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合适5/6年制临床医学、预防等专业)一、前言病原生物学主假如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病原学的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
在病原生物学全然理论中重点阐述病原生物引起的感染和抗感染的机制,遗传变异的道理和消毒灭菌的全然常识及应用,对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生物从比较的角度,阐述各自的特点与差别。
因为其与后续课程接洽紧密,是以在教授教化过程中既应看重其体系性,同时又应留意与临床相干常识的接洽。
经由过程理论讲解使学生体系操纵病原生物的全然理论和全然常识;经由过程实验教授教化使学生操纵全然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着手才能,为往后从事医学实践工作及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差不多。
在教授教化中应积极开创学生的智力,贯彻启发式教授教化方法;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才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大年夜纲中有些内容恰当安排学生自学。
实验教授教化中应留意培养学生的着手才能,不雅察才能和优良的科学风格,并增长临床标本的系列性实验内容。
依照教授教化筹划本大年夜纲安排理论讲课64学时,实验课40学时,合104学时。
二、教授教化内容及全然要求第一章绪论目标要求:1.操纵: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病原微生物,前提病原微生物的概念。
2.熟悉:各类微生物的生物学特点。
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3.明白得: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医学微生物学成长简史。
学时分派:理论2学时教授教化内容: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各类微生物的特点。
病原微生物,前提病原微生物的概念。
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医学微生物学成长简史。
寄生虫与寄生虫学第二章细菌的差不多性状目标要求:1.操纵:细菌的全然形状,细胞壁的全然构造,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差别,生物学意义;中介体,专门构造及意义;革兰染色法。
细菌的进展滋长的前提,方法,速度;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的特点;细菌的合成代谢产品。
病毒大年夜小与形状,构造与化学构成。
医学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生物学》教学大纲(第七版)适用于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专业本科使用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医学生物学是研究生命运动及其本质并探讨生物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高等医学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医学必修课程,是医学各专业的生命科学导论,它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的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的科学。
从医学的角度,介绍生命现象的一般原理;从生物学角度,介绍医学的发展趋势。
内容涉及到医学知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既是医学基础的前沿学科,又是学习其它临床医学的奠基学科,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简述1、课程目标医学生物学系统地介绍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现代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及其与医学的关系,从宏观上概括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奠定学习医学科学的基础。
并适当联系医学各学科各专业的需要,通过教学各环节,使学生逐步地从分子层次、细胞层次、个体层次、群体层次认识生物界发生发展的规律,同时,介绍生命科学前沿的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新成就、新进展,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对生命科学中的新理论和新概念有所了解。
2、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式有讲课、实验、自学、辅导答疑、测验、考试。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的讲授方式为主,开展问题式教学,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网络,采用图像联想法、对比记忆法、相互联系记忆法使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理解想象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和发展。
实验教学开设基础的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实验,重视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
本大纲适用于我院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该课程为2学分,计划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实验教学24学时。
教学要求及时数分配学时分配表三、参考资料傅松滨.医学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杨抚华.医学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5.医学细胞生物学导论.胡继鹰.科学出版社.2007王金发.细胞生物学.科学出版社. 2003.李璞.医学遗传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年Gerald Karp.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Concepts and Experiments 3rd. Wiley & Sons.2002.