除月、残冬、末冬、嘉平、穷节、星回节、大吕、丑月、岁杪、杪冬、穷纪。
古人常把每季中的三个月分为孟、仲、季,以表示相应的月份。
孟春、仲春、季春,指正月、二月、三月。
天干地支
太岁在甲曰阏逢è féng 阏逢(閼逢)亦作“ 閼蓬”。
十干中“甲”的别称,用以纪年。
《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閼逢。
”《淮南子·天文训》:“寅,在甲曰閼蓬。
” 高诱注:“言万物锋芒欲出,拥遏未通,故曰閼蓬也。
” 清洪亮吉《晋太康三年地志王隐晋书地道志后叙》:“先生以亮吉麤知湛浊,稍别广轮,每成志地之书,輒预校讐之役,閼逢执徐岁,壮月,所校《太康志》、《地道志》二卷刊成,授简宾筵,命书后序。
”太岁在乙曰旃蒙zhān méng 旃蒙十干中乙的别称。
古代用以纪年。
《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
” 清恽敬《答董牧唐》:“旃蒙之春,东上象湖,士女盛殷,礼文亦富。
”太岁在丙曰柔兆róu zhào 柔兆岁阳名之一,指太岁在“丙”。
古代岁星纪年法用岁阳和岁阴相配合以纪年。
《尔雅·释天》:“﹝太岁﹞在丙曰柔兆。
”《淮南子·天文训》:“民食三升,辰在丙曰柔兆。
” 高诱注:“在丙,万物皆生枝布叶,故曰柔兆也。
”太岁在丁曰强圉qiáng yǔ强圉(彊圉)强圉:亦作“ 彊圉”。
1.强壮多力。
《竹书纪年》卷上:“初,浞娶纯狐氏,有子,早死。
其妇曰女岐,寡居。
浇强圉,往至其户,阳有所求。
女岐为之缝裳,共舍而宿。
”《楚辞·离骚》:“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 王逸注:“强圉,多力也。
”(2).豪强;有权势的人。
《汉书·叙传下》:“曾是强圉,掊克是雄。
”《汉书·公孙贺刘屈氂等传赞》:“ 九江祝生奋史鱼之节,发愤懣,讥公卿,介然直而不挠,可谓不畏彊圉矣。
”(3).天干第四位丁的别称。
用以纪年。
《淮南子·天文训》:“大荒落之岁,岁有小兵,蚕小登,麦昌,菽疾,民食二升,巳在丁,曰强圉。
” 高诱注:“在丁,言万物刚盛,故曰强圉也。
”《宋史·律历志三》:“陛下履极当彊圉之岁,握符在作噩之春。
天干地支
什么是天干地支天干地支(英文是Chinese Era [combination of the Heavenly Stems and Earthly Branches] ),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
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
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
天干地支的作用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
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
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
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
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建元年号。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
12天干地支
12天干地支查询详细十二生肖对照表十二地支和黄道十二宫,又称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的总称。
在古代,中国用它来配合天干,以表明年,月和小时的顺序。
老的记时方法也是用地来表示顺序,比如分时、丑时等。
生肖由来自自然界的十一种动物组成,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和传说中的龙。
用来记录年份,顺序是子舒、丑牛、寅虎、卯土、、四射、五马、未央、神后、、齐。
长期以来,不少人将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名著《论衡》视为最早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
《论衡·物势》载:“寅,木也,其禽,虎也。
戌,土也,其禽,犬也。
……午,马也。
子,鼠也。
