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中考物理常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全)
北京初中物理知识点及公式归纳总结材料
中考物理考点总结■考点一质量和密度质量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
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3.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
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4.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大象2___,中学生60____,一只苹果100____,一个一元硬币5____密度5.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V表示体积,体积V的单位是米3;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6.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7.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8.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ρ= m/V求出物质密度。
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V=m/ρ9.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比热容、状态、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考点二力力的概念1.什么是力: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一般要求竖直使用,非竖直使用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201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
201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一、实验专题15个必考探究性实验:1、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探究物态变化过程;3、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6、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7、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8、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9、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0、探究动能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11、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12、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3、探究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14、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力的作用等;15、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二、物理定律、原理等规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力和运动的关系3、物体浮沉条件4、阿基米德原理5、二力平衡的条件6、杠杆平衡条件7、光的反射定律8、平面镜成像的特点9、光的折射规律10、凸透镜成像规律11、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12、分子动理论13、串、并联电路的分配规律14、欧姆定律15、焦耳定律16、安培定则17、磁极间的作用规律18、能量守恒定律三、初中物理常数、常用单位换算(一)常数(二)常用单位换算四、常用估算量1.电流:计算器100μA灯0.2A 电冰箱 1A 空调 5A2.电功率:计算器 0.5mW 电灯60W 电冰箱 100W 空调 1000W 洗衣机 500W 电热水器1000W3.质量:硬币 6g 中学生 50Kg 鸡蛋50g4.密度:人1×10 3 k g / m 3 空气1.29 kg/m3 冰0.9×10 3kg/m3 ρ金属>ρ水>ρ油5.体积:教室180 m 3 人0.05 m 36.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250 cm 2,7.压强: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4Pa;大气压强10 5Pa8.速度:人步行1.1m/s 自行车 5m/s 小汽车40m/s9.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μm 成年人腿长1m 课桌椅1m 教室长10m宽6m高3m10.力:2个鸡蛋的重力 1N(一)两种基本电路(二)两个主要的物理规律(三)电和磁(四)电学测量仪器五、容易被理解错误的知识点1.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2014中考物理基本知识分类汇编.
“3A、20Ω”
3A表示: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3安
20Ω表示: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欧姆
电能表所标注的3000r/kwh
或6400imp/kwh
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3000r或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6400次。
2014中考物理基本知识分类汇编
【物理学家及其重要成就】
牛顿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色散实验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
焦耳
焦耳定律功能关系
伽利略
将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
奥斯特
电流的磁效应
欧姆
欧姆定律I=U/R
汤姆生
发现电子
卢瑟福
发现质子,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法拉第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贝尔
发明电话
10
W = UI t
U= W /I t t = W/ UI
W电功/ J
U电压/V
t时间/s
I电流/ A
11
I = U/R
U = RI R = U/I
I电流/A
U电压/V
R电阻Ω
12
W = n/N
N = n/ W n = N W
n电表转数/r
W电能/ Kw·h
N电能表常数/r/ Kw·h
13
P = W/t =UI
U = P/I I = P/U
P电功率/W
U电压/V
I电流/A
14
Q放=I2Rt
R = Q放/I2t
t= Q放/I2R
I2= Q放/ Rt
Q电热/ J
I电流/ A
2014年中考物理必考
vs t =ts v =2014年物理中考公式(必考)(一)力学公式(1)速度公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3) G = mg(3)密度公式:Vm =ρ(4)F 浮=G – FF 浮=G 排=m 排g F 浮=ρ水gV 排F 浮=GSF (5)p =(6)液体压强公式: p =ρgh (7) 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8)F = n1G 总 s =nh绳子的股数(即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 甲图n=2股,乙图n=3(9)W =F s(10)P =tWP =FV(11)机械效率:总有用W W=η(12)物体吸热或放热Q = c m △t ( △t >0)Q 放= mq(二)电学公式 (1)欧姆定律:RU I =(2)W = U I tW = U I t 结合U =I R →→W = I 2RtW = U I t 结合I =U /R →→W = RU 2t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如电热器。
(3) P = W /tP = UI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表达式:I =I 1=I 2 (必考)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表达式:U =U 1+U 2(必考)分压原理(阻大压大):2121R R U U =,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表达式:2121R R P P =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表达式:I =I 1+I 2(必考)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表达式:U =U 1=U 2(必考)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表达式:1221R R P P =分流原理:1221R R I I =常用公式:电阻:R=额额P U 2=实实P U 2正常工作时电流: I =额额U P串联:总电阻R=R1+R2+R3+…… 并联:总电阻1111321+++=R R R R 两个电阻的总电阻R=2121R R R R +作图题汇总(必考类型)作图题得高分的方法:作图规范(用铅笔、直尺作图)(1)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2)插座、灯泡、开关的连接:口诀:左零右火上底线,交叉的地方要打带点。
2014年北京中考物理常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全)
2014年北京中考物理常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八年物理上册知识归纳总结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
声速:声音的传播快慢。
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1、介质种类。
2、介质温度。
记住:15℃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340m/s。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人耳的构造:外耳、中耳、内耳。
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性音调: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音调就低;频率决定音调。
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
(蝙蝠、海豚可发出)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
(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声音的特色。
音色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三种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
乐器(发声体)的音调:长短(长的音调低)、粗细(粗的音调低)、松紧(松的音调低)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物理学角度)。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北京中考物理常考知识点
北京物理中考多选题常考知识点一、做功和热传递1、做功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运动员将篮球投出,篮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对篮球做了功B.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总是垂直时,这个力对物体不做功A.运动员离开蹦床后上升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不做功C.篮球在下落过程中,篮球所受重力做功越来越快二、分子运动论内能12不是同一物体同一状态没法比较内能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内能改变涉及的一定与不一定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这个是一定的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
(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这个是不一定的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B、热传递改变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D、温度、热量、内能区别:△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不一定吸热。
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热量:是一个过程。
不能说含有热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吸收热量不一定升温。
