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03.2021
整理课件
14
• 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当动物 园仅有一头或很少几头稀有个体时,可以采用 此法。
• 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能增加一些稀有 动物的繁殖量。
• 其它方法:单性别培育物种(当仅残留一个个体 时)、种间杂交(cross-species hybridization)(当一个种的残留成员不能在它 们自己中繁殖时)、诱发冬眠和滞育技术、遗传 检测技术、亲缘谱系技术和克隆技术。可还通 过建立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和繁育中心来增加目
– 许多物种在野外灭绝了,但还存活在笼养侨居地(captive colonies),例如麋鹿和野马。
01.03.2021
整理课件
2
第一节 迁地保护的目的、意义和原则
一、迁地保护的目的
并不是以人工种群代替野生种群,而是增加濒危物种的种群 数量;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濒危 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通过保证其食物供应,治疗受伤、 生病个体,采取节育或人工受精,淘汰某一年龄段个体等进 行人工管理,调整种群的遗传结构和种群结构,减少随机因素 对小种群的影响,使迁地种群的有效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并处 于最佳年龄结构。
01.03.2021
整理课件
8
(3)物种的生存条件突然恶化。
这类物种常常具有极窄的生态位阈值,适应 能力较差,当生境条件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生态 因子突然恶化时,将导致该物种的灭绝。如在 80年代中期,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突然发生竹子 大面积开花枯死,大熊猫由于食物短缺而面临 生存危机,此时进行迁地保护是必要的,待环境 状况恢复后再可进行野放。
01.03.2021
整理课件
9
第二节 迁地保护的策略及其局限性
一、迁地保护的策略
(一)、动物园
动物园传统上是把重点放在大型脊椎动物特别是 哺乳动物上,因为这些种类能引起一般公众的极大 兴趣。这有忽视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的巨大危险。
• 然而,它能激发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热情。如 果对保护野生动物有兴趣,就会捐钱,就会对政府 施加压力。结果,终于促使设立了这些物种的保护 区,并使其它数千种分布于这些环境的动物和植物 也得到保护。这些动物可称为“旗帜种(flag species)”
1.迁地保护种群的个体能定期地放到野外以维持自 然种群的数量和遗传变异性。
2.对笼养种群的研究能透彻了解该物种的基本生物 学特性。
3.迁地保护的种群能自我繁殖而减少为了展览和研 究目的从野外收集个体的需要。
4.展览个体有助于教育公众了解保护其野外种群的 重要性。
01.03.2021
整理课件
5
二、迁地保护的意义
01.03.2021
整理课件
10
•全世界动物园现今保持有50万头陆生脊椎动物,代 表3000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
•现在全球12%鸟类、1/4哺乳动物和1/3 鱼类已濒临 灭绝。
•仅在美国,约有5千万只猫被养作宠物。
01.03.2021
整理课件
11
•宗旨:
–建立不再容易从野外捕捉到的稀有种和 濒危种的活的种群。如果它们的自然环境 已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动物园养殖可能 是许多种类存活的唯一机会。
• IUCN曾指出:当一个濒危物种的野生种群数量低于 1000只时,应当进行人工繁育,迁地保护作为保护该 物种的一项措施。目前迁地保护手段常常是等到物种 的数量极低、濒临灭绝时才应用,其效果显然不如当它 种群数量尚多但已面临生存危机时,提前对它进行迁地 保护时为好。所以,对于那些个体数目虽然较多,但已 经出现生存危机的物种,也应该考虑进行迁地保护。
• (6)迁地保护能为在新的生境中创建新的生 物群落提供物种资源
• (7)迁地保护设施是进行公众生物多样性和 生物保护教育的主要基地
01.03.2021
整理课件
7
三、迁地保护的原则
• (1)物种原有的生境破碎呈斑块状,或原有生境消失。 如前面说的东北虎的例子。
• (2)物种的数目下降到极低的水平,种内难以进行交 配。
01.03.2021
整理课件
12
•繁殖:
–世界各地动物园中的274种稀有哺乳动 物中仅约10%的种是能自我持续的笼养种 群。
–动物园从事的一项主要工作是设计和 发展为建立(含繁殖)稀有和濒危种群所 需要的设备和技术,为在野外重新定殖 物种发展新的方法和研究项目。
01.03.2021
整理课件
13
– 生物学家已研究出一些新的技术来提高这些 种类的低繁殖率。如:
第十一章 迁地保护
01.03.2021
整理课件
1
两个概念:
• 就地保护(in situ或on-site preservation):指保护在 野外的自然群落和种群。
– 是生物多样性长期保护的最好策略。
• 迁地保护(ex situ)或易地保护(off-site preservation) : 指在人类控制的条件下维持种群个体。
• (1)迁地种群在生物学和社会生物学基础研究 中,可以作为野生个体的代用材料
• (2)对迁地种群的管理可以取得管理野生种群 的经验
• (3)迁地种群是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提高的 途径之一
• (4)迁地保护为原生境己严重破坏的物种提供 最后的避难所
01.03.2021
整wk.baidu.com课件
6
• (5)迁地保护对重要经济植物(特别是重要 的药用植物)的保护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01.03.2021
整理课件
3
• 当迁地种群数量上升到一定量时,通过对人工驯养 个体进行野化训练,在适宜的生境中不断地释放迁 地种群的繁育后代,补充野生种群,以增加野生种 群的遗传多样性。
建立起自然状态下可生存种群是迁地保护的最终 目标。
01.03.2021
整理课件
4
迁地保护是生物保护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是对就地保护的重要补充,与就地保护是相辅 相成的关系。
•交叉抚养(cross-fostering) 。兀鹫每年仅产一窝 蛋,但如果这窝蛋被移走,母鸟将产下并饲养第 二窝蛋,如果将这第一窝蛋给另一近缘种鸟抚养, 则每年每只雌兀鹫会产两窝蛋。
•人工孵卵(artificial incubation)。将采集的卵放在标 准的孵化条件下,在孵化幼仔的早期易受攻击阶段, 人工仔细照料和喂食,稍大后释放到野外或笼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