酉,鸡也。
卯,兔也。
……亥,豕也。
未,羊也。
丑,牛也。
……巳,蛇也。
申,猴也。
”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种生肖,所缺者为龙。
该书《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
”这样,十二生肖便齐全了。
《周礼·春官·冯相氏》载:“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
”时间的分割以十二累进,一纪十二年,一年十二个月,一日十二时辰。
《国语·晋语四》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
”甚至天子妻妾也有“十二女”之说。
《后汉书·荀爽传》:“故天子娶十二妇,天之数也;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
”近年,在神农架地区发现了汉族创世史诗《黑暗传》,其中有一个讲述干支来历的故事:“开天辟地之初,玄黄骑着混沌兽遨游,遇到女娲。
女娲身边有两个肉包,大肉包里有十个男子,小肉包里有十二个女子。
玄黄说:‘这是天干革命地支神,来治理乾坤的。
’于是,为他们分别取名,配夫妻,成阴阳。
男的统称天干,女的则为地支。
”这一创世神话故事,讲干支,讲玄黄神、女娲神,讲乾坤阴阳,将干支的“身世”推溯得十分久远。
古代历来以天为主、地为从。
十天干又叫十母,对应的十二地支则别称十二子。
汉代蔡邕《月令章句》:“大桡采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支。
天干地支之别称
天干地支之别称天干地支之别称我们在清代的老谱中可以看见旧文的干支纪年处常有诸如“彊圉大渊献、阏逄敦牂、上章摄提格、柔兆涒滩”一些拗口的词组,偶尔还可以在一些文物上看见有“岁在柔兆执徐”之类莫名其妙的词组。
它们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说白了,这些非常拗口且不常见的词组,它们分别指的就是干支纪年当中的丁亥年、甲午年、庚寅年、丙申年和丙辰年。
我国在中华民国实行公历纪年方法之前,就实行了有别于世界各国的纪年方法——干支纪年法。
关于干支之说始于何时,说法把一。
有人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
因二人皆为黄帝的臣子,所以有人认为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
后来,唐代的刘恕就在《通鉴外纪》里引用了古书中的说法:“(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
”据说干支纪年法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汉成帝汉末年(一说始行于王莽时代),通行于东汉后期。
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
又有人认为在汉武帝以前就在用干支纪年法。
关于干支,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中认为:“‘十天干’多半是殷人所创制。
至于‘十二地支’,起源于古巴比伦。
”针对干支外来说,不少的学者谈到我国上古的夏代、商代帝王世系的帝王名字中,就有十天干中的字被用于帝王名号这一特有现象。
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产生了”。
郑文光在所着《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中也认为:十天干起源于我国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
杜石然等在编着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一书中也主张:夏代已有十天干纪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干支纪法,从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环的纪日法。
相对本文而言,干支之说始于何时已属于题外之话,在此我们不作过多的谈论。
