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古诗词鉴赏2

合集下载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提升练十三古代诗歌鉴赏A卷【附解析】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提升练十三古代诗歌鉴赏A卷【附解析】

专题提升练(十三) 古代诗歌鉴赏(A卷)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2)题。

(11分)钱塘观潮施闰章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

鸱夷【注】有遗恨,终古使人哀。

【注】鸱夷:皮袋,这里借指潮神伍子胥。

据《吴越春秋》等记载,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因劝谏吴王夫差而被疏远、赐死。

伍子胥临死时,嘱咐家人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或者把头割下来悬挂在南城门上,以便看到吴国的灭亡。

吴王大怒,下令用鸱夷把他的尸体包裹起来,投入钱塘江。

后来伍子胥化为钱塘江潮潮神。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首联“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表明作者是在雨中观潮,潮水来时,在迷蒙的雨点和潮水冲击下,海色随潮水展开。

潮来时浪涛飞向钱塘江上的观潮台,极写潮水声势之大。

B.颔联“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同时运用了比拟、夸张、视听结合等修辞手法,写出了钱塘江潮仿佛驱赶着千军万马,又仿佛将千万座山席卷而来,气势惊心动魄。

C.“绝岸愁倾覆”中运用一个“愁”字,通过写岸边峭壁被潮水拍打时生怕被冲垮,写出了诗人对潮水冲垮堤岸的担忧之情。

D.“轻舟故溯洄”一个“故”字,写江中弄潮儿故意在潮水上涨时随着潮头起伏腾跃,在水中回旋,写出了弄潮儿的高超本领。

“故”与“愁”两字的对举富有生趣。

E.前三联写观潮所见之景象,诗人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极力描写潮声之大,水势之猛,写实中渗透想象,描摹形象生动,体现了作者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

BC [B项,“视听结合”不是修辞手法。

C项,这里的“愁”字是拟人的手法,通过写岸边峭壁被潮水拍打时生怕被冲垮,写出了潮水的气势。

](2)诗歌的尾联对表现诗歌的主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史载,春秋时楚国人伍子胥,其父伍奢、兄伍尚都被楚平王杀害,他逃奔吴国,先佐吴王阖闾伐楚国,后又佐吴王夫差(阖闾之子)打败越国。

最新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第2部分 专题2 古代诗歌鉴赏

最新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第2部分  专题2  古代诗歌鉴赏

第二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 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 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 为常见。 D.本诗前半部分描写场景,后半部分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 联,脉络清晰。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第一步
第二步
3.(2017·全国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11分)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 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②有风情,十首秦吟③近正声④。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⑤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参考答案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 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 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第一步
第二步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酬乐天 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律。作者表达了 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怀旧空 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典精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 万木春”对仗工稳;整首诗歌用语雅丽。而本诗明白如话,并未用新 奇的语句,而是套用田园诗的一贯意象与写法,令人有一种熟悉感。 用清新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 在工整的构图上穿插进活泼的动态:冈头花草崭齐,燕子穿梭飞舞, 田埂笔直如线,清水粼粼闪光。农妇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农夫披 着绿草编的蓑衣,白裙绿衣与绿苗白水的鲜明色彩分外和谐。这几 句笔墨虽淡,却渲染出南方水乡浓郁的春天气息。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单元测试(含解析)苏教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单元测试(含解析)苏教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单元测试(含解析)苏教版一、(xx·浙江宁波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题。

浣溪沙[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①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②,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被酒:醉酒。

②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的典故。

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1.上片写“西风”“黄叶”“残阳”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上片选用“西风”“黄叶”“残阳”意象描写了萧瑟、凄清的秋景,烘托出人物凄凉、悲伤的情感。

解析:意象的作用要考虑写出了怎样的景,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烘托了人物怎样的情感。

这三个意象显示了季节时令,渲染了秋季萧瑟凄凉之境,人物情感自然是低沉悲伤的。

2.结合全词,请简要赏析“当时只道是寻常”。

参考答案:此句平淡如家常的话语道出了作者对早逝的妻子的无限思念和对往昔生活的深情怀想。

词的上片写诗人在秋风拂面的夕阳下面对萧萧落叶独守疏窗空室,不觉沉思往事;下片写诗人回忆起往昔自己与妻子的生活如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生活一样简单、朴实而充满深情厚谊。

这些日常生活情景在当时看来不以为意,仅当平常事看待。

如今回想起来,往事的回忆弥足珍贵。

词句蕴含着作者无限的怀恋、追悔、怅惘、悲痛的伤心与无奈之情。

解析:赏析词句,关键要有“赏”有“析”,既要从内容上分析出它写了什么——包括景、事、人、情,也要从艺术效果上去看它怎么写的,妙在何处。

利用注释,把握词的主体情感是对亡妻的追想和怀恋。

再注意题干中要求“结合全词”,所以要概括上下片的内容,突出词人的情感及情感的表现方式。

二、(xx·杭州八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塞路初晴雍陶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行子:出行的人。

1.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景?参考答案:诗歌在颔联中用了拟人的手法。

2019高考语文全国卷备考古诗鉴赏精选试题参考答案(7页)

