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方法概述(特选参考)
矿井常规物探方法介绍
![矿井常规物探方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7f397aa284ac850ad02423a.png)
矿井常规物探方法介绍依据物探方法和目的不同,将矿井常规物探方法介绍如下:一、掘进工作面超前探测:指探测掘进巷道迎头前方一定范围顺层、顶板、底板和两帮可能存在的低阻异常体,防止掘进误揭导水构造造成突水。
一般采用瞬变电磁仪进行探测,也可采用在线电法仪顺延底板电极连续探测。
二、工作面坑透:指采煤工作面巷道系统形成后,在机、风巷之间采用无线电波透视,根据吸收率不同确定工作面内隐伏的地质异常体,防止采煤误揭导水构造造成突水。
坑透最大限制是透距偏小,一般不超过180m。
三、采煤工作面槽波地震:类似于坑透,利用放炮产生的震波代替无线电波进行工作面透视,根据震波衰减程度的不同确定地质异常体。
槽波穿透距离大,解决无线电波透距偏小的问题。
四、工作面底板音频电透:类似于坑透,在工作面风巷底板供电,在机巷底板测量电场电位,得到透视区域工作面底板一定深度内岩层的电导率。
改变供电频率,测量不同深度岩层的电导率。
根据整个工作成底板岩层电导率不同判定高导异常体的位置和发育高度,防止采煤邻近隐伏导水构造造成突水。
五、高密度电法:采用改进型电法仪,64个电极一次布设,仪器自动供电、自动测量和数据采集,升井后专门软件解释并编制成果图件,根据视电阻率确定低阻异常体。
该方法可用于底板电测深、掘进超前探测、双巷并联网络电法探测、钻孔巷道间网络电法探测等。
六、递进掩护探测:利用上区段采煤工作面机巷,采用大测距瞬变电磁仪器对下区段进行探测,确定地质异常体的分布范围,为下区段巷道快速施工提供依据。
七、环采煤工作面立体探测:在采煤工作面机、切、风巷,采用瞬变电磁仪,对工作面内、外侧顺层、顶板、底板进行多方向、多倾角探测,一类矿井采煤工作面投产前,必须进行环工作面全方位立体探查,确保回采范围及其影响区域内无水患威胁。
物探方法的概念
![物探方法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ff95ef9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5.png)
物探方法的概念物探方法是指用于地下资源勘探、地质灾害监测和环境地球物理调查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方法。
它主要通过对地下地层的物理特性进行观测和分析,来获取地下信息,为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和灾害预警等工作提供支持。
物探方法可以分为重力方法、地磁方法、电法方法、辐射法方法、地震方法和孔隙介质方法等多种类型。
重力方法是利用地球重力场的变化来探测地下结构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测量重力场的微弱变化,推断地下体的密度变化,从而了解地下构造和矿产分布。
重力方法适用于矿产勘探、地下水资源调查和地壳运动监测等领域。
地磁方法是利用地球磁场的变化来探测地下地质体的方法。
地磁方法主要通过测量地磁场强度和磁场方向的变化,来推断地下地质体的分布和性质。
地磁方法适用于矿产勘探、地下水资源调查、地震预测和地球磁场变化研究等领域。
电法方法是利用地下介质的电阻率或电导率变化来探测地下结构和矿产资源的一种方法。
电法方法主要通过测量地下电场和电流的分布和变化,来推断地下地质体的性质和分布。
电法方法适用于矿产勘探、地下水资源调查、地质灾害监测和环境调查等领域。
辐射法方法是利用自然辐射或人工辐射来探测地下结构和矿产资源的一种方法。
辐射法方法主要通过测量地下辐射的强度和能谱,来推断地下地质体的性质和分布。
辐射法方法适用于矿产勘探、地下水资源调查、环境污染调查和核辐射监测等领域。
地震方法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特性来探测地下结构和矿产资源的一种方法。
地震方法主要通过测量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振幅和频谱,来推断地下地质体的性质和分布。
地震方法适用于石油勘探、地震预测和地下水资源调查等领域。
孔隙介质方法是利用水、空气等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来探测地下结构和地下水资源的一种方法。
孔隙介质方法主要通过测量地下介质中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孔隙流体的物理性质,来推断地下地质体的性质和分布。
孔隙介质方法适用于地下水资源调查、地下水污染监测和环境地球物理调查等领域。
物探方法具有非破坏性、全方位、高效准确等特点,能够提供地下信息,为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预防、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等提供技术支持。
物探方法简介
![物探方法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53770fcba0d4a7302763ae6.png)
物探方法简介一、瞬变电磁法简介1、瞬变电磁法技术原理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sMethod, TEM)是以地壳中岩(矿)石的导电性与导磁性差异为主要物质基础,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送一次脉冲磁场,在一次脉冲磁场的间隙期间,利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二次涡流场,并研究该场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 来寻找地下矿产资源或解决其它地质问题的一支时间域电磁法。
下图即为瞬变电磁法原理的图解。
2、瞬变电磁法应用领域瞬变电磁法施工简便、低阻探测能力强、精度高、探测深度大(地面1000m、井下150m),井下、井上均可施工。
具有许多传统直流电法不可比拟的优点,可应用于:◆地下水探测。
瞬变电磁法可用于找水、咸淡水区分、地下电性分层、圈定地下充水溶洞;◆寻找金属矿床;◆煤层顶底板富水性探测、巷道迎头超前探、圈定煤层采空(塌陷)区;◆陡倾角、断层、岩脉等地质构造探测。
二、高密度电法简介其原理与普通电阻率法相同,不同的是在观测中设置了高密度的观测点,工作装置组合实现了密点距陈列布设电极,是一种阵列勘探方法,现场测量时只需将全部电极(几十至上百根)置于测点上,然后利用程控电极转换开关和微机工程电测仪便可实现数据的快速和自动采集,增加了空间供电和采样的密度,提高了纵、横向分辨能力和工作效率。
