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 教案3
《植物的一生》教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植物的一生》教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2ad8fe80c22590102029ddd.png)
《植物的一生》教案种子的结构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探究种子的结构。
2、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知道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的区别,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观察种子的结构中,由于种子内胚的体积很小,其各部分的结构不易看清,尤其是单子叶植物内的胚,和胚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易剥离。
因此认清胚的结构是一个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一、引言设计:承上启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发现新的问题。
例如:提问:“我们吃的萝卜是植物的一种组织还是一个器官?”“萝卜是植物的什么器官?”“植物还有那些器官?”“为什么我们学植物的一生先从种子学起?”教师可引导,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大都是先由种子发育成幼苗,在依次出现其它器官的。
二、新课的设计:(一)在引入本课主题后,分发实验材料,同时要提醒学生要注意老师的讲述,因为种子虽小,尤其是种子内的胚非常娇嫩,一不小心就会损伤,影响观察。
(二)指导学生先了解玉米等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出示挂图,简述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然后让学生按要求剥开玉米种子的外皮,用针将中心白色的胚剥离,用放大镜观察其形态,再取一粒种子然后让学生按教材所示的方法将种子切开,在切面上滴一滴碘液(说明,胚乳中有大量的淀粉,遇碘会变蓝,而胚不变蓝)。
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对照教材,认清胚的结构,归纳板书。
(三)指导学生了解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让学生按照教材所示的方法,解剖认识菜豆种子的结构,归纳板书。
(四)将两类种子进行比较,注意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列表总结。
(五)提出胚是种子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将来植物体的雏形,一旦胚受到损伤,种子就不能萌发,所以,胚的完整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内因。
胚乳和种皮只不过是在胚长成幼苗过程中提供营养和保护的作用。
(六)种子的分类。
浙教版7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第4节植物的一生教案
![浙教版7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第4节植物的一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118eeb9ec3d5bbfd0a7444.png)
第4节植物的一生1教学目标1、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知道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
3、知道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基本过程。
4、掌握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
5、了解芽发育的情况和顶芽与侧芽的生长关系。
6、知道花的结构。
7、知道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大致情况。
8、能根据植物的一生,描述植物的生命周期2学情分析1、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2、能根据植物的一生,描述植物的生命周期3重点难点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
掌握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知道花的结构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植物的一生引入一、种子的结构1.观察浸胀的蚕豆种子。
(1)先观察蚕豆种子的外形。
(2)剥去种皮,掰开子叶,用放大镜观察蚕豆种子的胚,它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
2.观察浸胀的玉米种子。
(1)用刀片在玉米种子中央纵向剖开,用放大镜观察玉米种子的胚。
(2)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上碘液,能看到变蓝色,说明种子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3.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都有种皮和胚,这是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
其中胚又是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组成。
不同点是:蚕豆种子无胚乳,有两片子叶;玉米种子有胚乳,有一片子叶。
4.植物种子的分类。
(1)根据种子里有无胚乳分为:①有胚乳种子,如水稻、小麦、玉米、蓖麻等。
②无胚乳种子,如大豆、花生、黄瓜、菜豆等。
(2)根据种子里有无子叶分为:①单子叶植物种子,如小麦、水稻玉米、高粱等。
②双子叶植物种子,如南瓜、大豆、花生、橘子等。
5.种子里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在有胚乳的种于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里。
在无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里。
二、种子的萌发1.种子的结构是种子萌发的基础,种子中活的胚,是将来发育成幼苗的结构基础,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是胚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来源。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 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61478b647d27284a735188.png)
§1.4植物的一生(3)【学习目标】1、了解芽的结构和芽的生长;了解花的和结构和功能;3、知道顶芽与芽的生长关系。
【学习重点】➢芽的结构和生长。
【学习难点】➢顶芽与侧芽的生长关系。
【基础部分】(学习程序:课前独立学习书本22—25页,然后完成基础部分。
课内小组交流,对学,群学,互帮互助,纠错,然后小组选代表汇报,时间5分钟)1、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区分顶芽和侧芽?顶芽和侧芽的生长结果怎样?2、一年生的被子植物经历哪些生长期?【要点部分】(学习程序:各组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并进交流,课内讨论,不做与课堂讨论无关的事情,上台展示,组间点评,时间25分钟)1、根据下图芽的结构写出各结构名称及发育的结果(生长点的外侧部分)1是,发育成;(芽轴顶端的结构)2是,能使芽轴逐渐;(芽轴四周的结构)3是,发育成;(枝芽的中间部分)4是,发育成;(幼叶与芽轴之间的小突起)5是,发育成。
2、桃花的结构(学生根据23页的观察花的结构活动,完成下面的空格)根据上图填写花的各部分结构:1是花柄,2是,3是,4是,5是,7是,里面含有,5和7合是,8是,9是,10是,3、9和10合起来是,11是3、根据桃花结构填写下面花蕊的结构雄蕊(里面有花粉)花蕊雌蕊里面有4、读课本P22图1—39,分析得出顶芽和侧芽的生长关系是怎样的?并说说什么叫顶端优势?在农业生产中有何应用?3、请在植物的生长时期图中填上相应的生长时期。
(P24)【思考与讨论】1、植物的生长时期与动物的生长时期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这说明了什么?2、“种子是植物生长时期的起点”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拓展部分】(学习程序:课内先独立完成拓展部分并对答案,小组汇报。
