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职业能力研究与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
加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从 2 世纪 9 0 0年 代 开 始 。 国家 对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制 度 进 行 了重 大 改 革 。彻 底 打 破 了毕 业 生 就 业 由 国家 “ 包 统 统 分 ” 就 业模 式 。 成 了“ 场导 向 、 府 调 控 、 校 推荐 、 的 形 市 政 学 学 生 和用 人 单 位 双 向选 择 ” 就业 工作 体 制 。 一 改 革 形 成 了 的 这 “ 向选 择 找 市场 , 足 市 场 靠 竞 争 , 争 制 胜 靠 实 力 ” 双 立 竞 的局 面 。这 对 广 大 高 职 大 学生 来 讲 , 疑 面 临着 重 大 的 挑 战 和考 无 验 。从 现 状 来 看 , 刚毕 业 的 大学 生 因其 尚 未具 备 适 应 社 会 、
生 能 够 正 确认 识 自身 的特 性 和 潜在 优 势 , 对 自 己的价 值 进 行 全 面 的 定 位 。 而避 免 在择 业 当 中 出现 的 高 不成 、 能 从
低 不就 , 高 手低 , 眼 最后 只好 盲 目就 业 等 现 象 。
关 键词 : 生 ; 业 能 力 ; 学 职 培养
4 加 强 职 业 能 力 培 养 有 利 于 高 职学 生 树 立 正 确 的 职业 、 观 。高 等 职业 教 育 是 一种 职 业 培 养 的 教育 , 如何 适 应 社会 即 需 要 , 社会 输 送 合 格 的 专 门 化 人 才 的 教 育 。 这 样 , 职学 为 高
社 会 的职 业适 应 期 。
岗位 所 需 要 的 知 识 、 能 、 态 , 只是 “ 成 品 ” 对 于 “ 技 心 还 半 , 我
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
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摘要】阐述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内涵,分析高职生职业能力现状,探究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以增强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然而不断发展壮大的高职院校规模,每逢毕业季大量毕业生涌向社会,就业压力徒增。
高职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数量问题,也有高职生职业能力不高的质量因素问题,即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的职业要求,企业想招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面对高职生职业能力低这个问题,高职院校应引起高度重视,思考如何为就业市场培养符合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增强高职生的就业质量和竞争力,提高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已是摆在高职院校和学生面前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一、高职生职业能力内涵分析职业能力是职业者将学习和训练得到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在一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并能完成一定职业活动的能力。
职业能力的构成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方面的能力,其中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合称为通用能力,与专业知识技能并无直接联系,是一种可迁移的跨职业和跨岗位的工作能力;专业能力是从业者胜任岗位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基本能力。
高职生的专业不同,其专业能力的要求就不同,但就通用能力而言,不同专业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却是基本相似的。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面向生产、服务基层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生的职业能力是高职生能良好地完成任务某一特定职业活动所需的一系列稳定的能力和素质特征的总和,包括有职业认知能力、职业技能、职业品质和职业适应能力。
其中,职业认知能力和职业技能是形成职业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职业品质是形成职业能力的核心,职业适应能力是形成职业能力的关键。
要使高职生就业竞争力强、就业质量高,职业能力起着决定性的根本作用。
二、高职生职业能力的现状分析(一)职业意识不强,职业岗位要求了解少。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例
业学 生岗位群的分析 , 出应用电子技术 专业生产加工方向学生所需的职业 能力 。 据国 内外考察情 况, 国外 得 根 将 的先进的教 育理念本地化 、 专业化 , 形成独特的应 用电子技术专 业学生职 业能力培 养方法 , 并在 实际人 才培 养过
程 中予 以 实施 , 得 了较好 的社 会 反 响 。 取
冀 裹 H 排 配I H I H霁 H 故 l H量I H H 除 总 I鲁 障 H验 l I l 三 H体 H 装 质 H 检 ”
设 计 员
围
困
圆子 专业 电子 加 工 方 向 岗位 群
2 4
规划 课 题 “ 职 学生 职 业 能力 培 养 研 究—— 以应 高 用 电子 技术 专 业 学生 职 业 能力 培养 为 例 ”课 程 组 , 成员分别赴美 国、 加拿大 、 国、 德 新加坡等地 , 实地 考察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在考察和学习过程 中, 将 国外 的先 进 的教育 理 念本 地 化 、 业化 , 成 独 专 形 特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法。 应 用 电子 技术 专业 学生职 业 能力定 位 高 等职 业 教育 是 我 国高 等教 育 的重要 组 成 部 分 ,为我 国社 会 主义 现 代 化建 设 培养 具 有职 业 能
品生产 的基木序列是 :提 出产品设计要求一 电路 原理 图设计 一P B板设 计 与 制作 一 元 器件 采 购 与 C 测 试 一 电 路 板 组 装 一 电路 调 试 一 测 试 与 故 障 排 除一 产 品 总体 装 配一 电子产 品质量 检 验一 电子 产 品销 售一产 品售后 服务 。由此 可见 , 据 电子产 品 根 生产 过 程 ,面 向 电子 制造 业 的高职 毕业 生 的职业 岗位 群 包 括 7个 职 业 岗 位 : 计 员 、 购 员 、 艺 设 采 工 员 、 作员 、 检员 、 操 质 维修 员及 营销 员 ( 图 1。 见 ) ( ) 用 电子技 术 专业 学 生职业 能 力定位 二 应 根据 调研 所 得 的岗位 群及 各 岗位 群对 职 业 能 力 的要 求 ,我们 确 定 高 职应 用 电子 技 术专 业 毕业 生应 该具 备 的职业 能力 如下 。l l 1 1 . 专业能力。 主要是具备 :1阅读一般性英语 () 技术 资 料 和进 行 简单 口语 交 流 能力 ;2计 算 机 操 () 作与应用能力 , 熟悉 通用 常用办公 、 设计 、 制图等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作者:盛洁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30期摘要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关键,职业能力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