在众多直流电阻率方法中,高密度电阻率法以其工作效率高、反映的地电信息量大、工作成本低、测量简便等突出优势,在物探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主要应用于:◆寻找地下水、管线探测、岩土工程勘察;◆煤矿采空区调查,煤矿井下富水性探测;◆水库大坝的坝体稳定性评价、坝基渗漏勘查、堤坝裂缝检测、建筑地基勘探;◆涵洞和溶洞位置勘查、岩溶塌陷和地裂缝探测三、矿井直流电法简介主要应用于井下,其原理与地面直流电法相似,不同之处为:矿井直流电法属全空间电法勘探、采用本安防爆设备,它以岩石的电性差异为基础,在全空间条件下建立电场,使用全空间电场理论,处理和解释有关矿井水文地质问题。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简介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efc450bbb68a98271fefa07.png)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简介地球物理勘查简称物探.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它是以物理学理论为基础,以地球为主要调查研究对象;具有快速、遥测、信息量大等特点,较易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是深部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也是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不可缺少的手段。
基于物理学的原理、方法和观测技术,物探方法一般划分为:磁法、重力法、电法(含电磁法).弹性波法(含地震法和声波法).核法(放射性法)、热法(地温法)与测井等7大类,和地面,航空、海洋,地下4个工作空域。
地震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它具有高精确度、高分辨率,探测深度一般为数十米到数千米。
目前的石油、天燃气和煤探井孔位的确定均以地震勘探资料为重要依据,在水文工程地质调查、沉积成层矿产的勘查、城市活断层探测以及地壳测深等工作中,地震勘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对于不规则块状硫化物金属矿体,采用散射波地震方法能够开展非沉积型金属矿勘查。
地震勘探的物理基础是岩石的弹性差异。
地震勘探就是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情况,查明地下地层和构造的分布,为寻找矿产资源、探测城市活断层及其它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地震勘探方法比较复杂,其基本原理可用回声测距来说明。
当我们前面不远处有一座直立的高山时,为了解我们到高山的距离,简单的办法是大喊一声,测定我们从发声开始到耳朵听到回声的时间,根据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已知速度,就可以计算出高山离我们的距离。
用地震勘探方法探测埋藏在地下的目标,其原理大体也是这样,只不过是地下岩层和土壤要比空气不均匀的多,因而地震勘探也远比回声测距困难复杂的多。
根据地震方法的特点,地震勘探需要在背景比较平静的环境下开展,为使该方法技术能够在城市强干扰条件下开展工作,物化探所研究开发出了抗干扰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解决了常规地震勘探方法无法解决的地质问题。
物化探所长期从事弹性波场探测和复杂条件下地震方法技术的研究和勘查工作,拥有先进的地震仪器配套设备和专用地震数据处理软件。
物 探 法
![物 探 法](https://img.taocdn.com/s3/m/ef7b2bc0fc4ffe473368abf5.png)
物探法
图1-2 地震波反射法的预报原理
物探法
通过计算机软件得到各种围岩构造界 面与隧道轴线相交所呈现的角度及掌子面 的距离,并可初步测定岩石的弹性模量、 密度、泊松比等参数以供参考,进一步分 析隧道前方围岩的性质、节理裂隙密集带 分布、软弱岩层及含水状况等。
物探法
弹性波反射法适用于划分地层界限,查 找地质构造,探测不良地质的厚度和范围。 其要求被探测对象与相邻介质应存在较明显 的波阻抗差异并具有足以被探测的规模;断 层或岩性界面的倾角应大于35°,构造走向与 隧道轴线的夹角应大于45°。
(2)探测目的体具有足以被探测的规模。 (3)不能探测极高电导屏蔽层下的目的体。
物探法
2)探测距离
地质雷达在完整灰岩地段预报 距离宜在30 m以内,在岩溶发育地 段的有效探测长度则应根据雷达波 形判定。连续预报时前后两次重叠 长度应在5 m以上。
物探法
3)地质雷达探测仪表的技术指标
(1)系统增益高。 (2)信噪比大。 (3)采样间隔应根据使用频率和采样定理及仪 器设置选定。 (4)具有可选的信号叠加、实时滤波、点测与连 续测量、手动与自动位置标记等功能。
(10)地质雷达探测质量检查的记录与原探测记录应具有良 好的重复性,波形一致,没有明显的位移。
物探法
5)地质雷达探测的资料与解释
(1)参与解释的雷达剖面应清晰。 (2)解释前宜做编辑、滤波、增益等处理。当情况 较复杂时,还宜进行道分析、FK滤波、正常时差校正、褶 积、速度分析、消除背景干扰等处理。 (3)结合地质情况、电性特征、探测体的性质和几何 特征综合分析。必要时应考虑影响介电常数的各种因素, 制作雷达探测的正演和反演模型。
物探法
6)探测报告
地质雷达法预报应编制探测报告,内容 包括探测工作概况、采集及解释参数、地质 解译结果、测线布置图(表)、探测时间剖 面图等,其中时间剖面图中应标出地层的反 射波位置或探测对象的反射波组。
测绘技术中的物探测量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物探测量方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c863e5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3.png)
测绘技术中的物探测量方法介绍测绘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和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各种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获取地理信息和测量数据,为社会发展和资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而在测绘技术中,物探测量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手段,通过对地下物质性质和分布的测量,为工程勘察、资源勘探、地质调查等提供可靠依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物探测量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电法探测。
电法探测是基于地下物质导电性的差异来进行测量和分析的。
该方法通过在地下埋设电极,在其中施加一定电流,并测量地下电位差来判定地下物质的导电性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寻找地下水、矿藏等。
通过在不同位置布置电极,可以得到整个区域的电阻率分布图,从而揭示地下物质的性质和分布情况。
第二种方法是地磁法探测。
地磁法采用地球磁场与地下物质的相互作用来进行测量。
地磁法探测仪器利用地球磁场的强度和方向的变化,通过测量地面上的磁场参数来判断地下物质的性质和分布。
这种方法适用于寻找矿藏、断层等地下构造的探测。