2019高考语文全国卷备考古诗鉴赏精选试题参考答案(7页)

2019高考语文全国卷备考古诗鉴赏精选试题设计人:审核人:使用时间:(2019.银川一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行经华阴崔颢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①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②。

【注】①汉畤(zhì):汉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

畤: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

②长生: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寻求长生不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题(3分)()A.诗题“行经华阴”,必有所往。

所往之地,便是求名求利的集中地“咸京”;太华、三峰、武帝祠等即为京都附近名胜。

B.诗的前六句全为写景。

由总而分,由此及彼,有条不紊。

起句气势不凡,以神仙岩穴的华山压倒王侯富贵的京师。

C.首联写远景,颔联摄近景。

远近相间,景色沁脾,自然美妙,令人移情,为尾联“何如此处学长生”的发问作了铺垫。

D.颈联浮想联翩,写意雄宏。

诗人在华山下,看到黄河与秦关,驰骋想象,虚实相生,描绘出一幅雄伟壮阔的画面。

15.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从全诗着眼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6分)(2019.湖南师大附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4.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襄水曲”表明作者家住襄水之滨,“楚云端”则表现出对家乡的仰望。

句意平淡却情感含蓄而浓烈。

B.“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作者所在地方距离家乡遥远,还表明此时与家乡两地隔绝,不能归去,用词贴切。

C.“归帆天际看”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客船上,朝着家乡的方向极目远眺,内心充满难以诉说的悲凉。

D.“迷津欲有问”运用典故,表现出作者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的矛盾心理。

15.本诗首联广受后世称道,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6分)(2019.眉山一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12~13小题。

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复习 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复习 含答案

