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及教学应用举例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例子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例子
以下是一些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例子:
1. 概述法:教师在开始讲授某一主题时,先介绍一个概要性的概念,引导学生对主题产生兴趣和认识。
例如,当教师要讲解“生态系统”时,可以先介绍“环境保护”概念,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从而学习更深入的内容。
2. 问题导向法:教师在授课前先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难点,然后再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例如,当教师要讲解“平面几何”时,可以先让学生思考如何构造一个正方形,然后引导他们理解其几何特征,并协助他们进行构造。
3. 案例研究法:教师通过实例介绍某一主题,并利用学生参与讨论,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该主题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例如,当教师要讲解“商业流程管理”时,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成功的商业流程案例,在讨论中引导学生了解各种流程管理方法。
4. 探究式学习法:教师给学生提供问题和资源,让他们团队合作,通过独立探
究来发现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探究某个国家的文化差异,让他们自行查找信息和参考资料,并组成报告和展示,以展示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5. 问题解决式学习法:教师提出具体的问题和场景,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通过实践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例如,当教师要讲解“安全出行”时,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中去,让他们亲自体验,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阅读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应用
阅读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应用
“先行组织者”策略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先行了解文本的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本内容。
以下是该策略的应用方法:
1. 引导学生预测文本结构: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展示文本的组织结构,引导学生预测文本的结构。
例如,教师可以问,“这篇文章可能会包含哪些部分?”或者在黑板上展示出文章的大纲。
2. 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结构:在学生掌握文本结构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标题、目录、图表、段落标题等元素来理解文章的结构,并计划阅读策略。
3. 教师读一小段,学生预测,然后再读下去,并检查预测:教师可以将文本分成小段,先让学生预测接下来的内容,再阅读下去并检查预测是否正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本内容。
4. 教师解释关键词:当遇到学生不理解的关键词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清晰的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意思。
5. 学生自主预测文本内容:在阅读完整篇文章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文章标题、图片、目录等推断文章的内容。
这有助于学生自主思考和预测。
通过使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本内容,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及教学应用举例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及教学应用举例1. 引言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基本原理,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教学应用举例,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应用这一策略。
2.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基本原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基于认知心理学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提供一些先行的组织信息,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构建一个有序的框架。
这个框架可以帮助学生将新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内容。
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手段来提供先行的组织信息,例如使用概念地图、图表、示意图等。
这些信息应当清晰、简洁,并能够突显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
3.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教学应用举例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教学应用举例,来说明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实际运用。
3.1. 数学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使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各种数学概念和公式。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概念地图或示意图等先行组织信息,将不同的数学概念和公式进行分类和组织,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框架。
通过这样的先行组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3.2. 历史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可以使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教师可以提供时间轴、思维导图等先行组织信息,将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整理和组织,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的框架。
通过这样的先行组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3.3. 科学实验教学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可以使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实验过程和结果。
教师可以提供实验步骤、相关说明和预期结果等先行组织信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实验步骤和结果的框架。