地磁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因此在地质勘探和环境监测中有广泛应用。
第三种方法是地震法探测。
地震法是一种利用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和反射特性进行测量的方法。
通过在地面上设置地震源,并记录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情况,可以推断地下岩石的密度、速度和构造等信息。
地震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地质勘探,如石油勘探、地下水勘探和地震灾害预测等。
这种方法被称为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成像能力和解析度很高,能提供较为准确的地下信息。
第四种方法是重力法探测。
重力法是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
利用高精度的重力仪器,测量地表上的重力值,并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得到地下物体的密度和分布情况。
重力法适用于大范围的地下构造和均质地层的勘探,常用于天然气、石油等资源勘探和地下水寻找。
以上所介绍的四种方法只是测绘技术中的一小部分,且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和适用条件。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勘探的效果和准确性。
物探方法
![物探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4fb47eb102de2bd960588d0.png)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主要有电法,磁法,重力法,地震法等勘探方法。
其中电法勘探利用的是各种岩石矿体的电磁学性质(如导电性、导磁性、介电性)和电化学特性的差异,通过对人工或天然电场、电磁场或电化学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特性的观测和研究,寻找不同类型有用矿床和查明地质构造及解决地质问题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磁法勘探主要是通过判断岩石和其它地质体的磁性异常来研究地质结构和地质资源。
重力法是利用组成地壳的各种岩体、矿体间的密度差异所引起的地表的重力加速度值的变化而进行地质勘探的一种方法。
地震法是根据地震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率不同,通过观测人工或自然地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率来研究地壳中的结构、组成等。
总之,地球物理方法几乎所有方法都有个关键字--异!重力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
是利用组成地壳的各种岩体、矿体间的密度差异所引起的地表的重力加速度值的变化而进行地质勘探的一种方法。
它是以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的。
只要勘探地质体与其周围岩体有一定的密度差异,就可以用精密的重力测量仪器(主要为重力仪和扭秤)找出重力异常。
然后,结合工作地区的地质和其他物探资料,对重力异常进行定性解释和定量解释,便可以推断覆盖层以下密度不同的矿体与岩层埋藏情况,进而找出隐伏矿体存在的位置和地质构造情况。
磁法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
自然界的岩石和矿石具有不同磁性,可以产生各不相同的磁场,它使地球磁场在局部地区发生变化,出现地磁异常。
利用仪器发现和研究这些磁异常,进而寻找磁性矿体和研究地质构造的方法称为磁法勘探。
磁法勘探是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
它包括地面、航空、海洋磁法勘探及井中磁测等。
磁法勘探主要用来寻找和勘探有关矿产(如铁矿、铅锌矿、铜锦矿等);进行地质填图;研究与油气有关的地质构造及大地构造等问题。
我国建国以来大多数铁矿区、多金属矿区及油气田等都进行了大量的磁法勘探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磁法勘探也是基本地球物理手段,国家已纳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系统测量的计划,并已基本覆盖了全国重要地区。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介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9967c0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6c.png)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介地球物理勘探作为地球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通过测量地球的物理特征,以及地下介质的物理属性,来获取地下资源的信息。
本文将对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一、重力勘探法重力勘探法是利用地球重力场的变化来推测地下物质的分布情况。
勘探人员通过测量不同地点的重力值,分析地球物质的密度分布。
这种方法在石油、地质灾害等领域有较广泛应用。
二、磁法勘探法磁法勘探法是测量地球表面垂直指向的磁场强度和方向,推测地下物质的磁性变化。
勘探人员通过磁力仪器测量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变化,进而得出地下磁性物质的大致分布情况。
磁法勘探法在寻找矿藏、勘探地下管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电法勘探法电法勘探法是利用电磁场的特性来推断地下物质的电性变化。
勘探人员通过在地下埋设电极,在地表上施加电流,测量地下电势分布和电阻率变化,从而推测地下物质的导电性差异。
电法勘探法在矿产资源勘探和地下水资源调查中具有广泛应用。
四、地震勘探法地震勘探法是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传播的速度和幅度变化,来推断地下介质的结构和组成。
勘探人员通过放置震源和接收器,记录地震波传播的信息,并进行数据处理和解释。
地震勘探法在石油勘探、地质灾害预测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
五、测井技术测井技术是通过在钻井过程中使用各种物理测量手段,获取地下岩石的物理特性和储量分布信息。
测井仪器可以测量地层电阻率、自然伽马辐射、声波速度等参数,帮助勘探人员判断地层岩性、含油气性质等重要信息。
六、地电磁勘探法地电磁勘探法是通过测量地下介质中电磁场的变化,推测地下物质的分布情况。
勘探人员通过放置电磁发射器和接收器,记录电磁场的变化情况。
