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精选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https://img.taocdn.com/s3/m/03c3c7daa58da0116c1749e9.png)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训练
1.(07海南)
材料一:H企业利用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有选择地兼并某些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
实现了低成本扩张。
目前,H企业已经在湖北、广东、贵州等地建立起控股公司,-产品涉及到家电、信息、生物工程等多个领域,真正收到了“l+l>2”的经济效果。
材料二:H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影响的特点,说明企业重视自身文化建设的意义。
(8分)
2.(09宁夏卷)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自治区常委根据本地特点,提出了“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思路。
宁夏根据其“岩画文化、丝路文化、本来面目文化神秘而璀璨,边塞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悠远而豪放”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实施“百县千文化工程”和“千里文明长廊工程”,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文化”的重要意义。
3.(09山东卷)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
该区某市致力于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大量投资,充分整合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了“逍遥乡村游”旅游线路,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培养了各类高素质人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
(8分)
反思:。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高考试题)参考答案及主观题方法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高考试题)参考答案及主观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e899852804d2b160b4ec0ab.png)
26、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综合国力,围绕“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 与材料联系分析。如“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励,说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 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某地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疑虑和猜忌,以及中央强调增 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说明我们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28、【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设问清晰、明确,难度较
低,作答时只要结合材料、围绕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 和作用方面阐述即可。
【答案】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 动。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加强环境宣传教 育,有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 自觉行动。 ③文化能够产生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 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氛围。 ④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加强环境宣传教 育,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2分)
【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 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 (3)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中华文化的发展和 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 (4)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更多的人 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中华民族 的自尊心和自信心。(12分)
高中政治高考主观题的一般解法和答题格式解 析
答题注意事项 1.审题时 :先审设问后审材料。通过审设问要弄清命题的限定性: (1)知识范围限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要具体到课题、节题、框题)(所以知识体系很重要)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训练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ccf70601227916888486d742.png)
第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于2015年9月17日至9月20日 在四川绵阳成功举办。本届展会的主题是“科技创新· 军民融合· 开放合作”。工 信部陈司长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三点重要内容:“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 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而带动了我国科技不断进步,同时科技的进步,又推动 了我国产业生产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逐步转变; 第二,与科技密切相关的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比如绵阳本土的长虹和 九洲,它们的成功充分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第三,如果我国科技在以后的发展中能够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力的开拓,掌握关键 核心技术,我国科技全面支撑制造强国建设就可以早日落到实处,到时候中华民 族也就能昂首世界民族之中。” 结合材料一中陈司长的观点,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关知识,说明 我国为什么要注重科技的发展。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而带动了我国科技不断进步;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政治,优秀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科技的进步,又推动了我国产业 生产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逐步转变。 •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与科技密切相关的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 比如绵阳本土的长虹和九洲,它们的成功充分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 争的重要因素。发展科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 方向保障、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从而可以全面支撑制造强国 建设,使中华民族也就能昂首世界民族之中。
文化生活1--3单元主观题汇总
![文化生活1--3单元主观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6905f0c03d8ce2f00662322.png)
1、辨析: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因此,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
(1)优秀文化总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所以,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2)但不能因此说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因为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优秀和糟粕之分。
只有参加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活动,才能使人的精神健康向上。
而落后、糟粕的文化活动会腐蚀人的精神,参加此类活动会使人精神空虚、迷茫甚至堕落。
(3)人们参加优秀文化活动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感悟的过程。
如果只是被动地受强制地参加优秀文化活动,也难以产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
(4)综上所述,上题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2、(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答案】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23日正式公布。
《意见》规定,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弹性安排休假时间。
同时,要求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
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广东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意义。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广东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供旅游休闲等文化产品和服务业的发展;广东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有利于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也体现了旅游文化为经济发展服务,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文化生活主观题
![文化生活主观题](https://img.taocdn.com/s3/m/fb0c95000b4e767f5acfce5d.png)
文化生活主观题举例1、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
而起源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2)第(1)问中反映的文化现象和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有何联系?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之一。
(2)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正是由于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才使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原本“汉风”、“韩流”相得益彰,但是正当中国仍在热播韩剧,特别是当湖南卫视播出的《大长今》情节进入高潮之际,韩国方面传出对中国国内存在“反韩流”情绪表示忧虑。