时间5分钟)1.为了进一步认识樱桃花的结构,小明对樱桃花实物进行认真观察,下列不可行...的是( )A.数清花瓣、花萼的数量台戏 B.准确描述樱桃花各结构的颜色C.利用放大镜辅助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D.利用高倍显微镜直接对樱桃花做整体观察2.我们平时常吃的西瓜和西瓜籽分别属于植物体的 ( )A.果实和种子 B.茎和种子 C.花和果实 D.花和种子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3.5植物的一生》4课时教案设计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3.5植物的一生》4课时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059fb97e21af45b207a811.png)
第五节植物的一生教学目标:1•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知道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的区别,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
3•知道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基本过程。
4.了解芽发育的情况和顶芽与侧芽的生长过程。
5•知道花的主要结构。
6.知道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大致情况。
7•能根据植物的一生,描述植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教学难点:如何进行探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方面:⑴识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异同点。
⑵识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概念;⑶识记种子的成分。
2.能力方面:⑴初步学会解剖和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⑵通过设计表格,列表比较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⑶探究种子的成分,掌握定性实验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⑷通过单、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⑴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向学生渗透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⑵通过探究种子的成分,向学生渗透事物的个性和共性统一的观点。
⑶通过课上及课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科学素质。
教学重点:解剖和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识记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教学难点:玉米种子子叶、种皮和果皮的观察。
探究种子成分实验7•讲解板书:2•玉米种子的结构1)果皮和种皮:在玉米种子的外层,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易分开。
其作用是保护种子(或果实)内部的结构。
2)胚乳:去掉果皮和种皮后,内部大部分是贮藏营养物质的结构,叫胚乳。
3)胚:位于胚乳的下方。
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组成。
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
①胚芽:位于胚的上端,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②胚根:位于胚的下端,与胚芽相对,将来发育成根。
③胚轴:位于胚芽和胚根之间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1.4植物的一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1.4植物的一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d60006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4.png)
1. 知识掌握:学生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描述种子发芽、根的生长、茎的延伸、花和果实的形成等基本过程。他们还能够解释植物的繁殖方式,以及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
2. 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参与实验活动,学生们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他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如何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并能正确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植物的一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植物的一生是如何经历的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植物的生长魅力。
简短介绍植物生长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② 设计有趣的比喻、卡通插图等,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引发学生的兴趣。
③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设计互动式的板书,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板书设计可以以植物生长的过程为主题,用简洁的文字和图示展示植物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在板书中,可以使用不同颜色标出各个阶段的关键步骤,如种子发芽、根的生长、茎的延伸等。此外,还可以加入一些有趣的卡通插图,如植物生长的动画,使板书更具趣味性。在互动式的板书设计中,可以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植物生长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板书设计,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学习的兴趣,并提高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 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在小组讨论和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展现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积极交流想法和观点。他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并能够尊重不同的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4. 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们通过分析植物生长的案例,培养了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他们能够提出问题,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科学七年级下浙教版3.5植物的一生教案3
![科学七年级下浙教版3.5植物的一生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42ddc80d3169a4517723a3ac.png)
3.5植物的一生(一)
时间
教学目标
1.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知道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的区别,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
重点难点
种子的主要结构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引入]将学生五一期间的作品进行展示,完成:植物的一生
一、种子的结构
[师]在黑板上画出种子结构示意图
1.蚕豆的结构[花生]胚和种皮
[小结]
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家乡,了解生活,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未知的精神,这可以认为是一个新课程理念下的必然,作为教师,如何对课本知识进行更好的构建,将其中的知识融会于学生的已知范围,从已知走向未知,从课本走向生活,从抽象的知识走向实践的指向...