地电磁勘探法在矿产资源调查、地质工程勘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七、地热勘探法地热勘探法是通过测量地壳中的温度分布,推测地下热流和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
测温井、测温孔等技术手段可以帮助勘探人员获取地温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与解释。
地热勘探法在地热能利用和环境地质研究中有着重要应用。
物探方法
![物探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9c5511b7360b4c2e3f647d.png)
采空区及其积水情况的探测,目前国内外主要是以采矿情况调查、工程钻探、地球物理勘探为主,辅以变形观测、水文试验等。
其中,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以物探方法为主,而我国目前以钻探为主,物探为辅。
在美国,采空区等地下空洞探测技术全面,电法、电磁法、微重力法、地震法等都有很高的水平。
其中,高密度电阻率法、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尤为突出,且近年来在地震CT技术方面也发展迅速。
日本的工程物探技术在国外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应用最广泛的是地震波法,此外,电法、电磁法及地球物理测井等方法也应用得比较多,特别是日本VIC公司80年代开发研制的“GR-810”型佐藤式全自动地下勘察机,在采空区、岩溶等空洞探测中效果良好,且后续推出的一系列产品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欧洲等国家工程物探技术也较全面,在采空区的探测上,俄罗斯多采用电法、瞬变电磁法、地震反射波法、井间电磁波透射、射气测量技术等,英、法等国家以地质雷达方法应用较好,微重力法、浅层地震法也有使用。
测绘技术中的物探方法选择指南
![测绘技术中的物探方法选择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64307c6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7.png)
测绘技术中的物探方法选择指南随着科技的发展,测绘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测绘过程中,物探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物探技术通过探测地下的物质结构和性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地下情况,为工程建设、资源勘查等领域提供重要的依据。
然而,在众多物探方法中,选择适合的方法往往成为一个挑战。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物探方法选择的指南,希望对您在测绘工作中有所帮助。
1. 电法探测电法探测是一种通过检测地下电流分布情况来判断地下结构的方法。
它适用于对地下介质的演化进行研究,可以了解有关岩层、土壤和地下水等的信息。
电法探测的主要优点在于其测量方式简单、操作交流较为方便,并且能够提供较高的分辨率。
然而,电法探测也有一些局限性,例如在探测深部地下时精度相对较低,对于复杂地质地貌的探测效果不佳。
因此,在选择电法探测时,需要考虑地下介质类型、探测深度和解析度的要求。
如果要研究地下水文条件、地下岩石的边界等,电法探测可以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2. 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和反射的原理来获取地下结构信息的一种方法。
地震勘探在石油、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预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能够提供较高分辨率的地下图像,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勘探具有优势。
然而,地震勘探的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成本较高。
在选择地震勘探时,需要考虑探测目标的深度、钻井条件、预算等方面的考虑。
如果研究对象需要较高的分辨率和精度,同时又具备较高的预算,地震勘探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 磁法探测磁法探测是利用地下磁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结构的一种方法。
它适用于对磁性物质和岩石的探测,可以较好地判断地下构造和矿产资源的存在与分布情况。
磁法探测的操作相对简单,设备较为便携,可以实时获取数据,并且对于大面积的勘探效果较好。
然而,磁法探测对于非磁性物质探测的效果较差,而且对于地下深部的探测能力较弱。
在选择磁法探测时,需要考虑被探测区域的磁性特性以及探测的深度和准确度要求。
物探主要方法
![物探主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299ddc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4.png)
物探主要方法物探是一种通过对地下物质进行探测和分析的方法,以获取地下信息的技术。
物探主要方法包括地震勘探、电磁法、重力法、磁法和地电法等。
地震勘探是一种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来获取地下信息的方法。
地震勘探通过在地表或井孔中释放地震波,然后记录地震波在地下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和反射、折射等现象,从而推断地下的地质结构和矿产资源等信息。
地震勘探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地质灾害预测等领域。
电磁法是通过测量地下介质中电磁场的变化来获得地下信息的方法。
电磁法利用电磁波在地下不同介质中传播的特性,通过测量电磁场的强度和频率响应等参数,推断地下的地质结构和地下水等信息。
电磁法应用广泛,可用于地下水资源调查、矿产资源勘探和环境地质调查等领域。
重力法是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来获得地下信息的方法。
重力法利用地下不同介质的密度差异对重力场产生的影响,通过测量重力场的强度和方向等参数,推断地下的地质结构和沉积物厚度等信息。
重力法在地质勘探和地下水资源调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磁法是通过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来获得地下信息的方法。
磁法利用地下不同介质的磁性差异对地球磁场产生的影响,通过测量磁场的强度和方向等参数,推断地下的地质结构和矿产资源等信息。
磁法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探、环境地质调查和考古学研究等领域。
