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必修1第1章第4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必修1第1章第4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右图中GH⊥PQ,据此完成1~3题。
1.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MN所示平面上,则角②的度数是A.23°26′B.46°52′C.66°34′D.不能确定2.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GH所示平面上,下列变化可信的是A.全球极夜范围扩大B.全球极昼范围扩大C.春节时北京均温升高D.里约热内卢气温的年际变化增大3.若GP弧表示夜弧,则H点的日出时间为A.21时B.4时C.9时D.3时根据我国日历反映的信息,回答4~5题。
4.日历中立秋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约为A.59°15′EB.44°45′WC.59°45′ED.128°15′W5.关于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B.在赤道以南并向南移动C.在赤道以北并向南移动D.直射赤道并向北移动杭州(120.2°E,30.3°N)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
据图回答6~8题。
6.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吸热效果,应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A.23°26′B.30.3°C.66°34′D.59.7°7.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A.海口B.重庆C.拉萨D.吐鲁番8.当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调节到最大值时A.南太平洋漂浮的冰山较多B.松花江正值一年中的第一次汛期C.黄土高原上流水的侵蚀作用最为强烈D.澳大利亚农田中的小麦开始返青右图为经纬网图。
图中A点位于南纬68度,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
据题设条件回答9~10题。
9.此刻,与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A.圣保罗B.华盛顿C.开普敦D.莫斯科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该日,大约在7月中旬B.该日,C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右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
地球公转的特点及地理意义
5 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 角度(即 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
它是 地心与 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 的交点 。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 正午12时。
明确:“一轴两面三角度”
―一轴”指地轴; “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三角度”
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 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冬 至 日 ( 月 日 )
距太阳直射点 最远的一天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
12 22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
距太阳直射点 最近的一天
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 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 大值,北半球的各纬度达到一年 中的最小值。
►春秋分日,赤道上正午太阳高 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其他地 区太阳高度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 之间。
H1>H2>H3
H3
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
春秋分:
由赤道 向南北 两侧降 低
夏至日(6.22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夏至日:
由北回 归线向 南北两 侧降低
冬至日(12.22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冬至日:
由南回 归线向 南北两 侧降低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规律
90°
45° 0°
90°N 66°34´N 23°26´N 0° 23°26´S 夏至日 二分日 冬至日 66°34´S 90°´S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4四季变化的特点:
23º 26´N
夏至
北回归线
0º
春分
春分
秋分
23º 26´S
地球运动之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精品课件)
冬至日( 月 日 冬至日(12月22日)
此时太阳直射南回 归线,南半球昼长 夜短,昼长为一年 中的最大值。南极 圈以南出现极昼现 象。此日以后南半 球昼渐短,夜渐长, 球昼渐短,夜渐长, 北半球相反, 北半球相反,赤道上 昼夜等长。
修水琴海中学地理组 樊望生
春秋二分日( 月 日 春秋二分日(3月21日、9月23日) 月 日
春 秋Biblioteka 夏 冬修水琴海中学地理组 樊望生
四季和五带
五带的划分
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 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 地球表面粗略地分为热带、 地球表面粗略地分为热带、南北温 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 带、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
修水琴海中学地理组 樊望生
四季和五带
北寒带 北温带
有极昼极夜 66˚34' 无 23˚26' 极 昼 极 23˚26' 夜
(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年变化规律
④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纬度带: 每年夏至日(6月22)H达最 大值,冬至日(12月22)H达最小 值。如右图A所示。 A
修水琴海中学地理组 樊望生
⑤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纬度带: 每年冬至日H达最大值,夏至日 H达最小值。如右图B所示。
修水琴海中学地理组 樊望生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修水琴海中学地理组 樊望生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 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4.五带的划分
五带
范围
特征
热带
南、北温 带
南、北回归线之 间
南、北半球热带 与寒带之间的区 域
一年中获得①_太__阳__辐__射__能__量__ 最多的区域
②_四__季___更替明显
(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2.明确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
【误区点拨台】 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其 角度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因此黄赤交角发 生变化,直接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的变化,进而影响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其他。
特征