网络课件与常用网址://绪论【目的要求】熟悉: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了解: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医学生物学课程性质与目的【教学难点】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第三节学习《医学生物学》的目的与要求第一篇生命过程的一般原理第一章生命的特征与起源【目的要求】掌握:生命的基本特征了解:生命的起源【教学难点】生命的基本特征【教学内容】第一节生命的基本特征第二节生命的起源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目的要求】掌握:细胞、细胞膜、细胞表面的基本概念;真核细胞概念、形态结构特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点;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内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核;染色质与染色体;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概念;熟悉:细胞膜的的化学组成;膜功能;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骨架;染色质的化学组成;了解:细胞的大小、形态和数量;细胞的主要共性;过氧化物酶体、核糖体;细胞与医学的关系【教学难点】染色体的四级包装结构【教学内容】第一节细胞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第二节细胞的基本特征细胞的基本定义,细胞的大小、形态和数量,细胞的主要共性,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第三节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膜的化学组成,膜的分子结构模型,膜功能第四节真核细胞的细胞器蛋白质合成细胞器,内膜结构系统细胞器,能量转换的细胞器,细胞骨架,细胞表面与细胞外基质第五节细胞与医学细胞诊断,细胞治疗第三章生命的延续【目的要求】掌握:精子发生、卵子发生;受精熟悉:有性生殖概念、减数分裂概念及特征了解:配子的成熟与运行、、无性生殖概念【教学难点】减数分裂特征【教学内容】第一节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概念第二节配子发生精子、卵子发生第三节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概念,第一次减数分裂,第二次减数分裂第四节受精配子的成熟与运行,受精第五节卵裂及胚泡形成卵裂及胚泡形成第四章生命的遗传与变异【目的要求】掌握:单一序列、结构基因、断裂基因、外显子、内含子、基因突变等概念;基因、染色质的分子结构;人类染色体非显带核型、核型分析;单基因病、染色体畸变的概念;单基因病系谱特点;人类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数目熟悉:重复序列;性染色质;染色体畸变机制;染色体病类型;多基因病。
(生物科技行业)《医用生物学》教学大纲
安徽中医学院《医用生物学》教学大纲Medical Biology供五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审定安徽中医学院教务处批准统一印发二零一一年五月一、课程目标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医用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学科,在我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中列为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之一。
细胞作为有机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既是生命科学发展的生长点,又是生命科学发展的汇聚点,因此细胞生物学不仅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也是基础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课程。
目的: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及各细胞器间的关系的基本知识,并且能够掌握和了解细胞生物学的热点课题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生命信息流和细胞信息网络的研究、信号传递与细胞识别、细胞增殖、调控等。
使学生对认识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强烈的追求和探索精神、善于从生命现象探求其内在规律、能够运用现有的细胞生物学知识去研究生命科学中特别是水生生物中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课题的能力。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医用生物学》是医学专业基础课,既有理论教学,又结合实验教学,教学内容量大面广,是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所有医学课程的基础,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具有直接和长远的影响。
二、课程学时分配总学时36,其中理论24学时,实验12学时。
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三、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1.教材(1)王望九.医学生物学.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年.(2)张凯.医学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安中校内自编,2005年.2.主要参考书(1)John Wiley & Sons.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Third Edition, 2002.(2)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细胞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3)王金发.《细胞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4)汪堃仁、薛绍白、柳惠图.《细胞生物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5)左伋主编.医学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四、课程考核本课程为考查课,考核方式采取期末考核、平时测评、实验、论文等综合考核方法。
医学细胞生物学大纲
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Medical cell biology(供五年制临床医学、影像专业使用)前言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是当前生命科学中的四大前沿学科之一,它是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才真正发展起来的。
由于细胞超微结构研究的进展,从而对细胞的概念与结构功能的理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基础。
而近10余年来,细胞生物学被迅速地推向分子层次,因此,现在的细胞生物学实际是细胞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生理学(包括超微形态学)的结合,它与经典细胞学具有根本不同的内容和概念。
