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问卷中的社会测量与操作化问题
社会学研究方法___5测量及操作化
![社会学研究方法___5测量及操作化](https://img.taocdn.com/s3/m/177edb8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9.png)
第十一页,共33页。
测量层次的数字特性总结
定类测量 定序测量 定距测量 定比测量
类别区分
有
有
有
有
(=、=)
次序区分 (>、<)
有
有
有
距离区分 (+、-)
有
有
比例区分
有
(×、÷)
第十二页,共33页。
测量
特征
数字特征 平均量度值 统计检验
教学目标:教学生如何做社会研究(step by step ) Step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社会研究? Step2:教学生选择什么研究? Step3:教学生如何做研究计划? Step4:教学生如何从理论研究走向经验调查? Step5:教学生选择谁开展调查? Step6:教学生如何调查(如何收集问卷资料)? Step7:教学生如何调查(如何收集实地资料)? Step8:教学生如何调查(如何收集文献资料)? Step9:教学生如何调查(如何收集实验资料)? Step10:教学生如何分析收集的资料? Step11:教学学生如何报告研究成果?
第二十四页,共33页。
四、语义差异量表
是用一组意义相反 的陈述或形容词构 成一份评价量表, 以用来测量人们对 某一特定概念或事 物的不同意识和感 受。
第二十五页,共33页。
测验
测验是以间接的方式收集个人的态度、人格结构和心理行 为等方面资料的方法。它是一种标准化了的程序,在这个 程序里,受测人对一组预先设计好了的刺激做出反应,这 些反应能够使得测验者能够以一个数或一组数来描写受测 者,并有这个数或一组数推论受测者拥有这个测验所想测 量的心理行为的状况。
第二十九页,共33页。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案第4章 测量与操作化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案第4章 测量与操作化](https://img.taocdn.com/s3/m/200f8189d0d233d4b14e6999.png)
第4章测量与操作化(9学时)作为一种认识社会现象的活动,社会研究必然会涉及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的问题。
社会研究的资料以及社会研究成果的质量,都直接与测量的质量紧密相连。
因此,社会研究者必须高度重视测量的工作。
在本章中,我们将对测量的概念与特征、概念的操作化过程、指数与量表、测量的层次、测量的信度与效度等内容进行介绍。
第一节测量的概念与层次一、什么是测量美国学者史蒂文斯认为:测量就是依据某种法则给物体安排数字。
这一定义被许多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所采用。
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下述定义来进一步解释测量的含义:所谓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手表示出来的过程。
测量的主要作用,在于确定一个特定分析单位的特定属性的类别或水平。
它不仅可以对事物的同性做定量的说明(即确定特定属性的水平),同时,它也能对事物的属性做定性的说明(即确定特定属性的类别)。
而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所进行的大部分测量往往都是这种定性的测量。
二、测量的四个要秦为了更好地理解测量的概念,有必要对构成上述测量定义的四个必不可少的要素进行专门的说明。
这四个要素是:测量的客体、测量的内容、测量的法则、数字或符号。
(1)测量客体,即测量的对象。
它是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的事物或现象,是我们要用数字或符号来进行表达、解释和说明的对象。
(2)测量内容,即测量客体的某种属性或特征。
实际上,在任何一种测量中,我们所测量的对象虽然是某一客体,但所测量的内容却并不是客体本身,而是这一客体的特征或属性。
(3)测量法则,即用数字和符号表达事物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操作规则。
也可以说,它是某种具体的操作程序和区分不同特征或属性的标难。
(4)数字和符号,即用来表示测量结果的工具。
比如,120厘米、110厘米等等就是测量桌子高度所得的结果;350元、400元等等就是测量人们收入的结果。
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进行测量的结果中,许多是用数字来表示的。
三、社会现象的测量我们知道,测量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十分普遍,也十分成熟。
社会学:社会调查方法试题预测(三)
![社会学:社会调查方法试题预测(三)](https://img.taocdn.com/s3/m/0e3965a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a.png)
社会学:社会调查方法试题预测(三)1、填空题综合评价法的具体操作方法较多,其中()和()应用范围较广。
正确答案:聚类分析法;综合指数法2、问答题怎样进行资料定性分析?正确答案:资料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江南博哥)、要素分析和归类。
在社会调查研究前期准备阶段和资料整理阶段,已进行了大量这方面的工作。
资料分析阶段的定性分析可以说是对此前定性分析结果的进一步确认、更新和补充。
其主要任务是:第一,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设计调查方案时,我们已经规范了所用的概念和变量。
但在调查过程中,特别是问卷调查中,会发现对个别概念的不同理解,对这些概念,需要结合调查资料,再做斟酌或修订。
第二,对原来调查资料的分类以及所使用的概念、变量间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确认,以便求得更准确的定性分析。
第三,根据整理后的调查资料,从定性角度对原定的研究假设和理论建构证实或证伪,或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3、填空题常用的表示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等。
常用的速度指标有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1%的绝对值,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等,对它们的统计分析属于()正确答案:动态分析4、填空题在现代社会中,抽样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主要类型,即抽样调查。