高职院校应该根据社会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实际需求来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针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研究了职业技能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其次,分析了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重要性;最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职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1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1.1 职业知识职业知识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基本知识以及专业知识。
高职院校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有人文知识、自然科学、艺术、英语等,通过基础知识可以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进而能够有利于高职大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形成。
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形成自身的个性,建立完善的人格,培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高职院校在以上方面的提升有利于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职业技能。
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要求,高职院校大学生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包括:和本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交叉学科知识以及信息技术知识等。
1.2 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高职院校大学生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实际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对所学的职业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交叉融合、拓展创新的能力,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的外在表现。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大学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知识描述的能力、职业规划的能力、知识运用的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核心竞争能力。
高职院校大学生应该不仅要关注上述能力的培养,而且药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提升。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报告
[ 高等教 育研 究 ]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报告
宋 剑 祥
( 1 .昆 明冶 金高 等专 科 学 校 ,昆 明 6 5 0 0 3 3 ;2 .俄亥 俄 州 立大 学 教育 与 人类 生 态 学 院 ,美 国 哥伦
布 4 3 2 1 0 )
摘 要 :从 职 业 能力 的 内涵理 解 出发 , 简述 了国 内外的职 业 能力 的研 究与 测评状 况 ,采 用 美国职 业 专 家 霍 兰德 职 业 性 向 S DS测试 量 表 ,以云 南省 5所 职 业 院校 学 生为研 究对 象 ,对 高职 院校 一 、三 年 级 学 生职
近 年来 。我 国高 职教 育发 展迅 速 。作 为我 国高 等教 育 的一个 重要 层次 ,高职 院校规 模 已 占据 大半 壁 江
山 。 以就 业 为导 向 ,如何 更好 地适 应社 会行 业发 展 变化 与职 业 岗位技 能要 求 ,着力 培养 学生 “ 最 能够 做什 么 ”的职业能力 ,是高职 院校共 同面临 的重要任 务和焦点 问题 。为此 ,本文基 于职业 能力测试 ,拟 就高职 院
调 查量 表法 、心理测 验 法 、情 景模 拟 法 和实训 现 场测试 等 方法 。其 中 问卷调 查量 表法 和心 理测 验法 由于 操 作 简单 ,省 时省 力 ,能 迅速 、公 平 、准确 和全 面 地评判 出受试 者 的特点 ,成 为 目前最 为流 行 的职业 能力 测 试 方法 [ 1 ] 。职 业 能力 测评 综 合运 用 心理 学 、测 量学 和 统计 学 等学 科理 论 和操 作程 序 ,对 人 的能 力 和行 为 确 定 出一 种数 量化 的值 ,从 而一 定程 度上 反映 出一个 人潜 在 的能力水 平 ,帮助 寻找 “ 人职 匹配 ”的职业 回 。职 业 能力 测试 工具 有 很 多类 型 ,常 见 的有 :一 般能 力 、单 项/ 特 殊 能力 和 多 项能 力 等倾 向测试 。其 中 ,一 般 能 力倾 向测试 即智力 测 试 。用 “ 智 商 ”表 示 高低 ,是 对一 般 智 慧能 力 的测 试 。单 项/ 特 殊 能力 倾 向测 验 集 中测量 某一 种 能力倾 向 .或某 些 人具 有他 人所 不具 备 的能 力 。如文 书 、心理 运动 和机 械 的能力 倾 向等 。多 项 能力 倾 向测验 则测 量 多种 能力 倾 向或 能力群 。 ’
中外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比较研究
国外 典 型 国家 高 职教 育职 业 能 力培 养 的 主 要模 式 和基 本特 征
一
、
( 一) 国外典型国家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模式 1 . 以美 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 C B E模式 C B E的全称 为 “ C o m p e t e n c y b a s e d e d u c a t i o n ” , 中 文 的 意 思为“ 以 能 力 为基 础 的教 育 ” 。 C B E是 目前 高 职 教 育 职业 能 力 培养较为先进 的模式之 一, 最早出现于二 战后 的美 国, 现在 在美国 、 加拿大为主的北美 国家中广泛运用于高职教育 的职 业能力培养 中。 C B E模式 中的能力主要包括“ 态度” 、 “ 知识” 、 “ 经验” 和“ 反馈 ” 四个 方面。 此外 , C B E模 式注重 因材施教 , 在 充分考 虑学生 的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 , 把握学生周 围的 各种环境 , 不 断提高学生 的全 面素质和综合技 能 , 科 学管理 和开放发展相结合 , 服 务 与协 调 并 重 , 为 社 会 培 养 出 更 加 出 色、 更 加 有 能力 的专 、 № 人才。 2 . 以英 国 和 澳大 利 亚 为 代 表 的 C B E T模 式
( 1 . 哈尔滨商业大学 财政 与公共管理学院 , 哈尔滨 1 5 0 0 2 8 ; 2 .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 哈尔滨 l S oo o )
摘
要: 与国外典型发达国家相 比, 我 国高职教育职业能力的培养还很 不完善。 在分析美国、 英国、 德国、 日本等典
