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现代分析化学

合集下载

现代分析化学PPT

现代分析化学PPT

方法的应用
检测人体血浆样本中亚硝酸盐的浓度。七个年轻健 康的男性志愿者的血浆样品被用来分析。平均基底的 亚硝酸盐浓度用这种方法测量是159.4±58.5nM,这 符合常见的报道结果,即大多数研究小组用100nM到 200nM所测试的结果。
4. 结 论
荧光毛细管电泳法快速灵敏的测定人体 血浆中的亚硝酸盐的方法已经成功开发并 得以验证。相比现有的条件要求严格的高 效液相色谱法,新的毛细管电泳法具有操 作简单和低成本的优点。
该方法也可用于检测和量化其他生物系 统中的亚硝酸盐,亦可作为一个有用的工 具来探索NO的合成在病变过程中的作用。
用50nM的荧光素作内标物。对三份样品中标 准亚硝酸盐的加入 (0、2、20、40、200、400、 500 nM)得到一个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 y=0.0084x+0.2031,R2=0.9975,Syx=0.01。
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的回收率范围在85.3~112.3%内, 表明该方法的精密度是可接受的(见表1)。
通过荧光-毛细管电泳法快速灵敏检测 人体血浆中的亚硝酸盐的方法
本文选自塔兰塔 爱思唯尔出版 分析化学期刊
安.范.舒普代尔 比利时鲁汶大学
成员:田锋 张宇 张珊
目 录
1 2 3
背 景
实 验 结果与讨论 总 结
4
1. 背 景



亚硝酸盐在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可能作为 一个生化参数 准确灵敏地分析测定人体血浆中的亚硝 酸盐浓度是一个难题 现有的高效液相-荧光检测亚硝酸盐有一 定的缺陷
此研究的目的是开发一个快速、 简单和灵敏的荧光毛细管电泳法来 测定人体血浆中亚硝酸盐。
2. 实 验
药品:
亚硝酸钠、十水四硼酸二钠、二氨基萘、 荧光素、乙腈、氢氧化钠(均为分析纯)

现代分析化学

现代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向军教学楼109室lixiangj@1 课程特点与其它课程的关系2 课程目的第一章概述一化学和分析化学二现代分析化学三分析化学的任务四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五分析仪器的分类六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七课程主要内容一分析与测试二、现代分析化学1第一次变革发生在20世纪初第二次变革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20世纪初六十年代当前,分析化学面临着更深刻、更广泛和更激烈的变革.2当前分析化学面临的第三次变革要求不仅能确定分析对象中的元素、基团和含量,而且能回答原子的价态、分子的结构和聚集态、固体的结晶形态、短寿命反映中间产物的状态和生命化学物理过程中的激内层和微区分析,甚至三维空间的扫描分析和实时分辨数据分析,尽可能快速、准确和全面的提供丰富的原理、方法、仪器及技术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三(1)分析化学要突出方法学的研究,要注重方法的集成,解决深层次的科学问题;()分析化学的发展要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分析化学要加强和注重仪器研制工作(不光是指成型仪器的研制,也包括颈;(4)分析化学除了进行高灵敏、高选择的物种分离和检测外,类间关系(分子间相互作用,信息关联,蛋白质组学将为我国分析科学提供难得的发展机会;科的交叉与合作;(7)对传统分析化学技术的新发展也应给予关注。

四、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在以往的工农业生产各级域中,分析化学中容量分析法和重量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检验手段.随着生产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分析化学进入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及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进行分析检测的新阶段,它的一些主要研究领域是:化学性质,通过物理变化及化学反应达到分离鉴定的目的,但检出灵敏度有限.为了提高方法灵敏度和选择性,人们根据火花光析原理,发展了中子活化仪、同位素示踪仪、同位素闪烁仪2 在化合物分析技术方面:常量范围内主要以重量法、容量法为主要分析手段.但特异性有限,操作方法繁杂。

