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61b3cfcd195f312b3169a5cf.png)
77学子 2017.02英语教学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范丽丽英语是一门具有文化内涵、语言魅力的一门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
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善于挖掘英语学科的美育因素,而是反复教单词读音、句型操练、语法规则、逐句翻译,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厌烦不堪。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摆脱刻板僵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了解英语、感知英语、喜欢英语。
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意义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乐学是学好知识的基础,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克服种种困难,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
美育具有情感性、愉悦性的特点,教师将枯燥的知识与愉悦的审美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以优美的歌曲、精彩的文章、动人的情感、励志的思想营造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堂,让学生对美有所感悟,进而以美育美,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审美能力。
2.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美育作为综合发展的因素之一,对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拥有对事物美的体验,才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才能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浮躁氛围下,学生无法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而美育能培养人美好的情感、塑造健全的人格,提升人的综合素质。
二、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美育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师对美的自觉意识不足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学会字母、单词,掌握一些交际用语就行,部分教师也看到了教材的生动、图片的精美、课堂的愉悦,但没有意识到英语语言之美,没有传达美的自觉意识。
2.教学设计缺乏美育渗透三维目标的设计缺乏美育的渗透,在语言知识中没有加入语言美的认识,在情感目标中虽强调了兴趣,但缺少美的感悟目标。
教师在设计中没有顾及教学环节的流畅美、内容的体现美。
3.教学过程中美的表达不充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没有营造美的环境,没有引导学生充分感悟英语知识内容之美,或没有分析歌曲中的内容美、曲调美,没有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传达的意境美。
小学英语教学渗透美育“三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渗透美育“三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8805559de80d4d8d05a4f29.png)
小学英语教学渗透美育“三策略”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进行英语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要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美育渗透。
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深入挖掘、借助朗读、链接文化的策略引导学生感受英语的形态美、音韵美和人文美。
关键词:小学英语;美育;渗透策略【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xx)06D-0077-0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进行英语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要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美育渗透,这样才能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强烈兴趣,从而,为他们学习英语打下基础。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在英语中,很多地方存在“美”的元素,如英语字母的形态美、英语读音的音韵美、英语文化的人文美。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要基于教材对英语中这些“美”的元素进行深入挖掘。
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美育渗透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渗透美育呢?一、深入挖掘,感受形态美所谓形态美,是指英语的外在形态存在的美感,主要表现在英语字母的象形美与英语单词的对称美。
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要善于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引导小学生感受英语的形态美。
(一)感受英语字母的象形美英语字母是英语语言中最小的单位,每一个英语字母都具有一定的象形性,是生活中一些事物或者现象的概括。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感受英语字母的象形美。
例如,在教学字母“C”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发现这个字母与镰刀是很像的,这也是字母“C”的重要象形之处。
在这个字母的教学中,还可以结合“cut”这个英语单词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因为“cut”就是切割的意思,人们在切割东西时,就要用到刀,这样,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不会感到字母学习的枯燥。
(二)感受英语单词的对称美英语单词的对称美是英语美学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教师如果枯燥地让小学生对其音、形、义进行学习,小学生很容易产生学习疲劳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渗透美的元素就能让他们感受到单词学习的生动性。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https://img.taocdn.com/s3/m/4f6b013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0.png)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作者:刘强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23年第09期英语学科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块发现美和探究美的重要阵地,在教学中渗透美育,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本文以外研版新标准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My father flew into space in Shenzhou V”一课为例,阐释如何将美育渗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1.创设优美的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美喜爱美、追求美是人的基本心理。
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中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的思维从课本引向多姿多彩的世界,进而提升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热身活动中,教师准备了神舟五号升空时的照片以及记录升空壮丽瞬间的视频,通过视觉和听觉的不断刺激唤起学生对太空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优美而震撼的情境创设下,学生完全沉浸于浓厚的气氛之中,全方位感受美、欣赏美。
2.注重情感的熏陶,鼓励学生鉴赏美要想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鉴赏美,形成正确高尚的艺术审美观,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爱美之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小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望,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质,制造悬念,层层推进,提升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本课中,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文本中的“美”。
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补充杨利伟太空生活的视频,让学生深刻体会杨利伟认真的工作态度,进而体会到宇航员的不易和伟大。
随后,教师可以通过几幅图片让学生的视线转向身边那些平凡的岗位。
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明白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能够奉献社会、服务他人,每一个职业都应受到我们的尊重,要学会鉴赏劳动者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的耕耘之美。