课题高考诗歌鉴赏复习●教学目标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重点、难点重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难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形象鉴赏题●真题演练1、(2012·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邹明府游灵武[注]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鉴赏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解析这是一道分析诗中人物形象特点的题.从题目中“明府”一词的使用及注解中的“尊称”一词,可见诗人对邹明府的态度应为尊敬赞扬.然后,根据“马不肥”“债多”可推断其为官清廉,生活清贫,而“载书归”除了印证其“清廉”的特点外,也表现出主人公的情趣爱好,以及为人清高不与官场俗世同污的性格.诗歌除了以叙事写人外,还以景衬人,颈联中的“雪”隐隐透露出邹明府的清廉清洁,而“风透卧衣”更是显示出他身上衣单的困窘之状,由此可见其清贫自守.整合以上信息,即可得出答案.2、(2013·重庆)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酬孝峙①[清]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鉴赏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韧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解析词作上片前两句描写了词人的容貌形象,后两句则表现了词人的品质.这位词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俨然正怒目睁睁地睥睨环宇;一副面带“病”容又颧骨凸起的奇特形状,一个“怪”字写出了他容貌奇特的整体特征.其中,“发短”暗对清朝的“长辫”,是极有胆识的艺术展现.而他的心态却仿佛终南山石罅里一根蔓延的青藤,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3、(2012·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吴松①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①吴松:即吴淞,江名.(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2)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解析本题从诗歌意象表达效果的整合和主体意象的作用的角度考查对诗歌形象和表达技巧的鉴赏.(1)先具体分析前两句所写到的意象的表达效果,然后进行整合.“晓路”点明起航的时间是清晨;“雨萧萧”写出起航时的天气状况;“江乡叶正飘”既交代了季节是秋季,又写出了诗人所见的落叶飘飞的景象.“雨萧萧”与“叶正飘”写出了秋景的凄清萧条.(2)“孤舟”在本诗中是一个主体意象,是全诗的线索,联结着诗中其他意象和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想.首联和颔联为“孤舟”的出现提供了背景,颈联从“帆”“桨”正面写“孤舟”,尾联写“孤舟”停宿之所,寄托了诗人借枫桥一抒幽思的情怀.孤舟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4、(2010·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ɡ):悲伤.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解析根据“凤凰”“醴泉”“山冈”这些意象的特点和“彻九州”“望八荒”的动作可分析出“凤凰”的品性.●课堂反馈1、(2013·辽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这首七律题为“竹轩诗兴”,写竹轩景物,自然清丽.从所写的景致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志趣.2、(2011·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出了怎样的情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解析分析山泉具有什么品格,需要逐句分析原诗,同时抓住关键词.一、二句突出山泉淡泊无名;三、四句说它清澈可鉴,飞落如雨;五、六句写它能使涧满池平;七、八句赞扬它恬淡自守.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再加以概括,答案就宛然可见了.因为本诗是托物言志,“物”的品格清楚了,作者的“志”就容易推测了.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南歌子[宋]贺铸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易醉扶头酒[注],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注扶头酒:醇厚浓烈易醉人之酒.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意象?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疏雨、池塘、微风、夏木、黄鹂、白鹭.描绘了一幅恬静、幽美、充满生机的夏日风光图.4、(2012·湖南)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鹈泉:泉水名.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课后测评1、(2012·四川)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子规[注][元]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注子规: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解析把握古诗的思想情感,可以借助的方法比较多,本诗可以从意象(子规)、人物形象(远客)、关键词(“空”“断肠”“春残”)、关键句(催归催得谁归去)等角度着手分析.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绝句漫兴九首(其七)杜甫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1)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初夏风景图?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描绘出“雉子”“凫雏”怎样的生活状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杨花撒落小径,好像铺上了白毡;片片荷叶缀满小溪,好像水面上的圆圆青钱.这幅初夏郊野的杨花飘飞、荷满小溪的图画,由小径、杨花、白毡、小溪、荷叶等景物构成.(2)第三句描绘了一只只幼雉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不易为人所见的情景;第四句描绘了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的情景.这两句紧承前两句的写景转而写动物,充满深挚淳厚的生活情趣.●PPT(见附件)第二课时语言赏析题●真题演练1、(2008·上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壬辰寒食①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雪”隐喻白发,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解析“雪”比喻的是白发,“朱”代指容颜.两相对比,表现出容颜过早衰老,诗人所表达的哀叹感情自然流露出来.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杳杳寒山道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诗中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是“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赏析这两句诗中叠词运用的艺术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朝”“岁”是单个的名词,一经叠用,就表现出时间的悠长.这里写出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不到阳光,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的感受,表达了他冷淡孤寂的心情,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地融为一体.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望远行李璟碧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余寒不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注]生.注二毛:指头发斑白.请赏析“辽阳月,秣陵砧”的妙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辽阳征夫对月思乡,秣陵守妇砧上捣衣,虚实结合,传达出相思之情,并巧妙暗示季节的更替.解析答题要点为:画面描述,点出手法,表达效果,“手法”答成“意象叠加”亦可.●课堂反馈1、(2013·湖南)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关键词赏析)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解析“春深”点明暮春时节,令人联想到百花落尽、绿叶茂盛的景象,词人写绿之“净”,正是要表现自己内心之“净”,外在景物与词人内在心灵完全契合.2、(2007·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诗眼赏析)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的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3、(2012·辽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初见嵩山张耒[注]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诗人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2)“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意思答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的分析鉴赏.第四句写嵩山终于在层层浮云中耸现出来,“清瘦”用拟人手法突出其峭拔的形象、高洁超脱的姿态.诗中鲜活清晰的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外化.诗人精心挑选了“清瘦”一词来形容嵩山,写得有血有肉、极富灵性,不只赋予嵩山以人的品格、人的风貌,更体现了诗人的人格操守与精神追求.诗人究竟是在写山还是在写自己,已很难分得清,物我融为一体,言有尽而意无穷.●课后测评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小园黎简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请简要分析“山光窥短墙”中“窥”字的妙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窥”,偷看,写山光探头进入短墙,窥视小园中的景物,运用拟人手法,写活了“山光”的意态神情,从侧面突出了小园景色之美.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唐]韩偓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古人写诗常用“自”“空”二字.你认为诗中加点的两个“自”字和一个“空”字在表情达意上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两个“自”字和一个“空”字描绘出了经泉州军洗劫后,村庄一切自生自灭、无人问津的荒凉萧条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寄身离乱、感时伤怀的情感(或“对泉州军的愤懑,对百姓不幸遭遇的同情”).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长安夜雨薛逢①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这首诗的“诗眼”是首联中的哪个字?试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眼”是首联中的“忧”字.全诗先写作者生活的艰辛(“心关桂玉”),次写命途的不顺(“运落风波”),最后写生命的衰老(“志气俱消”“白发新添”).●PPT(见附件)第三课时表达技巧鉴赏题●真题演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②,馀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2)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诗歌后两句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人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白鹭蜷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闲敲棋子”虽是诗人一个小小的动作,却将诗人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末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与友相约,可是时间已过夜半,客人还未到来,诗人百无聊赖之际,有意无意地拿起棋子在棋盘上敲打,将灯花都震落了.这一细节貌似闲暇,实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烦闷.4、(2013·天津)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宋]辛弃疾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例:“白苎新袍入嫩凉”是实写,点明时令;“春蚕食叶响回廊”是想象他在静静的考场上“沙沙”地写字,如“春蚕食叶”,是虚写.“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解析词中的“实”: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可以通过各种感官捕捉到的部分.词中的“虚”:看不见、摸不着的虚象,是词人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词人主观想象得到的.例如词中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写词人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是写实;最后两句是词人想象的,属于虚写.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该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了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6、(2013·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九日和韩魏公①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解析分析颈联对比手法的妙处,主要从分析本联内容和运用对比手法的作用两方面答题.内容上,分析运用对比手法的字句,三层对比:喜与忧的对比,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对比,“久”与“偶”在时间上的对比.作用上,运用对比,层层递进,强化了诗人的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课堂反馈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怀秦髯李彭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晓莺.本诗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指出并具体分析其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反衬.作者以春色的美好反衬自己心情的苦闷,又以心情的苦闷反衬对友情的执着,突出了友谊的弥足珍贵.2、(2012·广东)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余杭四月[元]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使用对比(映衬)手法.如上下句之间的“朱樱”与“绿草”、“青豆”与“白鹅”的鲜明对比(或:上句中“朱樱”的“朱”与“青豆”的“青”、下句“绿草”的“绿”与“白鹅”的“白”的对比),表现出景物色彩的鲜丽.或:使用了名词排列(意象并列)的组句手法.如上句由“朱樱”“青豆”“酒”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下句由“绿草”“白鹅”“村”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使人产生一种画面感.解析回答此题首先要熟悉诗歌的表现手法,然后根据诗的特点和题目要求逐步缩小答题范围.这是一首描写田园安乐生活的诗歌,选取其中写景的诗句来分析,我们可以考虑这几个方面:表现的主旨是明色调的,写景是为了突出这个主旨;诗句对仗工整,尤其是色彩的对照鲜明,可以考虑映衬、渲染之类的手法;节奏独特,记忆深刻的话,我们很快就能联想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诗句的写景方法.●课后测评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眼儿媚朱淑真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绿杨、海棠、红杏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词人隐藏在心中的无限哀(春)愁(烦恼、惆怅).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客意[金]元好问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注]见归途.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注了了:了然,清楚.请简要赏析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虚实结合(以虚写实).诗歌第一句是“实”,写身处寒冷屋内面对昏暗灯火孤枕难眠的情形;后三句是“虚”,写想象中仿佛看见了回乡的路,看见儿女们在山间眺望,听到了他们在计算归期.拓展了诗歌意境,使“客意”表现得更加含蓄而深沉.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渔家傲①王安石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②,穿云入坞寻游伴.却拂僧床褰③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注①本词写于作者变法失败罢相后归隐金陵时期.②款段:本指马行迟缓的样子.③褰:撩起.(1)请分别简要概括本词上下片的内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词的下片运用了哪些手法?分别有什么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词中作者的心情有着怎样的变化?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上片写春游山中,下片写昼寝山寺.(2)①夸张.以“千岩万壑”极写春色无边,表现享受春光的喜悦.②比喻.将松涛声比成急促悲鸣的管乐之声,形象生动,暗示作者所处的环境.③对比.以“千岩万壑春风暖”与“一弄松声悲急管”的对比,暗示了身处顺境与逆境时的不同心情.④虚实结合.“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虚写梦境,“西看窗日”实写梦醒,虚实结合,写出眼前的无奈.(3)山花烂漫,春风和煦,作者心闲意静,不禁沉醉其中;但是美好的春色也不能完全让他忘怀现实,只得昼寝僧床,排遣苦闷;然而好梦不长,作者迅即回到了现实,失意之。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学案(2)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学案(2)