随着比色技术的发展,人们最初利用比色计可进行痕量范围阴离子测定,现已发展到利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极谱仪、离子色谱仪分析内容更多的阴离子化合物,使分析技术更加快速、灵敏、准确和食品分析、药物检验等领域的发展,根据分析理论在样品处理技术方面,仅靠萃取、浓缩、沉淀等分离方法还不够,将上述分离技术与薄层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及相关仪器相结合.拓宽了这一领域4.在微观和表面分析技术方面: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人们不仅要了解物质表面现象,还要对物质内部的组成有更深刻地认识,它是通过某种持定信息手段,如图片、图像、三维成像等反映出来,并对某种化学结构组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目前通过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电子能谱、共聚焦激光显微镜等分分析化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2024版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教案

2024版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教案
课程考核与评价标准
平时成绩评定方式
课堂表现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 论贡献和提问情况进行评价。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是否按时提交作业,并 评估作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实验报告
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 范性、数据记录和分析能力,以
及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
期末考试形式和内容
考试形式
01
闭卷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等多种题型。
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 教案
目录
• 课应用 • 仪器分析方法与应用 • 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培养 • 课程考核与评价标准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分析化学课程简介
03
分析化学的定义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 要分支。
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度高,适用于常量、微 量和痕量组分的分析。
缺点
对化学反应的选择性和 滴定终点的判断要求较
高。
应用
广泛应用于酸碱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络合滴 定和沉淀滴定等领域。
分光光度法
原理
优点
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或发射特性进 行定量分析。
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适用于微量和痕量组 分的分析。
仪器分析原理及技术应用
01
光学分析法
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原子 吸收光谱、分子光谱等)和分 光光度法原理、仪器构造及应
用。
02
电化学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电解分析法、库 仑分析法等原理、仪器构造及
应用。
03
色谱分析法
色谱法基本原理、分类(液相 色谱、气相色谱等)、仪器构
造及应用。
04
质谱分析法

《分析化学》课程教案

《分析化学》课程教案

《分析化学》课程教案《分析化学》课程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分析化学》课程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的要求:了解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分类方法和发展以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内容: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基本概念:分析化学: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分析化学的任务可归纳为三大方面的主要任务: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或成分)——定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结构分析(structural analysis)3.分析化学的作用不但对化学学科的本身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在各个领域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医药卫生与环境保护等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三、分析化学的发展与趋势分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巨大变革,成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第一次变革:20世纪初。

溶液平衡四大理论的建立,为分析化学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分析化学由一门技术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第二次变革:20世纪50年代。

由于物理学和电子学的发展,使仪器分析方法得到发展,使原来以化学分析为主的经典分,发展成为以仪器分析为主的现代分析化学。

第三次变革:20世纪70年代,以计算机应用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分析化学建立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准确性、自动化、智能化的新方法创立了条件。

总之,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是以提高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和分析速度,发展自动分析和遥测分析为目标。

思考题:做好下一章的预习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固体试样、液体试样、气体试样及生物试样的采集方法;掌握试样的制备方法;掌握常用的试样分解方法:溶解法、熔融法,了解试样分解的其它方法;了解并理解分析测定前的预处理。

