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摘录
《众声喧哗》读书笔记
《众声喧哗》读书笔记李苑华网新2015051061当全世界为网络时代的到来而举杯欢腾时,其背后引发的一系列危机仍未获得足够的注意力。
网络直播、自行车共享、分答收费……互联网的共享精神,从不缺席这一时代。
属于私人的内容被纳入公共领域,而公共的空间又逐渐为个人所占据。
公共空间日渐私人化、私人空间日渐公共化。
公与私的界线日益模糊,与每个人切身相关。
互联网时代下,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眼光看待公域与私域之间产生的变化,互联网又对公共领域的建设有着怎样的影响呢?胡泳教授在《众声喧哗》分享了他的收获和看法。
本书概述《众声喧哗》围绕着网络政治学中的重大问题——网络空间中的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来讨论。
首先,前人对公域与私域的讨论为接下来的讨论奠定了基础。
从阿伦特、黑格尔、哈贝马斯等前贤的声音中,公与私应如何划分的意见无法统一,胡泳教授总结为,公共生活是差异化、公共事务、责任性、尊重和协商的领域,私人生活是亲密关系、自发性、相似性及忠诚的领域。
然而在基于数字技术而生的共有媒体作用之下,公域和私域的界线日益模糊。
胡泳教授继续讨论了共有媒体的特性,对大众的影响等。
在共有媒体的个人表达中,胡泳教授首先肯定了网络能实现更完善的自我,接着讨论了个人愿意暴露的原因以及涉及的隐私问题。
在讨论共有媒体对公私边界的重构中,作者着力分析了公共空间私人化和私人空间公共化这两个平衡的过程,表达了实现公共领域的理想的困境以及实现的可能。
结合中国语境,作者多以中美两方对比,认为互联网是公民通过共有媒体影响政治的重要形式。
本书涉及范围广阔,值得论述的点亦不在少数。
几经思考,在此选择个人暴露以及由此带来的隐私问题、网络舆论能否代表普通民众的意见以及中国公共领域的建设进行讨论,期望能对胡泳教授的思想进行一些总结和拓展。
本书框架(一)暴露和隐私1、个人暴露的深层原因网络为何能成为人们分享甚至暴露自己的平台?因为它能实现随时随地连接的便捷性、实现发声的成本降低…….这些答案仅能回答网络成为对话平台的可能性,但不能直指驱动人们分享的动机。
公共议题微博的分布与变化研究:“众声喧哗”与“喜新厌旧”
公共议题微博的分布与变化研究:“众声喧哗”与“喜新厌旧”胡雨濛【摘要】微博作为公共空间,能为民众参与公共事务提供有效的表达渠道,促进社会民主、公平、公正.微博对公共议题的讨论呈现“分散”和“短暂”的特点:网民的注意力被各种议题不等量地切割,微博空间“众声喧哗”;即使一时受到集中热议的话题,所能持续的时间也较短暂,微博讨论总是“喜新厌旧”且“浅尝辄止”.【期刊名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年(卷),期】2014(043)005【总页数】6页(P148-153)【关键词】微博;公共性;集中度;持续性【作者】胡雨濛【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作者介绍:胡雨濛,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杭州310012)公共议题能引起社会普遍关心,成为舆论焦点。
“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1),微博的大容量、低门槛、弱把关等特性似乎使其天然就是一个适于讨论公共议题的平台。
一方面,微博用户可以建立“自媒体”,主导信息传播和观点表达;另一方面,微博用户也能享受充分的“鼠标时代的民主”,根据自己对微博的价值判断,通过转发和评论,烘托出热门微博,形成网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讨论公共议题微博是否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就必须研究这些微博是如何呈现和变化的,包括如何被重复提及、如何被持续讨论。
在微博空间中,不同的议题之间存在着博弈,决定了微博存在特定的分布形态。
某一议题的微博很难占据网民所有的注意力,也不可能成为永恒的微博热点。
由此造成的结果,公共议题的微博似乎“分散”而“短暂”。
网民的注意力被不等量地切割,分配给不同的议题;并且微博对于公共议题的讨论总是显得较为“喜新厌旧”,还未等到一个议题的讨论产生实质的社会效果或者事件告一段落,网民就已经失去了继续讨论的耐心,被更为新鲜的议题所吸引。
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用芒德福的话来说,它带给我们的是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
《标签 社交媒体时代的众声喧哗》章节内容
一、概述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也引发了众声喧哗的现象。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评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然而,众声喧哗也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诸多挑战和问题。
二、社交媒体时代的众声喧哗1. 社交媒体的兴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评台如博博、信信、Facebook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这些评台,人们可以实时共享自己的生活点滴,发表观点和看法,与朋友和家人保持通联,甚至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讨论和表达中。
2. 信息过载与降低门槛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每天都被大量的信息所包围。
从朋友圈的动态消息到全球各地的新闻事件,每一条信息都可能引发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与此社交媒体的使用门槛降低,使得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舆论的制造者。
3. 舆论引导与裙体效应在社交媒体上,一条信息的传播速度之快和范围之广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
一条煽动性言论或者谣言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被无数人转发和评论,形成所谓的“舆论引导”,甚至引发裙体效应。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对问题的客观认识和理性讨论,甚至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三、众声喧哗的问题与挑战1. 谣言与虚假信息在社交媒体上,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传播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由于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障,许多人容易受到谣言的影响,从而产生错误的判断和行为。
这些谣言的传播不仅影响个人的利益,也可能扰乱社会的正常秩序。
2. 负面情绪和焦虑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抱怨、仇恨等。
久而久之,这些负面情绪可能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社交媒体上的压力和攀比也容易让人陷入自卑和焦虑之中。