地电法是通过测量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变化来获得地下信息的方法。
地电法利用地下不同介质的电阻率差异对电场产生的影响,通过测量电场的强度和方向等参数,推断地下的地质结构和地下水等信息。
地电法在地下水资源调查、土壤污染调查和岩土工程勘察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物探主要方法包括地震勘探、电磁法、重力法、磁法和地电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测量地下介质的不同物理性质,推断地下的地质结构、矿产资源、地下水和环境地质等信息。
物探方法的应用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下的情况,为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综述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8d6f053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9.png)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综述地球物理勘探是一种通过测量和分析地球物理场的方法,以了解地下结构和资源分布的科学技术。
它在石油勘探、矿产资源勘探、环境地质调查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本文将综述几种常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重力法、磁法、电法、地震法和地电磁法。
重力法是通过测量地球表面重力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密度变化的方法。
地球上的不同岩石和矿石具有不同的密度,因此通过测量重力场的变化可以推测地下的岩石和矿石分布情况。
重力法主要适用于矿产资源勘探和地下结构研究,但由于其测量精度较低,对地下细节的解析能力有限。
磁法是通过测量地球表面磁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磁性物质分布的方法。
地球上的不同岩石和矿石具有不同的磁性,因此通过测量磁场的变化可以推测地下的岩石和矿石分布情况。
磁法主要适用于矿产资源勘探和地下构造研究,但由于地球磁场的干扰和测量设备的限制,其解析能力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电法是通过测量地下电阻率的变化来推断地下岩石和矿石分布的方法。
地下的岩石和矿石具有不同的电导率,因此通过测量电阻率的变化可以推测地下的岩石和矿石分布情况。
电法主要适用于矿产资源勘探、地下水资源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等领域,但由于地下介质的复杂性和测量设备的限制,对地下细节的解析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
地震法是通过观测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来推断地下岩石结构和地层分布的方法。
地震波在不同的岩石和地层中传播速度不同,因此通过观测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时间可以推测地下的岩石结构和地层分布情况。
地震法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和地下构造研究等领域,具有较高的解析能力和定量分析能力。
地电磁法是通过测量地下电磁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岩石和矿石分布的方法。
地下的岩石和矿石在电磁场中具有不同的响应特征,因此通过测量电磁场的变化可以推测地下的岩石和矿石分布情况。
地电磁法主要适用于矿产资源勘探、地下水资源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等领域,具有较高的解析能力和定量分析能力。
综上所述,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重力法、磁法、电法、地震法和地电磁法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领域和局限性。
测绘技术中的物探方法与应用简介
![测绘技术中的物探方法与应用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507630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6.png)
测绘技术中的物探方法与应用简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绘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物探方法作为测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简单介绍测绘技术中的物探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例子。
一、物探方法的基本原理物探是指根据地下或海底的地质构造和物理性质,通过一系列仪器、设备和方法,对其进行探测、分析和反演的技术。
物探方法主要使用地球物理学原理,结合测量仪器和数据处理技术,对地下或海底的地质信息进行获取和解释。
常见的物探方法有重力法、地磁法、电法、电磁法、地震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分析地下或海底不同位置上的物理参数,如重力场、磁场、电阻率、介质电磁性质等,推断相应地下结构和性质信息。
二、物探方法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物探方法在地质勘探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例如,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中常用的重力法和地磁法可以用来寻找油气藏的存在与位置。
重力法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微弱变化,识别出可能存在的油气储量的地下构造。
地磁法则是通过测量地球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变化,推断地下的构造和岩性特征,从而找到可能的油气藏。
电法和电磁法在地下水资源勘探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电法通过测量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变化,可以判定地下水层的存在与性质。
电磁法则是通过测试地下电磁感应现象,获取下地下介质电磁性质和构造分布,进而确定潜在的地下水资源。
地震法则是通过发射震源波,记录并分析地下岩石层对震源波进行传播的情况,然后推断地下的构造和性质变化。