分析化学课件现代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课件现代分析化学

03
光谱分析法
紫外-可见光谱法
Beer-Lambert定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描述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与浓度及光程之 间的关系。
介绍仪器构造、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
通过比较吸收峰的位置、形状和强度等信 息进行物质鉴定。
利用标准曲线法进行物质浓度的测定。
红外光谱法
红外光谱原理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
当分子吸附于某些粗糙的金属(如银、金、铜等)表面时,其拉曼散射信号会显著增强,这种现象称 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分析应用
SERS技术可用于痕量物质检测、表面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其他新技术与新方法
纳米分析技术
利用纳米材料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发展出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 析方法,如纳米荧光探针、纳米电化学传感器等。
库仑分析法的应用
有机官能团测定、无机离子测定、水分测定等。
极谱分析法
01
极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通过测量电解过程中得到的极化电极的电流-电位曲线来确定待测物质
的含量。
02
极谱分析法的分类
直流极谱法、交流极谱法和脉冲极谱法。
03
极谱分析法的应用
无机物、有机物及生物样品中多种组分的测定,如金属离子、非金属离
子、有机化合物等。
05
色谱分析法
色谱法概述
01
02
03
色谱法定义
色谱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在 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 平衡原理的分离技术。
色谱法分类
根据固定相和流动相的状 态,色谱法可分为气相色 谱法、液相色谱法、超临 界流体色谱法等。

分析化学专业知识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分析化学专业知识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红棕色 费歇尔试剂
2PyH+I- + PyH+CH3OSO3-
淡黄色
22
第22页
测酸酐 (RCO)2O+H2O BF3 滴定过量水,
2RCOOH
测醇或羧酸 ROH+CH3COOH BF3 CH3COOR+H2O 脂化反应,滴定生成水。
23
第23页
应用4: 间接碘量法
测定Ba2+ 或 Pb2+:
S2O32-
第26页
氧化剂 KMnO4 还原剂 HCOOH
Na2S2O3
MnO4- +5e
HCOOH -2e 2S2O32- -2e
Mn2+ 1/5MnO4-
CO2 1/2HCOOH S4O62- S2O32-
依据等物质量规则:
n(1/5KMnO4)=n(Na2S2O3)+n(1/2HCOOH)
则:
w
COOH
贮于棕色 玻璃瓶
避光→光催化空气氧化 克制细菌生长 维持溶液碱性 酸性 不稳定
杀菌 →分解 赶 →氧化 赶 →酸性 不稳定→
CO2 O2
S2O32-
S2O32- S2O32- S2O32-
↓↓ (SO42- , (SO32- )
S↓)
HSO3-,S↓
标定
18
第18页
标定Na2S2O3
间接碘量法 典型反应
MnO4-
+
3H2P2O72-
+
8H+
+
4e
=(MIIIn) (H2P2O7)33-
+ 4H2O
1.7
Mn(H2P2O7)33- + e = Mn2+ + 3H2P2O72- 1.15

[化学课件]现代分析化学技术第一章绪论20

[化学课件]现代分析化学技术第一章绪论20

2.分析化学发展的基本规律
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包括分析方法中不同技 术的联用)是分析化学发展的基本规律。
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提出了一系列难题,促进了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的发展也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另 一方面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条件,使分析化 学(analytical chemistry)的发展成为可能。
(4)与生物医学相结合 生命科学是21世纪最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将仪 器分析中各种新方法应用于生命过程的研究;生物医 学中的酶催化反应、免疫反应等技术和成果也将进一 步应用于仪器分析,开拓出新的研究领域和方法。
(5)自动检测或遥控分析 仪器分析将在各种工业流程及特殊环境中的自动在 线监控或遥控监测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在这一领域 中各种新型的化学及生物传感器及流动注射分析技 术将是十分重要的。
分析化学发展方向(见图)-----高灵敏度(达原子级 、分子级)、高选择性(复杂体系分析)、智能化( 专家系统)、自动化(计算机技术)、联用化(不同 分析方法的联用)并向实时、在线的动态分析方向纵 身发展。
化学计量学
微型化 新技术 自动化 新原理 新仪器
生物分析 环境分析
在线分析
过程分析
原位分析 实时分析
举例 :
(1) —矿石和水分析的发展使分析化学从容量
分析过渡到光谱分析
(2)—原子能科学的发展带动了离子交换分离
法的发展
(3)—复杂物质分析的需求使仪器分析向智能
化发展(二恶英分析)
o
人体暴露到二恶英中的允许值为:

