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研究
浅析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奏技巧
浅析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奏技巧摘要多梅尼科·斯卡拉蒂(Ludwigvan Beethoven,1770-1827)是跨越罗巴克与古典时期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杰出的古钢琴家及教育家、西方音乐最具个性的音乐家之一。
他一生创作了555首键盘奏鸣曲,是西方音乐史上具有传承作用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重要人物,是18世纪独树一帜的音乐家。
《D大调奏鸣曲》是他最具影响力的一首奏鸣曲。
这首作品体现他大胆创新的写作手法和独特的结构技术,奠定了他西方“奏鸣曲之父”的音乐历史地位。
本文重点是对这首奏鸣曲的创作特征中的主题特点、和声特点、曲式特点以及演奏技巧中的节奏、力度的强弱、踏板的运用、触键和双手交叉技巧进行研究。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让其他演奏者有更好的理解。
关键词: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创作特征;演奏分析一、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的作曲家简介及创作背景(一)作曲家简介斯卡拉蒂(1685-1757)被誉为奏鸣曲之父,是奏鸣曲式的奠基人。
他的一生创作的作品数量极多,而且影响深远。
他出生于那不勒斯,他的父亲也是一位作曲家,就是闻名于世的A·斯卡拉蒂。
斯卡拉蒂是葡萄牙公主的音乐老师,后来这位公主成了西班牙皇后,斯卡拉蒂也就随之来到这里,长期为西班牙宫廷服务。
[1]他一生写了555首奏鸣曲,贝多芬只有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莫扎特十八首。
斯卡拉蒂不仅创造了奏鸣曲,同时也是奏鸣曲式的奠基人。
1757年逝世于西班牙马德里。
斯卡拉蒂的音乐充满了意大利音乐旋律优美,和声丰富等特征,是键盘音乐的代表典范,直到今天依然是演奏家们的必弹曲目。
斯卡拉蒂身上,奏鸣曲和奏鸣曲式得到了统一,他的奏鸣曲都只有一个乐章,而这个乐章的写作方式是奏鸣曲式。
[2](二)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的创作背景D大调奏鸣曲创作于巴洛克时期,其中曲调带有浓重巴洛克式的特点。
“巴洛克式”是古典主义形成之前的一种文艺复兴起的音乐类型,它的创作思想是继承和发展文艺复兴的音乐观念。
斯卡拉蒂钢琴奏鸣曲演奏特点与教学分析
斯卡拉蒂钢琴奏鸣曲演奏特点与教学分析作者:鲍丽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第11期[摘要] 在羽管键琴的全盛时代,意大利杰出的羽管键琴演奏家、作曲家D·斯卡拉蒂在其钢琴奏鸣曲中创新了演奏技巧,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技巧在实际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这些作品精巧、雅致并带有炫技性,如何在现代钢琴演奏中灵活运用这些技巧是斯卡拉蒂钢琴演奏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D·斯卡拉蒂钢琴奏鸣曲演奏技巧D·斯卡拉蒂(Giuseppe Domenico Scarlatti 1685-1757)是18世纪意大利杰出的羽管键琴演奏家、作曲家。
斯卡拉蒂作为作曲家创作了10多部歌剧,15部清唱剧,12部协奏曲和大量的艺术歌曲,而更多更重要、也是更珍贵的则是他的555首古钢琴奏鸣曲,这些奏鸣曲是钢琴音乐宝库中的珍品,这些作品中包含的演奏技巧,对实际钢琴教学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但是有关研究斯卡拉蒂奏鸣曲教学方面的资料并不多,因此如何将斯卡拉蒂奏鸣曲应用到教学中,解决其中一些常见技术问题,对当今的教学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斯卡拉蒂一生创作了555首键盘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不但在作曲技法上作了创造性探索,而且通过不断研究,创作了在那个时代许多新颖独特的演奏技巧,如:远距离大跳、同音反复、连续和宽音域的分解和弦、双手交叉技巧、连续三六度技巧及有特点的装饰音等等。
斯卡拉蒂通过这些新技巧,更准确地表现了他奏鸣曲的音乐精髓和特色。
下面,本文就来分析一下斯卡拉蒂奏鸣曲中这些钢琴技巧。
远距离大跳潘一鸣《斯卡拉蒂奏鸣曲》(以下简称《斯》)第44课(K96,L 465)78~87小节,左手从第一个A1到第二个a再到第三个a2的跳跃, 经过了四个八度的音区,从第一个A到第二个a为一个八度,从第二个a到第三个a2为两个八度,像这种超过八度以上距离的音程排列被后人称为“远距离大跳”。
在《D大调奏鸣曲》中,第64小节开始的曲调是非常抒情的,到了77小节,活跃的手指弹奏和左手充满活力的大跳,以鲜明的对比形成光彩的转折。
D·斯卡拉蒂奏鸣曲的音乐分析及其演奏提示
D斯卡拉蒂奏鸣曲的音乐分析及其演奏提示
迟旭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
【年(卷),期】2007(000)007
【摘要】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奏鸣曲对西方钢琴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其45首奏鸣曲的曲式、和声、音乐材料及其演奏进行分析,以期引发更多对斯卡拉蒂钢琴奏鸣曲的研究和关注。
【总页数】3页(P71-73)
【作者】迟旭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音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24.1
【相关文献】
1.多梅尼科.斯卡拉蒂两首钢琴奏鸣曲的创作及演奏分析 [J], 李殊妙
2.斯卡拉蒂钢琴奏鸣曲装饰音演奏技巧分析 [J], 薛海萍
3.斯卡拉蒂的音乐分析——以斯卡拉蒂奏鸣曲L118.k466为例 [J], 梁青;
4.斯卡拉蒂钢琴奏鸣曲装饰音演奏技巧分析 [J], 薛海萍