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提升1“4看法”读懂诗歌古代诗歌高度凝练,句式跌宕,意象错落,情感内敛——像茶叶一样,不泡开就品不出滋味。

要读懂诗歌有“4看”:1.看题目——初判题材。

2.看作者、诗序、注释——了解背景,提取信息。

3.看正文——联想、调整语序后准确翻译。

4.看情感——抓住表情词语,晓明题旨。

下面我们就用“4看法”读懂诗歌,以明诗情。

(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步骤内容1.看题目——初判题材。

子由是苏轼的弟弟,“契丹”是子由出使的地方,“送”,意为“送别”。

由此可见,这是一首送别诗。

2.看作者、诗序、注释——了解背景,提取信息。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在当时声名卓著;注释①暗示苏辙受皇帝信任,地位之高;注释②交代苏轼当时为杭州知州,为朝廷重臣。

注释③交代李揆在唐代声名卓著,苏轼引用此典故,想提醒苏辙,如果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3.看正文——联想、调整语序后准确翻译。

首联点题。

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

颔联劝勉。

上句勉励苏辙不辞辛苦,下句鼓励兄弟不辱使命。

颈联嘱咐。

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时时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

尾联望归。

这里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绝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

4.看情感——抓住表情词语,晓明题旨。

“那因”表明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表现出苏轼乐观旷达的襟怀;“莫道”一词告诫子由,出使北蕃,绝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表达对苏辙出使北蕃的担忧之情。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及答案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及答案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一、对点练1.(2018·河北邢台市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草碧完颜璹几番风雨西城陌,不见海棠红、梨花白。

底事胜赏匆匆,正自天付酒肠窄。

更笑老东君[注]。

人间客。

赖有玉管新翻,罗襟醉墨。

望中倚栏人,如曾识。

旧梦回首何堪,故苑春光又陈迹。

落尽后庭花,春草碧。

【注】东君:神话中掌管春天的神。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2.(江西高考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苏轼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

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

②翁:苏轼自称。

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3.(2018·贵州贵阳市摸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严士元刘长卿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诗歌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4.(2016·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八声甘州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此处化用杜诗。

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课件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课件

