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地层表
鄂尔多斯盆地储层图册
鄂尔多斯盆地储层图册——上古生界主编: 何自新副主编: 杨华张文正照片说明:南珺祥审核: 杨华张文正×××出版社前言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以海陆交互相的煤系沉积为主,沉积厚度达600~1700m,碎屑岩储层十分发育,但以低渗特低渗为主要储集特征,孔隙度普遍小于12%,渗透率大部分地区小于1.0×10-3μm2。
该区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有两种基本的岩石类型,即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
由于该区晚古生代沉积之后相对长期稳定的持续下沉,储层成岩作用以致密化的成岩作用如压实作用、硅质胶结作用及高岭石的充填胶结作用等形成了低渗特低渗的天然气储集层。
石英砂岩以压实压溶作用和硅质胶结作用、高岭石的充填作用为主,而岩屑砂岩则由于含有大量的千枚岩、泥板岩等软岩屑,压实作用使软岩屑强烈变形,充填孔隙,无可见大孔隙,孔隙度一般小于4%。
当然,该区上古生界储层局部存在着相对优质储层,如榆林地区山2储层、苏里格地区盒8储层等,变质岩、喷发岩岩屑中的可溶性组分、凝灰质、长石等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溶孔是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岩屑、凝灰质高岭石化为储层提供了较多的晶间孔及微孔,同时,上述地区粒间孔较发育,为储层中可溶性组分的溶蚀作用提供了流体流动的空间和渗流通道。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储层成岩作用的研究是储层研究、评价及有利预测的主要内容之一。
本图册以微观照片如铸体照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为主,结合X衍射、压汞、能谱分析、稳态法相渗透率等并附以岩芯照片、野外露头照片,结合沉积相等,主要阐述了上古生界主要储层段碎屑组分、成岩特征、填隙物特征、孔隙组合及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在平面上和纵向上的分布规律,并对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分类评价。
本图册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地层及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总结和论述;第二部分对储层的岩石类型、碎屑组分特征、填隙物特征及结构构造等从纵向、横向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主要对石英砂岩、岩屑砂岩两类最主要储集岩成岩特征进行了总结;第四部分为本书的重点,从平面上、纵向上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论述,并结合物性等特征把储层孔隙结构分为四大类八小类,对该区储层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特征
新近系:曾称新第三系、上第三系,自下而上包括中新统和上 新统。中国新近系仍以陆相为主,仅在大陆边缘,如台湾、西 藏等地有海相沉积。
古近系:曾称老第三系,自下而上包括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 统,主要分布在河套、银川、六盘山等地。鄂尔多斯盆地早第 三纪古新世,盆地继承了晚白垩世的挤压应力状态,断裂活动 性强,沉积速度快,多发育冲积扇、水下扇等各种扇体。地层 厚度厚50~300米左右,岩性主要为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泥灰 岩。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区划图
地形地貌 北部为沙漠、草原及丘陵 区,南部为黄土高原。
银川
盐池
乌审旗
榆林
延安
吴旗
鄂尔多斯盆地新、中生界地层柱状剖面图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地层柱状剖面图
鄂尔多斯盆地南北向横剖面 鄂尔多斯盆地东西向横剖面
第四系:第四系自下向上包括更新统和全新统。晚第三纪末, 受喜山运动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曾一度抬升,大约以北纬 38°为界,北部为一套河湖相沉积,南部为黄土沉积,黄土分 布广,厚度大,构成塬、梁、峁的物质主体,与下伏新近系呈 不整合接触。第四纪发生多期冰期,可见人类化石、旧石器与 大量相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和鸟类化石。
