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设计方案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设计方案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设计方案5篇科学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参与科学活动,幼儿能够培养观察、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下面将介绍5个适合幼儿园大班的科学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1:探索物体的浮沉原理活动目的:引导幼儿了解物体浮沉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践观察探索物体在不同密度液体中的浮沉状态。

活动步骤:1. 给幼儿准备几个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如木块、橡皮泥球等。

2.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有些物体会浮在水上,而有些物体会沉到水底?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猜想。

3. 将准备好的物体逐个放入水中,观察和记录它们的浮沉状态。

4. 引导幼儿讨论观察结果,总结物体浮沉的原理。

活动2:探索光的传播路径活动目的:通过实践观察,培养幼儿对光线传播路径的认知,并了解光的基本性质。

活动步骤:1. 准备一个黑暗的房间,放置一个小孔板。

2. 引导幼儿围绕小孔板,观察光线传播的路径。

3. 将一个小手电筒放在小孔板后面,使光线通过小孔照射到另一面墙上。

4. 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光线的路径和特点。

活动3:观察植物生长过程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耐心,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需要的条件。

活动步骤:1. 准备一些种子、土壤和小花盆。

2. 引导幼儿将种子放入土壤中,用透明的保鲜膜覆盖住小花盆。

3. 每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发芽、生长和开花等过程。

4. 引导幼儿讨论植物所需要的光线、水分和养分等条件。

活动4:制作简单的物体机械模型活动目的:通过制作机械模型,帮助幼儿理解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活动步骤:1. 准备一些卡片、胶水、彩色纸等材料。

2.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简单的物体机械模型,如摇摆摆动、滚动等。

3. 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机械模型的运动方式和背后的力学原理。

活动5:研究动物的习性与适应性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动物观察和研究能力,了解动物的习性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活动步骤:1. 带幼儿到室外或动物园等地方,观察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模式。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8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8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8篇)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蜡烛的作用及用途。

2.观察蜡烛在不同材料上的凝固状态。

3.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蜡烛、打火机、纸、理石板活动过程:1.谜语导入——心细如线,胸怀大志,燃尽自己,照亮别人。

让小朋友们猜出谜底是蜡烛。

2.出示蜡烛并且观察蜡烛,发现蜡烛遇冷水凝固的现象,观察蜡烛油在不同材料上的凝固状态。

3.讨论举出蜡的3种不同用途。

4.会制作两种不同的蜡烛花,点燃蜡烛,让蜡烛油滴在水、纸、布、理石板上,发现它的变化。

5.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并独立创作一幅蜡染画。

活动延伸:1.在家里与妈妈一起创作小蜡烛,找一个灌装的饮料桶,把蜡和蜡笔削入桶中;2.加热并搅拌里面的蜡和蜡笔,使之熔化;3.把熔化的蜡液倒入好看的容器中,放入棉线做烛芯;4.冷却后好看的蜡烛就做成了。

科学乐园:生活中蜡的妙用可真不少,如:小蜡笔、制作蜡像、防水密封,还能去除房间里的异味等作用。

教学反思认识和探索环境是人类的本性,新《纲要》中对幼儿科学领域教育的目标指出,要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并能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本次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做,活动内容方面既考虑到了符合幼儿的现有的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既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又有助于拓展孩子的经验和视野。

在互动方式上,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有机的结合并相互渗透注重孩子学习的综合性、趣味性、操作性和游戏性。

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促进信息的获得和观察、感知能力的发展。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 知道各种动物之最,了解一些动物的各种特征,积累相关经验。

2.能大胆讲述自己知道的动物之最,体验交流分享的乐趣;主动探索动物之最的问题,积极寻找答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电池》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电池》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电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第三节《认识电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电池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用途,掌握正确使用电池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电池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用途,了解电池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会正确使用电池,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池的内部构造和原理。

2. 教学重点:电池的种类、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电池、电池盒、小灯泡、小风扇、展示图片等。

2. 学具:每组一份电池、电池盒、小灯泡、小风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电动玩具,让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个玩具为什么会动呢?”(2)引导幼儿猜测,然后揭示答案:“是因为电池为它提供了能量。

”2. 讲解电池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用途(10分钟)(1)教师展示各种电池,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它们的特点。

(2)讲解电池的内部构造和原理,让幼儿了解电池的工作过程。

(3)介绍电池的种类和用途,让幼儿认识到电池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演示正确使用电池的方法(5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正确安装电池,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2)让幼儿动手实践,学会正确安装电池。

4.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电池盒、小灯泡和小风扇,提问:“如何使用电池让它们工作呢?”(2)教师示范连接方法,让幼儿观察并理解。

(3)让幼儿分组实践,尝试连接电池盒、小灯泡和小风扇。

5.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幼儿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电池的知识,谁能来说一说电池的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2)引导幼儿思考电池的环保问题,如何回收和处理废旧电池。

六、板书设计1. 电池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用途2. 电池的内部构造和原理3. 正确使用电池的方法4. 电池的环保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电池,并说明它的特点。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1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1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 (15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 1设计理念1.对序数的认识:序数表示事物在计算时或排行时的次序,如日常使用的第一、第二等表示次序的数,是在基数前加“第”来表示。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遇到的简单问题。