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黄赤交角的变化及其影响 【问题导引】 1.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的度数有何关系? 2.如果黄赤交角发生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导致地球运动产生地理意义的关键要素 之一,对其理解掌握应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明确几组数据间的关系 理解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弄清几组数据间的关系。 如图: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解题指南】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与回 归线、极圈的关系。 【解析】(1)选A,(2)选A。第(1)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 出黄赤交角为20°,而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回归线的度数。第(2) 题,图示信息表明黄赤交角减小了,当黄赤交角减小到20°时, 太阳只能直射在南、北纬20°之间,因而福州冬至日时的正午太 阳高度比现在大,冬季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相应增加,均温 将升高。
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是什么
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是什么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转动。
地球环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公转。
因为同地球一起环绕太阳的还有太阳系的其他天体,太阳是它们共有的中心天体。
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的,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所以太阳公转也会给我们带来四季的变化,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地球的公转的力来自太阳的自传,就像轴带动轮子转动一样,而太阳的重力(万有引力)又让地球不能飞离太阳。
地球的公转速度地球公转是一种周期性的圆周运动,因此,地球公转速度包含着角速度和线速度两个方面。
如果我们采用恒星年作地球公转周期的话,那么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就是每年360°,也就是经过365.2564日地球公转360°,即每日约0.986°,亦即每日约59′8″。
地球轨道总长度是940,000,000千米,因此,地球公转的平均线速度就是每年9.4亿千米,也就是经过365.2564日地球公转了9.4亿千米,即每秒钟29.8千米,约每秒30千米(线速度=940,000,000KM/365天=940,000,000秒/(365x24x3600)秒=29.8千米(近似为30千米/秒)。
依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可知,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有关。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是固定的值,随着日地距离的变化而改变。
地球在过近日点时,公转的速度快,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超过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1°1′11″/日,线速度为30.3千米/秒;地球在过远日点时,公转的速度慢,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低于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57′11″/日,线速度为29.3千米/秒。
地球于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7月初经过远日点,因此,从1月初到当年7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加大,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从7月初到来年1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缩小,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阳光照射:地球公转的结果就是一些地理区域会经历着天光的变化,一天中的昼夜更迭也就产生了。
光的变化也将造成各种生物繁衍。
2、大气温度变化:地球公转使内衬地球表面以及海洋水面接收能量和
热量的不均衡,并形成大气温度分布型。
由此带来的季风系统、气候
转折也就产生了。
3、海岸线形成:地球公转导致太阳、月亮和其它行星之间的重力的变化,也对海洋的潮水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产生了全球性的潮水正负差,有利于海岸线形成。
4、北极磁极翻转: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磁力线也会产生明显变化,并可
以引发北极磁极翻转,并影响到全球海洋的气候变化。
5、月相变化:由于地球公转,月亮在时间中呈现出月相变化,每隔一
段时间就会出现新月、朔月、上弦月、满月四个阶段,而这些月相变
化也影响到海洋的水流特征和物种的生活节律。
6、地壳的微细变化:地球公转产生的转动力量也会影响到地下岩石层
的细微变化,产生弹性变形,或者在深处引发地壳对深层移动、熔解
以及熔盐水形成。
7、海洋物种迁徙:由于长年公转,海洋里物种种类比较丰富。
各种海
洋动物爱栖息的温度会受到公转轨道的影响,从而不惜牺牲一段时间,携带自身物质做大范围的迁徙活动。
8、大地构造形成:太阳的公转会影响到地球的赤道的变暖,并影响到
大陆气体的分布特点,改变了地表以及大地构造形式,从而影响到物
种的发展,改变了大陆形态。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公转是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对地球的形态、气候、季节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是指地球以自己的轴线为中心,自西向东旋转一周的过程。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在于它给我们带来了日夜交替的现象。
由于地球自转,当日升起的太阳在一天中从东向西直线运动,所以看起来是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在自转的过程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也会造成不同地区的昼夜时长、季节等变化。
例如,在北极圈内,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太阳从5月到7月期间不落下,形成了白昼连续的极昼现象。
而在南极圈内,则是从11月到1月期间连续的白天。
在赤道附近,则是昼夜时长几乎相等。
地球自转的间接影响还表现在地球的形态上。
在自转的过程中,由于地球自转使得地球的赤道部分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而稍向外突出,赤道部分比两极位置直径长大约43公里。
这种偏离球形的现象被称为地球的“赤道膨胀”,其对形成地球的自转椭球、地球形变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动的过程,公转周期约365.24天。
地球公转对地理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地球公转造成了地球四季交替的现象。
地球因为公转而绕着太阳运动,赤道与太阳夹角不断变化,导致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也不同。
对于靠近赤道的地区,由于它们与太阳的夹角较小,所以一年中的气温波动较小,昼夜时长也几乎相等。
而随着纬度的升高,气温变化越来越明显,昼夜时长也会更加不同。
另外,地球公转还会造成在不同季节地球表面的水汽分布变化,从而影响降水分布和干湿季节的变化。
地球公转的另一个影响是它决定了日地距离的变化。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不稳定的,因为地球的公转是椭圆轨道,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距太阳最近时为近地点,距离达到1.5亿千米,距太阳最远时为远地点,距离达到1.52亿千米。
近地点时,太阳的距离最近,这时地球表面的温度要高于远地点。
地球的运动——公转的地理意义精品课件
地球的运动
第一章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公转的地理意义精品 课件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 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移动 • 四季更替和五带 • 昼夜长短的变化 •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你画对了吗?