5.论D·斯卡拉蒂钢琴奏鸣曲的音乐特点与演奏风格 [J], 代百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十级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左右手指法
十级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左右手指法摘要:一、斯卡拉蒂与奏鸣曲1.介绍斯卡拉蒂2.斯卡拉蒂的作品特点3.奏鸣曲的背景与历史二、十级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1.作品概述2.左右手指法技巧3.演奏技巧与难点解析三、左右手指法在奏鸣曲中的应用1.指法的基本原则2.指法的实际运用3.指法对作品表现力的影响四、练习与提高1.指法练习的方法与技巧2.提高演奏水平的关键因素3.结合个人经验分享心得正文:斯卡拉蒂是意大利巴洛克时期的著名作曲家,他的作品以优美的旋律和复杂的技巧著称。
奏鸣曲是一种独奏乐器音乐形式,源于巴洛克时期,通常由三个或四个乐章组成。
斯卡拉蒂的奏鸣曲作品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后来的古典音乐家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十级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是斯卡拉蒂的一部重要作品,具有高度的技术难度。
在这部作品中,左右手指法的运用尤为关键。
首先,左手的指法要准确地掌握音高的变化,同时要注意音色的处理。
右手的指法则需要灵活地处理各种音符组合,同时要保持清晰的音色和流畅的节奏。
在演奏十级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时,左右手指法的实际运用对作品的整体表现力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在表现激昂的音乐片段时,演奏者需要灵活运用指法,使音乐的动态变化更加丰富。
而在表现柔美的旋律时,演奏者则需要细腻地控制音色,使音乐更具诗意。
指法的练习和提高是每个演奏者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要想熟练掌握左右手指法,首先要掌握基本的原则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际演奏,逐步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同时,结合个人的经验,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演奏技巧,才能在演奏斯卡拉蒂的奏鸣曲时,更好地表现作品的魅力。
总之,斯卡拉蒂的十级d大调奏鸣曲是一部具有高度技术难度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在演奏过程中,左右手指法的运用对作品的整体表现力具有重要意义。
略论多梅尼科·斯卡拉蒂及其古钢琴奏鸣曲
略论多梅尼科·斯卡拉蒂及其古钢琴奏鸣曲[摘要]“晚期巴洛克三杰”之一的多梅尼科·斯卡拉蒂,曾写过歌剧、清唱剧和教会音乐等。
但他是一位地道的键盘乐器作曲家,他创作了550余首奏鸣曲。
这些作品形象鲜明、色调缤纷、极其生动。
本文试图对这些奏鸣曲创作的背景、风格特点、曲式特征、技巧创新进行研究,旨在能对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作品演奏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斯卡拉蒂音乐分析古钢琴奏鸣曲演奏技法前言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格奥尔格·弗利德里奥·亨德尔和多梅尼科·斯卡拉蒂被誉为“晚期巴洛克三杰”。
他们吸取了整个巴洛克时期音乐文化的精华,共同成就了这一时期的音乐辉煌。
更为巧合的是他们三人竟然在同一年里诞生。
与最伟大的复调音乐作曲家巴赫和以创作歌剧和清唱剧为主的音乐巨匠亨德尔不同的是,虽然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作品涵盖了当时所有的重要体裁,但他最突出的作品是以古钢琴为中心的。
他不仅是将古钢琴音乐推向高峰的作曲家,还是18世纪古钢琴演奏的代表者之一。
他极大程度地挖掘了古钢琴的演奏技巧,被称为“现代钢琴音乐的伟大奠基者”。
一、斯卡拉蒂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多梅尼科·斯卡拉蒂1685年出生于意大利,他的父亲亚历山大·斯卡拉蒂是著名的那不勒斯乐派创始人之一和代表作曲家。
斯卡拉蒂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学习音乐。
1701年,他就被那不勒斯皇家宫廷任命为管风琴师和作曲家。
在1703年到1718年之间,他创作了14部平庸的歌剧,同他大量塞雷纳塔和康塔塔一样,这些完全出自于他父亲的影响之下。
为了摆脱父亲的控制,他于1719年离开意大利就职于葡萄牙的里斯本,从1720年开始供职于葡萄牙王宫,成为玛利亚·巴巴拉公主的音乐教师和宫廷古钢琴师。
当1729年巴巴拉公主出嫁西班牙时,他便随她一起移居马德里,在那里消磨余生,并开始其几乎只创作古钢琴曲、作为一个作曲家的新生涯,直到1757年逝世。
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研究
黄河之声 2019年第9期 总第534期◎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陈庆元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摘 要:多梅尼科•斯卡拉蒂作为18世纪著名的作曲家和键盘乐器演奏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奏鸣曲作品。
本文以《D大调奏鸣曲》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创作背景、曲体结构、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力求厘清古奏鸣曲的创作特点,最后通过简要对比两个演奏版本,以期为研究这位古奏鸣曲之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多梅尼科•斯卡拉蒂;古奏鸣曲;D大调奏鸣曲;结构;技巧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研究在西方音乐历史上,巴洛克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具有分水岭意义的时期。