同友人游青溪 王永彬 溪声引我入村烟,纡曲山盘古洞天。 苍石堆云撑峭壁,碧涛溅雪拥飞泉。 煎茶小憩清凉界,问柏能知魏晋年。 嘱咐同人归去早,此间住久恐成仙。 有人评价这首诗“于平凡之处翻出新语,于平凡之景中翻出新意”, 请结合颈联和尾联简要赏析。 答案:这两联将平凡的景象写出了新意。颈联充满神奇的想象, 不说柏树栽种于魏晋时期,而说它能讲述魏晋间的故事(此处化用 《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原本枯燥的时间交代,笔 锋一转就写出了新意。尾联则借嘱咐同伴之趣话,侧面烘托这人间 仙境之优美迷人,写法也很新颖。
-12整体攻略 学案一 重难特训 学案二 重难特训 学案三 重难特训 学案四 重难特训
2.羁旅行役诗 羁旅行役诗也被称作“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 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羁旅行役诗,一般 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 如对月思亲、对月怀远,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 家庭的憧憬。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崔颢的《黄鹤楼》、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13整体攻略 学案一 重难特训 学案二 重难特训 学案三 重难特训 学案四 重难特训
[基本特征] 意象——大雁、望月、客居、佳节、羌笛、关山、鹧鸪、长亭、 古道、夜雨、孤灯、落月、黄叶、霜天、阳关等。 情感——思念、离愁、哀怨,厌恶战争,渴望团聚;歌颂友情,追怀 往昔,拳拳眷恋,殷殷劝勉。 技巧——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等。 风格——婉约忧伤。 [鉴赏要点] ①分析思想情感。 ②分析思乡缘由。 ③体会抒情手法。
-24整体攻略 学案一 重难特训 学案二 重难特训 学案三 重难特训 学案四 重难特训
答案: “疏影横斜”写出了梅之形,体现了梅树枝干疏朗自然、放 逸不羁、自在与洒脱的特点;“暗香浮动”写出了清淡的梅香随着 晚风四处飘溢,表现了梅之香的清幽淡雅。表达了诗人对梅的喜爱, 蕴含了诗人恬淡闲适、清高雅致的隐逸精神。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 课件(65张)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 课件(65张)

返回
[针对训练] (2015· 广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注]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
乘船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 长山水画。
返回
3.抓关键 “旷然”点明作者的心情,诗人驱车赶路,登上盘绕的 五盘岭,见青山葱茏,天高地远,风清气爽,境象开阔,心 中为之一荡。“不觉蜀道难”,此行乃因知己杜鸿渐的推荐 提拔,既报了杜的知遇之恩,又能实现平乱安国的高志,蜀 道虽有上青天之难,也如履平地。诗人登上峰顶后,心旷神 怡,面对奇险又富有情趣的所观之景,更不觉蜀道艰险。
返回
考点(二)
炼 句
返回
炼句题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赏析角度灵活。
链教材——认知考点
常考类型 特色解读 教材典例
返回
弄懂所给句子的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基本意思,进而 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 内容、情 把握其内容、情 能饭否?”借廉颇自比,表达出 感句 感的内涵,这是 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 赏析句子的前提。室不能选用人才的慨叹。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有的句子倒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 语言特点 有错位之美;有 华发”。全为倒装句,按现代汉 句 的句子对仗,有 语语法顺序应调整为“神游故国, 整饬之美。 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返回
[注]
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 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
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 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 山道登上山巅。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 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 分)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 课件(41张)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 课件(41张)

返回
一、错误选项的4大设误点
[典题尝试]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对 杜 雪① 甫
返回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 ]
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
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 解送回长安。 ②书空: 《世说新语· 黜免》 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 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后因以“书 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典实。
第2讲
古诗歌阅读选择题
一、错误选项的4大设误点
二、快准解题“2步骤”
课时跟踪检测
返回
以选择题(5 选 2)考查诗歌鉴赏的命题形式属于旧题新考 (多年以前的高考就采用了这种题型),这一命题形式在注重考 查考生对诗歌的全面理解、扩大考点覆盖面的同时,也降低 了试题的难度。选择题和主观题只是题型的区别,考查内容 和角度没有变化。因此,答题时,考生只要在读懂诗歌的基 础上,仔细分析、认真比对,找到命题人设置选项的设误点, 便可顺利作答。
返回
下列对这首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造成的悲惨景象,用“独” 写老翁一家只剩一人的情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 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是说残留着的火炉,让人仿佛还可以想象 到炉火燃烧的情形,一个“似”字点明这并非作者所看到 的实景。 D.尾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 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 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E.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 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古诗词鉴赏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古诗词鉴赏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古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离亭燕张昪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

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

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这首思古词作,另辟蹊径,没有写乌衣巷、秦淮河,也没有写险要的江山形胜,那么该词着力刻画的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清平乐·夜发香港①朱孝臧舷灯渐灭,沙动荒荒月。

极目天低无去鹘,何处中原一发?江湖息影初程,舵楼一笛风生。

不信狂涛东驶,蛟龙偶语分明。

【注】①光绪三十年,作者出任广东学政,次年,因与总督意见不合,引疾辞官,同年借道香港,取水路北归。

本词即作于离开香港之际。

“极目天低无去鹘”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3.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吕〕四块玉闲适关汉卿意马收,心猿锁。

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

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

〔南吕〕四块玉闲适关汉卿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同为“闲适”,这两首元曲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生白居易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鉴赏其表达的妙处。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姑苏怀古姜夔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怎样理解今之柳曾扫古落花?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一、【201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单元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单元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

古代诗歌鉴赏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后面的题目。

临江仙[宋]晁补之谪宦江城无屋买, 残僧野寺相依。

松间药臼竹间衣。

水穷行到处, 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 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