型发达国家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模式的此基础 上,进一步分析 了国外 高职教 育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特征及 我 国高职教 育职业能力培 养的主要模式和基本特征 , 最后得 出了国外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对我 国的启示 , 主要 包括
科研课题论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
99239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0 引言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和中职教育是有区别的,而现在大多数的职业院校和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由于外界或者自身的因素,依然不能将高职教育脱离传统,要么是延续本科教育的体系教育,要么是变成中职教育,或者是只教授技术的技校教育。
其实,高职的教育是有本身的独特的特点的,笔者结合辽宁金融职业学院校级课题《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以《网页制作》课程为例,课程组成员研读了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教育理念,同时也学习了戴士弘教授课程设计的方法,形成了符合本校的网站建设方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法。
1 网站建设方向学生职业能力定位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培养的人才是高端技能型人才,直接面对生产、管理、技术和服务第一线,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培养合适的人才[1]。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要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更要立足于本省、本市的经济,要为地方培养地方行业所需要的人才,因而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是与辽宁浑南信息产业园、沈北新区德国产业园、三好街电子信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
1.1 网站建设方向专业学生从事岗位群分析通过网上职位搜索及其对辽宁省沈阳市三十多家企业(包括大型、中型、小型)的实地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分析了行业发展的趋势,明确了网站建设方向建设网站的过程,通常建成一个网站的基本步骤是:对网站进行需求分析→网站建设总体设计→网站建设详细设计→网站制作→网站测试→网站发布。
由此可见,根据网站建设的程,面向网站建设方向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群包括6个职业岗位:调研员、网站架构师、网页设计师、网页制作员、测试人员、网站管理人员[2]。
1.2 网站建设方向学生职业能力定位网站建设的岗位群确定后,相应的岗位确定,并确定对应的职业能力。
根据职业能力,确定网站建设方面毕业生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力三方面的能力。
浅谈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 的语言能力培养 。 要创造条件 。 使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 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要 加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 督促学生长期积累语言素材。 勤
代产业特征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 质、 实践能力 、 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在职业行为 中,职业能力的强弱 ,直接关系到高职生职业生涯的成 败。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要贯穿于在校学习的全过 程 ,在职业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 中始终把职业能力
( ) 际 交往 能 力 二 人
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 基础能力是从事各种职业都需要的基本能力。有调
一
、
良好 的人 际关 系是 事 业 成功 的基 石 .是 健康 心理 的
支撑。 高职学生应具备健康和谐的人际交往意识和能力。
查表明 , 许多知名企业选聘人 才时 , 首先是从 以下几个方 面考察应聘者的能力 : 语言能力 、 数理能力 、 社会交往能 力、 组织管理能力 、 动手操作能力 、 应变能力等基础能力 。 在此基础上, 才进一步考察专业技能。由此可见 , 基础能 力在职业中的重要性。
( ) 一 汉语 言 运 用能 力
用语言表达 自己的思想、 观点 、 情感是一个人生存发 展的基本能力之一。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 , 在高职毕业生选 择的职业中, 除个别 的职业需要其他语种外 , 绝大多数都 使用汉语交流。因此 , 高职毕业生的汉语运用能力 , 在求 职中是最基础的能力之一。
中图分类 号 : 7 8 G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 0 6 (0 6 0 — 0 4 0 17 — 0 720 )6 0 0- 3
在经历了几年长足发展后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阶 段 的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就是要加速培养高技能 型紧缺人才。 教育部启动实施的“ 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 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就是要向各职业领域输送 , 大量高职毕业生 , 缓解当前高技能人才紧缺状况 , 为社会 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0 5 20 年底发布的《 国务院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出, 指 高职教育要“ 以服 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 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 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 专门人才” “ 为提高劳动 .要 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 。在这样的形势 与任 务面 前, 高职院校要加大教育教学改革步伐 。 特别是要根据现