夏至(6月22日)
●
23 。26 ' N
●
秋分(9月23日) ●
春分(3月21日)
昼长计算 (1)根据昼(夜)弧的长度计算 昼长=昼弧所跨经度数/15°, 夜长=夜弧所跨经度数/15°。 (2)根据日出、日落地方时计算 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24-日落时间)×2=日出时间×2
(3)同一纬度上各点昼夜长短时间相同; 南北半球同纬度:北半球昼长=南半球夜长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昼最长(极昼)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昼最短(极夜)
6.此时昼长的分布与纬度有什么关系?
从北极圈往南一直到南极圈,昼越来越长
7.直射点所在半球,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情况是?
直射点所在的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地球的运动——公转的地理意义精品 课件
地球的运动——公转的地理意义精品 课件
(4)楼房间距问题 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房为例,为保证一楼全年均有 阳光照到,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 L 与楼高 h 的关系如下图 所示(H 为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L 应不小于 h·cot H。
(5)太阳能热水器的角度问题 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 变化来调整角度,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 α 应等于当天 正午太阳高度的余角。如下图所示,α+H=90°时效果最 佳。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倾角=两点纬度差(即当地纬度和 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轮复习
上页 下页
尾页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考点一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典题感悟 深化探究
考点专练
(2012·高考大纲卷 )6 月上旬某地约 5 时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6 月上旬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 球昼长夜短,结合材料该地
(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可能位于( B) 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约5时(地方时)日出”可推知
的夹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
的夹角为90°。 ①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②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③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一、地球的公转
南北回归线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____ 之间往返运动。
考点专练
1 . (2014· 高考山东卷 ) 下图为甲地 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 P1 和 P2 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 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下题。 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 地该日(D)
考查昼夜长短的有关知识。甲、 乙两地经度相同,位于同一经线 上;甲、乙两地同时日出,说明
位于晨线上,由此判断该日晨昏
___ 北 半球
北半球夏至 北半球各纬度 日,北半球各 昼长夜短,纬 地昼长达一年 最大值,北 度越高, 中______ 昼越长,夜越短 _____________ 极圈及其以内 出现极昼 ____现象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首页
上页 下页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S 夏
公转方向
秋
相同点: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 不同点: 1.公转方向“相反”:北“逆”南 “顺”
例题1、某物体随地球公转从5月1日运行到10 月1日,公转的线速度怎么变化? 例题2、二分二至日
3、右图为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D A、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约是每年的1月初 C、地球公转方向为自东向西 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速度略小于B点
2.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 正确的是 AC A.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 B.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 C.各地夜长乙>丙>丁 D.各地日出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
3.此时,下列各地情况可信的是 BC A.郑州市(约35°N,114°E)的中 学生正在上学路上 B.南京市正处于一年中的高温季节 C.雅库茨克(约62°N,130°E)已是白昼 D.澳大利亚某地房屋朝北窗户阳光射入室内面
A:25°S
B:25°N
30°W
25°E
C
C:20°N
30°E
60°W
D:23.5°S
例3:每年的儿童节至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移动 的情况为:
先向北移,再向南移 2、产生五带 图: 例4:假如黄赤交角的度数变为20°,热带、温带、 寒带范围怎么变化?若黄赤交角度数为30°,又怎 么变化?