地震法在油气勘探、地震灾害预防以及地下工程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三、物探方法在城市规划与工程中的应用除了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物探方法在城市规划与工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城市道路和地铁建设中,物探可以用来探测地下埋设的管道、地下水位、地下空洞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可以避免工程施工中的意外事故,提高施工效率。
此外,物探方法还可以在地质灾害防治中起到关键作用。
在山体滑坡、地下溶洞、地下空洞等地质灾害发生前,通过物探方法对地下构造和性质进行探测,可以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工程中的物探方法综述
![地质工程中的物探方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c60b522e2bd960590c67799.png)
地质工程中的物探方法综述摘要:物探方法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很是广泛,该方法所具有的强大技术优势、经济优势能让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顺利,为地质勘查节省下大量成本。
但要注意,以往地质勘查工作中所使用的传统物探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要求,无法在现代化地质勘查中适应,必须使用新的物探技术,一方面提高物探技术水平与精度,另一方面促进地质勘查事业的发展。
本文分析了地质工程中的物探方法的相关方面。
关键词:地质工程;物探方法;应用1、工程地质勘查中物探方法的概念1.1、物探方法的含义现代化工程建设中的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是保障工程建设高效完成的前提,工程地质勘查中物探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地质探测手段。
物理地质探测方法是利用地球内部和周围存在的物理场进行探测,物理场是由物理作用的物质空间形成的。
物探技术的全称是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在工程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是通过专业技术和相关设备对地球物理场的变化特征进行观察和数据收集、整理,为现代化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依据。
1.2、物探方法的特点物探方法在工程地质勘查中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稳定性,且行动灵活、应用范围广、信息可靠。
应用物探方法中的地震法和磁场法等方式进行探测,能有效避免地质勘查工程中遇到的电场、磁场等各种物理场变化的干扰,即使是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依旧可以保证探测数据的正确性,确保工程地质探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物探方法的具体操作中,物理探测方法可探测到几十米到上百米的地质浅层范围,确保了探查地质数据资料的准确性。
而且物理探测方法的工作效率相对较快,质量较高,为日后的矿产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简单的说,物探方法具备效率高、信息可靠、探测稳定的特点。
2、地质勘察中常用的物探技术方法及基本原理2.1、电测深法电测深法,简称电测深,是电法勘探中的一种方法。
电测深法的原理是通过对所探测区域的岩石电的差异性及所处深度以此分析岩层的地质结构。
电测深法的优势在于若岩层有倾斜,通过此种方法,利用电阻率的变化,依然可以得到岩层分布的相对准确的结果,这是其他方法所不具有的优势。
主要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介
![主要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7bd533b31126edb6f1a10bb.png)
主要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介富士达VCT大地电磁电位值成像探水仪介绍之一目前国内外在地面用于勘探地下地质结构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人工场和天然场两大类勘探方法。
人工场地质勘探方法包括主要包括视电阻率法、高密度电阻率法、激电法、瞬变电磁法、核辐射放射法、核磁共振(NMR)、音频大地电磁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等;天然场探水方法包括天然音频磁场法、大地电磁测深法(MT)、磁大地电流剖面法等。
人工场电法勘探在勘探地球物理学各分支中,历史最长、方法技术最多、应用面最广。
其应用领域遍及固体矿产、油气和水资源勘查,工程勘查,环境监测,及地学基础理论研究等各方面。
最早应用的是高密度电阻率法,主要通过视电阻率的变化来探测浅部不均匀地质体的空间分布,因其属于直流电法勘探,会由于地形起伏能产生假异常、因地表电阻率不均匀使得视电阻率曲线复杂化,对曲线推断解释相当困难,具体应用时局限性很大。
后来发展的激发极化法(简称激电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方法技术上均有很大进展,它除了被广泛地用于金属矿的普查、勘探外,还广泛应用于寻找地下水。
激电法是利用激电二次场的大小与衰减快慢的不同推断岩体的含水情况,其最大的优点是受地形影响小、对岩溶裂隙水的水位埋深和相对富水带反映都比较直观。
可以说电法探测一直是应用较广的有效方法,优点是单点探测效果较好、记录探测深度与实际较为接近,但是仪器一般比较笨重,操作起来很复杂,数据处理也相对麻烦、费时,仪器成本不高、但探测费用昂贵。
由于用于人工放电的电池组过重移动不便,测1000米深度的点就要在前后各拉1000米的电缆,一个探测点测十几个深度就要半天,不适合大面积勘查探测,仅适合用于小范围精确定井时探测使用。
在人工场勘探方法中近时期应用较广的是瞬变电磁法(TEM)。
它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电极向地下发送脉冲式一次电磁场,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由该脉冲电磁场感应的地下涡流而产生的二次电磁场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从而解决有关地质问题的时间域电磁法。
物探主要方法
![物探主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c2bdd4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e.png)
物探主要方法