3. 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在社交媒体上,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随着个人信息的大量共享和泄露,用户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得到了严重侵犯。
网络诈骗、恶意软件等安全问题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困扰和危害。
众声喧哗,网络大V更应承担责任优秀作文
众声喧哗,网络大V更应承担责任优秀作文互联网是虚拟空间,但责任不能虚拟,每一名网民都应葆有责任意识,比如发言应有边界,“你的权利止于我的鼻尖”。
每个人都有话语权,但网络大V因其粉丝众多,且知名度较高而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有学者认为,当名人遇上微博, 他们的舆论能量激增至“满格”,微博时代就是意见领袖的时代。
不管此论是否夸张,大V的影响力都不容小觑。
网友曾有这种说法,“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好像是一本内刊;超过1 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像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 000万,你就是一家电视台。
”有些网络大V的粉丝量高达一千多万,甚至两三千万,他们在微博上挥斥方遒,呼风唤雨,更应该谨言慎行。
比如,一个未经证实的假消息,一旦经过大V转发,瞬间便可能传诸微博各个角落,天下人皆知。
其负面影响不容低估,即便最终被证伪,造成的影响也难以短期内消除。
面对一条可疑的信息,大V在转发前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少一些架秧子起哄的心态。
正如新浪网总编辑陈彤所称,随意转发新闻造成网络轰动效应确实不太妥当,“转发之前最起码应该首先上网搜索一下,查查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历史学者纪连海披露,他曾给一个转发过虚假新闻的资深媒体人发过私信,指责他没有经过核实就发布假新闻欠缺专业精神,甚至怀疑他是否另有目的。
不知道这个资深媒体人到底是哪位,但不少大V都曾转发过虚假新闻。
要求所有的大V都是福尔摩斯并不现实,但大V管住自己的鼠标并不难,遇到一些所谓的爆炸性新闻,不妨缓一缓再转。
大V承担社会责任具有丰富内涵,不随意转发未经证实的新闻只是一个层面。
一个负责任的大V还体现在凝聚正能量、传播正能量,需要理清的是,并非只有唱赞歌才是正能量,“带头维护公民个人合法权益,自觉抵制一切有损他人名誉和利益的行为”“带头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努力成为法治和道德的倡导者”“网络名人应积极倡导社会诚信,为社会诚信建设做出贡献”等都属于正能量。
自媒体的经济属性与盈利逻辑
自媒体的经济属性与盈利逻辑徐思婕 夷陵中学1411班摘要:互联网时代众声喧哗,自媒体则是众声之源。
以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出现,不仅形成了以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传播格局,更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经济现象。
信息爆炸的时代,注意力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而自媒体以“粉丝”形式对注意力吸收的独特方式,对人群的精准定位,对传播效果的精确把握,使得自媒体彰显出了独特而巨大的经济价值,成为了一块创业的热土。
关键词:自媒体;粉丝;传播;受众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422-02互联网“众声喧哗”①: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像互联网时代这样,有这样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可以在其间以零成本、零门槛的方式,向社会和公众发声,从而形成波澜壮阔、蔚为大观传播格局。
随着互联网向社交化、本地化、移动互联化趋势的快速演变②,以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应运而生,成为了新一代互联网传播生态中的主角。
一、自媒体的缘起和演变自媒体的定义。
“自媒体”(We media)这一概念源于硅谷最著名的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是指“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
”③丹·吉尔默是从新闻学的角度提出自媒体概念的,但是自媒体发展到今天,已经远远超越了新闻层面的属性,成为了一种泛化的社会传播机制。
自媒体的缘起。
在2005年前后,新浪网推出博客频道,可以视为中国自媒体发展的起点。
博客风靡之时,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精英名人纷纷在其上开辟个人博客,并聚集起了大批的特定受众,这是粉丝的最初形态。
自媒体的演变。
2009年,受到博客频道的启示,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新浪微博异军突起,席卷社交领域,一时间,微博成为了一种流行景观。
微博的出现,是互联网时代从2.0时代嬗变为3.0时代的标志,也是自媒体成熟壮大的标志。
网络编辑的困惑与思考
对于网编来说 ,只有在转载新 闻的 都是从传统媒体 的电子版逐步发展成综
胁与伤害 ,感觉 比较无助。
时候保持清醒 的头脑 ,不要一味追求点 合性新 闻网站的 ,所以其受重视程度还 “ 严禁 转 载”标 志的文 章 ,才能减 是 报纸的附属品 ,大多都是转载而来 的
编辑工作 中的另外一大 困惑是点击 击率而去 冒险转载一些 “ 来源不 明”或 不是很 高 ,大多数人都认为新 闻网站就 量与质量 的矛盾 、新 闻和资讯 的快速接 有
式多种 多样 ,争议 的内容五花/ I L1,牵 媒体 不尽相同 。传统媒体的稿件见报见 和 反馈 ,这样 会 对读 者 产 生 巨大 吸 引 ' 扯 的媒体 范围广泛。随着网络的普及 、 刊一般有重重把关 ,各部 门各司其职 , 力 ,从而提高网站的影响力 。
新闻侵权 有了新的形式 ,转载文章也难 审查时间也较为充裕 。网络新 闻更追求 逃侵 权官司。因为我国 目前虽 尚未 出台 速度和时效 ,少去 了很多 中间环节 ,经 五 、网编地位不高、培训机会少
面前 ,公众对权威媒体发布 的消息置若 流的氛围和环境 ,它也为虚假的信息提供
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一
-- 一
一一
一
一一
一
一
一 s 一
一
衲闻知但 2 1年第0期 5 01 6 1
新媒体
NEW S RE SEARCH
达到了预期效果 ,便会沾沾 自喜 。看 到 高 、可读性 强、也没 任何 “ 止转载” 禁 里发 出微笑。
大的困惑。比如网海茫 茫 ,在编辑工作 之 外 ,还要 在各 大网站快速转载一些相 动 、直观及受众面广 阔和无边 界性 等特 中接触到的工作内容涉 及面极广 ,常感 关 的新 闻和信息 ,才能完成 自己的本职 点 ,是平面媒体远远不能 比拟的。
众声喧哗读后感
众声喧哗读后感这本书啊,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网络时代我们这些网民的众生相。
以前我觉得网络嘛,就是个想说啥就说啥的地儿,大家都能畅所欲言,多自由啊。
读了书才知道,这背后的事儿可复杂着呢。
网络上的声音那叫一个嘈杂,就像一群人在菜市场里抢着说话。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对的,都想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