细胞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其范畴又与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交叉,没有截然的界限。
细胞生物学主要是从细胞的不同结构层次来探讨其生长、发育、增殖、分化、遗传变异和运动等基本活动和规律,如果从生命的结构层次来看,它是介于分子生物学与个体生物学之间的,同它们相互衔接,相互渗透。
因而,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学科,也是衔接宏观和微观生命现象研究的关键。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为医学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开拓出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
很多医学科学(包括临床医学)没有解决的问题,需要从细胞生物学中寻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本课在介绍一般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强调与医学的联系。
因此,有别于普通细胞生物学而称其为医学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范围广泛,研究课题与研究成果浩如烟海。
因此,本课择其主要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以及与医学紧密联系的内容重点加以介绍,其余内容则为自学。
通过本课学习,为今后学习提高和工作需要,具备细胞生物学的必需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
本课安排讲课36学时。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40%,包括课堂讨论20%、平时测验20%。
教学内容及要求细胞生物学概述目的要求掌握对细胞生物学的新认识;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含义。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医学中各种微生物及其与人类(及动植物宿主)关系的科学。
它对医学、健康科学等生命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是广大医学院校学生必学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和传染病的形成与发展的机制,为学生提高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能力以及提供有效的应对措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内容涵盖的领域包括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和临床应用,包括凝聚态质的物种、细菌学、传染病学、免疫学等。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熟悉细菌学、传染病学及免疫学等医学生物学基本知识;能够根据某种疾病特征诊断微生物性病,同时能够综合运用微生物学理论技能,能够有效地进行抗感染药物的治疗和使用,掌握各种免疫技术等。
有针对性地翻译和应用微生物学的经典原理和相关方法,为从事医学微生物学相关工作或从事其他对医学微生物有关联的工作打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形式(1)教学内容:包括有微生物学概论(历史发展史、分类系统、微生物的组成、微生物的生殖及耐药性)、细菌学(各种形态细菌的分类、发生、繁殖、检测及特性)、病原生物学、病原微生物的病理生理(病原特性、传播、潜伏期、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治疗)、传染病预防、抗感染(免疫学的概念、免疫机制、免疫抗药性、疫苗原理及应用)等。
(2)教学形式:课堂讲授(包括教师讲授、展示教学)、实验操作、案例分析讨论及实践实验(观察、文献检索论文计划、实验设计及研究)。
四、课程考核1. 课堂考试:本课程为选考,考查学生在理论知识积累方面的程度,主要以问答形式为主,并结合小测验形式进行考查。
2.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考核:课程侧重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在讲授的理论基础上,加强实践练习,能够对病原微生物性病进行识别、分类、鉴定、细菌的分离等实验操作,遵守实验安全要求。
评价学生实操能力及适应医学实践需要的水平,主要以竞赛形式考试。
五、课程备考提示1. 掌握课程基础知识:要认真学习课程教材内容,熟悉传染病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各类病原体的解剖结构、功能产物、培养基的特性及整个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郑州大学医学院绪言一、目的要求1.掌握:根据结构和组成的不同对微生物的三大分类。
2.熟悉:微生物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含义。
3.了解:微生物的分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二、讲课内容1.微生物学及其分类、微生物与人类关系。
2.微生物学的研究范围。
3.医学微生物学研究的内容、目的、及其发展方向。
第一篇细菌学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目的要求1.掌握:细菌的大小与测量单位;细菌的基本形态;磷壁酸和脂多糖的结构、性质及功能;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不同点;细菌L型、质粒的概念;细蓖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的概念及意义;革兰染色的步骤及实验意义。
2.熟悉:中介体、核蛋白体、异染颗粒的概念。
3.了解:细菌细胞膜的结构功能、核质的概念。
二、讲课内容1.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2.细菌的结构(基本结构、特殊结构)。
3.细菌的形态学检查法。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一、目的要求1.掌握: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概念及意义,细菌生长繁殖的一般规律(繁殖方式、分裂速度、菌落与纯培养概念)。
2.熟悉:细菌不同营养类型(自营菌、异营菌、异营菌)的概念,细菌生长所需条件,生长曲线及其意义。
细菌的人工培养。
3.了解: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与生化反应,细菌的理化性状,细菌的分类法原则。
二、讲课内容1.细菌的理化性状。
2.细菌的代谢。
3.细菌的生长繁殖。
4.细菌的人工培养。
5.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第三章消毒与灭菌一、目的要求1.掌握:消毒、灭菌、防腐、无菌的概念;常用物理灭菌法(高压蒸气灭菌法,干烤温度与作用时间、意义);紫外线杀菌原理。
2.熟悉:常用消毒剂的名称、作用原理及应用。
3.了解:冷冻真空干燥法的原理及应用,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二、讲课内容1.物理消毒灭菌法。
2.化学消毒灭菌法。
3.影响消毒灭菌效果因素。
