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电路的化简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学内容:电路的化简方法

★知识要点

1. 稍复杂的混联电路的等效化简方法: (1) 电路化简时的原则:

① 无电流的支路化简时可去除,为什么? ② 等电势的点化简时可合并,为什么? ③ 理想..

导线可任意长短; ④ 理想..电流表可认为短路,理想..电压表可认为断路; ⑤ 电压稳定..

的电容器可认为断路. (2) 常用等效化简方法: ① 电流分支法:

a. 先将各结点用字母标上;

b. 判定各支路元件的电流方向(若电路原无电压电流,可假设在总电路两端加上电压后判定);

c. 按电流流向,自左到右将各元件、结点、分支逐一画出;

d. 将画出的等效电路图加工整理. ② 等势点排列法:

a. 将各结点用字母标上;

b. 判定各结点电势的高低(若原电路未加电压,可先假设加上电压);

c. 将各结点按电势高低自左到右排列,再将各结点间的支路画出;

d. 将画出的等效电路图加工整理.

注意:若能将以上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效果更好. 2. 含有电容器的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1) 电路稳定时,电容器是断路的,其两端电压等于所并联的电路两端的电压. (2) 电路的电流、电压变化时,将会引起电容器的充(放)电. 如果电容器两端电压升高,电容器将充电;如果电压降低,电容器将通过与并联的电路放电.

★应用演练

【例1】如右图所示,R 1=R 2=R 3= R 4=R ,求:电键S 闭合和开启时,A 、B 两端电阻之比. 解析:化简时可假设电键S 开启,而无电流的支路化简时可去除,等化简结束后再补上.

方法(一):用电流分支法化简电路.设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判断各支路上的电流情况:

电流由A 经R 1到B 为第一支路;电流由A 经R 2到C ,再到B 为第二支路;电流由A 经R 3到D ,再经R 4到B 为第三支路. 沿电流方向画出电路图,然后在C 、D 间补上电键S (如图乙).

S 闭合:R 4短路,相当于R 1、R 2、R 3并联,故R AB =R/3.

S 开启:相当于R 3、R 4串联后再和R 1、R 2并联,故

1234

1111

AB R R R R R =++'+,R AB ′=2R/5.

∴R AB :R AB ′=5:6. 方法(二):用等电势排列法化简电路. 设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判断电路上各点的电势情况:φA >φD >φC =φB .

在A 、B 之间有三条支路并联:第一条为R 1;第二条为R 2;第三条为R 3和R 4的串联电路.

由等电势的点化简时可合并可得:S 与R 4并联. 答案:5:6

〖点评〗对于复杂的电路化简时应交替使用分支法和等势法 【例2】如右图所示,R 1=R 2=R 3=R 4=R ,则:A 、B 两端总电阻是多大?

解析:方法(一):用电流分支法化简电路.设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判断各支路上的电流情况(如A 图所示). 沿电流方向画出电路图(如B 图所示),经整理得到C 图.故R AB =R 1+R 并=R +R/3=4R/3.

方法(二):用等电势排列法化简电路. 设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判断电路上各点的电势情况(电势相同的点标相同的字母):φA >φC >φB . 在A 、C 之间有R 1;在C 、B 之间有R 2、

R 3、R 4三个电阻并联.

★同步练习

1. 如右图所示,AB 之间的总电阻为:甲图R AB = Ω;乙图R AB = Ω;丙图S 断开时R AB = Ω,S 闭合时R AB ′= Ω;丁图S 断开时R AB = Ω,S 闭合时R AB ′= Ω. 0、12/13、4、2、3、

D 图

A 图

B 图

C 图

2. 用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环,将其相互垂直放置,并把相交点焊接起来成为如右图所示的球形骨架,如每个圆环的周长导线电阻阻值为4Ω,则A 、C 间的总电阻阻值R AC = Ω. 0.5 解析:设A 点接高电势,B 点接低电势. 由题目的对称性可推断出B 、D 、E 、F 各点的电势相等,因此B 、D 、E 、F 各点可合并为一点. 电路可简化为右图所示电路. 则A 、C 间的总电阻阻值R AC =(R/4)/4×2=R/8=0.5Ω.

3. 如下图所示的电路,R 1=R 2=4Ω,R 3=R 4=2Ω,U AB =6V ,求:

A. 安培表A 1和A 2的示数(不计安培表的内阻); I A1=1.5A ;I A2=1.0A

B. R 1与R 4两端电压之比. U 1:U 4=1:2

解析:⑴ R 1、R 2与R 3相并联,再跟R 4相串联,其等效电路如右图所示. 根据并联电路的性质,可知R 1、R 2、R 3三个电阻并联的总电阻R 并,即:

123

1111R R R R =++并. ∴R 并=1Ω.

根据欧姆定律,干路中电流为4

AB

U I R R =

+并=2A.

并联部分的电压为:U 并=I·R 并=2V . 则通过R 1、R 2、R 3的电流分别为:1U I R =

并1

=0.5A ,22

U I R =

并=0.5A ,33

U I R =

并=1.0A.

由图可知,安培表A 1的示数是通过R 2与R 3的电流之和,则有:I A1=I 2+I 3=1.5A. 安培表A 2的示数是通过R 1与R 2的电流之和,则有:I A2=I 1+I 2=1.0A. ⑵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分配关系可知:

14

44R U 1U U U R =

=并并=2

.

A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