大班幼儿在该课程内容上的发展目标为:确定某一目标的空间方位,指出前往目标的路径;理解数字的序数意义,懂得数字可用来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

3.幼儿基础分析:初入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空间方位经验,如上、下、里、外、前、后等;对数字表示的序数意义(如排列位置)有初步的经验认识(小区楼房上的数字、电影院座椅上的数字等);大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得到进一步深化,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运用幼儿前期思维发展的基础和学习生活经验进行本节活动的学习,是对幼儿多方面素质发展的巩固和深化。

教学目标1.学习从不同的起点与方向辨别序列中物体的排列位置,建立辨认物体排列位置的思维方法。

2.理解序数的意义,能够用“第几”准确表示序列中物体的排列位置。

3.在游戏中发展观察、分析、判断、交流等能力。

教学活动一、设疑导入,呈现基础经验情境设计:现场请三位小朋友在幼儿的前面站成横向一排,辨别他们的位置。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乙小朋友站在什么位置?幼:在中间(或在XXX的旁边,或在第二个)。

师:你怎样知道他的位置的?幼:我是看出来的(或我是数的)。

【注:若出现“第几”的资源,教师要呈现孩子对“第几”的认知思维过程,若孩子只能说出“中间”等概括性方位词,教师也表示认可,随即进入第二环节】(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为了了解幼儿的经验基础,从孩子们的回答中,老师能很快地发现幼儿现有的经验基础。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探索活动,让幼儿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2、愿意用完整的语言讲述探索的结果。

3、发展听觉分辨能力,激发探索周围世界的兴趣。

活动准备1、幼儿经验准备:请家长在家引导幼儿注意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钟声、电铃声、喇叭声等。

2、物质准备:(1)、每组桌面上分别放置小鼓、三角铁、木鱼、小铃、圆舞板、铃鼓等各种乐器以及瓶盖等。

(2)、和幼儿一起收集纸盒、纸杯、线、牛皮筋、牛奶瓶等物品。

(3)、录有各种悦耳及刺耳声音的磁带、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1、通过探索,感知声音(1)自主玩耍桌面上的乐器,让幼儿了解乐器发出声音的方法。

教师:今天来了很多小乐器,你们试一试,应该怎样演奏他们呢?请幼儿自由玩乐器,并探索使乐器发出声音的方法,可以敲、摇、碰、拍、弹、晃等。

教师小结:乐器都可以发出声音,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发出声音的方法也不同。

(2)通过操作,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师介绍小实验方法:将瓶盖放在小鼓上,边敲打小鼓边让幼儿理解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幼儿自由地再次玩乐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了解人发出声音的原因。

教师:我们人站着不动,为什么会发出声音说话呢?请小朋友用手摸自己喉咙,喊“啊――”。

然后请幼儿说一说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感知声带的震动)。

师幼共同小结:不论什么东西,振动了才会发出声音,不动它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2、自主尝试,探索声音(1)请幼儿尝试让活动室里的物品发出声音。

(2)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及发现。

教师:小朋友,你刚才使什么物品发出了声音?用的什么方法?鼓励幼儿大胆讲述他的探索以及探索结果。

(3)教师小结:生活中的物品都可以发出声音,发出声音的方法是各种各样的。

3、听听玩玩,辨别声音(1)教师播放两段录音,请幼儿听一听,说一说,有什么不同的感觉?(2)教师小结:有好听的声音,有不好听的声音。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让硬币浮起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让硬币浮起来》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物体浮沉的原理,了解硬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硬币会沉入水底。

2. 学习实验操作步骤,掌握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

3. 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学会用观察、记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三、教学准备:1. 硬币若干枚2. 容器若干个3. 水4. 实验记录表5. 画笔、彩纸等装饰材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引导幼儿思考:硬币会浮在水面上吗?为什么?2. 实验操作:教师演示如何让硬币浮起来,引导幼儿观察实验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3. 探索发现: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实验结果,让幼儿尝试解释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评价幼儿对物体浮沉原理的理解。

2. 关注幼儿在讨论中的交流、合作能力,评价幼儿的表达、沟通能力。

3. 收集幼儿的实验记录表,评价幼儿的观察、记录能力。

六、教学设计:1. 活动时间:25分钟2. 活动地点:幼儿园实验室3. 活动对象:大班幼儿4. 教学方法: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小组讨论、启发引导七、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硬币浮起来的实验,激发幼儿兴趣。

2. 实验操作:教师演示如何让硬币浮起来,幼儿跟随操作。

3. 观察记录:幼儿自行操作实验,观察并记录硬币浮起来的过程。

4. 小组讨论:幼儿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发现。

八、教学策略:1. 采用生动有趣的实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通过观察、记录、讨论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4. 注重幼儿的操作安全,确保实验过程顺利进行。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材料的安全性,避免使用有毒、易碎的物品。

2. 注意幼儿的实验操作安全,避免硬币误吞等意外情况发生。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精选21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精选21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精选2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篇1一、选材此活动的选材来源于生活,筷子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一种餐具,他们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进食是我国的一大特点。