第四章细菌的遗传变异一、目的要求1.掌握:质粒的概念及意义;细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转化、转导、接合、溶源性转换的概念及意义),卡介苗(BGC)的概念及意义。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引言: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病原微生物的种类、病原机制、传播途径、预防控制等内容。
通过学习医学微生物学,可以帮助医学生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掌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基础知识和理论支持。
一、微生物的分类和特征1.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原核生物是指细菌和蓝藻,它们没有真核细胞核,遗传物质位于细胞质中;而真核生物是指真菌、原生动物和动物细胞,它们具有真核细胞核,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
2. 细菌的分类和形态特征细菌按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按革兰氏染色可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按需氧性可分为厌氧菌和需氧菌等。
3. 真菌的分类和生长特点真菌按生活方式可分为寄生真菌和自由生活真菌,按菌丝形态可分为单菌丝和分枝菌丝。
真菌生长缓慢,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营养物质。
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1. 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指微生物通过气溶胶传播到室内空气中,人们吸入感染。
例如,麻疹病毒和结核杆菌等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2. 飞沫传播飞沫传播是指微生物通过飞沫悬浮在空气中,进入另一个人的呼吸道或黏膜,引起感染。
例如,流感病毒和肺炎链球菌等可以通过飞沫传播。
3.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指微生物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到人体。
直接接触包括皮肤接触、性接触等;间接接触包括接触污染的物体、血液和体液等。
例如,艾滋病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以通过接触传播。
三、病原微生物的病原机制1. 细菌的病原机制细菌通过产生毒素、侵袭宿主细胞和免疫逃逸等方式引起感染。
例如,白喉杆菌通过产生白喉毒素破坏宿主细胞,导致白喉病发生。
2. 病毒的病原机制病毒通过感染宿主细胞复制自身,破坏宿主细胞结构和功能,引起疾病。
例如,流感病毒通过侵袭呼吸道上皮细胞,破坏细胞结构,导致流感症状的发生。
3. 真菌的病原机制真菌通过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破坏宿主组织和免疫系统,引起感染。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旨在教授学生有关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教学大纲旨在明确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估和参考书目,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和教学活动。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体系;2. 理解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特性和病原机制;3. 学习微生物感染与抗感染的免疫学机制;4. 掌握微生物检测方法和常见微生物致病原理;5.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微生物学概述1.1 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1.2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特性1.3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2. 微生物的传播和感染2.1 微生物的传播途径2.2 微生物的感染机制2.3 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3. 免疫学与微生物3.1 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3.2 免疫系统对微生物感染的免疫机制3.3 免疫学在微生物感染治疗中的应用4. 微生物检测和致病原理4.1 常见微生物检测方法4.2 微生物致病原理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措施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知识和相关概念;2. 实验教学:开展微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3. 讨论与案例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4. 学科竞赛和学术研讨:组织学科竞赛和学术研讨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五、评估与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2. 期中考试: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和能力。
六、参考书目1. 《医学微生物学》李华主编2. 《微生物学导论》刘伟主编3.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程》张明等编著最后,希望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医学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和探索,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为推动医学领域的发展作出贡献。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微生物)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为一门医学根底课,其包罗医学微生物学的细菌、真菌和病毒,及与病原生物学相关的免疫学的抗原、免疫球蛋白、补体、免疫应答、抗传染免疫和超敏反响等免疫学根底内容。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以及所引起疾病的生物学、免疫学诊断和防治。
免疫学根底主要研究免疫系统的组成、布局与功能、各类免疫应答发生开展规律,以及免疫学理论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能使学生较为全面掌握与医学有关的主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认识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作用,传染与免疫彼此关系,以及所引起疾病的病原学检测、免疫学诊断方法及防治原那么。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既是一门医学根底课,又是一门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密切相关桥梁课程,其内容渗透于医学相关的各学科。