通过这样的先行组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实验的目的和结果。
4. 总结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及教学应用举例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Anticipatory Organizers)是一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建立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概念框架,以提高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这种策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兴趣和准备学习内容,为学习过程打下基础。
以下是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一些应用举例:1. 概念导入:-在介绍新主题或概念之前,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了解主题的背景和重要性。
-例如,在学习关于地球运动的课程中,教师可以播放关于日食、月食等现象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2. 问题引导:-提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建立问题意识和思维框架。
-例如,在学习生物多样性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影响。
3. 实例分析:-使用真实案例或情境分析来引入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具体案例中理解抽象概念,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市场营销策略时,教师可以分享成功的营销活动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策略和原因,为学习市场营销理论做准备。
4. 概念图谱:-利用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工具展示学习内容的结构和关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间的逻辑连接,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整体理解。
-例如,在学习复杂的物理定律时,教师可以绘制概念图谱,将各个定律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整体框架。
通过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应用,教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知识。
这种策略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深层次理解。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化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样例5]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化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样例5]第一篇:“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化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化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txt心态决定状态,心胸决定格局,眼界决定境界。
当你的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睁大眼睛,千万别眨眼,你会看到世界由清晰到模糊的全过程。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化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在“探索物质的变化”内容的复习教学设计过程中,笔者试图借鉴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关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理论,作为科学复习课设计的理论指导,以寻求突破常规,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奥苏贝尔将先行组织者阐述为“在学习的新材料前,给学习者以一种引导性的材料”。
先行组织者具有如下一些主要特征,如:(1)一组简短的文字或图解的资料;(2)包含一个例子,有助于学习者注意它与将学习内容的类属关系;(3)提供学习教材的内容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4)能影响学习者在学习时记忆编码的过程;(5)比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包容性与概括性等等。
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图解资料-碱的化学变化现象”与“简短文字-酸碱盐之间物质变化现象的描述”,作为复习过程中知识点再现及问题解决之间呈现的先行组织者,这两个引领性材料中包含物质变化的实例,提供学习内容之间、问题解决背景之间相互关系,具有概括性、抽象性与包容性,其中“图解资料”从引课部分的“碱的化学变化现象”,到最后演变为问题解决的新情境,可以首尾呼应;而“简短文字-酸碱盐之间物质变化现象的描述”这一问题情境则不断产生新的问题要求,逐步引导学生复习归纳酸碱盐、金属、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相互反应规律,以达到知识概括与思维发展循序渐进的目的。
在媒体设计方面结合“图解资料-碱的化学变化现象”与“简短文字-酸碱盐之间物质变化现象的描述”等先行组织者背景资料的运用,选择以PPT课件形式呈现图片与文字背景,并在问题解决环节运用实验媒体,设计学生两人分组实验对三种物质进行鉴别,体现学生能力的运用。
先行组织者
奥苏伯尔的理论评价——批评
其一,很多观点停留在假设阶段,没有可 靠的实验数据加以论证 其二,讲解式教学只是教学的一种形式, 并不是对所有学习适用,如体育和机械学 习材料的教学,还需要其他方式来补充
(二)先行组织者的特点
更高的抽象性 更高的概括水平 更高的包容水平 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三)先行组织者分类
根据奥苏贝尔的理论,先行组织者可以分为
说明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两类
说明性组织者 教学要求
用于提供适当的类书者,与新的学习内容 产生一种上位关系
比较性组织者 教学要求
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类推的材料,可用于 新旧知识的整合对比
如果听众略知或者布置与所教信息相类似 的东西,那么说明式先行组织者就很有用
可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 ),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 辨别性,充当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 ,促进学习迁移。
奥苏伯尔理论评价——贡献
1.提倡有意义接受学习,使学习理论的研究迈上 一个新台阶,从而摆脱机械学习研究的旧框架 2.认知结构同化理论揭示了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 制,反映了知识获得的过程与方式,对于认清学 习本质提供了理论基础 3.讲解式教学是与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对应 的课堂教学形式,对它深入考察,有很大应用 价值
先行组织者
教学策略及教学应用举例
第二组
伙伴们
邱磊:41107067 冯菊:41107070 邹欣:41107100 麦柯:41107093 杨思佳:41107095 黄俊芳:41107085 张玲玲:41107072 努尔依拉:41107094