长6:厚度约100 ~ 120米之间。在盆地演化中是沉积物充填高 峰期之一,无论盆地东北的三角洲,或者盆地西南的水下扇浊 流,均为强进积建设期,各砂岩体虽连续性差,但彼此相互重 叠、切割,形成以层数多,累积厚度大,复合连片,分布面积 广的储集体,自下而上可以分为长63、长62、长61三个沉积旋回 序列,由于直接覆盖在长7主力生油岩之上,油源近,是最为有 利的储集相带。该段地层电位曲线总体呈一倒三角形,底界为 K2标志层为限。顶为河口坝或河道砂岩顶为界(K2标志层位于 长63底界处,为灰黑色泥岩、碳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局部可 见到凝灰岩;K3标志层位于长62底界处,为灰黄色凝灰岩;k4 标志层为长6和长4+5之分层标志,位于距长6顶3-10m处,为黑 色泥岩、页岩)。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表
3370.5
30
深灰、灰黑色泥岩与浅灰色细砂岩略等厚互层。深灰、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浅灰、灰白色细砾岩,含砾粗砂岩、粗砂岩,中、细砂岩等厚互层,局部夹薄煤层。
石
炭
系
上
统
本溪组
3390.5
20
灰、灰白色粗、中、细砂岩与灰黑色泥岩等厚互层。灰、灰黑色泥岩,炭质泥岩、深灰色泥灰岩、铝土岩、灰色含云泥岩,夹灰白色细砂岩,顶部夹厚煤层。
奥
陶
系
下
统
马家沟组
3478.3
87.8
(未穿)
三叠系延长组小层划分表
系
组
段
油层组
厚度
(m)
岩性特征
标志层及位置
三
叠
系
延
长
组
T3y3
第五段
T3y5
长1
0~240
暗色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细砂岩不等厚互层,夹炭质泥岩及煤线。
K9
第四段
T3y4
长2
长21
40~45
灰绿色块状细砂岩夹暗色泥岩。
长22
40~45
第一段
T3y1
长10
280
灰色厚层块状中细砂岩,底部为粗砂岩。
纸坊组
灰紫色泥岩、砂质泥岩与紫红色中细砂岩互层。
奥陶系马家沟组小层划分表
界
统
组
段
亚段
小层
标志层
气层号
气层组
古
生
界
下
部
奥
陶
系
下
部
马
家
沟
组
马
五
段
马五1
马五11
1
鄂尔多斯地层表
地层 界 系 第 四 系 第 三 系 统 全新统 上更 更 中更 新 新统 下更 统 新统 上新统 渐新统 第七段 第六段 (泾川层) 第五段 (罗汉洞 志丹组 第四段 (环河层) 第三段 (华池层) 第二段 (洛河层) 第一段 (宜君层) 安定组 直罗组 第四段 侏 罗 系 中 生 界 三 叠 系 下统 延安组 第三段 第二段 第一段 富县组 第五段 第四段 第三段 第二段 第一段 中统 下统 二 上统 叠 系 下统 上统 石 炭 中统 系 纸坊组 和尚沟组 刘家沟组 石千峰组 上石盒子组 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 太原组 本溪组 T2z T1h T1l P2s P2sh P1x P1s C3t C2b J1f J1y 组 段(层) 代 号 Q4 油层 组
Ⅱ
燕 山 运 动 左 旋 剪 切 燕 山 运 动
盆 地 形 成 到 结 束 时 期 T3 槽 台 统 一 时 期
侏 罗 系
中统
上统
延长组
T3y
马岭油田产油层 长1 下寺湾油田产油层 长2 永坪安塞油田产油层 长3 长4+5 安塞油田产油层之一 长6 安塞油田主要产油层 长7 马家滩油田产油层 长8 长9 长10 马家滩油田产油层
沉积相 亚相 成 煤
干 旱 湖 沼 相
河沼相 干旱湖沼相 河流相 湖沼相 干旱湖沼相 河流相 湖 沼 相 河流相 河沼相 三角洲相 湖泊相 河流三角洲相 河湖相 干旱河湖相 间歇湖泊相 干旱湖泊相 河流三角洲相 一 次 成 煤 二 次 成 煤 三 次 成 煤
滨海沼泽 及海湾泻湖相
尔
多
斯
盆
构造运动
地
性 质 大 地 构 造
地
地 震 反 射
层
系
统
简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特征
长9:厚度在110 ~ 150米之间。下段为一套厚层状中细粒长石 砂岩夹灰绿色—深灰色泥岩,上段为深灰色泥岩、碳质泥岩夹 油页岩夹薄层粉细砂岩,或者二者不等厚互层,东南部的沉积 凹陷中主要发育有厚层黑色碳质泥岩夹油页岩,代表剖面有李 家畔页岩、黄龙页岩等。主要为滨浅湖沉积,但长9末期在志丹 -甘泉-黄陵地区发育半深湖相沉积,以“李家畔页岩”及k0 标志层发育为特征(K0位于长9顶部,主要为暗色泥岩、页岩夹 灰色粉-细砂岩,具有高阻、高伽马、自然电位偏正,以及在盆 地东北部因含凝灰岩而具有低阻、高伽马、自然电位偏正的特 点)。