该做的还有很多。
2.玉米种子的胚和种皮。
3.比较蚕豆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相同品不同点。
[师]胚是种子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将来植物体的雏形,一旦胚受到损伤,种子就不能萌发,所以,胚的完整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内因。
胚乳和种皮只不过是在胚长成幼苗过程中提供营养和保护的作用。
4.种子的分类。1.根据种子内有无胚乳,种子可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5.种子的成分。种子里含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在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中。在无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
2.注意变量的控制选择
3.对照课本上的设计方案,分析要比较哪些证据?
[师]从实验结果来看,阳光影响植物的生长一个次要原因。
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空气水分温度
4.种子萌发的过程
5.探究水稻萌发的因素
[课堂练习]
[小结]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浙教版科学七下1.4《植物的一生(第三课时)》教案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下1.4《植物的一生(第三课时)》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c2293331a37f111f1855bdd.png)
第四节植物的一生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芽发育的情况和顶芽与侧芽的生长过程。
2.识记花的基本结构,知道各部分的功能,明确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3.知道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大致情况。
4.能根据植物的一生,描述植物的生命周期。
二、教学重点:了解顶芽和侧芽的生长过程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能根据植物的一生,描述植物的生命周期备注师:种子萌发产生的幼苗怎么会长成枝叶茂盛的植物体呢?这与芽的发育有关。
谁了解或能区别顶芽和侧芽呢?生:...师:并板书:一、芽的发育师:.展示讲解:芽的结构1.结构: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侧芽所以,叶芽将来可能发育成枝或叶。
师:根据芽生长地方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芽分为这么两种。
2.顶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的顶端;侧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的侧面。
师:除了根据位置的不同可以分类外,还可以根据将来形成的类型不同来分为叶芽和花芽师:读图回答:你能从图上分析出顶芽和侧芽的生长关系吗?生:.....师:讲解板书:3.关系:顶芽的发育较快,往往抑制侧芽发育。
摘除顶芽,就会促使侧芽发育,多长侧枝。
思考:6、在棉花、大豆的生长过程中,农户常会对它们进行“摘心”(即摘除顶芽)。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7、为使行道树具有较大的遮荫面积,园林管理工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说说你的理由。
8、生:..............教学过程备注师:欣赏引课:首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美丽的群花。
(多媒体展示多彩的群花图)师:提问:花对人类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生:供观赏,美化、点缀我们的生活。
那对其本身来说有繁殖后代的作用。
师:讲述:被子植物生长发育成熟后,会开花结果,产生种子。
你要想知道花是怎样变成果实并产生种子之前,必须知道花的结构。
师:观看视频并展示板书:二.花的结构及功能1)花柄:连接茎和花2)花托:上面着生花的各个部分3)花被:花萼:由萼片组成,花开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花冠:由花瓣构成,花开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4)雄蕊:花药:里面有花粉花丝:支持花药5)雌蕊:柱头:接受花粉花柱:连接柱头与子房子房:外面是子房壁,里面有胚珠13.实验:认识花的结构1)观察花的结构;2)观察雄蕊和雌蕊;仔细观察雌蕊;3)填表强调: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1)由外向内正确的解剖步骤;(2)避免对花造成破坏,保存好各个结构以备用;(3)相临3位同学一组,边实验、边讨论,共同完成表格。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第一章第四节《植物的一生》(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第一章第四节《植物的一生》(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33555b83d049649a665805.png)