这里要谈的是,天干地支它们除了有“甲、乙、丙、丁……”和“子、丑、寅、卯……”的正式称谓外,它们还有各自的别称。
上古天干地支的名称与含义
上古天⼲地⽀的名称与含义上古天⼲地⽀的名称与含义转载⾃信⽤天使最终编辑信⽤天使⼀、天⼲ 甲:焉逢 ⼄:端蒙 丙:游兆 丁:强梧 戊:徒维 ⼰:祝犁 庚:商横 ⾟:昭阳 壬:横艾 癸:尚章⼆、地⽀ ⼦:困敦 丑:⾚奋若 寅:摄提格 卯:单阏 ⾠:执徐 巳:⼤荒落 午:敦牂 未:协洽 申:涒滩 ⾣:作噩 戌:阉茂 亥:⼤渊献三、含义浅释 ⼲者犹树之⼲也。
甲:像草⽊破⼟⽽萌,阳在内⽽被阴包裹。
⼄:草⽊初⽣,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光,万物皆炳燃着,见⽽光明。
丁:草⽊成长壮实,好⽐⼈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地草⽊茂盛繁荣。
⼰: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待来春。
⾟:⾦味⾟,物成⽽后有味,⾟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者犹树之枝也。
⼦:孳也,阳⽓始萌,孳⽣于下也。
丑:纽也,寒⽓⾃屈曲也。
寅:髌也,阳⽓欲出,阳尚强⽽髌演于下。
卯:冒也,万物冒地⽽出。
⾠:伸也,万物舒伸⽽出。
巳:巳也,阳⽓毕布已矣。
午:仵也,阴阳交相愕⽽仵。
未:眛也,⽇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四、关于⼗天⼲的引证甲焉逢yān fénɡ⼗⼲纪年法,太岁在甲之名。
《史记·历书》:“ 太初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
” 司马贞索隐:“焉逢,《汉书》作‘阏逢’。
”《史记·历书》:“焉逢困敦三年。
” 司马贞索隐:“焉逢,甲也。
”⼄端蒙duān ménɡ古代历法中岁星在“⼄”的称呼。
《史记·历书》:“端蒙单阏⼆年。
” 司马贞索隐:“端蒙,⼄也。
《尔雅》作“旃蒙”。
” 清冯桂芬《程楞⾹中丞六⼗寿序》:“端蒙蝉嫣之岁,⽇在翼,将迁於寿星之次。
”丙游兆yóu zhào亦作“ 游桃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干地支的别称天干甲:阏逢,(yān féng)乙:旃蒙, (zhān méng)丙:柔兆, (róu zhào)丁:强圉, (qiáng yǔ)戊:著雍, (zhe yōng)己:屠维, (túwéi)庚:上章, (shàng zhāng)辛:重光, (chóng guāng)壬:玄黓, (xuán yì)癸:昭阳。
(zhāo yáng)地支子:困敦, (kùn dūn)丑:赤奋若, (chìfèn ruò)寅:摄提格, (shètígé)卯:单阏, (dān è)辰:执徐, (zhíxú)巳:大荒落, (dàhuāng luò)午:敦牂, (dūn zāng)未:协洽, (xiéqià)申:涒滩, (tūn tān)酉:作噩, (zuòè)戌:阉茂, (yān mào)亥:大渊献。
(dàyuān xiàn)天干中的别称解释:阏逢yān féng阏逢(阏逢)《史记•历书》作“焉逢”。
十干中“甲”的别称,用以纪年。
《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阏逢。
”《淮南子•天文训》:“寅,在甲曰阏蓬。
”高诱注:“言万物锋芒欲出,拥遏未通,故曰阏蓬也。
”清洪亮吉《晋太康三年地志王隐晋书地道志后叙》:“先生以亮吉麤知湛浊,稍别广轮,每成志地之书,辄预校讐之役,阏逢执徐岁,壮月,所校《太康志》、《地道志》二卷刊成,授简宾筵,命书后序。
”旃蒙zhān méng旃蒙十干中乙的别称。
古代用以纪年。
《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
”清恽敬《答董牧唐》:“旃蒙之春,东上象湖,士女盛殷,礼文亦富。
”柔兆róu zhào柔兆1.岁阳名之一,指太岁在"丙"。
古代岁星纪年法用岁阳和岁阴相配合以纪年。
强圉qiáng yǔ强圉解释:1,天干中丁的别称。
出处:李峤《神龙历序》:“序临安宁,岁次强圉,皇帝抚天下之三载也。
”也作“强梧”。
《史记.历书》:“强梧大悲落四年。
”2,强暴。
出处:《汉书.王莽传上》:“《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鳏寡,不畏强圉。
’”(按:今《诗经.大雅.蒸民》作“强御”。