洛河组:属白垩系下统,广泛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命名地点 在陕西省志丹县北洛河。地层厚度250~400米,从西南往东北 变厚,在黄陵沮水以南与宜君组为连续沉积;在沮水以北,宜 君组缺失,假整合于侏罗系之上。岩性以河流相的紫红、桔红、 灰紫色巨型斜层理的粗一中粒长石砂岩为主。洛河组含介形类、 狼鳍鱼、达尔文虫等化石。
长1 :主要为准平原化环境,统一的湖盆解体,形成铜川、子 长、姬塬等小型湖泊,局部发育油页岩,(子长寺湾地区)见 完整的鲍玛序列及底模构造。岩性为浅灰色细砂岩与灰黑色、 深灰色泥岩互层,夹炭质泥岩及砂质泥岩,在后期地壳抬升遭 受剥蚀,多数地区缺失,残存厚度不一,与长2分层以K9标志层 为界(K9为黑色碳质泥岩,位于长1底0-5m处,页岩、碳质泥岩、 煤线夹凝灰岩,该段泥岩的电阻整体较高,只是在底部因凝灰 质含量较高而引起电阻值变低,表现为高声速,高伽马、自然 电位偏正等特点)。
泾川组:属白垩系下统,广泛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命名地点 在甘肃省泾川县。地层厚100-400米,岩性主要为暗紫、浅棕红、 浅灰、浅灰绿色等杂色砂质泥岩、泥页岩、灰质泥岩与泥质粉 砂岩互层,夹浅灰、浅紫红色灰岩和浅灰色、浅黄色砂岩,与 下伏罗汉洞组呈整合接触。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划分表
10~620
1000~ 1100 330~420 100~120
印支运动
260~280 海西期(无明 灰色、灰白色块状砂岩夹同色泥岩及砂砾岩。 显的构造运 下部紫红色砂岩与泥岩互层,上部为棕红色含钙质结核。陕 250~280 动) 北具工业气流 红色泥岩及砂质泥岩互层,夹薄层砂岩及粉砂岩,上部夹有 140~160 1~3层硅质层。 20~35 20~35 20~35 20~35 20~40 40~55 40~55 10~20 15~25 20~40 10~25 0~9 加里东运动 上部为桃花泥岩,下部为浅肉红色、浅灰色含泥细砂岩及泥 质砂岩。见含气层。 褐色、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浅灰色泥质砂岩,细砂岩 浅肉红色、褐灰色、浅灰色泥质砂岩、粉砂岩及中砂岩,含 气层系。 浅灰色、灰白色含砾粗砂岩,中粗粒砂岩及灰绿色岩屑石英 盒8 段石 英含量最 砂岩(底部为骆驼脖砂岩)。主要含气层系。 灰色-灰黑色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及含泥砂岩夹黑色泥 岩(底部为铁磨沟砂岩),含气层系。 灰色、灰白色含砾中粗粒岩屑砂岩、石英砂岩夹薄粉砂岩、 黑色泥岩及煤层(底部为北岔沟砂岩),主要含气层系 东大窑灰岩,6#煤层,斜道灰岩(有时相变为七里沟砂岩) 。 7#煤层,毛儿沟灰岩、庙沟灰岩。含气层系。 9#煤层,晋祠砂岩(有时相变为吴家峪灰岩),含气层系 铁铝土质岩和砂泥岩,局部夹生物灰岩(畔沟灰岩)。 灰色、深灰色灰岩和黑色泥岩。 灰色、灰褐色细粉晶云岩,深灰色泥质云岩夹黑色泥岩;黑 褐色云岩、深灰色含泥云岩,含气层系。 灰褐色、褐色细粉晶云岩,主要含气层系。 灰色、深灰色云岩、泥质云岩或灰质云岩夹黑色泥岩,底部 为凝灰岩。含气层系 深灰色、灰黑色含泥云岩、灰质云岩及黑色泥岩。 深灰色细粉晶云岩,灰黑色含泥云岩、灰质云岩及黑色泥岩 。含气层系。 灰色、深灰色角砾状云岩、泥质云岩及云质泥岩,间夹薄灰 岩层 灰色粉晶云岩(上部),灰黑色泥晶云岩与深灰色云质泥岩 、泥质云岩或灰白色硬石膏岩互层,底部为凝灰岩,含气层 系。 灰色含泥云岩,膏质云岩与泥晶云岩及泥质泥岩互层。 灰黑色泥晶灰岩夹黑色泥岩。 灰色、灰黑色云岩、泥质云岩。 深灰色块状灰岩及白云质灰岩 浅灰色硅质灰岩 深灰、浅桔黄色块状白云质竹页状灰岩 深灰块状白云质灰岩及竹页状灰岩 浅黄、灰色块状泥质灰岩夹白云质灰岩 深灰色颗粒灰岩、鲕状灰(云)岩夹泥灰岩薄层 暗紫色泥(页)岩夹深灰色鲕状灰岩及云岩、薄层砂岩 本溪组和 山23段以 石英砂岩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表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表
地 层 时 代地 层 时 代
系统
组
符号
地
构
厚度 震 主要地 造
(m) 反 壳运动 阶
射
段
海西运动
岩性描述
油气 显示
上统 石千峰组
P3q
260
TP2
上部为棕红、紫红色含灰质结核泥 陕北具工业
岩为主,下部为砂岩夹泥岩
气流
中统
二 叠 系
石盒子组 山西组
下统
太原组
TP4
TP8
P2h
350
300
TJ6 TJ9
TJ10
统
富县 组
JIf
100
TJ
T3y5 200 TT1
T3y 250
4
TT3
上 统
延
长 组
T3y 300
TT4
3
T3y 200
TT7 TT8
2
T3y 250
1
中 统
纸坊 组
T2Z
500
下
和尚 沟组
TIh
120
统
刘家 沟组
TII
380
