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教案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用三个子目向学生介绍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会议;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教材一方面系统介绍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
b5E2RGbCAP二、教案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过程.内容,理解其特征和影响;了解《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签订的情况,理解其性质和作用;了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构成,理解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p1EanqFDPw2.过程与方法<1)通过政策对比了解战后美英对世界金融霸主地位的争夺;通过问题探究,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
DXDiTa9E3d<2)通过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和在此趋势下,各国应如何面对历史与现实,消除隔阂,加强合作。
RTCrpUDGiT <3)学会搜集身边的相关材料,发现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外交活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5PCzVD7HxA三、教案重点和难点: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难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四、学情分析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我们授课的重点。
五、教案方法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各项政策的基本特征,抓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
jLBHrnAILg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案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练习。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3.通过图表、史料等教学资源,辅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经济概念,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课堂小结,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国际观念,认识到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
3.重难点三:培育学生的历史思维与经济思维,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世界经济现象进行深度剖析。
解决策略:通过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在课外搜集资料,撰写小论文或进行课堂展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设想
1.教学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废墟景象以及美国经济实力的崛起,引发学生思考战后世界如何从混乱中重建秩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培养其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历史与现实经济问题的关注度。
直接回答
三、教学重难点与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难点一:理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核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包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作机制、GATT与IMF等国际经济组织的职能和作用的深入理解。
3.引入实例:介绍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重建的事例,引发学生探讨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4.导入新课:在学生初步思考的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的环节,教师将详细讲解以下内容: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介绍其背景、主要内容(如美元与黄金挂钩、固定汇率制度等),以及它对战后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作用。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课标要求】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归纳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条件,理解其形成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能够说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名称,比较分析它们职能的异同点;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完成自学提纲,初步掌握战后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材料探究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历史事物,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感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约束。
【教学重难点】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难点:美国的主导作用是如何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体现的【教学方法】三学三导式教学法。
【教学工具】学案、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复习提问】有人认为,世界经济的混乱、各国利己主义的政策,是导致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加深的重要原因,并由此促使德意日三国走上使用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道路。
你认为呢?【导入新课】小强的困惑:小强的爸爸在海尔集团驻美国办事处工作,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寄生活费给小强的爷爷。
每次拿到汇款爷爷都会高兴的对小强说:“你爸爸又寄来美金啦!”小强不解的问:“爷爷为什么把美元叫美金?”你知道吗?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源于何时?今天我们就把视野投向二战期间的美国去一探究竟。
(板书: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讲授新课】一、主题设计1、主题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2、主题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二、自主学习提纲三、主题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1、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课本相关内容(p104前两段和历史纵横),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背景?(板书:国际货币金融体系)(1)乱象——战前的世界经济,无序的金融1933年美元与英镑的比价变化情况(2)冰·火——战争改变的世界1947年6月,英国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感慨地说,美国“今天正处在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
高中历史二第八单元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教案)

2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1941年,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负责国际事务的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就开始构思旨在恢复国际货币稳定的计划.他认为,世界经济应该建立在国家间合作基础上的竞争,而不是霸权或者闭关锁国.这就是怀特计划,它的真实意图是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阅读材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比重(%)国别年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1937年41.412. 5963 4.8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难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
结合材料“历史纵横1”,思考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什么变化?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答:西欧国家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实力膨胀,美国已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交战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的经济实力却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由于英国在战争中遭到巨大的损失和破坏,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经难以维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如何建立一个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机制,成为重建战后世界秩序的关键。
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历史纵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1940年的1 006亿美元上升至1945年的2 136亿美元。
美国的黄金储备1945年已占到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
美国已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附件,这些文件统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资料回放 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回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 ——《布雷顿森林协定》◎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完整word版)2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22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认识美国在其中的地位和特权, 探讨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本单元阐述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作为本单元第一课,本课分三个子目向学生介绍了二战后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一子目承上启下,讲述“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历史背景;第二子目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构成了战后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握了国际金融控制权;第三个子目讲述了二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三大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