韩国的《朝鲜日报》报道,最近有不少中国媒体和娱乐圈名人纷纷对《大长今》等在中国备受关注的韩国电视剧内容和韩流现象表示反感。
该报称,曾饰演康熙的张国立在“反韩流”中是“代表性人物”。
张国立近日说:“针灸分明是中国发明的,但在电视剧《大长今》中,却说是韩国人发明的。
媒体记者应该更多地介绍中国演员和电视剧。
”而出产了《天下第一楼》、《神舟》等剧本的北京紫禁城影业总经理张强则说:“我看了《大长今》,觉得不过如此。
从制作水平、服装、道具,它根本无法与我们国内的电视剧相提并论。
”辨析:认同本民族文化,是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6分)答案:(1)要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这是因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都是本民族智慧的结晶。
因此,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文化生活》主观题的答题模版
![《文化生活》主观题的答题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2134bbf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b.png)
《文化生活》主观题的答题模版《文化生活》主观题的答题模版【提示】做题时,要根据材料和设问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取舍,不能一味的照搬模版。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涉及”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分析问题的主观题【答题要素】相互影响(决定十反作用十相对独立性)十相互交融【具体要点】(1)文化与经济是相互影响的。
①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
十结合材料中经济对文化影响的相关信息。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
十结合材料中文化对经济影响的相关信息。
③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十结合材料文化的超前或滞后于经济发展、或自身具有的传承性等信息。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十结合材料中文化经济化或经济文化化相关信息。
2、如何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分析类的主观题【答题要素】文化对社会影响(精神力量十文化与经济、政治十文化与综合国力)十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十表现十特点十作用)【具体要点】(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反作用干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4)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5)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6)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7)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国家开展某项文化活动的依据。
【答题要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十表现十特点十作用)【具体要点】(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含答案)
![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213c23376baf1ffd4fad0c.png)
《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考点1.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落后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考点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考点3.加强文化建设对提升综合国力的意义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例题1:《战狼2》不断刷新国产电影票房记录,成为最热门话题。
片尾一幕“中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 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常常使影院掌声雷动。
它的成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
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下面是有代表性的网友评价:“龙的传人”:这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
它唤醒了社会的正气与勇气,激发了国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看到了非洲人民的可爱和战争的残酷,传递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呼唤和平理念!“北方的狼”:《金刚狼3》国内公映时,制片方特别提示: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应在家长陪同下观看。
《战狼2》则没有做到,而是过于直接的血腥暴力、刀刺屠杀等场面,对未成年人产生负面精神影响。
这启发中国电影人追求票房时,也要在为未成年人成长护航的细节上更加精细用心。
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角度,分析影片《战狼2》上映的意义。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针对主观题)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针对主观题)](https://img.taocdn.com/s3/m/a1173b2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5.png)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针对主观题)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经济是文化的反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拓展延伸: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生活依据和措施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使社会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提高了全社会的文化消费水平。
振兴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要坚持“主心骨”,弘扬主旋律,坚持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
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科技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奏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抵制低俗文化思潮,服务不同层次文化需求。
同时,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高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推动文化产业创新。
拓展延伸】文化对人的影响给我们的启示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因此,我们应该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https://img.taocdn.com/s3/m/6b98f7d650e2524de5187e97.png)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生产力发 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推动国民经济 的发展。(4分) ②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更好的满足人民日益 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对于促进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 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分) 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 竞争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或者说是综合国力的重 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产业,能够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或综合国力)。(4分)
材料:2011年3月3日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开幕。会议共收到提案5678件,其中民主党派人士屠杰的提案强 调了把稳定物价、发展粮食生产放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工作的 重要位置;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中主要的组成 部分,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运用《文化生活》 的知识,分析“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科学依据。(12分)
材料一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 更美好”为主题,将荟萃当今科学技术与产业 技术成果,反映人类社会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 愿望,充分展现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理念 和实践;上海世博会将促进世界的开放、合作、 互利、共赢,推动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上海 世博会将成为世界各国文化的一次精彩对话, 将推动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根据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办 上海世博会的重要意义。(6分)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练习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a9b4d3f4b73f242336c5ff8.png)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训练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重视我国的文化建设,会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措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特点和文化的创新角度,分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上述决策的正确性。
(12分)2、(2014海南卷25)为了发展素质教育,我国一些中小学结合实际开展“一校一品”活动:有的学校以本地区的“最美妈妈”、“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美丽”德育活动,彰显美好品行文化;有的学校开展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身心自强的“四自”活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责任感;有的学校开展汉字书法教育,全校师生每天伴随着校园广播里悠悠的古筝声静心习字20分钟;有的学校开展“我是创造之星”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创意作品……“一校一品”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开展“—校一品”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10分)3、(2014浙江卷41)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