这就导致了众声喧哗的局面。
比如说微博上吧,随便一个热点话题,下面的评论五花八门,有理性分析的,有跟着瞎起哄的,还有那种纯粹为了吵架而吵架的。
有时候看着那些互相掐架的评论,我就想,这些人是不是太闲了啊?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这其实是网络这个特殊环境造成的。
在网络这个大舞台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观众。
我们既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又能看到别人的想法。
这本来是件好事儿,能让信息传播得更快,让不同的观点碰撞出火花。
可现实却是,很多时候这些火花变成了战火。
为啥呢?因为大家在网络上说话不用像在现实生活中那样小心翼翼。
网络给了我们一种匿名的保护,就像戴着面具一样,所以有些人就开始放飞自我,想说啥就说啥,也不管会不会伤害到别人。
书里还提到了网络公共领域的问题。
我以前都没怎么想过这个概念,以为网络就是大家随便聊天的地方。
现在才知道,网络其实也可以是一个很严肃的公共讨论空间。
就像我们在村子里有个大广场,大家可以在那里讨论村里的大事一样,网络就是一个超级大的“广场”,大家可以讨论社会上的各种大事。
但是这个“广场”有点乱,没有什么规则。
所以有时候真正有价值的讨论被那些乱七八糟的声音给淹没了。
不过呢,这本书也不是只在吐槽网络的不好。
它也让我看到了网络的潜力。
如果我们能好好利用网络,让大家在理性的基础上进行讨论,那网络就能变成一个非常棒的知识交流和社会进步的平台。
就像把一群聪明的脑袋聚在一起,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那得多厉害啊。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网络有了新的认识。
以后我再在网络上发言的时候,可得多想想了。
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跟着感觉走,随便乱喷。
“众声喧哗”背后的逻辑与秩序
“众声喧哗”背后的逻辑与秩序在现代社会中,“众声喧哗”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无论是在社交媒体上的争议话题,还是在大规模集会上的示威抗议,人们的声音纷至沓来,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声音洪流。
虽然这种现象带来了一定的秩序混乱和信息泛滥的问题,但背后却隐藏着一种逻辑与秩序。
“众声喧哗”背后的逻辑是由个体意见的多样性所驱动的。
在一个多元化和开放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
通过互联网的出现,个体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便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这种多样性的存在使得社会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人们在交流中也更容易发现自己的立场和主张。
“众声喧哗”背后的秩序是由社会舆论的共识所维持的。
尽管人们的观点各不相同,但在某些问题上却存在着共识。
社会舆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的多次交流和辩论逐渐形成的。
社会舆论的共识不仅是对某个问题的认同,更是对社会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
在这种共识的基础上,人们能够形成一种共同的秩序和道德底线,从而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众声喧哗”背后的逻辑与秩序也与个体的权利和自由密切相关。
个体的权利和自由是现代社会的基石,人们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众声喧哗正是在个体权利的保护下实现的,人们可以通过言论和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诉求。
个体的权利和自由并不意味着无序和混乱,而是需要在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内行使。
逻辑与秩序的构建需要个体的理性思考和对他人权益的尊重,以及社会和谐的目标作为指导。
“众声喧哗”背后的逻辑与秩序是一个多元化社会中个体意见的表达和共识的形成。
尽管存在信息泛滥和秩序混乱的问题,但通过个体权利和自由的保护,以及社会舆论的共识,这种众声喧哗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秩序和稳定。
在日后的社会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众声喧哗背后的逻辑与秩序,以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加强监管和引导,以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注:本文所使用的词汇概念参考了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
研究生必读的书籍推荐
研究生必读的书籍推荐1、(美)克莱·舍基:《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互联时代里程碑式著作、全球思想家正在读的20本书之一、《商业周刊》商业书籍。
作者作为“新文化敏锐的观察者”,对人人时代的到来给予了明晰而富有穿透力的解析,并思考了我们是谁,我们可以做什么等问题。
2、(美)凯文?凯利:《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失控》作者从蜂群的行为开始谈起,慢慢揭示一些此前人们并没有强烈意识到的问题,例如:活系统的智慧究竟从何而来?为什么那些看似简单无脑的初级生物能够产生群体智慧?个体的无意识到群体的有意识之间到底是不是鸿沟巨壑?书中涉及的问题纷繁复杂,小到一个蜂群、一组计算机代码、一个封闭试验基地,大到人类进化、人工智能、网络经济等等。
3、(美)杰里米·里夫金:《零边际成本社会——一个物联网、合作共赢的新经济时代》享誉全球的社会发展预测家杰里米·里夫金系统地做出了关于未来世界的三大预测:协同共享经济将颠覆许多世界大公司的运行模式、现有的能源体系和结构将被能源互联网所替代、机器革命的来临将使我们现在的很多工作消失。
4、(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维克托尔耶舍恩伯格在本书中前瞻性地指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并用三个部分讲述了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
本书认为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
大数据将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
大数据已经成为了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
5、(以)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人类简史》讲述了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
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加快乐吗?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众声喧哗》读后感