什么是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的特点 先行组织者的分类 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的过程 先行组织者的教学应用举例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理论假设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建立在以下两个理论假设的基础之上:
1. 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按层次结构组织,抽象概括程度较 高的知识处于较高层次,随着抽象概括程度降低,其 所处层次也逐步降低。
2. 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所谓先行组织者(advanceorganizer)实质上是一种引导性 材料,用来定向和引导新学习的内容。
学》《教育心理学:认知观》、《学
校学习:教育心理学导论》等。
Company Logo
奥苏贝尔的主要成就
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即"认知同化 说 (又称认知——接受)”。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 认知结构为基础。 根据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与学习者己经知道的相关内容之 间的关系,奥苏贝尔把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 并列结合学习3类。 提倡在教学中设计“先行组织者”。
• • •
运用综合贯通的原则, 促进主动积极地接受 学习 引起对学科内容的评 析态度 阐明学科内容
教学应用举例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把小学英语先行组织者分成词汇、语法、句型、语篇类的说明性先行组 织者和比较性先行组织者 1.词汇先行组织者 例如,在教授PEP五年级下册Unit 2 My Favourtite Season的单词时, 可以直接呈现图表,作为说明性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的功能
(1)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可利用的固定点
为在它后面呈现的学习材料提供观念构架(ideational scaffolding), 使那些更加明细的和分化的材料得以稳固的结合和保持。
(2)增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
使学习者明确目前的课题与以前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某个类似概念 的异同。
先行组织者策略应用实例
错误例子:在我执教的《哲学基本问题》教学设计中,我把教学提纲先行呈现在屏幕上,让学生熟悉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我把与本堂课关系密切的教学辅导资料印发给学生阅读浏览。
如《琵琶行》这首诗歌,氛围导入:播放视频“高山流水”,放一段《高山流水》的古曲,让学生在明快的节奏中感知音乐中的“高山”“流水”,先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
典型例子例子1:历史内容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可以进行类比。
因此可以设计比较性组织者。
如: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节时,在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很多相似之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然后将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板书在黑板上(比较性组织者)例子2:如:高一经济生活的货币概念的教学是在学生对“商品”、“一般等价物”两个上位概念有了明确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例子3:利用先行组织者控制认知变量教学策略,称之为先行组织者策略。
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就是要充分重视教学的导入环节,使之新颖、生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在教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时是这样处理的。
该单元涉及的内容都与生命话题有关,然而每篇文章的侧重点和表达方式都有明显的不同,为使学生强化认识每课的不同,我运用了比较式开篇导入。
在上《信条》时是这样运用比较式先行组织者策略的。
生命是多元的,复杂的,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热爱生命》一文从对“度日”一词的独特理解入手阐释自己对生命的深刻体验,辞约义丰,语简情长,启人深思;《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这篇短文帕斯特尔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思考,人的尊严在于能思想,因此人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今天罗伯特•富尔格姆论述的话题是关于“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这是个容量很大的题目,又要从什么角度为我们讲述生命呢?比较:导语设计实例(一)从前在西湖边上有一座砖塔,取名叫雷锋塔。
传说塔的下边镇压着关于《白蛇传》传说中的白娘子。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例子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例子
以下是一些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例子:
1. 简单与具体性:向学生提供具体的事例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抽象概念。
比如,教授学生财务报表分析时,可以先给出公司的实际报表以及相关的数字数据,让学生通过对真实数据的分析实现对概念的理解。
2. 视觉化:使用图片、图表或演示文稿等视觉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概念。
例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时间轴,教师可以制作一个演示文稿,通过动画、视频等手段来辅助学生记忆时间和事件的关系。
3. 贴近生活: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增加学习的实用性。
比如,教授学生素描时,可以让他们在周末去公园画自然景色,这样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素描技巧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4. 分步骤教学:将复杂的概念或任务分解成一系列简单的步骤,让学生按照顺序逐步完成。
例如,在教授学生编程时,教师可以将编程分成几个步骤,让学生逐步完成,并用实例来解释每个步骤的作用和原理。
5. 合作学习:让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或项目中,通过合作来实现互相学习和补充。
例如,在教授学生决策分析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让小组决定一个实际问题,并用分析工具来解决问题,
这样学生将可以通过同伴之间的学习和互动来理解和应用分析技术。
先行组织者举例
先行组织者举例【篇一:先行组织者举例】借题发挥,夹叙夹议,以议为主,是杂文的一般特征。
同学们都看过哪些杂文?这些杂文都是怎样夹叙夹议的? (学生举出鲁迅作品和从报纸上看到的杂文的特点,教师帮助学生回顾和分析了这些杂文。