燕
山
构
造
阶 段 深灰、灰黑色泥岩与灰色砂岩互层夹多煤层,底部为厚
层砂岩
盆地西部
、陇东、陕
厚层块状沙砾岩夹紫红色泥岩或两者成相变关系 北及渭北均
具工业油流
印支运动
瓦窑堡煤系,灰绿色泥沙岩夹粉细砂岩、炭质页岩及煤 层
厚层、块状灰绿色中细粒砂岩夹粉砂质泥岩及煤层
上部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中部细砂岩为主,下部 炭质页岩、油页岩发育
盆地西部、 陇东、陕北 及渭北均具 工业油流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发展阶段与含油气系统划分简表
三叠侏罗系碎屑岩含油气系统
大型
油气田
J2
J1
燕山早期运动
三叠纪
T3
印
支
印支运动
T2
克拉通坳陷与碰撞边缘形成阶段
克拉通坳陷盆地
T1
古
生
代
二叠纪
P2
华
力
西
海西运动
上古生界碎屑岩煤成气含气系统
大型
气田
P1
石炭纪
C3
碰撞谷、克拉通坳陷(贺兰北段,鄂尔多斯)
C2
C1
泥盆纪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发展阶段与含油气系统划分简表
地质时代
构造
旋回
构造运动
构造发展阶段
原型盆地
含油气
系统
含油
气性
代
纪
新
生
代
第四纪
Q
阿
尔
卑
斯
喜
马
拉
雅
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渭河、河套走滑断陷盆地,银川碰撞型拉张断陷盆地,六盘山压性盆地
第三纪
N
E
喜山运动
中
生
代
白垩纪
K2
燕
山
剥蚀
K1
燕山晚期运动
侏罗纪
J3
内陆盆地发展阶段
D
槽台对立发展阶段
剥蚀
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含气系统
大型
气田
志留纪
S
加
里
东
加里东运动
奥陶纪
O3
再生坳拉槽(贺兰),克拉通坳陷(鄂尔多斯)、边缘凹陷、弧后盆地、残留海盆地(南部)
O2
O1
寒武纪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表0
及渭北均有
工业气流
叠
阶阶
三
上统
延长 组
T3y3
T3y2 叠
T3y1
中统
纸坊 组
T2z
和尚 下统 沟组
T1h
系
刘家 沟组
T1i
古 上 二 上统
石千 峰组
P3q
中统 古叠
石盒 子组
P2h
山西 下统 组
P1s
生系
太原 组
P1t
石
炭 界系
上统
本溪 组
C2b
下奥
上统
背锅 山组
O3b
中统
平凉 组
O2p
陶
马家 沟组
泥岩为主,下部砂岩夹泥岩
业油气流
上部为紫红、黄绿色泥质岩夹砂 岩,下部为黄绿色块状砂岩、含 砾砂岩与你掩泥岩互层
构造
深灰、灰色泥质岩、灰白色中细 砂岩夹煤层
深灰、灰色泥(页)岩、灰色、 深灰色砂岩及煤层,盆地东部家 多层生物灰岩
盆地西部、 北部及陕北 有工业气流
50 800
加里东运 动
灰黑色泥岩夹灰色薄层灰岩及砂 岩,底部为铁铝岩
、
燕山运动 Ⅲ
燕山运动 Ⅱ
燕山运动 Ⅰ
印支运动
灰紫、浅棕色砂岩夹灰紫、灰绿 色泥岩
山
斯
桔红色块状交错层砂岩,局部夹 粉砂岩
杂色砾岩层
棕红、紫灰色块状砾岩、巨砾岩 夹砂岩、泥质粉砂岩
粉红色泥岩,顶部为泥灰岩,底
构
部为灰黄色细砂岩
构 灰绿、紫红色泥岩与浅灰色砂岩
互层,上部以泥岩为主,底部为
砂砾岩
深灰、灰黑色泥岩与灰色砂岩互
岩,上部夹块状细砂岩,陕北有
阶
鄂尔多斯古生界地层划分资料汇编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地层划分资料汇编一、长庆气田(靖边)长庆气田上古生界地层自下而上发育着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表2),其岩性特征简述如下:表1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上古生界地层划分石炭系中统本溪组:沉积厚度一般10m~40m,自下而上划分为本2、本1两段。
本2段为陆表海型泻湖相铁铝质沉积的铝土质岩;本1段以台地潮下灰岩和泻湖潮坪陆源碎屑沉积为主,并发育了泥炭坪环境,为砂岩夹有薄层灰岩透镜体及薄煤层。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厚度一般60m~80m,主要为一套清水和浑水交互出现的陆表海沉积,自下而上划分为太2、太1两段。
下部太2段以砂岩为主,夹煤层和生物灰岩透镜体;上部太1段以灰岩为主夹薄煤层,局部地区以砂岩为主,夹煤层和灰岩。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厚度约90m~120m,以三角洲沉积为主,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山2、山1两段。
山2段为一套含煤碎屑岩地层,岩性主要是石英砂岩或岩屑砂岩夹薄层粉砂岩、泥岩和煤层。
