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基带通信系统
通信原理-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数字基带信号的表示式:表示信息码元的单个脉冲 的波形并非一定是矩形的。
若表示各码元的波形相同而电平取值不同,则 数字基带信号可表示为:
s(t) an g(t nTs ) n
式中,an - 第n个码元所对应的电平值 Ts - 码元持续时间
g(t) -某种脉冲波形
一般情况下,数字基带信号可表示为一随机脉冲序
5
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差分波形:用相邻码元的电平的跳变和不变来表示消息代码 , 图中,以电平跳变表示“1”,以电平不变表示“0”。它也称 相对码波形。用差分波形传送代码可以消除设备初始状态的 影响。
多电平波形:可以提高频带利用率。图中给出了一个四电平 波形2B1Q。
6
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通信原理
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1
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概述
数字基带信号 - 未经调制的数字信号,它所占据的频 谱是从零频或很低频率开始的。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不经载波调制而直接传输数字基 带信号的系统,常用于传输距离不太远的情况下。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 -包括调制和解调过程的传输系统 研究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原因:
4
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单极性归零(RZ)波形:信号电压在一个码元终止时刻前总要 回到零电平。通常,归零波形使用半占空码,即占空比为 50%。从单极性RZ波形可以直接提取定时信息 。 与归零波形相对应,上面的单极性波形和双极性波形属 于非归零(NRZ)波形,其占空比等于100%。
双极性归零波形:兼有双极性和归零波形的特点。使得接收 端很容易识别出每个码元的起止时刻,便于同步。
s(t) sn (t) n
式中
sn
(t)
g1(t nTS ) , g(2 t nTS),
实验七-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
实验七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一、实验目的1.掌握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数字信号传输过程。
2.掌握位同步信号抖动、帧同步信号错位对数字信号传输的影响。
3.掌握位同步信号、帧同步信号在数字分接中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1.用数字信源模块、数字终端模块、位同步模块及帧同步模块连成一个理想信道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使系统正常工作。
2.观察位同步信号抖动对数字信号传输的影响。
3.观察帧同步信号错位对数字信号传输的影响。
4.用示波器观察分接后的数据信号、用于数据分接的帧同步信号、位同步信号。
三、基本原理本实验要使用数字终端模块。
1. 数字终端模块工作原理:原理框图如图7-1所示,电原理图如图7-2所示(见附录)。
它输入单极性非归零信号、位同步信号和帧同步信号,把两路数据信号从时分复用信号中分离出来,输出两路串行数据信号和两个8位的并行数据信号。
两个并行信号驱动16个发光二极管,左边8个发光二极管显示第一路数据,右边8个发光二极管显示第二路数据,二极管亮状态表示“1”,熄灭状态表示“0”。
两个串行数据信号码速率为数字源输出信号码速率的1/3。
在数字终端模块中,有以下测试点及输入输出点:• S-IN 时分复用基带信号输入点• SD 抽样判后的时分复用信号测试点• BD 延迟后的位同步信号测试点• FD 整形后的帧同步信号测试点• D1 分接后的第一路数字信号测试点• B1 第一路位同步信号测试点• F1 第一路帧同步信号测试点• D2 分接后的第二路数字信号测试点• B2 第二路位同步信号测试点• F2 第二路帧同步信号测试点图7-1 数字终端原理方框图图7-1中各单元与电路板上元器件对的应关系如下:•延迟1 U63:单稳态多谐振荡器4528•延迟2 U62:A:D触发器4013•整形U64:A:单稳态多谐振荡器4528;U62:B:D触发器4013•延迟3 U67、U68、U69:移位寄存器40174•÷3 U72:内藏译码器的二进制寄存器4017•串/并变换U65、U70:八级移位寄存器4094•并/串变换 U66、U71:八级移位寄存器4014(或4021)•显示三极管9013;发光二极管延迟1、延迟2、延迟3、整形及÷3等5个单元可使串/并变换器和并/串变换器的输入信号SD、位同步信号及帧同步信号满足正确的相位关系,如图7-3所示。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是一种用于将数字信号传输的通信系统。
其基本结构包括信源、编码器、调制器、信道、解调器和解码器等组成。
本文将逐一介绍这些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1. 信源信源是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起点,其作用是产生数字信号。
信源可以是各种数字信息,如文字、音频、视频等。
通过信源的输入,数字信号被生成并传输到下一个组成部分。
2. 编码器编码器是将输入的数字信号进行编码的部分。
编码的目的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形式,并增加抗干扰能力。
编码器可以采用多种编码方式,如霍夫曼编码、差分编码等。
编码后的信号被传输到调制器。
3. 调制器调制器是将编码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部分。
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调制器采用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常用的调制方式有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和振幅键控(ASK)等。
调制后的信号被传输到信道。
4. 信道信道是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信号传输的媒介。
信道可以是有线的,如电缆和光纤,也可以是无线的,如无线电波。
在信道中,信号可能会受到各种干扰和噪声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来增强信号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5. 解调器解调器是将经过信道传输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部分。
解调器采用解调技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其传输到解码器。
常见的解调方式包括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等。
6. 解码器解码器是将解调后的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的部分。
解码器根据编码器的编码规则,对解调后的数字信号进行解码,将其转换为原始的数字信号。
解码后的信号可以用于恢复信源产生的原始信息。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如上所述。