本课是第八单元中的第一课,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既是对本书前面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内容的呼应与深化,又启领本单元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内容,因此本课上承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般规律,下启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的总趋势。
在处理本课教材时我将遵循两个指导思想,分别是:注意线索清晰,使知识的呈现系统化;结合二战后美国、西欧经济发展的数据等学生现实可以感知的内容,加强中外联系,便于认知和体会。
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难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识记《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以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内容,认识美国在其中的地位和特权。
培养学生的识忆、理解能力;运用具体史实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历史资料和图表,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通过设置各种问题,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件,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国家利益的关注,树立正确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国家使命感。
2.培养学生尊重和平、公正、合作、共赢的国际经济秩序,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培养学生关注全球经济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形成背景、过程和特点的理解。
2.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以及各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竞争与合作。
3.结合我国实际,让学生了解我国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贡献,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4.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从国家战略高度审视我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角色,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战后世界经济的历史图片和数据,让学生直观感受战后世界经济的巨变。
-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精讲精练,强化理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1.利用多媒体展示二战后世界经济困境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战后世界经济的混乱局面,引发学生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考。
2.提问:“为什么战后世界经济能够从混乱走向有序?是什么力量推动了这一过程?”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生需掌握美元霸权、自由贸易、国际分工等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主要特点,并学会分析这些特点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2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相关历史事件和现实问题,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和国际视野。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深入理解,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结合教材内容,总结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过程及其特点,不少于300字。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
2.利用图表、史料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结合现实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理解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内在联系;掌握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及其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难点:分析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理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与政治格局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二)教学设想
(四)课堂练习(500字)
1.设计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选择题、简答题等。
2.教师批改并反馈练习结果,针对学生错误较多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总课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过程、国际经济组织作用、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等重要知识点。
(二)讲授新知(500字)
1.讲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关贸总协定的签署等。
2.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如美国的市场经济、欧洲的福利国家制度、日本的东亚模式等,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和《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的目的和宗旨。
(2)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召开的背景;理解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的,理解国家的实力与外交的密切关系。
(3)探究美国在战后初期是如何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政治强权主导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从而确立其经济霸权地位的,辩证分析布雷顿森立体系对世界经济的发展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探究和史料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经济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与影响,形成正确的国际关系意识和洞察力。
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与历史学科的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第八单元“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专题由两方面的内容所组成,一是与本课题相关的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二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和问题。
从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主题出发,本课属于向全球化经济发展转变中前一阶段的内容,在全球化经济专题知识结构中担当着“背景”的角色,可以认为它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之一。
本课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第二、第六单元,下启(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逐步建立起来的。
一方面,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握了国际金融控制权。
另一方面,又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这三大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为美国的对外扩张和确立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但在客观上,这个体系的建立也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
人教版必修2历史: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教案设计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目标】1.了解《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理解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的。
2.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发展的作用。
3.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
【教学方法】1.感知→思考→主动参与合作学习2.对比探究问题→迁移与拓展【教学重难点】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难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各抒己见:1.你认为当今世界有哪些有影响力的货币?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货币是什么?2.为什么美元又被称为美金?讲述新课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示课件:1.让学生根据材料概括出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的背景老师点拨:(1)二战使西欧国家普遍衰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2)美国经济实力大增,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2.过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老师讲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的大致情况。
1945年成立。
现在成员国180多个,中国是成员国之一。
其基金主要来源于各成员国应缴的份额。
世界银行:老师讲述世界银行大致情况:世界银行,1945年成立,现有成员国180多个,其资金来源会员国认缴的股金、营业收入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借款(1)时间1946年6月(2)宗旨:“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个名字,特别能反映这个机构的主要职能。
复兴主要是针对——欧洲复兴,开发——主要针对成员国发展进行贷款与援助,名字很是贴切。
初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货款和技术援助。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规定(特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点:1.核心制度内容──加权投票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实行加权投票制度,指每个成员国的投票权与其在基金的配额,即向基金认缴资金的数额成正比。
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每个成员国有基本投票权250票,另外每增加相当于10万美元的配额,便增加1票。
高中历史必修2《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附导学案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结合材料(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咨文)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意义,并认识美国在其中的地位和特权。
(2)根据案例区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宗旨和主要作用。