众声喧哗——是催生民主文化还是带来了网络暴力读完胡泳先生著作的《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和公共讨论》这本书之后,深深觉得互联网真的是一把双刃剑,全看我们使用者如何去使用互联网。
作者胡泳是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是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的人士之一,发表论文数篇,有多种著作及译作,其中《数字化生存》是中国迈入网络时代之际影响最大的启蒙读物。
胡泳先生在《众声喧哗》这本书中主要讲了一个问题,一个关于在网络媒体中公共领域和私有领域的边界模糊的问题。
全书分为六个大的章节,全书的逻辑顺序合理,有条不紊,层层递进,先是引用了大量的文献分析对公与私做出了解释,因为我的阅历有限,对这一部分的理解实在有限。
作者在本书重点强调在共有媒体中公共领域和私有领域的界限以及作者在最后一章提到了在中国国情下,我们的网络空间中的公共领域。
全书通看下来,我对最后一章的兴趣比较大,并且做出这样一个思考,在互联网发展到了今天,众声喧哗的时代,到底催生的是民主文化,还是网络暴力呢?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思考,是因为以前上课时,舆论学老师讲到的舆论该不该被引导,可能这两个问题看起来没有什么联系,但是我觉得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网民意见表达的合理性和掌权者对言论的引导方向。
这本书指出,公共领域和私有领域不能被看作是结构性的东西,而是要将它视为一种流和一种过程,在网络时代,尤其在中国的国情下,互联网的普及率还不是很高,互联网似乎成为我们这些普通百姓发出声音最快捷的方式。
因此中国的互联网环境就显得格外混杂。
而且不同于国外的网络环境,国外发布消息的都是传统媒体,消息就比较正规,但是在我国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看法的机会,于是人人都去讲话,没有人倾听,这样长期发展,不利于营造我国良好的互联网环境。
而且这些新媒体比如微博是只要有钱就可以买热点甚至是爆点,就能决定是让自己的消息在网上是被宣传还是被屏蔽。
长期如此,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微博上的头条几乎都是影视明星,微博将娱乐化的功能放大,减少了普通民众的政治话语。
“众声喧哗”背后的逻辑与秩序
“众声喧哗”背后的逻辑与秩序
“众声喧哗”是指网民使用各种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情感或者观点的现象,它在互
联网时代被放大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这种现象背后,既有自由开放的网络环境,也有
用户对于言论自由的渴求,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首先,网络环境的自由容易引导一些人煽动、散布谣言或者恶意攻击。
当一个话题被
放大到了一定规模,信息传播就变得高速和混乱。
此时,很多谣言、不实消息也会随之而来。
比如,疫情期间,网上流传出不少假的治疗方案,这些方案不仅没有治疗效果,还可
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话题中也时有发生,使得一些网民无法获
得准确的信息。
其次,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很多网民在发表意见时不经过思考,甚至可能有意无意地
抹黑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将引发很多针对个人的攻击,而这可能会损害信息公共
化的基本价值。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大网络舆论监管的力度。
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快立法,规
范网络言论,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以及一些可能伤害他人利益的言论的发表。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尽量自觉遵守网络对于言论自由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价值,不传递和散布与事实
不符的信息,不针对别人进行恶意攻击。
最后,我们也希望网络企业可以加强自律,做到
自我监管。
社会时事政治论文2000字格式
社会时事政治论文2000字格式社会时事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各种题材,时事政治有助于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社会时事政治2000字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社会时事政治2000字论文篇一:《论网络“哥”“姐”热现象与传媒社会责任》摘要:近年来,中国网络“哥”“姐”现象愈演愈烈,各种“哥”“姐”人物层出不穷,这是过度逐利的、社会责任缺失的传媒对公众不当引导的结果,同时也构成了当前“传媒-公众”之间的不自觉共谋的特殊景观。
将试着解读网络“哥”“姐”热现象背后所凸显的传媒社会责任缺失问题。
关键词:“哥”“姐”热;传媒;社会责任近年来,中国的虚拟网络社会中风行着各路以“哥”“姐”为称号的热点人物,他们“被戏谑”、“被中心化”,“被主流化”,他们引发了公众一阵又一阵褒贬不一的热议,同时吸引着众多商业关注,其中的典型如“犀利哥”“凤姐”;然而这些在现实中处于社会边缘的角色,为何一次一次地犹如商品般被送进消费工厂符号化,接受大众狂欢式、围观式的消费?探究现象的背后,不难发现是社会责任缺失的传媒在名利追逐游戏中使他们成为牺牲品。
一、“哥”“姐”热现象2005年前后,将性爱日记上传到互联网上的“木子美”引发大量关注;将大量雷人照片传到互联网上的“芙蓉姐姐”也引得公众热烈讨论。
如果说彼时的这些网络人物的火热现象只是中国网络红人热的滥觞的话,近年来几乎是引发全民关注的“凤姐”“犀利哥”等网络红人,则将中国互联网红人拖进了后“哥”“姐”热时代。
早先的网络红人依靠的是对公众猎奇心理的吸引和对许多敏感话题的底线的扩大来吸引公众的眼球,而后“哥”“姐”时代的他们则无法用简单的猎奇心理来解释了。
公众对“哥”“姐”们的关注,也许仅出于“好玩”或者“恶搞”的心态;我们甚至在“哥”“姐”们身上看到不堪、尴尬的生存状态。
诚如网络上的一种说法:“审美疲劳了,便爱上审丑。
”但这显然不能简单的解释网络“哥”“姐”热现象。
网络公共领域研究文献综述
网络公共领域研究文献综述作者:何霞来源:《西部学刊》2016年第14期摘要:作为公共领域的一种拓展,网络公共领域的研究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回顾了公共领域这一概念的提出及其历史演变,简要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于网络公共领域研究的主要脉络,最后提出了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网络公共领域;历史演变;建构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7-2-0027-02一、公共领域概念的提出及其历史演变一般认为,公共领域的概念渊源出自美籍德裔女思想家汉娜·阿伦特,她认为政治属于行动领域,是公共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
按照她的观点,公共领域意指一个共同的政治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公众作为公共空间的政治成员参与政治的讨论。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问世引来了英语世界对于“公共领域”的讨论热潮。