青山无限好, 犹道不如归。

(1)试分析这首词的前两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解析:这首词是词人被贬为信州(今江西上饶)酒税后所作,表现了他厌弃官场而向往故里的思想感情。

“谪宦江城无屋买, 残僧野寺相依。

”这两句无一字虚下, 先交代了全词的政治背景, 并为全词定下基调。

“江城”点明信州, “无屋买”是夸大之词, 表明信州的偏僻荒凉, 这样便自然地引出“残僧野寺”一句。

这里“残僧”画出了僧人的年迈衰老; “野寺”画出了寺庙的荒僻陋小。

如此残破不堪而词人还得与之相依为命, 足见其命运、境遇的凄惨。

参考答案:前两句交代了词人当时的处境, 为全词定下了苦闷的情感基调。

“谪宦”和“无屋买”点明被贬的境遇, “残僧”和“野寺”画出了寺庙的偏僻荒凉。

如此残破不堪而词人还得与之相依为命, 足见其命运、境遇的凄惨。

(2)词的下片中哪个意象是词人自身内心情感的外化?请对此具体分析。

解析: “一个幽禽缘底事, 苦来醉耳边啼”两句, 巧妙地抓住一个“幽禽”悲啼的意象来抒写自己的心曲:词人曾试图遁入醉乡以遣岁月,但不知为什么事,一个幽禽(杜鹃)又在醉酒之时来到耳边苦苦啼叫。

“苦来醉耳边啼”应作“醉来耳边苦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紧承“苦来醉耳边啼”而来, 写词人对于“幽禽”啼声的感觉。

这“幽禽”的啼叫已不仅是“苦啼” ,而且愈啼愈悲。

“月斜”即月影西沉,表明时间已晚; 时间既晚, 则啼叫之久可知。

“愈声悲”以见鸟之情切。

仔细品味词意,这里实是借鸟的悲啼来显示自己的悲苦心境。

参考答案:幽禽(杜鹃)。

词人曾试图遁入醉乡以遣岁月,但不知因为何事,幽禽(杜鹃)来到耳边苦苦啼叫,而且愈啼愈悲,实是借鸟的悲啼来显示自己的悲苦心境。

青山尽管无限美好, 但杜鹃仍啼道: “不如归去! ”词人巧妙地抓住一个悲啼的“幽禽”来抒写自己的心曲。

江西省各地2019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江西省各地2019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临川一中期末(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水调歌头黄庭坚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

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

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骝。

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

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

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蛾羞。

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

【注】塞垣:边防城池。

戛(jiá):敲击。

骅骝,周穆王的八骏之一,这里代指强壮快速的骏马。

14.下列对这首词上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落日西沉,长风呼啸,开头两句动静结合,描绘了边塞景象,意境苍凉。

B.诗人着意勾勒平沙千里中的“雕弓白羽”和“骏骅骝”,为此后的抒情蓄势。

C.隐隐约约看到的青冢,使诗人想起了汉代王昭君的故事,忧愁袭上心头。

D.上片主要是实写,凸现了边地骑兵驰骋射猎的飒爽英姿,奠定了全词的基调。

15.这首词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14.D【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上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隐隐”以下句由昭君的青冢引起的“闲愁”,体现的是对国运的深长忧思,前后情感色调并不一致,故不能说“奠定全词的基调”。

15.①对王昭君命运的同情。

如“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翠蛾羞”。

②对汉代和亲政策的批判。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却“不减翠蛾羞”。

③对宋朝边备废弛、求和苟安的讽刺。

词作借古讽今,结尾二句用反语,表面是歌功颂德,实则对当朝执政者的软弱进行了辛辣讽刺。

南昌市八一中学期末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寄韩潮州愈①贾岛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②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③。

(注)①唐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切谏,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

2019届人教版 古典诗词鉴赏 单元测试

2019届人教版  古典诗词鉴赏 单元测试

2019届人教版古典诗词鉴赏单元测试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点绛唇苏轼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

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秋。

词人时在杭州为官。

庾公楼:相传东晋庾亮在武昌乘月登南楼。

杜甫《秋日寄题郑盟湖上亭》:“池要山筒马,月静庾公楼。

”别乘:官名。

这里指词人的友人袁毂。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庾公楼外峰千朵”是词人闲倚胡床所见。

“朵”字生动地表现出重重叠叠的山峰如花般绽放。

B.上片三四句运用了设问和拟人手法,明写词人与明月、清风同坐,暗示词人心境的孤独、寂寞。

C.下片一二句叙写袁毂到来之后的情形:词人从独处世界中走出,与友人一起吟诗填词,相互唱和。

D.下片后三句,词人以戏谑语气告诉友人:自从添了你,明月清风都与你平分了!足见两人关系亲密。

E.全词篇幅短小而融写景、抒情、叙事、议论于一炉,虚实结合,语言平白如话,读来妙趣横生。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BE2.(1)公务之余,观赏大自然美景,与明月清风为伴的闲适;(2)对人文荟萃、风景秀美的杭州城的喜爱;(3)对友人到访,一起欣赏美景、相互唱和的喜悦。