通过信源产生数字信号,经过编码器、调制器、信道、解调器和解码器等组成部分的处理,最终实现对数字信号的传输和还原。
这种传输系统在现代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是一种将数字信号传输到远距离的通信系统。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数字信号通过编码和调制技术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通过传输介质将模拟信号传输到接收端,再经过解调和解码技术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
发送端主要由编码器、调制器和发送器组成,接收端主要由接收器、解调器和解码器组成。
在发送端,首先需要将数字信号进行编码。
编码的作用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使其能够通过传输介质传输。
常用的编码技术有非归零编码(NRZ)、归零编码(RZ)和曼彻斯特编码等。
编码后的信号经过调制器进行调制,将其转换为适合传输介质的模拟信号。
调制常用的技术有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和振幅键控(ASK)等。
调制后的模拟信号通过发送器发送到传输介质中。
在接收端,接收器将传输介质中的信号接收下来,并将其进行解调。
解调的作用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使其能够被解码器识别和还原。
常用的解调技术有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等。
解调后的信号经过解码器进行解码,将其转换为原始的数字信号。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传输介质有多种选择,常见的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
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传输特性和传输距离,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传输介质。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优点是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质量稳定。
数字信号可以进行编码和调制处理,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传输介质和环境条件。
同时,数字信号的传输质量可以通过纠错码等技术进行提高,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然而,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数字信号的传输距离受到传输介质的限制,传输距离较远时需要采用中继或光纤等传输增强技术。
其次,数字信号的传输过程容易受到干扰和衰减,需要采取抗干扰和信号补偿等技术进行处理。
此外,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设计和调试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对于一般用户来说可能较为复杂。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功能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是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基带处理的通信系统,广泛应用于短距离通信、数字局域网、多媒体设备等领域。
该系统由以下主要部分组成:1. 信号源编码:首先,需要对原始信号进行编码,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常见的方法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等。
2. 基带信号处理:信号源编码后的数字信号需要进行基带信号处理,以适应传输信道的特性。
基带信号处理包括信号调制、滤波、放大等,以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信道编码:为了提高传输的可靠性,需要对基带信号进行信道编码,添加冗余信息,以便在接收端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常见信道编码方式包括差错控制编码(如CRC)和前向纠错编码(如卷积码、分组码等)。
4. 调制:将基带信号或已编码信号调制为适合传输的形式,如调幅、调频、调相等。
调制的主要目的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在模拟传输媒体上进行传输。
5. 传输媒体: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使用的传输媒体包括电缆、光纤、无线电波、卫星等。
传输媒体负责将调制后的信号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6. 解调:接收端需要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解调的方式与调制方式相对应,如解调调幅、调频、调相等。
7. 信道解码:接收端在解调后需要对信号进行信道解码,以还原原始数据。
信道解码过程与信道编码过程相反,如解码差错控制码和前向纠错码等。
8. 数据判决:在接收到解码后的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判决,以确定数据的准确性。
数据判决通常采用硬判决和软判决两种方式,其中硬判决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电压或电流直接判断数据,而软判决则是根据多个样值的统计特性进行判断。
9. 再生:在数据判决后,需要进行信号再生,以消除噪声和信号衰减的影响。
信号再生通常采用线性放大器和线性检波器等技术,以提高信号的稳定性。
10. 同步:为了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和接收,需要建立可靠的同步机制。
同步机制包括位同步、字符同步、帧同步等,以确保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数据传输同步。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PPT课件(通信原理)
,最高频带利
设系统频带为W (赫), 则该系统无码间 干扰时的最高传输速率为2W (波特)
21
当H(ω)的定义区间超过
时,满足
奈奎斯特第一准则的H(ω)不只有单一的解.
22
将
圆滑处理(滚降),只要
对W1呈奇对称,则 一准则.
满足奈奎斯特第
滚降因数
23
按余弦滚降的 表示为
当α=1时, 带宽比α=0加宽一倍, 此时,频带利用率为1B/Hz 24
译码:V是表示破坏极性交替规律的传号,V是破坏点,译码时,找 到破坏点,断定V及前3个符号必是连0符号,从而恢复4个连0码, 再将-1变成+1,便得到消息代码.
13
5.3 基带脉冲传输与码间干扰
基带系统模型
d(t)
GT(ω)
C(ω) s(t)
发送滤波器 传输信道
发送滤波器输入
r(t)
+ GR(ω)
破坏极性交替
AMI码含有冗余信息,
规律
具有检错能力。
缺点 与信源统计特性有关,功率谱形状 随传号率(出现“1”的概率)而变化。
出现连“0”时,长时间不出现电平 跳变,定时提取困难。
11
归一化功率谱
P=0.5 P=0.4
HDB3 AMI
1
fT
能量集中在频率为1/2码速处,位定时频率(即码速频率)分量 为0,但只要将基带信号经全波整流变为二元归零码,即可得 12 位定时信号.