正确答案:问卷方法;统计分析方法5、名词解释实地观察正确答案:实地观察是指在现实社会生活场景中所进行的观察。
它不需专门对观察场所和观察对象进行控制,而是直接地深入到现实生活场景中,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
它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适用于定性类型的调查研究。
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社会现象的绝大多数观察都是实地观察。
6、填空题集体访谈也叫(),实际上是()的一种扩展形式。
正确答案:会议调查法;个别访谈7、填空题相关分析和()是对变量间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的两个阶段。
正确答案:回归分析8、填空题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首先是社会的(),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
第三章 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讲解
![第三章 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bffdb4f581b6bd97f19ea59.png)
概念 1(工业化)←——→概念 2(亲属关系)
│
│
↓
↓
↓↓
↓
↓
指标 1 指标 2 指标 3 指标 1 指标 2 指标 3
│
││
│
↑
↑
相关
指标体系
设计调查指标,一般都是以一定的理论
假设为指导,每一个理论假设是由若干个概
念组成的,每一个概念又需要通过若干个调
查指标来反映社会现象,这样就形成一个完
整的调查指标体系。
2019/6/8
30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
件;信度是效度的前提,效度是信度 的目标和归宿。
1、可信且有效 2、可信但无效 3、不可信且无效
2019/6/8
31
影响信度和效度的因素: 1、调查者 2、被调查者 3、测量的长度 4、测量的难度
例如:要了解人们对女性角色的理解和看法(女同学)
热情的:×_:__:__:__:__:__:__:冷漠的 主动的:__:__:__:__:__:__:×_:被动的 大方的:__:__:__:__:×_:__:__:拘谨的 强 的:__:__:__:__:__:__:×_:弱 的 快 的:__:__:__:__:__:×_:__:慢 的 善 的:×_:__:__:__:__:__:__:恶 的
3、就是有钱,婚事也不 应大操大办。
4、为了不让别人笑话, 就是借钱也要把婚事办 得像个样子。
2、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
定量测量人们相互间交往的程度、相互关系的 程度或者对某一群体所持的态度及所保持的距离。 例如,要测量人们对黑人的态度。
愿意
不愿意
1、你愿意让黑人生活在你的国家 吗?
社会调查方法——测量与操作化
![社会调查方法——测量与操作化](https://img.taocdn.com/s3/m/30fbe9d3ba1aa8114531d90b.png)
定类测量 定序测量 定距测量 定比测量
测量结果 测量精度 计算方法
信息数量
A,B 有生命
A 为中年人 B 为青年人 A1953 年生 B1978 年生 A50 岁 B25 岁
有无生命
生命时间 长与短 确切的生 命长度 确切的生 命长度
无 无 加减 加减乘除
A.B 有生命
A. B 有生命 A 比 B 年长 有生命年长 A 比 B 大 25 岁 有生命,年长.大 25 A 的年龄是 B 的 2 倍
浙江工业大学社会调查方法2准则效度criterionvalidity是指用一种不同以往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对同一事物或变量进行测量时将以往原有的某一种测量方式或指标作为准则用新的方式或指标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与原有准则的测量结果作比较如果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与原有的作为准则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相同的效果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新的测量方式具有准则效度
它是由一组反映人们对事物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构成的,回答者分 别对这些陈述发表意见,根据回答者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分别给予 不同的分数,然后将回答者在全部陈述上的得分加起来,就得到了 该回答者对这一事物现象的态度得分。
贝利生育量表(部分)
同意 不同意
1.结婚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要生孩子
1
0
2.只生一个孩子是错误的,因为独生子女是 1
√
赋值
非常 同意
看法1 1 看法2 5 看法3 1 看法4 5
同意
2 4 2 4
无所谓 不同意 很不 同意
3
4
5
3
2
1
3
4
532ຫໍສະໝຸດ 1设计量表时确定项目的依据
1、围绕要测量的主题,以赞成或反对的方式 写出与之相关的看法或陈述若干条。每一 陈述给予5个答案,并赋值。
社会调查 第七章 测量与操作化
![社会调查 第七章 测量与操作化](https://img.taocdn.com/s3/m/77306da87375a417866f8f89.png)
例3 “现代化的生存环境”
李银河博士在研究浪漫爱情时,试图检验这样一个假 设:人们的生存环境越接近现代化,则他们越会看重 浪漫爱情
为此,她需要对“现代化的生存环境”进行操作化
“现代化生存环境”的操作化
概念
现代化的 生存环境
维度
指标
时间维度——————年 龄 空间维度——————城乡社区 社会经济地位维度——教育程度
对这种抽象概念进行操作化时,往往在具体方法和测量指标方 面,存在多种不同的选择
对同一个概念进行测量时,可能会产生出不同的测量指标
我们以“夫妻权力”的测量为例 1960年,美国社会学者布拉德和沃尔夫的八个指标
丈夫的职业选择 买什么样的汽车 是否买人寿保险 到什么地方度假
买什么样的房子 妻子是否应该参加社会工作 家里有人生病时,应去看哪位医生 全家每周在食品方面应花多少钱
“父母投资”的操作化框架
父母投资
早期家庭帮助
被访者早期对家庭帮助的依赖 父母为子女结婚所花的费用 被访人的教育水平 婚后的居住情况
近期给与的帮助
照看孩子 做家务 提供经济上的帮助
是否在家做作业 在升学上是否得到帮助 在就业上是否得到帮助 在换工作上是否得到帮助 在分房上是否得到帮助