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
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涵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
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生意。
文化生活1——3单元主观题
![文化生活1——3单元主观题](https://img.taocdn.com/s3/m/98c135e42cc58bd63186bdcc.png)
古希腊哲学家说“人是驯化或开明的动物”,“人是 政治生物”,“人是最能够获得最丰富多彩技艺的动 物”;后来有人说“人是文化的动物”,“人就是动物 加文化”;再后来又有人提出“人不是附加在动物基础 上,人一开始就是从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是完整 的”,“人就是人,不是动物”,“人的本质是文化”。 上述材料说明 ( ) A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 B文化和人没有本质的区别 C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D先有文化,后有人的产生
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育部门大力发展电子技术等职业教育,培养互联网
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为浙江省互联网经济的再次腾飞提供了智力支持;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
化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浙江人发扬“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为浙江省互
联网经济的再次腾飞提供了精神动力。
2、金榜题名,是人生一大幸事,很多高校的高考录取通知 书都采用传统喜庆的红色.从过去的“一纸通知”,到现 在越来越多样化,如附有校长寄语、致新生一封信、赠送 学生书籍等,小小一张高考录取通知书也折射着时代的变 迁.传统的纸质或者是文艺苑的毛笔手写板,在互联网时 代已经升级到二维码、手机软件等科技派,有的学校还开 通了入学APP,借助高科技的力量完成入学通知,纸质通知 书将逐渐被环保的电子通知书取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简析我国 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变迁.
4、 英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是一个社会的价值引领。 不管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黄继光、董存瑞,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家国情怀 和民族气节一脉相承,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 前行的强大力量。不管时代怎样变迁,英雄精神都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承,它构 建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内核,凝聚正义、力量和无畏的勇气;它还以各种各样的 方式,给我们以引导和激励。一个没有英雄精神的人,是心灵患有软骨病的人; 一个不能崇尚英雄精神的民族,是前程暗淡的民族。 在目前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日益多元化,对英雄也有了不同的认知甚 至质疑。有人觉得,英雄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也有人对英雄的事迹和壮举 提出质疑甚至抹杀。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对英雄质疑甚至抹杀的“历史虚无主义” 思潮,我们必须弘扬英雄精神,充分发挥英雄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 的作用。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当代我们应如何发挥英雄精神在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作用。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讲解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2cdcce06294dd88d0d26b2c.png)
• (1).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落后的 小省区可以“办大文化”;(2分) • (2).先进的、健康的 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3分) (3).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为物质文明建设提 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2分) (4).文化 产业本身也是重要的经济部门,发 展文化产业,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发展。(3 分)
1. 材料一:海洋文化具有海纳百川、重商崇利、敢于冒 险和善于创新的积极特性。人类文明是由大陆文化和海 洋文化共同构成的。中华文明的发展,就是由大陆文化 和海洋文化相互作用而共同推动的。陆上的火与石斧创 造出了舟船,舟船的水上活动又推动了大陆文化的发 展。 材料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根据本地特点和海洋文化产 业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实施市民文明素质工程、海洋 文化研究工程等,打造海洋文化名城,创造自己的海洋 文化品牌和海洋文化发展模式,努力把海洋文化产业打 造成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海洋 文化对推动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意义。(8分)
•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 于经济、政治,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 作用越来越突出。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可以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 支持。(3分) • ②先进的文化可以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 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繁荣文化事业、 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 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分) • ③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 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有 利于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利于提升中 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文化生活重点主观题提示
![文化生活重点主观题提示](https://img.taocdn.com/s3/m/d1f9352fbd64783e09122b64.png)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提示:
1、文化的作用(一般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文化对个人
的影响)
2、文化的一般作用?P9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P10-11
4、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P11、P22
5、文化对个人的影响? P17-21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主观题提示:
1、传统文化的作用P4
2、如何对待传统文化?P43 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P37-42
2、为什么进行文化创新?即文化创新的作用?(必要性、重要性)P48-49
3、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即文化创新的途径?(根本途径、重要途径、克服错误倾向、主体)
4、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如何尊重?P32-33
5、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P37 如何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 P37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主观题提示:
1、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是什么?P70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P72
3、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三精一魂、必要性、重要性)P71、P78-P80
4、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P81
5、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P65-66
6、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P70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主观题提示
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含义、P113地位、作用P93
2、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113(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立足实践、全体人民)
3、怎样在文化生活中选择?P84
4、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P84页第九课两框题题目和目题+P113
5、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P84
6、怎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P84 + P110--- P112。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模板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192c473376baf1ffc4fadac.png)
模板 1:有关“文化的作用”的命题1.如何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问题?★★★★★【答题要素】文化的社会作用(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表现、特点、塑造人生)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⑤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⑥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⑦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模板 2:有关“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命题2.如何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答题要素】尊重文化多样性(态度、原则)+博采众长+以我为主+反对错误倾向①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坚决抵制外来文化中腐朽糟粕的部分。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3.怎样对待传统文化?★★★【答题要素】批判继承+发展创新+反对错误倾向①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③反对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和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文化生活主观题常用点高三归纳出