《分析化学教案》课件

《分析化学教案》课件

《分析化学教案》课件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分析化学的定义、目的和任务掌握分析化学的方法和分类1.2 分析化学的发展简史了解分析化学的发展过程掌握分析化学的里程碑事件1.3 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准确度、精密度、可滴定度等基本概念掌握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等基本概念第二章:定量分析方法2.1 重量分析法掌握重量分析法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使用天平、砝码、称量纸等工具进行重量分析2.2 滴定分析法掌握滴定分析法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使用滴定管、滴定瓶、指示剂等工具进行滴定分析2.3 光谱分析法掌握光谱分析法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使用光谱仪、光栅等工具进行光谱分析第三章:定性分析方法3.1 物理方法掌握物理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学会使用显微镜、比色计等工具进行物理分析3.2 化学方法掌握化学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学会使用化学试剂、反应器等工具进行化学分析3.3 仪器分析法掌握仪器分析法的原理和应用学会使用仪器分析设备进行定性分析第四章:样品处理与分离技术4.1 样品处理掌握样品处理的原则和方法学会使用研钵、研磨器等工具进行样品处理4.2 分离技术掌握过滤、离心、蒸馏等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使用过滤纸、离心机、蒸馏器等工具进行样品分离4.3 纯化技术掌握吸附、离子交换、结晶等纯化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使用吸附剂、离子交换剂、结晶器等工具进行样品纯化第五章:数据分析与表达5.1 数据分析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会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5.2 数据表达掌握数据表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会使用图表、报告等工具进行数据表达第六章:常见元素的分析方法6.1 碳、氢、氧元素的分析掌握碳、氢、氧元素的分析方法学会使用燃烧法、气体分析仪等工具进行元素分析6.2 氮、磷、硫元素的分析掌握氮、磷、硫元素的分析方法学会使用化学发光法、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工具进行元素分析6.3 金属元素的分析掌握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学会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质谱仪等工具进行元素分析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的分析7.1 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分析掌握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鉴定方法学会使用红外光谱仪、质谱仪等工具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分析7.2 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学会使用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工具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7.3 有机合成产物的分析掌握有机合成产物的分析方法学会使用核磁共振仪、质谱仪等工具进行有机合成产物的分析第八章:环境样品分析8.1 水质分析掌握水质分析的方法和指标学会使用水质分析仪器进行水样品的分析8.2 空气质量分析掌握空气质量分析的方法和指标学会使用空气质量分析仪器进行空气样品的分析8.3 土壤分析掌握土壤分析的方法和指标学会使用土壤分析仪器进行土壤样品的分析第九章:生物样品分析9.1 生物组织中元素的分析掌握生物组织中元素的分析方法学会使用原子荧光光谱仪、ICP-OES等工具进行元素分析9.2 生物分子分析掌握生物分子的分析方法学会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质谱仪等工具进行生物分子分析9.3 免疫分析掌握免疫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工具进行免疫分析第十章:现代分析技术10.1 色谱技术掌握色谱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学会使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色谱-质谱联用等现代色谱技术10.2 光谱技术掌握光谱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学会使用原子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现代光谱技术10.3 电化学分析技术掌握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学会使用电位分析、伏安法、电化学发光等现代电化学分析技术重点和难点解析1. 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准确度、精密度、可滴定度等基本概念,以及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等基本概念。

分析化学完整版ppt课件

分析化学完整版ppt课件

环境污染物的分析方法
1 2 3
环境污染物的分类与特点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来源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 如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等。
分析方法的选择原则
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浓度范围、样品基质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常用分析方法介绍
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电化学分 析等,以及这些方法在环境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 实例。
在线监测与实时分析
许多应用场景需要在线监测和实时分析结果,对分析化学的响应速度 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分析化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单细胞分析
单细胞分析能够揭示细胞间的异质性,为精准医疗和个性 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无损分析和原位分析
无损分析和原位分析能够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获取分析 结果,对于文物保护、艺术品鉴定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以摩尔为单位计量物质的量,是国际 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 溶质B的物质的量,质量浓度则是单 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质量。
摩尔质量与摩尔体积
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质量,摩 尔体积是单位物溶液配制计算 、化学分析计算等,是分析化学的基 础。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
合成方法
01
基本合成法、逆合成分析法、组合合成法等
反应类型
02
亲核反应、亲电反应、自由基反应等
反应条件
03
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有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分离方法
蒸馏、萃取、色谱法等
鉴定方法
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
定量分析方法
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等
06

