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利益,通过协商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议,实施统一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消除商品、要素、金融等市场的人为分割和限制,以国际分工为基础来提高经济效率和获得更大经济效果,把各国或各地区的经济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联合体的过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有四个阶段: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通的限制;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可以根据市场融合的程度,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优惠贸易安排(2)自由贸易区(3)关税同盟(4)共同市场(5)经济同盟(6)完全经济一体化。
3.最具代表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1)欧洲联盟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EU)的前身是欧洲经济共同体(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EEC)。
1951年4月,西欧6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在法国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也称《巴黎条约》),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后,西欧6国认为可以把巴黎条约的原则扩大到其它领域。
1957年3月25日,西欧6国政府在意大利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这两个条约合在一起统称为《罗马条约》。
《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同时,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
《罗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建立全面的关税同盟,即内部取消各种商品的关税,对外采用统一关税;对外实行共同的贸易政策;内部实施共同农业政策;逐步协调经济和社会政策,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
自1958年1月《罗马条约》生效、欧共体成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西欧经济一体化取得巨大成就。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
成员国经贸政策的自主权相应受到约束
区域经济一体化之前,各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基本具有自主性,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内,区域性国际协调渗透至各成员国经贸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成员国自主的经济权。
增强成员国自身的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发展速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世界贸易总量的增长;
01
一体化加快技术开发的向外扩散,使区内、区外国家得益,提高世界的科技开发水平。
竞争加强效应 关税同盟建立后,促进了商品流通,可以加强竞争、打破独占,使各国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提高,经济福利因此提高。
投资刺激效应 随着市场的扩大,风险与不稳定性降低,会吸引成员国厂商增加新的投资;另外,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原有的厂商也会增加投资,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能吸引更多的区外投资。
垂直一体化 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组成的一体化。如北美自由贸易区。
按一体化的范围大小划分
部门一体化 是指区内各成员国的一种或几种产业(或货物)的一体化。
全盘一体化 是指区域成员国的所有经济部门加以一体化。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体化的内部影响 1、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 ⑴通过取消关税、非关税壁垒,形成区域性的统一市场; ⑵集团内部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经济依赖加深,贸易环境改善 。 50年代至70年代,共同体内部贸易额占成员国贸易总额的比重从30%提高至50%。80年代,欧共体工业生产增长了20%,区内贸易额从1982年的55%上升到1988年的62%。1992年欧洲统一大市场建成后,欧共体内部贸易的增长更快。
区域经济一体化使贸易更多地趋向于区域内部,减少与区外非成员国的贸易。 欧共体对美国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比重均有下降。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各个城市、地区或国家之间通过加强合作与协调,建立起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经济关系和合作机制。
这一概念强调了地区间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并通过深化合作、推动自由贸易、加强产业链衔接等方式,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实现地区经济整体效益的提升。
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通过合作和互补,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形成协同效应。
其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扩大市场规模,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消除贸易壁垒、加强市场开放和投资自由化,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扩大市场规模,为企业和消费者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后,区域经济一体化还可以加强产业链衔接,提升地区产业的竞争力。
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全面提升地区产业的竞争力。
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需要各方积极参与和合作。
首先,政府应当提供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鼓励企业间的合作与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其次,企业应当主动适应区域经济整合的趋势,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共享资源与市场,提高自身竞争力。
同时,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也应加强研究与交流,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地区间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的差异,合作与协调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克服不同地区之间的议程和利益差异,建立起合作机制和推动力。
其次,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和社会问题,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
同时,人口流动与社会保障问题也需要得到合理的解决。
最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高地区间的数字化便利性和互联互通水平。