统治专业音乐创作一千多年的复调(复音)音乐结束,代以主调和声音乐,其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为通奏低音;以声乐为主的教堂音乐逐渐向以器乐为主的市民音乐过度;真正的音乐戏剧形式——歌剧诞生,并占据舞台近400年之久(这是其他任何一种音乐体裁都无法企及的)。
多米尼克•斯卡拉蒂作为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对器乐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创作了500多首古奏鸣曲,被誉为古奏鸣曲之父。
《D大调奏鸣曲》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凸显了令人惊叹的键盘技巧,也构成了其艺术创作的巅峰,为其后的奏鸣曲体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斯卡拉蒂的奏鸣曲多梅尼科•斯卡拉蒂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意大利最著名的作曲家,他创作的题材包括康塔塔、清唱剧、歌剧、弥撒曲和交响乐等[1]。
他一生游猎广泛,具有非常丰富的人生阅历,斯卡拉蒂早年在那不勒斯接受音乐启蒙教育,而后又到威尼斯继续学习音乐,并在罗马逐渐成长为一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
1714年,斯卡拉蒂在成为罗马茱莉亚教堂的乐长后,又被葡萄牙驻梵蒂冈大使聘请为乐长,因此,斯卡拉蒂这一时期的作品都带有比较明显的宗教色彩,并与葡萄牙结下了不解之缘。
1719年,斯卡拉蒂正式移居到葡萄牙,一直生活创造到1728年,其一生中的大部分键盘奏鸣曲作品也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十级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左右手指法
十级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左右手指法摘要:一、前言二、斯卡拉蒂及其音乐贡献三、十级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背景介绍四、左右手指法在曲目中的运用五、总结与建议正文:【前言】作为音乐学习者,掌握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和指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十级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的左右手指法,帮助音乐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演奏这首作品。
【斯卡拉蒂及其音乐贡献】首先简要介绍一下作曲家斯卡拉蒂。
多米尼克·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是一位意大利作曲家,被认为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键盘音乐家之一。
他的作品以技巧性强、节奏丰富和表现力强烈而著称,对后世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级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背景介绍】十级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是斯卡拉蒂众多作品中较为著名的一首。
这首作品具有高度的技术难度,对于钢琴学习者来说,是检验和提升演奏技巧的重要曲目。
【左右手指法在曲目中的运用】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分析这首奏鸣曲中左右手指法的运用。
1.左手部分:在整首作品中,左手主要负责低音部分的演奏。
在部分乐段,左手需要跨越较大的音域,例如在乐句的结尾处,需要演奏较低的音符。
此时,应注意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以保证音色的清晰和准确。
2.右手部分:右手主要负责高音部分的演奏。
在十级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中,右手需要演奏大量的十六分音符和三十二分音符,对速度和准确性要求较高。
为此,需要加强手指的独立性和敏捷性,确保音符的连贯和清晰。
【总结与建议】总之,十级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是一首具有很高技术难度的作品。
要想完美地演奏这首作品,钢琴学习者需要加强左右手的指法训练,提高手指的独立性、灵活性和准确性。
试析如何更好地演奏D·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
() 2 在洛 可可音乐 风格 的形式 中: 墨重 彩让位 给 了 浓 纤 细的精雕细琢 。取 代 巴洛 克风 格 中庞大 宏伟 的音 乐结 构 而选 择谱写短小精 致的小 曲 , 由此看 出因这时期 要谱写
的曲 目精短 , 但又要有华 丽的音乐表 现 , 所以会使用大量 “
的成熟把握 , 以 自由 的在 长拍 的 音符 上 添 加 一些 装饰 可
和讨论 。
一
演 奏者们的演绎具 备更有说服 力的理论依据 。
D・ 斯卡拉蒂 的奏鸣 曲是一 套非 常具有 研究 价值 , 且
、
作 品演奏风格 的把握
D・ 斯卡拉 蒂 处在 巴洛克 音 乐迈 向古典 音 乐 的过 渡 时期 , 1 纪早期到 中期 , 即 8世 在这 个时期 中产生 的所有 音
音 , 而更好 的显示 这种音乐风格 的特点 。 从
例K8 3 0中在所 有的 四分音符 上都 出 现 了装 饰音 , 使
长音不显得 频繁呆板 , 加 了乐 曲的灵 巧性 和 幽默感 , 增 演
的装饰 音 , 比如倚音 , 颤音 , 经过 音等 , 曲风相 对 巴洛 克风
格 音乐 更轻松 , 明快 ” 。 。 【J
乐 的风格和流 派都 有可能对 当时的作 曲家产生重 要影 响。
首先看 看 巴洛克音 乐风格对其作 品 的影 响 : 他 的作品 K 3 2很好 的显 示 了 巴洛克 音乐 风格 中通 2 奏低音 的音乐特点 :
tJ
85.
