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的行为教学设计
9.高尚的行为(教案)
![9.高尚的行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04cd65227916888586d75f.png)
9.《高尚的行为》教案【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学习卡罗纳宽容、善良的优秀品质。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这老师的话语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卡罗纳是怎样用爱去温暖科罗西的心。
【教学难点】懂得为什么老师宽恕了四个淘气的肇事者。
【教学准备】1、课堂辅助课件。
2、同类相关文章(辅助阅读)。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感导入1、在我们身边常有些残疾人,你了解他们吗?你理解他们的需要吗?你知道关爱残疾人,关爱弱势群体是一份美好的情感吗?今天让我们共同体验一下他们的情感生活。
2、齐读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3、以个人为单位汇报自己学习目标。
确定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来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
3、检查预习。
检查字词预习情况、及课文阅读情况,及时纠错指正。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收获。
(注意强调正音字和区别字)4、分自然段,指读课文,订正学生的错误读音。
5、默读并思考:读懂了什么?三、作业1、书写生字。
2、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一、细读课文,质疑交流1、自由提问。
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
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内交流,仍无法解决的提出来班内交流。
2、归纳问题。
问题主要有两类:(1)卡罗纳是怎样一个人?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的?(2)科罗西受欺负的时候什么心情?当卡罗纳承认的时候科罗西又是什么心情?最后科罗西回怎么看卡罗纳?3、选择问题进行理解性阅读。
教师引导:你认为哪个问题重要,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可以和小组同学讨论。
4、班内交流。
鼓励学生积极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求发言要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其他同学予以补充。
5、说一说你怎么看文中的卡罗纳。
(不要求整体划一,要体现自己的感受。
)第三课时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组织朗读练习和比赛。
同桌分工,一个读一个评读,然后参加班级朗读表演赛。
高尚的行为教案
![高尚的行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401558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1f.png)
高尚的行为教案教案标题:高尚的行为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高尚的行为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高尚的行为品质,如诚实、正直、尊重和同理心。
3. 提供学生实践高尚行为的机会,以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视频素材:展示高尚行为的案例和场景3. 小组活动材料:案例研究、角色扮演等教学步骤:引入(10分钟):1. 展示一些高尚行为的图片或视频,并引发学生对高尚行为的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高尚行为对个人、他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概念讲解(15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高尚行为的定义和特征。
2. 强调高尚行为对于个人道德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3. 通过案例和场景的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尚行为的实际应用。
小组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高尚行为的案例。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高尚行为和不高尚行为,并讨论可能的后果。
3.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分析和结论。
角色扮演(15分钟):1. 将学生再次分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高尚行为的场景。
2. 学生在小组内分配角色,并进行角色扮演,展示高尚行为的实际应用。
3. 全班观看每个小组的表演,并进行讨论和反思。
总结(10分钟):1. 回顾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强调高尚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高尚行为,并提供实际的建议和指导。
3. 结束课堂前,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实践高尚行为方面的经历和感受。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寻找更多的高尚行为案例,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2. 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高尚行为的力量。
3. 定期进行高尚行为的评估和反思,以帮助学生持续发展和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对高尚行为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的书面反馈。
第16课《诫子书》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6课《诫子书》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cfbea8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a.png)
《诫子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准确朗读并背诵全文,积累重点实词、虚词,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2.能通过品读文章,体会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感受文章的语言风格和写作特点。
3.能从文章中汲取智慧,理解“静”“俭” 等品德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准确翻译全文。
(2)理解文章主旨,体会诸葛亮对儿子的教诲之情。
2.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静”“俭” 等品德的内涵及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讲述诸葛亮的故事,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 等,引发学生对诸葛亮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诸葛亮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诫子书》,看看他对儿子有着怎样的期望和教诲。
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标注字音。
夫(fú)君子之行淫(yín)慢险躁(zào)遂(suì)成枯落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三、疏通文意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疑难字词和句子的翻译。
3.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重点讲解以下字词和句子:实词: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行:操行、行为。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以:连词,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明志:明确志向。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广才:增长才干。
淫慢:放纵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
险躁:轻薄浮躁。
治性:修养性情。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意:意志。