因此,本课程着重底子理论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实践相关常识的介绍,为学习其他医学相关常识奠基病原学和免疫学的根底。
本大纲适用于护理专科和本科、口腔医学专科、医学查验专科、村落医学专科和临床医学专科二、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1.掌握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
2.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布局和功能、及发生规律。
3.能理论联系实际,将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常识应用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4.能在显微镜下识别主要病原体的形态特征,及微生物学查抄的特点。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发现问题、不雅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查核要求1.按照掌握、熟悉二个层次,记忆、解释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查核。
2.理论查核成就占80%,题型为:①选择题、②填空题、③简答题〔名词解释〕、④问答题。
3.尝试和平时成就占20%。
第一局部医学微生物学概述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微生物的种类及各类微生物的布局特点了解:微生物的概念分布,微生物与人类及医学的关系课程内容一、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实施意见及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用)大纲说明一、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性状,以及病原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与人体间相互关系(感染与免疫的机理), 特异性诊断和预防的科学。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和运用这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有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及从事由微生物所致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医学微生物学研究范围广、发展速度快,既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机能,又涉及它与人体的相互作用,内容丰富,机理复杂,它不仅为病理学、药理学、预防医学等基础课打基础,也与临床各学科紧密联系。
因此,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掌握引起常见病、多发病的微生物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
在学习中要注意把所学的免疫学知识及其他基础知识与微生物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
三、教学方法、手段和特点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课堂理论讲授,应用声像图表,能直观、形象生动的展示相关内容,使学生学习时能正确理解、掌握所学的内容,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地编写教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四、大纲使用说明:本大纲主要根据第五版医学微生物学本科教材的内容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而进行编写。
今就其中若干主要问题说明如下:1、本大纲所列内容,多指医学本科(五年制)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也是讲课的依据。
为使学生便于掌握重点,分三级提出要求:即掌握、熟悉和了解。
2、教师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各自特点、专长及对象的不同适当机动掌握,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作某些修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的段落按二000年全国统编医学微生物学教材第五版,其大体次序是:细菌学、真菌学、病毒学。
在实际教学时,各章节的顺序也可以按照实际需要适当进行调整。
本科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本科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为本科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旨在通过对医学生物化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医学领域中的生物化学知识和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其日后的医学实践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与医学相关的生物化学知识;2. 掌握生命体内重要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过程,并能在实验室中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3.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生物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医学实践中的问题;4.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团队中参与和组织生物化学实验,并进行科学研究的探索。
三、教学内容1. 生物化学基础知识1.1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1.2 生物化学反应1.3 酶及其调控1.4 能量转换与储存1.5 细胞信号传导和通讯1.6 基因和蛋白质合成1.7 宿主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2.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2.1 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2.2 重要生物分子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2.3 酶的活性测定与酶动力学实验2.4 DNA和蛋白质的电泳分析2.5 基因克隆与表达实验2.6 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形式,向学生传递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知识。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让学生亲自参与生物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执行。