现代分析化学2

现代分析化学2

2. r值的物理意义 a. 当 yi 都在回归线上时, r=1 完全相关 b. 当y与x无相关性时,r=0 c. r在0~1之间时,y与x有相关性, r愈接近1, 线性关系愈好。
3.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a. 求r值 b. 在一定臵信度下,当
r 计>r表
,则x和y相关,
所拟合的回归曲线有意义,否则x与y不相关,
2
3
4
5
6
7
8
concentration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linear regression)
用最小二乘法对分析化学中的标准曲线(校正曲线)处 理后的直线方程y = a + bx。 设通过n 个实验点(xi,yi)的校正曲线为 a、 b的取值使得残差的平方和最小
如使残差平方和Q达最小,就能得到一条对各数 据点误差最小的校正曲线。 故用Q 对a、b 求偏微商 并令其等于零: n Q 2 xi ( yi a bxi ) 0 b i 1 n Q 2 ( yi a bxi ) 0 a i 1
2 R 2 C
是各测量步骤相对标准偏差的平方总和

A B A B R 和 R m C C
S S S S R A B C
2 R 2
2 A 2
2 B 2
2 C 2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关键词:
有效数字 运算规则
四舍六入五成双
1、有效数字:实际上指能测量到的数字,包括全 部准确数字和一位可疑数字(估读数字)。
• 第一章 化学计量学的历史、现状及教学 • 第二章 统计基础 2.1 分析质量判据和统计检验 2.2 显著性检验 2.3 一元校正和相关性分析 2.4 检测限 • 第三章 化学试验设计与优化方法 • 第四章 分析信号处理 • 第五章 多元校正分析

现代高中化学现状分析教案

现代高中化学现状分析教案

现代高中化学现状分析教案
课程名称:化学
教学内容:现代高中化学现状分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现代高中化学的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掌握当今化学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3.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技能。

教学重点:
1. 现代高中化学教学的特点;
2. 当前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3. 化学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通过介绍化学学科的历史渊源,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
2. 分析现代高中化学教学的特点,包括强调实践操作、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等;
3. 讨论当今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实验设备不足等;
4. 引入化学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如数字化教学资源、虚拟实验平台等。

第二课时
1. 深入介绍化学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让学生了解其应用价值和优势;
2. 讨论如何利用新方法和新技术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化学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4. 设计一项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会化学实验的乐趣和挑战。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有所提高,他们更愿意参与讨论和实验活动。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学生对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下一步我将继续引入更多现代化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

大学分析化学公开课教案

大学分析化学公开课教案

一、课程名称:分析化学二、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三、授课时间:2课时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析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报告撰写水平。

五、教学内容:1. 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2. 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3. 分析化学的基本方法4. 分析化学实验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介绍分析化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

-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化学在科学技术和生活中的应用。

2. 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 分析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分类。

- 分析化学的基本术语和符号。

3. 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 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

- 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4. 分析化学的基本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滴定法、重量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等。

- 定性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等。

第二课时1. 分析化学实验- 实验目的和原理。

- 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 实验结果处理和分析。

2. 课堂互动-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教师点评。

3. 实验报告撰写- 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

- 实验报告的撰写要点和注意事项。

4. 总结与作业布置-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实验操作规范性。

2. 实验报告:检查学生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分析化学》2. 教学课件3. 实验器材4. 实验指导书九、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习兴趣。