)最后指出今天学习的《论雷锋塔的倒掉》是一篇杂文,让我们看一看它是怎样夹叙夹议,借题发挥的?【篇二:先行组织者举例】范文一:先行组织者案例先行组织者案例1.1.1.1.四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天鹅的故事天鹅的故事》第一课时————————识字教学识字教学识字教学识字教学1、呈现先行组织者(老师在正式进行本课识字教学之前,引导学生回忆,在之前生字词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强调应注意哪些方面,总结的一般学习方法是什么?(给学生一分钟思考)学生甲:字形学生乙:书写、读音老师:也就是说注意“字形”和“字音”。
那有什么具体方法吗?学生齐答:①形近字②易错字③组词④多音字四方面。
)2、呈现教学内容(接下来教师按此顺序进行识字教学,)3、运用教学策略(并要求学生先自主学习,找出形近字和易错字,与同桌交流完毕之后,进行当堂汇报,)4、巩固与迁移新知识(老师给予补充和适当强调)。
2.2.2.2.五年级数学五年级数学五年级数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类别分数的类别分数的类别分数的类别老师以复习上节课分数与除法的联系作为导入,运用习题为学生提供思考、观察题目所得结果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已学知识发现并总结真、假、带分数的不同特点和区分方法。
分析:事实上先行组织者原则就是告诉教师,在新授课之前,可以使用学生所熟知的知识、语言或表达方式先行提供一些引导性的材料,使新知识通过引导性材料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建立起有机的联系。
在进行本课新识字教学之前,老师让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学习经验学习经验学习经验进行回忆,其实这就是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过程,当学生思考完毕之后,老师就可以很容易地借助新旧字词的相同教法来告诉学生,这四点就是学习生字词的一般方法。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实例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实例----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第2.3节“信息的鉴别与评价”1、创设教学情境,呈现先行组织者在本课开始时,我在大屏幕上演示自制PPT动画:在生活当中,一些人被虚假信息欺骗,害得家破人亡;而在网络当中,这些例子更是层出不穷。
并在PPT当中配以逼真的声音。
接着提出问题:(1)什么是信息?(2)信息有些什么特征?(3)在信息时代,信息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但各类信息纷繁,鱼龙混杂,真伪难辨。
那么,人们应当如何对获得的信息的价值进行鉴别和评价呢?在学生思考和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导入新课: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怎样去鉴别与评价信息。
现将本课题划分为三个环节: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幻灯片展示)。
这样设计先行组织者,不仅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知识学习的意义与学习者关联起来,而且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将要学习的真正内容是什么,这些内容与自己前面所学的原有知识有什么关系,能把学习者已有的与问题解决相关的知识引入到学习情境中来,从而为后续阶段新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实质意义的信息和线索。
2、列出知识网络,呈现学习材料在本课学习设计中,教师先用PPT提供信息的鉴别与评价各方面的知识与一些学习材料。
教学时,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如下问题:①从信息来源进行判断,可考虑的有哪几种方法?②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时可以参照几方面来进行呢?③怎样理解信息的价值取向呢?3、分组合作探究,扩充并完善认知结构在本课的拓展性学习中,我先在电脑屏幕上播放“怎样对虚假信息进行打击”等视频资料,作为引导性材料,然后提出问题:“现在很多企业、商家、个人通过群发电子邮件来达到宣传的目的,这给网民带来了很多垃圾邮件。
结合你自己接收、发送电子邮件的真实情况,同学之间交流分析对所接收到的垃圾邮件的处理方式及其危害性的认识?”接着教师把学生分成四个组,让四个小组的学生利用网络等网站的搜索引擎功能,输入相应的内容进行关键词检索,收集相关的信息,并由组长进行整理,得出完整答案并进行阐述。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先行组织者”策略例析-最新教育文档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先行组织者”策略例析“燃烧与灭火”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化学与社会发展一级主题下“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二级主题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研究化学反应与能量的一个具体实例。
同时“燃烧与灭火”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较丰富。
笔者针对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采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对其教学设计试作探究和分析。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通过启发、引导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这两个重点问题。
设置问题任务,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参与、合作,给每位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展示的空间,力求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研究学习,体验到“做科学”的乐趣。
从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到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最先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Ausubel,1960年)提出的。
“先行组织者”是指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涉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学习材料,用学习者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或“抓手”,将它与原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
教师在教授新知识前,要设计恰当的“先行组织者”,能够促进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和吸收新知识,从而可以为不同角度理解新知识提供帮助,促进学习者有意义学习。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为: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确定教学中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并研究其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联系。
根据知识的逻辑结构与学生的认知顺序,通过整合教材文本,设计出与学生已有知识链接的“先行组织者”,使学生在有意义地学习新内容之前,同他们“已经知道”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起桥梁,缩短学习者“已知”与“新知”之间的差距。
有助于建立有意义学习的方向,促使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向更深处延伸,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及习得意义的保持,以帮助学习者使新知识同化到元认知中,这样才能真正产生有意义的学习。