^, . 出 一
#
~ \
左手 的低 音显示 出了一种和弦低音 的功能 , 演奏 者需
求是前所 未有 的 。
笔者在对 多梅尼克 ・ 卡 拉蒂 奏 呜曲 的资料 整 理 和 斯
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研究
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研究作者:陈庆元来源:《黄河之声》2019年第09期摘要:多梅尼科·斯卡拉蒂作为18世纪著名的作曲家和键盘乐器演奏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奏鸣曲作品。
本文以《D大调奏鸣曲》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创作背景、曲体结构、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力求厘清古奏鸣曲的创作特点,最后通过简要对比两个演奏版本,以期为研究这位古奏鸣曲之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多梅尼科·斯卡拉蒂;古奏鸣曲;D大调奏鸣曲;结构;技巧在西方音乐历史上,巴洛克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具有分水岭意义的时期。
统治专业音乐创作一千多年的复调(复音)音乐结束,代以主调和声音乐,其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为通奏低音;以聲乐为主的教堂音乐逐渐向以器乐为主的市民音乐过度;真正的音乐戏剧形式——歌剧诞生,并占据舞台近400年之久(这是其他任何一种音乐体裁都无法企及的)。
多米尼克·斯卡拉蒂作为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对器乐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创作了500多首古奏鸣曲,被誉为古奏鸣曲之父。
《D大调奏鸣曲》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凸显了令人惊叹的键盘技巧,也构成了其艺术创作的巅峰,为其后的奏鸣曲体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斯卡拉蒂的奏鸣曲多梅尼科·斯卡拉蒂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意大利最著名的作曲家,他创作的题材包括康塔塔、清唱剧、歌剧、弥撒曲和交响乐等[1]。
他一生游猎广泛,具有非常丰富的人生阅历,斯卡拉蒂早年在那不勒斯接受音乐启蒙教育,而后又到威尼斯继续学习音乐,并在罗马逐渐成长为一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
1714年,斯卡拉蒂在成为罗马茱莉亚教堂的乐长后,又被葡萄牙驻梵蒂冈大使聘请为乐长,因此,斯卡拉蒂这一时期的作品都带有比较明显的宗教色彩,并与葡萄牙结下了不解之缘。
1719年,斯卡拉蒂正式移居到葡萄牙,一直生活创造到1728年,其一生中的大部分键盘奏鸣曲作品也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1728年,斯卡拉蒂随同巴巴拉公主一同来到西班牙,并在西班牙度过了他的余生,完成了其音乐创造生涯的又一个高峰。
斯卡拉蒂《奏鸣曲》的音乐内涵
文艺理论探索 Literarytheorytoexplore14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斯卡拉蒂《奏鸣曲》的音乐内涵文/高静摘要:斯卡拉蒂在古钢琴演奏技巧上有很高的造诣,他的奏鸣曲是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教材和音乐会中的重要曲目。
本文通过介绍斯卡拉蒂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及具体分析三首奏鸣曲来探讨斯卡拉蒂奏鸣曲的音乐内涵关键词:斯卡拉蒂;奏鸣曲;音乐内涵1 关于斯卡拉蒂《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多米尼科·斯卡拉蒂与巴赫、亨德尔是同时代的人,又恰好同样生于1685年。
他一生创作了10余部歌剧、10余部清唱剧和康塔塔、12首协奏曲、17首交响曲,以及600余首古钢琴奏鸣曲等作品。
斯卡拉蒂在古钢琴演奏技巧上有很高的造诣,是第一个研究古钢琴自由风格特点的作曲家,他创作的钢琴曲摆脱了巴洛克时代的束缚,要求一种新的处理,在意大利古典音乐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在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后来键盘乐器演奏新技法的奠基者,从门德尔松、李斯特、威尔第等大师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均受过他的影响。
斯卡拉蒂每一首钢琴小品都有一定的技术课题,诸如音阶、琶音、两手交替弹奏、双音等等。
这些作品音乐形象对比鲜明、丰富多彩,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斯卡拉蒂奏鸣曲是钢琴教学中很有价值的重要教材,它要求严格的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的触键和圆润透明的音色等。
这些奏鸣曲也常被现代钢琴家选作音乐会曲目。
从1729年移居西班牙开始,斯卡拉蒂脱离了意大利巴洛克的附数字低音的多声部写法,开始创作有独创性的洛可可风格的羽管键琴曲,使作品摆脱了流行的管风琴复调风格的约束。
他采用大的琶音和跳跃、双音、两手交叉、同音快速反复等奏法,这显然是受了意大利小提琴音乐和西班牙民间音乐的影响。
斯卡拉蒂或许是在自己的作品中鲜明而自觉地融合民间音乐的第一人。
尤其重要的是,他的全部键盘奏鸣曲(当时为羽管键琴)均在西班牙所作。
因而,西班牙的民间舞蹈宫廷舞蹈、弗拉门科歌调、吉卜赛歌舞班、西班牙吉他连同宫中时常出现的号声、钟声、铃声,构成了斯卡拉蒂奏鸣曲生动活泼绚丽多彩的民间画卷。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研究的开题报告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的研究研究内容:多梅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是一位18世纪的意大利键盘作曲家,被誉为“键盘奏鸣曲之父”。
其350首左右的键盘奏鸣曲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本研究将重点探讨以下问题:1.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生平和音乐背景,以及其与当时其他作曲家的联系,如何影响他的音乐创作。
2. 对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的乐曲形式、调式、节奏、和声、技巧等进行分析和比较,探究其音乐特点和创新点。
3.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作为钢琴练习曲的广泛应用,以及其在当代钢琴演奏中的地位。