《植物的一生》(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教材探究: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自主解剖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并画出相关结构,然后进一步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点,对种子进行分类,并就种子的营养进行了适当的拓展。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植物的一生”是《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课时教材重点阐述了种子的结构,且侧重于利用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解剖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自行得出其相关结构,通过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点,来对种子进行分类。
学生在小学《科学》中已学习了相关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常识和观察能力。
但初一学生动手能力差,认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教师在重视探究式教学时,更应该教会学生初步实验方法和步骤,并帮助学生梳理不同种子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理解种子的两种分类方式: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
2.2 能力目标通过思考、交流、观察、动手实验等环节,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植物种子结构的探究,逐步养成关注自然界的习惯和尊重自然的态度;培养小组合作和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3.1 展示学生成果,引入新课3.1.1 展示部分学生活动成果,如图1所示(课前一周左右每生分发几粒绿豆种子,让学生自行种植)。
3.1.2 引出新课:种子播在土壤中,在适当的条件下会长出幼苗,因此要了解植物的一生,必须先了解种子的结构。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活动成果引入,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成就感。
3.2 种子结构3.2.1 观察种子学生每两人一小组,发放适量的种子(放在小烧杯里):向日葵种子、绿豆种子、水稻种子,并用媒体展示对应的植物。
在观察种子的基础上教师提问:关于种子,你最想了解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明确本节课主要探讨以下问题:种子的结构怎样?不同种子该如何分类,还有种子的营养等。
科学初一下浙教版3.5植物的一生教案
![科学初一下浙教版3.5植物的一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1347360b1c59eef8c7b491.png)
科学初一下浙教版3.5植物的一生教案[教材分析]本课要紧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及不同种类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了解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划分依据。
本课还安排一个学生实验、一个观看与思考、两组讨论。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看、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的科学的结论。
难点是:1.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2.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分析]初一学生生物学知识积存不多,特别是实验的机会少、动手能力差,教学在重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同时,更应该教会他们初步的实验方法及步骤。
初一学生正处在积极思维的年龄段,凡事都想明白什么原因。
因此,讲课前安排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本课内容较多,学生年龄小,大脑兴奋中心容易疲劳,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不断变换教学方式给予刺激。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明白种子的要紧结构;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能说出种子植物优于其他三类植物的缘故;【二】能力培养1、学会科学观看的差不多步骤及方法,培养学生观看、分析思考的能力;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三】情感教育1、参与搜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的交流和合作;2、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欢乐。
