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纺织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纺织城工业区位分析及发展浅析
摘要:本文是基于地理区位和工业区位分析的角度对纺织城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劣势进行分析从而解答其发展中兴起以及衰落原因,并通过以前的分析对纺织城将来发展的方向做出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纬度风向原料供应交通运输条件销售范围生产模式管理体制运营模式市场竞争力
纺织城区位特点
纺织城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作为国内重要的纺织工业发展基地之一,当时的西安东郊灞桥区一带地面宽广、村落较少、水源丰富、水质适宜。不仅如此,该地区还西通市区,北邻发电厂,距陇海铁路仅3公里,
纺织城区位优势:
由于西安市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一年多东北风和西南风而纺织城地处西安市东边,这使得在大体上不会使得火电厂的废气排放影响到市区居民的生活稳定,电厂的设置提供了地理上基本的保证。
第2/6页
厂区临近灞河浐河,使得污水的排放有了便利的渠道,并且厂址的选择是在河道的中下游地区,不会影响到西安市区的取水以及当时西安主要的取水地点并不在浐灞两条河流,在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建厂的基本需求。厂区附近就有大量的棉花供应,并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特点,国家计划在关中尤其是以西安为主的周边各县种植有大量的棉花以满足纺
织厂的需求,并将山东,新疆等地区优质的的棉花运送到纺织城,这些都为建设棉纺织厂提供了原材料,也是建厂的必要条件。该地区西邻
市区,临近国道高速公路,并且政府建立了相当完备(在当时看来)的道路基础设施,这些无不使得纺织城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蓬勃发展。纺织城区位劣势:
同时也暴露出明显的问题,由于是计划经济,所以原料(棉花)有保证,在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开放,山东、新疆地区的棉花供给变得不再稳定,而关中平原由于水热条件跟山东、新疆地区的差异,并不适合棉花的生长,再加上棉花市场价格比较底,相比于粮食蔬菜种植收入较低,慢慢退出了关中的种植业,本地原料的缺少,更是使得纺织城的境况雪上加霜,最终走下衰落。
近年来,尤其是2000年之后的这十年里,由于社会大众对于环境保护
的要求不断攀升,工厂的排污成为了重要问题,不但面对着需要建设对污水的处理措施,而且排放指标的体质建立也相应的限制了工厂的产量,原本密集型的产业集群,却由于排污量的限制使得成为了区位的劣势。
另一方面,在西安市近几年的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布局的构建中,希望在浐灞地区建立了以世园会为中心的原生态环境高品质生活区的设想也
使得纺织城要以原有产业来振兴自己的道路成为了死胡同。
在道路交通反面,由于现在海洋运输业的大力发展,尤其是我国对外经济交流的日益密切,再加之现代百万吨级的海洋运输船使得世界各地区的经济距离缩小,往往从国外进口过来的价格都要小于从内地运输的价格,使得纺织城的销售范围会更加缩小化。
纺织城的发展历程:
1952年,国营西北第五棉纺织厂(后更名为西北国棉三厂)正式开建,这是国家“一五”
第3/6页
期间在陕筹建的第一个中型棉纺织厂。随后,其他几家纺织企业陆续开211,1954年国营西北第四棉纺织厂(后更名为陕西唐华四棉责任有限公司)开始筹建,1956年国营西北第五棉纺织厂(后更名为陕西五环集团)建成,1961年国营西北第一印染厂(后更名为陕西一印有限责任公司)
建成,与此同时,国营西北第六棉纺织厂(后更名为陕西唐华六棉责任有限公司)的建设也如期完工。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纺织城也逐步发展
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形成了以国棉三、四、五、六厂,西北一印等五座大型纺织印染企业为支柱,以西北电建四公司、纺织科研所等10余家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集群。蓬勃发展的纺
织城尽享计划经济体制的各种便利,并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即便是在上世~B8o年代,纺织城依然显示出了其优势惯性,每年两千
万的利润,高于西安当时工资平均水平的收入,使之成为西安流行风尚的发源地,就连纺织女工也成为当时西安市民的最佳求偶对象,这也让纺织城一度成为西安的“小香港” 、“小上海” 。陕西的纺织工业总产值几乎占到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4.5%,多年来一直是全省第~大行业和第一利税大户、创汇大户。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建立,以国企为主导的传统工业区迅速显现出竞争疲态,纺织城也不例外,管理落后,负担沉重,创新缓慢几乎成为该区域企业的通病。尤其是进入上世纪9O年代中期以来,纺织城拥有先进装备的比重已经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纺织城在沉寂中迅速被边缘化了。
纺织城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原材料、水电气价格不断上涨,纺织产品售价持续低迷;加上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利率上调,影响银行对纺织业贷款紧缩。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使纺织品出口形势日趋严峻。面对不断增长的国内外需求,纺织产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尤其像国内江苏、浙江、山东纺织产业突飞猛进。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国内最大的纺织基地,西安纺织城来说,无疑是内外堪忧。加之,由于产业群的过于集中,原本是优势的厂区社会化,现在成了厚重的包袱,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下,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仿佛也和纺织业一样滞留在了过去。纺织城发展的经验总结:
首先在管理模式上,由于是国有企业,主要是在国有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形式落后缺乏主动性,尤其是在资本市场开放后竞争力
明显不足,在计划经济体质下由于是国家进行的统一调配,所以并没有体现出来它作为工业管理模式的不足,而在改革开放之后,这些问题就不断的暴露出来,企业内部缺乏有效地鼓励措施,工人内部生产的情绪低落,基本的组织管理模式已经完全和社会要求的脱节,并且在后来的企业改造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得企业的改造和市场化体质变革趋于停滞阶段,最终导致如今这种局面。
相对于管理,纺织城的高密度的密集型产业以及相伴随的大量的劳动人口也限制了它像现代化自动化的生产模式的转型,由于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生产机器,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生产效率,并由于山东、新疆等地区地方性的棉纺织业由于靠近原料地的优势明显,很快的就取代了纺织城在国内棉纺织业所占的地位,加之大量的就业问题以及西安这种大城市所需要的生活费用底线的不断提升,都使得纺织城的发展举步维艰。
总之,纺织城的兴起和衰落都和区位条件、政策变化密切相关,从这些历史的真相中不
第4/6页断的教育着我们对于产业的定位以及发展要有与时俱进的态度,只有吸取教训,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政府关于纺织城振兴的意见思路:
随着《纺织城地区的总体规划》的出炉,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房地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以及旅游业等新兴行业则成为将来纺织城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堡子村商业圈、新寺十字商业圈是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