语文教学论文:“先行组织者”策略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八年级上册《桥之美》一课为例,来谈谈先行组织者策略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
一、先行组织者的抛出在生活中,学生都照过相,照相通常要选一处好景致(多媒体展示风景照,触动生活经验,抛出先行者)。
原因很简单,相互映衬,景美人美。
桥如人,只有融入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更显其美。
凭借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很容易理解作者的美学观点:桥之美“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二、先行组织者的运用1、当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认识和理解了作者的观点之后,这一观点旋即又成为学生的一种“先行组织者”,推动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
下面是我和学生一起完成的一张表格:(多媒体展示)序号不同类型的桥桥所处的环境作者的审美体验和感受我的体验和感受1乌镇的石桥密不透风的苇丛线与面构成鲜明的对照,令人舒畅桥释放了苇丛的压抑,当然舒畅2江南的石桥早春天气,细柳飘丝刚柔之美结合,令画家销魂想起了《咏柳》,富有诗意3长桥(宝带桥)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卧龙一般有生命,令人有读史诗似的满足视野开阔,大气磅礴……………8南京长江大桥想寻找与桥身直线相衬托呼应引申的点线面(而不得)是桥本身太壮美了吧,以至于环境忽略不计9钱塘江大桥滨江多垂柳、满山开桃花处理不好高塔与长桥的关系,构不成画面不是所有的桥都能给人美的体验10成昆铁路桥山谷陡坡、洞桥相连有时险而美,有时险而不美,美与险不是一回事原来“美≠险”2、举例多达10个,是否哆嗦?不,大量的事实,便于说明美的普遍性。
1-7例,正面说明桥之美,8-10列举反面事例讲美学原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识。
通过正反举例,学生很容易从课文走向生活,得到生活的启示:人和桥一样,都不能孤立于环境之外;只有将个体融入到团体之中,才会共同呈现出和谐动人之美。
三、课后反思与体验利用先行组织者,学生很容易同化新知,从而获得新的体验,提高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及教学应用举例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及教学应用举例
先行组织者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先行展示某种学科、主题或技能的组织结构和框架,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下面是该策略的教学应用举例:
1. 数学教学:在教学区间和函数的概念时,先行组织者策略可以先展示函数的图像,引导学生认识函数的几何意义,然后再引入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具体例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2. 科学教学:在教学生态系统时,先行组织者策略可以先展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图和各种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打好后续学习的基础。
3. 艺术教育:在教学绘画时,先行组织者策略可以先介绍不同画种的基础概念和技能,如线条、色彩、构图,让学生了解绘画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构建方式,帮助学生准备好学习素描和色彩运用等具体技巧。
4. 语文教学:在教学写作时,先行组织者策略可以先介绍写作的基础框架和思路,如设定主题、构思结构、罗列论据、运用列联句等,为学生后续的写作练习打下基础。
通过将先行组织者策略应用到不同的学科领域中,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帮助他们打好基础,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例子(一)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例子(一)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它的核心是让教师先行示范,学生在模仿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列举一些例子并进行详细讲解。
1.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将中文和英文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先行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英语知识,达到了既能听懂中文,又能听懂英语的效果。
2.演示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是先行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如何操作来让学生模仿学习。
例如在科学实验中,先行组织者通过演示操作和实验现象,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科学原理。
3.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通过游戏形式来进行教学,先行组织者在游戏中进行示范,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
例如英语单词竞赛,在比赛前,先行组织者会示范如何正确快速地识别英语单词。
4.模拟演练模拟演练教学法是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医学实践课程中,先行组织者会模拟真实病例,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诊断、治疗和护理等知识和技能。
5.问题解决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是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先行组织者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
例如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先行组织者会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和运用物理公式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
总结以上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在进行教学时,都需要注意语言表达、节奏控制和课程设计等方面,让学生能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6.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先行组织者将实际案例带入课堂,通过学生模仿和探究案例的经验和教训,来达到学习目的。
例如在管理课程中,先行组织者会提出一个管理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探讨该案例,了解不同管理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如何应对各种管理挑战。