总的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种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
催化剂:解决诸如国际收支等特殊问题
战后经济一体化出现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地理上的邻近是首要条件。一体化组织中的成员国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内部市场,就必须具有市场统一的客观基础,即地理上的邻近。
各成员国的经济互补性也是一体化组织得以稳定并不断升级的条件。一体化组织能否稳定下来,关键还是看各成员国对一体化内部市场的依赖度。
协调的基础是各成员国之间工业化发展水平相当
1
以一套完整的超国家的组织、管理机构来进行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协调
2
各种协调成就的获得是通过实施阶段性政策的结果
3
2、发展特点:
北美自由贸易区( NAFTA) 1、发展过程: (1)1988年美国与加拿大签署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1989年正式生效。 (2)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于1991年正式开始谈判,1992年签定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于1994年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规定15年内建成北美自由贸易区。 (3)1994年12月,在美国召集下,在美国举行了由北美、南美和加勒比所有(古巴除外)共34个国家参加的“美洲首脑会议”,讨论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涵义与形式
贰
第六讲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
壹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实践
肆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叁
定义:一体化,本身的含义是各个分散的不同的部分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国际经济一体化,则是指不同的具有行政主权的经济单位,通过自愿的决定和制度上的安排,部分削减自身的行政主权来形成一个较大的共同经济单位。
3
联邦制:超国家的一体化组织的权利大于各个成员国的权利。
6、完全经济一体化
六种一体化形式的比较
优惠关税待遇
区域经济一体化解释
区域经济一体化解释1.引言1.1 概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通过加强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实现资源的互补利用、市场的扩大和经济的整体竞争力的提升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它旨在通过促进跨地区的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的优化,推动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和整体提升。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了许多国家和地区追求经济增长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各个地区之间通过加强经济合作,实现资源要素的流动和互惠互利,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整合资源、提高市场规模和效应,实现制度和政策的协调与统一,推动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和提高。
它强调的是各个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互惠,通过资源的优势互补、产业的协同发展和市场的一体化,实现经济的内外联动与共同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许多积极影响。
首先,它可以有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实现各个地区之间的互惠互利。
其次,通过促进市场的一体化和扩大,加强了地区经济的竞争力,提升了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此外,通过加强制度和政策的协调与统一,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和政策环境。
然而,尽管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许多优势和潜力,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
其中包括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制度和政策的差异,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各个地区积极合作,加强沟通与交流,共同解决,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长期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种推动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和提高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
通过加强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和市场的优化配置,可以有效推动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和提升。
然而,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各个地区积极开展合作,解决各种挑战和难题,共同推动地区经济的繁荣和稳定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将介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和概念。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某一地理区域范围内,各地经济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通过合作与协调,共同发展的过程。
它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升地区竞争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目标是建立一个统一的经济体系,通过深化市场一体化、推动区域一体化、加强产业一体化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发展的互补与协同效应。
下面是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产业一体化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
通过建立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融合与互动,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优势互补和规模效应。
例如,各国在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和服装等产业中相互合作,形成全球性的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链的一体化和深度融合,提高整体产业竞争力。
二、深化市场一体化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等形式,打破贸易壁垒、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跨境贸易和资本流动,加强区域内市场的一体化和互联互通。
例如,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市场,实现了货物、服务、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推动了欧洲区域一体化进程。
三、优化资源配置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之一。
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分配,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最优配置。