常言道,心灵手巧。

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细协调动作。

用筷子夹食物时,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

从大脑各区分工情况来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动的区域要比其它肌肉运动区域大得多,肌肉活动时刺激了脑细胞,有助于大脑的发育。

可见,及早进行手的活动功能训练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享受用筷子进餐的乐趣,另一方面对幼儿的智力发育也有好处。

中班幼儿的小肌肉不断的发展,可以掌握多种动作技能,而且会比较协调。

但班里大部分幼儿不会使用筷子吃饭。

因此,我选择此教材让幼儿在游戏练习中学会使用筷子,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1、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

2、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

3、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

为此,我作了以下的准备: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每组一只托盘,内放煮熟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卖汤圆》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三、教学方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在本次活动中,我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1、示范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动作要领,通过教师准确的示范动作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和基本动作技能。

幼儿园大班科学《我爱发明》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我爱发明》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我爱发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发明创造的含义,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2.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精神,学会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发明创造的基本过程,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引导幼儿进行发明创造的实践。

三、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发明创造的图片、视频、实物等。

2.学具:纸杯、吸管、剪刀、胶水、彩笔等。

3.环境创设:发明创造展示区、操作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各种发明创造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二)基本环节1.讲解发明创造的含义(1)教师简要介绍发明创造的概念,让幼儿了解发明创造的意义。

(2)邀请幼儿举例说明发明创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发明创造的实践(1)教师出示纸杯、吸管、剪刀、胶水等材料,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用这些材料进行发明创造。

(2)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发明创造作品,如纸杯电话。

(3)幼儿分组进行发明创造,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4)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发明创造作品,并进行简要介绍。

3.发明创造的分享与交流(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发明创造过程和心得。

(2)其他幼儿对分享的发明创造进行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积极参与发明创造。

五、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能够主动参与发明创造的实践。

在分享与交流环节,幼儿能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评价他人的作品。

但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部分幼儿的合作意识较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一)导入1.教师出示各种发明创造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是手机,是谁发明的呢?幼:是贝尔发明的!师:对了,手机是贝尔发明的。

那你们再看这个,这是什么?幼:这是电视!师:很好,电视是谁发明的呢?幼:是贝尔和福莱发明!师:不完全正确,电视是由多位科学家共同发明的。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精选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精选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精选5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1活动目标:1、学习用轮廓线表现蚂蚁的结构,并通过头和身体的方位变化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

2、创造性地想象蚂蚁过冬的有趣情景,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1、幼儿每人一张“蚂蚁的家”、红黑蓝三色粗细笔。

2、欣赏作品三张:蚂蚁搬花生、蚂蚁宴会、蚁后生宝宝。

3、展示板背景:蚂蚁过冬。

活动过程:一、导人情景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动物们开始准备过冬了。

每种动物都有自己过冬的好办法。

今天我们来做地下考察队,一起走到地下去访问小蚂蚁。

二、欣赏讨论1、出示背景“蚂蚁过冬”。

小蚂蚁的家在地下的洞里,一个蚂蚁洞有许多洞穴,四通八达,进出非常方便。

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小蚂蚁的家里去看一看,好吗?2、打开一号家。

这是一群工蚁的家,工蚁们在干什么呢?(工蚁们在搬一颗花生)小蚂蚁搬的花生怎么这么大?(因为我们人很大,看上去这颗花生很小,可是小蚂蚁很小,看上去这颗花生很大)这么大一颗花生,工蚁们是怎么搬的呢?(有的用头顶,有的躺在地上用力推,还有的用手拉)你认为哪个工蚁用的力气最大?(用头顶的工蚁)(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蚂蚁的身体哪一部分不是用图形来画的?(身体部分是用弯弯曲曲的线来画的)蚂蚁有三对足,第一对足是从头和身体连着的地方长出来的,就像人的手一样;第二对足是从腰间长出来的;第三对足是从身体下面长出来的。

腿是笔直的吗?(弯弯的,前腿朝后弯,后腿朝前弯。

)大家一起用力气,这群勤劳的工蚁从秋天开始搬食物,除了搬花生还可以搬什么呢?(蛋糕屑、小米粒、玉米粒、小虫子等)现在家里的食物堆得满满的,足够蚂蚁们吃上一个冬天了。

3、打开二号家。

这是一群兵蚁的家,兵蚁们正在举行宴会,它们是怎样开宴会的呢?(它们坐在桌子边,有的蚂蚁举起酒杯,有的在喝酒)坐着的蚂蚁和站着的有什么不一样呢?(坐着的蚂蚁第二段身体应该弯弯的,站着的是平平的)(演示头和第一段身体)画第二段身体老师也觉得有点难,该怎么画小蚂蚁才会坐下呢?(幼儿:该把身体横过来画)兵蚁的家里真热闹。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优秀教案集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优秀教案集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优秀教案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水世界》第三节《水的三态变化》。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固态、液态、气态的基本概念,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以及与水三态变化相关的简单实验。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的基本概念,理解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2. 通过实验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的三态的概念及相互转化过程。

难点:水的三态变化实验的操作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器材(冰块、热水、干冰、烧杯、酒精灯等)、视频素材。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冰块、热水和干冰,让他们描述这些物质的状态。