高二化学浙教版《现代分析技术》教案

高二化学浙教版《现代分析技术》教案

高二化学浙教版《现代分析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现代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2.掌握几种常见的现代分析技术的操作方法;3.能够应用现代分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现代分析技术的概念和分类2.质谱分析技术3.红外光谱分析技术4.核磁共振分析技术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发学生对化学分析方法的思考,引出现代分析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讲解:依次介绍质谱分析技术、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核磁共振分析技术的原理、仪器结构和应用场景。

3.实验演示:展示几种现代分析技术的操作方法和结果分析。

4.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不同分析技术的优缺点,并针对具体实验情境进行分析应用。

5.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现代分析技术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6.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现代分析技术,设计并解答一道相关应用题。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并理解不同现代分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2.掌握现代分析技术的操作方法和实验设计。

3.能够应用所学现代分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讨论和实验操作等。

2.作业质量:评估学生完成的设计题的质量和准确性,包括问题分析、解决思路和实际操作方案。

3.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教材:《现代分析技术》浙教版高二化学教材。

2.实验器材和试剂:根据实验需要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3.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实验视频和课件。

七、教学拓展1.实验设计: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并进行相关实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2.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现代分析技术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现代分析技术,掌握几种常见的分析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课程性质与目标 property and goal of the course
1. 课程性质 研究生大类基础课程:化学、化工、生命和环境等专业的必修课.
2. 课程目标 (1 ) 掌握各种现代分析方法的原理、应用,了解分析仪器结 构; 由于不同的光波谱方法所提供的分子部分结构信息的种 类和数量不同,所以在鉴定分子结构时,应尽可能掌握UV、 IR、NMR、MS等各种光波谱分析方法的原理、谱图特征和 应用领域 (2 ) 使学习者具备选择和运用分析方法的综合应用能力; 光波谱方法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是在有机化学的基础上熟练 应用各种光波谱方法的艺术。它要求化学家要具备核磁共振 波谱学(包括1D和2D NMR) 、有机质谱学、红外光谱学和 紫外光谱学的基本知识和多种谱学方法的灵活综合应用的能 力。 (3 ) 学习创新思维方式。 化学+物理学+数学+电子技术+计算机 等----综合性学科
一、课程主要内容 main content of the course
本课程主要讲授有机光波谱分析方法等现代分析化学技术 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同时也讲授X-射线 光谱学、电子能谱学与表面分析技术、现代电化学分析技 术、现代色谱分析技术等现代分析化学技术。
重点:讨论光波谱的解析—即如何利用有机光波谱图间接地 证明或推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绪论 有机质谱 红外吸收光谱 激光拉曼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 氢核磁共振波谱 碳核磁共振波谱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 X射线光谱分析 电子能谱学与表面分析技术
核磁共振波谱新技术和二维谱 谱图综合解析 色谱及联用技术
三、参考资料ຫໍສະໝຸດ 1.教材《现代有机波谱分析》 化工出版社, 2006年, 主编:张华.
《仪器分析》(第二版) 大工出版社, 2007年, 主编:刘志广 张华
2.参考书
《现代有机波谱分析学习指导与综合练习》 化工出版社, 2007年 主编:张华.
宁永成.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 (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彭勤纪,王璧人.波谱分析在精细化工中的 应用.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 孙琢琏,董振温.有机光波谱分析的原理和 应用.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赵瑶兴,孙祥玉.有机分子结构光谱鉴定.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3
孟令芝,龚淑玲,何永炳.有机波谱分析(第二版).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 社,2003 邓芹英,刘岚,邓慧敏.波谱分析教程.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朱嘉云,张红,王利人.有机分析(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仪器分析》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刘志广,张华,李亚明《仪器 分析》 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 《仪器分析》(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朱明华 《仪器分析》科学出版社 2002,方惠群等; 《仪器分析》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邓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