山1段岩性为细~中粒岩屑砂岩、岩屑质石英砂岩和泥质岩。
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厚度一般140~170m,为一套河流~三角洲相沉积,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盒8、盒7、盒6、盒5四个层段。
岩性以含砾粗砂岩、中砂岩及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或岩屑砂岩为主,夹泥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厚度约60m左右,以河流相沉积为主,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盒4、盒3、盒2、盒1四个层段。
岩性为一套泥岩、砂质泥岩与泥质砂岩交互沉积。
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厚度约240m左右,分布稳定,为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互层。
二、榆林气田表2 榆林气田上古生界地层划分⑴中石炭统本溪组:沉积厚度一般10m~40m。
自上而下分布为本1、本2两段。
本2段为一套海相—泻湖边缘沉积的铁铝岩,属风化壳之上的坡积、残积物再沉积而成,一般厚度4m~12m。
本1段为砂岩夹薄层灰岩透镜体及薄煤层,厚度一般10m~20m。
⑵上石炭统太原组:是以清水和浑水混合沉积为特点的陆表海沉积,厚度一般60m~80m。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表(长庆)
奥 中 统 陶 下 统 亮甲山组 系
下
冶里组
TO
东
浅灰色硅质灰岩 深灰、浅桔黄色块状白云质竹叶状灰岩
古
上 统
凤山组 长山组 崮山组 张夏组 武 中 统 系 下 统 猴头山组 徐庄组 毛庄组 馒头组
生
寒
界
上震 元旦 古亚 界界 下元 古界
震旦系 蓟县系 长城系 滹沱系 五台系
太古界 桑干系
TP2 TP4 TP8 TC2
海西运动
棕红、紫红色泥岩为主夹同色砂岩及含砾砂岩 灰紫、灰白色块状斜层理砂岩夹同色泥质岩、砂砾岩 上部为棕红、紫红色含灰质结核泥岩为主,下部为砂岩及泥岩 海 西 构 造 阶 段 上部为紫红、黄绿色泥质岩夹砂岩,下部为黄绿色块状砂岩、 含砾砂岩与泥岩互层 深灰、灰色泥质岩、灰白色中细砂岩夹煤层 深灰、黑色泥(页)岩、灰色、深灰色砂岩及煤层,盆地东北 夹多层生物灰岩 灰黑色泥岩夹灰色薄层灰岩及砂岩,底为铁铝岩 盆地北部及陕 北具工业气流
Pt1w 8000~ 16000 Ar 9000
120 K 1Z 6 K 1Z 5 K 1Z 4 K 1Z 3 K 1Z 2 K 1Z 1 J 3f J 2a J 2z J 1y J 1f T 3y 5 180 240 290 400
燕山运动IV
下 志 罗汉洞组 白 丹 垩 华池组 组 洛河组 环河组
上部为桔红、棕黄、灰绿色砂岩为主夹泥灰岩,下部砂质泥岩 为主 中至厚层状桔红、土黄色交错层砂岩,夹少量泥岩 卑 黄绿色砂质泥岩与灰白色、暗棕黄色砂岩、粉砂岩互层 灰紫、浅棕色砂岩夹灰紫、灰绿色泥岩 桔红色块状交错层砂岩,局部夹粉砂岩 燕 斯 杂色砾岩层 盆地北部及西 部见油苗
TJ6
燕山运动I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表
7
马五32
马五33
8
马五4
马五41
K3
9
下部气层
马五42
10
马五43
马五5
马五51
黑灰岩段
马五52
马五6
马五7
马五8
马五9
马五10
奥
陶
系
下
统
马家沟组
3478.3
87.8
(未穿)
三叠系延长组小层划分表
系
组
段
油层组
厚度
(m)
岩性特征
标志层及位置
三
叠
系
延
长
组
T3y3
第五段
T3y5
长1
0~240
暗色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细砂岩不等厚互层,夹炭质泥岩及煤线。
K9
第四段
T3y4
长2
长21
40~45
灰绿色块状细砂岩夹暗色泥岩。
长22
40~45
250
浅灰中~细砂岩与灰绿、灰紫色泥岩呈不等厚互层,底部为灰白、浅灰绿色含砾中~粗砂岩。
中-
下统
延安组
960.5
350
灰白、浅灰色细砂岩与深灰、灰黑色泥岩等厚互层夹煤层,底部为灰白色含砾粗砂岩。
三
叠
系
上统
延长组
2060.5
1100
灰白、灰绿色细砂岩与深灰色泥岩等厚互层。
中统
纸坊组
2260.5
200
棕红色细砂岩与棕、灰紫色泥岩略等厚互层。
太原组
3370.5
30
深灰、灰黑色泥岩与浅灰色细砂岩略等厚互层。深灰、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浅灰、灰白色细砾岩,含砾粗砂岩、粗砂岩,中、细砂岩等厚互层,局部夹薄煤层。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层序表