通过建立产业专业化和地区分工,可以将各地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回报率。
例如,沿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经济发展中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互补,通过资源的共享和合作,实现了区域内的协同发展。
四、增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方式。
通过加强政府间的沟通和经济政策的协调,推动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
例如,东盟国家通过签署自由贸易协议(FTA),建立了东盟共同市场,通过共同发展和合作,增强了区域内的一体化程度。
总而言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的趋势,也是国际社会合作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深化产业一体化、加强市场一体化、优化资源配置和增强合作与协调,可以构建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体系,实现共同繁荣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通过建立共同市场、贸易结构和生产基础设施等方式,使得多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互相联系、协调和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合作的进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研究已经成为了国际关系和国际贸易的热门话题,它不仅关乎着不同位置、不同环境下的国家、区域经不断的交流融合,同时也为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一个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合理分配地区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等原则。
指导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原则为互惠互利和协调发展。
通过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式,提高区域各国经济的整体实力。
实行自由贸易的原则,则是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接触贸易壁垒和降低贸易成本,为整个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对于一个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来说,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强政治和法律监管,通过建立合理的制度和法规,以保护发展区域经济活动和保证公平竞争。
同时,该区域的政治和社会文化环境也是重要的因素,需要加强教育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技术服务,提高区域的国际化和信用等级。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几方面的支持:首先,各国家或区域政府应在政策、法规等方面积极配合,通过建立和实施相关政策措施,以保证其主导作用,并防止政治和贸易隔阂的出现。
其次,需要国际资本的支持和推动,在开发和推广新技术、产业和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多方面投资和引导,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同时,需要区域内企业的积极参与,建立起合作共赢、联合投资、资源互补的合作机制,以实现区域经济共同繁荣的目标。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趋势,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将对于国际贸易、国际政治和文化、人员流动和城市化等多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实现全球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快速发展和交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推手。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定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定义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指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的经济实体之间,在政策、法律、经济体系等方面进行合作与整合,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
这一概念强调了地理区域内的经济互动与合作,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竞争力等方式,实现经济整体的协同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建立和发展区域内各个经济实体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合作,实现经济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这种合作可以包括政府间的政策协调、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市场间的贸易往来等多种形式。
通过加强合作与交流,不同经济实体可以共同面对挑战、分享机遇,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趋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跨国公司的兴起、信息技术的发展、贸易壁垒的降低等因素,使得不同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也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条件和机遇。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意义在于促进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社会福利的提升。
通过合作与整合,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经济增长。
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可以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技术创新的加速以及人才交流的深化,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题。
例如,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存在差异,资源禀赋和竞争优势也不尽相同,这给合作与整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此外,政策协调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文化差异等因素,也可能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造成阻碍。
为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政策协调和法律制度建设,为区域一体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
企业应加强合作与交流,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积极参与区域合作。