研究方法:1. 查阅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相关的音乐文献和资料,了解其生平和作曲情况。
2. 分析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键盘奏鸣曲乐曲形式、调式、节奏、和声、技巧等方面的特点,比较不同时期和不同作曲家的作品。
3. 对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键盘奏鸣曲进行演奏和录音,观察其演奏效果与听感,并与其他钢琴演奏家的演奏进行比较。
预期结果:通过对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键盘奏鸣曲进行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希望可以达到以下预期结果:1. 全面了解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音乐风格、特色和创新点,为深入理解和欣赏他的音乐作品打下基础。
2. 比较分析不同时期和不同作曲家的键盘奏鸣曲,找出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作品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 对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键盘奏鸣曲进行演奏与录音,观察其演奏效果与听感,并为今后钢琴演奏提供指导。
十级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左右手指法
十级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左右手指法【原创实用版】目录1.十级斯卡拉蒂 d 大调奏鸣曲简介2.左右手指法的重要性3.详细解析十级斯卡拉蒂 d 大调奏鸣曲的左右手指法4.练习建议和技巧正文一、十级斯卡拉蒂 d 大调奏鸣曲简介十级斯卡拉蒂 d 大调奏鸣曲是一首具有挑战性的钢琴曲,它要求演奏者具备较高的技巧水平。
斯卡拉蒂是巴洛克时期的著名作曲家,他的作品以技巧性和艺术性并重,深受钢琴演奏者的喜爱。
d 大调奏鸣曲作为斯卡拉蒂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学价值。
二、左右手指法的重要性在钢琴演奏中,左右手指法对于演奏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
正确的左右手指法不仅能够保证演奏的流畅性,还能够提高演奏者的技巧水平。
对于十级斯卡拉蒂 d 大调奏鸣曲这样的高难度作品来说,掌握正确的左右手指法尤为重要。
三、详细解析十级斯卡拉蒂 d 大调奏鸣曲的左右手指法1.左手部分(1)第一个乐章:左手以分解和弦为主,需要注意手指的独立性和力度的控制。
在演奏过程中,要确保每个音符都能够清晰地表现出来。
(2)第二个乐章:左手部分较为复杂,需要运用多种指法。
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指法的转换,以保证演奏的连贯性。
2.右手部分(1)第一个乐章:右手部分以流畅的旋律为主,需要运用不同的指法来表现音符的力度和音色。
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指法的正确性,以保证旋律的连贯性。
(2)第二个乐章:右手部分技巧性较强,需要运用多种复杂的指法。
在演奏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指法的准确性,以保证技巧的发挥。
四、练习建议和技巧1.分阶段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先分别练习左右手部分,然后再逐步进行合手练习。
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各种指法,提高演奏技巧。
2.慢练:在练习过程中,可以采用慢练的方法,逐步提高演奏速度。
这样可以更好地熟悉乐曲,提高演奏的流畅性。
3.注意音色和力度: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音色和力度的变化,以更好地表现乐曲的情感。
4.多次重复:练习过程中,要反复进行,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曲式分析二
(2) 由大组乐器合奏的两端部分和由小组乐器或独奏乐器演奏的中部之间的音响对比;(2) 用侵入终止把第一部分和中部紧扣在一起;(3) 第一部分收束时节奏没有停顿,因而完全终止式被隐藏起来;整个插部没有一个中心调。
,然后是用第一部分主题材料进行展开的段落(R)。
(2) ABCA型,即中部是两个新的对比的主题。
这里所所的“紧缩的再现部”,是指结构发生的一种,即原是二部或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在再现部中紧缩为乐段。
(2) 装饰变奏的再现部。
这种再现部比起第一部分来,只是旋律装饰的更为丰富,也就是说,主要是织体起了变化,主题的性格在实质上是不改变的,因而发展的变动不大。
(3) 这种再现部因速度、节拍、调式、织体等的改变,使主题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4)综合性的再现部。
是指再现部在再现第一部分主题的同时,不仅可能综合复三部曲式中部的织体,还可能综合中部的主“合成性中部。
”(2)复三部曲式与奏鸣曲式的结合。
(3)复三部曲式与变奏曲式的结合。
(4)复三部曲式与回旋曲式的结合。
(5)倍复三部曲式。
(2)古组曲中连用两首同样的舞曲后又回到第一首舞曲;(3)奏鸣曲套曲的中间乐章;通常慢乐章多用包含插部的复三部曲式,小步舞曲或谐谑曲乐章多用包含三声中部的复三部(2)段落较多。
至少有5个,有时多至十几个。
部则大于主部。
如果主部是二部曲式,则第一插部可能是乐段,第二插部可能是三部曲式。
(2)通常包含5个段落,即主部(a)、第一插部(b)、主部(a)、第二插部(c)、主部(a)。
(3)各个插部都和主部形成对比,而插部在相互之间又形成对比,通常第一插部和主部的对比较弱,甚至是单主题的,而第二插部和主部的对比则较为鲜明。
(4)主部在主调上,各个插部在关系调上,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插部调性一般仍不超出近关系调的范围,而浪漫派以后的插部往往出现在较远的关系调上。
19世纪以后的回旋曲式为了克服因主部多次出现在主调上而引起的调性的静止感,主部在中间再现时往往有一次出现在从属调上。
斯卡拉蒂钢琴奏鸣曲演奏特点与教学分析
开肩 、 , 臂 让肘部有提前 向运动方 向运行 的预备 , 做好原距 离跳 动的提前量 ,这样进行大跳时才不会因为紧张僵直而造成拖拍
子或不准确。
连 续 或 宽 音 域 的 分解 和 弦
世纪意大利杰出的羽管键琴演奏家 、 作曲家 。 斯卡拉 蒂作为作 曲 家创作了 1 多部 歌剧 ,5 0 1 部清 唱剧 , 部 协奏曲和大量的艺术 l 2
2 1 年 1 期 0 1 1
嵌 放唷. oj o 高教 S a n iJa y ・ h a x io u Ga i a
化艺术
鲍
丽
【 要】在羽 管键琴 的全盛时代 , 摘 意大剁杰 出的羽管键琴演奏 家、 曲家 D・斯卡拉 蒂在 其钢琴 奏鸣曲 中创 作
新 了演 奏 技 巧 , 何 有 针 对 性 地 解 决 这 些技 巧 在 炫技 性 , 如 雅 如