第k个接收 基本波形
17
码间干扰
随机干扰
5.4 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基带传输特性
识别
h(t) 为系统
的冲激响应
18
当无码间干扰时, 对h(t)在kTs抽样,有:
通信原理第5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N
sT (t) sn (t)
n N
为了使频谱分析的物理概念清楚,推导过程简 化,将sT(t)分解成稳态波vT(t)和交变波uT(t)。
24
稳态波:是随机序列s(t)的统计平均分量,
取决于每个码元内出现g1(t)、 g2(t)的概率加 权平均,且每个码元统计平均波形相同,因
此可表示成:
13
2. 双极性不归零码波形(BNRZ)
脉冲的正、负电平分别对应于二进制代码1、0。
特点:当0、 1符号等概出现时无直流分量(幅度相 等、极性相反的双极性波形) 。 接收端判决电平为 0,不受信道特性变化的影响,抗干扰能力较强。双 极性波形有利于在信道中传输。
E
10
-E
14
3. 单极性归零波形(RZ)
f
s
Pg1(t) (1 P)g2 (t) e jms d
f s PG1(m s ) (1 P)G2 (ms )
28
式中
G1(ms ) g1(t)e jmstdt
G2 (ms ) g2 (t)e jmstdt
29
把得到的Cm代回v(t)表达式得
v(t) f s PG1(m s ) (1 P)G2 (m s )e jmst
代码
10
0
Ts
12
此波型不宜传输。因为:
1)有直流分量,一般信道难于传输零频附近的 频率分量。 2)收端判决门限电平与信号功率有关,受信道特 性变化影响,不方便。 3)不能直接用来提取位同步信号,因NRZ连0序 列中不含有位同步信号频率成分。 4)要求传输线路有直流传输能力,即有一根需要 接地。
此波形只适用于计算机内部或极近传输。
信道匹配, 便于传输,减小码间串扰,利于同步提取
现代通信技术-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简介
Title
Add your text
经过载波调制后,频谱搬移到了高频载波的数字
信号,称为数字频带信号。
03.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在某些有线信道中,特别是传输距离不太远的情况下, 数字基带信号可以直接传输,称之为数字基带传输。
基带传输系统主要由信道信号形成器、信道、接收滤滤 器和抽样判决器组成。为了保证系统可靠有序地工作,还 应有同步系统。
03.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基带脉冲 输入 信道信号 形成器 信道 接收 滤波器 同步 提取 抽样 判决器 基带脉冲 输出
噪声
近程数据 通信系统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泛 采用 基带传输中 包含带通传输的许 多基本问题
研究数字基 带传输系统 的原因
基带传输方 式也有迅速发展的 趋势
任何一个线性调制 的带通传输系统,均可等 效为一个基带传输系统来 研究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
数字基带 传输系统简介
目录
01
02
数字基带信号 数字频带信号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03
01.数字基带信号
数字基带信号
——未经调制的数字信号,它所占据的频谱是从零频或 很低频率开始的。
02.数字频带信号
大多数信道,如各种无线信道和光信道,数字基带信号必 须经过载波调制,把频谱搬移到高载处才能在信道中传输。
通信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谢谢
主讲: 孙玥
数字基带系统调制解调原理
数字基带系统调制解调原理
数字基带系统调制解调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调制过程:在发送端,数字基带信号通过调制过程被加载到载波信号上。
这个过程是将信息信号转变为适合传输的形式,通常是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来实现的。
具体来说,数字基带信号控制载波信号的某个或多个参量,使信息被加载到载波上形成已调信号。
2. 传输过程:已调信号通过信道进行传输。
在这个过程中,信号可能会受到各种噪声和干扰的影响。
3. 解调过程:在接收端,已调信号经过解调后,将其还原为原始的数字基带信号。
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通过具体的方法从已调信号的参量变化中恢复出原始的基带信号。
解调后的信号还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处理,比如去加重、均衡等,以还原出原始的信息。
在数字通信中,调制和解调是关键步骤,它们使得数字信号能够有效地在信道中传输。
通过调制和解调,数字信号能够适应信道的传输特性,并在接收端被还原为原始的数字信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通信原理相关书籍或咨询通信工程专家。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各部...
