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个文言虚词

一、而

1.连词。①并列,表示两种事物或动作的平行关系,可以译为“又”“而且”“和”或不译:泉响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承接(顺承),表示两个动作的连续性,可以译为“接着”“于是”“就”或不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③递进,表示又进一层,可以译为“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荀子《劝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④转折,语意有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可以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苏轼《石钟山记》)

⑤假设,可以译为“假如”“如果”: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⑥因果,可以翻译为“因而”“因此”“所以”: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刺秦王》)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龚自珍《病梅馆记》)

⑦修饰,连接状语和谓语,可译为“地”或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荀子《劝学》)

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促织》)

——看到成名养的那只蟋蟀,就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

2.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3、动词,如,如同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卒惊呼的声音如同大房子倒塌一样。

4、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懂得道理有早有晚,技艺和学问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②而后,相当于“才”,“方才”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柳敬亭传》)

——要像优孟那样摇着头唱歌,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

③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现在把钟磬之类的东西放在水中,即使再大的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是石头呢?

二、何

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构成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如: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副词。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如: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①“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如: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三、乎

1.语气助词。

①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如: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②表揣度语气,可译为“吧”。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③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如: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④用在句中的停顿处。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辞》)

2.介词。

相当于“于”。如:生乎吾前(《师说》)

此外,可作词尾。如: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疱丁解牛》)

四、乃

副词。①于是,就。表示时间的延续或事理的承接。

良乃入,具告沛公(《史记•鸿门宴》)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左传•曹刿论战》)

②却,竟然。表示两件事在情理上的相对性。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苏轼《石钟山记》)

③只,仅仅,才。表限定范围。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④是,就是。判断句中,表确定作用。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如: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五、其

1.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如: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的”。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⑤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等或省去。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示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