去:丧失。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
接世:对社会有贡献。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及:来得及。
虚词:以:静以修身: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
非宁静无以致远:连词,表目的,相当于“用来”。
培养幼儿高尚情操教案
![培养幼儿高尚情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8e0a9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e.png)
培养幼儿高尚情操教案根据现代社会对未来发展的需求,人们对幼儿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尤其是高尚情操的培养,将会对其未来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作为幼儿教育者,我们必须制定合适的教案,让我们的幼儿在如此多元的信息的时代中,受到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以养成高尚的情操,成为未来有价值的人才。
我们需要从幼儿教育的角出发,采用全面的教育方式。
虽然幼儿期的学习需要集中在孩子感兴的领域,但是在培养高尚情操的同时,我们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教育,如语言、情感、体育、音乐、艺术等多个领域,通过多方位的学习,全面培养幼儿的身心健康。
我们需要建立积极的教育氛围和文化,营造和谐、积极的学习环境。
教育者和家长需要共同参与幼儿的教育环节,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帮助孩子快速成长。
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注重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用耐心和爱去引导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温馨和关怀,从而在高尚情操方面得到更好的培养。
同时,并非所有幼儿潜力都相同,一些孩子在品德和情感素质方面可能存在缺失。
在教育方面,我们需要因材施教,利用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方式,帮助幼儿个性化发展,从而保证他们在学校里受益最大化。
在这个环节中,教育者需要对每个孩子进行深入的了解,了解每个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确保孩子的高尚情操得到有效的培养。
教育者还要注意引导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得到进一步培养。
家长对于孩子的高尚情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应该注重视听良好、行为规范等方面,将良好的家风传递给下一代,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质。
教育者可以通过家庭访问、家长会等活动,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咨询,让家长更好地尽到教育子女的责任。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可以建立良好的幼儿教育体系,实施高尚情操的培养计划,让幼儿在幼儿教育的优秀环节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建立积极的教育氛围、个性化、家庭化的培养方式、家庭和园方的共同尽责,这些方法叠加起来,才能实现对幼儿高尚情操的有效培养,找出适合不同孩子的方法。
七年级统编版《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教学设计
![七年级统编版《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75c52b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8.png)
七年级统编版《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奉献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明确奉献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价值。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奉献行为及其影响的能力。
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奉献的实践能力,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奉献意识,体会奉献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激发学生在奉献中追求精彩人生的热情,培养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深刻理解奉献是一种不求回报的付出,其核心是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
掌握奉献在成就精彩人生中的重要作用,包括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克服功利思想,真正理解奉献的纯粹性,并将奉献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奉献途径,持续践行奉献精神。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充满温情和感人瞬间的视频,内容包括志愿者在贫困地区支教、医护人员在抗疫一线无私付出、慈善家为弱势群体慷慨解囊、普通市民在社区积极帮助他人等画面。
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这些画面中的人们都在做什么?他们的行为给那些受助者和社会带来了什么?他们在奉献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
”(二)奉献的含义与表现形式1.奉献的含义结合课本内容和生活实例,向学生讲解奉献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是个体对他人、对社会不求回报的付出,这种付出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其本质是为了让他人和社会变得更美好。
例如,特蕾莎修女一生都在为印度的穷人、病人、孤儿服务,她将自己的爱与关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她的行为就是对奉献含义的生动诠释。
让学生分享自己所理解的奉献,通过简单讨论,初步了解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识。
2.奉献的表现形式物质奉献:讲解物质奉献是指将自己的财物、资源等无偿地给予他人或社会。
高尚的行为教案
![高尚的行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afffe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f.png)
高尚的行为教案教案名称:高尚的行为一、教学目标:1.了解高尚的行为是指具有高尚品质和道德的行为;2.认识到高尚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追求高尚行为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高尚的行为是什么?2.高尚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3.如何培养高尚的行为。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问一些启示性问题来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如“你认为什么样的行为是高尚的?”、“高尚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影响?”等。
2.展示(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一些具有高尚品质和道德的行为,如捐款助人、照顾弱势群体等。
并鼓励学生讨论这些行为的特点和价值。
3.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高尚的行为是指具有高尚品质和道德的行为,如正直、宽容、善良、勇敢等。
并讲解高尚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如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4.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高尚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并共同总结出一些高尚的行为的特点。
5.展示(10分钟):学生代表可以向全班展示自己认为的高尚行为,并解释为什么这些行为具有高尚的品质和道德。
6.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哪些行为是高尚的,为什么是高尚的,并讨论如何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实践这些高尚的行为。
7.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回答“高尚的行为是什么?”、“高尚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有哪些?”等问题。