社会各界应加强宣传和推动,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认识和意识,形成共同推动发展的合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推动地理区域内经济实体合作与整合的重要手段,具有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潜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名词解释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名词解释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一定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经济活动的日益紧密联系与相互依赖的过程。
它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层面,旨在消除地区间的经济壁垒、促进资源配置的高效性与优化性、推动经济发展的协同性和可持续性,最终实现区域间的经济联结与共同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起源于欧洲。
20世纪60年代末期,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开始逐步取消经济壁垒、推进经济合作,最终形成了欧洲共同体。
这一过程被认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案例。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共同体不断加强合作,逐步发展为欧洲联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仅是欧洲的经验,世界范围内也有多个地区进行了类似的探索与实践。
例如,亚洲的东盟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成立了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构建了东盟共同体;南美洲的南方共同市场通过签署《阿斯德合作协定》,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仅是简单的贸易合作,它更深层次地影响着参与国家的经济结构与发展战略。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家之间需要通过建立共同的规章制度、推进经济政策协调与资源流动,促进产业间的相互依赖与协同发展。
这意味着各国要做出让步与调整,放弃一部分国家主权和政策独立性,愿意接受整个区域的集体利益和规则。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首先,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和夯实经济合作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
例如,东盟成员国中一些相对较小的经济体,通过与东盟其他成员国的经济合作,可以更好地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市场优势,推动经济发展。
其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促进技术与知识的跨国流动与共享,提升整个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此外,区域经济一体化还有助于减少地区内外部差距,促进贫富差距的缩小,实现可持续与包容性的经济增长。
然而,区域经济一体化也会面临一些挑战与困难。
首先,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政策协调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各国之间的发展差异和意见分歧可能会导致冲突和摩擦。
最新区域经一体化ppt课件
100%)
AB国关税同盟成立后
贸易
B国 钢铁成本 $150 在A国价格 $150
A国 钢铁成本 $ 250
C国 钢铁成本 $100 在A国价格 $200 ($100+关税
100%)
自由贸易
P
PA
PB Pc
K
O Q1
E
进口
S
D Q
Q2
对BC两国的产品征税
➢区域一体化的内在条件 ➢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外的关系 ➢对区域一体化的审查监督 ➢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安排
区域一体化的内在条件
➢区域一体化的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贸易所要达 到的自由化程度。 ➢一般要求区域一体化成员对彼此间的贸易尽可 能广泛地取消关税措施、国民待遇限制或其他贸 易限制措施,实现内部贸易的自由化。
由于成立同盟,使国内的产品价格降低 (包括免税的因素),该国就可能扩大 需求,而增加从伙伴国进口产品。
4、其他效应
减少海关行政开支 抑制走私 提高谈判实力
对关税同盟静态效应的总结
关税同盟建立以前关税水平越高,建立后的贸 易创造效应越大
关税同盟成员国的供给与需求弹性越大,贸易 创造效应越大
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产品成本差异越小,贸易 转移的损失越小
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外的关系
➢为区域一体化安排建立一定的约束,防范区域一 体化演变为贸易保护主义 ➢该同盟或该协议的参加方对未参加同盟或协定 的缔约方的贸易所实施的关税或其他贸易规制, 在总体上不得高于或严于未建立同盟或未达成协 定时各组成领土所实施的关税和贸易规制的一般 限制水平。
对区域一体化的审查监督
($100+关税200%)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课件
区域一体化有助于提升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使其在 全球政治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促进国际合作与外交关系
区域一体化可能促使成员国之间加强外交合作和国际事务协调,提升 国际合作水平。
地缘政治格局变化
区域一体化可能导致地缘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影响地区和平与安全。
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挑战
详细描述
亚太地区拥有众多国家和经济体,具有多样 性、复杂性和互补性等特点。目前,亚太地 区已形成多个区域合作机制,如亚太经合组 织、东亚峰会等。未来,随着全球化和多边 主义的深入发展,亚太地区有望进一步加强 区域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共同应 对全球性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
02
深化合作与伙伴关系
区域一体化可以深化各国间的经 济合作,加强伙伴关系,提高区
域整体竞争力。
04
提高国际地位与影响力
区域一体化有助于提高区域内国 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
05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案例研究
欧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总结词
欧盟作为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典范,其发展历程漫长且成果显著。
详细描述
区域一体化可能对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造成挑战,需要国际社会 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04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与前景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经济差异与不平衡
区域内的国家之间可能存在显 著的经济差异,导致在一体化
进程中难以平衡各方利益。
政治与安全因素
政治不稳定性、地区冲突和外 部干预可能对一体化进程产生 负面影响。
加剧全球竞争格局
区域一体化可能导致全球范围内出现 各种经济联盟和竞争集团,加剧全球 竞争格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
• 3.4加深与扩大阶段
• (1)欧盟 • (2)美国 • (3)日本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活 动 • (4)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贸易合作进 一步加强
欧盟(European Union)
• (1)欧盟迄今为止有多少个成员国?分别 是哪些国家?欧盟经过了几次扩大?最大 的一次欧盟东扩发生在什么时候? • (2)欧盟的官方语言是什么? • ( 3 ) Which is the correct term-'European Union', 'European Community' or 'European Commission'?