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内能不一定增加。
如:吸收的热量全都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内能增加不一定升温。
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不一定吸热。
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热传递中的“热”是指:热量热现象中的“热”是指:温度热膨胀中的“热”是指:温度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内能(热能)习题C.雾霾是扩散现象,其原因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物体的内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分子的动能和势能总和)B.物体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热量(改变内能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C.一杯水的温度降低时,其内能减少了D.物体的温度为0℃时,其内能为零B.质量相同的0℃的冰和0℃的水的内能一定不相同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少A.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A.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温度可能不变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就越多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A.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就会降低B.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就越多D.热传递和做功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A.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机械能---是物体不是分子A.苹果自由下落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且重力做功越来越快C.跳水运动员从最高点下落到水面的过程中,通过重力做功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用运载火箭发射宇宙飞船加速升空时,宇宙飞船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A.篮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能及其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两手互相摩擦时,手会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在热传递过程中,都是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传热D.两手互相摩擦时,手会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在热传递过程中,都是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传热壶里的水沸腾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水壶里的水沸腾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A.永动机不能被制造出来B.太阳能热水器将光能转化为内能B.汽油机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100℃的水继续吸热就沸腾力与运动相等的两个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马拉车加速前进时,马对车的拉力一定大于车对马的拉力D.鸡蛋向碗边一磕就破了,说明碗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碗的作用力D.用手拉弹簧,在弹簧被拉长的过程中,手拉弹簧的力大于弹簧拉手的力A.用手击打排球时,手对排球的作用力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相等的两个力----平衡力----平衡态---合力为零A.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则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发生改变悬浮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的压力,压力的合力与该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平衡力C.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D.C.人沿水平方向推停在水平面上的车,车未动,车受到的推力等于摩擦力A.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B.人站在匀速竖直上升的电梯里,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一定是平衡力C.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D.人站在加速竖直上升的电梯里,受到的支持力一定等于他对电梯箱的压力B.运动的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时,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不相等的两个力作用惯性不是力-如果有受到惯性说法是不对的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一个物体只受到两个力,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该物体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小阳和小红一起拉弹簧,弹簧被拉长,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C.踢出去的足球,先加速运动一段时间后由于阻力作用一定做减速运动保持谈惯性改变是受力D.足球离开脚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C.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会慢慢停下来D.人不小心踩到沙堆里,通过跺脚清除鞋上的浮沙是利用了鞋的惯性D.打乒乓球快速抽杀时,乒乓球的速度增大,惯性增大C.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A.汽车突然开动时,站在汽车上的人会向后仰,是由于人具有惯性C.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D.篮球在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受到惯性作用飞出去了B.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的越来越慢,是由于石块的惯性越来越小A.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自由上抛自由下落非平衡力、非平衡态B.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也为零C.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由于具有惯性,所以速度越来越大B.篮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在空中自由下落的篮球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C.足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一对平衡力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上升到最高点时,篮球速度为零,合力为零一个物体可以受到多力作用,并不只是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A.运动的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一个静止的物体一定只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生活中没有,但符合牛顿第一定律,也是正确的物体不受力时,物体运动状态不变A.小阳和小红一起拉一辆小车向前运动,撤去拉力后小车立即停止运动B.以小红或小阳乘坐的竹排为参照物,两岸青山在运动C.小阳和小红提水桶用的两个力作用效果与一个人提此水桶用的力效果相当.电和磁小铁屑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种方法。
2014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
014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物理学家及其重要成就】牛顿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色散实验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焦耳焦耳定律功能关系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欧姆欧姆定律 I=U/R汤姆生发现电子卢瑟福发现质子,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贝尔发明电话沈括发现磁偏角托里拆利最早测出大气压值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盖尔曼提出夸克的猜想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的存在赫兹验证电磁波的存在瓦特改良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灯托勒玫提出地心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墨翟(子)发现小孔成像安培提出安培定则多普勒发现多普勒效应莫尔斯发明电报和莫尔斯码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现象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伏特发明伏打电池奥托格里克完成马德堡半球实验帕斯卡发现液体压强规律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常用物理研究方法及其内容】研究方法内容实例控制变量法就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研究研究滑动摩檫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的关系;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研究物体吸热与物质种类、质量、温度的关系;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研究电功或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因素;研究动能(或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建立模型法用理想化的方法将实际中的事物进行简化,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
研究肉眼观察不到的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研究光现象时用到光线模型;研究磁现象时用到磁感线模型。
研究连通器原理时用到液片模型;转换法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证明此物受到力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的研究方法。
2014年中考物理化学易错知识点笔记总结(打印+手写版)26页
2014 年中考物理化学易错知识点笔记总结 (打印+手写版)wjb005 制作
目录 第一部分: 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集锦(打印版) 第二部分: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打印版) 第三部分: 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集锦(手写版)
第一部分: 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集锦(打印版)
一、重要知识点: 1、光学:反射、折射的现象及作图、凸透镜成象、光的
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3.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
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4. 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
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5. 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
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
拉力等其它力。
6.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