通信原理辅导及习题解析(第六版)第6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本章知识结构及内容小结[本章知识结构]图6-1 第6章知识结构框图[知识要点与考点]1.数字基带信号(1)数字基带信号波形基本的数字基带信号波形有单、双极性不归零波形,单、双极性归零波形、差分波形与多电平波形。
(2)数字基带信号的数学表达式 ①()()nsn s t a g t nT ∞=-∞=-∑式中,()s t 为单极性时,n a 取0或+1;()s t 为双极性时,n a 取+1或-1。
()g t 可取矩形 ②()()nn s t s t ∞=-∞=∑(3)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212212()(1)()()()(1)()()s s s s s s m P f f P P G f G f f PG mf P G mf f mf δ∞=-∞=--++--∑① 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可能包含连续谱与离散谱。
其中,连续谱总是存在,根据连续谱确定信号带宽;在双极性等概信号时,离散谱不存在,根据离散谱确定直流分量与定时分量;② 二进制不归零基带信号的带宽为s f (1/s s f T =);二进制归零基带信号的带宽为1/τ。
2.常用传输码型常用传输码型有三电平码(AMI 码、HDB3码)与二电平码(双相码、差分双相码、密勒码、CMI 码、块编码)。
其中,AMI 码与HDB3码需要重点掌握。
(1)AMI 码将消息码的“1”(传号)交替地变换为“+1”和“-1”,而“0”(空号)保持不变。
(2)HDB3码 ① 编码规则:当连0数目不超过3个时,同AMI 码;连0数目超过3时,将每4个连“0”化作一小节,定义为B00V ;V 与前一个相邻的非0脉冲极性相同,相邻的V 码之间极性交替。
V 的取值为+1或-1;B 的取值可选0、+1或-1;V 码后面的传号码极性也要交替。
② 译码规则:寻找破坏脉冲V 码,即寻找两个相邻的同极性码,后一个码为V 码;V 码与其之前的3个码一起为4个连0码;将所有-1变成+1后便得到原消息代码。
通信原理 第六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来源: 来源: 计算机输出的二进制数据 模拟信号→ A/D →PCM码组 上述信号所占据的频谱是从直流或低频开始的,故称数 数 字基带信号。 字基带信号
2008.8 copyright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原理教研组 3
基本概念
2、数字信号的传输
1)基带传输 基带传输——数字基带信号不加调制在某些 基带传输 具有低通特性的有线信道中传输,特别是传输距离 不太远的情况下; 2)频带传输 频带传输——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 频带传输 后再进入带通型信道中传输。
2008.8 copyright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原理教研组 19
传输码结构设计的要求
码型变换或成形是数字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码型变换或成形是数字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不 数字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同的码型将有不同的频谱结构,对信道有着不同的要求。 同的码型将有不同的频谱结构,对信道有着不同的要求。
1 2 3 4 5
引言 数字基带信号码波形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基带脉冲传输和码间干扰 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2008.8
copyright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原理教研组
18
6.3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3
在实际的基带传输系统中, 在实际的基带传输系统中,并不是所有类 型的基带电波形都能在信道中传输。 型的基带电波形都能在信道中传输。 对传输用的基带信号有两个方面的要求: 对传输用的基带信号有两个方面的要求: ( 1 ) 对代码的要求 , 原始消息代码必须编 对代码的要求, 成适合于传输用的码型; 传输码型的选择) 成适合于传输用的码型;(传输码型的选择) 对所选码型的电波形要求, (2) 对所选码型的电波形要求,电波形应 适合于基带系统的传输。(基带脉冲的选择) 。(基带脉冲的选择 适合于基带系统的传输。(基带脉冲的选择)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人工智能技术将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以提高系统的 智能化水平和自适应性。
06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应用 实例
有线电视网络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用于将数字电视信号从信号源传输到接收设备, 确保图像和声音的质量和稳定性。
交互式服务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支持多种交互式服务,如互联网接入、语音通话 和视频会议等,提供更丰富的媒体内容。
无线宽带接入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支持无线宽带接入 服务,如WiFi和WiMAX,提供高速 数据传输和互联网接入。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1 2 3
传感器数据传输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用于将传感器数据从工业现场 传输到控制中心,实现实时监测和控制。
远程控制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支持远程控制功能,允许操作 员通过计算机或移动设备对工业设备进行远程操 作。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目 录
•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概述 •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 •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指标 •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 •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优势与挑战 •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应用实例
01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是指利用电缆、光 纤等传输介质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系 统。
噪声和失真影响
在长距离传输中,噪声和失真会对数字信号造成影响,导致误码率的 增加。
同步问题
在多路复用系统中,需要保证各个通道之间的同步,以确保数据的正 确传输。
网络安全问题
随着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 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来保护数据的安全。
未来发展方向
更高速度和更远距离的传输
数字基带通信系统实验报告
数字基带通信系统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实际硬件实验平台,理解和掌握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性能,并对系统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和调整。
本文详细介绍了实验平台的搭建过程、系统参数的调整,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1. 引言数字基带通信系统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是将原始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后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传递的系统。
数字基带通信系统在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通过搭建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实际硬件平台,对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2. 实验平台搭建本实验使用了一套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实际硬件平台。
平台包括了发送端和接收端两个部分。
发送端包括信号源、调制器和DAC(数字-模拟转换器),接收端包括ADC(模拟-数字转换器)、解调器和信号检测器。
信号源产生了原始信号,经过调制器和DAC转换为模拟信号后送入传输介质。
接收端接收到模拟信号后,经过ADC转换为数字信号,再经过解调器解调和信号检测器进行信号恢复。
实验平台的搭建过程如下:1.将信号源与调制器相连,调制器与DAC相连,形成发送端。
2.将传输介质与DAC相连,传输介质与ADC相连,ADC与解调器相连,解调器与信号检测器相连,形成接收端。
3.通过相关的接口和电缆连接发送端和接收端。
4.系统参数调整在搭建好实验平台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参数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1.信号源的频率和幅度调整: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信号源的频率和幅度,以适应不同的通信场景和条件。