正在给与的帮助
照看孩子 做家务 提供经济上的帮助
第七章 测量与操作化
第三节 概念的操作化
一、概念、变量与指标
概念 变量 指标
概念、变量、指标及取值关系
变量
指标
取值:
(具有多个取值的概念)(表示变量含义的具体事物)
概念……
(对事物或
现象的抽象)
常量……
(仅有一个取值的概念)
…
事物1 事物2 事物n
社会调查方法第五章 测量与操作化
![社会调查方法第五章 测量与操作化](https://img.taocdn.com/s3/m/07b4a6cba417866fb94a8e5d.png)
作为一种认识社会现象的活动,社会研究 必然会涉及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的问题。 社会研究的资料以及社会研究成果的质量, 都直接与测量的质量紧密相连。因此,社 会研究者必须高度重视测量的工作。
第一节 测量的概念与层次
一、什么是测量
所谓测量(measurement),就是根据一定的法 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 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二、效度
所谓测量的效度(validity),也称做测量的有 效度或准确度。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 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 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 程度。
效度的三种类型
表面效度(face validity) 准则效度(criterion validity) 构造效度(construct validity)
李克特量表也由一组对某事物的态度或看法的陈 述组成,由于回答者对这些陈述的回答答案类型 的增多,人们在态度上的差别就能更清楚地反映 出来。李克特量表是社会研究中用得最多的一种 量表形式。
围绕要测量的态度或主题,以赞成或反对的方式 写出与之相关的看法或陈述若干条(一般为20 条~30条)。对每一陈述都给予五个答案:非常同 意、同意、无所谓、不同意、很不同意,并根据 赞成或反对的方向分别赋以1、2、3、4、5
2 发展测量指标 列出概念的维度 建立测量指标
四、指标选择的多样性
对同一个概念进行测量时,可能会产生出 不同的测量指标。
而一项具体社会研究的结果,又与它所采 用的操作化方式及其所产生的测量指标密 切相关。
五、操作化的几个例子
例1:“人的现代性” 例2:“父母投资” 例3:“现代化的生存环境” 例4:“溺爱孩子”
三、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社会调查》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384c64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10.png)
《社会调查》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社会调查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分:X学分课程总学时:X学时授课对象:具体专业和年级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社会研究、社会管理和社会工作等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社会调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技巧。
(2)让学生熟悉社会调查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掌握调查问卷的设计、访谈提纲的编写、数据录入与分析等技能。
(3)引导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方法和规范,了解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和规范。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包括选题、设计调查方案、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撰写调查报告等。
(2)提高学生运用社会调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地开展社会调查工作。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使学生能够客观、公正地开展社会调查工作,尊重调查对象的权益和隐私。
(2)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够在社会调查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
三、课程内容(一)社会调查概述1、社会调查的概念、特点和作用2、社会调查的类型和方法3、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二)调查课题的选择与确定1、选题的意义和原则2、选题的途径和方法3、课题的明确化(三)调查方案的设计1、调查目的和意义的阐述2、调查内容和指标的确定3、调查对象和范围的选择4、调查方法和资料收集方法的选择5、调查时间和进度的安排6、调查经费预算和人员安排(四)抽样方法1、抽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概率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3、非概率抽样方法(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雪球抽样等)4、样本规模的确定(五)测量与操作化1、测量的概念和层次2、概念的操作化3、量表的设计与使用(六)问卷设计1、问卷的结构和类型2、问题的设计原则和技巧3、答案的设计原则和方法4、问卷的语言和排版5、问卷的预调查和修改(七)访谈法1、访谈法的类型和特点2、访谈的准备工作3、访谈的技巧和注意事项4、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八)观察法1、观察法的类型和特点2、观察的准备工作3、观察的记录方法和技巧4、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九)实验法1、实验法的基本原理和类型2、实验的设计和实施3、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十)资料的整理与录入1、资料的审核与整理2、数据的编码和录入3、数据清理和数据质量控制(十一)数据分析方法1、描述性统计分析(集中趋势分析、离散趋势分析、频率分