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
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
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 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
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
2014年中考物理常见考点详解
图1【考点聚焦】测量的初步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测量。
2.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
3.误差和错误。
4.长度的测量方法。
【呈现形式】上述考点常以填空题和选择题型出现。
其中长度和体积的测量,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也能以实验题型或探究性试题题型出现。
【知识结构】 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主单位:米(m ),其它单位km 、dm 、cm 、mm 、μm 、nm2.长度的测量工具:①基本工具:刻度尺;②精密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
3.刻度尺正确使用:①会选: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最小分度值;②会放:尺要放正,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刻度线紧贴被测物; ③会读:视线正对刻度线,读出准确值和估计值; ④会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二、体积的测量1.体积的单位:主单位:立方米(m 3)其它单位:dm 3、cm 3、mm 3、L 、mL 。
2.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3.量筒的正确使用:①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②视线要与液面齐平 三、测量误差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差异2.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减小。
错误可以避免。
3.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采用精密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方法(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对应训练】1.单位换算:8.5m = cm ; 36000nm = km 15cm 3= m 3。
2.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A 、B 两个小木条的长度,其中对木条 的测量是图 2图3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是 cm 。
3.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图2的四种方法正确的是 〔 〕4.如图3所示,某同学用量筒、足够多的水,一定重的铁块和细线,测量某一木块的体积,所作的步骤如下:A .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记录下水的体积V 1;B .用细线栓住铁块,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并使之全部浸没,记下铁块和水的总体积V 2;C .取出铁块,用细线把铁块和木块捆在一起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 3;D .计算出木块的体积;①以上步骤中多余的是 (填步骤前的序号) ②写出求木块体积的公式,即V= = cm 3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 .测量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C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 D .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6.把一根刻度尺均匀但不准确的直尺跟标准直尺进行比较,当两尺零刻度线对齐时,不准确尺的30.00cm 刻度线正好与标准尺的29.50cm 刻度线平齐,由上面读数可知标准尺的分度值是 。
2014物理中考复习提纲公式大全必考要点分类汇编(完整版) (4)
初中电学知识总复习提纲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正电荷: 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叫正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 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叫负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或者带电多少。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单位:库仑(C )。
7、元电荷(e ):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e =1.6×10-19C8、异种电荷接触在一起要相互抵消。
9、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拓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
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能量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①摩擦起电二、电路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在电源的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经用电器流向负极。
3.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4.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②电路闭合6.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水溶液等。
北京初中物理知识点及公式归纳总结
北京初中物理知识点及公式归纳总结中考物理考点总结质量和密度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改变。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常用天平测量。
我们可以估测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如大象约为2吨,中学生约为60千克,一个苹果约为100克,一元硬币约为5克。
密度是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用ρ表示。
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水的密度为1.0×10³千克/米³。
我们可以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求质量、求体积。
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比热容、状态、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力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单位是XXX,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其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如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轻拉秤钩几次等。
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重力重力是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其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说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重力。
11.重力的计算公式为G=mg,其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通常取9.8牛顿/千克,也可取10XXX/千克。
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12.摩擦力是指两个互相接触且挤压的物体,在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13.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1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包括增加压力和使接触面更粗糙。
16.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包括使接触面更光滑、减小压力,例如加润滑油、利用气垫、磁悬浮列车,或者采用滚动代替滑动。
17.摩擦力并不都是阻力。
阻力是指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1.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2014北京中考物理复习常见答题技巧总结
2014北京中考物理复习常见答题技巧总结第一篇:2014北京中考物理复习常见答题技巧总结中小学1对1全托管辅导权威教育机构!2014北京中考物理复习常见答题技巧总结1.直接判断法。
通过观察,直接从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和规律推出正确结果,作出判断,确定正确的选项。
它适合于基本不转弯且推理简单的题目。
这些题目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属常识性知识的题目。
2.淘汰排除法。
这种方法要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先将明显的错误或不合理的备选答案一个一个地排除掉,最后只剩下正确的答案。
注意有时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那就是排除正确的选项。
3.逆向思维法。
这种中考辅导方法是从选的各个答案入手,进行题意分析,即是分别把各个答案中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作为已知条件,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分析,倒推出题中需成立的条件或满足的要求,从而在选项的答案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4.归谬法反证法。
这种方法是先提出和定理中的结论相反的假定,然后从这个假定中得出和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这样就否定了原来的假定而肯定了定理。
5.概念辨析法。
概念辨析法是对题目中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进行辨析,确定正误的方法。
6.计算求解法。
计算法是根据命题给出的数据,运用物理公式推导或计算其结果并与备选答案对照,作出正确的选择,这种方法多用于涉及的物理量较多,难度较大的题目。
7.推理法。
根据题给条件,利用有关的物理规律、物理公式或物理原理通过逻辑推理或计算得出正确答案,然后再与备选答案对照作出选择。
8.赋值法。
有些选择题展示出一般情形,较难直接判断正误,可针对题设条件先赋值代人进行检验,看命题是否正确,从而得出结论。
金博教育分校:中关村校区/西直门校区/公主坟校区/东直门校区/宣武门校区/劲松校区/望京校区 400-8383-881 北京初中/中考交流群:37173789北京高中/高考交流群:306894532第二篇:中考语文答题技巧中考复习中考语文答题技巧1.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2.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3.句子分析:(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青苔),表达了(人物)……的青苔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的青苔(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5.某段起什么作用:(1)开头,作用:A、引起下文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C、照应文章标题 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此段在文中,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结尾,作用:A、总结全文 B、揭示文章主旨 C、照应前文 D、照应题目 E、引人深思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2)坏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1)人物: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 的性格(品质、思想)(2)环境: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7.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8.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9.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北京市中考物理说明及解读(扫描版)