物探是地球物理勘探的简称,它是指通过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探测地下物质的性质和分布。
物探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重力勘探:利用地球重力场的差异来探测地下物质的密度变化,从而推断地下物质的分布。
2. 电磁勘探:利用地球电磁场的差异来探测地下物质的电导性或磁性,从而推断地下物质的分布。
3. 地震勘探:利用地震波在地下物质中传播的差异来探测地下物质的密度和弹性性质,从而推断地下物质的分布。
4. 声波勘探:利用声波在地下物质中传播的差异来探测地下物质的声学性质,从而推断地下物质的分布。
5. 热勘探:利用地球表面或地下物质的温度差异来探测地下物质的热导性或热容量,从而推断地下物质的分布。
6. 放射性勘探:利用地下物质中的放射性辐射来探测地下物质的放射性性质,从而推断地下物质的分布。
以上是物探的主要方法,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质问题和探测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
几种常用物探方法野外工作及室内资料整理
![几种常用物探方法野外工作及室内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fc578ad0029bd64783e2c23.png)
• 5、由于电子元器件制造上的要求,使用了一定数 量的带有磁性的材料(虽然在开发磁力仪时所选的 元器件的磁性很小),所以仪器主机带有一定的磁 性。因此,在野外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使主 机和探头保持较大的距离,至少在1.5m以上。 • 6、为了进行最精确的测磁,探头必须在探杆上适 当调节。探头适当的取向为主机提供了最大信号 (在赤道区域和极地区域应按照探头底部所标示的 方向安装)。当使用梯度方式时,两探头应取同一 方向,且测量期间应保持平稳。 • 7、若要更换探头上的螺钉,必须用防磁的黄铜螺 钉,磁性螺钉将影响仪器测量精度
二、测网布设
是每种物探方法必不可少的 主要是基线、测线的布置 基线布置一般大致与矿带方向平行,为了跑线方便, 在不要求与地质勘探线重合的情况下,可尽可能 把近东西向或近南北向的矿带布置成正公里网方 向的基、测线。 点、线号的编号一般以西南方向为负,东北方向为 正逐渐增大,线号增大的幅度一般以线距米数除 以10来确定,点号的确定则直接用到基线的米数 距离作为点号就可以了, 这样做比较方便明了。
磁测注意事项
• 1、野外施工前要准确校对基站和移动站的时钟, 使其每台移动站和基站的时钟一致(测量方式也必 须保持一致),因为在进行日变校正时系统靠时钟 来同步。开工时基站应先启动测量,收工时要等所 有移动站停止后,最后停止基站测量。 • 2、基站应选择在地磁场平稳的地段,附近的磁场 梯度很小。应避开任何可能的干扰源。如公路或铁 路上的车辆、电力线、发电站、通讯站等,这些地 方的磁场不稳定,必须避开。基站还应该设置在人 畜不常通过的地方。
2
3/ 2
AB x 2 AB 2 x y 2
2
3/ 2
发射系统构成
发 电 机
测绘技术中的物探勘察方法详解
![测绘技术中的物探勘察方法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da0db7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3.png)
测绘技术中的物探勘察方法详解引言:测绘技术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地理信息、地形测量和地质勘察等多个领域。
在测绘过程中,物探勘察方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测绘技术中的物探勘察方法,包括电法勘探、地震勘探和地磁勘探三个方面。
一、电法勘探电法勘探是一种利用电流在地下的传导特性来探测地下结构的方法。
它通过在地表上设置电极,通过施加电压和测量电流的方式来获取地下信息。
电法勘探在地质勘察和矿产资源勘探中被广泛运用。
电法勘探的主要原理是根据地下不同材料的电导率差异来判断地下结构。
一般来说,导体的电导率较高,而绝缘体的电导率较低。
通过测量地下电流的分布情况和电阻率的变化,可以推测地下是否存在矿藏或岩层。
在电法勘探中,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直流电法、交流电法和中心极化电法等。
直流电法是最基本的电法勘探方法,它通过施加直流电压来测量地下电阻率。
交流电法则是通过施加交流电压,并测量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来判断地下的电导率。
二、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一种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来推断地下结构的方法。
它通过记录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速度和振幅变化,进而了解地下的岩层、断层和地下水等信息。
地震勘探在地质灾害预测和石油勘探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是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的速度和路径会受到地下结构的影响。
不同材料对地震波的传播有不同的阻碍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特性来推断地下结构。
地震勘探中的主要方法包括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
折射波法是利用地震波在不同岩层间的折射现象来判断地下结构。
反射波法则是通过记录地震波在地下岩层反射的情况来分析地下结构。
三、地磁勘探地磁勘探是一种利用地球磁场的变化来获取地下信息的方法。
地球磁场在地下的分布情况受到地下结构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地磁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的磁性物质和矿产资源。
地磁勘探在矿产勘探和环境地质中有重要应用。
地磁勘探的基本原理是地球磁场在地下不同材料中的磁导率差异会引起地磁场的变化。
物探方法概述
![物探方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25027a84afe04a1b071de64.png)
物探工作需要全面、合理、统筹布置工作:工作的布置是围绕着解决任务、目的要求去做的。
一定要明白你所做的工作的目的,预想达到的效果。
奔着预想的效果去寻找一切可能的依据。
全面性:要全面、系统考虑设计书规定的工作任务的布置,甚至要比设计书规定的工作任务还要多的工作考虑和布置。
给变更设计工作提供可能。
合理性:要依据工作区的实际情况及所掌握的以往资料提供的依据,经综合分析研究后,合情合理地布置工作。
统筹性:为快速完成任务、加速评价工作成果。
从时间上、方法上、技术上、各部门协作上、外部环境上、要统筹考虑安排布署工作。
要学会合理调配人员、设备、队伍。
达到即不窝工、又不浪费、高效快速地完成任务。