3.关注思维的敏锐性,激励学生创造美美育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基于感受美和欣赏美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创造美的意识,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让“美之花”绽放——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美育渗透
![让“美之花”绽放——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美育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9e0f9f6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11.png)
让“美之花”绽放——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美育渗透摘要:将美育渗透至小学英语课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最重要的是还能够让学生从审美视角来学习英语知识,感受到英语的“美”。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缺少了审美教育,那么整个课堂活动对于学生而言就会显得更加枯燥乏味。
美育在整个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英语课程知识内容中也包含了很多美育因素,通过相应的实践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欣赏美的、感知美的能力。
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分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美育渗透的主要措施,以审美教育为原则展开英语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审美教育;渗透措施引言:审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中最根本的活动,对美的追求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永恒的执念。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将美育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课堂本身就是教育实施的主要渠道,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教师,要尽可能的发掘出小学英语教材中的美育元素,将其以多元化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创造一个更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环境,促使学生的审美素养可以不断得到提升。
一、有效利用语言美考虑到小学生群体性格、思维方式等特点,教师在将美育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抓住学生好奇新鲜事物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英语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美的传递者,教师自身所散发出来的美也一定会成为教学中不可忽略的一道风景线,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美的享受,同样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Do you like pears?》为例,教师可以提前准备苹果、梨,以及草莓等水果。
为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有效将美育元素渗透到课堂中,教师应当注意教学姿态,以及发音的“美”,确保在和学生展开对话的过程中,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英语的语言“美”。
当然,在此环节教师可以考虑使用学生接触不多的英式发音。
浅议美育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浅议美育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方法和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73feb51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8.png)
浅议美育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新课改对小学英语学习有了新的要求,英语不仅仅要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同时还具有人文性。
英语作为一种外语,本身就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和魅力,其中也蕴含着比较多的人文美。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能够提高教师的英语课堂质量。
因此,小学英语教学中额美育渗透是十分有必要的。
教师作为英语教学中知识的传播者,其自身必须要具备必要的有关美育的基本素质。
一、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一)教师应有较高的教育语言修养小学英语教师的教育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质量和对美的感受。
小学英语教师能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能够在课堂上使用流畅的语调和正确的节奏给做英语口语示范和讲授知识,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感受英语的语言魅力。
除了口语的流畅和标准之外,教师还应该注意语言的幽默。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语言应该风趣幽默,保持课堂气氛的轻松融洽,这样学生才能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感兴趣,才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语言的美。
(二)教师应有良好的教态教师的教态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的仪态、风度、目光、姿势、神情等,它体现了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情感、认识、能力等,还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心理品质。
教师在课堂上的目光应该是亲切而又柔和、期待而又自信的,能够让学生摆脱对未知知识的迷茫,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的仪态应该是端庄大方的,衣着应该得体美观,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美。
小学英语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小学英语课本中的内容是密切贴近生活的,其中包含着许多生活中发生的情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将语言与表情充分配合起来你,让学生感受英文中的生活美。
(三)教师应有较高的思想美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思想道德,对于接受教育的小学生来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因此,在小学英语中进行美育的渗透,就一定不能忽视教师的思想和人格魅力。
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fac4628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4.png)
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1. 引言1.1 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New Era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ImportanceIn the new era, English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haping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global competitiveness. With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it is essential for students to start learning it at an early age to acquire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studies and career development.1.2 美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美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更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学校和教师需要更加重视美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只有通过注重美育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情感情绪管理能力。
在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地位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 正文2.1 美育理念融入英语教学内容美育理念融入英语教学内容是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具有美学价值的文学作品来教授英语课程,如优美的诗歌、经典的文学作品等,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感受美的力量。
通过美学教育的方式设计英语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美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美育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