2.调制器的调整:根据传输介质和系统要求,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调整调制器的参数,以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3.DAC和ADC的采样率和分辨率调整:根据信号源的频率和系统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率和分辨率,以保证信号的准确传输和恢复。
4.解调器和信号检测器的参数调整:根据传输介质和调制方式,调整解调器和信号检测器的参数,以提高系统的解调和信号恢复能力。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是一种用于将数字信号传输的通信系统。
其基本原理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进行传输,然后再将模拟信号转换回数字信号进行接收和处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
1. 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首先需要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这一过程称为调制。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脉冲编码调制(PCM)和正交振幅调制(QAM)等。
在PCM中,将数字信号进行采样和量化,得到一系列的数字样本。
然后,通过调制器将这些样本转换成模拟信号。
调制器可以采用脉冲位置调制(PPM)、脉冲振幅调制(PAM)或脉冲宽度调制(PWM)等方式。
在QAM中,将数字信号分为实部和虚部两个部分。
然后,通过正交调制器将实部和虚部转换成模拟信号。
正交调制器可以采用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四进制相移键控(QPSK)或八进制相移键控(8PSK)等方式。
2. 模拟信号传输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模拟信号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传输。
传输介质可以是导线、光纤或无线信道等。
不同的传输介质对信号的传输距离、带宽和噪声等有不同的影响。
在传输过程中,模拟信号可能会受到干扰和衰减。
干扰包括信号间的相互干扰和外部信号的干扰,如串扰、电磁干扰等。
衰减则是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逐渐减弱的现象。
为了克服干扰和衰减,数字基带传输系统通常会采用调制解调器、增益控制器和等化器等设备。
调制解调器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和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增益控制器可以调整信号的幅度,以适应不同的传输距离和传输介质。
等化器可以校正信号的失真,提高信号的质量。
3. 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接收端需要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这一过程称为解调。
解调的方式与调制的方式相对应。
在PCM中,使用解调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一系列的数字样本。
解调器可以采用脉冲位置解调(PPM)、脉冲振幅解调(PAM)或脉冲宽度解调(PWM)等方式。
数字基带通信系统实验报告
数字基带通信系统实验报告数字基带通信系统实验报告导言:数字基带通信系统是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它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信道传输,实现高效的信息传递。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实验平台,深入了解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实验平台,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掌握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2. 了解数字信号的产生和处理方法;3. 学习调制和解调技术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中的应用;4. 理解信道编码和纠错编码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5. 实验验证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二、实验原理数字基带通信系统主要包括信号产生、调制、传输、解调和信号恢复等环节。
在信号产生阶段,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生成模拟信号的数字表示;在调制阶段,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通过信道传输;在解调阶段,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在信号恢复阶段,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对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以恢复原始信号。
三、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平台:将数字信号处理器与模拟信号处理器连接,构建数字基带通信系统实验平台。
2. 信号产生: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生成模拟信号的数字表示,包括语音信号、图像信号等。
3. 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常用的调制方式有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等。
4. 传输:将调制后的模拟信号通过信道传输,可以选择有线传输或者无线传输方式。
5. 解调:接收到传输的模拟信号后,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与调制前的数字信号进行比较。
6. 信号恢复: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对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以恢复原始信号。
7. 性能指标测量:对实验平台进行性能指标测量,包括误码率、信噪比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搭建实验平台,我们成功实现了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各个环节。
在信号产生阶段,我们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生成了不同类型的模拟信号的数字表示,包括语音信号和图像信号。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方案
同步性能测试可以采用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 式。实验室测试可以通过搭建模拟传输系统,模拟实际传 输环境进行同步性能测试;现场测试则可以在实际传输系 统中进行同步性能测试,以验证同步器的实际性能。
改进型同步技术应用
改进型同步技术
针对传统同步技术存在的不足,可以采用一些改进型同 步技术,如自适应同步技术、智能同步技术等。自适应 同步技术可以根据传输情况自动调整同步参数,提高同 步精度和稳定性;智能同步技术则可以通过引入人工智 能等算法,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同步处理。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方案
汇报人: 2024-01-31
目 录
• 系统概述与目标 • 传输媒介与信道特性 • 调制解调技术与实现方案 • 编码解码技术与实现方案 • 同步技术与实现方案 • 总体架构设计与实施方案
01
系统概述与目标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简介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定义
基于数字信号在基带(即未经调制的 原始信号频带)上进行传输的通信系 统。
常用编码方法
包括线性分组码、卷积码、循环码等,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解码器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
设计思路
根据编码方法和信道特性,设计相应的 解码算法和结构,实现信号的还原和纠 错。
VS
实现方法
包括硬判决解码和软判决解码等,可根据 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解码方式。
误码率性能评估指标及测试方法
评估指标
包括误码率、误帧率等,用于衡量编码解码 系统的传输性能。
05
同步技术与实现方案
同步原理及同步信号类型选择
同步原理
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同步是指发送端和 接收端的时钟频率和相位保持一致,以确保 数据的正确传输。同步原理主要基于时钟恢 复和相位调整技术。
数字基带信号、基带传输以及频带传输及结构
码元间数隔字基带信号、基带传输以及频带
传输和结构
(4) 双极性归零码(BRZ)
它是双极性码的归零形式;每个码元内的脉冲都 回到零点平,即相邻脉冲之间必定留有零电位的 间隔。
1010011 0
数字基带信号、基带传输以及频带 传输和结构
(5) 差分码
不是用码元本身的电平表示消息代码,而是用相 邻码元的电平的跳变和不变来表示消息代码;
E 1 1 00 11 00 0 0 1 1 11
E
由于差分码是以相邻脉冲电平的相对变化来表示代码, 因此称它为相对码,而相应地称前面的单极性或双极性 码为绝对码。
数字基带信号、基带传输以及频带 传输和结构
(6) 多进制码
这种波形的一个脉冲可以代表多个二进制符号,在 码元速率一定时可以提高信息速率,故在高速数 字传输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什么是数字基带传输? -数字基带信号在信道中的直接传输,如在某些
具有低通特性的有线信道中,特别是传输距离不 太远的情况下; 什么是数字频带传输?