[教法设计]启发式引导、交互式交流、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预备]【一】教师活动1.学情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初一学生对本课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具备的能力及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2、教具预备。
实物投影仪、浸软的菜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稀释的碘液。
3、制作CAI课件。
【二】学生活动1、预备红色、黄色、绿色、黑色水彩笔各一支;2、搜集五种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其中要有松子〕。
第五节植物的一生教学设计(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五节植物的一生教学设计(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23af6d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c.png)
第五节植物的⼀⽣教学设计(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植物的⼀⽣》(第1课时)⼀、设计说明本节的重点在于学习种⼦植物类型中的被⼦植物,探究被⼦植物的⼀⽣历程,以此作为学⽣探究现代植物学习的启蒙,也为下⾯各章节知识的学习进⾏铺垫。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要让学⽣深⼊探究⽣物⽣命活动中⼀些有意义的问题,了解⼀株植物的⽣长变化过程,从种⼦到种⼦的⽣长周期和⼀株植物的6种器官,从⽽在头脑中建⽴⼀个认识植物的“模型”,并运⽤这个“模型”去认识周围其他的植物,获得对植物⽣长变化过程的科学的了解。
培养学⽣认真、细致地观察植物的⼀⽣,从中产⽣珍爱⽣命和进⼀步探究的欲望及体验收获的快乐。
学⽣对种⼦结构进⾏观察的尝试,可能会由于胚⼩、易破坏,单⼦叶植物的胚还不易剥离,不能顺利完成实验操作。
对此,⽼师要给于帮助,指导学⽣进⾏正确的操作。
⼆、教学⽬标1、科学探究⽬标探究种⼦的结构2、知识与技能⽬标:(1) 知道种⼦的主要结构。
(2)知道有胚乳和⽆胚乳种⼦的区别,单⼦叶植物和双⼦叶植物种⼦的区别。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标:通过学习种⼦的结构,初步树⽴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三、教学重点植物种⼦的结构;种⼦的分类。
四、教学难点由于胚⽐较⼩,容易破坏,单⼦叶植物的胚还不易剥离,所以实验中认清胚的结构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教学准备浸涨的菜⾖种⼦、浸涨的⽟⽶种⼦、⼑⽚、放⼤镜、碘液(带滴管)六、教学过程[引⼊]:同学们,“春华秋实”,每当春天来临,农民们就要忙着耕耘播种。
种⼦播在⼟壤⾥会长出幼苗、然后开花结果,等待秋天的收获。
(出⽰PPT)[提问]:种⼦在⼟壤⾥为什么能长成幼苗呢?让我们先来观察⼀下种⼦的结构:⼀、菜⾖种⼦的结构[观察实验]:(浸涨的)菜⾖种⼦的结构[观察指导] :1.先观察菜⾖种⼦的外形2.剥去种⽪,掰开⼦叶,⽤放⼤镜观察菜⾖种⼦的胚,它由胚芽、胚轴、胚根、⼦叶四部分组成。
3.要求每个同学认识菜⾖种⼦的结构,进⼀步巩固,能⽤⼤括号的形式写出菜⾖种⼦的结构。
植物的一生(3)教学设计(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植物的一生(3)教学设计(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3a6e6afb9d528ea80c7791d.png)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学生讨论,经常会说到书上的分类方法,即芽分为顶芽和侧芽。
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的侧芽发育与顶芽发育是否有关?
(二)芽的结构:
出示挂图,观察芽的结构。
教师可用圆白菜心,制作成“叶芽纵剖教具”,用来表示芽的各部分的结构和名称,用模型说明芽发育的过程,也可用伸缩教鞭示意芽的伸展情况。
有条件的可放一段录像片,进一步展示芽的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三)侧芽发育和顶芽发育:
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它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地方。生长素多集中在顶芽等生长旺盛的地方,并能往下运输。在含量微小时会促进植物的生长,含量稍多时就会抑制植物的生长。一般情况下顶芽生长素含量少生长快,侧芽生长素含量多生长慢。但顶芽去掉后,生长素向下运输的量减少了,侧芽处生长素含量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解除,侧芽开始生长,便能发育成侧枝。侧枝上也有顶芽,同样的道理会抑制侧枝上的侧芽的发育,以此类推。可在黑板上画简单的图来表示,学生更易接受。
教学
准备
录像、教具、动画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二、芽的发育
(一)芽的种类:
课前可准备一些枝条(杨树、柳树等)、挂图或投影片,告诉学生芽分类有许多种类,分类标准不一样,名称也不一样。