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 》 2 课 中的 2 ~ 6 节是左右手 交替的宽音域 分 斯 第 2 2 2小
解和弦 , 3 第 0课中的 3 ~3 小节是单手连续 的分解和弦 , 这 3 8 像 种将和弦分解开来 ,用连续均匀的快速音型来表现的手法被后 人称为“ 琶音” 。斯卡拉蒂通过快速流动的分解和弦技巧大大提 高 了钢琴的表现能力 ,丰富了钢琴的色彩及效果 ,并制造出华 丽 、 畅的音乐语句 。 流 如何把琶音弹得连贯、 流畅 , 是斯卡拉蒂奏 鸣 曲教学 应当注意 的问题 , 了注 意正确 的手型 、 除 指法 以外 , 还 有一些技术要领需要解决 。 首先 , 大指在其 他手指下“ 移动 ” 的动 作应积极。如 d 调奏鸣曲第 2 小节 的左手在大指弹奏 a , 小 3 后
歌曲 , 而更多更重要 、 也是更珍贵 的则是他 的 5 5首古钢琴奏鸣 5
d大调奏鸣曲 斯卡拉蒂 讲解
d大调奏鸣曲斯卡拉蒂讲解英文回答:Domenico Scarlatti composed over 550 sonatas for keyboard, many of which are in the key of D major. These sonatas are known for their virtuosic passagework, lively rhythms, and expressive melodies.Sonata in D major, K. 119。
The Sonata in D major, K. 119, is one of Scarlatti's most famous works. It is a two-movement piece, with a fast opening movement in sonata form and a slower second movement in binary form.The first movement begins with a brilliant descending scale, followed by a series of virtuosic runs. The main theme of the movement is presented in the tonic key of D major, and it is repeated several times throughout the movement. The development section of the movement modulatesto the key of B minor, and it features a variety of chromatic harmonies and dissonances. The movement ends with a recapitulation of the main theme in D major.The second movement of the sonata is a slower and more lyrical piece. It begins with a gentle melody in the right hand, accompanied by a simple bass line in the left hand. The melody is repeated several times throughout the movement, with variations in the accompaniment. The movement ends with a quiet coda that fades away into silence.Sonata in D major, K. 492。
十级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左右手指法
十级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左右手指法摘要:一、引言二、斯卡拉蒂及其作品简介三、十级斯卡拉蒂d 大调奏鸣曲左右手指法解析1.左手指法2.右手指法四、练习建议与技巧五、总结正文:一、引言在我国音乐教育体系中,钢琴演奏技巧的学习和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斯卡拉蒂的十级奏鸣曲是钢琴学习者迈向高级阶段的重要曲目,其中d 大调奏鸣曲尤为知名。
本篇文章将详细解析该曲的左右手指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演奏这首作品。
二、斯卡拉蒂及其作品简介多梅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以技巧性强、表现力丰富著称,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十级奏鸣曲是斯卡拉蒂创作的一系列钢琴作品,涵盖了各种技巧和音乐风格,对钢琴学习者的技能提升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三、十级斯卡拉蒂d 大调奏鸣曲左右手指法解析1.左手指法在d 大调奏鸣曲中,左手的音域较低,主要负责低音部分的演奏。
在弹奏过程中,要注意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确保音色的清晰和准确。
此外,左手的和弦部分需要加强练习,以达到音色的平衡和和谐。
2.右手指法相较于左手,d 大调奏鸣曲中右手的音域较高,负责高音部分的演奏。
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手指的放松和自然弯曲,以获得更好的音色和音质。
右手的琶音和指法练习同样重要,需要加强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
四、练习建议与技巧1.针对左手的练习,可以通过练习和弦、琶音等技巧,提高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此外,可以尝试用不同的音色和力度弹奏,使音乐表现更加丰富。
2.对于右手的练习,重点关注手指的放松和自然弯曲,以及琶音和指法的准确性。
可以通过慢速练习逐渐提高速度,使演奏更加流畅。
3.在练习过程中,要注重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演奏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五、总结斯卡拉蒂的十级d 大调奏鸣曲是一首具有挑战性和教育意义的钢琴作品。
通过对左右手指法的详细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演奏这首作品。
M·毕奇《D·斯卡拉蒂主题变奏曲》演奏研究
巴赫音乐结构的特点。
这些作品体现出他独特的创造力和教育品味。
身为一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毕奇的创作十分广泛,不但涉及交响乐、室内乐作品,还包含了数量众多的管如为单簧管和钢琴而做的《法国套曲》、《三重奏鸣曲》、为单簧管而做的《12、为中音萨克斯风而做的《晨歌》、为圆号而做的《法国圣松变奏曲》和为大管而做的《小协奏55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23可以明显地看出作者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对巴洛克艺术的浓厚兴趣和热爱,这与作者本人长期研究J.S.巴赫的作品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曲式结构分析本曲为带三部性的变奏曲式。