(3)以中国复关为例认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发展的作用。
(4)结合图例,分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特点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2.过程和方法问题探究、材料分析、案例剖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英美争夺世界经济霸权的实例中认识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外交活动的一般规律;(2)认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从中国政府长期被拒绝于《关贸总协定》之外和林毅夫就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两个案例中认识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的特征及其全球化的总体趋势。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教学难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三、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1.教学方式:讨论法、学案教学。
2.教学用具:制作的课件、有关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学案部分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国际货币金融体系)1. 背景(1)各国共识:(2)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3)美国要求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以巩固自己的霸权地位。
2. 建立: 1944年美英中等国签订《协定》3. 核心内容:(1)施行制度与双挂钩-固定制度(2)建立组织与(组织)4. 影响:二. 《关税与总协定》的成立(非正式国际贸易组织)1. 签署:1947年10月,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简称关贸总协定。
2.宗旨:降低,减少,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
3.作用:创造了一个贸易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关贸总协定通过多边贸易谈判缓解了当时国际贸易中的矛盾,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教学设计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程标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教材分析】本课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第二、第六单元,下启(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本节课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逐步建立起来的。
一方面,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握了国际金融控制权。
另一方面,美国又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适当补充一些史实(主要是二战后美国、西欧经济发展的数据),引导学生通过史实总结出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特点,并通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了解美国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导的原因和过程。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理解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的。
(2)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发展的作用。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并认识美国在其中的地位和特权。
(3)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景,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史料,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件,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历史事物,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美国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其国际地位。
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志向,增强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内容和评价)难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高中历史必修2教学设计4: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本单元、本课内容1、课程标准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2、教学要求建议(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二、1、本单元总体分析本单元的核心思想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相互联系(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金流动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涵盖全球的经济整体。
世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世界经济经历了冷战前期的恢复和发展后,逐渐开始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而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一个总的、宏观的大趋势。
我们在编写时,力求通过经济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来叙述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2、本课总体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逐步建立起来的。
一方面,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握了国际金融控制权。
另一方面,又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建议教师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史实(主要是二战后美国、西欧经济发展的数据),引导学生能够通过历史史实总结出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特点,并通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了解美国如何必然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导。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它对战后世界经济有哪些影响?
2.关贸总协定是如何推动全球贸易发展的?我国在此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3.你认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进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3.针对课后阅读材料,选择一篇关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相关文章进行精读,并撰写一篇阅读笔记,字数在500字左右。要求概括文章主旨,提炼关键观点,并结合课堂所学进行点评。
4.结合本节课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PPT,内容包括:体系形成过程、主要国际经济组织、影响与评价等。每组展示时间约为10分钟,要求图文并茂,讲解清晰。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几道题目:
1.简述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在联系。
2.分析美元霸权对战后世界经济的影响。
3.结合我国实际,谈谈我国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完成练习后,我会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强调课后复习的重要性。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以及我国在此背景下的应对策略。
接着,我会简要回顾一下上一课的内容,强调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重建对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理解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的。
(2)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发展的作用并认识美国在其中的地位和特权。
(3)探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景,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史料,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件,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了解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外交活动的一般规律;(2)认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认识市场的规范化、制度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历史必然性。
教学过程:导入:大屏幕显示图片【讲述】这是2012年竞选世界银行行长的“三剑客”——奥巴马提名的韩裔美籍医学专家金墉、尼日利亚的伊韦小拉、哥伦比亚的奥坎波,这是世界银行成立以来首次有其他候选人同美国提名的候选人竞争,也是发展中国家首次向世界银行行长宝座发起挑战,可最终结果还是花落美国,金墉当选。
为什么长期以来,世行行长由美国提名的候选人担任?而且基本上都是美国人呢?带着疑问,我们进入第22课的学习。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1、建立背景材料一一战到二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
主要发达国家把一些在贸易、金融上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国家以及国外殖民地连在一起组成货币集团并相互对抗,使外汇交易向有利于这些大国的方向发展。
——《世界通史资料汇编》【设问】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材料二材料三【总结】必要性: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可能性: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强大,积极谋求经济霸权。
2、建立标志——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讲述】早在1941年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就提出一个计划,叫怀特计划,怀特提出这个计划的意图是什么?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而在此之前,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也提出一个计划,叫凯恩斯计划,凯恩斯提出这个计划的目的是维持英镑的地位,与美国共同分享金融霸权,可最后谁的计划得以实现呢?肯定是美国,为什么?因为美国的经济实力强大,经济实力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熟练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和评价。
2.让学生正确认识战后美国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原因和表现。
【教学重难点】1.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和评价。
2.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含义。