• 1.2 基本特征 • (1)成员间消除某些方面的歧视,并尽量采 用共同的政策与措施; • (2)在同样的方面,共同保持对成员外的歧 视,并限制单个成员的对外权限; • (3)各成员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参与其中, 目的在于取得非合作条件下无法获得的某 些效果与利益; • ( 4)它的性质可以视为,全球范围内无法实 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与经济合作,只 能在局部地区的某些方面进行。
• 2.3 按照区城经济一体化各成员的经济发 展水平划分
• (1)水平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 ) • (2)垂直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 )
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 3.1萌芽与初创阶段 • 1949年 1月,原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 1951年 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在巴黎签定了(欧洲 煤钢联合条约),决定成立煤钢共同市场 • 1957年3月,上述六国又在罗马签订了(罗马条约),条约 于 1958年 1月 1日起生效 • 1959年6月,英国等七国在斯德哥尔摩举行部长级会议, 通过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草案),并在 1960年 1月签订 《建立欧洲 自由贸易联盟条约》,条约于同年 5月生效, 条约签订国组建成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于 1961年,在 美洲成立了拉丁美洲自由贸易联盟(LAFTA)与中美洲共 同市场(CACM )。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将一个或多个地理相邻的经济区域,通过取消或减少贸易和投资壁垒、提高产业配套和资源整合水平等方式,促进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互动,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合作和发展。
其目标是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等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提升全体居民的福利水平。
区域经济一体化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贸易和投资自由化:通过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等手段,促进区域内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并吸引更多的投资流入。
2. 产业转移和协同发展: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配套,促进区域内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提高整体产业竞争力。
3. 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强区域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内交通运输效率和信息流通速度,促进区域内人员、物资、信息的互联互通。
4. 人才流动和文化交流:通过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区域内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区域内各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合作。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促进区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实现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区域经济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是指地理区域上较接近的两个或以上的国家实行的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组成的区域性经济组织。
国际经济一体化一般是以地区经济合作为其核心内容,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的合作。
一体化要求打破国界,实行紧密的国际合作和国际协调,并建立起一整套共同机构。
关税同盟理论
(二)贸易转移效应(trade diverting effect)
$3盟的动态效果
2
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3
加强市场竞争,推动利益增长
4
刺激投资:市场扩大、商品流通、贸易壁垒
5
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关税同盟理论
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一、所谓协议性国际分工,是指一国放弃某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另一国,而另一国则放弃另外一国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对方,即两国达成相互提供市场的协议,实行协议性分工。 二、协议性分工原理建立在成本长期递减理论基础上。
7
北美自由贸易区、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
8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一、一体化的内部影响 (一)促进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 欧共体成员国内部贸易的增长(10亿美元) (二)改变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 (三)有利于经济一体化国家整体贸易地位的提高 (四)成员国经贸政策的自主权相应受到约束
按一体化的范围划分
1
部门一体化sectoral integration 欧洲煤钢共同体
2
全盘一体化overall integration 欧洲联盟
3
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4
水平一体化 horizontal integration 横向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增长效应
关税同盟建立后,各种有利的动态效应
得以发生,成员国的国民经济会获得迅
速增长。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状况
一、欧洲联盟(EU)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四、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五、其他区域一体化组织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进区域内新技术、新观念、新的管理方式的传递,减少各国
歧视性的政策与措施等。
规模经济效应
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后,出口市场得到扩 大。厂商由此可充分利用其生产能力、 扩大生产规模,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平 均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市场结构效应
关税同盟使市场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它将容许
多个适度规模的企业生存下来,这样就降低了 某个企业在行业中的垄断程度,提高了市场的 竞争性。市场从垄断性向竞争性转化,使市场 结构趋于完善。