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促进学生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积极互动,拓宽视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学习小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报告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考核方式1. 期中考试:覆盖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术,占总成绩的30%。
2. 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书面报告,占总成绩的30%。
3. 期末考试:覆盖全年课程的内容,占总成绩的40%。
4.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等,作为加分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生物学》教学大纲(第七版)适用于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专业本科使用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医学生物学是研究生命运动及其本质并探讨生物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高等医学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医学必修课程,是医学各专业的生命科学导论,它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的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的科学。
从医学的角度,介绍生命现象的一般原理;从生物学角度,介绍医学的发展趋势。
容涉及到医学知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既是医学基础的前沿学科,又是学习其它临床医学的奠基学科,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简述1、课程目标医学生物学系统地介绍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现代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及其与医学的关系,从宏观上概括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奠定学习医学科学的基础。
并适当联系医学各学科各专业的需要,通过教学各环节,使学生逐步地从分子层次、细胞层次、个体层次、群体层次认识生物界发生发展的规律,同时,介绍生命科学前沿的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新成就、新进展,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对生命科学中的新理论和新概念有所了解。
2、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式有讲课、实验、自学、辅导答疑、测验、考试。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的讲授方式为主,开展问题式教学,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网络,采用图像联想法、对比记忆法、相互联系记忆法使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理解想象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和发展。
实验教学开设基础的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实验,重视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
本大纲适用于我院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该课程为2学分,计划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实验教学24学时。
教学要求及时数分配学时分配表三、参考资料傅松滨.医学生物学.人民卫生.2008.抚华.医学生物学.科学.2005.医学细胞生物学导论.胡继鹰.科学.2007王金发.细胞生物学.科学. 2003.璞.医学遗传学.大学医学.2005年Gerald Karp.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Concepts and Experiments 3rd. Wiley & Sons.2002.网络课件与常用网址://绪论【目的要求】熟悉: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了解: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医学生物学课程性质与目的【教学难点】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教学容】第一节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第三节学习《医学生物学》的目的与要求第一篇生命过程的一般原理第一章生命的特征与起源【目的要求】掌握:生命的基本特征了解:生命的起源【教学难点】生命的基本特征【教学容】第一节生命的基本特征第二节生命的起源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目的要求】掌握:细胞、细胞膜、细胞表面的基本概念;真核细胞概念、形态结构特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点;细胞膜的分子结构;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核;染色质与染色体;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概念;熟悉:细胞膜的的化学组成;膜功能;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骨架;染色质的化学组成;了解:细胞的大小、形态和数量;细胞的主要共性;过氧化物酶体、核糖体;细胞与医学的关系【教学难点】染色体的四级包装结构【教学容】第一节细胞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第二节细胞的基本特征细胞的基本定义,细胞的大小、形态和数量,细胞的主要共性,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第三节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膜的化学组成,膜的分子结构模型,膜功能第四节真核细胞的细胞器蛋白质合成细胞器,膜结构系统细胞器,能量转换的细胞器,细胞骨架,细胞表面与细胞外基质第五节细胞与医学细胞诊断,细胞治疗第三章生命的延续【目的要求】掌握:精子发生、卵子发生;受精熟悉:有性生殖概念、减数分裂概念及特征了解:配子的成熟与运行、、无性生殖概念【教学难点】减数分裂特征【教学容】第一节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概念第二节配子发生精子、卵子发生第三节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概念,第一次减数分裂,第二次减数分裂第四节受精配子的成熟与运行,受精第五节卵裂及胚泡形成卵裂及胚泡形成第四章生命的遗传与变异【目的要求】掌握:单一序列、结构基因、断裂基因、外显子、含子、基因突变等概念;基因、染色质的分子结构;人类染色体非显带核型、核型分析;单基因病、染色体畸变的概念;单基因病系谱特点;人类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数目熟悉:重复序列;性染色质;染色体畸变机制;染色体病类型;多基因病。