![文化生活主观题常用点高三归纳出](https://img.taocdn.com/s3/m/59c839790722192e4436f63b.png)
文化生活主观题常用点: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材料中……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载体。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材料中……体现了……精神的力量。
3、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与经济相互交融。
材料中……说明文化生产力越来越重要。
4、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材料中……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5.文化对人的影响:(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材料中……是为了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通过潜移默化,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
◆某地为什么重视文化?等类似设问,强调文化的作用的均可用2—5.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6.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我们既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材料中……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7.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材料中……体现了该点。
8.传统文化特点: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材料中……发挥了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的作用。
9.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材料中……体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0.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材料中……立足于本地实践。
11.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也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材料中……12.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材料中……做到了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精华)
![《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fa916272767f5acfa1c7cdc1.png)
《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精华)【一、文化的作用】★1、为什么重视文化——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或“文化软实力”)尤其是对社会的影响(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的发展不同。
不同的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相互交融:A:与经济的交融:在经济发展中,a.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重要,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B:与政治的交融:a.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提高文化素养,b.随着世界多极化,世界范围内的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②文化与综合国力。
A、为什么: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B、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①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③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其他:大力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个人: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①作用的双重性:优秀文化促进,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落后文化阻碍,把人们引向歧途。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专项训练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专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9388941502020740be1e9bba.png)
主观题知识梳理一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2、每个人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逐步培养出来的;3、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例题1: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
材料: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
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7分)①对汉阳铁厂原址的保护性改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创设了特定的文化环境;(2分)②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使爱国主义又有了新的物质载体;(2分)③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分)二、文化的社会作用(一)、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积极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二)、从文化与经济政治来看:1、在经济的基础上相互影响。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2、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表现:科学技术;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文化产业的崛起,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交融的表现:随着民主法制的发展,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发展,一些国家借助文化渗透推行霸权主义,因而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三)、文化与综合国力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文化生活》第一~三单元主观题训练
![《文化生活》第一~三单元主观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fb54ef1c227916888486d796.png)
《文化生活》第一~三单元主观题训练1、新中国60华诞,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爱。
如“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大力营造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浓厚社会氛围,引导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推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努力奋斗。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举行“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⑴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⑵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举办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大力营造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浓厚社会氛围,引导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⑶文化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推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努力奋斗,就体现了这点。
⑷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我们通过举行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使我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激情,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充分表达人民群众喜迎国庆的豪迈心情,集中展示各族人民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⑸文化可以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举办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影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
2、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适应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提高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精选答: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1、材料一:美国目前已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广播节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目的生产和制作。
美国的大片、麦当劳、肯德基、迪斯尼等风靡世界。
他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们不仅为美国带来了丰厚的商业利益,而且成为了美国文化的符号,到处②要重视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的研究和开发,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宣传着经过精心美化的美国国家形象,到处推销着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产业. 观,消解着别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③不断提升文化竞争力,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维护我国的文化材料二:当中国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的时候,亚洲某国却要向联安全。
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