8.拓展(10分钟):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延伸阅读材料,鼓励他们深入了解高尚的行为,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和践行高尚的行为。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对问题的回答质量以及与他人的互动情况等。
2.作业评价:布置一个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高尚的行为的小论文,提醒他们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描述和分析,展示自己对高尚行为的理解。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教学设计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da103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8.png)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教学设计(基础版)一、理论基础和根据古老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加强对青少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完善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此,本课编写的重要依据《完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青少年学生做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因此本课选取了立志、气节、守信、创新、好学等方面的故事及相关传统美德格言,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够在人格修养等方面汲取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
二、课标根据本课是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中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9条“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
”来设计的。
三、教学目标1.学科素养目标:通过“名言”的解析学习,了解“明志”“气节”“诚信”、“求新”等中国传统美德的含义。
2.能力目标:通过古代历史名人的经典美德故事的学习领悟“自强不息”传统美德的内涵,在感悟实践中提升个人的品德修养。
四、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了高年段的学习,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道德认知看,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期,喜欢探查未知事物,有一定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从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五年级学生接受信息渠道较多,受多元文化的影响较大,耳满目染了一些传统美德的相关内容,但比较零散、碎片,缺少系统性,不同学生个体了解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五、教学重难点1.了解自强不息的典型事例,感悟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2.体会自强不息的意蕴,愿意用它来引导自己的生活。
六、教学方法教师教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高尚的行为》教案
![《高尚的行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038dc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a.png)
《高尚的行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高尚行为的含义,认识到高尚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高尚行为的意识和习惯,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高尚行为,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二、教学内容:1. 高尚行为的定义与特点2. 高尚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3. 培养高尚行为的方法与途径4. 实例分析:身边的高尚行为5. 讨论与反思:如何在生活中践行高尚行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高尚行为的含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2. 难点:培养学生具备高尚行为的意识和习惯,并能够在生活中践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高尚行为的定义、特点及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身边的高尚行为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高尚行为,促进学生思考。
4. 反思总结法:让学生在课后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高尚行为,不断提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高尚行为,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高尚行为的定义、特点及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身边的高尚行为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高尚行为。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高尚行为,引导学生思考。
5. 总结讲解:总结培养高尚行为的方法与途径。
6. 课后作业: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践行高尚行为的情况,不断提高。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展示高尚行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帮助他人、诚实守信等。
2. 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关于高尚行为的演讲比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高尚行为的理解和看法。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就特定的高尚行为案例展开讨论,分析其背后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
七、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教师在课堂和课下观察学生的高尚行为表现,记录其进步和成就。
3. 同伴评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对方的高尚行为,提出改进建议。
以身作则教学设计
![以身作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05e92c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c.png)
以身作则教学设计【以身作则教学设计】引言: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教师是社会培养下一代的中坚力量。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掌握教学内容,还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
以身作则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围绕“以身作则教学设计”展开讨论,介绍以身作则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来实施以身作则教学。
第一部分:以身作则在教学中的重要性1. 成为学生的榜样作为教师,教育是一种示范行为。
只有自己身体力行,才能带给学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如果教师没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就很难被其所感染和尊重。
2. 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往往容易产生模仿的心理。
教师作为学生的重要引导者,应该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通过以身作则,教师能够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行为规范引导学生,让他们理解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并产生向往和模仿的心理。