布分析等)2、推论性统计分析(假设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3、定性资料的分析方法(内容分析、话语分析等)(十二)调查报告的撰写1、调查报告的类型和特点2、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内容3、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和方法4、调查报告的评估和修改四、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传授社会调查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操作化在社会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操作化在社会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eb5b0a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b.png)
操作化在社会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内容:在社会研究领域中,操作化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它在研究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操作化是指将抽象的、主观的概念或变量转化为可观察和可测量的具体操作步骤或指标。
通过操作化,研究者可以将研究对象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研究对象能够直观地呈现的操作行为或指标,从而便于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
操作化在社会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操作化为社会研究提供了科学化和客观化的基础。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复杂且抽象的社会现象和概念,例如社会信任、社会认同等。
通过操作化的手段,研究者可以将这些抽象概念具体化,并量化为可观测的指标或变量。
这种科学化的操作将抽象的社会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测量对象,提高了社会研究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化和可靠。
其次,操作化为社会研究提供了一种量化和比较的手段。
通过将抽象的社会概念操作化为可观测的指标,研究者可以对不同个体、群体或社会现象进行数量上的比较和分析。
例如,通过将社会信任操作化为问卷调查中的相关问题,研究者可以对不同社会群体的信任水平进行比较,进而分析社会信任对社会关系和合作行为的影响。
操作化为研究者提供了客观评价和比较不同社会现象的工具,丰富了社会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此外,操作化还为社会研究提供了实证研究的基础。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操作化,研究者可以设计实证研究和实验,对社会问题进行科学的观察和验证。
操作化使研究者能够对社会现象进行更加准确和客观的测量,帮助研究者判断社会行为与某种因果关系之间的关联性。
这种实证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社会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路和途径,丰富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操作化在社会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为社会研究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证性提供了基础,为研究者提供了量化和比较的工具,丰富了社会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通过操作化,研究者能够更加准确地捕捉和分析社会现象,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思路。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5-测量与操作化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5-测量与操作化](https://img.taocdn.com/s3/m/b2eaf47d5acfa1c7aa00cca2.png)
指标(indicator):
◦ 用来表示一个概念或变量含义的一组可观察到的事物,指标是指代 现象的概念或变量的测量工具,是指示现象属性差别的标志。
概念、变量与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
变量 概念 (对事物或 现象的抽象) (具有多个取 值的概念) 常量 (仅有一个取 值的概念)
特征:
◦ 不仅能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而且还能反映事物或现象在高低 、大小、先后、强弱等序列上的差异。 ◦ 数学特征是大于或小于 ◦ 所得到的信息比定类测量多一个或几个特征变量的信息 ◦ 对称性特征:区分同类与不同类 ◦ 不对称性特征:甲对乙有某种关系时,乙对甲并不一定具有同样的 关系。
定距测量(interval measurement) 定距测量(interval measurement)
步骤
◦ 搞清楚概念定义的范围,选择或确定一个具体的定义。 ◦ 可以参考其他研究者对同一个概念的不同定义; ◦ 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最终确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操作化的方法
2、发展测量指标
◦ 概念操作化的重要步骤
步骤
◦ 列出概念的维度(测量的方面或项目) ◦ 建立测量指标 借助前人已有的指标 独立开展探索性研究,设计新的指标
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ing) 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ing)
概念: ◦ 在指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一组对某事 物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组成,将人们态度 的差别分成五个类别 分成五个类别,分别赋予分值,每个被 分成五个类别 调查者的态度总分就是他对各道题的回答 所得分担加总,这一总分可以说明他的态度 强弱或他在家量表上的不同状态。