提问:这些物质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吗?2. 新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讲解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的基本概念。

演示水的三态变化过程,讲解相互转化的条件。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如何将冰块变为水?如何将水变为水蒸气?分析例题,引导幼儿思考并找出答案。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讨论:每组讨论一个水的三态变化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各组分享实验成果,讨论实验现象。

5. 动手实验(10分钟)指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水的三态变化实验(如冰块融化、热水蒸发等)。

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水的三态概念和相互转化过程。

拓展讨论:水的三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奇妙的水世界——水的三态变化2. 内容: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实验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出水在固态、液态、气态下的样子。

请举例说明水的三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固态:冰块;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找不同》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找不同》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找不同》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找不同》章节。

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事物,培养幼儿发现事物不同之处的观察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找不同的方法,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事物的不同之处,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

2. 培养幼儿动脑、动手能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找不同的方法,能够发现事物的不同之处。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细微的不同之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找不同游戏卡片、PPT、实物模型。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张找不同游戏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

(2)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2)教师讲解找不同的方法,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颜色、形状等。

(3)教师示范解题过程,让幼儿跟随操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找不同游戏卡片,让幼儿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3)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找不同的方法。

4. 小组合作(10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找不同游戏卡片。

(2)小组成员共同观察、讨论,找出不同之处。

(3)小组代表汇报成果,其他小组评价、补充。

(2)教师提问:“你们在找不同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3)教师鼓励幼儿积极思考,敢于表达。

六、板书设计1. 找不同方法: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颜色、形状等。

2. 例题及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不同游戏卡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2024年幼儿园大班《我们的祖国真大》科学活动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我们的祖国真大》科学活动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我们的祖国真大》科学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可爱的祖国》第三节《我们的祖国真大》。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我国地理位置、了解我国行政区划、感知我国地域辽阔。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了解我国地域的辽阔。

2. 通过观察、思考,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国家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及地域辽阔。

难点:如何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我国地域的辽阔,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中国地图、地球仪、行政区划图、彩色笔。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地球仪,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在哪里吗?”通过地球仪让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

2. 讲解与互动(15分钟)(1)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讲解我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地图,找出自己所在的城市,了解我国地域的辽阔。

(3)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如:“请同学们观察地图,找出我国最高的山峰、最长的河流。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画纸上绘制中国地图,并用彩笔标注自己所在的城市,培养空间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大我们的祖国真大2. 小我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域辽阔3. 地图、山峰、河流等图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的一个著名景点,明天向大家介绍。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互动、实践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我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地域辽阔。

但部分幼儿在空间想象力方面仍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周围的环境,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城市,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15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本活动运用的知识是有关于饱和溶液和改变液体密度等有关知识。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

增加溶剂密度的方法:添加溶质。

本活动的科学原理在于将糖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使该溶液的密度增大,沉入水底。

活动目标1.通过感受不同水的变化,萌发幼儿初步的探究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

2.引导幼儿初步的尝试、感知和发现饱和溶液。

3.让幼儿乐意用自己的语言与同伴交流实验过程与结果。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尝试自己动手制作饱和溶液。

活动准备两杯有颜色的水,两杯透明的水,白糖,小勺,筷子。

(此材料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1.看一看,想一想谈话导入:“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有什么?我要变个神奇的魔术,把红色的水倒入透明的水中,看看会发生什么?(老师边讲述过程,边着重提出:将有颜色的水慢慢的缓缓的倒入透明的水中)这杯透明的水还跟刚才一样吗?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红色的水现在在杯子的上面还是下面?2.试一试:小朋友,那么你们想做这样好看的水吗?现在请你们用桌上的水来试一试,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出这样奇妙的水来。

(教师给幼儿分别提供一杯透明的水和一杯红色的水,请幼儿倒一倒,看看能不能倒出两层的水来。

)3.说一说:导语:你们透明的水有什么样的变化?(教师请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实验的方法和结果)想知道老师的魔术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别着急,让我们先来看看大屏幕。

(放课件)你看到了什么?屏幕上的实验成功了吗?为什么?(因为和老师的水一样分为上下两层)他是怎么做的?(请幼儿自由回答)请小朋友观察老师这杯有颜色的水与你们有颜色的水有什么不同。

(有没融化的糖,水很稠)因为老师在水里加了好多好多的糖,直到水吃饱了糖,再也吃不下去,变成了饱和溶液。

水吃了那么多的糖,就会变得重起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10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10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10篇)屈老师教案网优秀幼儿园教案库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汇总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跳绳计数设计思路:在运动会跳绳比赛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跳绳计数的结果产生了分歧,原因在于跳绳计数方法不对,计数结果不准确,孩子们觉得不公平。

《3—6岁儿童研究与发展指南》提出:5—6岁幼儿已能发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并从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为抓住幼儿生活中出现的“真”问题,并以此作为支持幼儿研究和发展的契机,我们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的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2.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跳绳计数,研究正确计数。

3.能与同伴分享合作,协商解决遇到的问题。

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来自幼儿真实生活的录像片段——“跳绳比赛争执瞬间”,记录纸和笔。