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
第二部分:以身作则教学设计的内容1. 言行举止端正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言行举止,遵守课堂规则和纪律。
不能在学生面前说脏话、骂人或者表现出不礼貌的行为,以免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2. 课堂互动和沟通教师应该积极地与学生互动和沟通,以身作则地展现良好的沟通方式和态度。
通过与学生平等交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处事公正和公平在学生之间处理问题时,教师应该保持公正和公平。
不偏袒个别学生,不以貌取人,要公正评价和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公平的教育环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
4. 尊重和关爱学生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困难。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关心并及时提供帮助,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爱。
第三部分:具体教学设计案例1. 案例一:品德教育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品德教育内容的同时,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标杆形象。
高尚的行为 教案
![高尚的行为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e4fb3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f.png)
高尚的行为教案教案标题:高尚的行为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高尚行为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高尚行为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3.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对高尚行为的思考和反思。
教学内容:1. 高尚行为的定义和特征。
2. 高尚行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3. 高尚行为的案例分析和讨论。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视频,引起学生对高尚行为的兴趣。
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高尚行为的思考,例如:“你认为什么是高尚的行为?你能举一个例子吗?”知识讲解:1. 通过讲解和讨论,给学生提供高尚行为的定义和特征。
2. 强调高尚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案例分析和讨论:1.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高尚行为,并讨论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高尚行为,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经验。
练习活动: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共同制定一份关于高尚行为的行动计划,包括具体的行为目标和实施方式。
2. 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扮演不同情境下的高尚行为,以加深对高尚行为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总结和反思:1. 总结本课学到的关于高尚行为的知识和理解。
2. 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高尚行为,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2. 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对高尚行为的理解和表现。
3. 收集学生的行动计划和个人反思,评估他们对高尚行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位慈善组织的代表或社会公益活动的志愿者来校进行讲座或分享,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高尚行为的实践和机会。
2.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高尚行为的力量和意义。
教学资源:1. 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视频。
2. 高尚行为案例材料。
3. 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指导材料。
4. 学生行动计划和反思的记录表。
教学反馈:1. 鼓励学生在课后分享他们在实践高尚行为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
《高尚的行为》课时教案
![《高尚的行为》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5d9c40ddccda38376baf9a.png)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全文。
难点
能够理解欺凌弱小是卑怯的行为,要学习卡罗纳宽容善良的品质。懂得为什么老师宽恕了四个淘气的肇事者。
第
一
课
时
情境设计
(意义创设)
宋体五号
基础任务
(意义联结)
宋体五号
巩固延伸
(意义巩固)
宋体五号
挑战任务
(意义提升)
宋体五号
新授课课时教案模版(小学语文)
课题
《高尚的行为》
主备人
陈伯玲
学科
语文
课时
2
课型
记叙文
授课年级
五年一班
课标
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优秀诗文、课文,能联系上下文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效果。
2、诵读优秀诗文时,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单元内容分析
这个单元由两篇现代诗和一篇叙事性记叙文组成,其中包括《有的人》《跌倒》《高尚的行为》。《有的人》是一篇是广为流传的诗歌,该诗歌歌颂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高贵品格。《跌倒》是一篇短诗,虽然没有脍炙人口但通过跌倒这样的小事揭发了不要害怕失败和挫折的人生哲理。《高尚的行为》选自名著《爱的教育》,从对学生之间的欺负歧视弱小的现象进行了描绘,表现出高尚与卑怯的两种不同的做人行为,具有积极向上的教育意义。
学情
分析
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需加强,尤其是对诗歌类课文的朗读和理解。本组课文在课后练习中,着重强调了朗读要注意体现文本的含义,要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内涵。所以要在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朗读时的感情和语气,体会课文情感。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一章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e7a8321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1.png)
3、习近平与中国人民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座谈交流
(二)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第 页
教 学 正 页
教 学 过 程
(含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本讲小结
1、人生价值就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举例讲授:北京警方对故意隐瞒病情的 输入确诊病例黎某立案侦查
(三)三种错误人生观的实质
错误人生观没有正确把握人的本质、没有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无法正确引导人们追求有意义的人生,反而会把人引入歧途。我们需要认清实质,自觉抵制。
(一)与历史同向 与祖国同行 与人民同在
举例:
1、抗战时期 进步青年奔赴延安
2、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既要看贡献的大小,也要看尽力的程度;既要尊重物质贡献,也要尊重精神贡献;既要注重社会贡献,也要注重自身完善。
3、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砥砺奋斗、锤炼品格,释放火热青春的奋斗激情,彰显有志青年的人生价值,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成就出彩人生,创造美好生活。
(一)人生矛盾“如何看”?
1、几对主要人生矛盾
1)正确看待得与失
吴祖太——红旗渠的设计师
2)正确看待苦与乐
习近平回忆在延安梁家河的插队岁月
小辩论:当代青年能否选择“躺平”?