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是指由于关税同盟对内取 消关税,对外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关 税同盟国把原来从同盟外非成员国低成 本生产的产品进口,转换为从同盟内成 员国高成本生产的产品进口,从而发生 了贸易转移。
静态经济效应
3、贸易扩大效应 (Trade Expansion Effect)
4、社会福利效应 (Social Welfare Effect)
5、贸易条件效应 (Effect on Terms of Trade)
6、其他效应:减少行政开支;抑制走私;提高谈判
能力
影响静态经济效应因素
1、同盟前关税水平越高,同盟后贸易创造效应越大。
2、关税同盟成员国的供给与需求弹性越大,贸易创造效应 越大。 3、关税同盟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产品成本差异愈小,贸易转 移的损失愈小。 4、关税同盟成员国的生产效率越高,贸易创造效应越大, 关税同盟后社会福利水平越有可能提高。 5、关税同盟成员国对非成员国出口商品的进口需求弹性越 低,非成员国对关税同盟成员国进口商品的出口供给弹性 越低,则贸易转移的可能性越小。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四节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协商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议,实施统一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消除商品、要素、金融等市场的人为分割和限制,以国际分工为基础来提高经济效益和获得更大经济效果,把各国或各地区的经济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联合体的过程。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拉萨把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完全经济一体化。
三、最具代表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遍布世界各地。
在众多的区域性组织中,最有代表性和规模最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一)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EU)(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IA)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前身是由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建立的美加自由贸易区。
美国在签订了《美加自由贸易协议》后,马上又在1990年6月与墨西哥磋商签订美墨自由贸易协议事宜。
1992年8月12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议》。
该协议的宗旨是: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边和多边合作。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在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告诞生。
北美自由贸易区具有三个鲜明特点:“南”、“北”共存性;一国主导性;经济互补性。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成立于1989年。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通过资源的高度集中和优化配置,以及市场的深度融合和互补,推动经济的协同发展和整体提升的过程。
它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国际经济合作和地区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就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实施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
在不同区域内,资源的分布和禀赋是存在差异的,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将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实现资源的互补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和提升竞争力。
区域内实现市场的深度融合和互补,可以扩大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规模,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实现规模效应和外部经济效应。
其次,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走正确的路径。
首先,要推动政策的协调和一体化。
不同地区的政策差异可能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和市场的分割,因此,需要通过制定统一的政策和法规,消除政策的壁垒和限制,促进区域经济的融合和发展。
其次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互联互通。
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异也是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因素,需要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高交通、通信和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整合性和互操作性。
此外,还需要加强人才的流动和培养,促进区域内的人才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然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实施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不同区域间的差异和冲突。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利益冲突,尤其是在资源和市场等方面。
这些差异和冲突可能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阻力,需要政府加强协调和调解,促进区域间的合作和共赢。
其次是政策的协调和落实难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各地政府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但现实中政策的协调和落实往往较为困难,需要加强政府间的合作和协商机制。
此外,还有经济体制和机制的不同。
不同区域的经济体制和机制也存在差异,需要进行改革和调整,以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欧洲联盟
6、发行单一货币,建立欧洲中央银行,统一 货币政策 2002年1月1日零时,欧元正式流通,并成立 了欧盟中央银行,因此,货币政策已经统一。
三、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由美国、加拿大和墨 西哥3国组成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 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 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 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