这些事实告诉我们,2、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文化现代化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的文化影祖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开发,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就响力指数在世界排名第七,文化竞争力指数在世界排名第二十四,文化竞会被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们出口。
争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1)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问题?辨析: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答:①反映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发达国家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的文化产业迅速崛起,获得了丰厚的商业利益,在世界文化产品市场竞争答:(1)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中处于优势地位。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一些国家奉行文化霸权主义,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借助于文化渗透的方式,推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代别国的民族文化。
(2)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文化是人与人之间联系和②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开发不够,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在文化发交往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它具有维展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护和巩固特定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
如果一个国家和(2)两则材料对我国的文化建设有何启示?(8分) 1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就意味着国家和民族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已经消的思路。
宁夏根据其“岩画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神秘而璀璨,边塞失,国将不国。
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悠远而豪放”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带有民间文(3)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上述说法强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实施“百县千乡文化工程”和“千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作用,但不能由此把它的作用过分里文明长廊工程”,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夸大。
因而,题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等群众文化活动,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3、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
该区(1)利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文某市致力于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大量投资;充分整合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意义。
化资源,开发了“逍遥乡村游”旅游线路;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答: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政治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发展具有相展各种技术培训,培养了各类高素质人才。
对独立性,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增长。
经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
济落后的小省区可以“办大文化”,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答:(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经济以重大影响。
某市打造良好的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物质文明建设精神动力、智力人文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吸引了大量投资,促进了经济的支持和思想保证。
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1分)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越来越突出。
文化产业本身也是重要的经济部门,发展文化产业,可以直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某市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接促进经济发展。
(3)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某市大力发展教育事5、山东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文业,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化底蕴深厚。
同时有着鲜明特色的革命文化和民间文化、现代文化资源,4、材料一: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是著名的文化资源大省。
2008年1月,山东召开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康社会进程中,自治区党委根据本地特点,提出了“小省区要办大文化”会议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优势,与我 2省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文化乙:当年法国人民高唱着《马赛曲》奔赴卫国前线是文化的作用使条件,把山东建设成为思想基础牢固、服务体系健全、产业优势突出、发然,中国人民怒吼着《大刀进行曲》奔赴抗日战场也是文化的作用使然。
展活力强劲的文化强省。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山东省为什么要建设丙:英国的文化产业年产值近600亿英镑。
在日本,文化娱乐业的文化强省?赢利已超过汽车工业的赢利。
美国文化产业的经营额达几千亿美元,占答: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GDP增加额的20%以上。
但是,我国2003年文化产业的增加额3577亿元,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巨大影响。
先进的文化占GDP增加额的 3.1%,仅占全球文化产业总值的1%。
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建设文化强省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1)以上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所揭示出的文化的作用是什么?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山东经济政治发展。
(2)丙同学的发言又表明了什么文化生活道理。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答:(1)①甲同学的表述表明了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用越来越突出。
建设文化强省有利于推动山东经济建设,提高人们的文化②乙同学的表述表明了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素养,推动民主政治建设。
(2)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争的重要因素,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的重要精神武②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器。
建设文化强省可以提高山东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和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④建设文化强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③面临的严峻形式(2分)我们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
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6、文化的作用是什么?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7、材料一:2010年9月27日,我校读书节拉开了帷幕。
本届读书甲:欧美人将拥抱作为见面礼就是文化作用的一种体现,我国藏族节的主题为“情系亚运,书香校园”。
希望以读书节活动为契机,引导师同胞把献哈达作为对尊贵客人的见面礼也是文化作用的一种体现。
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同时也希望通过读书活动,建构有 3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对书香校园建设活动的认识。
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说明企业为什么答: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文化活动。
通过要重视自身文化建设。
开展书香校园的建设活动,有利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答:(1)从文化的作用角度: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政治和经环境。
济具有反作用,它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人们总要在一定量,该国有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略的实施。
思想和行为。
通过开展书香校园的建设活动,有利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②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发挥其潜移默化的影响。
面发展,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重大地影响。
(3分) 该国有③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大型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增长知识和才干,增强了企和思维方式;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业的凝聚力。
人的全面发展。
通过开展书香校园的建设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2)从文化对人影响特点的角度: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④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文化熏陶的过程。
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是为了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
但同时也需要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并积极参与到健康生动的校园的建设中来。
8、一国有大型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