加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谈《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6中国科教创新导刊I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N O .30C hi na Educa t i on I nnov at i on H er al d科教论坛1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性机械制造基础是工科高职院校最重要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教学目的是不仅使学生掌握常用工程材料选择、毛坯与零件成型方法确定,并在切削加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工程材料和工艺设计方面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是工科学生素质培养、能力提高、衔接社会,加强通识,实现宽口径专业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
2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重要性从上述可知,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目的不能很好实现。
学生普遍反映《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内容多,涉及范围广,听课如同听天书。
究其原因如下:2.1教学内容不合理本课程内容较多,包括“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等知识。
在较少的教学时数内,应侧重于培养的学生能达到合理选择材料和毛坯生产方法、合理设计零件的结构、对中等复杂零件可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机械加工制造过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实验技能、操作技能,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此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应调整教学内容和试验内容。
2.2教学方法不得当本课程讲授时,方法不得当,学生难以消化、理解和吸收,学生越听越糊涂,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因此应采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明确学习目的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降低学习难度,以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2.3教学体系设置不合理理论教学与工程训练相互独立和分离,课堂教学前未能预先安排金工实习,或金工实习与理论教学安排时间间隔时间太长,学生缺少实际经验。
由于学生缺少感性认识,理论教学变得十分枯燥难懂,本来形象具体的可以触摸感觉的东西,变成了超想象的抽象的不可以接受的东西,实际经验知识变成了抽象理论知识,可以理解记忆的东西变成了死记硬背的东西。
高职生职业能力自我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职 生职业能 力 自我培 养模 式的研 究
刘 厚 钧
( 壁 职 业技 术 学 院 河南 鹤 壁 4 8 3 ) 鹤 5 0 0
一
一
名职业人。所以, 高职生在校
的 问题 。 鬟 翼 Fra bibliotek 霉职生职业能力要靠高职生 自我
主
标 . 握 职业 能 力 自我 培 养 的思 路 与 方法 掌 是 必 须解 决 的 问题 高 职 生职 业能 力 自我 培 养 模式 研 究 的 背 景 高 职 教 育 培 养 目标 的实 现 要通 过 两
结果不容 乐观 . 数高职 生处在 “ 茫” 多 迷
的 学 习 状 态 .5 5 %的 高 职 生 不 知 道 “ 业 专
高 职 生 的 就业 难 度 与 就业 压力 越 来 越大. 已从 昔 日的 “ 重 短 缺 ” 为 今 天 严 变 的 “ 对 过 剩 ” 其 职 业 能 力 的 高 低 已成 相 . 为 就 业 的关 键 高 职 生必 须 明 确 2 1世 纪 被 淘 汰 的不 是 没 有 知 识 的人 .而 是 缺 乏 能 力 的 人 高 职 生 职 业 能 力 的形 成要 靠 自己在 明 确 本 专 业 应 该 具 备 哪 些 专业 能
高 职 生 进 行 自我 培 养 有 利 于 个 性 发 展 高 职 院校实 现 “ 格 的职 业人 ” 合 的培 养
三年级学 生的调查 结果进行 综合 分析 .
所 示 ) 受 到 上 级 领 导 、 长 和毕 业 生 的 一 致 好 评 , 业 对 我 校 , 家 企 网 络专 业 毕 业 生 的 工作 状 况 也 比较满 意 。
通 过 2 0 ~ 0 7年连 续 对 高 职 院 校 04 2 o 学 生 针 对 “ 业 教 育 要把 我 培 养 成 什 么 专 人 ? ” 问题 进 行 专 项 调 查 , 对 一 、 、 的 并 二
如何培养与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
如何培养与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高校毕业生现在是越来越多了,学生们在职场中或者这个社会上没有足够的职业能力是难以立足的,所以学校应该改变教育发展方式,由注重规模扩大改为强化内涵、提高质量.毕竟现在的社会讲究的是实际应用能力,实际应用能力也将成为当代教育评估的一个重要的标准。
而社会经济活动也要求我们劳动者要提高职业能力。
一、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现状与问题现在有些高校还在注重把学校规模做大,而忽略了把学校做强,导致教育出来的学生应用性有点欠缺。
在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之下,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经济的发展要求要有与之相应的人才来配合这些现代产业。
此外,思想观念上仍然源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只强调教材里的内容。
从实践上来说,从学校学到的知识,没有很好的应用到生活或工作上,就不能深刻的理解到课本上所教的内容,虽然学校有设有实践课,可是重心还是放在教材,实践课形同虚设似的,就造成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弱,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职场。
二、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建议(一)改变思想,提高认识职业能力是指可雇佣性和保持工作的能力。
职业能力的狭义意思是找到工作的能力,即是持续完成工作和实现良好的发展的能力。
学校要一改当初只注重做“大"的观念思想,要转向做精。
让高职学生认清自身的就业能力,在步入职场之前,做好更多的培训,以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稳妥的从学生的角色转变到职业的角色,从学习能力到工作能力的延展。
(二)改革高职教育体系国家要建立统一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以便进行统一管理。
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推动教学改革的趋势。
信息化加强建设的同时,推动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升教师们的信息素养。
虽然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应该提升了他们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但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上还是难以立足的,所以我国要大力创造特色的高职教育。
用以改变现在我国高职学校没有自身特色的弊病,使各个学校错位发展并创造各自的特色。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综述
Vo _ 9 No 3 ll . S pe e tmbe , 0 r 2 06
高 职 校 学 生职 业 能 力培 养 研 究综 述 院
汤 向玲