)3,强壮有力。
出处:《楚辞.离骚》:“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浇:人名)4,豪强;有权势的人《汉书•叙传下》:“曾是强圉,掊克是雄。
”《汉书•公孙贺刘屈氂等传赞》:“九江祝生奋史鱼之节,发愤懑,讥公卿,介然直而不挠,可谓不畏彊圉矣。
”著雍zhe yōng著雍(著雍)亦作“著雝”。
岁阳名。
十干中戊的别称。
《淮南子•天文训》:“午在戊曰著雝。
”明郎瑛《七修类稿•天地一•岁月阳名》:“﹝太岁﹞在戊曰著雍。
戊在中央,主和养万物也。
”屠维túwéi屠维(屠维)天干中己的别称,用以纪年。
一作“徒维”。
《尔雅•释天》:“﹝太岁﹞在己曰屠维。
”《淮南子•天文训》:“未在己曰屠维。
”高诱注:“在己,言万物各成其性,故曰屠维。
屠,别;维,离也。
”参见“岁阳”。
上章shàng zhāng上章1.十干中“庚”的别称,用以纪年。
《尔雅•释天》:“﹝太岁﹞在庚曰上章。
”隋许善心《神雀颂》:“岁次上章,律谐大吕,玄枵会节,玄英统时。
”清钱谦益《闻母邹太君七十序》:“谨书之以为序。
时上章困敦十一月初五日。
”鲁迅《祭书神文》序:“上章困敦之岁,贾子祭诗之夕,会稽戛剑生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而缀之以俚词。
”2.向皇帝上书。
《后汉书•百官志二》:“﹝公车司马令﹞掌宫南阙门,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徵诣公车者。
”宋周密《齐东野语•赵伯美》:“伯美为湖南宪,牟濚叔清知衡阳,行移之间,微有牴牾,伯美遂上章劾叔清。
”元刘祁《归潜志》卷四:“时丞相术虎高琪擅权,变乱祖宗法度,公上章劾之。
”3.道士上表求神。
《晋书•王献之传》:“献之遇疾,家人为上章,道家法应首过,问其有何得失。
”《隋书•经籍志四》:“又有诸消灾度厄之法,依阴阳五行数术,推人年命书之,如章表之仪,并具贽币,烧香陈读。
云奏上天曹,请为除厄,谓之上章。
”重光chóng guāng重光1,天干中辛的别称。
《史记》与《尔雅》记载不同,后者称做“重光”。
2,五代十国诗人重光◎重光chóngguāng(1) [see the light once more]: 光复,再次见到光明(2) [exposure again]:摄影时重复曝光1. 比喻累世盛德,辉光相承。
《书•顾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
”孔传:“言昔先君文武,布其重光累圣之德。
”汉班固《典引》:“宣二祖之重光,袭四宗之缉熙。
”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四》:“杨彪累世清德,四叶重光。
”《隋书•音乐志中》:“祖宗功德,重光袭映。
”清龚自珍《太仓王中堂奏疏书后》:“诞以我皇帝册立皇太子,明年行授受礼,尧坐於上,舜听於下,重光叠照者四年。
”2. 指日、月。
《文选•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辰晷重光,协风应律。
”李善注引张晏曰:“重光,谓日、月也。
”《文选•左思<吴都赋>》:“旂鱼须,常重光。
”刘逵注:“重光,谓日月画於旂上也。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重光丽天,而不能曲景於幽岫之中。
”3. 指日冕或日珥现象。
古人以为瑞应。
《汉书•儿宽传》:“癸亥宗祀,日宣重光。
”颜师古注引李奇曰:“太平之世,日抱重光,谓日有重日也。
”《文选•陆机<演连珠>之二三》:“是以重光发藻,寻虚捕景。
”李善注:“重光,日也。
《尚书五行传》曰:‘明王践位,则日儷其精,重光以见吉祥。
’”唐卢照邻《登封大酺歌》之一:“明君封禪日重光,天子垂衣历数长。
”4. 再放光明;光复。
徐铸成《旧闻杂忆补篇•第一张照片》:“她没有等到四害清除,天地重光。
”如:国土重光;日月重光。
5. 殿名。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衍》:“衍年少荒淫……起宣华苑,有重光、太清、延昌、会真之殿。
”6. 岁阳名称之一。
《尔雅•释天》:“﹝太岁﹞在辛曰重光。
”玄黓xuán yì玄黓:天干壬的别称,用以纪年。
壬年称玄黓。
《尔雅•释天》:“﹝太岁﹞在壬曰玄黓。
”郝懿行义疏:“按玄黓,言物终而幽翳也。
”《淮南子•天文训》:“戌在壬曰玄黓。
”高诱注:“在壬,言岁终包任万物,故曰玄黓也。
