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堂物理概念课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上好物理概念课

张国忠

物理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由于物理规律揭示了物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如果对物理概念没有理解,就谈不上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中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物理概念没弄明白。所以,物理概念的教学是掌握物理知识的关键。因此,物理概念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本人结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一节《压强》的课堂教学实际,就在新课程标准下怎样才能上好一堂物理概念课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物理情境,提出概念问题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营造一个适应教学要求,借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事物本质属性的物理环境,把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目的,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引出概念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以日常生活经验、通过物理实验、利用物理经验事实和复习旧知识等途径来创设学习情境。在引入压强这一概念问题时,我首先让学生观看flash 动画:两个体重差不多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滑雪者可以行走自如,而步行者则会深深的陷入雪中而行走困难,留下脚印。接着,师生一起提出并讨论了以下问题:1、人在雪地里行走为什么会有脚印?(人对雪有压力)2、人对雪地的压力产生了怎样的效果?(改变了雪地的形状)3、滑雪者和步行者对雪地的压力产生的效果相同吗?谁更明显?4、我们如何去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然后,我有让学生观看下面的实验:先让一位男同学用手掌去挤压一个气不是很足的气球,他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气球压爆;再让一位女同学拿一根缝衣针则很容易就可以把同样的气球刺破。从而提出问题:你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这样,我从学生熟知一个日常生活经验和一个物理实验中水到渠成的引入了本节课要学习的物理概念——压强。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良好的物理环境的方法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容易接受;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也正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而再通过运用实验展示物理现象和过程,不但可使学生对物理现象及过程产生必要的感性认识,还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积极主动思考。

二、抽象概括思维,形成物理概念

获得建立概念的感性认识或相关知识以后,最重要最关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运用科学方法形成物理概念。不同的概念,它们引入和建立的方法可能各不相同。其中“用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法将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抽象出来”的方法是建立概念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抽象思维的过程。采用此法要有足够的感性材料做基础,因为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一般不是很直观和容易理解的,故选择感性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

为了学生清晰压强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从典型的感性材料中抽象出压强

的概念,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以下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和思维过程。

首先让学生感受、体验压强,作出猜想。

我让每位学生进行了下面两个探究活动:1、手指用不同的力先后两次去压

铅笔两端,说出两个手指的感觉有什么不同,手指上的压痕是否相同2、用手掌

和手指去压气球,观察气球发生形变的情况。

接着,师生一起讨论问题:1、作用在手指上和气球上的的压力产生了怎样

的效果?(改变了物体的形状)2、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能

作出怎样的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再次让学生分组探究,验证猜想。

学生分组合作按照图14.1-3甲、乙、丙所示,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

观察小桌对海绵压痕深浅。分析现象,得出结论:1、在压力大小一定时,受力

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2、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

效果越明显。

最后进一步分析,形成概念

为了建立压强的概念,我引导学生又进行了以下分析过程:1、分别估算出

图14.1-3甲、乙、丙中海绵在每平方厘米上受到的压力大小,从而让学生明确

了“海绵在每平方厘米上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同,是造成小桌对海绵压痕深浅不同

的原因”。同时,也就得出了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三、理解内涵外延 明白物理意义

物理概念建立以后要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外延,明白其物理意义。这也

是物理概念的一个重要环节。

1. 理解概念内涵外延

物理概念的内涵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本质属性,理解概念的内涵是

理解概念的关键。物理概念的内涵除了用语言文字把它所反映的本质属性定性地

表达以外,对于物理量,还要用数学公式给予严密、精确,概括的定义,定义式

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反映物理量的内涵。学生应该把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结合起

来理解它的内涵。比如,在得出了压强的定义之后,通过经历估算海绵在每平方

厘米上受到的压力大小的过程,帮助用比值法学生得出了压强的定义式(p=S

F )。 物理概念的外延是指物理概念适用的范围与条件。只有了解概念的外延,才

能正确理解概念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深化和扩展对概念的理解,在知识的概

念体系中明确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在这堂课的中,压力和压强是两个容易混淆

概念,我们要帮助学生分清他们的区别与联系。另外,还要弄清楚p=S

F 的适用范围和三个字母所代表的物理量。

2 .明白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 深入理解物理概念,还应当注意不要把概念的物理含义(内容)或定义当作概念的物理意义。一个概念的物理意义,并不是指它的内涵,也不是泛指它在物理学中的地位作用, 而是侧重指出为什么要揭示某一研究对象的某一物理属性,即建立或引入该物理概念的原因。如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学生明白:引入压强这个概念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即压强是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四、解释物理现象 解决物理问题

运用阶段是直接应用初步理解了的概念,去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其目的是巩固所学的概念并能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由感性到理性,建立概念的过程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由理性再到实践中去检验、应用,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而在实际运用概念是发现概念理解上的偏差,完善和深化理解概念的过程, 是学习概念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因为只有有目的地解答一定量的练习题 , 才能强化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完压强的概念之后,一是马上就让学生运用p=

S

F 算出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强和人站在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二是师生讨论P78“想想议议”中

的问题,利用p=S

F 总结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由于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学生的兴趣和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了。当然,我们教师要注意例子不要太难,干扰因素要少,注意循序渐进, 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 不要企图一次把概念讲深讲透。 总之,物理概念是经过一系列观察、分析、抽象等思维过程才建立的,概念建立以后,要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也要用一系列科学方法。在概念的建立与应用过程中,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直接对所观察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对发展学生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概念还要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来表达,反映出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习这些概念可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物理的过程要发展能力,而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是掌握方法,所以学习概念过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科学方法的过程,是提高能力的过程。在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全面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的内容,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