【教学时间】1课时【重难点“精讲”】一、整体感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本课首先要整体把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过程、内容,理解其特征和影响,然后要了解《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签订的情况,理解其性质和作用,充分认识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最后要知道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构成,理解二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结构图三、布雷顿森林体系归纳为三个“二”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和评价1.特征(1)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2)《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
美国保证各国中央银行可随时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2.评价(1)积极作用①使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②扩大了世界贸易。
③客观上起到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
④固定汇率制,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消极作用: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加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实力。
五、战后美国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认识和表现1.认识(1)《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即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个金融机构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
(2)战后初期,美国认缴的资金最多,从而拥有最大的表决权和对重大问题的否决权,这样美国取得对以上两个国际金融机构的决定性控制权。
高中历史必修2教学设计10: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了解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理解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通过历史联系,培养学生纵向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知识结构的驾驭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经济实力的强弱决定了一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战后经济日趋体系化、制度化等。
【教学重难点】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
难点:如何评价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教学过程】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格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出现的。
事实上伴随着工业革命,人类世界的经济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逐渐形成。
但旧有的体系在二战后面临崩溃,需重新构建。
但这个体系显然派出了什么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连接这个体系的纽带是经济。
这个体系包含两大要素: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
下面我就这个题形成的背景、过程、评价三方面来学习。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背景材料1:教材P104的历史纵横。
补充:1945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的比重达60%,1948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增至74.5%。
美国已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材料2:19世纪中期——战前:英国独霸世界金融一战后——二战期间:英镑霸主地位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镑霸主地位丧失“即使我们卖掉了我们的全部黄金和国外资产,也不能付清订货的一般贷款。
”——英国首相丘吉尔。
问题:从以上材料中我们感受到美国发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是什么?美国迫切想成为一个金融大国,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领导世界(称霸世界)。
一、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问题:请看教材的图文,找出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思考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是否暗藏玄机。
教学设计5: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2、能力培养: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
3、思想教育: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难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逐步建立起来的。
一方面,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握了国际金融控制权。
另一方面,又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建议教师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史实(主要是二战后美国、西欧经济发展的数据),引导学生能够通过历史史实总结出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特点,并通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了解美国如何必然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导。
本课引言是由照片和文字两部分内容组成。
照片是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的情景,文字分两部分,一是介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的过程,另一个是本课主要探究的问题和重要概念,主要目的是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情况,建议教师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的平衡发展”入手,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教材从背景、经过、主要规定及影响四个方面阐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必然性及对世界贸易的作用。
(1)背景(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状况)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实力大减,尤其是英国想保持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相反,美国的经济实力却大增,这就为美国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主要讲述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背景和历史条件,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关贸总协定的影响等。
2.掌握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如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投资体系。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直观地展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相关史实,增强学生的历史现场感。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阅读,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对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全球化观念。
(2)运用比较教学法,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与其他经济体系进行对比,突出其独特性。
(3)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已学过的战后世界史实,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步:分析。
1.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容易与其他经济体系混淆。
2.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认识不够深刻,缺乏系统性的分析能力。
3.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运用上,学生还较为生疏,需要加强引导和练习。
4.部分学生对国际经济问题缺乏关注,对现实经济现象和问题敏感性不足。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应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答案的正确性,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关心和帮助,使他们在课后作业中能够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学设计)【单元思路设计】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人类历史开始从分散逐渐走向联合,工业革命进一步使分散的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世界各地区的交流和合作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本单元探讨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本单元共分三课时:“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这三课把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是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第二个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这一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着多极化趋势的方向发展,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成为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要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两极格局的瓦解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也有利于世界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总的趋势来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最终实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世界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终归宿。