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原因 1、在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内,各国由于交往便利, 经济联系密切,易于找到利益的共同点,从而达成 某种协议,建立某种一体化组织。 2、一些大国为了在世界市场中抢占更多的份额, 需要以各自建立的一体化组织为依托,极力扩大势 力范围,实现竞争优势。 3、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相互间的政治协调与合作, 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以集团形式迎接经济全球化 的挑战。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优惠贸易安排
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 按一体化程度划分 共同市场
经济同盟
区域 经济 一体 化 按经济一体化 的范围划分 完全经济一体化 部门一体化 全盘一体化 水平一体化 按参加国的经济 水平划分 垂直一体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定义及形成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伙伴国家之间市场一体化的过程,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向经济政策的统一逐步深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921 年,当时的比利时与卢森堡结成经济同盟,后来荷兰加入,组成比荷卢经济同盟。
1932 年,英国与英联邦成员国组成英帝国特惠区,成员国彼此之间相互减让关税,但对非英联邦成员的国家仍维持着原来较高的关税,形成了一种特惠关税区。
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并形成三次较大的发展高潮。
第一次高潮发生在20 世纪50 ~60 年代。
第二次高潮发生在20 世纪70 ~80 年代后半期。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原因1 、联合一致抗衡外部强大势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直接动因2 、二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
3 、维护民族经济利益与发展及其政治利益是地区经济一体化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因。
无论是发达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其根本原因都在于维护自身的经济、贸易领利益,为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4 、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并持续发展的经济源泉。
5 、贸易创造等各种积极的经济效应,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并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途径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主要依靠三条途径:一是不断深化、升级现有形式;二是扩展现有集团成员;三是缔结新的区域贸易协议或重新启动沉寂多年的区域经济合作谈判。
三、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构建思路(一)区域政府合作必须构建一个统一协调的市场竞争规则。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是市场竞争规则的一体化。
欧共体创建和欧盟运行的实际经验表明,一个统一的协调的市场竞争规则对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没有它的支撑,就无法在区域大市场范围内,协调各地方的政府行为,无法限制地方政府主导的盲目重复建设的冲动,无法使区域内市场主体进行充分、有效的和公平的市场竞争,无法防止市场竞争被各地区行政权力和垄断势力扭曲,无法实现区域范围内的资源有效配置。
因此,区域内各政府应实行统一的非歧视性原则、市场准入原则、透明度原则、公平贸易原则,清理各类法规文件,逐步取消一切妨碍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制度与政策规定,取消一切妨碍商品、要素自由流动的区域壁垒和歧视性规定,促进市场的发育与完善。
(二)区域政府合作必须要有跨行政区的制度性的组织协调机构。
(三)区域政府合作必须强化对区域内交通、港口、通讯等基础设施的统筹与管理,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
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基本架构,交通、港口、通讯是推进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基础,也应该是区域整体规划的核心。
没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不仅使现有的资源与设施空置与浪费,而且也极大地影响地区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提高了区域内的交易成本。
(四)区域政府间合作必须构建区域经济特色,充分发挥产业竞争力。
区域整体竞争力归根到底在于产业的竞争力,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产业区域特色优势的形成。
因此,区域内各地必须从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出发,统一制定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区域产业政策。
四、亚太经合组织发展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立时定位为论坛性质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1994年确立了茂物目标,即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分别于2010年和2020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1995年日本大阪会议将APEC茂物目标具体化,确定了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15个领域,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的13个领域。
1996年各成员提交了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单边行动计划(IAP),并确定以自主自愿的原则进行推进,1997年1月开始实施。
2010年APEC中5个发达成员按照承诺参加了茂物目标评估,同时8个发展中成员自愿提前参加了评估。
自2010年13个成员完成评估以后,APEC向何处去以及用何种方式继续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成为APEC发展的重要议题。
自20世纪末以来,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迅速,APEC成员不仅与外部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诸多区域贸易协定(RTA),而且成员之间也建立了诸多的RTA,这些RTA必将对APEC今后的发展和新目标的确定产生巨大影响。
五、北美自由贸易区经验与欧洲联盟、南方共同市场等其他类型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相比,北美自由贸易区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其是典型的南北合作型、大国主导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这表明,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已经发生重大转变,经济的区域一体化与多极化呈现出交织发展的态势。
发展中国家在当代世界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也已发生变化,即由过去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政治上和军事上争夺的“中间地带”,转而成为发达国家争夺贸易、投资场所和经济势力范围的战略要地。