随着找矿工作的深入,特别是在寻找隐伏矿方面物探工作将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要用好物探方法、正确地使用物探工作是我们每个搞物探(地质)工作者的职责,因此,这里主要介绍物探工作方法、思路。
一、任务的确定1、应结合具体情况,根据当地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寻找,具备物性前提的矿床、地层、控矿构造、有关蚀变岩石等作为物探工作目标物,要尽量发挥物探方法在构造研究,地质添图,直接和间接找矿,矿区勘探等多方面的作用。
2、物探工作主要解决的问题(1)配合大、中、小比例尺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提供研究基础地质的资料。
(2)成矿远景进行间接找矿,以圈出找矿靶区、包括贵金属、有色多金属、黑色金属、以及具有间接找矿前题的非金属矿种等。
(3)配合矿区及外围普查勘探,对异常进行详细研究、为寻找深部、隐状矿提供线索。
(4)勘查油气、煤矿床。
(5)在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6)其它工作,包括寻找爆炸物,地下管道、考古等人文活动遗迹调查等方面的应用。
3、当探测对象(矿种、矿床类型、间接找矿目标物等)物理前提不明,物性差异不明显、即探测目标与围岩之间的物性差异不够显著,不能肯定能测出目标物异常时,或工作区存在较严重的干扰因素、使方法技术的效果受到影响、只能做为实验研究项目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探工作需要全面、合理、统筹布置工作:
工作的布置是围绕着解决任务、目的要求去做的。
一定要明白你所做的工作的目的,预想达到的效果。
奔着预想的效果去寻找一切可能的依据。
全面性:要全面、系统考虑设计书规定的工作任务的布置,甚至要比设计书规定的工作任务还要多的工作考虑和布置。
给变更设计工作提供可能。
合理性:要依据工作区的实际情况及所掌握的以往资料提供的依据,经综合分析研究后,合情合理地布置工作。
统筹性:为快速完成任务、加速评价工作成果。
从时间上、方法上、技术上、各部门协作上、外部环境上、要统筹考虑安排布署工作。
要学会合理调配人员、设备、队伍。
达到即不窝工、又不浪费、高效快速地完成任务。
随着找矿工作的深入,特别是在寻找隐伏矿方面物探工作将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要用好物探方法、正确地使用物探工作是我们每个搞物探(地质)工作者的职责,因此,这里主要介绍物探工作方法、思路。
一、任务的确定
1、应结合具体情况,根据当地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寻找,具备物性前提的矿床、地层、控矿构造、有关蚀变岩石等作为物探工作目标物,要尽量发挥物探方法在构造研究,地质添图,直接和间接找矿,矿区勘探等多方面的作用。
2、物探工作主要解决的问题
(1)配合大、中、小比例尺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提供研究基础地质的资料。
(2)成矿远景进行间接找矿,以圈出找矿靶区、包括贵金属、有色多金属、黑色金属、以及具有间接找矿前题的非金属矿种等。
(3)配合矿区及外围普查勘探,对异常进行详细研究、为寻找深部、隐状矿提供线索。
(4)勘查油气、煤矿床。
(5)在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6)其它工作,包括寻找爆炸物,地下管道、考古等人文活动遗迹调查等方面的应用。
3、当探测对象(矿种、矿床类型、间接找矿目标物等)物理前提不明,物
性差异不明显、即探测目标与围岩之间的物性差异不够显著,不能肯定能测出目标物异常时,或工作区存在较严重的干扰因素、使方法技术的效果受到影响、只能做为实验研究项目来作。
4、应用综合物探方法时,要考虑其各自的特点,既使用前题、作用、效率、成本等。
合理地确定具体任务,充分发挥其作用,当工作地区存在着多种可能使用的物探方法解决的问题时,应该考虑同时解决多种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测区、比例尺和测网的确定
(1)测区范围的确定
a、必须保证探测成果轮廓完整,周围有一定面积的正常场背景。
为了节约工作量,一般可将普查区划分为“控制区”与“调查区”。
b 、测区范围应尽可能地包括少量已知区。
与过去工作区相衔接时,必须有一定数量的重复测线。
并尽量包括过去工作过的基点或基线点。
(2)比例尺的确定
a、在区域地质调查阶段:用于中、小比例尺(1:20万到1:10万)及大比例尺(1:5万到1:2.5万),地质填图等。
b、普查阶段:应和地质普查比例尺相当或者再大一倍,主要使用比例尺由1:2.5万~1:5千。
c、详查阶段:比例尺要大于1:5千,必要时可做微测技术。
(3)测网的选择
a、区域调查与普查测网的选择,以能从信噪比很低的数据中发现有意义的最小异常为原则。
测线距应不大于成图比例尺上1cm 的长度,并保证最小有意义地质体上有一条测线通过。
其测点距应保证测线上至少有3个连续测点能在既定工作精度上反映异常。
b、在详查工作中,点线距必须保证观测结果能清晰地反映异常细节,以满足数据处理和推断解释需要。
在重点地段可进行微测、剖面等工作。
三、工作精度:规范中有,可遵照执行,一般采用均方误差确定工作精度。
1、区域地质调查和大面积普查性工作精度应根据干扰水平和仪器设备条件确定,以满足综合找矿综合研究需要为原则。
2、一般普查性工作的精度,应根据由目标物引起的可以从干扰背景中辨认
的,有意义的最弱异常极大值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来确定。
3、异常详查和配合矿区详查评价的工作,其精度应根据异常特征和所需等值线间隔确定,并满足解释推断时可能用到的某些数据处理技术对精度的特殊要求。
4、如有特殊情况,应在设计中另行规定。
四、典型剖面性工作
典型剖面要布置在能概括反映区内不同地层,火成岩,构造和矿产的地方,并最好能与已有地质剖面重合,剖面数量由地质情况的复杂程度和异常变化情况及工作任务确定。
长度应大于地质情况已知地段的宽度。
观测点距可根据需要而定,以能取得不同地质体上的详细对比资料为原则,观测精度应适当提高。
当需要对异常定量推断时,必须设计精测剖面。
精测剖面应布置在能反映异常特征,最少干扰,最利于进行定量计算的地方,并尽量可能与已有勘探线重合或通过已有探矿工程,剖面应是直线,其方向应垂直于异常走向或通过异常极值点,剖面长度要使两端出现正常场,剖面点距和精度要求据定量推断的需要确定。
五、测地工作
对中小比例尺工作宜利用较工作比例尺大一级或同级的合格地形图定点或GPS定点以提高效率,所定点位的最大平面误差值,在按工作比例尺作的图上必须不大于2.0mm。
对等于或大于1:1万的工作,应采用仪器敷设基线,并在此基础上逐点或隔点测定测点或敷设控制网。
所定点位的最大平面误差值,在按工作比例尺作的图上必须不大于2.5mm。
在通视条件极差的地区,在不影响完成地质任务的前题下,可适当放宽。
为了便于资料的长期利用,对测网基线的端点、重要剖面的端点、总基点、基点及主要异常位置,以及建议的异常查证工程位置,都应与附近三角点进行联测,求出坐标值并绘在地形底图上。
必要时可将上述点位的永久标志向当地政府托管。
六、物性参数测定工作
尤其是根据地质,地球物理模型进行间接找矿时,对参数的调查了解是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