”金元好问《壬子冬至新轩张兄圣与求为儿子阿平制名》诗:“玄黓之冬客须城,问平之年纔五龄。
”昭阳1,天干中“癸”的别称。
十干中癸的别称,用于纪年。
《尔雅•释天》:“﹝太岁﹞在癸曰昭阳。
”《淮南子•天文训》:“亥在癸曰昭阳。
”高诱注:“在癸,言阳气始萌,万物合生,故曰昭阳也。
”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岁次昭阳,月在大梁。
”2,其他解释:1.游戏人物、2.楚国令尹、(人物概述、家族背景、生平概述、相关事迹)、3.岁时名、4. 汉代宫殿、联想笔记本、《公主驾到》中的三公主地支中的别称解释:困敦读音kùn dūn解释:十二支中“子”的别称,用以纪年。
《尔雅•释天》:“﹝太岁﹞在子曰困敦。
”《淮南子•天文训》:“困敦之岁,岁大雾起,大水出。
”高诱注:“困,混;敦,沌也。
言阳气皆混沌,万物牙蘖也。
”赤奋若chìfèn ruò(1).古代星(岁星)岁(太岁,亦称岁阴、太阴)纪年法所用名称。
谓太岁在丑、岁星在寅的年份为“赤奋若”。
《史记•天官书》:“赤奋若岁:岁阴在丑(当斗、牛二宿之位),星居寅(当尾、箕二宿之位)。
”《淮南子•天文训》:“太阴在丑,名曰赤奋若,岁星舍尾、箕。
”清《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序》:“顺治拾捌年岁次辛丑赤奋若月年家后学浙水余增浚、武介甫熏沐顿首拜选”。
(2).天神名。
《淮南子•墬形训》:“赤奋若,清明风之所生也。
”高诱注:“赤奋若,天神也。
”摄提格古代(战国时期至秦汉)的一种星岁纪年中的年名。
该法假想有一颗速度与岁星(木星)视运动平均速度(12年1周天)相同,而方向相反的天体,称为“太岁”,以它的位置纪年。
当木星位于丑位时,太岁即位于寅位,该年就称为“摄提格”。
也简称“摄提”。
如屈原《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即说他生于摄提格年。
后来这种纪年法发展为干支纪年法,摄提格年就改称寅年。
摄提,一是星官名,属亢宿,共六星;二是古代年名“摄提格”的简称。
(辞海第1855页,旧版。
)单阏chán è单阏(单阏)岁阴名。
卯年的别称。
《尔雅•释天》:“﹝太岁﹞在卯曰单阏。
”《史记•天官书》:“单阏岁,岁阴在卯、星居子。
”司马贞索隐引李巡曰:“阳气推万物而起,故曰单阏。
”汉贾谊《鵩鸟赋》:“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鹏集予舍。
”清恽敬《祭张皋文文》:“单阏之举,子罢予解,北上折翼,嗷於中野。
”执徐zhíxú古时以干支纪年,岁在辰为执徐。
《尔雅•释天》:“﹝太岁﹞在辰曰执徐。
”陆德明释文引李巡云:“执,蛰也。
徐,舒也。
言蛰物皆敷舒而出,故曰执徐也。
”《汉书•礼乐志二》:“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明唐顺之《雁训》:“执徐之岁,有雁集于顾舍人第,舍人筮之得《小过》焉。
”大荒落dàhuānɡluò1.亦作“大荒骆”。
亦作“大芒落”。
亦作“大芒骆”。
2.太岁运行到地支“巳”的方位,这一年称大荒落。
《尔雅.释天》:“﹝太岁﹞在巳曰大荒落。
《史记.天官书》:“大荒骆岁:岁阴在巳,星居戌。
“因以为十二地支中“巳”的别称。
敦牂dūn zāng古称太岁在午之年为“敦牂”,意为是年万物盛壮。
《尔雅•释天》:“﹝太岁﹞在午曰敦牂。
”郝懿行义疏:“《占经》引李巡云:‘言万物皆茂壮,猗那其枝,故曰敦牂。
’”《史记•历书》:“商横敦牂后元元年。
”张守节正义:“孙炎注《尔雅》云:敦,盛也。
牂,壮也。
言万物盛壮也。
”协洽xiéqià未年的别称。
《尔雅•释天》:“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未曰协洽。
”郝懿行义疏:“协洽者,《占经》引李巡云:‘言阴阳化生,万物和合,故曰协洽。
协,和也;洽,合也。
’孙炎云:‘物生和洽含英秀也。
’”《淮南子•天文训》:“太阴在未,岁名曰协洽……协洽之岁,岁有小兵,蚕登稻昌,菽麦不为,民食三升。
”高诱注:“协,和;洽,合也。
言阴欲化,万物和合。
”涒滩tūn tān岁阴申的别称。
古用以纪年。
《尔雅•释天》:“﹝太岁﹞在申曰涒滩。
”《吕氏春秋•序意》:“维秦八年,岁在涒滩。
”高诱注:“岁在申名涒滩……涒滩,夸人短舌不能言为涒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