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目标与财务目标的矛盾性与一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企业财务目标是企业进行财务决策的行为规范、是财务行为和理财绩效的考核标准。企业作为盈利性组织,一切活动的最
终目标就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但由于企业又具有社会性质,因此企业在承担经济责任以外,还要负担起相应的法律法规、生态环境、伦理道德等其他社会责任。本文在分析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论证了两者并不是互相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企业应该调整财务目标使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赢。
关键词:财务目标;社会责任目标;矛盾性;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 ).2012.05.20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5-51-03
企业社会责任目标与财务目标的矛盾性与一致性
崔锦荣
郭帆
(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622)
一、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的界定(一)企业财务目标
财务管理是企业利用价值形式的综合性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而财务管理目标则是指在特定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企业进行一系列资金运作的标准和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1]
在财务管理目标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许多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在我国,主要包括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在建国之初,鉴于特殊国情,我国实行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都高度集中于国家,企业完全没有自主权,企业唯一的财务目标就是完成预定的产值指标,企业都是以总产值最大化为目标,但这种观点只讲产值,不讲效率;只抓生产,不抓销售;因此只适用于计划经济时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与国家产权关系的明确,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追求利润最大化成为企业的最终目标,但是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来看,把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既没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也没有考虑风险价值,同时追求利润最大化还可能导致企业片面追求短期利润,因此可以说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目标也是有局限性的。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和上市公司的增加,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财务目标又相继出现。但是这些目标都着重于强调企业所有者的价值最大化,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引发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而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关系的枢纽,是一个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因此企业在财务目标的选择上就应该
综合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正好符合了这一要求,也适应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基本国情。[2]然而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由于利益相关者力量不平衡、“股东至上”等偏向于股东的财务治理理念,大部分的企业还是会以股东权益为重,以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或企业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
(二)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 )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
Oliver Sheldon (1924)提出,他关于社会责任的思想主要侧重于伦理道德层面,自此一个新的科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企业社会责任之父”
霍德华·鲍恩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商人有义务按照社会所期望的目标和价值,来制定政策、进行决策或采取某些行动”。[3]他将企业社会责任带入人们的视野,但是这一定义并没有明确界定企业应付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自此,理论界开始出现了很多社会责任的观点,其中至今应用最广的是1979年卡罗尔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了在特定时期内,社会对经济组织经济上的、法律上的、伦理上的和自行裁量的期望”。[4]他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四个层次,自下而上分别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道德责任、慈善责任。他强调社会责任是分级的,其中经济责任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即企业应确保股东的利益,生产出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我国经济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起步较晚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还远没有西方学者的成熟。1990年袁家方在《企业社会责任》一书中最早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在争取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面对社会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必须承担的义务”。[5]自此,国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探索逐步发展起来。卢代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联2012辽宁社会经济发展定项课题(2012lslktziglx-04),本文为初期研究成果。
工商管理
富(2001)认为:“①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积极责任,也就是一项具有法律效力的义务;②企业社会责任以企业非股东利益相关者为企业义务的相对方,而股东则是社会责任履行的主体;③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的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的统一体,就是将最低限度道德的法律化;④企业社会责任是对传统的股东利润最大化原则的修正和补
充。”
[6]
他采用狭义的社会责任观,将企业的经济责任独立于社会责任之外。而2009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
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延用了广义的社会责任观,把包含股东责任的市场责任作为了社会责任理论模型的基础。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观的选择上,笔者认为,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观更加全面合理,企业担负起经济责任并不仅仅关乎于企业自身的盈利与否,也能够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同时提高就业率,对于员工和国家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在论述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目标关系的过程中采用了广义的社会责任观,将企业的经济责任纳入企业社会责任。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目标的矛盾性(一)两者衡量标准不同
在经济活动中,大多数企业都将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目标的衡量标准。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理论典型是“经济人”假设,“经济人”是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假设,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斯密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无数自私的“经济人”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从事着对整个社会有益的经济活动,每个人越是追求自己的利益,就越会促进社会利益的实现。这种假设应用于企业管理时,利益最大化就成为衡量企业价值的唯一标准,企业只有创造财富获取利润才是对自身和社会都有益的行为。
然而,企业社会责任目标是把社会道德规范作为衡量标准,宗旨是保护劳工基本权益,确保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达到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它强调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员工、消费者的价值的关注,对伦理道德和环境等方面必须承担的义务。然而企业社会责任往往是企业的一种社会义务,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拥有追求经济利益的权利,当这种权利和社会责任这一社会义务产生冲突时,企业常常会放弃社会责任义务而寻求更大的经济效益。例如一个食品加工厂,为了降低成本而选择使用工业用盐等等。
(二)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看,社会责任行为会弱化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追求经济利益不仅仅是为了财务目标,良好的资金状况也是企业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企业不顾自身状况,一味履行社会责任,忽略利润的追求,就会迷失方向,造成财务危机,无法生
存发展,就更别谈履行社会责任了。这种冲突性在中小企业发展的初期表现得最为突出。因为企业在初创时期,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能力还比较弱,又受资金短缺、支出巨大、人才匮乏以及产品市场容量和市场占有率有限等因素的制约,企业还没有能力承担较多社会责任。这时对企业社会责任要求过高的话,很可能对其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这就意味着,为了履行社会责任企业会耗费它的稀缺资源,同时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与那些不担当社会责任的竞争对手相比会处于不利境地,由此导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越好,其财务业绩越差,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变得困难,甚至会无法实现。
(三)现行财务治理理念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长久以来,在一个企业中,财务资本是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主导因素。因此,为企业提供了主要财务资本的股东,在企业中取得了主导地位,对企业拥有绝对权力,从而“股权至上”的财务管理理念便形成了。[7]由于“股东至上”理念的驱使,利益相关者力量对比完全偏向于股东一方,从而企业的经济目标就会变成最大化的为股东争取财富和利益。另外,依据契约理论,契约分为正式契约与隐形契约两种,企业与股东的关系是依靠正式契约约定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而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约定是依靠隐形契约来约束的,隐形契约不具有强制性,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在财务治理时就难免会偏重于为与企业有着正式契约关系的股东一方,这样就很有可能会损害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比如说,为了提高股东利益企业使员工在高危险的环境中工作、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或者污染环境等等。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目标的一致性
从表面或者微观上来看,履行社会责任虽然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收益水平,而逃避社会责任反而会增加企业的收益,创造更多的利润,但是从长期来看,企业的社会责任目标与财务目标是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是一致的。
(一)实现财务目标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和基础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在美国大约有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足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亦不足40年。在日本,据《日经实业》的调查统计,日本企业平均寿命也只有30年。而在中国,“短命”企业的现象更加普遍,据《科学杂志》报道,中国中小型企业平均存活寿命基本在3-4年之间,中国每年有近100万家企业破产倒闭。这些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入不敷出不仅没有为社会的进步出一份力量,反而成为社会的负担。
无数的企业案例证实,企业想要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要创造经济利益,财务目标的实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企业只有经济基础牢固,才有能力和精力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相反,过分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把对利润的追求放在次要位置,就违背了企业作为经济组织
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