这种多角色的转变,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都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平等的经济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在这方面,北美自由贸易区为在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建立南北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这表明,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南北关系应是一种双赢而不是零和的关系。
由于南北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组建的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甚至超越意识形态障碍的区域经济集团,这有助于突破美、鸥等发达国家超越意识形态障碍,改变过去对发展中国家的歧视政策。
从这个意义上说,南北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创造一种平等的竞争环境[11] .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考虑,北美自由贸易区也证明自由贸易区是差距较大的国家之间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非常明智和适当的选择。
由于美、加、墨三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因此尚难以实行其他高级类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因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等形式对于成员国有较强的经济趋同要求;而自由贸易区则仅以削减和取消关税壁垒为主要目标,成员国间发展水平差距大些也无大妨碍。
实践证明,只要在削减和取消关税壁垒的步骤和时间表上能够坚持互利互惠和协商一致的原则,并适当照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成员国的利益,可以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达成共识而共建自由贸易区。
事实上,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后,身为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比较成功地实现了资源互补和共同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就充分证明在相邻相近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可以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经验证明,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各方面差异较大的国家也可以走到一起来组成区域性经济贸易组织,以共同推动区域经济贸易的发展。
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间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完全可能,也说明自由贸易区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合适形式。
这也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最大研究意义和价值所在。
六、北美自由贸易区对我国的启示就我国来说,到目前为止还尚未正式参加任何自由贸易区,这对于我国的经贸发展来说并非是积极因素。
对于我国来说,游离于自由贸易区之外一方面使我国只能坐视积极参与区域贸易安排的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尽先机,无法享受区域贸易安排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另一方面,由于区域贸易安排对区内国家实行优惠待遇,其成员对区外贸易伙伴仍保留各自原有的贸易壁垒,因而它所产生的贸易转移效果和排他性效应日益明显,致使我国受到程度不同的歧视性影响。
同时,自由贸易区是世界贸易组织明文允许存在的例外,不予以积极利用就没有充分利用世贸规则来为我国谋取应得的利益。
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我国都应重视和利用自由贸易区来推动我国外贸的进一步发展,并进一步建立和巩固我国在自由贸易区内的领导地位。
七、APEC内部RTA问题分析从世界贸易组织(WTO)公布的最新资料来看,到2014年9月,APEC成员之间建立的RTA已经达到了49个,绝大部分RTA(区域贸易协定)包括了商品和服务自由化两方面内容,只有东盟与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澳大利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智利与马来西亚四个RTA 仅包括商品贸易自由化内容。
在APEC成员之间建立的影响比较大的RTA包括以东盟为中心建立的四个RTA;以美国为主导,正在进行谈判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东亚地区正在推进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和中日韩FTA(自由贸易协定)等。
以东盟为主建立的四个RTA已经开始实施。
东盟与中国的RTA分别于2005年1月和2008年7月开始推进商品自由化与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东盟与日本的RTA于2008年12月开始实施;东盟与韩国的RTA于2009年5月开始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2010年1月开始实施商品贸易自由化,这种先推进服务贸易,后推进商品贸易自由化模式在RTA发展进程中比较少见;东盟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RTA于2010年1月开始实施。
(以东盟为中心建立的四个RTA是:东盟—中国RTA;东盟—日本RTA;东盟—韩国RTA;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RTA。
这里不包括东盟与印度建立的RTA,因为印度不是APEC成员)按照预计时间表,RCEP于2013年初启动谈判,2015年底完成谈判并进入实施阶段。
截至2014年6月,RCEP已经举行了五轮谈判。
RCEP目前已经成立了四个工作组,包括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以及相关政策工作组。
谈判涉及的内容类似于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的内容。
应该说,RCEP谈判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TPP原本是APEC内部经济规模较小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于2006年5月开始实施,参加国家包括新加坡、新西兰、文莱和智利,目前的研究习惯称为“TPP4”。
“TPP4”虽然经济规模不大,但采取了开放态度,欢迎APEC其他成员参加。
2009年11月,奥巴马总统正式宣布美国与上述国家进行TPP谈判,并将谈判目标定义为“高标准”的“21世纪贸易协议”。
2010年3月15—19日,美国参加并主导了TPP首轮谈判,参加谈判的国家除“TPP4”和美国之外,还包括澳大利亚、秘鲁和越南,称为“TPP8”。
2010年10月,马来西亚开始参加第三轮谈判,称为“TPP9”。
2012年12月加拿大、墨西哥参加了第15轮谈判,称“TPP11”。
2013年9月,日本第一次参加TPP正式谈判。
目前参加TPP谈判的共有12个APEC成员,称为“TPP12”。
2013年7月,TPP完成了第18轮谈判,但是谈判进程比预期困难得多。
截至目前,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网站公布的资料分析,TPP第18轮谈判之后,又进行了五次磋商,最近的一次于2014年5月在新加坡举行,磋商披露的内容比以前的轮次谈判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