![美育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6d6443d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9.png)
美育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
美育是指通过艺术、音乐、文学等形式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质和创造力。
在英语教学中,美育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渗透:
1. 文学欣赏
在英语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英文原版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狄更斯的《雾都孤儿》等。
通过欣赏这些文学作品,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还可以领略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审美价值,并从中汲取创作灵感。
2. 艺术表现
在英语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如观看画展、音乐会等,并用英语描述其所见所闻,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文化交流
在英语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如英国的古堡、美国的国家公园等。
通过了解这些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世界的文化和价值观,并在这些基础上进行创作和表演。
4. 讲故事
在英语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传达美育教育。
这些故事可以是经典民间故事、童话故事等,通过这些故事,可以启发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美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中美育渗透措施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中美育渗透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1f6f10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4.png)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中美育渗透措施摘要:英语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审美能力以及探索创新精神等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审美观念。
为了能够实现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目标,学校以及教师需要重视对美育教育的渗透,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美育教育能够通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来提高其对生活美、艺术美和自然美等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美育渗透;措施英语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中应注意语言和美的统一,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英语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英语的正确态度,为以后的英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如何将美育渗透到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探讨。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小学生也正是处在兴趣较为旺盛的阶段,同时学生们对周围世界也具有着极大的探求欲。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往往能够通过情景教育的形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得他们可以把自己的丰富情感融入到英语教学之中,并以此起到熏陶学生精神、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目的。
在我国英语课程教学中,老师必须有意识地创造生活环境,帮助孩子在感受美和创造美的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审美观念。
在学习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7《On the farm》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一段有关动物的视频。
视频中,一只可爱的小鹿正在和自己的伙伴们进行互动。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What’s on the farm ?”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到的单词进行造句,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What arethese/those?They are...”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故事情境中,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视频内容进行动态展示和播放,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教案中如何渗透美育
![英语教案中如何渗透美育](https://img.taocdn.com/s3/m/6be6f93b7e21af45b307a8f0.png)
英语教案中如何渗透美育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崇高的审美情趣,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教学实践证明,英语美学教育作用是很大的。
通过英语美育,学生在增长英语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与高尚的审美情趣,感受一定的感受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鉴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推动英语学习,促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美育的主要方法有:1.将美育渗透在英语教学实践中。
即贯穿于听、说、读、写各个环节,寓教于美,以美启真善,以美佐教学。
英语美育既不是单纯的英语教学,也不是纯粹的美育,它与艺术学科(如音乐、美术)美育是有区别的,它是英语教学中的美育,达到交际能力与审美能力同步提高的目的。
2.课内外整合,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
课外美育要采取以学生为主的策略,教师做宏观指导,超前指导和及时指导,采用耐心辅导,课内弥补的方法。
3.课内美育,教师要主导,体现美化自身,树立榜样,以美感人,以情动人。
著名教育家克莱顿·柯伦在《教学的美文》中指出:当教师更多地懂得了美学的素质怎样进入生活,当他们能够有意识地来完善、扩展这种美的方法时,他们就踏上了教学艺术之路。
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具有美学素质,更要不断提高美学素质,在教学中塑造美的形象,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
首先教态要美,要实现美育教学,首先要增强教师的审美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
当教师站在讲台上时,他(她)的仪容、风度、服饰、神情、目光、姿势和举手投足都在向学生传递着信息。
因此,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态度要端庄大方,衣着要美观得体,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又可以为教学活动营造一个美的氛围。
其次,语言要美。
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https://img.taocdn.com/s3/m/0b3d2c5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6.png)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如何在学校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净,情感和信念端正。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学问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
何谓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同学感情,使同学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育同学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缔造美的力量的训练。
因此,我们在学校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地、有方案地进行美育教学。
如何在学校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一、老师的语言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老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打算着同学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学校英语老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
老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同学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育同学良好的听力和英语语音语调。
老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要在简明、精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和韵律、节奏等方面下工夫。