2014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说明及解读2014年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已经发布,相信同学们和家长们都在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今年的中考的相关内容和变化情况。
语数外理化都在各个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调整和变化,下面学而思北分中考研究中心的教研老师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本年物理的相关变化和应对策略。
一、2014年中考物理有哪些变化?通过2014中考《考试说明》的叙述可以看出,今年中考物理又将是具有创新性的一年,今年的变化可以用简短的几句话来概括,那就是“4个删除”“2个更换”“2个增加”,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下表:二、面对变化我们能做出什么样的应对?从2011年开始,北京中考物理不再走寻常套路,每年的出题模式和押题思路对于各个学校和机构已经不再适用。
考试更加灵活,对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了。
要求学生不仅扎实掌握知识点和物理规律,还需要具备应用物理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1、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点,理论联系实际。
遇到问题多分析,多思考,寻找解决思路成为了新形势下,学习物理的新的要求。
2、化繁为简是趋势,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
繁琐复杂的计算逐步被取代,于是要求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不必再多花时间去练习计算量大,冗杂的题目,而可以有意识的多接触些创新题型,比如多接触由生活实际问题变形而来的题目(可以适当的参考一下外地的一些实际应用题目),多训练一下这种思维,培养自己解决这类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相信会对中考有很大帮助。
3、理性分析中考模块,规划有效时间进行复习。
对于考生来说,如何在最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有效的进行二轮复习,这是相当重要的,这个时候,真的就是时间等同于分数和生命。
那么面对100分的物理这块难啃骨头,如何平衡力、电、声光热的复习尤为重要。
(1)40分力学。
很多学生主要是在初二下学期开始学习力学,这部分内容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很多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感觉很仓促,还没有学明白掌握踏实就已经考试了。
北京中考物理知识点
北京中考物理知识点北京中考物理知识点如下:一、运动定义式:v=s/t扩展式:s=tv t=s/v实际运用:车辆过桥问题:v车=(桥长度+车长度)/总时间回声测距离:距离=0.5声速时间反射光测距离:距离=0.5光速时间速度的比较:当时间相同时,比较路程长短,路程长的速度快,路程短的速度慢当路程相同时,比较时间长短,时间短的速度快,时间长的速度慢二、声学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响度:振幅大,响度大;振幅小,响度小。
声调:振动快,音调高;振动慢,音调低。
音色:人辨别不同声音的依据。
乐音三要素:响度、声调、音色光速:340m/s超声: 20000Hz 次声: 20Hz (人耳无法听见)三、光学光沿直线传播光速c=300000000m/s光的反射:反射角=入射角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平面镜成像:虚象、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相对平面镜对称。
光的折射:当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入射角减小,折射角减小。
光的色散:三基色:红、绿、蓝三原色:红、黄、蓝凸透镜成像:成像条件成像规律uu2f ff2f,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分析:u=2f是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u=f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视力矫正:远视眼用凸透镜,近视眼用凹透镜四、力学当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等于使其运动的拉力(牵引力)牛顿第一定理,当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力的合成:二力方向相同时F总=F1+F2二力方向相反时F总=F1-F2浮力:浮力=物体重力(漂浮)浮力=物体重力-F`浮力=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g压强:定义式:P=F/S液体压强:P=液体密度g液体高度水平地面固体压强:P=G/S=(固体密度固体体积g)/S帕斯卡原理:F1/F2=S1/S2杠杆平衡:F1L1=F2L2定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动滑轮:不改变力的方向,只改变力的大小公式:拉力=重力/绳子根数功与功率:W=FSW=PtP=W/tP=FV机械效率=W有用/W总=P有用/P总五、热学发动机四冲程:吸气冲程(活塞向下运动,吸气阀门开启) 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两阀门均关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活塞向下运动,两阀门均关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排气冲程(活塞向上运动,排气阀门开启)燃料释放的热量:Q=qm物体温度升降变化的热量:Q=mc(t1-t2)或 Q=mc(t2-t1)热效率:Q吸=效率Q放六、电学串联和并联:串联的各用电器(电阻)中电流相等;电压之和为电源电压。
201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
201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一、电学两个主要实验三、初中物理公式(一)有两套单位(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二)基本公式(只能采用国际单位)(三)推导出的公式(只能使用国际单位)(一)常数(二)常用单位换算六、常用估算量1.电流:计算器100μA灯0.2A 电冰箱 1A 空调 5A2.电功率:计算器 0.5mW 电灯60W 电冰箱 100W 空调 1000W 洗衣机 500W 电热水器1000W3.质量:硬币 6g 中学生 50Kg 鸡蛋50g4.密度:人1×10 3 k g / m 3 空气1.29 kg/m3 冰0.9×10 3kg/m3 ρ金属>ρ水>ρ油5.体积:教室180 m 3 人0.05 m 36.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250 cm 2,7.压强: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4Pa;大气压强10 5Pa8.速度:人步行1.1m/s 自行车 5m/s 小汽车40m/s9.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μm 成年人腿长1m 课桌椅1m 教室长10m宽6m高3m10.力:2个鸡蛋的重力 1N七、常见隐含条件1、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2、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3、悬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4、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动能不变(同一物体)5、静止:受平衡力,动能为零6、轻小物体:质量可忽略不计7、上升:重力势能增加8、实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仪、照像机),光线相交,实线9、虚像:正立的像(平面镜、放大镜、凹透镜),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虚线10、物距大于像距:照像机的成像原理11、升高到:物体的末温12、升高:物体温度变化量13、白气:液化现象14、不计热损失: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Q吸=Q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转化后的能量15、正常工作: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16、串联:电流相等;选择公式P = I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17、并联:电压相等;选择公式P = U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18、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断路(有电压处断路)19、灯部分亮,电流表有示数:电路短路(无电压处短路)20、家庭电路用电器都不工作:保险丝烧断,短路或总功率过大八、电学专题(一)两种基本电路1. 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北京物理中考知识点复习-----基础知识点分解
总复习知识点回顾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对质量的估测: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臵、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 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范围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 ,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臵,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A 、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 、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3,常用单位g/cm 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 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 1kg/m 3=10-3g/cm 3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 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 比。
【中考考点清单】2014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十八章 电功率(含13年中考试题)
常考类型剖析
【解析】由图可知当电压为2V时,电流为0.5A,则 由电功率公式得:小灯泡的电功率
P UI 2V 0.5A 1W
U 2V 此时小灯泡电阻 R . 4 I 0.5A
类型五 焦耳定律的应用
例5 ('12长 沙) 将规格都是“220V 180W”的 一 台 电冰箱、一台电风扇和一床电热毯,分别接入 一 家庭电路中,若通电时间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 C 的是 ( )
中考考点清单
3. 电能的计量 (1)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可以 通过⑤ 电能表(也叫电度表)计量出来. (2)电能表
中考考点清单
(3)电能表上显示的数字是表从开始记数到读 数为止用去的电能.为了计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 电能,必须记录这段时间起始和结束时电能表上 计数器的示数.前后两次示数⑥ 之差 就是这段 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常考类型剖析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两个灯泡正常发光的电流分 P 1.2W P 7.2W 乙 甲 别为 I甲 I乙 0.1A 0.2A , U乙 12V U甲 36V 又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故两灯泡串联时 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只能为0.1A,即乙灯泡正常发 光;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甲灯的电阻为 此时甲灯的实际电功率为
4. 电功 (1)电能可以转化成多种其他形式的能量.电 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电流做 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就说电流做了 多少功,即⑦ 电功 ,用符号⑧ W 表示.