( 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湖北武汉 407 ) 300
摘 要: 本文的文献综述主要是针对 国内外在 高职教 育研 究、 业能力研究 两方 面进行论 述 , 过这两方 面的综 职 通
学家巴洛夫 ( h m a g ) 表 了一 系列 的评论 文 章 , T o a Bl h 发 s o 如
() 2 职业教育与 培训阶段 ( 0年代 中期 至 8 7 0年代 初 ) 。 这 一时期职 教发展 的重点开始 由学校为本的职业教育( oa v — c t n u ao ) l a e ctn 逐渐 向有企 业 参 与 的职业 培训 ( oao a old i v tn c il tiig 转移 。英国著 名教育经 济学家布 劳格在 2 r nn ) a 0世纪 7 0 年代首先站出来 支持福斯特 的观点 。他在《 育政策与经济 教 发展 : 发展 中国家教育规划者的若干实际教训》 一文 中 , 从另
一
角度论证了福斯特的 “ 职校谬误 说” 。他 指 出职 pei fc ) 《 ( a r h Ar a 、 非洲需要什么样的 s a o n i 学校》 Wht colo r a , ( a h r i ) 他认 为现行 的非洲教 育阻碍 S fA c f 了乡村发展 , 由于重 学术 的正 规学校教育 轻视职业 实践 ” “ , “ 不培养农业人才 ” 所 以“ , 学校应 对学生离 乡村去城 镇负主 要责任” “ ; 鉴于非洲人 中的 8 % 一 5 0 9 %靠农业 生存 , 因此非 洲教育的根本需求是 大规模 地发 展各级 学校 中的技 术教育 和农业教育计划” 。也就是说他 主张大力发 展学 校形态 的职 业教育 , 大办职业学 校 , 他这 一 观点成 了当时 发展 中国家教 育与经济发展的指导 理论 , 到 了世界银 行 的赞 同 , 得 但他们 更倾 向于对传统的普通学校进行职业化 的改造 , 即主张在普 通 中学设置职业课程 , 以实行 多样 化 的学 校课 程计划 , 而有 些学者则主张发 展与完 善传 统 的学徒制 度 。但作 为非洲 教 育 问题专家 、 早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经济学 院的美 国著名学 者
浅谈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高职学生是职业教育的一大组成部分,他们在职业技术学院里接受着专业化、实用化的教育,受到了较好的职业能力培养。
但是,在当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高职学生还需进一步提升自身职业能力,才能使自己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因此,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是高职教育的一大重点。
职业意识是指在职业选择和发展方面,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职业素养则是指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素质。
高职学生应该在学习中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念,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职业气质、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高职学生应该注重自身技能的提升。
高职教育以培养技能实用型人才为宗旨,因此,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应该是一项核心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高职学生应该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相结合,通过实习、实验、实训等方式,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
另外,高职学生还需要注重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职场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高职学生应该善于交流沟通、把握沟通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可以多加练习口语,参加辩论会和演讲比赛,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说服能力,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效果。
最后,高职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拓展自己的职业视野和职业范围。
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提高实际操作的技能,增强自信心,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应变能力。
社会实践则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和职场的现实情况,掌握行业内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以及建立社会关系。
总之,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是他们在职场上立足的根本,是其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专业技能、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都不可或缺。
试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要 由 基本 能力 、 专业 能 力和 关键 能 力构 成 。 以就业 为 导 向的 高等 职业 教育 , 其学 生职 业 能力 的 培 养 , 需要 变革 现 行 的人 才 培 养模 式、 学模 式、 学 模 式和 能 力评 价模 式 , 市场和 企 业 的要 求 出发 , 面培 养和 提 高学 生 的职 办 教 从 全
业能力, 满足 和 适应 学 生就 业 以及 发展 创 新 的 需要 。
职 分 类号 : 1. G78 5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t0276 (0 10—0 00 0 . 12 1)202 .2 1 6
二、 体现 教学设计 的系统开发性
学生 的就业 为导 向,以培养 高技能人才 为 目标 。强调 以能力 为本位 , 重视实践 能力的培养 。
适位 置, 是高职 生面 临的严峻考验 , 也是高职 院校人才 培养需
识习得过程 结合 起来 。
四 、 建以综合职 业能 力为 目标 的实践性教学模 式 构
进 一步 探讨的 问题 。
如何提 高高职学生 的综合素质 ?必须加强学生 的职业 能
传统的教学方法 重理论 、 轻实践, 不利 于学生的实践 能力
差异 。高职院校是为生产 、 设、 理、 务第一线培养 高等 建 管 服
握的技能化解成 不同的任务 , 让学生在实践 中掌握职 业技能 , 在学 习的过程 中完 成工作任务 ,在完成工作任务 的过程中学
到专业 知识 , 获得职业 能力, 构建 自己的经验和知 识体 系。
技术应用 性人才 。要求教 学必须有 明确 的导向性 ,就是要 以
互动 , 取“ 、 、 ~ 体化教学方式 , 采 教 学 做” 让学生感受情 景教学
谈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
对 高 等 g 业 技 术 教 育 特 色 的 认 识 , q
高等 职 业 技 术教 育 是 ~ 种特 殊 类 型 的高 等 教 育 , 对
高 职 教 育 特 色 的 认 识 ,是 探 讨 培 养 高 职 学 生 职 业 能 力 的 着力 点 。 职教 育 与普 通高 等 教育 相 比 , 特 色 可 以概括 高 其 为 以下几 个方 面 。
1培 养 目标 具 有 技 术 性 和 职 业 性 .