了解:人类染色体显带核型“界标”等染色体识别指标;染色体多态性概念;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线粒体遗传病;【教学难点】断裂基因的结构;性染色质;X隐性遗传病的系谱特点【教学容】第一节遗传的分子基础DNA结构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人类基因组,断裂基因的基本结构,DNA复制,基因表达与调控,基因突变与修复第二节遗传的细胞基础染色质,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类型与数目,染色体的多态性第三节遗传的基本规律分离律,自由组合率,连锁与交换律第四节遗传与人类疾病染色体异常与疾病,人类的单基因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第五章生命的个体发育【目的要求】掌握:发育、细胞分化、全能细胞的概念。
遗传与发育的关系熟悉:个体发育阶段;胚胎发育中的诱导与抑制作用;影响发育异常的因素。
了解:胚胎发育分期特征;衰老与死亡一般特征;发育异常的易感期。
【教学难点】遗传与发育的关系【教学容】个体发育概念、个体发育阶段第一节胚胎发育过程概述卵裂,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轴胚期,器官发生第二节胚胎发育机制遗传与发育,胚胎细胞分化与决定,胚胎发育中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形态发生第三节胚后发育生长,再生,衰老,死亡与寿命第四节发育异常发育异常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发育异常的易感期,发育异常的产前诊断第二篇生命的多样性与生物的分类系统【目的要求】掌握:生物物种的概念;生物分类的基本阶元;达尔文的进化学说;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及功能。
熟悉:生命多样性形成的机制、生态平衡的概念。
了解:生物的分类系统及自然分类法、现代达尔文主义进化学说和中性突变进化学说。
【教学难点】生物物种的概念【教学容】第六章生命的多样性及其形成机制第一节生命的多样性生命多样性的主要表现,生命多样性的价值,生命多样性的保护第二节生命的多样性形成的机制生命的多样性形成于生命的历史过程,遗传变异是生命多样性形成的基本动力,地理隔离分化是生命多样性形成的主要途径第七章生物的分类方法与分类系统第一节种的概念和命名方法种的概念,种的命名方法第二节生物分类生物分类的意义,生物分类的等级,生物的分类系统第四节动物界的主要门类第八章生命的进化第一节动物界进化的主要阶段单细胞动物的起源与发展,多细胞动物的组织分化,多细胞动物的器官系统形成,脊索和(或)脊椎的出现第二节动物界的进化系统树第三节进化的机制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进化学说,现代达尔文主义进化学说,中性突变进化学说,间断平衡论,新灾变论第四节分子进化研究与分子进化工程分子进化,分子进化工程第五节进化科学的历史进程第九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环境分析环境组成,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第二节种群和环境种群的概念及其基本属性,种群数量变动及种群调节第三节群落与环境群落及其基本特征,生态系统概念第三篇现代生物学与现代医学【目的要求】掌握: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的原因及规律;克隆的概念;人类基因组计划;生育控制的主要措施、预测医学的定义;干细胞的概念熟悉:疾病发生的条件;克隆技术的关键问题;神经医学的发展概况;干细胞研究的发展概况及应用前景等。
了解:基因组医学、、生殖医学和预测医学的发展概况及应用前景。
【教学难点】克隆技术的关键问题【教学容】第十章疾病的生物学机制健康的概念第一节疾病的概念第二节疾病的发生原因在因素,外在因素第三节疾病发生的条件影响疾病发生的生理条件,影响疾病发生的心理条件,影响疾病发生的社会.文化条件第四节疾病发生的规律在因素既是疾病发生的原因,又是疾病发生的条件,外因通过因起作用,疾病是细胞对机体的保护措施第十一章克隆与医学第一节克隆及治疗性克隆的概念克隆的一般概念,生殖性克隆及治疗性克隆的概念第二节动物克隆及治疗性克隆技术的基本方法动物克隆技术的基本方法,治疗性克隆技术第三节动物克隆技术的应用前景动物克隆技术与医学,动物克隆技术与遗传育种,克隆技术存在的问题第十二章人类基因组进化第一节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基因图第二节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HGP的第一阶段,中国HGP的第二阶段第三节功能基因组学人类基因组多样性计划,比较性基因组学,环境基因组学,疾病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第四节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第十三章神经医学神经医学的概念第一节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神经元及其所处的环境,中枢神经系统的构筑第二节神经、行为的功能基础第三节神经医学简述人类的朊蛋白疾病,痴呆,脑缺血、缺氧,神经损伤的修复第十四章生殖医学第一节人类生殖能力生殖器官的发生,性决定与性分化,性成熟,性衰老第二节人类生育控制抗排卵,抗生精,抗受精,抗着床,抗早孕,抗发育第三节人类生育障碍女性不孕,男性不育第四节人类辅助生殖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人类辅助生殖相关技术第五节人类生殖伦理社会伦理问题,家庭伦理问题,性伦理问题,正确面对生殖伦理问题第十五章预测医学预测医学概念第一节分子诊断的发展历程分子诊断技术与方法.种类第二节生物芯片生物芯片技术特点第三节分子诊断的应用染色体疾病的诊断和产前筛查,单基因疾病的分子诊断和产前诊断,常见病的分子诊断,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恶性肿瘤的分子诊断,分子诊断的展望第四节预测医学的道德与伦理预测医学所面临的道德与伦理,预测医学的道德原则第十六章干细胞与医学第一节干细胞的一般概念第二节干细胞的研究策略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干细胞的分离与鉴定,干细胞的临床应用第三节胚胎性干细胞第四节成体干细胞第五节干细胞研究的应用前景及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