第三纪
鄂尔多斯分区 现代沉积 半坡组 马兰组 萨拉乌苏组 离石组 午城组 保德组 (缺) 清水营组 (缺) 东胜组 经川组 罗汉河组 环河-华池组 洛河组 宜君组 芬芳河组 安定组 直罗组 延安组 富县组 瓦窑堡组 永坪组 胡家村组 铜川组 纸坊组 和尚沟组 刘家沟组 石千峰组 上石盒子组 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 太原组 本溪组 (缺) (缺) 峰峰组 上马家沟组 下马家沟组 亮甲山组 冶里组 上寒武统
地层时代 全新世 第四纪 更新世 新生代缘分区 现代沉积 现代沉积 乾县组 泄湖组 三门组 蓝田组 寇家村组 冷水沟组 白鹿原组 (缺) (缺) 经川组 罗汉河组 环河-华池组 洛河组 宜君组 芬芳河组 安定组 直罗组 延安组 富县组 瓦窑堡组 永坪组 胡家村组 铜川组 纸坊组 和尚沟组 刘家沟组 石千峰组 上石盒子组 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 太原组 本溪组 (缺) 背锅山组 桃曲坡组 峰峰组 马兰组 贺兰组 银川组 (缺) 干河沟组 红柳沟组 清水营组 寺口子组 (缺) 经川组 罗汉河组 环河-华池组 洛河组 宜君组 芬芳河组 安定组 直罗组 延安组 富县组 延长群 纸坊组 和尚沟组 刘家沟组 石千峰组 上石盒子组 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 太原组 羊虎沟组 靖远组 背锅山组 姜家湾组 车道组 平凉组 三道沟组 水泉岭组 大南池组 凤山组 长山组 崮山组 张夏组 徐庄组 毛庄组 五道淌组 苏峪口组 (缺) 镇木关组 王全口群 黄旗口群 赵池沟群 千里山群 贺兰山群
上马家沟组 下马家沟组 亮甲山组 冶里组 凤山组 长山组 崮山组 张夏组 徐庄组 毛庄组 馒头组 朱砂洞组 辛集组 罗圈组 杜关组 巡检司组 龙家圈子组 高山河组 熊耳群 (缺) (缺) 涑水群
中寒武统
下寒武统 震旦系 蓟县系 长城系 野鸡山群 (缺) 界河口群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划分及岩性简述
T1l 260~280 海西期(无明
灰色、灰白色块状砂岩夹同色泥岩及砂砾岩。
显的构造运
P3s 250~280
动)
下部紫红色砂岩与泥岩互层,上部为棕红色含钙质结核。
P2sh 140~160
红色泥岩及砂质泥岩互层,夹薄层砂岩及粉砂岩,上部夹 有1~3层硅质层。
石
盒5
中统
盒 子
下 石
盒6
组盒 子
盒7
二叠系
灰色、灰白色含砾中粗粒岩屑砂岩、石英砂岩夹薄粉砂岩
、黑色泥岩及煤层(底部为北岔沟砂岩),主要含气层系
古生界
太原组
太1
太2
石炭系 上统 本溪组
本1
本2
马六
马五11
马 马五12
五 1
马五13
马五14
马 马五21
奥陶系 下统
马家沟
五 2
马五22
P1t1
P1t2 C2b1 C2b2 O1m6 O1m511 O1m512 O1m513
地
界
系统
新生界 第四系 第三系
白垩系 下统
中统
侏罗系
中生界
下统
上统 三叠系 中统
下统 上统
层 组
洛河组 宜君组 安定组 直罗组 延安组 富县组
延长组
纸坊组 和尚沟组 家沟组 石千峰组
上石盒子组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划分
符号 Q
R K1l K1y J2a
厚度 (m)
主要运动
主要岩性
10~200 喜马拉雅运动 0~10 晚期燕山运动
J1f
厚层块状砂砾岩夹杂色泥岩。
T3y
1000~ 1100
印支运动
上部为泥岩夹粉细砂岩、碳质页岩及煤层,中部以厚层块 状砂岩为主夹砂质泥岩、炭质页岩,下部为长石砂岩夹紫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
地层时代 界 系 统 组 全新统 上更新统 第四系 中更新统 下更新统 符号
Q4 Q3 Q2 Q1 N2 N1 E3 E2
厚度 60 80 130 10 690 960 700 270 120 180 240 290 400 50 1100 250 300 300 100 200 250 300 200 250 500 120 380
三叠系
中统
纸坊组
T2z
下统
和尚沟组 T1h 刘家沟组 T1l
海西运动
上统 中统 上古生 界 二叠系 下统
石千峰组 P3q 石盒子组 P2h源自山西组260 350 120 海 西 构 造
P1 s
肉红色、灰绿色长石砂岩(具“麻斑” 构造)夹紫色泥质岩 上部灰绿、棕紫色泥质岩夹砂岩、下部 为灰绿色砂岩、砂砾岩 棕红、紫红色泥岩为主夹同色砂岩及含 砾砂岩 灰紫、灰白色块状斜层理砂岩夹同色泥 质岩、砂砾岩 上部为棕红、紫红色含灰质结核泥岩为 陕北具工 业气流 主,下部为砂岩夹泥岩 上部为紫红、黄绿色泥质岩夹砂岩,下 部为黄绿色块状砂岩、含砾砂岩与泥岩 深灰、灰色泥质岩、灰白色中~细砂岩夹 盆地北 部及陕 煤层
地震反 主要地壳 射层 运动
构造 阶段