中考考点清单
(2)电功的公式为⑨W=UIt ,其中W表示电功,单 位是J;U是电路两端的电压,单位是V;I是电路 中的电流,单位是A;t是通电时间,单位是s.
常考类型剖析
【解析】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 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灯变亮 ,灯泡两端 的电压也变大. 【名师点拨】小灯泡的亮暗程度是由小灯泡的实 际功率决定的,当P实>P额时 ,灯变亮,P实=P额时 , 灯正常发光,P实<P额时 ,灯变暗,由于灯泡的电阻
2014北京中考物理机械和功专题
考试内容知识点分项细目考试目标了解理解 简单机械杠杆1.杠杆√ 2.力臂的概念 √ 3.杠杆平衡条件√ 4.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滑轮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知识点1.杠杆的基本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下面的工具,其实它们就是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说明:“硬棒”不一定是棒,在这里它泛指有一定长度的,在外力的作用下几乎不发生形变的一切 物体.因此,实际杠杆的外形多种多样,可以是直的,可以是弯曲的,可以是方的,可以是圆的 但不中考要求知识框架知识点睛2014北京中考杠杆与滑轮杠杆杠杆与滑轮滑轮管它的外形如何,作为杠杆时都具有共同的特点;①有一个固定点,在物体转动时,这点是静止不动的;②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而几乎不发生形变;③受到动力和阻力作用.例如:剪刀、钳子、独轮车、铡刀以及滑轮等. 2.杠杆的五要素:A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常用O 表示)B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常用1F 表示)C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常用2F 表示)D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常用1L 表示)E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常用2L 表示)动力和阻力是从使杠杆转动和阻碍杠杆转动来定义的,具有相对性.如果两个力分别由人和物体施加的,我们通常选择人施加的力为动力,物体施加的力为阻力;如果二个力都由人(或物体)施加的,我们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力作为动力,则使杠杆旋转方向相反的另一个力就是阻力. 注意:(1)动力和阻力都是指杠杆受到的力,而不是杠杆对其他物体施加的力;(2)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和支点的位置都有关.3.力臂图的画法:A .明确支点,用O 表示B .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虚线)C .过支点O 作该力的作用线的垂线D .用两头带着箭头的线段标示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写上相应的字母1L (或2L ) 4.杠杆的分类A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特点是省力费距离.(铡刀)B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特点是省距离费力.(缝纫机踏脚板)C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特点是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托盘天平)【例1】 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例2】 如图所示,赛艇的桨可看成一个杠杆.则赛艇的桨属于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例3】 如图是指甲刀的结构图,关于指甲甲刀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指甲刀可以看成是一个省力杠杆和一个费力杠杆组成B .指甲刀可以看成是一个省力杠杆和两个费力杠杆组成C .指甲刀使用的越久,用它剪指甲就越省力D .用指甲刀剪指甲时,大段地往下剪比小段地往下剪省力【例4】 在图所示中,画出图中力F 的力臂并用字母L 表示.例题精讲【课1】 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课2】 (多选)奥运会皮划艇静水比赛比赛的过程中,当运动员用船浆向后划水,艇就向前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运动员使用的船浆属于费力杠杆B .运动员使用这种船浆的好处是省力C .用船浆向后划水,艇就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 .用船浆向后划水,艇就向前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课3】 (多选)自行车是人们常见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车把相当于费力杠杆B .刹车系统应用了杠杆及摩擦的知识C .链条与其连接的两个齿轮组成了一个滑轮组D .轮胎制成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课4】 如图所示,画出图中动力1F 的力臂,并用字母1L 表示.知识点2.杠杆的平衡条件1.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为杠杆平衡.2.为什么实验前要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时在杠杆两端的不同位置分别挂上个数不等的钩码位置,也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课堂检测知识点睛目的;①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由于实际杠杆的支点不可能精确处在其重心位置,因而杠杆本身的重力会对其平衡产生影响;②使力臂和杠杆重合,直接从杠杆尺上读出力臂的长度、所以,我们要求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3.平衡条件(即实验结论):1122F L F L = 或 2112F L F L =【例1】 (多选)如图所示,O 为杠杆的支点,第一次杠杆在重物G 和力F 1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第二次杠杆在重物G 和力F 2的作用下仍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下面关系中正确的是( )A .F 1>F 2B .F 1=F 2C .F 1<F 2D .F 2>F 1>G【例2】 如图所示,O 为杠杆的支点,在杠杆的右端B 点挂一重物.MN 是以A 为圆心的弧形导轨,绳的一端系在杠杆的A 点,另一端E 可以在弧形导轨上自由滑动.当绳的E 端从导轨的一端N 点向另一端M 点滑动的过程中,杠杆始终水平,绳AE 对杠杆拉力的变化情况( )A .先变小,后变大B .先变大,后变小C .一直变小D .一直变大【例3】 一根轻质杠杆OB ,一端固定在O 点,可以在竖直面内转动,装置如图所示.已知OA :OB=1:2,G=19.6N ,当弹簧秤的读数为4.9N 时,轻质杠杆刚好水平平衡,则A 点所挂重物受的浮力为( )A .14.7NB .9.8NC .4.9ND .2.45N【例4】 如图是小华利用杠杆提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B 的示意图.杠杆CD 可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例题精讲OC :OD=1:2,物体A 为配重,其质量为200g .烧杯的底面积为75cm 3,物体B 的质量为320g ,它的体积为40cm 3.当物体B 浸没在水中时,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 1.当用力拉物体A ,将物体B 提出水面一部分以后,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竖直向下拉物体A 的力为F ,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 2.若p 1与p 2之差为40Pa ,求拉力F 的大小.(g 取10N/kg ,杠杆的质量、悬挂物体A 和物体B 的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课1】 如图所示,一根铁棒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以O 点为转轴,由竖直逆时针匀速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动力F 与动力臂L 的大小变化( )A .F 增大,L 增大B .F 减小,L 减小C .F 增大,L 减小D .F 减小,L 增大【课2】 如图所示,杠杆AB 可绕O 转动,绳AD 连在以A 为圆心的弧形导轨MN 上,D 可在MN 上自由滑动,当绳的D 端从N 向M 滑动过程中,杠杆仍保持平衡,则AD 对杠杆的拉力变化情况是 .【课3】 小红所在的科技小组利用所学知识自制一杆秤(自重不计),其照片如图所示.秤砣的质量m 0为1kg ,根据照片估算此杆秤最大测量值为 kg ;若要增大该杆秤的测量范围,可采用的方法 (写一种方法);已知秤杆上0.5kg 和2.5kg 的两根刻度线相距10cm ,则秤钩连接点A 与提钮O 点的距离是 cm .课堂检测【课4】 如图所示,杠杆AB 的A 点挂边长为2dm 、密度为ρ1=2kg/dm 3的正方体C ,B 点挂边长为1dm 正方体D ,AO:OB=2:5,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D 静止在空中,C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 1=1000Pa ;若将正方体D 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未接触到容器底),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C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大了1250Pa ,取g=10N/kg ,可求得( ) A .物块D 的密度为5kg/dm 3 B .液体的密度为2kg/dm 3C .当物体D 浸没在液体中时A 点所受竖直向下的拉力为95ND .若物体D 不浸入液体,要使物体C 对地面的压强为零,则应对物体D 施加竖直向下的64N 的力知识点3.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关于杠杆衡条件的实验,是近年各地中考的热点,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1. 通览一下题干,明确所求 2. 