-数字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把频谱搬移到 高载波处在带通型信道中的传输; 也称为调制或 载波传输;
数字基带信号、基带传输以及频带 传输和结构
数字基带通信系统模型
t
g1 t 2Tb 2
2 g1 t 2Tb
随机脉冲序列示意图
g1(t )-“0”码,出现概率为p g2(t )-“1”码 ,出现概率为1-p
Tb-码元间隔 f b-码元速率
数字基带信号、基带传输以及频带 传输和结构
二进制随机序列功率谱密度
g1(t )~G1(f )
g2(t) ~G2(f )
成的近程数据通信系统广泛采用了这种传输方 式; 2 数字基带传输中包含频带传输的许多基本问 题,也就是说,基带传输系统的许多问题也是 频带传输系统必须考虑的问题; 3 任何一个采用线性调制的频带传输系统可等 效为基带传输系统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 验 报 告课程名称: 通信原理 实验名称: 数字基带通信系统 实验类型:验证性□ 综合性□ 设计性□ 实验室名称: 格物楼B 座通信实验室102 班级:电子09-1班 学号: 姓名: 组别: 同组人: 成绩: 实验日期: 2012/6/11预习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完整的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2. 掌握汉明码的编码规则,了解信道编码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1.掌握高斯白噪声、带限信道的概念,加深对信道模型的理解。
2.掌握同步信号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3.掌握眼图波形与信号传输畸变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1. 信号源模块2.信道模拟模块3. 终端模块4.同步信号提取模块5. 20MHz双踪示波器一台4.误码率测试仪(可选)一台5.频率计(选用)一台6.连接线若干三、预习要求1.复习信道模拟、差错控制编码、位同步提取等数字基带系统原理。
2.写出实验方案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及步骤”之中的第一项内容。
3.完成预习报告,应包括实验名称、目的、方案、步骤和记录表格等。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完整的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2. 掌握汉明码的编码规则,了解信道编码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7.掌握高斯白噪声、带限信道的概念,加深对信道模型的理解。
8.掌握同步信号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9.掌握眼图波形与信号传输畸变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1. 信号源模块2.信道模拟模块3. 终端模块5.同步信号提取模块5. 20MHz双踪示波器一台10.误码率测试仪(可选)一台11.频率计(选用)一台12.连接线若干三、预习要求1.复习信道模拟、差错控制编码、位同步提取等数字基带系统原理。
2.写出实验方案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及步骤”之中的第一项内容。
3.完成预习报告,应包括实验名称、目的、方案、步骤和记录表格等。
四、实验原理图4-1 数字基带通信系统实验框图1.信道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如果我们仅着眼于讨论编码和译码,采用编码信道的概念是十分有益的。
所谓编码信道是指编码器输出端到译码器输入端的部分。
这样定义是因为从编译码的角度看来,编码器的输出是某一数字序列,而译码器的输入同样也是某一数字序列,他们可能是不同的数字序列。
因此,从编码器输出端到译码器输入端,可以用一个对数字序列进行变换的方框来加以概括。
本实验中可选用无限带宽信道和带限(8K)信道。
测量眼图来观察出码间干扰和噪声的影响时应选用带限(8K)信道,从而估计出系统性能的优劣程度。
2.信道噪声非理想信道中必然存在噪声,而其中又以高斯白噪声最为普遍。
在本实验中我们用伪随机序列模拟高斯白噪声。
伪随机噪声具有类似于随机噪声的一些统计特性,同时又便于重复产生和处理。
由于它具有随机噪声的优点,又避免了它的缺点,因此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实际应用。
目前广泛应用的伪随机噪声都是由数字电路产生的m序列(经滤波等处理后)得到的。
伪随机噪声的原理及实现方法请查阅相关参考书。
3.差错控制编码在随机信道中,错码的出现是随机的,且错码之间是统计独立的。
在信息码元序列中加入监督码元就称为差错控制编码有时也称为纠错编码。