岩性描述 黄褐色砂质粘土及砾石层 黄灰色、土黄色黄土、亚粘土 灰黄、浅褐黄色粉砂质黄土 浅棕黄色砂质粘土,底为砂砾岩 三趾马红土、土黄色泥质粉砂岩及粉砂 质泥岩 橙黄、灰绿色泥灰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 岩 上部为钙质粉砂岩,下部为淡黄色泥质砂 岩、砂岩互层 砖红色厚层、块状中~细粒砂岩 上部桔红色、棕黄、灰绿色砂岩为主夹 泥灰岩,下部砂质泥岩为主 中至厚层状桔红、土黄色交错层砂岩, 夹少量泥岩 黄绿色砂质泥岩与灰白色、暗棕黄色砂 岩、粉砂岩互岩 灰紫、浅棕色砂岩夹灰紫、灰绿色泥岩 桔红色块状交错层砂岩,局部夹粉砂岩 杂色砾石层 棕红、紫灰色块状砾岩、巨砾岩夹砂岩 、泥质粉砂岩 紫红色泥岩、顶部为泥灰岩,底部为灰黄 色细砂岩 灰绿、紫红色泥岩与浅灰色砂岩互层, 上部泥岩为主,底部为砂砾岩 深灰、灰黑色泥岩与灰色砂岩互层夹多 层煤,底部为厚层砂岩 厚层块状砂砾岩夹紫红色泥岩或两者成 相变关系 瓦窑堡煤系,灰绿色泥岩夹粉~细砂岩、 炭质页岩及煤层 厚层、块状灰绿色中~细粒砂岩夹粉砂质 泥岩及煤线 上部以泥岩、粉砂质砂岩为主,中部细 砂岩为主,下部炭质页岩、油页岩发育 深灰、灰黑色泥岩与灰色粉砂岩,上部 夹块状细砂岩,陕北有黑色页岩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综合柱状图
志留 系S
上 志 留 统 S3 中 志 留 统 S2 下 志 留 统 S1
~~~~~~~~~~~~~~~~~~~~~~~~~~~~~~
上 奥 陶 统 O3
背锅 山组
浅 局限海石 海 灰岩白云
相 岩相
奥陶 系O 下 古 生 界 Pz1
寒武 系∈
上 元 古 界 Pt3 中
元元
中 奥 陶 统 O2
平凉 组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综合柱状图
地层系统及其地质代号 油 岩相
层
厚度(米)
宇界 系
统
组 段 组 相 亚相
岩性综述
全 新 统Q
0 -6 0
现代河谷冲积砂砾层及砂土层 。
第四 系Q 更 新统Qp
上
内
新
第 上 新 统N2
生三
~~~~~~~~~~~~~~
界系
K2
第 三
N
中 新 统N1
陆
~~~~~~~~~~~~~~
上 段 盒3 流
石盒 子组
盒4 湖 盒5 沼
下段
盒6 盒7
相
盒8
山西
山1
组
山2
太原
太1
干旱 湖相
河流 湖泊
相
组
太2 海 湾 泻 湖 及 滨
石炭
上 石 炭统 C2
本溪 组
本1 本2
系C ~~~~~~~~~~~~~~~~~~~~~~~~~~~~~~
下 石 炭统 C1
海沼泽相
泥盆 系D
上 泥 盆 统 D3 中 泥 盆 统 D2 下 泥 盆 统 D1
盆地中东部含气, 乌审旗有中高产井
苏里格、大牛地气田 主力气层
苏里格主力产气层
鄂尔多斯地层表
下统
和尚沟组 刘家沟组
紫红色泥质岩夹砂岩,砂质岩上细下粗 灰紫色细—粗砂岩夹棕红色泥岩,底部含细砾石
47—169 202—422
界系
统
上统 二 上叠 古 系 下统 生 界 石 上统 炭 系 中统
地层 组 段(层)
石千峰组 上石盒子组
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 太原组
本溪组
油层 组
含油气情况
岩性综述
上部紫红色泥岩夹中厚层砂岩,下部灰绿色厚层砂岩(局部含砾)夹暗紫色泥岩
界系
地层
统
组 段(层)
油层 组
含油气情况
岩性综述
厚度 m
第 新四 生系 界
第 三 系
全新统
更 上更新统 新 中更新统 统 下更新统
上新统
渐新统
第七段
砂砾层及砂土层 灰黄色粉砂质黄土(380线以南),土黄、灰褐色砂层(380线以北);(新黄土) 黄褐色、红棕色亚粘土(老黄土) 浅肉红、灰、褐灰色砂砾岩层 土红色红土,富含灰质结核(三趾马红土) 棕红色为主,局部为蓝灰色泥岩间夹灰白色细砂岩及少量石膏,底部浅褐灰色砾状砂岩 灰白、黄绿色块状硬质长石砂岩与土红、深灰色透镜状粉砂质泥岩互层,上部夹煤线及薄煤
紫灰、棕红色砾岩夹砂岩透镜体
0—450
侏
罗
中统
系
侏
罗
下统
系
中 生 界
三 叠 系
上统
中统
安定组
直罗组
第四段 第三段 延安组 第二段 第一段 富县组 第五段 第四段
延长组 第三段
第二段 第一段 纸坊组
棕红色泥岩为主,上部夹泥灰岩;井下对比以泥灰岩高阻段做为标准层。
80—150
直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0
TJ6 TJ9
统
富县 组
JIf
100
TJ10
T3y5 200 TJ
T3y 250 TT1
上 统
延 长 组
T43y 300 T33y 200 T23y 250
TT3
TT4 TT7 TT8
1
中 统
纸坊 组
T2Z
500
下
和尚 沟组
TIh
120
统
刘家 沟组
TII
380
喜 马 拉 喜山运动I 雅 构 造 喜山运动 阶 II 段
山 灰绿、紫红色泥岩与浅灰色砾岩互层,上部 盆地西部及
构 造
泥岩为主,底部为砂砾岩 深灰、灰黑色泥岩与灰色砂岩互层夹多煤
渭盆北地具西工部业
阶
层,底部为厚层砂岩
、陇东、陕