明确杠杆支点的位置;3. 分析杠杆受到的各个力分清动力和阻力,明确其大小和方向,确定每个力的力臂;据杠杆的平衡条件1122F L F L 列出关系式,求解即可.【例1】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实验时,在A 点悬挂两个总重为1N 的钩码,在B 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如图所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则拉力应为 N ,此时杠杆属于 杠杆.知识点睛例题精讲OBACD【例2】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先把杠杆架在支架上,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左侧钩码处于如图所示的A 位置时,应将右侧的钩码向__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________格(每格长度相同),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例3】 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所用杠杆上相邻刻线间距均为5cm ,实验中使用的钩码每个重0.5N .(1)实验前,小宏发现杠杆如图甲所示,左端偏高,右端偏低.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杠杆水平平衡后再进行实验.实验序号动力1/N F动力臂1/cm L阻力2/N F阻力臂2/cm LM20 1.5 10(2)图乙是小宏某次实验的情景,请你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上表中.(3)本次实验数据不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出现问题的原因是.【课1】 下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______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读出力臂.(2)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测得的两组数据,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3)分析上表,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2】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 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 处挂同样钩码______个.(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 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3】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上每格等距:(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上翘,应将左端平衡螺母向 旋一些(选填“左”,“右”),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2)试验中,用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平衡,但采用这种方式是不妥当的.这主要是因为( )A .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B .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C .力臂与杠杆不重合D .力和力臂数目过多(3)在图中,不改变支点O 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 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然可以平衡.知识点4.滑轮的基础知识 1.定滑轮(1)定义: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在工作过程中,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知识点睛轮.(2)作用:既不省力,也不能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实质: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4)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等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例1】 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对这个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B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C .这是—个动滑轮,可改变用力的方向D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用力的方向【例2】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滑轮,滑轮重为1N ,用细绳拴一重为100N 的物体G ,细绳绕过没轮后,在另一端拴一重力为1N 的小球,当滑轮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A .99NB .2NC .1.5ND .3N【例3】 如图所示,滑轮及绳子质量和摩擦都不计,人重G ,,平板重2G ,要使木板处于平衡状态.问:(1)人用多大的力拉绳子?(2)人应站在何处?(3)人对板的压力多大? 例题精讲F定滑轮本质【课1】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个重要的装置是()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D.省力杠杆【课2】如图所示,装置中,站在地面上的人体重为600N,绕过滑轮B的绳子的一端系在人的腰上,用手拉住绕过滑轮A的另一根绳子的一端,要使人匀速上升,则手拉绳子的力F多大?(A、B滑轮的重、绳子重不计,各处摩擦都不计.)知识点5.动滑轮(1)定义:在工作过程中,轴随着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为动滑轮.(2)作用: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要费一倍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3)实质: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4)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动力是物重的12,但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即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被提升高度的2倍.(5)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若考虑动滑轮的重力,且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力克服的阻力应是物重和动滑轮的重力之和的12,即1()2F G G=+动物课堂检测知识点睛【例1】 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使用定滑轮虽然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B .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而动滑轮实质是不等臂杠杆C .又省力又少移动距离的动滑轮是无法实现的D .使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只能省一半力【例2】 如图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F 甲、F 乙、F 丙、F 丁,比较它们的大小(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正确的是( )A .F 甲>F 乙B .F 乙=F 丙C .F 丙<F 丁D .一样大【课1】 关于滑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方向B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还能改变动力的方向C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D .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课2】 如图所示,用滑轮按甲、乙、丙三种方式拉同一重物在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为F 1、F 2、F 3,比较它们的大小,其中正确的是( )例题精讲课堂检测动滑轮本质FA .F 1=F 2=F 3B .F 1<F 2<F 3C .F 1<F 3<F 2D .F 3<F 1<F 2知识点6.滑轮组(1)定义:滑轮组是由动滑轮和定滑轮共同组成的.(2)作用:可以达到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目的,但要多费距离. (3)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股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1F G n =物. (4)滑轮组组装的原则:“奇动偶定”的原则.若承担重物的绳子股数为奇数,则绳子的起点从动滑动开始绕线,如图甲所示,由三股绳子承担重物;若承担重和的绳子股数为偶数,则绳子的起点从定滑轮开始绕线,如图乙所示,由两股绳子承担重物.(5)动滑轮个数的判断方法:当需要n 股绳承担重物时,需要动滑轮个数为:1()2()2n n m n n -⎧⎪⎪=⎨⎪⎪⎩当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杠杆一定能够省力B .定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C .动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D .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例2】 如图所示,物体重为40N ,它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10N ,则拉力F 是__N .