英语老师必需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同学用英语来想英语。
同时,相应的"体太语'要尽可能符合英美人的习惯,这种"仿真',使同学产生新颖感,并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以满意同学语言美之心理需求。
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奇感。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除了口语流利外,还要学点洋腔洋调,注意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
"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英语时,具有节奏感的语调,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同学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另一种美。
同学在观赏中获得了令人沉醉的美感,就会增加说英语的欲望。
语言要风趣,有幽默感。
英语老师不应总板着面孔上课,这样同学就如芒刺在背。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68fc2ea2be23482fb5da4c18.png)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学何谓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既是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地、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特别要抓住主阵地——优化课堂结构,渗透美育。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所以美育也是小学生最易于和乐于接受的教育。
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呢?下面我就在英语课堂中如何渗透美育这个话题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教师的语言要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和英语语音语调。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要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和韵律、节奏等方面下工夫。
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鲜感。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除了口语流利外,还要学点洋腔洋调,注重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
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相应的“体态语”要尽可能符合英美人的习惯,这种“仿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并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以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本身就具有语言美。
在字里行间,英语语言本身音调的升降,读法的暴破、连读,犹如一首和谐婉转的诗歌,散发着无尽的美。
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自己用标准、优美的语音朗读课文,用亲切、温柔的语调和学生交流,充分利用语言美陶冶学生的情操。
美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美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34d9f52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0.png)
美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美育是普通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尤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更是毋宁缺少。
美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为孩子们的英语学习注入价值观。
伴随着孩子们不断增长的认知能力,教师们应当注重美育的渗透,借助英语的特性加深他们的情感敏感性,让他们能更好地体会文学诗歌等的意境。
此外,合理运用美育渗透还能够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美育有助于探究
民族文化,弘扬优良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深入了解英语各个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引发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强烈兴趣。
另外,应当注意的还有精心设置的活动形式。
除让学生们能够在阅读文章、口
语活动等形式中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外,还可以使用连环画、地道影片等将美育渗透进英语教学中。
苦口婆心地结束,美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们
应当从望文生义、形式丰富、活动设计严谨多方面去体现这种关系,为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孩子们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840e23be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6.png)
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随着时代的变化,小学英语教学已经不再仅仅注重单纯的语言学习,更多地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美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美育是指通过艺术教育和美学教育的方式,将美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能力传授给学生,达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个人修养的目的。
下面从不同角度探讨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一、美育融入小学英语课堂小学英语课程中应该增加趣味性,而美育正是为此提供了很好的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动画片、展示图片、唱英文歌曲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英语,并在此过程中渗透美的元素。
比如,在学习形容词的时候,可以先通过音乐、图片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颜色和物品的美,然后再加以英语表述,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在学习手工制作的环节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英语相关的主题,如制作“Hello,Kitty” 等,让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英语能力,还能够体验美的乐趣。
在小学英语社交活动中,教师可以将美育元素引入其中,比如一个英语角活动,可以采取让学生在角落里画画、做手工、摆摊等形式,使英语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语言表达,而是美的体验。
在英语演讲比赛中,学生可以通过讲述美丽的风景、事物来展示英语表达,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美的知识和文化背景。
在课外活动中,学校可以举办一些美育相关的活动,如美术展、音乐会、英语竞赛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感官世界,还能够让他们体验到美的艺术魅力,增强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美术馆等地参观,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美的价值。
总之,美育是一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手段。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该适当地加入美育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美的艺术魅力,提高感知能力和审美素质,使英语学习更加有趣和生动。
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渗透的三个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渗透的三个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5920fa02af90242a995e52f.png)
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渗透的三个策略在将美育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确定了两方面的教学目标,一方面是根据教材内容,定下恰当的认知目标;另一方面就是结合课文内容特点,定下通过电教手段,直观教具、语言艺术等,让学生得到美的感受,激发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的美育目标。
围绕这两大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贯穿一个主线,就是以美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接受美的熏陶。
在我的英语课堂中,对美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增强语言的趣味性、生动性英语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一边是教师,一边是学生。
教师形象、生动、准确、有趣的英语语言,可以启发学生;教师优美的范读,可以感染学生;教师优雅的举止可以影响学生,教师真挚的感情可以激励学生。