不同的编码方法,有不同的检错或纠错能力,有的编码只能检错,不能纠错。
汉明码是一种能够纠正一位错码且编码效率较高的线性分组码。
表4-1中所列的是一种(7,4)汉明码,它的最小码距d0 =3,因此,这种码能纠正一个错码或检测两个错码。
接收端收到每个码组后,先进行计算出校正子,再判断错码情况,之后进行纠错处理。
汉明码的构造原理及实现方法请查阅相关参考书。
4.位同步位同步也称为位定时恢复或码元同步。
在任何形式的数字通信系统中,都必须完成位同步信号的提取,即从接收信号中设法恢复出与发端频率相同的码元时钟信号。
由于目前的数字通信系统广泛采用自同步法来实现位同步,故本实验采用自同步法。
采用自同步法实现位同步首先会涉及两个问题:①如果数字基带信号中确实含有位同步信息,即信号功率谱中含有位同步离散谱,就可以直接用基本锁相环提取出位同步信号,供抽样判决使用;②如果数字基带信号功率谱中并不含有位定时离散谱时,就必须在接收端对基带信号进行码变换,最后再用锁相环(通常为数字锁相环)提取出位同步信号离散谱分量。
提取出位同步信号的原理及方法请查阅相关参考书。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一)信道模拟1. 按如下系统框图,写出实验方案和步骤,计算8KHz带限信道的无码间干扰的Nyquist速率(最高传码率)及最高频带利用率。
图4-2 信道模拟实验框图1.测试数据:①将信号源输出的NRZ码(未编码)输入无限带宽信道,调节噪声功率大小,观察信道输出信号及其误码率,画出无噪声、有噪声条件下的波形。
②调节噪声功率大小,观察带限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画出带限信号波形、眼图。
(二)差错控制编解码1. 按如下系统框图,写出实验方案和步骤,构建表4-1中所列(7,4)汉明码的监督关系式、求解监督矩阵、生成矩阵,判断纠错能力。
图4-3差错控制编解码实验框图2.测试数据:①将输出的NRZ码(未编码)输入信道模拟模块编码输入端,编码后再输入信道,信道输出信号经过解码后输出到终端模块显示,观察通过编解码后信号的误码率,并与同等噪声功率时未编码信号的误码率进行比较,画出波形。
②信道模拟模块的噪声功率调节电位器固定在噪声功率最小的位置处,用示波器观察信道输出1处的信号,观察编码后的信号是否符合表4-1的规则(注意:为将(7,4)汉明码补足为8位码,我们在每一个(7,4)汉明码前添加了一位零。
因此,1000编码将得到01000111)。
③任意将“误码”拨位开关的右七位中的一位或两位拨为高,观察编码后信号及终端显示的变化,观察纠错能力,并与理论值比较。
(三)位同步提取1. 按如下系统框图,写出实验方案和步骤,根据系统传码率,确定要提取的位同步信号的频率。
图4-4 数字基带通信系统实验框图2.测试数据:①将信道输出的NRZ码(已编码)输入到同步信号提取模块的“NRZ-IN”输入端,调节噪声功率大小,观察数字环的失锁状态、锁定状态。
②将提取的位同步信号输入到信道模拟模块的解码位同步信号输入端,观察相位抖动现象;用双踪示波器对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发送端与接收端提取的位同步进行比较,画出波形。
③在提取的位同步信号的作用下,重新作实验的(一)、(二)内容,并比较。
实验结果记录:无噪声情况下的波形有噪声情况下的波形由于没有完全做出实验结果,我们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了一些关于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内容,加以补充,增长一点这方面的知识。
1 仿真软件的设计根据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图1) , 用SIMULINK 建立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模型如图2 所示, 该系统仿真模型包括二进制信源、发送滤波器、高斯信道、接收匹配滤波器、接收采样、判决恢复以及信号测量等七部分.图2 基带传输系统仿真模型该仿真模型采用固定步长即FixedStepDiscrete 算法[ 4] , 系统仿真速率为1E4 次/ s. 数字二进制信源是由Ber noulli Binary 模块和Unipolar to Bipolar Converter 模块产生的双极性不归零码, 速率为1 000 bps. 由于滤波器采样速率等于系统仿真速率1E4 次/ s, 故该信源在进入发送滤波器之前需要通过升速率模块Upsample 将采样速率升高为原来的10 倍. 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相匹配, 且都为平方根升余弦函数, 由Discrete Filter 实现, 其分母系数设置为1, 分子系数通过rcosine( 1, 10, 'fir/ sqrt', R , 3) 函数计算, 其中R 为滚降系数. 信道采用AWGN Channel 模块实现的高斯信道, 选择信道模式为Es/ No 模式( 单位: dB) . 