概念化、操作化与测量
![概念化、操作化与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6dafce3867ec102de3bd8904.png)
CGSS2008年问卷的操作化程序一、问卷的简单介绍2008年的问卷分为A和B两部分,首先A卷有A部分个人基本情况共36个问题、B 部分家庭基本情况共48个问题、C部分教育及工作共19个问题、D部分性格与态度共7个问题、E部分社会交往与求职共42个问题。
B部分包括F部分态度和看法共20个问题、G部分全球化共26个问题二、概念化、操作化与测量主要的概念举例对测量方法信度、效度的监测/说明一、研究设计阶段《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中国实践》一书第一章中主要描述了中国社会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在问卷设计过程中,项目组概念化,操作化和设计技术给与了较多的关注。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问卷主要分为核心模块和扩展模块。
具体就问卷调查中的核心模块而言,在研究设计中其具有以下特点:1.在整个研究周期内,核心模块是保持固定不变的。
在每次双年度调查中,核心模块是必然一个部分。
2.核心模块在调查中,平均用时应在30分钟左右。
3.核心模块的目的在于对于被调查者给出一个基本而全面的图景,其特点在于求全面而不求入。
如需要对某一方面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则通过在某次双年度调查中加入此方面的主题模块实现。
4.核心模块的基本功能在于给建立各种分析模型提供必要的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二、问卷发放阶段从调查的调查手册中可以看出,调研不论从抽样到具体问卷填写过程严密,保证了问卷填写的信度。
三、数据分析阶段最后的数据分析阶段,调查采用了抽样数据的清理与校验技术保证问卷数据录入分析过程中非随机误差出现几率的降低。
(一)消除录入误差:1、采用专业录入软件2、更为彻底的录入方式,即双录检验(二)野值、极值的判别处理1、对值得怀疑的数据进行人工查验2、查看频数表,从频数表中发现超出问卷变量规定取值范围的取值,然后一一比照问卷记录的信息加以分析、处理。
(三)对客观变量的逻辑检验(四)主观变量的清理1、计算量表各个变量的方差2、从相关性着手考虑这些主观变量的事后逻辑。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及答案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169903a32d7375a4178069.png)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一)一、不定项选择题(2分×10,共20分)1.我国于2000年进行的全国人口调查属于()。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个案调查2. 统计分析方法的内容可以根据变量的多少划分为()。
A.单变量分析 B.双变量分析C.三变量分析 D.多变量分析3. “将被调查者工资单上的应发金额数加上每月奖金发放统计表上他所得的奖金数额就是他的收入状况”是()。
A.测量客体 B.测量内容C.测量法则 D.数字和符号4. 从12.8万名大学生中抽取1000名大学生,一次直接抽取出40个班级,而以这40个班级中的全部学生(假定正好1000名)作为调查对象,则班级就是()。
A.抽样框 B.抽样单位 C.元素 D.样本5. 最常见的集中量数有()。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6. 社会调查中所研究的对象称之为()。
A.调查对象 B.研究内容C.分析单位 D.研究主题7. 现代社会调查主要采用( )两种方法收集资料。
A. 自填式问卷B. 结构式访问C. 个别发送法D. 电话访问法8. 属于定类测量层次。
A.性别B.年龄C.收入D.职业声望9. 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即(1)确定研究课题(2)整理与分析资料(3)搜集资料(4)撰写调查研究报告(5)设计调查研究方案。
合适的程序应为()A.(1)—(2)—(3)—(4)—(5)B.(1)—(5)—(3)—(2)—(4)C.(3)—(1)—(5)—(2)—(4)D.(1)—(3)—(5)—(2)—(4)10. 下列抽样方法中属于概率抽样的是:()A. 随机抽样B. 偶遇抽样C. 系统抽样D. 整群抽样二、名词解释(4分×5,共20分)1. 应用性课题2. 离散趋势分析3. 统计值4. 操作化5. 交互分类三、计算题(15分)调查100名工人和100名教师的收入,得到下列资料。
问工人相互之间收入的差别与教师相互之间收入的差别哪个更大?收入工人数教师数300 30 20400 20 30500 30 40600 20 10四、综合题(15分)某校有4000毕业生,共80个班级。
《社会调查》综合测试题
![《社会调查》综合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0a088267fd5360cba1adb5c.png)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综合测试(一)ABAAA 6~10 BDCBC一、选择题(2分×10,共20分)1、社会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A的桥梁。
A.理论联系实际 b.主观和客观结合C.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d.为社会服务2、B是定性研究的主要方式。
a.抽样调查b.年龄c.收入d.职业声望3、A是属于定类测量层次。
A.性别 b.年龄 c.收入 d.职业声望4、根据观察者的身体状况,观察法可分为A。
a.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b.控制观察与非控制观察c.行为观察和非行为观察d.动态观态与静态观察5、社会调查所具有的突出特征是A。
a.获取第一手资料b.开座谈会c.典型调查d.观察与访问6、抽样调查的资料收集方法是B。
a.统计报告会b.自填式问卷和结构式访问c.量表测量d.观察与访问7、根据调查目的或作用,社会调查可分为 d 。
a.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b.普查和抽样调查c.民意调查和市场调查d.描述性调查、解释性调查和预测性调查8、以现代“西方社会学为代表”的“代表”社会调查方法反映了社会学中的 c 传统。