呈示部分(第1-62小节):主题(Theme),在 ♭B 大调上呈示。
③其中在第23-30小节曾短暂进行到 ♭b小调,但随后在第31小节回归 ♭B 大调并在该调上完满终止。
这一部分的音乐欢快活泼,钢琴与小号对位工整,对话频繁,甚至在第43-62小节的钢琴左手部分还出现了“阿尔贝蒂低音”④,充分融合了巴洛克、洛可可与古典主义风格,显示了D ·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作品中典型的包容并蓄又独树一帜的特征。
展开部分(第63-228小节),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63-129小节):变奏1(VAR.I)。
使用主题材料变化发展,转调频繁,经过 ♭B - F - ♭b最终在 ♭B 大调结束,并通过钢琴伴奏的一系列和声进行向第二阶段过度。
节奏上,乐曲速度从主题部分的♩.=69提升到了♩.=84。
和声与速度共同改变了该部分的音乐性格,使得乐曲朝着与主题所呈示的那种明快风格相反的方向发展。
第二阶段(第130-187小节):变奏2(VAR.II)。
使用主题材料及变奏1中的材料碎片发展,调性变化频繁且主要在小调上进行,音乐色彩呈现紧张、昏暗的特点,并出现大量的和弦外音。
节奏上,作者没有再次提高速度,而是巧妙地通过节奏型(三拍子变两拍子)的变化更改了音符分组和乐句划分,从而进一步推动了音乐的紧张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之声 2019年第9期 总第534期◎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陈庆元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摘 要:多梅尼科•斯卡拉蒂作为18世纪著名的作曲家和键盘乐器演奏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奏鸣曲作品。
本文以《D大调奏鸣曲》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创作背景、曲体结构、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力求厘清古奏鸣曲的创作特点,最后通过简要对比两个演奏版本,以期为研究这位古奏鸣曲之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多梅尼科•斯卡拉蒂;古奏鸣曲;D大调奏鸣曲;结构;技巧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研究在西方音乐历史上,巴洛克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具有分水岭意义的时期。
统治专业音乐创作一千多年的复调(复音)音乐结束,代以主调和声音乐,其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为通奏低音;以声乐为主的教堂音乐逐渐向以器乐为主的市民音乐过度;真正的音乐戏剧形式——歌剧诞生,并占据舞台近400年之久(这是其他任何一种音乐体裁都无法企及的)。
多米尼克•斯卡拉蒂作为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对器乐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创作了500多首古奏鸣曲,被誉为古奏鸣曲之父。
《D大调奏鸣曲》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凸显了令人惊叹的键盘技巧,也构成了其艺术创作的巅峰,为其后的奏鸣曲体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斯卡拉蒂的奏鸣曲多梅尼科•斯卡拉蒂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意大利最著名的作曲家,他创作的题材包括康塔塔、清唱剧、歌剧、弥撒曲和交响乐等[1]。
他一生游猎广泛,具有非常丰富的人生阅历,斯卡拉蒂早年在那不勒斯接受音乐启蒙教育,而后又到威尼斯继续学习音乐,并在罗马逐渐成长为一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
1714年,斯卡拉蒂在成为罗马茱莉亚教堂的乐长后,又被葡萄牙驻梵蒂冈大使聘请为乐长,因此,斯卡拉蒂这一时期的作品都带有比较明显的宗教色彩,并与葡萄牙结下了不解之缘。
1719年,斯卡拉蒂正式移居到葡萄牙,一直生活创造到1728年,其一生中的大部分键盘奏鸣曲作品也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1728年,斯卡拉蒂随同巴巴拉公主一同来到西班牙,并在西班牙度过了他的余生,完成了其音乐创造生涯的又一个高峰。
由于西班牙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与外界的音乐交流活动比较稀少,斯卡拉蒂的作品没能流传到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
同时,斯卡拉蒂主要从事键盘奏鸣曲的写作,受限于体裁的限制,并未收获到更多的关注。
但是,斯卡拉蒂离开意大利来到西班牙发展,他也因此不再受到固执于传统音乐文化的父亲的影响,也摆脱了意大利音乐风格对他的束缚,因此,他的奏鸣曲在演奏风格和作曲技法上有很多大胆的创新。
正如于青在《音乐大师——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风格研究》一书中指出的:“真正为斯卡拉达带上音乐家光环的是他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生活时创作的555首键盘奏鸣曲,其中《D大调奏鸣曲》是优秀的代表作之一,……斯卡拉蒂也被誉为‘古奏鸣曲式之父’,由他确立的二部框架成为古奏鸣曲的创作范式,对古奏鸣曲的曲式演进和最终确立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2]。
这些奏鸣曲以斯卡拉蒂在西班牙的生活见闻为创作原型,表现了这个国度民间和王室的生活风貌,同时也融入了作曲家自身的意大利精神。
斯卡拉蒂的创作风格自由独特、音乐语言大胆包容,对西方键盘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表现手段和技巧上的丰富。
斯卡拉蒂对乐曲的处理颇具匠心、灵活多变,比如主题风格的多样性,大幅度的跳跃技术,双手快速交叉重复的基础上运用不协和和弦的重复等。
斯卡拉蒂的奏鸣曲基本上为扩大的二部曲式,可以视为对巴洛克风格的继承和发展,部分作品在乐句和乐段的分句上非常明确,具有对比鲜明的两个主题。
《D大调奏鸣曲》就鲜明的体现出上述这些特征[3]。
斯卡拉蒂的奏鸣曲风格独树一帜,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作曲家,在20世纪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成为音乐界研究的热点音乐家之一。
我国从80年代后,开始加强对斯卡拉蒂作品的研究,但多是对作品的创作年代、背景等介绍性质的文字,对于音乐本体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强化。