教师扩充,如杨树等植物的芽外有些鳞片保护,这种芽叫鳞芽。没有鳞片的芽叫裸芽。按芽的生长季节可分为夏芽和冬芽,按芽的性质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等。提示:顶芽可能是叶芽也有可能是混合芽,也可能是花芽,但发育成枝条的芽应该是叶芽或混合芽。
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教学设计:植物的一生教案
![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教学设计:植物的一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d2bc5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d8.png)
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教学设计:植物的⼀⽣教案《植物的⼀⽣3》教案课型:新授课课时:⼀课时备课⼈:莫美雅【教学⽬标】科学探究⽬标(科学过程与⽅法⽬标):1、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画⾯(或是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的学习兴趣2、⿎励学⽣利⽤⼿上的⼯具或是实物,通过观察、猜测、动⼿实验、⼩组讨论等⽅法认识花的完整结构科学知识与技能⽬标:1、知道花的结构2、知道果实和种⼦形成的⼤致情况3、能描述植物的⽣命周期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标:1、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向学⽣渗透⽣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2、激发学⽣探究⼤⾃然中⽣物的兴趣,培养学⽣⼩组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标:结合果实和种⼦的形成,介绍我国农业科学⼯作者在培育新品种⽅⾯的贡献,进⾏⽣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植物的⼀⽣》节选⾃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第⼀章第四节,主要内容为介绍植物的⽣长周期。
这是学⽣在学习了动物的⽣长周期内容之后,对植物的⽣长周期进⾏探究。
同时也为接下来学习相关的内容等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
这样的安排顺序,体现了教材的内在逻辑和学⽣认知规律的统⼀性。
学情分析:从知识的掌握上看,学⽣对“⽣长周期”这个概念并不陌⽣,已经有⼀定的知识积累。
依据⽣活经验粗略了解到植物的⼀⽣由那⼏个环节,但是并不明确。
从年龄上看,七年级学⽣乐于探索⽣活中的各种现象,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观察能⼒,有⼀定的独⽴思考能⼒,所以完全有能⼒进⾏粗浅的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重点:1、花的结构2、植物的⽣命周期教学难点:花的主要结构及其与果实、种⼦间的关系【教学⽅法与教学准备】教法:本节课运⽤设置情境以及与学⽣的⽣活经验有机融合的教学⽅法,突出学⽣的主体地位,达成学习⽬标。
问题导学法、讲授法和多媒体辅助法等学法:本节课指导学⽣⾃主合作、交流讨论的学习⽅法,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交流讨论法、观察法教学准备:1、幻灯⽚;2、花的结构的图⽚、相关视频;3、植物⽣命周期的视频【教学过程】【作业】完成作业本及《课时集训》1.4.3相关练习【板书设计】植物的⼀⽣四、花的结构花被花萼(由萼⽚组成)花花瓣(⼜叫花冠)雄蕊花丝花蕊花药——内有花粉柱头雌蕊花柱⼦房——内有胚珠其他部分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花萼或凋落或存活)⼦房壁——果⽪⼦房珠被——种⽪胚珠——种⼦受精极核——胚乳果实(果⽪和种⼦)受精卵——胚五、植物的⽣长时期死亡结果种⼦萌发开花幼苗⽣长发育。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1.4植物的一生(3) 学案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1.4植物的一生(3)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8c3efaf78a6529657d536d.png)
课题:植物的一生〔三〕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芽的发育情况和顶芽与侧芽的生长关系。
2.知道花的主要构造。
能根据植物的一生,描述植物的生长时期。
【学习重难点】重点:了解芽发育的情况和顶芽与侧芽的生长关系。
花的构造。
难点:植物的生长时期。
【根底局部】〔10分钟〕〔学习程序:课前独立学习书本22-24页,然后完成根底局部,时间5分钟。
课内小组内对学、群学,互帮互助,纠错,然后小组选代表汇报,时间5分钟。
〕1.种子萌发时,发育成芽,芽是未发育的、或。
2.芽按其着生位置可以分为和两类。
3.根、茎、叶,、、是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其中花是被子植物的器官。
在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但它们的构造是根本一样的。
花的构造有、、、、。
4.植物的一生也跟动物一样,也具有。
一般的被子植物都要经过、、、后死亡。
5.每课一问:。
【要点局部】〔20分钟〕〔学习程序:课内小组合作完成,时间5分钟。