本单元的重点知识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三大经济区域集团组织、多极化趋势形成的利弊;难点知识在有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评价。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定位分析:《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探讨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该单元把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是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第二个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这一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着多极化趋势的方向发展,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成为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要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两极格局的瓦解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也有利于世界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总的趋势来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最终实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世界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终归宿。
本课对于学生理解认识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体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总体可以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金融体系,从此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金融控制权;第二部分:美国又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和关贸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金融和贸易的三大支柱。
这三大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为美国的对外扩张和确立世界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但在客观上,这个体系的建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
促进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复苏。
除此之外,教材还以标志性的图片资料、资料回放、学思之窗等多种形式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丰富,教学中要充分的利用这些图片和资料,并进行适当的补充,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学生能较为容易理解的史实,从而有利于学生对于世界经济体系的理解和掌握。
二、课标要求: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理解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的。
2、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发展的作用。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并认识美国在其中的地位和特权。
3、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景,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史料,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件,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了解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外交活动的一般规律;2、认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学情分析: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势等,都是其明确要求学习的内容。
应当说,与本课题有关的知识高一学生有一定的基础。
美元的地位和金融危机是时下热门的话题,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容的教学,容易激发学生对世界和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学习热情,可以运用相关的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美国适应其霸权的需要,也是其经济扩张的表现,但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这些学习内容中,蕴含着发展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学习资源和目标要求。
但是又由于本课涉及了较多抽象的经济学概念,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够密切,因此学生的理解存在着障碍。
六、教学重难点: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难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七、教学:教学方式采取教师讲解式、学生自主性学习及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把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效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启发学生。
八、学法:研读史料、分析素材、释疑解问、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
九、教学手段:多媒体PPT十、课时安排:一课时十一、教学过程【导言分析】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二战后至今)第一阶段(1945-20世纪60年代末)特征: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特征: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也是经济格局多极化的一个表现。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特征: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
【导入新课】复习提问:有人认为,世界经济的混乱、各国利己主义的政策,是导致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加深的重要原因,并由此促使德意日三国走上使用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道路。
你认为呢?有一定的道理。
1929年发生经济危机时,各国面对恶化的经济形势,纷纷转嫁危机,设置关税壁垒,从而引发了倾销战、关税战,使危机程度更加严重。
各国以邻为壑的利己主义政策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不断分化,使资源自给率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日逐渐勾结并结成了法西斯联盟,走上了战争道路。
正是自由放任状态下的无序竞争导致以上恶果的教训,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社会逐渐认识到必须有一定的机制来:(1)协调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
(2)稳定经济秩序(3)防止战争的悲剧重演(多媒体课件展示: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首先是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P104,思考二战对世界欧美各国造成了什么影响?这一影响导致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什么变化?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二战后经济颓败的欧洲”图片一:1945年的德国百废待举、图片二:残破的英国材料二: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在1947年的讲话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意、日法西斯集团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使它们遭受惨重的损失。
日本在战争中耗费了它1945年前十年的财富积累。
德、日的所有大城市几乎变成一片瓦砾。
英法等战胜国也受到严重削弱。
英国对外贸易削减2/3,……法国……约50万座建筑物被毁。
美国的经济在战争期间获得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1940年的1006亿美圆上升到1945年的2136亿美圆。
……美国的黄金储备1945年已占到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1948年更增至74.5%。
美国已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二战对世界欧美各国造成影响:二战后各国的经济实力发生巨大的变化,西欧国家在战争中遭受重创,实力大为削弱,相反美国经济实力却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传统的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而美国企图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战后美英两国在金融领域展开了争夺。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1、背景——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对比发生巨大变化世界市场早已形成,但处在自由放任的状态下,各国由于无序竞争,使市场陷大危机中,前期资本主义是有市场、无规则,导致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甚至带来了二战这样灾难性的后果,历史证明,市场的规范化、制度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历史必然性。
(1)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急需恢复(作为过去世界经济的中心英国损失也极为惨重,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为继);它们不得不依赖美国的帮助。
——现实的必要性(2)美国经济实力大增,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美国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企图建立以自己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可能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各主要国家就如何建立一个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机制,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
2、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1)概况: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英、中、法国、苏联等44个国家(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2)内容: 《布雷顿森林协定》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附件(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这些文件统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在这次会议上,老牌英国不肯轻易放弃自己200年世界经济中心地位,同美国展开领导权激烈争夺(pk),双方代表见面基本上是“两眼一睁,吵到熄灯”,融领域提出不同计划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最终的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道理?意图:凯恩斯计划是基于英国当时的困境,尽量贬低黄金的作用。
这个计划实际上是主张恢复多边清算,取消双边结算,当然也暴露出英国企图同美国分享国际金融领导权的意图。
美国怀特计划主张世界经济应该建立在国家间合作基础上,而不是霸权或者闭关锁国,它的真实意图是凭借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结果:英美两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由于经济、政治、军事方面实力的悬殊,当时作为英国领导人的丘吉尔很清楚英国经济实力的现状:“即使我们卖掉了我们的全部黄金和国外资产,也不能付清订货的一半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