信源信号经过发送滤波器、信道和接收滤波器后, 被送到乘法器Product 里, 以实现在最佳采样时刻的采样, 然后对采样结果用Relay 模块进行门限判决, 最佳门限设置为0, 判决输出结果由Triggered 进行保持, 在一个传输码元时隙内保持不变. 最后, 对T riggered 输出的信号由Downsample 以10 倍降速率采样得到速率为1 000Hz 的原始基带信号. Er rorRateCalculationg 模块进行误差统计并输出误码率、码元总数和错误码元总数; 离散时间眼图Discrete2T ime Eye Diagram Scope 用于观察接受滤波器输出端基带信号的特征, 并产生眼图.双极性二进制信号本身不含有定时信息, 故需要对其进行非线性处理( 如平方或取绝对值) , 提取时钟的二倍频分量, 最后通过二分频来恢复接收定时脉冲[ 5] . 定时恢复子系统的内部结构如图3 所示,其中采用了锁相环来锁定定时脉冲的二次谐波后, 以二分频得出定时脉冲. 用示波器来观察恢复定时与理想定时之间的相位差, 然后通过调整Integer Delay 模块的延迟量Delay 使恢复定时脉冲的上升沿对准眼图最佳采样时刻.图3 定时提取内部结构2 仿真结果与分析在无码间串扰的二进制双极性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 当信源发送/ 10码和/ 00码概率相等, 且在最佳判决门限电平Vd = 0 时, 系统的理论误码率为Pe = 12如图4 中的实线. 取平方根滚升余弦滤波器滚降系数R 为0. 75, IntegerDelay 模块的延迟量Dela y 为4, 高斯信道的信噪比Es/ No 从10. 5 到16 取20个点, 对基带传输系统模型图2 进行仿真, 仿真时间0 到101 s, 传输的总码元数为101 * 1000,ErrorRateCalculation 模块从第二秒开始计算误差, 仿真结果如图4 中的星号离散点. 考虑到发送接收滤波器和仿真误差的影响, 仿真结果和理论计算基本一致. 图5 为该仿真系统接收滤波器不同信噪比下输出端的眼图, 由它可看出, 信噪比越大, 眼图的线迹越细、眼睛越大且清晰, 再由图4 可知误码率也越小. 观察图2 中的显示器Scope 得图6, 比较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 非常吻合. 因此, 该模型基本符合基带传输的理论分析.图4 误码率比较图5 不同信噪比的眼图最佳采样时刻是眼图中/ 眼睛0睁得最大的时刻, 在本系统中是通过调整IntegerDelay 模块的延迟量Dela y 使恢复定时脉冲的上升沿对准理想定时脉冲的上升沿来实现. 取升余弦滤波器滚降系数R 为0.75、高斯信道的信噪比Es/ No 为14 dB, 而IntegerDelay 模块的延迟量Delay 分别取1, 2, 4, 进行仿真得到对应误码率分别为0. 008 88, 0. 000 52 和2E- 005, 同时用示波器观察理想定时脉冲和恢复定时脉冲的相对位置如图7 所示. 可见Delay 为4 时恢复定时脉冲的上升沿正好对准理想定时脉冲的上升沿, 这个时刻为最佳采样时刻, 误码率最小. 当Delay 取2 和1 时恢复定时脉冲的上升沿偏离理想定时脉冲的上升沿越来越来越远, 即实际抽样时刻距离最佳抽样时刻逐渐增大, 误码率也急剧增大.图6 收发端信元比较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 10 页 l 图7 定时脉冲相对位置高斯信道的信噪比Es/ No 取13 dB 不变, 滚降系数R 和延迟量Dela y 分别取不同的值, 经图1 仿真得表1. 可见滚降系数越大, 实际采样时刻偏离最佳采用时刻时误码率增大的越小, 即滚降系数越大对定时精度的要求越低. 同时在延迟量Dela y 为4 不变时, 测得不同滚降系数的眼图如图8 所示, 可见滚降系数越大线迹越细/ 眼睛0越清晰, 从表1 可看出误码也越小, 但是带宽就越宽. R = 0. 5 时第一零点带宽为1. 5kHz, 而R = 1 时第一零点带宽为2 kHz[ 6] . 升余弦滚降特性用带宽换来了定时精度的降低和误码率的减小.图8 不同滚降系数的眼图以上系统仿真时都是从第二秒开始统计误差, 当从第一个码元开始统计时, 误码率会有所增大, 这主要 是开始位同步不同步的原因. 笔者用该系统不同的信噪比、不同的延迟量和不同的滚降系数, 对前24 个码元进行误差统计, 误码率都近似为0. 416, 而随着统计码元数的增加误码率会逐渐下降, 故该基带系统的同步建立时间近似为0. 024 s.3 总结本文使用SIMULINK 构建出了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仿真模型, 并在该仿真模型上对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误码率、位同步提取、滚降系数、定时精度、眼图、带宽、延迟量以及他们的关系进行了仿真和分析. 结果表明信噪比越大、滚降系数越大、定时越精确, 误码率越小、眼图越清晰, 同时滚降系数越大对定时精度的要求越低, 而同步建立时间受信噪比、延迟量和滚降系数等因素的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