课堂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更能吸引学生。
让学生感受英语语言的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质,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了没有压力的学习的乐趣。
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辅以直观二、增强教学的情感性、直观性教学中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充分调教具、体态语、动画等,把学生带入一个生动形象、富有感染的情境界中去,让学生直观感受美。
同时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中美和趣味性的因素,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使美育融于英语知识学习之中。
有的课,虽然它的趣味性、情景性比较强,但仅靠老师的语言描述仍是不够的,于是我就利用动画画面,录音带的音响效果等来增强学生的形象感受。
实践证明,教学的形象性和情感性越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愈浓,教学的效果也就愈好。
三、巧设情景,鼓励创造性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依据对话中的角色进行表演,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加强内心体验,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在进行情境创设中,教师应充分起好引导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民主。
因为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
在本课的情景对话中,我就让学生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创设不同的情景,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将其表演出来,这样,他们不仅锻炼了自己听说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最新 探讨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精品
![最新 探讨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eb483835de80d4d8d15a4f4a.png)
探讨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一、感受教材内容美走进英语教材,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但这美丽远远比不上教材灵魂的魅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本身就具有语言美。
在字里行间,英语语言本身音调的升降,爆破、连读的语音发音规则,犹如一首和谐婉转的诗歌,散发着无尽的美。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英语教师用标准、优美的语音朗读课文,用亲切、温柔的语调和学生交流,充分利用语言美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知道了深受欧美人喜爱的hot dog, hamburger, salad,學会了去KFC吃快餐可以礼貌地说“May I have...?”在得到帮助时不忘说声“Thank you!”给人造成麻烦时道声“Excuse me.”别人有困难时,主动询问“Can I help you?”别人诚心道歉时也不忘道声:“Not at all.”这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心灵,正是教材的翻版。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还介绍了不少优秀人物,在学习时,通过介绍这些优秀人物的事迹,揭示人物的形象美,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学习到了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心灵,启迪了学生自我塑造的悟性一个生动的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创造了教学环节美,体验到了美的所在。
小学英语教材中也介绍了不少名胜山川和优秀的自然风光,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美的陶冶。
如教材中对长城“the Great Wall”单词教授时,老师就可以展示长城不同时刻美丽的风光,并向学生介绍创造这壮丽景观的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敢于创造的精神。
二、教学结构组织美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结构呆板单一的教学程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适当地调整教学结构,从多个角度进行教学,紧扣学生的兴奋中心,组织好引人入胜的开头、思维情感活跃的高潮和简洁严谨的结尾,使教学形式更加美观、活泼。
如剑桥少儿英语中教学I like animals.时,一开始就向学生展示一幅幅生动活泼的动物图片,在森林的背景下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单词,然后再通过各种动物叫声的录音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后导入I like...句型。
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c87c243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e.png)
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首先,美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显现在教学内容上。
英语教材中充满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如:有关国家文化、节日习俗等等,这些内容贯穿了整个教材,为学生展现了丰富的美学内涵。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不仅仅能够掌握英语知识,更能够在其中感受到美的存在。
例如,学习圣诞节的知识,学生在了解了它的由来、庆祝方式、节日象征后,不仅能够掌握相关词汇、语言,还能学会如何用英语制作卡片、表演圣诞舞蹈等,这些活动中蕴含的美学意义,都能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审美情趣。
其次,美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体现在教学方式上。
英语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个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互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歌曲、朗读等方式将语言融为熟悉节奏的音乐,进而引导学生欣赏英语歌曲、朗诵演讲等,培养他们对音乐、对语言的感知及理解。
在实现对知识的掌握的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乐趣,从而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审美情趣。
最后,美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体现在教学环境上。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需要营造一个纯净、明净、温馨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愉悦的学习英语知识,感受英语学习的美。
教室可以挂一些简洁、有学习感染力的图片或图表,给学生美的启示,增强美学素养;还可以出席一些节日场景的布置,搭配些简单有趣的英语句子或词汇,增强学生与英语环境的亲和力。
综上所述,美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除了能够让学生对英语表达和掌握更熟练,同时也能在美育渗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让他们的英语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探索美感,建构自己的美学世界观。
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f1d0f16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2.png)
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小学英语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语法和词汇教学,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在新时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美育不仅是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更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锻炼,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和审美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音乐的渗透音乐是一种国际语言,能够打破语言的障碍,给学生带来愉悦的体验。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歌曲、唱游等形式来渗透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选择一些简单、朗朗上口的英文歌曲,让学生跟着歌曲的旋律和语言节奏进行学唱,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和语感。