作 的 同时 与职业 资 格 标 准接 轨 。
4教 学 达 到 的 目 的 是 培 养 职 业 能 力 。 .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要 处 理 好 学 科 与 职 业 、 与 做 、 脑 与 知 动 动 手 之 间 的 关 系 . 强 化 实 践 教 学 、 重 职 业 能 力 、 强 以 注 加
基 本 技能 与 培养 综合 素 质 为切 人 点 。 因此 , 业 技 术 教 育 职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培 养 目标 不 仅 要 给 学 生 传 授 知 识 , 且 而
的 目的 。 是 将 技 术成 果 应 用 于实 践 , 决 “ 什 么 ”“ 就 解 做 、 怎
么 做 ” 问 题 , 培 养 学 生 成 为 一 个 有 理 想 、 知 识 、 能 的 并 有 有 力 、 责 任感 的 人 。 有
毕 业 综 合 实 践 等 环 节 ,使 高 职 生 具 有 一 定 的 基 础 理 论 知 校 的 教 学 教 改 提 供 了第 一 手 资 料 。为 学 生 进 入 社 会 的 行
为规 范 管理 带来 了现 实的 指 导 ,因此 校 企合 作 能 够带 来 学 校 与企 业 的 双赢 , 职业 教 育 的必 由之路 。 是 5建 立 用 人 单 位 的 质 量 考 评 体 系 。 . 以 现 有 一 百 三 十 多 个 用 人 单 位 为 基 础 ,通 过 各 种 手 段 挖 掘 新 的单 位 , 企 业 所 处 的 地域 、 模 、 化 、 遇 、 从 规 文 待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案研究
丁 丁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案研究
赵 亚辉 高 明君 ( 北政 法职 业 学 院 招 生就 业 处 , 北 石 家庄 0 0 6 ) 河 河 5 0 4
摘 要: 高职 学生职 业能力是指 学生从事 某种职业 多种 能力的综合 , 包括 专用职业 能力和通 用职 业
经 经 济 济 职 管 业 理 技 干 术 部 学 学 院 院
综合 国内高等院校 、研究 机构对我 国高职 高专毕业
生 职业 能力培养状 况 的调查研 究结果 ,不难发 现 目前高
工作 。 职场 中不 断提升成长 , 在 实现职业 生涯规划 的可持 续发展 的能力 。
( ) 二 高职 学生职业 能力的分类
职学 生职业 能力 培养主要存 在以下两个方 面的问题 : ( 对 通用职业 能力培养重视不 够 一)
程 等 措 施 进 行 改 革 和 完善 。
O
- — - - —
生
关键词 : 高职 院校 ; 生职 业 能 力 ; 养 方 案 学 培 中 图 分 类 号 : 6 24 G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5 4 (0 2 0 — 0 3 0 1 7 — 6 6 2 1 )2 0 6 — 2
业教学方 面 。 普遍存 在学生偏 于理论知识 的掌握 . 践操 实 作能力不 足 的问题 。 目前我 国高等 教育的大部分专 业都 只是注重对 学生 的理 论灌 输 .对学生实 际动手操作 能力 没有严格 的考核与要求 , 致使 大学生动手 能力 差 , 频频 受 到用人单 位设置 的门槛限制 。 在实践能力 培养 方面 , 我国 与 国外大学 教育存在 明显 差距 。 比如在德 国 , 高校对学 生 的培养都是 按照社会需 求进行 的 , 工科 大学强调大 学生
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研究
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研究[摘要]: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使现代职业具有新的特点,要培训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不仅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方法。
[关键词]:现代职业职业技能适应职业变化能力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一、现代职业的特点1.职业岗位、职业技能更新加快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是新职业的不断诞生;另一方面,传统职业的内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新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微电子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推动了信息处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形成了以信息为中心的新职业群,也使传统职业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有学者指出,平均50%的职业可能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发生变化,每3年~5年就有约50%的职业技能需要更新。
有资料表明,美国在过去的15年中淘汰了8000种职业,同时诞生了6000种新职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每年的淘汰率达20%,技术的周期寿命只有5年。
2.对复合型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行业的岗位技术正向细微化方向发展,由此引发的能力需求也更为多样化,单一的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高技术领域的要求。
除此,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人员越来越面临比较广泛的岗位技术覆盖面,除技术操作外,还有技术行政管理、技术开发、生产组织等各种知识的交叉,所以,仅有传统定义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对现代人具有重要意义。
如会计职业,传统意义上的会计职业只是要求会记账、算账、报账就可以了,而现代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不仅会记账、算账、报账,还要会具有相关的财政、金融、税法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具有领导参谋与助手的素质,更新知识的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等等;不仅会手工记账,更注重会计电算化处理,电子商务知识等。
3.对职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综合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人们在职业环境中的交往和信息量大大增加,纯个体的活动将常被“工作团队”、“项目组”等集体活动所替代,岗位的相互替代性,产生结构的变革。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论文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摘要】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如何才能培养出基础扎实、动手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工作者的重点研究课题。
本文就针对这一课题,进行简单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能力职业道德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企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强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近些年来各类高职院校因此不断涌现出来。
每年数以万计的毕业生也解决了部分企业的用人需求,但是仍有相当比例的高职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达不到企业的高要求。
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生存的根本之道。
一、高职毕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职业角色从事一定岗位工作所需的个体能力,它由知识、理解力和技能诸要素构成。
高职学生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1.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是指完成特定职业岗位工作所应具备的专门技术能力,是高职学生在今后的社会就业竞争中的专业保证,使学生有一技之长,也是大多数家长送让子女上高职院校的主要原因。
2.动手能力高职院校的任务就是培养企业需要的一线工作技术人才,学生是劳动操作者。
熟练的动手能力,是完成工作过程的保证,是他们在企业立足根本,也是企业对他们的最基本要求。