黄赤交角的本质:地球(地轴)倾斜
夏至日
冬至日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缩记: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正午太阳 高度最大,从此条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春秋分(直射赤道):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笔记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笔记
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地球公转使四季交替出现:地球公转的运动使南半球朝着太阳持续地接受太阳光,而北半球则朝着太阳持续地避开太阳光,从而导致南半球和北半球在一年之中交替出现春夏秋冬;
(2)地球公转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地球公转后,南北半球交替接受太阳光,太阳照射时间、光照强度距离会改变,从而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使气候温和,而不是南热北冷的极端现象;
(3)地球公转使白昼和夜晚交替出现:地球公转后,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使得白昼和夜晚交替出现,从而使生物们可以有规律地睡眠、进行活动等;
(4)地球公转使地球上海洋的流向发生变化: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得海洋的流向也会随着地球的自转而改变,从而带动自然界的海洋化学反应,从而可以形成丰富多彩的生物体群。
第四讲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经典教案
第四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考点、热点回1、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周期等特征。
2、掌握黄赤交角的概念,含义及其影响。
3、理解并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二、要点释义1、地球公转的特征(1)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
(2)方向: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3)周期:1恒星年,即365天6时9分10秒。
(4)速度:随公转位置而变化。
①一月初,公转速度最快,近日点,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冬半年。
②七月初,公转速度最慢。
远日点,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半球冬半年。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黄赤交角(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一般状况(以北半球为例)。
①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②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二分、二至日的昼夜长短状况。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降低。
②季节变化。
(3)四季更替和五带①形成原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导致太阳辐射既有时间的变化,也有空间的分异。
②三、难点考点、方法探究考点一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运动规律见下图。
2.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3.黄赤交角对气候的影响若黄赤交角为零,则太阳始终直射赤道,不会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就不会形成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4.黄赤交角变化对四季五带的影响若黄赤交角为零,地球上将不存在四季的更替现象,也不会出现五带。
[规律方法]图解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理解几种数据间的关系。
如下图:(1)(2)(3)考点二昼夜长短的变化和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考点应主要抓住“三看”:1.昼夜长短状况——看“位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导航
基础梳理
考点再现
技能提升
练出高分
解读图表· 提升技能
分门别类
举一反三
技能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典图展示 2. 以极地投影图为例说明光照图的综合判 读内容
判断技巧
图表应用
界线:0 时或 24 时所在经线和 日期分 界线 线 东西半 球的分 界线 180° 经线(理论上); 沿地球自转 方向, 0 时所在经线向东至 180° 为今天,向西至 180° 为昨天 20° W 以东为东半球, 其西侧为 西半球;160° E 以东为西半球, 其西侧为东半球
内容导航
基础梳理
考点再现
技能提升
精讲考点· 精析疑难
掌握核心
有的放矢
考点二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计算
主题二
(4)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纬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 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5)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 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 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 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 (6)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 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成直 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 90°(如右图)。 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 其中当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即为所求点与直射点纬 度差的绝对值;不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为二者纬度数之和。
必修一 第二章第4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夯实基础· 整合体系
优化整合
有序识记
内容导航
思维导图
两大 基础
三个 考点 一项 技能
地球的公转特征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太阳视运动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内容导航
基础梳理
考点再现
技能提升
练出高分
夯实基础· 整合体系
优化整合
有序识记
一年有两次最大值(春分、秋分)、两次最小(夏至、冬至) 来增去减(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 减小)
基础梳理
考点再现
技能提升
精讲考点· 精析疑难
掌握核心
有的放矢
考点二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计算
主题二