还可以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接触一些英语国家的流行音乐或经典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力量,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绘画的渗透绘画是一种表现情感、展现美感的艺术形式,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与表达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来渗透美育,让学生通过绘画作品来表达自己对英语学习的理解和感悟。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英语主题的绘画比赛,让他们以图画的方式来展现自己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和体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还可以结合一些英语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进行绘画作业,如绘制英文单词的图像或情景插画,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三、文学的渗透文学是一种有形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文字来展现美的情感和表达思想。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赏析和阅读来渗透美育,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英文文学作品或英文童话故事,让学生进行朗读或角色表演,让他们在文学作品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和情感表达的艺术,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50513ada3169a4517723a3fa.png)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在小学阶段对孩子实施美育教育尤为重要,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使他们在心灵深处受到美的感染与感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顺利愉快地接受新知识、获得真知。
标签:美育;英语教学;情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这是每一个英语教师都不得不重视的课题。
一、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学习知识人们欣赏各种事物的美进而产生美感,总是从感受形象开始的,这种形象化的美感教育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英语单词、句子本身是枯燥乏味的,要让学生易于接受,教师必须尽可能地充分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从中感受美,并在感受中领悟美。
如在学习单词”苹果”时,教师拿来实物,苹果又大又红,还能闻到香味,并告诉学生”This is an apple.”让学生指着苹果齐读”apple-apple-apple”,然后在黑板上书写单词,学生记忆就更深刻了。
在学习“sweater,shirt ,skirt”等衣服单词时,把各种衣服都找来,让学生比较,让美的形象直接刺激他们的感官,加深印象。
教学时要充分使用电教手段,以使学生产生美感。
二、用美的语言来熏陶学生一个好的英语教师应让学生听到地道纯正的英语,从中感受到语言、音调和抑扬顿挫等美的因素,从而激发他们产生去说、去读的欲望。
在课堂上尽量使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设计”小记者采访”、”值日生问答”等对话形式,鼓励学生用洪亮的声音回答问题,使口语能力不断提高。
恰当的举办口语竞赛会给学生们以深刻美的熏陶。
在这样的活动中,同学们有的背诵,有的讲故事,有的即兴演讲,还有的配上动听的音乐,使学生在美的气氛中得到熏陶,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启迪,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听说能力的发展。
三、用仪表美教态美去感染学生教师在小学生的眼里是神圣的,三尺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应该以大方得体的仪表,自然美观的形象,亲切的表情,善解人意的目光,饱满的精神和恰当的手势去讲解,去启迪学生的智慧,以无声的语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
何谓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因此,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地、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
一、教师的语言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和英语语音语调。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要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和韵律、节奏等方面下工夫。
英语教师必须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
同时,相应的“体太语”要尽可能符合英美人的习惯,这种“仿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并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以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
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鲜感。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除了
口语流利外,还要学点洋腔洋调,注重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
“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英语时,具有节奏感的语调,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另一种美。
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就会增强说英语的欲望。
语言要风趣,有幽默感。
英语教师不应总板着面孔上课,这样学生就如芒刺在背。
笑是感情激流的浪花,课堂里常有笑的细流在潜动。
师生感情融洽,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要善于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讲究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讲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语言要新鲜,小学生具有好奇、好新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求活动。
语言新鲜,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语言要优美。
爱美是人的天性。
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
”自然美、人文美能打动学生心灵,教师优美的语言更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
美的语言悦耳动听,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
二、教师的教态美
要实现美育教学,首先要增强外语教师的审美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
教师教态要亲切自然,态度端庄大方、热情活泼,衣着美观得体,既可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又为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美的氛围。
教态美包括仪容、风度、神情、目光、姿势和举手投足等等。
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
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
所以,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
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地感染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小英课本知识接近生活,情景性强,是一个多姿多彩的百花园,犹如一个大舞台,老师与快乐的小朋友在舞台上尽情地饰演来自生活的角色。
英语教师们必须集言语、表演、造型等艺术手段于一堂,全方位地给学生施加影响,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并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英语学习,使英语课堂充满阳光!每当上课铃响,英语老师总是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并亲切地向学生问候:“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每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可微笑着竖起大拇指说:“Excellent! Good job !”然后点头致谢:“Thank you very much.”反之,则摇摇头或摆摆手并鼓励学生:“Try next time.”
三、教师的板书美
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思路的高度浓缩,是教师的微型教案,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它是对教材的一种艺术再创造。
板书设计文字精练,一目了然,运用和谐的色彩,图形、表格等构图清晰。
创造板书的形式美可以强化课堂教学效应。
板书形式的美,顺应了学生喜新、好奇心理,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生发美的思索。
科学实践证明,人
对不同色彩的注意程度是截然不同的。
色彩搭配合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单调的色彩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厌倦情绪。
精心设计的色彩搭配、和谐美观的板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也是课堂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平时授课时我通常用红色笔强调某一词,用同一色笔书写同一规律的知识。
这种习惯有利于加强记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