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
可编辑版
1
越南下龙湾
可编辑版
2
云南路南石林
桂林阳朔
可编辑版
3
概论
岩溶又称喀斯特(Karst)。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
“Karst”是源于原南斯拉夫 的一个词,是其西北部的 Istarska半岛石灰岩高原的 地名(现位于Croatia和 Slovenia境内),该地区发 育着一系列奇特的石灰岩地
4、古岩溶——第三纪以前发育的岩溶的岩溶成为 古岩溶。
5、发生在碳酸盐岩类岩石以及盐岩、石膏等可溶 性岩石中的岩溶称“真岩溶”。
可编辑版
9
一、基本概念
6、在非可溶岩地区发育的类似岩溶的现象叫做“假岩溶”。 碎屑岩岩溶——胶结物为可溶性物质,在水的作用下,形成 类似岩溶的现象。 黄土岩溶——水溶蚀黄土中的Ca质成分形成类似岩溶的现象。 热力岩溶——冰冻地带,冰层及冻土层的不均匀融化而形成 的类似岩溶的现象。
1、岩石的可溶性
2)岩石的结构
岩石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或晶粒)大小,形 状和排列以及岩石的胶结性质(胶结物质、胶结方式和胶 结程度)。
碳酸盐岩类岩石的结构对岩石可溶性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其
对岩石孔隙度的影响。
——原生碳酸盐岩的孔隙度 > 成岩或变质的碳酸盐岩
——结晶粒度大者 > 结晶粒度小者
一、基本概念
1、岩溶作用——凡是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 以化学过程(溶解与沉淀)为主,以物理过程(流 水与重力)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 叫做岩溶作用,也叫喀斯特作用。
2、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地貌,叫做岩溶地貌(喀斯 特地貌)。
可编辑版
8
一、基本概念
3、由岩溶作用所产生的特殊地质、地貌和水文特 征,统称为岩溶现象。
盐
岩
类 主 要
②
SiO2 R2O3 (Fe2O3、Al2O3)
矿
酸不溶
物
成
分 ③ 粘土矿物(含水的硅铝酸盐)
可编辑版
15
按三类矿物的百分含量可分为七种类型
a、石灰岩类
b、石灰岩-白云岩类
易
c、白云岩类
d、泥质(硅质)灰岩类
溶 e、泥质(硅质)白云岩类
f、泥灰岩或硅灰岩类
h、碳酸质砂页岩类
可编辑版
16
溶蚀
灰岩
重碳酸钙,呈离子形式溶于水。
实质是H+存在
该化学平衡是动态可逆的:
正反应速度取决于水中CO2的浓度 逆反应速度取决于水中Ca2+的浓度
可编辑版
20
水中CO2 <空气中CO2 吸收空气中的CO2 ,溶解CaCO3,达到平衡。 水中CO2 >空气中CO2 水中CO2释放到空气中,析出CaCO3 ,达到平衡。 水中CO2与空气中CO2的关系受温度和压力变化的影 响。
所以出于对科学发展史的尊重,在1966年2月全国第二次喀 斯特会议上,决定将Karst改为岩溶。但在1981年的“北方岩 溶学术讨论会”上议定“岩溶”与“喀斯特”二者皆可通用。
可编辑版
5
概论
我国的岩溶分布广泛,在中国西南岩溶地区,岩溶
地貌连续分布面积最大和发育类型最为齐全。以贵
州高原为中心,包括贵州、广西、云南、湖南、广
3、水的溶蚀性
水的溶蚀性主要取决于水溶液的成分。纯水的溶蚀力 是很微弱的,但含CO2的水对碳酸盐岩的溶蚀能力比 纯水大得多。
空气 CO2
水
CO2 + H2O
岩石(碳酸盐岩)
H2CO3 H++HCO3-
CaCO3 +H+
可编辑版
HCO3- + Ca2+
19
CaCO3+H2O+CO2
Ca2++2(HCO3)-
形。
斯洛文尼亚 克罗地亚
19世纪末,前南斯拉夫学者
司威治(J.cvijic)首先对
该地区作了研究并首次用喀
斯特一词来称呼这个地区的
一系列特殊的地貌过程和水
文现象。从此便成为世界各
可编辑版
4
国通用的专门名词。
概论
我国曾长期使用Karst这个词,但中国喀斯特现象在2400年前 就有了文字记载,在400年前,我国的旅行家徐霞客 (1586~1641)就考察了广西、贵州一带的石灰岩地形,探 寻了一百多个地下岩洞,详细描述了石灰岩地区的景观。
流动性 不流动的水由于容易饱和而丧失溶蚀力。
可编辑版
12
二、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
1、岩石的可溶性
岩石的可溶性主要取决于岩石成分和岩石结构。
矿物成分 岩石成分
化学成分
岩石颗粒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 岩石结构
胶结物的性质(成份、胶结方式与程度)
可编辑版
13
二、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
1、岩石的可溶性
1)岩石的成分(矿物、化学)
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