3.竞争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技术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高职学生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企业中立足,更要学会在竞争中推销自己,包装自己,进而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4.创新能力现阶段高职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比较薄弱,为了自身的发展和提高,高职生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更要注意培养自己创新能力,在学习生产中注意总结经验,在创新中求得生存发展。
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分析1.心理因素影响高职学生大多数是现实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失意者,他们在高考竞争中”失败”下来,情绪低落。
到高职院校来就读,往往是受父母之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从国内外对职业能力的研究与实施情况着手,继而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两个方面分析了高职教育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误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教育;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191(2009)03-0105-040引言培养高职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它也是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任务,亦是降低教育培养成本、推进人才强国、实现与世界职业教育接轨的重要标志。
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现状令人堪忧,不仅大大滞后于社会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厌学心理严重及就业时的迷茫、困惑与彷徨,因而亟待改革。
高职教育呼唤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支撑它的改革、发展与进一步完善,促进它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需要。
1国外对职业能力的提出、演进及实施职业能力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德国人梅腾斯(Mertens )和美国人Pratzner ,他们认为职业能力是与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联系,或者说是超出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
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腾斯(Mertens )于1974年即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
关键能力的概念基于这样的设想,即存在这样的能力,并且它对人生历程的各个方面如职业生涯、个性发展和社会存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979年,英国继续教育部出版的《选择的基础》一书中首次对英国职业教育中的职业能力做出了专门的规定;之后,在1982年,英国继续教育部又出版了《基础技能》,其中明确规定了职业能力描述的两条原则:“普通性”和“迁移性”。
正是职业教育理念上的不断探索、创新与突破为德、英、美三国的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与创新。
在此基础上,德国、美国、英国率先发起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与探索。
日本、新加坡、瑞士等国也紧随其后,大力推进课程体系的全面整合,尽快将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力求与世界接轨。
20世纪90年代至今,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改革高职课程,主要表现在课程目标上由关注岗位技能训练转向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内容上寻求职业性与学术性在更高水平上的整合,课程结构上彰显模块化课程的开放性、灵活性,课程实施上由“教程”向“学程”转变,课程评价上建立起及时反馈的多元整合评价体系。
2国内对西方所提出的职业能力的引进、借鉴、探索与创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已开始注意借鉴国外成功的高职课程模式,最初以“原装引进、原装试点、原装推广”为原则,但实践证明“原装引进”容易,“原装试点”难于持续,“原装推广”几乎无法实施。
其国内外职业能力研究与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屈桂梅,马顺彬(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南通226007)收稿日期:2009-05-18作者简介:屈桂梅(1978-),女,湖北钟祥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Journal of 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Vol.9,No.3Sep.2009第9卷第3期2009年9月106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年原因主要在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经济发展状态以及国情状态紧密相关,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改革的出路只能是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曾提出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可谓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之核心。
目前,国家已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这就要求对职业能力进行与具体职业情境相关联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为职业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实践提供科学合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能力内涵诠释。
重点即是在对典型工作任务深入分析基础上构建新的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教学评价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深化校企合作,加快工学结合,寻找市场需求与职业教育的结合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创新性,但其根本核心还在于课程开发。
我国高职课程体系结构存在着多种形式。
目前,学者们正在试图探索有利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最佳形式。
实际上选择哪种形式是受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环境以及课程设置本身等各种条件制约的。
不少高职院校还在沿用“三段式”结构,即按照“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构建课程体系。
这种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按其自身学科体系寻求自我完整,而不是着眼于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服务,针对性不强,其结果必然导致课程实际效果下降。
而且,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这种课程体系下的教与学的矛盾及其自身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逐渐凸显。
实践证明,套用这种“三段式”结构所制订的教学计划仍然是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中心,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十分不利。
因此,国内一些职教专家和职业院校进行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与改革,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取得了职业教育理念上的突破,为我国今后职业教育改革何去何从理清了思路;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以李学锋教授为首的课题组探索并实践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与实施”,已大大转变了传统教学观念,不再死守教材,而是从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出发,开辟了一条课程开发的新路。