【例3】 如图,物体A 重120N ,在重力为G B 的物体B 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 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为f .如果在A 上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80N 的拉力F ,物体B匀速上升,则知识点睛例题精讲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不计摩擦、绳重及滑轮重)A .GB =30NB .G B =90NC .f=180ND .f=90N【例4】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挂上砝码A .b 后恰好平衡.若不计动滑轮和绳的自重及摩擦,在A .b 下面挂上一个质量相等的小砝码.则砝码b 将出现的情况是( )A .上升B .下降C .仍保持平衡D .无法判断【例5】 如图所示,滑轮本身质量和摩擦阻力不计,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重物1G 、2G 之间的关系是( )A .21G G =B .2132G G =C .212G G =D .2123G G =【例6】 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忽略各种摩擦及杠杆和滑轮的重力,当提起相同重物时,最省力的是( )【例7】 如图所示,物体P 重2400N ,用图示的装置起吊,滑轮和绳子的重力和摩擦力都可以不计.(1)若一人站在地面上负责向下拉绳,以吊起重物P ,此人的体重至少为多大?(2)若此人改为站在重物P 上,仍由他向下拉绳,匀速吊起重物P (包括自身),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此人的体重为800N ,他向下拉绳的力应是多大?【例8】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其中OA 长1m ,OB 长0.25m ,重物P 为58.8N .滑轮和杠杆质量不计.则重物G 的重力为____.滑轮悬挂点D .C 各受力分别为F D 为______和F C 为_______.【课1】 为了从竖井中提起重为300N 的重物,工人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那么提起重物时所用的最小拉力为(不计滑轮重及摩擦)( ) A .50NB .100NC .150ND .300N【课2】 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 通过滑轮组(滑轮的质量可忽略,且不计轮与轴间的摩擦)拉动物块A 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对物块A 施水平向右、大小为9.6N 的拉力时,物块A 向右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 .【课3】 如图所示,在F 的拉力下,使物体G 匀速上升,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拉力F 的大小是G 的一半B .拉力F 的大小等于G课堂检测C .动滑轮挂钩向下移动2h时,物体G 向上移动2h D .物体G 向上移动h 时,动滑轮向下移动2h【课4】 如图所示,11000N G =,人的体重2600N G =,人站在地面上拉住绳子使物体在空中静止,若不计摩擦及动滑轮的重,则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 )A .600 NB .100 NC .500 ND .0 N【课5】 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400N ,动滑轮的重力为50N ,定滑轮重力为40N ,人的重力为600N ,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力( ) A .218NB .220NC .210ND .236N【课6】 如图所示,物体M 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两边分别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重物A .B 相连.当物体M 匀速向右运动时(线重和滑轮的摩擦不计),重物A 和B 的重力大小为( )A .G A >G BB .G A =G BC .G A <G BD .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能【课7】 如图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不考虑轮重和摩擦).使用时:(1)瘦子固定不动,胖子用力A F 拉绳使G 匀速上升. (2)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B F 拉绳使G 匀速上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F G < B .A B F F >C .2B F G =D .以上说法都不对【课8】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物重为G ,每个滑轮重为G ',为使物体静止,不计摩擦,甲图在绳端的拉力F 1为_____,乙图加在绳端的拉力F 2为_____.【课9】 如图所示,AB 在水平方向上静止,且123BO AB =,当100N G =时,F 为__N .(滑轮重不计)知识点7.轮轴、斜面与滑轮的实验(1)轮轴①定义:轮轴是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的简单机械. ②实质:轮轴实质上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③当动力作用在轮上,阻力作用在轴上时,转动轮轴,动力小于阻力,此时轮轴是省力杠杆.如:自行车脚踏板是省力轮轴.当动力作用在轴上,阻力作用在轮上时,转动轮轴,阻力小于动力,知识点睛此时轮轴为费力杠杆.如:自行车后轮与轴上的飞轮是费力轮轴.(2)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如:向车上装重物时,常用大板搭成一个斜面,把重沿斜面推上去,这样通过斜面搬重物上车比直接将重物提升到车上要轻松得多,使用斜面虽然省力,但是费了距离.知识点8.滑轮组省力、费距离情况的判断及绕线的方法1.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 的判定:要确定绳子的段数,可采用“隔离法”,即将定滑轮部分与动滑轮部分隔离开,设想将已给的滑轮组的定滑轮遮住,再数有多少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则n 就为多少,这包括拴在动滑轮框架上的和最后从动滑轮引出的拉绳、例如,在右图中,沿虚线将滑轮组隔离为两部分,甲图中与动滑轮相连有4段绳子,所以4G F =;乙图中与动滑轮相连有5段绳子,所以5GF =. (1)省力情况:1F G n=(滑轮组竖直悬挂重物)、在不计绳重和摩擦阻力下,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和重物,拉力就是它们重力的几分之一.另外,当滑轮组平放时,这时滑轮组不是承担物重,而是拉动物体,承担的是拉动物体需要的力,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2)费距离情况:s nh =.省力到几分之一,就要费几倍的距离,即省力是以多移动距离为代价的. 2.根据一定的要求设计滑轮组绕线的方法;(1)计算:先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如绳子能承受的拉力和需要承担的物重计算出需要的绳子段数n (如果计算结果不是整数,一律进上去、例如,计算结果为3.2,则n 取4;(2)安装:n 为偶数时,绳固定端固定在定滑轮上;反之n 为奇数时,绳固定端要固定在动滑轮上.具体绕线时,一般先从固定端开始,按顺序由内向外绕,每个滑轮只能绕一次,绳不能相交叉.【例1】 如图所示,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中使用的机械,能抽象为斜面的是( )【答案】C【例2】 利用图中的滑轮组装成最省力的滑轮组用来提升重物,请画出绕绳方法.例题精讲【例3】 在图中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课1】 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省力特点时,某同学做出如图所示实验.(1)在甲图中,该同学分别用力F 1、F 2、F 3使物体匀速上升,则F 1、F 2、F 3的大小关系是 . (2)在乙图中,该同学也分别用力F 1、F 2、F 3使物体匀速上升,则F 1、F 2、F 3的大小关系是 .【课2】 如图所示,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轮拉起重物时所用力的情况,比较甲、乙两图可得结论;比较甲、丙两图可得结论 .【课3】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成滑轮组,以最省力的方式......提升重社,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绳. 课堂检测知识点1.杠杆的基本概念 知识点2.杠杆的平衡条件 知识点3.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知识点4.滑轮的基础知识 知识点5.动滑轮 知识点6.滑轮组知识点7.轮轴、斜面与滑轮的实验知识点8.滑轮组省力、费距离情况的判断及绕线的方法【作业1】如图所示,下列器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作业2】在建筑工地上,王师傅想用撬棒将一块大石头挪开.其实撬棒就是一个杠杆,其支点(O )和受力情况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动力1F 的力臂1L .根据王师傅使用撬棒的情况,可知此时撬棒是一个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等臂”)总结复习课后作业【作业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杠杆一定能够省力B.定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C.动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D.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作业4】某人用100牛的力提起了350牛的重物,那么他可能使用了()A.一个定滑轮B.一个动滑轮C.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D.一支杠杆【作业5】(多选)如图所示,浸在水中的A物体的质量为3kg,B物体的质量为2kg,且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9.6N B.物体A浸在水中的体积为500cm3C.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D.