段 厚层块状沙砾岩夹紫红色泥岩或两者成相 北及渭北均
变关系
具工业油流
瓦窑堡煤系,灰绿色泥沙岩夹粉细砂岩、炭
印支运动
质页岩及煤层
厚层、块状灰绿色中细粒砂岩夹粉砂质泥
质灰岩
70
TO
60 90 270 170 120 40 70 100 180 >1000 >1000 8000 8000 ~ 9000
吕梁运 动
五台运 动
浅灰色硅质灰岩
加 里 东 构 造
深灰、浅桔黄色块状白
云质竹页状灰岩 深灰块状白云质灰岩及
竹页状灰岩 浅黄、灰色块状泥质灰
介
岩夹白云质灰岩
段 深灰色颗粒灰岩、鲕状
灰(云)岩夹泥灰岩薄层
暗紫色泥(页)岩夹深灰
色鲕状灰岩及云岩、薄
暗紫色泥(页)岩夹深灰
色鲕状灰岩及石英砂岩
浅灰紫色层状、鲕状灰
岩及石英砂岩
浅灰色层状含磷砂岩及
磷块岩夹结晶灰岩
紫红、紫灰色泥(页)岩
及灰白色砾岩夹石英砂 灰色浅棕色厚状白云岩
、藻云岩、白云质灰岩, 肉红色石英岩状砂岩、
绢云母石英片岩、杂色
组
中统
徐庄 组
毛庄
组
馒头
下统
组 猴家
山组
上震 震旦系 元旦 蓟县 古亚 系 界界 长城系
下 元
滹沱系
古 界
五台系
太古 界
桑干系
P3q
P2h pIs pIt C2b O3b O2p OIm O1I O1y ∈3f ∈3c ∈3g ∈2z ∈2x ∈23m ∈1m ∈1h ZZ Zj Zc ptIh ptIw Ar
千枚岩、板岩、石英岩
及大理岩
绿色片岩
深变质花岗片麻岩
砂岩
灰紫、灰白色块状斜层粒砂岩及同色泥质
海西运动
岩、沙砾岩
地 层 时 代地 层 时 代
界 系 统组
符号
上统
石千 峰组
上 古 生
二 叠 系
中统
石盒 子组
山西
界
下统
组 太原
组
石炭系
上统
本溪 组
上统
背锅 山组
奥 陶 系
中统
平凉 组
马家
沟组
下统
亮家 山组
冶里
组 风山
下
组
古 生
上统
长山 组
界
崮山
组
寒 武 系
张夏
岩及煤层
盆地西部、
上部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中部细砂岩 陇东、陕北
为主,下部炭质页岩、油页岩发育
及渭北均具
深灰、灰黑色泥岩与灰色粉砂岩,上部夹块 工业油流
状细砂岩,陕北有黑页岩 肉红色、灰绿色长石砾岩(具"麻斑"构造)夹
紫色泥岩
上部灰绿、棕紫色泥质岩夹砂岩,下部为灰
紫色砾岩、沙砾岩
棕红、紫灰色泥岩为主夹同色砂岩及含粒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表
地层时代
厚 度 地震反 主要地 构造
界系
统
组
符 (m 号)
射层
壳运动 阶段
岩性描述
油气 显示
全新统
Q4 60
黄褐色砂质粘土及砾石层
第 上更新
四 系
统新
下更新
生 界
统
上 第
上新统
Q1 10 N2 690
三 系
中新统
下
第 渐新统
N1 960 E3 700
地
构
厚度 震 主要地 造 (m) 反 壳运动 阶
岩性描述
油气 显示
射
段
260
TP2
海系运 动
海
上部为棕红、紫红色含 灰质结核泥岩为主,下部
为砂岩夹泥岩
陕北具工业 气流
350 TP4
TP8
西 上部为紫红、黄绿色泥 构 质岩夹砂岩,下部为黄绿
120
80
TC2
造 阶 段
深灰、黑色泥质岩、灰
白色中细砂岩夹煤层 深灰、黑色泥(页)岩、
量泥岩 黄绿色砂质泥岩与灰白色、暗棕黄色砂岩
、粉砂岩互层
灰紫、浅棕色砂岩夹灰紫、灰绿色泥岩
阿 尔
桔红色块状交错层砂岩,局部夹 粉砂岩
燕山运动 卑
III
斯
杂色砾岩层
盆地北部及 西部见油苗
构 棕红、紫灰色块状砾岩、巨砾岩夹砂岩、
燕山运动
造
泥质粉砂岩
阶 紫红色泥岩、顶部为泥灰岩,底部为灰黄色
段
细砂岩
II 燕
燕山运动 IV
黄灰色、土黄色黄土、亚粘土
灰黄、浅褐黄色粉质黄土
浅棕黄色砂质粘土、底为砂砾岩
三趾马红土,土黄色泥质粉砂、砂岩
橙黄、灰绿色、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 上部为钙质粉砂岩、下部为淡黄色泥质砂
岩、砂岩互层 砖红色厚层、块状中~细粒砂岩 上部桔红棕黄、灰绿、色砂岩为主夹泥灰
岩,下部砂质泥岩为主 中至厚层状桔红、土黄色交错层砂岩,夹少
灰色、深灰色砂岩及煤
盆地北部及 陕北具工业
气流
加里东 50 TC 运动
灰黑色泥岩夹灰色薄层 灰岩及砂岩,底部为铁铝
800
块状灰岩、砾状灰岩及 瘤状灰岩
1000 1000 TO14
TO22
90
灰绿色泥(页)岩夹灰岩
及中细砂岩 灰色、深灰色块状灰岩 盆地中部具 夹白云岩.盆地东部为白 工业气流 深灰色块状灰岩及白云
三 系
始新统
E2 270
泾川 组
K1Z6
120
罗汉 洞组
K1Z5
180
下 白 垩 系
志 丹 系
环河 组
K1Z4
240
华池 组
K1Z3
290
洛河 组
K1Z2
400
宜君 组
K1Z1
50
上 统
芬芳 河组
J3f
110 0
侏 罗 中系 生 界
三 叠 系
中
安定 组
J2a
250
统
直罗 组
J2z
300
下
延安 组
J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