2.经验准备:活动前请幼儿和家长一同搜集有关体育竞赛的资料,观察了解各种竞赛的进程和名次确定的方法;幼儿已有跳绳和跳绳计数的经验。

重、难点分析1.重点:经由进程实践,尝试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举行跳绳计数,在不断加强计数兴趣的进程中研究精确计数。

准备应用实践体验法、讨论法与游戏法突破这一重点。

2.难点:能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办理。

准备应用开导提问法、活动延伸法突破。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观看录像,进行讨论。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录相,请你们看一看,录相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看完录相后提问:(1)录相中的小朋友因为什么事情发生了争执?屈老师教案网优秀幼儿园教案库(2)为什么会出现跳绳计数不清的问题?2.第二遍录像(慢速播放),便于幼儿观察跳绳速度与计数速度的对应关系,分析现场计数时出现的问题。

提问:(1)为什么会出现跳绳计数不清?问题出在哪儿?(2)假如是你,会怎样为跳绳计数?3.小组实践,集体分享:如何使跳绳计数更准确。

(1)幼儿分组活动,每组取一根跳绳。

幼儿可以边实践,边商讨计数方法,并通过图画标记等形式记录跳绳计数的方法。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1一、活动目的:1. 初步了解简单的统计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敢于尝试和探索,学习分类和统计,并能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 引导幼儿用绘画和简单的图表记录探索的过程和发现。

二、活动准备:1. 4个小货架、商品若干(如文具类:水彩笔、铅笔、写字板、胶泥;餐具:杯子、盘子、碗、勺子;食品类:糖果、面包、乐百氏奶、牛奶;水果类:苹果、梨、香蕉、柚子;数量在10以内,分装于篮子里)。

2. 幼儿人手一份:游戏棒、三角片、圆片一篮(数量分别在10以内)、水彩笔、白纸1张、统计表1、统计表2人手一张张、夹板一张、统计员标志牌一块。

3. 磁性黑板1张,大统计表1张;新年小舞台场景布置(中国结1个、灯笼8个、娃娃2个、腰鼓4个);新年老人1名,礼物若干;三、活动过程:(一)、尝试,探索统计的方法设置悬念,以神秘客人让老师考考小朋友引题。

请幼儿用自己的方法在白纸上记下自己篮子里的游戏棒、三角片和圆片的数量,尝试统计的方法。

师:(用神秘的口吻)小朋友,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有一位你们非常非常喜欢的客人要来和你们玩,想不想知道是谁呀?我先不告诉你们,不过,他想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看看你们能不能将篮子里的各种物品的数量点数清楚并用又整齐有清楚的好办法记录在白纸上。

然后他就会来和我们玩的,想不想见到他呀?那我们就赶快行动吧。

(二)、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

(1)、交流与讨论: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下来的?并一一展示有代表性的幼儿作品(有图画记录、图画加数字记录等),教师适当评价幼儿记录方式的优缺点。

最后展示表格记录,说明表格记录的优点(整齐、明确、容易比较多少)(三)、游戏:小小统计员(1)、请幼儿分组为新年老人的小小超市整理货物并在画有物品简图的统计表上(见统计表1)记录货架上各种货物的数量。

师:好了,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位神秘的客人的任务,我们一起数1,2,3,他就会来的。

大班科学游戏教案20篇

大班科学游戏教案20篇

大班科学游戏教案20篇《大班科学游戏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游戏教案20篇!(1)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工具用处大》含反思设计意图: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因此,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现象。

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接触很多工具(铅笔、橡皮、水果刀等)对它们十分感兴趣,但幼儿对工具的认识仅是一些感性经验,对工具的具体用途、种类还不是很了解。

本次活动我让孩子通过操作、观察及其讲述等手段,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增添一些科学知识。

活动目标:1、通过交流展示各种工具,初步感受工具的种类很多。

2、在观察操作尝试中感知工具的作用很大,发展综合能力。

3、能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观察和探索的乐趣。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1、课前幼儿收集各种工具。

老师和幼儿到室外寻找特殊的工具。

2、卷笔刀、削苹果机,刨子,开瓶器。

以及相对应的辅助用品。

活动过程:一、尝试操作使用工具1、师:前几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工具,今天让我们就来试试这些工具,看看它们有什么用。

(幼儿分别操作工具,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二、交流工具使用方法1、师:刚刚小朋友都使用这些工具,请你来说说你使用了什么工具?做了什么事情?2、幼儿讲述使用过程和方法。

3、教师小结:这些工具有的是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有的是在学习中用到的。

4、师:桌子上还有一些工具请你看一看,玩一玩,它有什么用?5、分类并认识字卡。

师:现在请大家把这些工具,按照不同的用途帮它们分分类。

(幼儿操作)师:你为什么把这些工具都放一起?(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出示字卡:学习工具、生活工具、交通工具、通讯工具。

4、再次分类及巩固。

教师出示有字卡的篓子,请幼儿再次分类。

幼儿园大班科学《种子》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种子》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种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种子的形态、颜色、大小等特点。

2.引导幼儿认识种子的重要性和作用。

3.让幼儿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提高幼儿对自然界的认识。

4.引导幼儿发现身边的种子,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种子形态、颜色、大小等特点。