7.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是先行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从角色扮演中学习,先行组织者通过示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及教学应用举例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及教学应用举例第一篇: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及教学应用举例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及教学应用举例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现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
目的在于用先前学过的材料去解释、融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
这类引导性材料与当前所学新内容之间在包容性、概括性和抽象性等方面应符合认知同化理论要求,即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对新学习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
这种引导性材料就称为“组织者”。
由于这种组织者通常是在介绍当前学习内容之前,用语言文字表述或用适当媒体呈现出来,目的是通过它们的先行表述或呈现帮助学习者确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所以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不仅有助于建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而且还能帮助学习者认识到当前所学内容与自己头脑中原有认知结构的哪一部分有实质性联系,从而有效地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习得意义的保持。
先行组织者可以分成三类:(1)上位组织者——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均高于当前所学的新内容,即组织者为上位观念,新学习内容为下位观念。
新学习内容类属于组织者,二者存在类属关系。
(2)下位组织者——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均低于当前所学新内容,即组织者为下位观念,新学习内容为上位观念。
组织者类属于新学习内容,二者存在总括关系。
(3)并列组织者——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既不高于、也不低于新学习内容,二者之间具有某种或某些相关的甚至是共同的属性,这时在组织者与新学习内容之间存在的是并列组合关系。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建立在以下两个理论假设的基础之上:(1)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按层次结构组织,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知识处于较高层次,随着抽象概括程度降低,其所处层次也逐步降低;(2)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实施步骤第一,确定先行组织者。
第二,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1)“渐进分化”策略(2)“逐级归纳”策略(3)“整合协调”策略例如:历史内容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可以进行类比。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及教学应用举例知识讲解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及教学应用举例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现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
目的在于用先前学过的材料去解释、融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
这类引导性材料与当前所学新内容之间在包容性、概括性和抽象性等方面应符合认知同化理论要求,即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对新学习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
这种引导性材料就称为“组织者”。
由于这种组织者通常是在介绍当前学习内容之前,用语言文字表述或用适当媒体呈现出来,目的是通过它们的先行表述或呈现帮助学习者确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所以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不仅有助于建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而且还能帮助学习者认识到当前所学内容与自己头脑中原有认知结构的哪一部分有实质性联系,从而有效地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习得意义的保持。
先行组织者可以分成三类:(1)上位组织者——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均高于当前所学的新内容,即组织者为上位观念,新学习内容为下位观念。
新学习内容类属于组织者,二者存在类属关系。
(2)下位组织者——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均低于当前所学新内容,即组织者为下位观念,新学习内容为上位观念。
组织者类属于新学习内容,二者存在总括关系。
(3)并列组织者——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既不高于、也不低于新学习内容,二者之间具有某种或某些相关的甚至是共同的属性,这时在组织者与新学习内容之间存在的是并列组合关系。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建立在以下两个理论假设的基础之上:(1)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按层次结构组织,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知识处于较高层次,随着抽象概括程度降低,其所处层次也逐步降低;(2)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实施步骤第一,确定先行组织者。
第二,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1)“渐进分化”策略(2)“逐级归纳”策略(3)“整合协调”策略例如:历史内容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可以进行类比。
因此可以设计比较性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的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也在不断丰富。
先行组织者策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探讨先行组织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二、案例描述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的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分数实例,如切蛋糕、分蛋糕等,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意义。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分数吗?”(2)先行组织者策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师采用了先行组织者策略。
①呈现先行组织者:教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引导学生观察纸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并提问:“这张纸是什么样的?”②构建知识框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整数、小数等,并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③提出假设: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提出关于分数的假设,如分数是两个整数相除、分数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等。