a.探索性调查b.描述性调查c.解释性调查d.预测性调查9、B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对社会现象“是什么”及其“怎么样”的认识。
a.探索性调查b.描述性调查c.解释性调查d.预测性调查10、资料的审核在于使原始资料具有较好的 c ,完整性和真实性。
a.科学性b.准确性c.系统性d.概括性二、名词解释(4分×4,共16分)1、研究假设2、抽样调查3、访问法4、纵贯研究三、简答题:(6分×3,共18分)1、调查设计的具体方案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2、简述抽样的一般程序。
3、安排问卷中的问题顺序时,应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四、设计题(16分)试将概念“家庭背景”和“生育意愿”分别操作化为一组测量指标(每组指标不少于三个);并根据这些指标来设计调查问卷中的问题。
五、计算题(12分)某调查总体人数10000人,样本数是500人,按系统抽样方法,起抽号是10,请问第351人的样本号码是几号?六、论述题(18分)试述确定样本规模的影响因素《社会调查》综合测试(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根据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和目的,可将社会调查研究分为( A )A.探索性调查研究、描述性调查研究和解释性调查研究B.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C.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D.宏观调查研究与微观调查研究2.与定距尺度相比,定比尺度更有利于反映变量之间的( d )A.距离关系B.因果关系C.数量关系D.比例关系3.集中时间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审核,这种审核是( b )A.实地审核B.系统审核C.收集审核D.多次审核4.自填问卷通常适用于( d )A.访问调查B.问卷调查C.通讯调查D.民意调查5.在实际工作中,问卷的设计有两种具体方法,即:(b )A.问答法和修改法B.卡片法和框图法C.客观法和评价法D.主观法和试样法6.分析单位的类型主要有:个人、群体、组织和社会产物。
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件
![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a1c34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1.png)
特点
能够揭示因果关系,验证假设的有效 性;实验条件可控,结果可重复验证; 但实验环境与真实环境可能存在差异, 影响结果的推广性。
04
概念测量的实践应用
社会现象的测量
总结词
社会现象的测量是概念测量的重要应用之一,它通过量化手段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以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详细描述
社会现象的测量通常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如调查、统计等,对社会现象的数量、分布、变化等进行描述和解释。 例如,通过人口普查了解人口数量、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基本情况,通过社会调查了解人们的价值观、行为习 惯等。
03
测量工具与技术
问卷调查法
定义
问卷调查法是一种以问卷 形式向特定人群发送并收 集数据的调查研究方法。
特点
覆盖面广,可以大规模实 施;结构化设计,便于量 化分析;标准化程度高, 便于比较研究。
实施步骤
设计问卷、选取样本、发 放问卷、回收数据、统计 分析。
观察法
定义
观察法是一种通过直接观察研究 对象的行为、语言、表情等来收
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将为概念操作化 和测量提供更多新的方法和手段。
综合研究方法
未来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以提高研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THANKS
感谢观看
社会指标的测量
总结词
社会指标的测量是概念测量的又一重要 应用,它通过制定和运用一系列指标来 衡量社会的发展状况和水平,为政策制 定和社会管理提供依据。
VS
详细描述
社会指标的测量通常采用综合性的指标体 系,如人均收入、教育水平、医疗保障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量和分析,了解社 会的发展状况和水平。例如,通过人均收 入指标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 平,通过教育指标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教育发展状况等。
社会调查复习题学生(1)
![社会调查复习题学生(1)](https://img.taocdn.com/s3/m/fd19082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f.png)
社会调查复习题学⽣(1)⼀、填空题:1.研究社会的基本⽅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种。
2.社会调查这种⽅式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社会调查的程序分为五个阶段,即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 _。
4.调查课题根据关注点或侧重点分为______ _和______ _;从调查课题的来源可以分为______ _和______ _。
5.⼈们通过采⽤作为选择调查课题依据的标准有: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
6.______ _调查通常是要发现总体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______ _调查常常被⽤于回答社会⽣活中许多的“为什么”。
7.测量的四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信度的类型有______ _、______ _、______ _等。
评价效度主要有_______、______ _和______ _三种类型。
9.抽样⽅法根据抽取对象的具体⽅式分为概率抽样和⾮概率抽样两⼤类。
概率抽样包括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和______ _。
⾮概率抽样包括______ _、______ _和______ _。