然后上台进展大展示,时间10分钟,要求纪律好,不喧哗、不做与学习无关之事。
最后组间点评,要求语言通顺、面向大家,时间5分钟。
〕1. 交流预习题1、2、3、4。
2. 观察课前已准备的柳枝和桃花,结合课本图片答复下列问题〔1〕.芽的构造是、、、、。
〔2〕.找出顶芽和侧芽:长在主茎或侧枝顶端的芽是;长在主茎或侧枝节上的芽是。
〔3〕.在气温适宜、水分和养料充足的条件下,芽顶端组织的细胞会不断分裂,芽轴就逐渐伸长。
芽轴上的也会发育成幼叶,并逐渐长大。
顶芽的生长会使植物的增长;侧芽的生长那么会在植物体上形成。
〔4〕.根据P22页图1-39,你能分析出顶芽和侧芽的生长关系吗?〔5〕.雄蕊包括和。
仔细观察雄蕊的构造并用手指捏一捏花药,手指上会沾着。
〔6〕.雌蕊包括柱头、和。
仔细观察雌蕊的构造,再用刀片小心地将子房纵剖开,用放大镜观察,子房内有。
〔7〕.假设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虫吃掉了,它还能发育成果实吗?为什么?【拓展局部】〔7分钟〕〔学习程序:课内先独立完成,完成后交流并进展展示,时间7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植物的一生
(第一课时)种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探究种子的结构
2.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知道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的区别,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
观察种子的结构中,由于种子内胚的体积很小,其各部分的结构不易看清,尤其是单子叶植物内的胚,和胚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易剥离。
因此认清胚的结构是一个难点。
教学方法
同步教学法
教学设计
一、引言设计:承上启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发现新的问题。
例如:提问:“我们吃的萝卜是植物的一种组织还是一个器官?”“萝卜是植物的什么器官?”“植物还有那些器官?”“为什么我们学植物的一生先从种子学起?”教师可引导,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大都是先由种子发育成幼苗,在依次出现其它器官的。
二、新课的设计:
(一)在引入本课主题后,分发实验材料,同时要提醒学生要注意老师的讲述,因为种子虽小,尤其是种子内的胚非常娇嫩,一不小心就会损伤,影响观察。
(二)指导学生先了解玉米等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出示挂图,简述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然后让学生按要求剥开玉米种子的外皮,用针将中心白色的胚剥离,用放大镜观察其形态,再取一粒种子然后让学生按教材所示的方法将种子切开,在切面上滴一滴碘液(说明,胚乳中有大量的淀粉,遇碘会变蓝,而胚不变蓝)。
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对照教材,认清胚的结构,归纳板书。
(三)指导学生了解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让学生按照教材所示的方法,解剖认识菜豆种子的结构,归纳板书。
(四)将两类种子进行比较,注意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列表总结。
(五)提出胚是种子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将来植物体的雏形,一旦胚受到损伤,种子就不能萌发,所以,胚的完整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内因。
胚乳和种皮只不过是在胚长成幼苗过程中提供营养和保护的作用。
(六)种子的分类。
1.根据种子内有无胚乳,种子可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
2.根据胚中的子叶数目,植物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可举一些实例。
(七)明确两个问题:1.单子叶植物种子多数都有胚乳,但也有些种类的单子叶植物种子没有胚乳,例如:慈姑。
2.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多数无胚乳,但也有些种类的种子具有胚乳,例如:蓖麻。
以此问题来说明植物的多样性,同时打消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认识。
不要把两类种子的结构知识绝对化。
(八)种子的成分。
种子里含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在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中。
在无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
三、作业:102页中的思考题
教学点评
通过解剖、观察实物的方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实验中,教师要注意方法的指导,因为种子内的胚易破坏损伤,影响观察。
在讲授方法时我先利用模型进行讲解,再解剖,这样的实验效果较好。
学完结构后进行分类,学生易认为:双子叶植物都是无胚乳植物,单子叶植物都是有胚乳植物,教师要讲清楚,可适当举一些反例,打消学生的错误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