黄土柱
可编辑版
10
二、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
可编辑版
11
二、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
岩溶作用的实质是水和岩石的相互作用。
可溶性
岩石
透水性
溶蚀性
水
流动性
可溶性 对不溶的岩石便不存在溶蚀作用。
透水性 岩石不透水则地表水就不可能转化为地下水,就
不可能形成作为岩溶标志的溶洞。
溶蚀性 若水没有溶蚀力,就不存在岩溶作用。
东、湖北、四川、重庆八个省(区、市),面积若按可
溶岩盐分布区(含埋藏、覆盖型)计算为l14.2万km2,
按含可溶岩底层出露面积计算为78.3万km2,其中可
溶岩裸露面积为46.9万km2。
(刘宇涛,2010)
中国地质科学院桂林岩溶地质研究所是我国岩溶研究的主要机构。
可编辑版
6
一、基本概念
可编辑版
7
可编辑版
21
水中CO2分压越大,水中溶解的就越多,反应向正方向进行,溶蚀力越强。
水温越高, CO2逸出越多,化学式向逆方向进行,析出CaCO3,溶蚀力降
低,不利于岩溶发育。
可编辑版
22
二、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 4、水的流动性
静止的水
不能补充CO2 不能与岩石广泛接触
水的流动性一方面取决于岩石的透水性,一方面取决 于降水量,而后者与气候有关。除此,岩石的产状也 控制了岩溶发育程度和方向。
——胶结物含量低的> 胶结物含量高的
可编辑版
17
二、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
2、岩石的透水性
使水与可溶岩石广泛接触; 使岩溶不仅限于岩石表面,还能向深部发展。
透水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度及裂隙的 发育程度。
孔隙度和裂隙哪个对岩溶作用更重要?
裂隙对岩溶作用的意义较之孔隙度更为
重要。
可编辑版
18
二、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
A、碳酸盐岩类
如:石灰岩(CaCO3) 、白云岩(MgCa(CO3)2 )、 硅质灰岩和泥灰岩等
B、硫酸盐类
如:石膏(CaSO4·2H2O) 芒硝(Na2SO4·10H2O)
C、卤素岩类
如:岩盐(NaCl)、钾盐(KCl)
三类岩石在纯水中的溶解度:A<B<C
可编辑版
14
方解石
碳 酸来自百度文库
① 白云石 在含CO2的水溶液中溶解
可编辑版
1
越南下龙湾
可编辑版
2
云南路南石林
桂林阳朔
可编辑版
3
概论
岩溶又称喀斯特(Karst)。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
“Karst”是源于原南斯拉夫 的一个词,是其西北部的 Istarska半岛石灰岩高原的 地名(现位于Croatia和 Slovenia境内),该地区发 育着一系列奇特的石灰岩地
4、古岩溶——第三纪以前发育的岩溶的岩溶成为 古岩溶。
5、发生在碳酸盐岩类岩石以及盐岩、石膏等可溶 性岩石中的岩溶称“真岩溶”。
可编辑版
9
一、基本概念
6、在非可溶岩地区发育的类似岩溶的现象叫做“假岩溶”。 碎屑岩岩溶——胶结物为可溶性物质,在水的作用下,形成 类似岩溶的现象。 黄土岩溶——水溶蚀黄土中的Ca质成分形成类似岩溶的现象。 热力岩溶——冰冻地带,冰层及冻土层的不均匀融化而形成 的类似岩溶的现象。
1、岩石的可溶性
2)岩石的结构
岩石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或晶粒)大小,形 状和排列以及岩石的胶结性质(胶结物质、胶结方式和胶 结程度)。
碳酸盐岩类岩石的结构对岩石可溶性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其
对岩石孔隙度的影响。
——原生碳酸盐岩的孔隙度 > 成岩或变质的碳酸盐岩
——结晶粒度大者 > 结晶粒度小者
一、基本概念
1、岩溶作用——凡是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 以化学过程(溶解与沉淀)为主,以物理过程(流 水与重力)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 叫做岩溶作用,也叫喀斯特作用。
2、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地貌,叫做岩溶地貌(喀斯 特地貌)。
可编辑版
8
一、基本概念
3、由岩溶作用所产生的特殊地质、地貌和水文特 征,统称为岩溶现象。
盐
岩
类 主 要
②
SiO2 R2O3 (Fe2O3、Al2O3)
矿
酸不溶
物
成
分 ③ 粘土矿物(含水的硅铝酸盐)
可编辑版
15
按三类矿物的百分含量可分为七种类型
a、石灰岩类
b、石灰岩-白云岩类
易
c、白云岩类
d、泥质(硅质)灰岩类
溶 e、泥质(硅质)白云岩类
f、泥灰岩或硅灰岩类
h、碳酸质砂页岩类
可编辑版
16
溶蚀
灰岩
重碳酸钙,呈离子形式溶于水。