哈贝马斯把对公共领域的研究限定在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兴衰范围内,将公共领域界定为公共权力领域与私人领域中间地带,一方面它批判致力于公共权力的空间,另一方面,它立足于不受公共领域干涉的私人领域,又跨越了个人和家庭的约束,致力于公共事务。
这也是当时最受认可和普遍接受的概念。
而其历史演变,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古代公共领域、代表型公共领域、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现代公共领域。
古代的公共领域是将政治领域等同于公共领域;到了第二阶段,由于其所成立的前提是除了权贵为主的利益阶层,其他人均不可在公共性中出场,这显然是一种伪公共性的公共领域;在第三阶段中,哈贝马斯主张一种向“所有公民开放、由自由对话组成的、旨在形成公共舆论、体现公共理性精神的、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运作工具的批判空间”;在最后一个阶段中,国家权力及技术统治论的扩张压制了公众的言论自由,再加上商业化原则的侵入使得公共领域遭到了挑战。
二、对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状况的初步认定公共领域的概念来源于西方,被直接用来分析我国的情况,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
众声喧哗读后感
众声喧哗读后感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网络可真是个神奇又复杂的地方。
以前我就知道网络上啥人都有,啥话都能说,但没像作者这样系统地去思考过这背后的事儿。
作者说在网络时代,个人表达就像火山爆发一样,一下子全都涌出来了。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话要说,而且都能找到地方去说,不管是在微博上发发牢骚,还是在各种论坛里长篇大论地讨论个啥事儿。
这就像是一场超级大的狂欢派对,所有人都被邀请了,大家都带着自己的观点和情绪来参加。
就拿那些热门话题来说吧。
比如说某个明星的绯闻一爆出来,好家伙,那网络上简直像炸了锅一样。
粉丝们在这儿维护自己的偶像,说什么都是别人在抹黑;黑粉们就在那边冷嘲热讽,把这个明星以前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都翻出来。
还有那些吃瓜群众呢,一边吃着瓜,一边还在下面评论几句,什么“贵圈真乱”之类的。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网络上的众声喧哗可真是热闹非凡,但也乱得像一团麻。
不过呢,这也不完全是坏事。
因为在这一堆嘈杂的声音里,有时候还真能听到一些很有价值的东西。
比如说一些社会问题,像环境污染、教育公平啥的。
以前可能只有少数专家或者媒体在关注,现在只要有人在网络上提一嘴,马上就会有很多人参与讨论。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不定还真能想出一些好点子来解决问题呢。
就像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关于垃圾分类的讨论,好多人分享自己在国外看到的好经验,还有人提出一些适合我们自己城市的建议,感觉特别棒。
但是啊,这众声喧哗里也有不少麻烦事儿。
比如说谣言的传播就像野火一样,根本拦不住。
一个假消息,可能几秒钟就传遍了整个网络。
我记得有一次看到一个新闻说某个地方要发生地震了,结果好多人都信了,搞得人心惶惶的。
后来才发现是有人在恶搞,这多气人啊。
而且在网络上大家都躲在屏幕后面,有时候说话就特别不客气,互相攻击、谩骂的情况也不少见。
就像两个在网上吵起来的人,要是放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面对面都不会这么凶巴巴的。
读完这本书后,我就觉得我们在这个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里,得学会当一个聪明的听众和说话者。
魏武:新媒体互联网书书单
魏武:新媒体互联网书书单新媒体互联网书书单一:互联网史中国互联网史,这个类别,自然是要看本土人写的了。
这个类别相对来说很轻松,有些书真得就是两天就能翻完。
如果把英年早逝的钱天白教授那份“越过长城通向世界”的邮件算为中国网络时代的第一天的话,中国互联网始于1987年9月20日。
在这近30年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回顾看看。
《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作者:彭兰此书是当年彭兰教授的博士论文,今天她已是人大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导。
这篇论文是当年的中国百佳论文之一,梳理了中国互联网媒体从1994年2004年的历史,资料收集工作相当到位。
《网络江湖三十六计》作者:程苓峰王晶此书专讲中国互联网今天的巨头们如何勾心斗角,一共三十六个案例。
程王两位作者都是出身媒体的实践派人士,本来就擅长写故事,故而这本书写得相当有趣。
《沸腾十五年》作者:林军林军作品,作者又被称为“林校”,qq上有个互联网老兵群,他是一群之长,我猜校长之谓就是这么来的。
这本书也是讲大佬们斗争的故事的,但读起来没有上一本那么轻松。
林军这里有一个失误。
第一本书,出自博士手笔,前后耗时数年,材料使用上,颇见作者的梳理功力。
第二本书,则是讲故事,讲得生动就行,不求材料齐全。
而林校此书,堆了很多材料,但不知是功力问题还是时间问题,梳理得又不够,故而经常会发现读着读着,这个故事还没完,已经开始另外一段了。
不过,如果你有耐心的话,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作者:方兴东王俊秀我对方兴东博士是很有些微词的,但这个微词是限于他治理运营公司的领域。
对于他就博客这个概念在中国推动所做出的贡献,我还是抱有相当敬意的。
这本书,严格意义上不是方兴东和王俊秀写的,而是编的,书中有大量的网络文字被使用进去。
但考虑到专述博客的书很少(刘津著有一本《博客传播》的理论书),这本书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网络战争》作者:张鸫从封皮以及书名上就可以看出,这本书是某本热门书的山寨作品,作者东鸟,不知何方神圣。
作为一种主张的_互联网公共性_读王淑华_互联网的公共性_洪长晖
新闻窗2015年第六期NEWS WINDOW “互联网是网络公众基于公共利益进行表达沟通的公共广场。
”这是王淑华博士在其新作《互联网的公共性》中给出的界定。
众所周知,互联网以开放、平等、协作、共享为精神宣称,开启了人类传播的新格局,在世人的评价体系里有各种对互联网的褒扬。
在笔者看来,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协作、共享在传播学的视域中可以归结为一点:传播权力的转移。
在互联网到来之前,我们可能最熟悉的有关“公共领域”的表述是来自哈贝马斯。
在其广为引用的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哈贝马斯这样描述:“公共领域是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进行调节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作为公共意见载体的公众形成了。
”①不过,尽管哈贝马斯的表述广为人知,可是公共领域的概念首创者却不能归之于他名下,王淑华博士首先就梳理了“公共领域”概念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可以这么说,在读过《互联网的公共性》一书的前两章,就可以掌握了“公共领域”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历史与流变。