10.抽样的⼀般程序分为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和_______这⼏个步骤。
抽样设计的四条标准是______ _、______ _、______ _和______ _。
11.______ _⼜称______ _,是概率抽样的最基本形式。
系统抽样⼜称_______或______ _。
分层抽样⼜称______ _。
多段抽样⼜称______ _或______ _。
⼆、单选题:1.某项调查内容是名民⼯⼦⼥就学情况调查,该题材属于()的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0
0
6
9
1
1
0
1
1
0
1
1
6
6
1
1
1
1
0
1
0
0
5
2
1
1
1
1
0
0
0
0
4
8
1
1
0
0
0
0
0
0
2
5
0
0
1
0
0
0
0
0
1
4
0
0
0
0
0
0
0
0
0
对反常现象的解释
▪ 1.再现系数=1-反常回答数/回答总数 ▪ 2.当再现系数>90%,说明问题出在被测者回答缺乏一
致性。 ▪ 3.当再现系数<90%,主要是量表选择问题不当,缺乏
▪ 在选择测量层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1)社会现象大多只能以定类或定序尺度测量,当将某些现
象近似地视为定距或定比变量,这时要注意这种近似计算的合 理性和可能出现的偏差,如“智力”测验。 ▪ (2)高层次尺度可能获得更多、更精确的信息,但调查和分 析的工作量更大,因此选择尺度要注意结合课题要求与研究条 件。 ▪ (3)用较低尺度收集的资料不能用较高尺度的数字运算来处 理,反过来则可以。 ▪ (4)一种变量可能适合用各种尺度来测量,选择何种尺度取 决于研究所要求的精确度。
▪ 2.社会测量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 ▪ 3.任何一种社会测量都会干扰和影响现
实生活中它所希望或正在测量的现象,给 实际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测量层次
▪ 定类测量 ▪ 定序测量 ▪ 定距测量 ▪ 定比测量
定类测量
▪ 1.定类测量也称为类别测量或定名测量,它是测 量层次中最低的一种,大多数定性测量都使用定 类尺度。其严格的区分由可分为标记和类别两种。
▪ 互斥性: 它是指一个观测对象(或分析单位)的属性 和特征都能以一个而且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
▪ 如:在观测人们的不同身份时,若按工人、农民、城 镇居民、干部......划分,就不具有互斥性。
▪ 城镇居民可以是工人或干部,那就无法准确说明一个 人的身份。
社会现象测量
▪ 1.社会测量的特殊性首先在与其标准化 和精确化程度较低。
测量层次的数学特征小结
定类测量 定序测量 定距测量 定比测量
类别区分(、=)
有
有
有
有
次序区分(>、<)
有
有
有
距离区分(+-)
有
有
比例区分 ( 、 )
有
第二节 态度量表的运用
▪ 量表的概念 ▪ 李克特量表 ▪ 累积量表 ▪ 语义差异量表
量表(scales)的概念
▪ 量表是一种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复合测量, 即全部陈述或项目都是按一定的结构顺序 来安排,以反映出所测量的概念或态度具 有的各种不同的程度。
测试和评分
题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得分
被调查者
1
1111101011
8
2
1000101110
5
3
1100101111
7
4
0000000010
1
5
1000000010
2
6
1000101111
6
7
1101111111
9
8
0000101010
3
9
0101111110
7
10
1101101111
李克特量表的特点
▪ 李可特量表的最明显优点是容易设计。其 次,它的适用范围比其他量表要广,它可 以用来测量其他一些量表所不能测量的某 些多维度的复杂概念或态度。第三,通常 情况下,李可特量表比同样长度的量表具 有更高的信度。最后,李可特量表的五种 答案形式使回答者能够很方便地标出自己 的位置。李可特量表的最主要的缺点是, 相同态度得分者具有十分不同的态度形态。
▪ 3.量表的计算方法。 ▪ (1)通过计算各个不同的群体在每一个单纯的陈述中
的平均分 ▪ (2)先将表格中的陈述对按所测的维度分成若干个小
组,然后再按上法计算出各群体在这些小组的总平均分, 并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别。 ▪ (3)将对于不同评价的对象或概念在各陈述对上的评
语义差异量表示例
▪ 热情的: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冷漠的 ▪ 主动的: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被动的 ▪ 大方的: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拘谨的 ▪ 强的: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弱的 ▪ 快的: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慢的 ▪ 善的: ___ : ___ : ___ : ___ :___ : ___ : ___:恶的
李克特量表
▪ 李克特量表的概念 ▪ 李克特量表的制作 ▪ 李克特量表的特点
李克特量表的概念
▪ 李可特量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总加量表, 它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李可特于1932年 在原有的总加量表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李 可特量表由一组陈述组成的,每一陈述有 “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 “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种回答, 分别记为1,2,3,4,5,每个被调查者 的态度总分就是他对各道题的回答所得分 数的加总,这一总分可说明他的态度强弱 或他在这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
辨别力造成的。这样的量表就无效、不可用。
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
▪ 愿意 ▪□ ▪□ ▪□ ▪□ ▪□ ▪□
不愿意 □ □ □ □ □ □
1.你愿意让黑人生活在你的国家吗? 2.你愿意让黑人生活在你所在的城市吗? 3.你愿意让黑人住在你们那条街吗? 4.你愿意让黑人做你的邻居吗? 5.你愿意与黑人交朋友吗? 6.你愿意让你的子女和黑人结婚吗?