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 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 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 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如右图中 各点旗杆日影长短及日影所在方向(图中是6月22 日,经线和纬线的交点是直射点)。
基础梳理
考点再现
技能提升
练出高分
夯实基础· 整合体系
优化整合
有序识记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夏至日
春分日 秋分日
冬至日
内容导航
基础梳理
考点再现
技能提升
练出高分
夯实基础· 整合体系
优化整合
有序识记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90 N 60 N 30 N
o o
o
30
春分日 秋分日
冬至日 C D
内容导航
基础梳理
考点再现
技能提升
精讲考点· 精析疑难
掌握核心
有的放矢
考点二 主题一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计算
③变幅规律: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④极昼、极夜规律: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直射点位 于南半球,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直射赤道时,全球没有 极昼极夜现象发生。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南、 北极圈上,一年中只有一天极昼(极夜),南、北极各约有半年极昼、半年极夜, 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北极地区极昼天数多于南极地区,主要 是因为北半球冬半年,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附近,角速度、线速度较大,公转 需时间较少,此时正值北极地区极夜,南极极昼;而在北半球夏半年时,公转 速度较慢,运行时间较长,此时正值北极地区极昼,南极地区极夜。 (2)季节变化规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内容导航
基础梳理
考点再现
技能提升
精讲考点· 精析疑难
掌握核心
有的放矢
考点二 主题一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计算
2.昼夜长短的计算与判断 (1)根据昼(夜)弧的长度计算 昼长= 昼弧所跨经度 15
o
, 夜长=
夜弧所跨经度 15
o
(2)根据日出、日落地方时计算 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24-日落时间)×2=日出时间×2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一年有一次最大值(6月22日前后),一次最小值(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一年有一次最大值(12月22日前后),一次最小值(6月22日前后)
南北回归线之间(除赤 道外)
赤道地区 递变规律
内容导航
一年有两次最大值(太阳直射时最大),一次最小(南半球出现在6月22日 前后、北半球出现在12月22日前后)
一、地球的公转 1.公转特征 (1)方向: 自西向东 (2)周期: 一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3)速度
公转位置 A点 B点 时间 1月初 7月初 公转速度 最快 最慢
考点再现 技能提升
练出高分
近日点
远日点
内容导航
基础梳理
夯实基础· 整合体系
优化整合
有序识记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
内容导航
基础梳理
考点再现
技能提升
精讲考点· 精析疑难
掌握核心
有的放矢
考点二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计算
主题二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到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 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如右图所示: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o
/
α α
90 -α
黄道面 赤道面
o
23 26 S
o
/
黄赤交角
内容导航
基础梳理
考点再现
技能提升
练出高分
精讲考点· 精析疑难
掌握核心
有的放矢
考点一
疑难剖析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图解难点
2.黄赤交角及其变化的影响 (1)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 动 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 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 动,移动规律见图:
内容导航
基础梳理
考点再现
技能提升
精讲考点· 精析疑难
掌握核心
有的放矢
考点二
太阳视运动
答案 解析
(2012· 启东模拟)下图为 “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 迹 B 0时 B
太阳高度 角为0o
地平圈
此地为极昼 正午太阳高度 角40o
C 秋季
春季
初夏
秋季
内容导航
基础梳理
o 正午太阳高度 此地为 70 N 角40o
内容导航
基础梳理
考点再现
技能提升
练出高分
解读图表· 提升技能
分门别类
举一反三
技能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典图展示 (3)斜视图
判断技巧
晨昏线 与赤道 的交点 晨昏线 和纬线 圈的切 点
图表应用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 方时为 6 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18 时 所在纬线纬度是出现极昼或极夜 现象的最低纬度;所在经线圈中 一条是太阳直射经线(昼半球中 央经线)、 另一条是 0 时经线(夜半 球中央经线) 无东西方向,只有南北方向;无 地方时,无明显太阳高度的日变 化; 大致每年 3 月 21 日至 9 月 23 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 内出现极夜。只在每年春分日和 秋分日,晨昏线经过极点,与某 一经线圈重合
6时 正东 方
18时
正西 方
晚于18时, 夏至日最 18时 晚 西北方 正西 方
内容导航
基础梳理
考点再现
技能提升
练出高分
解读图表· 提升技能
分门别类
举一反三
技能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典图展示 1. 常见光照图归类 (1)侧视图
判断技巧
图表应用
(2)俯视图
1.光照图的判读中的“五个关键” 抓住重要的点、线、面、角和方向是判读光 照图的关键,具体判读要点见下表: 解题 主要特征与相关现象 关键 位于南北回归线上或南北回归线之 间,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12 时 太 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线与纬线圈相 阳 切点的纬度互余 点 直 所在经线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 射 大(正午太阳高度);全球太阳高度的 点 分布: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依次递 减;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从太 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无直射,无极昼极夜,四 季变化明显 无直射,有极昼极夜
内容导航
基础梳理
考点再现
技能提升
练出高分
精讲考点· 精析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