学生结合人物案例,谈谈自己对几对主要人生矛盾的理解,可举例说明
贴近学生的案例,更能引起共鸣
在思辨中,学生对道理理解更深刻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三课《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三课《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813614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16.png)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三课《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关于价值观和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
教材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奉献的价值,理解在奉献中可以成就精彩人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活动,让学生体会奉献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一定的思考,但可能较为模糊和片面。
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可塑性,容易受到身边榜样的影响。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也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通过引导可以让他们认识到奉献是一种高尚的行为,能够获得内心的满足和他人的赞誉。
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奉献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奉献的意义和价值。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奉献的理解和感受。
故事讲述法:讲述一些感人的奉献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公益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奉献的快乐。
(一)知识目标理解奉献的含义和意义。
了解不同形式的奉献行为。
(二)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评价奉献行为。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奉献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追求精彩人生。
五、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奉献的意义和价值。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奉献精神。
(二)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奉献的内涵,将奉献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
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意识,真正做到为他人和社会奉献。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 分钟)播放一段关于奉献的视频,如志愿者帮助他人、慈善家捐赠等,引发学生对奉献的思考。
提问学生:“视频中的人们在做什么?你对他们的行为有什么感受?”引出本课主题。
(二)新授内容(30 分钟)奉献的含义和意义讲解奉献的含义,即不求回报地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高尚的行为》教学设计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高尚的行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8dcdf2aa00b52acfc7ca7d.png)
3-3高尚的行为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7个一类生字和12个二类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人物的语气,想象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了解故事的发生、经过和结果。
3.理解高尚的真正意义,懂得以诚待人,帮助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难点:能理解卡罗纳高尚的行为表现在哪里,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提前安排学生阅读《爱的教育》。
教学时数:两课时基础知识:耽:延误、延迟。
耽误耽搁厉:①严格。
②严肃、厉害。
③猛烈。
厉害厉声凄厉严厉变本加厉腹:①即肚子,躯干的一部分,在胸下面。
②指内心。
③指地区中心部分。
腹部腹地心腹空腹抄:①誊写,照原文写。
②搜查并没收。
③走简捷洁的路。
抄录抄袭抄写扰:①扰乱、打扰。
②混乱。
③感谢别人款待时说的客气话。
扰民纷扰干扰卑:①低下。
②表示谦恭。
③低劣、下流。
卑鄙卑贱卑微自卑耻:羞愧、羞辱。
耻辱耻笑可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梳理课文脉络,学习生字。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阅读过《爱的教育》吗?对于这部书你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吗?(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
全书共10卷,每卷10个故事。
通过一个小学生用日记的形式叙述了小学生在一年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二、初步读课文,学习生字。
三、再读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顺序。
发生:老师还没来,教室不比较乱,同学们拿科罗西取笑。
经过:科罗西用墨水瓶砸弗朗蒂,不巧砸在老师身上。
老师调查此事,卡罗纳想为科罗西承担责任。
老师继续调查,查出了真相。
结果:老师宽恕了他们。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人物形象。
一、指名读课文,认真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二、读课文,找出课题“高尚的行为”指什么行为,在文中找出对这种行为进行直接描写的句子。
“见没人答话……”三、找出故事的起因。
说一说科罗西为什么要用墨水瓶砸弗朗蒂?同学们是怎样嘲笑他的,你怎样看同学们的做法?四、在这种情况下,卡罗纳除了承担责任,还做了些什么?想象一下他可能对老师说了些什么?五、你怎样理解卡罗纳德行为是高尚的,为什么?六、总体把握内容,试着复述课文。
爱国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
![爱国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https://img.taocdn.com/s3/m/3b6bc2eabb4cf7ec4afed082.png)
爱国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2)爱国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大量的实例,使同学们了解爱国情操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明确爱国情操是由爱国认知、爱国情感以及爱国行为构成的。