2.种子的重要性和作用。

3.种子的生长过程。

4.身边的种子。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种子的形态、颜色、大小等特点,引导幼儿认识种子的重要性和作用。

难点:让幼儿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理解种子萌发后,通过根茎吸收水分和养分,形成嫩芽,然后成长为植物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1.种子模型。

2.种子图片或视频。

3.真实的种子,如花生、葡萄、苹果等各种水果含有种子的部分。

4.盆栽,培养土和种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先播放或出示种子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幼儿了解种子的外观形态。

然后教师对种子进行简单介绍,例如种子是植物的种类,通过种子植物才能繁衍后代等。

2. 学习核心•种子形态、颜色、大小等特点通过让幼儿观察近距离的种子模型,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种子的外观特征。

•种子的重要性和作用通过呈现真实的含有种子的水果,让幼儿发现身边的种子,询问幼儿种子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导幼儿回答,比如种植新的植物、提供营养等。

•种子的生长过程教师利用图示和简单的语言介绍种子的生长过程,例如种子萌发后,通过根茎吸收水分和养分,形成嫩芽,然后成长为植物。

•身边的种子通过观察身边的种子,如玉米、花生、葡萄等,让幼儿更加深入地认识种子的特点和作用。

教师可利用显微镜让幼儿观察种子的微细结构,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3. 巩固练习教师将一些不同种类的种子放到幼儿手中,让幼儿用手触摸种子,感受它的质感和大小。

教师还可以用盆栽展示不同种子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亲手种植种子,观察它们的成长变化。

4. 教学反思在这堂课中,我们主要围绕种子的形态、颜色、大小、作用、生长过程和身边的种子等方面进行了学习和探讨。

幼儿园大班科学《彩珠算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彩珠算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彩珠算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彩珠算盘》是一个经典的智力玩具,具有简单易学、有趣好玩的特点。

幼儿园大班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可以利用《彩珠算盘》提高孩子的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本次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引导幼儿使用彩珠算盘,让幼儿初步了解数字的加减法,掌握简单的数学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耐心和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活动目标如下:•让幼儿初步了解数字的加减法,掌握简单的数学计算方法。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敏感性和观察能力。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自信心,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提高幼儿对彩珠算盘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三、教学内容1. 知识点本次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彩珠算盘》和相关数学知识点。

具体包括:•彩珠算盘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数字的表现形式。

•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 教学策略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1.观察和讲述让孩子们观察彩珠算盘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讲解数字的表现形式等。

2.操练和操作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孩子们尝试自己动手操作彩珠算盘,进行简单的计算。

3.体验和应用通过趣味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数学计算和彩珠算盘的乐趣和意义,提高兴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简单的引导,让孩子感受到《彩珠算盘》带来的乐趣和神奇,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和演示讲解彩珠算盘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演示简单的操作流程,并让孩子们觉摸和操作一下。

3. 操练和操作让孩子们自己练习和操作,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4. 游戏和体验通过趣味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数学计算和彩珠算盘的乐趣和意义。

5. 教学反思教学要点:•让孩子听得懂、看得懂、动手体验。

•让孩子感受到数学计算和彩珠算盘的乐趣和实用性。

•培养孩子对彩珠算盘的兴趣和爱好,鼓励孩子自主探索和学习。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在孩子们中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孩子们对彩珠算盘的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5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设计意图:一次,我拿着镜子从外面走进活动室,镜子的反光照在室内墙壁上,产生了光斑。

孩子们不停地去追捉光斑,我一晃动镜子,光斑就跳跃移动,孩子们很好奇。

于是,我抓住孩子们的这一兴趣点,设计组织了这个活动。

目标:1.积极主动地探索光斑的形成、变化,产生探索的兴趣,体验探索的乐趣。

2.乐于用语言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发展观察力、想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准备:1.本活动应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室内有从户外射进来的阳光。

2.镜子、剪刀、固体胶、铅笔、橡皮泥、纸等若干,分别装在塑料筐中。

3.幼儿具备有关镜子的感性经验,并会用多种方法制作图案。

过程:1.自由探索――光斑从哪里来?①游戏:镜子和光。

教师和幼儿一起拿着镜子在有阳光的地方玩耍,把光反射到天花板或墙壁上。

②提问与交流:你是怎样玩的?这些亮亮的、晃动的是什么?(光斑)光斑是从哪里来的?它为什么会动?③小结:镜子将光反射在墙壁上就会产生光斑,光斑随镜子的晃动而晃动。

2.引导探索――光斑的形状为什么会变化?①墙上的光斑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明白光斑的形状与镜子的形状及其照射角度有关)②光斑照在墙上像什么?3.深入探索:怎样使光斑的形状发生变化?①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②幼儿操作、实验。

引导幼儿将自制的各种图案或图形粘贴在镜子上,再玩“镜子和光”的游戏。

③幼儿相互交流发现了什么。

延伸活动:1.针对幼儿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带他们到室外作进一步的探索。

2.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除改变光源的位置和在镜子上贴物外,还有哪些方法能改变光斑的形状。

3.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实验:把月光、灯光作为光源,探索镜子能否制造晃动的光斑。