一、公共性何以可能?不过,在关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论述同时,需要特别注意哈贝马斯本人所指的公共领域主要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尤其是17世纪末到18世纪巴黎或伦敦的咖啡馆、沙龙或宴会中,后延伸至音乐会、展览馆、剧院等场所,遍布19世纪的欧洲及美国②。
换言之,公共领域(publicsphere)同时也和具体的空间(space)联系在一起,尽管两者之间的区别更为重要。
更进一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实质上是在一种“理想型”(idealtype)的层面上论述的,这就意味着完全符合规范的标准“公共领域”是不存在的。
传播学者胡泳也特别强调,公共领域首先是一个参与性的自我决定、审慎选择和自觉合作的领域,所有这些都是在同等的人中间进行的,其逻辑同国家与市场都判然有别③。
而且,在各种形态的公共领域中都必须具备一个前提:作为公共意见载体的公众。
然而,恰恰是公众这样一个群体,它不是理所当然的,可以一起来回顾一下当年杜威与李普曼之间的论战,其核心分歧就是对公民自治的不同认知。
守正创新:在众声喧哗中唱响主旋律
守正创新:在众声喧哗中唱响主旋律在当前数字时代中,我们经常听到各种声音,信息的传播已经越来越容易,任何人随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个时代充满了众声喧哗,有些人可能会被拖向一些消极的方向。
因此,守正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守,即保持正确的方向和价值观;正,即秉持诚实、公正的原则;创新,则是走出自己的新路,不断进步,不断学习,追求新的突破。
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在众声喧哗中唱响主旋律。
首先,我们需要守正。
现在充满了快餐文化和肤浅的浮华,不少人沉迷于表面的虚荣与光彩夺目的喧闹中。
这种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必须看到它背后的真相,坚守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没有价值观的引导,我们很容易迷失自己,被时代的浪潮裹挟。
换句话说,守正就是要遵循一个稳定的规律,坚守自己的信仰,清晰自己的目标,并始终保持一个正确、积极的心态。
其次,我们需要保持“正”性。
无论做什么,我们都应该遵循真实、公正的原则。
这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对于任何时代都是极其重要的。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每个人都能够发表看法,但很少有人真正能够分辨真假信息。
这就使得大量非法或不实信息得以传播,严重影响公众的判断力。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一份客观、公正的态度,同时能够根据自己的原则和逻辑运用现有的信息和知识来进行分析和辨别。
最后,我们需要不断创新。
在数字化时代,任何一个领域都在快速发展和变化。
为了不被这些变化所淹没,我们必须不断学习,追求新的突破,不断创新。
这个时代需要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去思考如何完成有意义的事情。
正是由于这种创新精神的引领,我们才能为这个多元化时代打造新的旅程和新的机遇。
如今,守正创新已成为我们应对众声喧哗的必备能力之一。
在这个充满信息和是非之争的时代里,唯有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准则,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不断创新,才能在众声喧哗中唱响主旋律。
我们需要从自己做起,向身边的人传递这种精神,成为一个正确、公正、创新的力量,驱动着自己和周围的人往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
众声喧哗简介
《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触及了网络政治学中的一个重大话题——网络空间中的私域与公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信息时代的开端,公与私的含义和边界都出现了不容忽视的游移。
本书主要探讨,经由新的共有媒体的作用,传统的公私两分如何在社会和政治的双重压力下产生消长和易位。
作者把各种基于数字技术、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消解了传统的信息中介的媒体系统称为“共有媒体”。
《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把共有媒体作为一种多层面现象加以研究,它涵盖了新闻和舆论、政治话语和叙事、社会交往和个人心理等多个领域。
共有媒体可能和已经对政治及新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这种媒体中,个人如何进行自主的信息发布和知识生产?作为公众之声,共有媒体的力量和弱点何在?能否形成充满活力的公共话语?共有媒体超越传统媒体的界限,具备社区性、互动性和匿名性等不同面相,对这些面相该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框定?最重要的问题是,在经由数字网络而塑造的新的传播空间里,谁治理,以什么条件,谁受益?共有媒体中表达和讨论的特点,一方面促进了个人的自我表现,从而让个人得以尽可能充分地发展自己独特的内在生活,另一方面又把对私人生活的侵入变成日常现象,使自我实现成为一种赝品,更像是从俗从众,而非真正的个人主义;一方面鼓励了公共生活的多元化,促成了各种议题与公众的组合,另一方面各种异议又很难导致共识,网络讨论存在责任缺失、“回声室效应”以及“丛林法则”盛行等沟通障碍。
作者简介胡泳,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学院访问学者,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的人士之一,2005年被搜狐评入“10年影响中国互联网的100人”。
发表论文数十篇,著作包括《网络为王》《黑客:电脑时代的牛仔》《另类空间》等,译作包括《数字化生存》《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等,其中《网络为王》是国内首部全面介绍互联网的诞生、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的专著,《数字化生存》是中国迈入网络时代之际影响最大的启蒙读物。
《众声喧哗》书摘
导语:如果说19世纪见证了货物传送的成本下降,20世纪见证了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下降,那么21世纪将要见证的是,思想和信息的传递成本会急剧下降。
个人化的内容、个人化的体验、个人化的服务人们对这些传播方式的是与非尚在争论不休,但无可怀疑的是,越来越多的政治话语将以新的传播方式出现,这意味着一种更加人性化、两级化和充满争议性的对话,公共事务和繁复的私人意见在紧张的、快速流动的媒体中缠绕在一起,难解难分。
网络政治学→1.网络空间中的政治问题,如网络空间是私域还是公域?网络空间中权力归属于谁?何为虚拟空间?2.网络与政治的关系,即网络技术对真实世界政治的影响。
在网络技术的作用下,直接的政治参与是否成为可能?通过网络传播信息对传统政治管理组织体制有何影响?网络如何进一步促进自由和平等的政治生化的发展?李普曼《幻象公众》公众现在成为了一种幻象。
现代社会迷于暴露,这种爱好被媒体和我们已经习惯的监视行为所滋养。
共有媒体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生产率悖论:到处都可以看到计算机时代,只有生产率统计除外。