【解析】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题中A项考核炼字,BE项考核手法,CD考核内容,其中B项,“暗示词人心境的孤独、寂寞”不恰当。

词人的心境应是闲适、恬静的。

E项,词中没有议论。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解析)(2)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解析)(2)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解析)(2)(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解析)(2)(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解析)(2)(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解析)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山东卷〕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以下问题。

〔8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5分〕【答案】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福建省各地2019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福建省各地2019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南平一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闲望吴融①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

蛱蝶狂飞掠芳草,鸳鸯稳睡翅暖沙。

阙下新居成别业②,江南旧隐是谁家。

东迁西去俱无计,却羡暝归林上鸦。

【注】①吴融:浙汀绍兴人.此诗作于诗人求仕长安时期。

②别业:相对于本宅而言,亦称别墅,别馆。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点五点”、“一枝两枝”,语言清丽典雅,朗朗上口,颇具音律复叠之美。

B.颔联动静结合,以“狂飞”写蛱蝶之爱芳草;又用“稳睡”言鸳鸯之适意。

C.前四句总写闲望所见,四组画而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一幅工细优美的图景。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结构和范仲淹《渔家傲》有相似之处。

15.全诗感情丰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6分)14.(3分)A15.(6分)①首联和颔联描写雨、花、蝴蝶、鸳鸯等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②颈联将长安新居和江南旧家对比,暗示了抛离故园、奔走仕途的懊悔和感伤;③“东迁西去俱无计”写自己四处碰壁、求仕不得,表达对自己处境的失望和悲哀;④末句写羡慕暮归之鸦,含蓄表达了对往昔不问功名时闲适生活的眷恋和向往。

厦门期末(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古塞下曲【唐】李颀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

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

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二句“朝走马”强调时间紧迫,“直指”表现目标明确,写出行人奔赴边关的急切。

B. 三四句既交代蓟城地处边陲,直通漠北,又以“万里”突出离别的痛苦,情调悲凉。

C. 五六句直接描写边地的现实景象,以夸张的手法渲染军情紧急、战火不断的氛围。

D. 七八句将同一时节不同空间的画面叠映,上承战事,下启春光,节奏由紧张转向舒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古诗词鉴赏(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早发竹下①范成大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吹②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

清禽百啭但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注】①作者绍兴二十四(一一五四)中进士,次被派到徽州(在今安徽省境内),当了六七州府下属的小官吏。

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

这首诗是这或之后二三内,离开竹下时写的。

②吹:通“炊”。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点题,写“破小寒”点出出行的时间,写“散皮顽”暗指赶路时间之久,旅途之劳累疲困。

B.颔联中轻雾、重山,与诗中炊烟、树、溪水、小桥、禽鸟等意象,组合成一幅美丽的山村图。

C.尾联“正在有情无思间”承上“迎客”而来,写鸟儿婉转的呜叫声,貌似“无思”实则“有情”。

D.全诗有情有诗,情与景会,生动的描写使景物情态毕现,透漏出诗人观景时的愉悦心情。

【答案】A【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

A项,“散皮顽”指繁忙工作之余到郊野散步,并非“暗指甘露时间之久,旅途之劳累疲困”。

【名师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

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此题的A 选项属于诗意理解错误。

2.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写山非常巧妙,诗人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运用叠词:用“轻轻薄薄”写雾的虚无缥缈,用“重重叠叠”写山的连绵不断,写出了山中黎明时的朦胧美。

(2)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用“冲”字,写马在轻雾中穿行,恍若冲开一道轻纱似的帷幔,使流动的雾化为静态;用“放”字,仿佛一座一座山,从身边奔放而出,使静止的山化为动态。

【解析】题干问“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写山非常巧妙,诗人是怎样做到的”,这是考查诗歌的艺术手法。

题干已经给出提示“颔联写山非常巧妙”,作答时可以从描写和修辞的角度考虑,“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诗人清晨跨马山行的见闻和感受。

“重重叠叠”,诗人运用叠词,写出了山的连绵不断,这两个叠词的使用,写出了山间清秋黎明特有的朦胧美。

另外,颔联写诗人骑马在漫卷的薄雾中穿行,恍若冲开一道轻纱似的帷幔;那从轻雾中闪出的重叠连绵的山,仿佛诗从帷幔中放出来的,千姿百态地从身边掠过。

“冲”,使流动的薄雾化动态为静态;“放”使静止的山化静态为动态。

两者相互交映,构成扑朔迷离的、朦胧缥缈的意境。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居【宋】张舜民水绕陂田①竹绕篱,榆钱②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③归。

【注】①陂田:山田、水田。

②榆钱:即榆荚,形如钱,色白成串,故称榆钱。

③两两:成双成对。

3.本作品的体裁是A.律诗 B.绝句 C.曲子词 D.宋词【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诗词的体裁辨析。

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排除C项、D项。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绝句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六言绝句较为少见。

综合B项正确。

4.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榆钱落尽、槿花稀疏、夕阳寒鸦写出了晚秋的宁静肃穆。

B.以平实质朴的语言客观描绘村居所见,情感内蕴不露。

C.语言绮丽、描摹细致,契合作者怡然、轻松、快乐的心境。

D.题为《村居》却写不写村内的自然与生活景象,不落俗套。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赏析。