活动反思: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

本次活动的内容就是源于幼儿对光斑的兴趣,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数独》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数独》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数独》教案
一、教学内容概述
本节课旨在让幼儿掌握数独游戏的基本概念与规则,通过实践练习,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解
1. 认知层面:确保幼儿能够识别并解释数独游戏的玩法。

2. 技能层面: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能够独立完成数独挑战。

3. 情感层面:在游戏中找到乐趣,点燃对数学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要点解析
重点:让幼儿掌握数独的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难点:通过游戏活动,提升幼儿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技巧。

四、教学策略与活动
1. 情境激发:利用数独游戏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用5分钟时间进行热身。

2. 规则明晰:通过一个简短的示例,清晰阐述数独规则,用10分钟进行讲解。

3. 动手实践:发放数独卡片,让孩子们在10分钟内尝试解决难题。

五、教学资源与环境
提供数独游戏卡片、书写工具,并确保环境有利于专注和创造。

六、教学过程的精细调整
1. 自然过渡:在环节之间使用自然语言切换,避免生硬机械的连接。

2. 丰富表达:使用多样句式和词汇,避免重复,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温度。

3. 情感融入:在讲解中加入适当的情感描述,让孩子们感受到数独的乐趣。

4. 个性化调整:在数独游戏中加入一些个性化元素,让孩子们感受到教师的独特见解。

5. 逻辑梳理:对教学内容进行有序排列,确保孩子们能够逐步构建知识框架。

七、输出成果预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10xx大班科学教学设计作为老师,我们必须要根据教材设定合理的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xx大班科学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通过观察,引发幼儿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激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1、ppt课件:动物保护色。

2、音乐:森林的早上。

3、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课题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石头上的袋鼠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图片上有什么? 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石头上有一只袋鼠。

引导幼儿发现石头和袋鼠的颜色很相近。

小结:动物保护色可以让动物隐身,不被侵害。

二、动物的隐身绝招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2 / 10小动物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呢,我们一起把小动物找出来,好吗?说一说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2、观看课件(1)袋鼠躲在和自己相同颜色的石头上。

(2)狮子躲在黄黄的草丛中。

(3)刀郎藏在绿色的xx上。

(4)青蛙藏在绿色的xx里。

(5)蝴蝶藏在花丛中。

(6)斑点蛙藏在水草中。

(7)紫色的蟹蛛藏在紫色的花瓣上。

3、这些动物都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呢?小结:隐身。

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2、教师讲述xx:盔甲刺猬:硬刺xx:快跑3 / 10壁虎:自切黄鼠狼:臭气四、游戏:躲猫猫1、播放音乐:森林的早上2、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在教室里寻找适合自己躲藏的地方。

篇二:xx大班科学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知道冰的特征,了解冰的融化过程。

(重难点)2.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从多角度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冰块、ppt课件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冬天到了,今天冷吗?今天冬爷爷给我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但是要请小朋友们来摸一摸,猜一猜。

2.请个别幼儿摸一摸,然后说一说摸到的是什么东西,摸上去是什么感觉。

3.对了,你们都猜对了,冬爷爷给我们带来的是冰。

二、通过观察讨论,了解冰的外形特征。

1.冰是什么样子的?2.它摸上去是什么感觉?3.xx去去有什么味道?4 / 104.它是什么颜色的?5.集体小结:原来冰是物色无味的,是透明的,摸上去是冰冰的,你们喜欢冬爷爷送的这个礼物吗?三、通过讨论,了解冰融化的过程。

1.今天冬爷爷的礼物中还藏着秘密,在冰块中还有一个小礼物,你们有什么办法能把这个礼物从冰块中拿出。

2.通过比较、实验,知道冰融化的过程。

(1)要求:老师这边有许多材料,有温水,热水,凉水,你们觉得那个水能够很快的把礼物拿出来呢?(2)请幼儿猜想。

(3)通过实验让幼儿知道融化的时候温度越高,冰融的越快。

(4)你们看冰在慢慢的变小,我们把冰放在水里并慢慢变小的过程叫做融化。

(5)冰融化了变成了什么呀?(水) (6)你们觉得那个融化的最快呢?3.小结:师:“原来温度xx就融化的越快!“四、经验拓展,知道冰的作用。

1.提问:(1)在你们的生活中冰有什么作用呢?(2)小结:你们可真棒,原来冰有这么多用处。

2.欣赏冰雕展5 / 10在我国的哈尔滨,他们那边每年到了冬天都会举行冰雕展,他们用冰雕刻成各种各样的样子,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播放冰雕的课件)篇三:xx大班科学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了解动物的特殊本领,知道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与动物有关。

2.能利用对动物本领的的认识进行大胆想象,设计自己的的新发明。

活动准备各种动物图片及根据动物发明的物品的图片,笔、纸等。

活动过程1.音乐导入:《动物模仿操》,随音乐做动作。

师:刚才我们做了《动物模仿操》,你喜欢小动物吗?你喜欢什么的小动物?为什么喜欢它?它有什么本领?下面老师跟小朋友一起认识几个小动物朋友:2.出示图片一:师:你喜欢小鸟吗?它有什么本领?幼儿:小鸟会飞,能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我们一起模仿小鸟飞。