实质是H+存在
该化学平衡是动态可逆的:
正反应速度取决于水中CO2的浓度 逆反应速度取决于水中Ca2+的浓度
可编辑版
20
水中CO2 <空气中CO2 吸收空气中的CO2 ,溶解CaCO3,达到平衡。 水中CO2 >空气中CO2 水中CO2释放到空气中,析出CaCO3 ,达到平衡。 水中CO2与空气中CO2的关系受温度和压力变化的影 响。
所以出于对科学发展史的尊重,在1966年2月全国第二次喀 斯特会议上,决定将Karst改为岩溶。但在1981年的“北方岩 溶学术讨论会”上议定“岩溶”与“喀斯特”二者皆可通用。
可编辑版
5
概论
我国的岩溶分布广泛,在中国西南岩溶地区,岩溶
地貌连续分布面积最大和发育类型最为齐全。以贵
州高原为中心,包括贵州、广西、云南、湖南、广
3、水的溶蚀性
水的溶蚀性主要取决于水溶液的成分。纯水的溶蚀力 是很微弱的,但含CO2的水对碳酸盐岩的溶蚀能力比 纯水大得多。
空气 CO2
水
CO2 + H2O
岩石(碳酸盐岩)
H2CO3 H++HCO3-
CaCO3 +H+
可编辑版
HCO3- + Ca2+
19
CaCO3+H2O+CO2
Ca2++2(HCO3)-
形。
斯洛文尼亚 克罗地亚
19世纪末,前南斯拉夫学者
司威治(J.cvijic)首先对
该地区作了研究并首次用喀
斯特一词来称呼这个地区的
一系列特殊的地貌过程和水
文现象。从此便成为世界各
可编辑版
4
国通用的专门名词。
概论
我国曾长期使用Karst这个词,但中国喀斯特现象在2400年前 就有了文字记载,在400年前,我国的旅行家徐霞客 (1586~1641)就考察了广西、贵州一带的石灰岩地形,探 寻了一百多个地下岩洞,详细描述了石灰岩地区的景观。
流动性 不流动的水由于容易饱和而丧失溶蚀力。
可编辑版
12
二、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
1、岩石的可溶性
岩石的可溶性主要取决于岩石成分和岩石结构。
矿物成分 岩石成分
化学成分
岩石颗粒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 岩石结构
胶结物的性质(成份、胶结方式与程度)
可编辑版
13
二、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
1、岩石的可溶性
1)岩石的成分(矿物、化学)
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
黄土柱
可编辑版
10
二、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
可编辑版
11
二、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
岩溶作用的实质是水和岩石的相互作用。
可溶性
岩石
透水性
溶蚀性
水
流动性
可溶性 对不溶的岩石便不存在溶蚀作用。
透水性 岩石不透水则地表水就不可能转化为地下水,就
不可能形成作为岩溶标志的溶洞。
溶蚀性 若水没有溶蚀力,就不存在岩溶作用。
东、湖北、四川、重庆八个省(区、市),面积若按可
溶岩盐分布区(含埋藏、覆盖型)计算为l14.2万km2,
按含可溶岩底层出露面积计算为78.3万km2,其中可
溶岩裸露面积为46.9万km2。
(刘宇涛,2010)
中国地质科学院桂林岩溶地质研究所是我国岩溶研究的主要机构。
可编辑版
6
一、基本概念
可编辑版
7
可编辑版
21
水中CO2分压越大,水中溶解的就越多,反应向正方向进行,溶蚀力越强。
水温越高, CO2逸出越多,化学式向逆方向进行,析出CaCO3,溶蚀力降
低,不利于岩溶发育。
可编辑版
22
二、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 4、水的流动性
静止的水
不能补充CO2 不能与岩石广泛接触
水的流动性一方面取决于岩石的透水性,一方面取决 于降水量,而后者与气候有关。除此,岩石的产状也 控制了岩溶发育程度和方向。
——胶结物含量低的> 胶结物含量高的
可编辑版
17
二、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
2、岩石的透水性
使水与可溶岩石广泛接触; 使岩溶不仅限于岩石表面,还能向深部发展。
透水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度及裂隙的 发育程度。
孔隙度和裂隙哪个对岩溶作用更重要?
裂隙对岩溶作用的意义较之孔隙度更为
重要。
可编辑版
18
二、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
A、碳酸盐岩类
如:石灰岩(CaCO3) 、白云岩(MgCa(CO3)2 )、 硅质灰岩和泥灰岩等
B、硫酸盐类
如:石膏(CaSO4·2H2O) 芒硝(Na2SO4·10H2O)
C、卤素岩类
如:岩盐(NaCl)、钾盐(KCl)
三类岩石在纯水中的溶解度:A<B<C
可编辑版
14
方解石
碳 酸来自百度文库
① 白云石 在含CO2的水溶液中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