贝尔预测:一旦步入后工业社会,便会回到政治哲学的根本问题上。
也就是说,实现了物质极大丰富的工业社会,会带来诸多多元性问题,如教育、运输、福利、城市规划、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医疗等,为了解决问题,政治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当我们在讨论新媒体的政治后果时,必须考虑新的社会分层因素,因为在网络论域中的活跃人群主要由白领构成。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结构是高度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在不影响其平衡的情况下更易于创新。
虚拟的数字文化的特征:无时间的时间和没有固定空间的空间,身处“结构性的精神分裂条件”中,人们丢失了自我感。
鲍德里亚《媒体意义的内爆》:符号和信息的激增使得所有内容相互抵消,这一过程导致了意义的崩塌和媒体与现实区分的瓦解。
在媒体讯息无处不在的社会里,意义发生了内爆变成了没有内容的噪音。
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
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电信赢家》导论一、信息社会理论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和传播媒介,极大地缩短了信息传递的周期。
信息内容处在永久性的动态发展过程中,突破了狭隘的地域界限和时间限制,其传播速度之快,交流范围之广都是从前难以企及的。
这场信息革命不会局限于技术本身,它可能改变的东西与一些最为基础的因素相关,包括:文化的传播方式、个人彼此沟通的方式、社会管理自身的方式等。
这些都会因为数字技术的突破性变化而变得与以往有所不同。
其中的核心在于,如果说19世纪见证了货物传送的成本下降,20世纪见证了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下降,那么21世纪将要见证的是,思想和信息的传递成本急剧下降。
数字技术拥有将声音、数据、影像和文字传送给终端用户的传输能力。
信息也会由于永远在线的技术设施、功能强劲的移动通信和随处渗透的互联网而变得无所不在。
未来世界:一个信息传递成本低到几乎为零的世界,人们随时随地可以联上网络,距离变成了无关紧要的东西。
这些崭新的传播方式的共同特点是个人化,这种个人化包含3个层面:个人化的内容,个人化的体验,个人化的服务。
内容生产、传布和使用的工具已被交到每个人的手中,信息权力被大大分散了(一种极端的挂念甚至宣称“处处皆中心,无处是边缘”)。
结果是改造了互联网,影响了政治,动摇了新闻业,并使难以数计的普通人有了发言权和与他人交流的机会。
这些新的传播方式肯定是一把双刃剑:在最坏的时候,它产生的是喋喋不休的妄语累积成的一个巨大的信息垃圾场,在最好的时候,它营造了一种良好的信息和思想交流的氛围和坏境。
沃尔特?李普曼,1927年的著作《幻象公众》,公众现在已经成了一种幻象。
网络空间中私域与公域的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信息时代的开端,公与私的含义和边界都出现了不容忽视的游移。
新的传播手段把越来越多的人联系在一起,产生了流动于各种媒体之中的爆炸性增长的信息,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谈论各种各样的话题,在此情况下,“公众”失去了原有的实体性的意义,变得非实体化和无形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摘录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研究互联网,在作者看来,是“试图跟踪一个快速移动的靶子”(P368),因为在这些著述“问世的时候,有些内容也许已经需要修订了。
这是所有描述互联网的著作都不得不面对的窘境。
”(P368)所以,作者的意图“不是提供一幅地图,而毋宁是提供一个路标”(P368)。
□“如果说19世纪见证了货物传送的成本下降,20世纪见证了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下降,那么,21世纪将要见证的是,思想和信息的传递成本会急剧下降。
” (P1)□网络环境下的意见特性:“在最坏的时候,它产生的是喋喋不休的妄语累积成的一个巨大的信息垃圾场;在最好的时候,它营造了一种良好信息和思想交流的氛围和环境。
人们对这些传播方式的是与非尚在争论不休,但无可怀疑的是,越来越多的政治话语将以新的传播方式出现。
这意味着一种更加个人化、两极化和充满争议性的对话,公共事务和繁复的私人意见在紧张的、快速流动的媒体中缠绕在一起,难解难分。
” (P3)□网络政治学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网络空间中的政治问题,如网络空间是私域还是公域?网络空间中权力归属于谁?何谓虚拟国家?(2)网络与政治的关系,即网络技术对真实世界政治的影响。
在网络技术的作用下,直接的政治参与是否成为可能?通过网络传播信息对传统政治管理组织体制有何影响?网络如何进一步促进自由和平等的政治生活的发展?网络对国际关系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P4)□网络中的“公众”:“‘公众’失去了原有的实体性意义,变得非实体化和无形化。
新的公众不仅没有形体,甚至也没有空间位置。
构建它的是在社会的多样化空间中发生的公共谈话,有几乎无穷无尽的声音参与进来。
” (P4)□作者提出的“共有媒体”概念:作者“把各种基于数字技术、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消解了传统的信息中介的媒体系统称为‘共有媒体’。
如此共有媒体,即是指由所有人进行的传播(communications for all, by all)。
” (P5)作者“把共有媒体作为一种多层面现象加以研究,它涵盖了新闻和舆论、政治话语和叙事、社会交往和个人心理等多个领域。
共有媒体可能和已经对政治及新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在这种媒体中,个人如何进行自主的信息发布和知识生产?作为公众之声,共有媒体的力量和弱点何在?能够形成充满活力的公共话语?共有媒体超越传统媒体的界限,具备社区性、互动性和匿名性等不同面相,对这些面相该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框定?最重要的问题是,在经由数字网络而塑造的新的传播空间里,谁治理,以什么条件治理,谁受益?这些政治的经典问题在赛博空间里和在传统的自然空间里一样重要。
” (P5)□网络环境使人“产生了一种普遍的解放感。
与此同时,这也潜移默化地使人丧失了历史深度和特殊的地区认同,飘流到虚拟的数字文化当中。
这种文化的特征是无时间的时间(timeless time)和没有固定位置的空间(placeless space)。
” (P12)□麦克卢汉:媒介及讯息(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人的延伸(extensions of man)、重新部落化(retribalization)、“地球村”:“第一,一切媒介对人类的心理均产生影响,这个影响和媒介传达的外在信息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媒介真正传播的不是具体的内容,而是其本身的特性,因为正式媒介决定了信息的清晰度和结构方式。
第二,任何一种新技术或新媒介的出现,都会导致一项新的延伸,而电子技术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就像非电子技术是人的肢体的延伸一样。
第三,从媒介演化的角度去解读历史,有三种基本的技术革命:一是拼音文字的发明,它打破了原始部落人感官的平衡,突出了视觉的作用;二是印刷机械的推广,加快了感官失衡的进程;三是电报的发明,预告了电子时代的来临,因为电子技术要恢复人的感官平衡,因此足以使人重新部落化。