物体B受到的重力和B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作业6】一位同学站在地面上,要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重1000N,而绳子最多只能承受400N的拉力,请你帮他在图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绳子绕法.【作业7】在研究定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小明测量了不同的拉力,记录在下表中.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做以下第3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测量结果是.2)小明分析了全部数据,猜想“自己所用弹簧测力计的重力是0.4N”,并认为弹簧测力计在向下拉时,它自身的重力影响了测量结果.据此,他向其他小组借了一个器材,设计了一个简单方法去验证上述的猜想.通过实验结果,小明发现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小明设计的这个简单方法是 .3)小芳对定滑轮这种特殊杠杆进行了作图(如图示)分析得到:定滑轮是一种 杠杆,所以它应该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她进一步指出,造成上述三次实验数据的原因可能是 引起的.结果,小芳的观点得到了其他同学和老师的认可.【作业8】如图所示,杠杆AB 可绕O 点在竖直面内转动,:2:5AO OB =.杠杆左端悬挂金属块A ,右端悬挂质量为2kg 的金属块B .金属块的密度5×103kg/m 3.当金属块B 没入水中时,杠杆恰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当金属块B 没入酒精中时,需在金属块A 的下面施加竖直向下的 N 的拉力,杠杆恰在水平位置上平衡.(330.810kg/m ρ=⨯酒精,g 取10N/kg ,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演兵1】(2011.昌平一模)图4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中考演兵BAO A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北京中考物理常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八年物理上册知识归纳总结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
声速:声音的传播快慢。
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1、介质种类。
2、介质温度。
记住:15℃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340m/s。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人耳的构造:外耳、中耳、内耳。
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性音调: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音调就低;频率决定音调。
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
(蝙蝠、海豚可发出)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
(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声音的特色。
音色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三种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
乐器(发声体)的音调:长短(长的音调低)、粗细(粗的音调低)、松紧(松的音调低)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物理学角度)。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0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得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得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得超过50dB。
控制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即: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五、声的利用声与信息:声能传递信息。
(雷声、B超、敲击铁轨等)回声定位:声波发出遇障碍反射,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声呐:根据回声定位。
声与能量:声能传递能量。
(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碎石)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笼鱼等。
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
光的传播: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影子、日食、小孔成像等)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99792×108 m/s,计算中取c=3×108 m/s。
(水中:3/4 c,玻璃中:2/3 c)光年:(距离单位)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1光年=9.5×1012 km/s=9.5×1015m/s。
二、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辉发生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两种反射:1、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
(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2、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凸凹不平,凸凹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
(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三、平面镜成像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只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包括透镜)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倒立的。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都是正立的。
平面镜的应用:(1)水中的倒影(2)平面镜成像(3)潜望镜球面镜:1、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应用:机动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2、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镜会会聚于焦点;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射面、天文望远镜)四、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现象:折射使池水“变浅”、筷子“弯折”、水中人看岸上树“变高”。
五、光的色散色散:牛顿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
(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的色光决定,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
2、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呈现什么颜色。
六、看不见的光光谱:把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红外线: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也有能量辐射,不过人眼看不到,这样的辐射叫红外线。
红外线的应用:加热、拍红外线照片诊病、夜视仪、遥控。
紫外线: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
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促进钙质吸收、杀死微生物(紫外线灯杀菌)、荧光物质发荧光。
雾灯用黄光的理由:不易被空气散射、人眼对黄光敏感。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二、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 ) 像距( υ ) 像的性质 应用u > 2f f <υ<2f 倒立缩小实像 照相机u = 2f υ= 2f 倒立等大实像 (实像大小转折)f < u <2f υ> 2f 倒立放大实像 幻灯机u = f 不成像 (像的虚实转折点)u < f υ> u 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四、 眼睛和眼镜眼睛: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
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薄(焦距长,偏折弱)。
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厚(焦距短,偏折强)。
近视的表现: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近视的矫治:佩戴凹透镜。
远视的表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
远视的矫治:佩戴凸透镜。
眼镜的度数:100×焦距的倒数(f100)。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微镜:物镜焦距较短,物体通过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焦距较长,物镜成的像经过它成放大的虚像(像放大镜)。
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注:伽利略望远镜目镜为凹透镜,天文望远镜常用凹面镜作物镜。
视角: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
视角越大,成的像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