8
评估和制表
▪ 1.删除辨别力低的问题,一般是80%的人都 肯定或否定的问题,就算辨别力太低。
▪ 2.制成累积量表。
测量和汇总
▪ 1.按每人得分高低由上向下排列。 ▪ 2.按每题得分多少由左向右排列。
五
七
一
八
二
十
四
六 得分
7
1
1
1
1
1
1
1
1
8
10
1
1
1
1
1
1
1
0
7
1
1
1
1
0
1
1
1
0
6
3
1
1
1
1
▪ (2)定比尺度下的数字是可以进行四则运算的, 运算的结果都有实在意义。
▪ (3)一个变量能否以定比尺度测量,关键在于 零点是否绝对。
▪ 如:一群人的平均年龄是可以计算的,但其平均 宗教信仰是不可以计算的,因为宗教信仰是定类 变量。
定距测量举例:IQ
95
100
105
110
115
定比测量举例:收入
反对,非常反对”五个选择答案请被测量者填答。
测量指标填答结果
5 非常同意
4 同意
3 无所谓
2 反对
1 非常反对
a1
√
a2
√
a3
√
a4
√
累积量表
▪ 第一步:提出问题和规定分数 ▪ 第二步:测试和评分 ▪ 第三步:评估和制表 ▪ 第四步:测量和汇总 ▪ 第五步:对反常现象的解释
提出问题和规定分数
▪ 每个问题只需回答“是”和“不是”(或 “同意”和“不同意”),肯定回答得1 分,否定回答得0分。
语义差异量表
▪ 1.语义差异量表也称为语义分化量表,是用一组意义 相反的陈述或形容词构成一份评价量表,以用来测量人 们对某一特定概念或事物的不同意识或感受。
▪ 2.量表的记分:其记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两陈述 或两形容词间的七小段横线从一端到另一端分别记1到7 分;另一种则是分别记为-3,-2,-1,0,+1,+2,+3 分。要特别注意的是,每一对陈述的记分方向要依据整 个量表的方向来决定。
有效测量的三个条件
▪ 准确性:如在一次考试中,甲得80分,乙得60分,这 两个分数能否反映甲乙的水平差异,就取决于试题和 判分标准的准确性。
▪ 完备性:如人们外语能力有高有低,如果一份试卷不 能测出外语水平的最低程度或最高程度,那它就是不 完备的;又如“政治面貌”这一变量,如果只设“共 产党员”和“非党员”两个取值,那么就把其他党派 成员排除在外了,这也是不完备的。
李克特量表示例
▪ 假设我们要研究各阶层人在生育观念上受封建思想影响 的情况.
▪ 研究变量A是:“受封建的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我 们可以列出下列几个句子作为变量A的测量指标:
▪ a1:男子的社会地位要比女子高。 ▪ a2:生儿子才能继承门第。 ▪ a3:女儿终将是别人家的人。 ▪ a4:多子才能多福。 ▪ 在上述这些问题中可选用“非常同意,同意,无所谓,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图6 - 1 测量层次
测量层次小结
▪ 在四种尺度中,定类尺度处于最低层,定比尺度处于最高层。 从数学性质上看,高层次尺度都具有低层次尺度的一切特征, 反之则不然。可以说,定距尺度也必然是定序尺度和定类尺度, 定序尺度也必然是定类尺度,但反过来却不能成立。
人际关系量表
您是否同意下列说法,请在合适的回答栏中打 “√ ”
选择回答(只限选一项 提问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