第四,电子时代就是新‘部落人’的时代,‘电子媒介造成的重新部落化,正在使这颗行星变成一个环球村落’。
” (P18)□“自媒体”(we media)的运作方式:与传统媒体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自媒体的运作方式是‘发布,然后过滤’,而传统媒体则是‘过滤,然后发布’。
理想的目标因此成为:未来人人都可以是记者。
” (P20)□关于媒体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三种主要观点:“第一种观点把技术作为一个直接引发社会变化的独立变量。
这种‘硬性的’或曰强硬的决定论认为,信息技术(或其它技术)将大大改变社会及人的思维方式,或者已经实现了这种改变。
而‘软性的’或曰温和的决定论则构成了第二种观点,认为技术只是引发社会和行为变化的诸多因素中的一个关键的因素。
第三种观点化因为果,认为社会及其价值体系趋势技术朝某些方向发展,因而技术从属于社会及其价值观。
” (P21)最后一种观点是互为因果论,“认为技术与社会之间存在相互交织的复杂关系,在特定的情形下,任何一方都可能影响另一方朝不同的方向发展。
” (P22)□作者所持的媒体“建构论”:“社会变化有其内在动力,新媒体自身并不能够改变中国社会,决定变化力度的是,要看新媒体在多大程度上被采纳、使用和组合进入社会结构之中。
” (P23)“数字技术是被植入预先确定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中的,在技术的动态趋势和保持现状的惯性作用之间存在很大的张力。
如果技术的特性与现存范型相口齿和,那么它就可能促进变革的发生;如果两者彼此不协,必有其一被迫对自身进行调整。
” (P23-24)□公与私的原始区分有一种等级秩序,公优于私。
但在自由主义传统中,这种秩序遭到质疑,私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P28)□密尔(穆勒)为何非常警惕“得势舆论和得势感想的暴虐”:这种社会暴虐——即社会本身作为集体而凌驾于构成它的个别个人——的危害比国家权力造成的危害还大,“比许多种类的政治压迫还可怕,因为它虽不以极端性的刑罚为后盾,却使人们有更少的逃避办法,这是由于它透入生活细节更深得多,由于它奴役到灵魂本身(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论自由》,许宝马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页)”。
(P33-34)□阿伦特的“公共”:“公共世界是我们一出生就进入,一死亡就弃之身后的世界。
它超越了我们的寿命,过去是如此,将来也一样;它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已存在,在我们的渺渺一生之后仍将绵延持续。
这不仅仅是我们与那些和我们共同生活的人共同拥有的世界,而且也是与我们的前人和后代共同拥有的世界。
但这一共同的世界只有出现在公共领域中这一程度上,才能在时代的变迁中经久不衰……在我们之前的许多时代——但现在已不再如此——人们进入公共领域是因为他们需要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或者与别人共同拥有的东西,以使自己比别人更加持久永恒。
(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上海人们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不参与政治的自由”……是“我们现代人所享有的最重要的消极自由之一。
”(Arendt, H., On Revolution, New York: Pelican Books, 1977, pp. 279-280)□“维基百科全书”的创始人之一吉米·威尔斯:“你能够写下持久的东西的唯一办法,是和你持完全相反的看法的人也同意你。
”(Quoted in Gillmor, Dan, We the Media, Sebastopol, CA: O’Reilly Media, 2004, p. 149)□“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小世界问题”): 通过一个朋友的网络,最多只需要经过六步,就可以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人。
(Watts, Duncan J., Six Degrees: The Science of a Connected Age, New York: W. W. Norton, 2003)□网络的“回声室效应”(echo chamber effect):信息或想法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得到加强。
(在特别营造的小天地之中得到虚假的保证,仿佛与自己的信念相抵触的事实全都不再存在。
)(P218)□理想公共话语的6条原则:(1)正式的民主程序:形式上的平等、自由言论和结社自由以及新闻自由,这些民主程序的存在都是为了保证一种公共空间的存在,个人可以在其中参与公共生活;(2)落到实处的理性:提出主张、提供证据、发展驳议……照顾到情绪在建立人们之间的联系上所起的作用。
赢得争论和建立与维护关系可以说在公共话语中是同样重要的;(3)反思性:情况变化过快,导致价值和假设无法长期站住脚。
这种反思性不仅必须在个人层面上展开,也必须在系统层面上展开;(4)互惠性:构成孤立与欣赏之间的一种参与形式;(5)认识差别:多数群体应该认识到少数群体看待世界的方式可能截然不同;(6)中和:态度的中和。
(P282-283)□“几块石头加一盘散沙”——孙立平说中国社会社会学家孙立平将中国社会描述为“几块石头加一盘散沙”,“几块石头”是指经济精英、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结成的巩固的联盟,“一盘散沙”就是指社会大众。
两者之间争取自己利益的能力高度失衡。
(P301)□《南方周末》的负责人说,《南方周末》是在解一道“三元方程”,这“三元”是:是否符合政策环境、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符合新闻人的理想且对得起大历史。
(范以锦:《南方报业战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中国网络言论现状:在中国现实的政治环境下,网络言论平台更多地在涉及对外关系、台湾问题以及弱势族群正当权益问题上发表意见。
好的一面在于,这或许开启了社会政治参与的一种新形式;不足的地方则是,网络上充斥着大量幼稚和偏激的言论,批判情绪还没能上升为系统化的思考,网民也没有养成通过理性讨论来进行判断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P316)□中国的网民表达为何稍显不理性:中国公民普遍害怕冒犯权势,因为权势阶层拥有破坏他们的生活的力量。
而在互联网上,人们最终发现了一个相对可以免于恐惧和限制的公共空间,情绪的亢奋和批评的激烈便犹如洪水出闸。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的新媒体比起其他媒体来,更加缺乏平和与理性;也表明,在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下,网络活动较之其他国家更具政治意义。
(P311)□如果一个社会不允许甚至从未想到设立“出口”,特别是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这样的社会“实际上是一个缺乏体内自动平衡机制的有缺陷的社会,是一个不具备自我警报系统的社会。
长此以往,无疑充满了危机和陷阱。
一方面,这个国家被弥漫于社会各层面的普遍腐败所侵淫;另一方面,在这个缺乏必要的报警系统的社会中大多数人逐渐丧失了必要的敏感性,不自觉地以为社会现状总是处在安全系数以内,结果,隐含在社会中的种种严重问题和潜在的社会冲突被一再掩饰过去,直到某一时刻不可避免地突然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