B项,“客观描绘”错误。

诗前两句采用当句对,以便于把很广泛的题材浓缩成集中的平面。

诗说水田环绕的人家,篱笆外种满了竹子,院落里的榆树钱已经落尽,槿花也都稀疏了。

写出晚秋季节里斜阳照耀着的农舍,水竹清华,落木萧萧的景色,充满了和平静穆的气氛。

诗仅写了村居外围,而村居本身即可由此想象,成功地避开了熟见的茅檐、白门、蓬窗、桑圃等词,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同样,诗没有写人,而通过环境,也可表现住在村居里的人的品藻趣味。

5.“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两句颇为人推赏,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案】牛缓缓行进,带得寒鸦而归,这一“动”愈衬出环境之“静”,构成一幅恬静清雅的村居图;/用“夕阳”、“牛背”、“寒鸦”的“静”的乡村生活的画面(牛的怡然自得、牛与鸦的和谐相处)渲染了静谧、清幽、乃至寂寥的村居氛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赏析。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结合题干提示“动静结合”角度,老牛自行归来,牛背上并不是短笛横吹的牧牛郎,而是伫立的寒鸦。

寒鸦易惊善飞,却在这宁静的气氛中悠闲自在,站立牛背,寒鸦之静附于牛之动,牛之动涵容了寒鸦之静,大小相映,动静相衬,构成新颖的画面。

【名师点睛】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古诗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

①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拟人、双关等。

②描写手法:衬托手法,又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哀衬等;侧面描写;虚实结合;象征手法等。

③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初归石湖【南宋】范成大①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

【注】范成大(1126—1193),宋代诗人。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淳熙年间,官至参知政事,因与孝宗意见不合,两个月即去职。

晚年隐居故乡石湖。

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了晓光晨雾与天空的碧色相互烘染,色彩艳美的景象,同时点明了时间,也交代了石湖位置之所在。

B.颔联第一句中的“半出”一词写行人在茂密深秀的水稻中露出半截身子,表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

C.颔联第二句写一只白鹭在长满菱叶的池塘里夜宿,显得有些孤单落寞,暗合诗人此时的处境与心境。

D.颈联第二句写自己碰见老人,仔细辨认,吃惊的发现原来他们都是自己从前的邻居,表明诗人已与石湖阔别多年。

【答案】C【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题中C项,“孤单落寞”错,应是一种“惬意”,“暗合诗人此时的处境与心境”一说于诗无据。

7.诗的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诗的尾联写当年亲手所种于斜桥水畔的柳树,已是蝉声喧鸣,翠枝拂空了。

“无数鸣蜩翠扫空”一句运用视听结合,有声有色,写出了柳树的高大葱茏;两句运用对比,表现了今夕变化之大,惊喜之情溢于言表,似在惋惜自己没有早日回到石湖;以景结情,表现出诗人对石湖美景的喜爱,让人回味无穷。

【解析】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此题要求分析尾联的表现手法,首先答出尾联的内容,“当年亲手所种于斜桥水畔的柳树,已是蝉声喧鸣,翠枝拂空了”,然后分析手法,注意从艺术手写景的特征和抒情方式的角度分析,“无数鸣蜩翠扫空”一句运用视听结合,有声有色,写出了柳树的高大葱茏;两句运用对比,表现了今夕变化之大,惊喜之情溢于言表,似在惋惜自己没有早日回到石湖;以景结情,表现出诗人对石湖美景的喜爱,让人回味无穷。

【名师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

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四)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客夜与故人偶集①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②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③。

羁旅④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①偶集:偶然与同乡聚会。

②翻疑:反而怀疑。

翻,义同“反”。

③寒蛩:深秋的蟋蟀。

④羁旅:指客居异乡的人。

8.下列对这两首唐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A.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成就最高的诗人。

他的诗极富诗情画意,宋代大文豪苏轼曾高度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从此,“诗中有画”就成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定评。

B.“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中“空山”两字点出此处山中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C.王维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

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D.“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写的是诗人在家与同乡的如约聚会,实属难得。

欣喜之中竟怀疑是在梦中相遇。

E.“相留畏晓钟”的“畏”字运用得恰到好处。

“畏”字意谓害怕听到钟声,流露出诗人怕夜短天明,晨钟报晓,表现出诗人对同乡聚会的珍惜和同乡深厚的友情。

【答案】AD【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题中A项,“‘诗中有画’就成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定评”错,应是“诗中有画”就成了王维诗的定评;D项,“诗人在家与同乡的如约聚会”错,原诗句写的是诗人作客在外,偶然与同乡聚会。

9.这两首唐诗写的都是时令已值清秋或晚秋的景物,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各自的秋景特点及烘托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王维《山居秋暝》中的“雨、石、月、泉、松、竹、莲”等景物,勾勒出一幅清新、静谧、空寂而生机勃勃的山间秋景图,可以说都是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境界的写照。

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中的“秋月、秋夜、秋风、露草、寒虫”等景物,到处都能感觉到秋的寒意和肃杀,在渲染气氛的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生活的凄清,以及身世漂泊和宦海沉浮之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