师:我们如果想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要怎么办?幼儿:坐飞机。

师:我们一起学飞机起飞的动作。

师:飞机与小鸟有什么相同之处?得出结论:飞机是根据小鸟的原理制造的。

3.图片二:蜘蛛知网。

师:蜘蛛为什么知网?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与蜘蛛网相似?(渔网、捕蝶网、纱网、等。

)结论:生活中的网状物品就是根据蛛网的原理制造的。

4.图片三:海底世界。

师:水里有什么?鱼有什么本领?鱼用什么游泳?(鱼鳍)出示船的图片。

师;鱼鳍像船的什么?(船桨)我们模仿一下划船的动作。

你们看鱼鳞向我们见过的什么?(瓦片)6 / 10结论:瓦片是根据鱼鳞的原理做的,船就是根据与游泳的本领制造的。

5.总结:其实,只要你是个细心观察的孩子你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仿照小动物本领做的。

6.游戏:猜一猜我们来玩个游戏。

逐一出示鸭子(袋鼠、蝙蝠、蚊子、章鱼):下面我会出示很多图片,仔细看如果你觉得哪张图片是仿照鸭子(袋鼠、蝙蝠、蚊子、章鱼)做的你就大声喊“停”。

活动延伸:1.小朋友开动脑筋时刻到了,快动脑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仿照小动物做的?大象——吊车螃蟹——钳子变色龙——迷彩服人跳舞——机器人跳舞鲨鱼——潜水艇等。

2.我们小朋友来当小发明家根据小动物的本领,也来设计个小发明吧。

互相交流自己的小发明,结束活动。

篇四:xx大班科学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发展,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1.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西瓜、桃子的图片若干,不同种类的拼插玩具和废旧材料。

2.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课件3.颜色或图案不同的数字1-6的卡片。

7 / 104.7的分和式记录表。

活动过程一、情境创设1.拍手游戏: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复习6的组成。

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每组组长自报家门,教师为每组贴上相应的羊羊贴画。

3.师: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师还特别为你们请来了一个朋友(出示数字7),让数字7作裁判,评判出究竟是哪只羊羊队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xx大战1.数字7裁判为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准备了7件物品。

(出示西瓜、桃子、拼插玩具和一些废旧材料),但是数字7可给你们提要求了:(1)请每组幼儿拿到7件物品后不要乱动,先观察这些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再把这些物品分成俩份,并说出你分的依据是什么?转动脑筋,看看哪组分得方法多?(2)分完后要把你分的结果填写到记录表上。

2.幼儿分组合作进行分解、记录,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

喜羊羊队材料:桃子图片;美羊羊队材料:西瓜图片;沸羊羊队材料:金鱼图片;懒羊羊队材料:拼插玩具;暖羊羊队材料:奶盒和奶瓶;慢羊羊队材料:各种纸盒(牙膏盒、药盒、烟盒)。

等等3.幼儿汇报4.教师小结。

引导幼儿归纳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

5.数字7裁判评出优胜奖,给予鼓励。

三、教师课件8 / 10演示7的分解和组成,并发现规律。

四、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1.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张数字卡片。

2.找朋友。

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拿数字卡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

3.幼儿互相检查,找到的朋友对不对。

4.汇报。

我是草莓3,我是草莓4,我们合起来是数字7,我们俩是好朋友。

(俩个好朋友互相抱抱) 五、延伸我们学习了数字2-7的分解,也知道他们的分解方法有多种,请幼儿回家自己探索8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你能找到怎样的规律。

篇五:xx大班科学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2、幼儿能感知水的三态变化,初步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电热水壶一个、凉玻璃片、装有热水的玻璃杯子、每人一块冰、图表活动过程1、情景设置:9 / 10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让我们一起数1、2、3把它请出来好吗?2、出示冰块,感知,讨论教师出示冰块,引导幼儿感知,教师启发式的提问。

(1)小朋友这是什么啊? (2)讨论xx有什么不同?(3)小朋友,那水为什么会变成冰啊? 3、观察和实验实验一:教师将电热水壶中的水烧开,幼儿仔细的观察,之后教师再出示相应的图表一。

提问:(1)小朋友,你们要仔细的观察热水壶,告诉老师你看见什么了?(2)那水和水蒸气一样吗?(3)想想水为什么会变成水蒸气啊? 实验二:在热水杯上放块凉玻璃片,幼儿再观察,并出示图表二。

提问:(1)小朋友,老师在热水杯上放了一块凉玻璃片,你们仔细地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2)你们想一想为什么会有小水滴呢?10 / 10实验三:幼儿分组实验,自己操作教师发给小朋友每人一块冰,幼儿自己操作,感知观察,动手体验探究的乐趣。

出示图表三。

4、听故事,播放多媒体课件,《小水滴旅行记》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和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提问:(1)小水滴被太阳公公晒着变成了什么?(水蒸气) (2)水蒸气在天空遇到冷变成了什么?(小水滴) (3)小水滴遇冷变成了什么?(雨,雪)(4)最后小水滴又回到了哪?(大地)5、看水的三态循环图加深幼儿对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的了解、活动延伸游戏:集体游戏《我是一滴快乐的小水滴》把自己化作水滴以游戏的的形式巩固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