3目前高职教育中职业能力培养的误区(1)高职院校尚未全面而科学地理解职业能力的内涵,对职业能力的培养方案没有科学而系统地整合。
综合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将职业能力与职业技能相混淆,认为培养学生某一项或几项操作技能(仅仅拿到几个劳动保障部的职业技能证书)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实训环节也仅限于将训练某几方面国家要求达标的职业技能作为学习任务,不具有职业能力培养所要求的基础性与迁移性。
课堂学习的专业知识不能学以致用,很难转化为职业能力,与现实中岗位要求相差甚远,职业教育内容大大滞后于社会发展。
实际上,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专业能力一般是指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
方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独立制定计划能力等。
社会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
专业能力与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专业能力绝不等同于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它必须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知识”。
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这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原有学科内容进行重新解构、排序和重构,因为学科知识重构不出经验性的工作过程知识。
也即是说传统的学科性知识无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而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很多内容则属于情感类的教学目标,也无法简单通过传统的学科系统化课程和传授式教学来实现,它必须要在一系列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磨练、思考、探索与提高。
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综合职业能力绝非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所能培养,它需要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的突破和与之相配套的全新的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建构,需要寻找合适的载体、授课方式、方法以及恰当的评价方式,唯其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磨练他们的意志,最大程度地发掘他们的潜力,也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并缩短与现实中的岗位需求的差距。
(2)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和屈桂梅,等:国内外职业能力研究与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第3期107模式还是围绕某一专业开设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实训课。
这种结构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但没有充分体现出不同专业需求、不同培养目标和不同就业方向的专业在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实验实训课之间的比例分配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职业岗位群中职业能力培养的全面要求。
在授课方法上,依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老师讲学生听,枯燥乏味,学生陷于盲目被动地位,很少有对专业感兴趣的,对行业及其前景的了解少之又少,这样也就无法激发他们对职业能力培养的兴趣与潜力,导致在校期间大量时间、精力被荒废,就业时则为紧张、彷徨、焦虑困扰,很难符合岗位能力的需求。
在评价体系上,依然以考试为主,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部分高职学生上课态度消极怠慢,学完忘完,在校期间根本谈不上职业能力的培养,工作以后深感社会压力巨大,不得不抽空恶补大量专业知识。
因此,高职教育寻求改革与创新已迫在眉睫,以尽快培养出与职业岗位群相符合的职业能力,缩短社会适应期,降低国家培养成本,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
(3)忽视文化课与专业课相互渗透对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高职教育绝不等同于职业培训,如果只着眼于短期的利益,必将影响甚至最终阻碍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文化课与专业课在高职教育工作中充当的角色不同,但是文学、艺术、哲学、音乐等不同学科大大有助于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在其今后人生中这些积累与能力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不少高职院校不注重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相互渗透,在课程设置上功利性太强,忽视了文化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4培养与提高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1)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设置课程。
主要是树立全新的职业教育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和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来设置课程。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对职业教育理念的突破与创新也就谈不上真正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依靠青年一代实现科技强国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2)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和评价体系。
采用项目驱动、任务引领、情景教学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提高学习、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体能力发展,以启发、引导、探讨等方式促进学生在“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中学会学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中应体现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注重过程评价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唯有在工作过程中探索出正确的方法与途径,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培养积累职业能力的热情、动力与活力。
(3)重视基础文化课与专业课的融合,使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真正成为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催化剂,成为加强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
文化课既包括文学课,也包括社交礼仪、经济贸易、形式逻辑、艺术欣赏、中外哲学、社会发展简史等与个人素养和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相关的知识。
这些都与个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密不可分。
另外,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培养单靠几节选修课无法真正得以落实,第二课堂又大多为团课和文艺活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大大降低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