(3)探究新知,操作实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探究分数的意义。
①观察:教师出示一个圆形蛋糕,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蛋糕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②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将圆形蛋糕分成若干份,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表示分数。
③比较: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分数的大小,如$\frac{1}{2}$、$\frac{1}{3}$、$\frac{1}{4}$等。
(4)总结反思,巩固提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分数有什么特点?”三、案例反思1.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构建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先行组织者一项指向学生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
3、评估型先行组织者
评估型先行组织者是指教师通过提出一些问题或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来了 解学生对新材料的认知情况。例如,在教授“化学反应”这个概念之前,教师可 以先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化学反应的测试题,以了解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知程度。
4、反思型先行组织者
反思型先行组织者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加深对新 材料的认知和理解。例如,在教授“诚信”这个概念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 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诚信的原则,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诚信的含义和价值。
参考内容
在当今的教育领域,微课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这种教学方式以 其简洁、高效、生动有趣的特点,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要充分发 挥微课教学的优势,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其中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应用 就显得至关重要。
先行组织者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强调在正式教学前,通过引导性 材料或问题,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新知识。在微课教学中,这一策略的应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先行组织者策略之后,教师需要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评估的依据可 以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参与度以及课后反馈等方面。通过评估,教师可以 了解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新知识。如果发现该策略 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之,先行组织者策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将新知 识和已有的知识或经验起来,从而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教师在使用该策略时 需要注意设计合适的先行组织者类型和实施计划,并积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 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以最大限 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及教学应用举例
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现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
目的在于用先前学过的材料去解释、融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
这类引导性材料与当前所学新内容之间在包容性、概括性和抽象性等方面应符合认知同化理论要求,即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对新学习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
这种引导性材料就称为“组织者”。
由于这种组织者通常是在介绍当前学习内容之前,用语言文字表述或用适当媒体呈现出来,目的是通过它们的先行表述或呈现帮助学习者确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所以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不仅有助于建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而且还能帮助学习者认识到当前所学内容与自己头脑中原有认知结构的哪一部分有实
质性联系,从而有效地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习得意义的保持。
先行组织者可以分成三类:
即组织者为上位观念,新学习内容为下位观念。
新学习内容类属于组织者,二者存在类属关系。
组织者为下位观念,新学习内容为上位观念。
组织者类属于新学习内容,二者存在总括关系。
内容,二者之间具有某种或某些相关的甚至是共同的属性,这时在组织者与新学习内容之间存在的是并列组合关系。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建立在以下两个理论假设的基础之上:
(1)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按层次结构组织,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知识处于较高层次,随着抽象概括程度降低,其所处层次也逐步降低;
(2)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实施步骤
第一,确定先行组织者。
第二,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1)“渐进分化”策略(2)“逐级归纳”策略(3)“整合协调”策略
例如:
历史内容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可以进行类比。
因此可以设计比较性组织者。
如: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节时,在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很多相似之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然后将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板书在黑板上。
再如:高一经济生活的货币概念的教学是在学生对“商品”、“一般等价物”两个上位概念有了明确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