目前可见的最重要的著作是青岛大学音乐学院于青博士撰写的《音乐大师——多梅尼科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风格研究》,该著作重点对斯卡拉蒂奏鸣曲的曲式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专门的章节、大量的笔墨力求透彻地再现斯卡拉蒂的音乐创作风格,也为本文的分析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资料。
二、《D大调奏鸣曲》的结构分析斯卡拉蒂的《D大调奏鸣曲》由两大部分构成,并且带有重复,这是古奏鸣曲习惯采用的典型二部结构,没有展开部,主部和副部的音乐性格非常接近,没有显著的差异,整部作品都采用三拍子的律动特征,旋律生动活泼,音乐形象鲜活明亮。
呈示部由四个相对独立的部分(1-54小节)组成。
这些音乐段落和材料在结构功能上各不相同,分别发挥着呈示、连接、对比和巩固的作用。
具体而言,1-10小节发挥着呈示主部主题的作用,其旋律线条是波浪形的,节奏是欢快的三拍子,在D大调上进行,采用4+4的方正型结构,开放调性,通过这一部分,听众首先就能够感受到这首奏鸣曲整体上的新奇、生动、明快和活泼的音乐风格。
11—18小节是连接,并引出了副部主题,但是从乐曲结构的严格性上来看并没有彻底独立,该部分音乐材料主要以经过句式的特征向前发展。
总体而言,主部主题具有如下特点:旋律为分解和弦波浪式;等分节奏的上行级进三音列;切分节奏的八度大跳;等分节奏的级进下行三音列。
连接部的调性具有过渡性质,主调采用的D大调,而属调则发展到A大调,A大调的属和弦在19小节完成开放,正式引出副部。
副部主题通过两个具有对比性特征的乐句表达,尽管从音乐性格上来看,和主部主题十分接近,对比性不是很明显,但是在形式和规模上都具有一定的明确性[4]。
副部在A大调上展开,平行复乐段,共分为4个乐句,其中,20-31小节的乐段采用8+4不对称结构,具体包含两个平行乐句。
第一个乐句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两个方整性的4+4乐节,音乐特征表现为跳跃式的向上渐进发展,采用模进手法,并使用不完满终止收拢。
第二乐句则采用的完满终止,同时在音乐特征上表现为连奏和下行。
第三个乐句则基本重复演奏了第一个乐句,即在32-39小节对第一个乐句变奏重复一次。
第四个乐句在A大调主和旋的基础上完成终止,从结构特点上与第二乐句形成了前后呼应,组成复乐段。
43小节是结束部,在音乐的持续上主要采用高声部,同时在巩固前面副部主题上采用了低声部,尽管在结构上不是非常明确,在规模上也显得不够充足,但是从功能上可以看出典型的收束和补充的作用。
第一部分在调性布局上成功地由D大调完成向A大调的发展和转变。
第55节开始进入到展开和再现部,与典型的奏鸣曲式结构相比,这里没有形成独立结构的展开部。
其中,55-72小节从结构上看是对主部的集中再现,首先在副部A大调的调性基础上对主部进行陈述,以63小节为节点对主题材料进行分裂和细化,并完成模进发展,其后过渡到级进下行,向副部主题积极发展,完成向主调主和弦的过渡。
73小节开始,奏鸣曲进入到再现部分,需要注意的是,主部的再现不是在主调上展开的,而是在属调上再现的,主部的再现基本是在属调上完成的,这也直接反映了《D大调奏鸣曲》从结构上仍然属于古奏鸣曲。
73—96小节,是对副部的集中再现,在不改变主调的基础上对音乐材料进行原样再现,这是对奏鸣曲中广泛采用的“调性回归”原则的忠实演绎。
97—108小节则是再现的结束部,这一部分中,再现了显示部的部分移调,同时回归到主调D大调,并在D大调上实现了完满的收拢,从而不至于使奏鸣曲“跑调”。
总体而言,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式为典型的古奏鸣曲,在曲式结构上采用的是二部性结构,具体包括显示部和展开、再现部两大部分。
典型的奏鸣曲式是三部性结构,展开、再现部发展成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在结构功能上也是完全独立的,这也是两者的最大区别所在。
三、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的技巧分析《D大调奏鸣曲》在技巧上充分反映了古奏鸣曲的特点,也体现了斯卡拉蒂作为音乐大师的独到之处。
首先,在奏鸣曲的主部和副部,在选择和确定主题材料时,斯卡拉蒂非常强调其对比和统一的辩证关系,并以此为整首奏鸣曲的材料选择打下了基调[5]。
当然,奏鸣曲从技巧运用上就很重视打造呈示部音乐材料的这种对比性,即必须在两个主题材料上采用不同的调性,通过这种“不同”的对比使主题之间构建更加紧密的联系。
斯卡拉蒂将奏鸣曲的这种技巧运用发挥到了极致,在该首奏鸣曲中重点从三个方向凸显了其主题的对比性:节奏运用的对比,主部的节奏特征表现为切分和强起,而副部的节奏特征是另一风格,表现为强弱变化的跨小节线和弱起;旋律的对比,主部的旋律线条主要采用八度大跳和级进上行、下行的形式,副部的旋律线条主要采用小波浪线和下行小跳相结合的形式;音区的对比,主部该首奏鸣曲主要采用了中音区,表现出较好的统一性,副部则表现出较好的变化性,采用了高音区和低音区相互配合的形式。
需要指出的是,主部和副部的这种对比有着很强关联性的,并不是完全相互独立的。
具体而言,主部和副部从奏鸣曲的风格和体裁上看都可以归结到舞曲的体裁风格;从节拍节奏上看都可以归结到三拍子舞曲节奏[6]。
总体而言,主部和副部在音乐材料的选择上很好地继承了奏鸣曲对立统一的特征,但同时两个部分主题也表现出相互独立发展的特点。
《D大调奏鸣曲》的主部乐段表现为重复的两句体,而副部的乐段则是长短句,从这点而言两个主题保持了很好的平衡性。
同时,在主部和副部独立对比、调性不同的主题间,应该创作一个能够有效连接这两大部分的过渡段落,而本奏鸣曲的连接部分则很好地完成了这一任务,不论是音乐材料的衔接还是调性的衔接,甚至是结构规模的运用都称得上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连接部。
奏鸣曲的展开部承担着转变音乐主题的任务,通过音乐材料的运用完成形象的变化、矛盾的冲突和交织,从而将奏鸣曲推向总高潮,构成乐思发展的顶峰。
展开部展开和发展了奏鸣曲呈示部主题材料,这在本首奏鸣曲中也得到了很好体现,主部材料包含的四个主题因素分别通过第二部分前半部的四个乐句得以展开,只是调性不同,完成了展开部的发展作用。
再现部作为奏鸣曲的重要乐章,具有总结性、发展性和结论性特点。
两个互相对比的主题在调性关系上形成新内容,回归到主调上,并在再现部继续发展直至奏鸣曲的结尾部分,很好地体现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四、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的演奏版本对比分析斯卡拉蒂作为古奏鸣曲之父,其作品近年来迅速受到国内外优秀演奏家的重视,《D大调奏鸣曲》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品,也衍生出了一些不同的演奏版本。
每位演奏家在演绎作品时都会加入自己的理解,融入自己的演奏风格,从而在演奏的风格上出现或多或少的差异。
通过分析《D大调奏鸣曲》的不同演奏版本,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斯卡拉蒂的音乐创作理念和风格。
本文选取奥地利著名演奏家海布勒和中国新生代演奏家郎朗《D 大调奏鸣曲》演奏版本进行比较分析,这两位演奏家都是享誉全球的演奏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