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整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实例、讨论等方法来实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行为。
教学重点爱国情操的三大要素教学难点爱国情操的三大构成要素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手段电子课件教学过程导入请问大家,你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吗?也许你们会觉得奇怪,我怎么会问这么愚蠢的问题?每个同学都会说:“爱”。
当然,我也相信你们热爱自己的祖国。
在《人生譬语》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憍萨弥罗国的琉璃王征伐迦毗罗卫国,迦毗罗卫国势弱难敌大军,这时候,释迦牟尼佛得知了讯息,虽然他已成佛,本应放下政治世事,但为了挽救无辜人民免于战祸,他还是挺身而出。
当时印度有一个风俗,如果出兵打仗,遇到沙门修道者就要退兵。
于是,每一次琉璃王的大军要进军征伐迦毗罗卫国时,佛陀就静坐在必经之路的中央,来阻止大军前进,就这样一次、两次,琉璃王的军队都无功而返。
这次,琉璃王出兵又看到佛陀静坐在路中央,终于忍不住上前,向佛陀施礼问道:“佛陀,路边有大树十分阴凉,路中央阳光猛烈,你不要坐在这里,到阴凉的树下去嘛!”佛陀答道:“琉璃王,亲族之荫胜余荫。
”听了这句话后,琉璃王很感动,立即下令退兵,暂时停熄了战火。
亲族就好像树木可以庇荫我们,国家也像树木可以保护我们,亲族国家的庇荫,胜过一切的余荫。
当敌人侵犯我们的国家,若是亲族之荫都没有了,还要那个树下之荫做什么呢?所以,琉璃王听了也不得不感动,再一次的退兵。
提问:听了这一个故事,你有何感想?爱国救国人人有责,即使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他也不例外。
从这个故事想到我们现在,人人口中都说爱国爱民,一定要有具体的行动,有的人勇敢从军报国,有的人勤劳努力增产报国,有的人读书勤学教育报国,有的人以行善助人孝顺齐家报国,甚至为社会修桥铺路,照顾许多的伤残、鳏寡孤独,让社会彼此得到尊重、帮助与爱护,让我们国家平安和谐,这些都是爱国的行为。
传统文化求仁得仁教学设计
![传统文化求仁得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cbd06d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b.png)
传统文化求仁得仁教学设计引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更蕴含着人伦道德的教化。
其中,仁德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对于个人的修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篇文档旨在探讨如何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的仁德思想,帮助学生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出具有高尚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人格。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了解传统文化中的仁德思想,并理解其在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规范能力,提升学生的自律意识。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完成与他人的互动和沟通。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1. 介绍传统文化中的仁德思想: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朗读经典文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仁德思想的内涵和特点。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去感受身边的仁爱行为和感悟,加深学生对仁德的理解。
2.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与仁德思想相关的案例,通过小组或班级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析案例,探讨其中的仁德价值观,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可以从历史人物、现实生活、文学作品等多个角度引入案例,丰富学生的思维。
3. 视频展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精选一些与仁德思想有关的视频或纪录片,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进一步体验和感受仁德的力量。
同时,结合视频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简短的观后讨论,加深对传统文化中的仁德思想的理解。
4. 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相关的地点或参与有关的活动,如拜访孝道文化陈列馆、参观庙宇等。
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仁德思想在传统文化中的实践和应用,并通过反思和讨论,加深对仁德思想的认识。
5. 书法/绘画课程设计:利用书法或绘画的教学,让学生通过练习书法或绘画艺术来领悟传统文化中的仁德思想。
可以选取一些与仁德相关的经典诗句或名言警句,让学生进行书法或绘画表现,以此加深对仁德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6. 反思与自我规范:设置学生作业、小组活动或班级角色扮演,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规范。
【范文】《我要做个文明人》教学设计
![【范文】《我要做个文明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572ff6aa00b52acfc7cacf.png)
《我要做个文明人》教学设计课题我要做个文明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感知文明生活的标准,能辨别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是文明的,哪些行为是不文明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体验、感受、宣传、欣赏文明,知道行为文明是品德高尚的表现,是受人欢迎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应该文明生活,积极争做“文明小市民”教学重点知道怎样做才是讲文明的好孩子。
教学难点体验感受文明,使学生体会到文明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收集文明的故事、围巾、小星星旗等。
教学。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当我们在操场上快乐游戏的时候,也许不经意间发生的小故事却蕴涵着人生的大哲理。
这是老师前几天在操场拍摄的录像,看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放录像)导入课题(板书)我要做个文明人二、创设情境,实践体验,感受文明的重要1、讲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则新闻报道。
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真切切的故事,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2、实践体验,盲人找家。
让学生感受盲人的境遇谁能到前面扮演盲人?请盲人找家这两位帮助盲人的同学,你为什么这样做?3、在学校里的我们怎样才能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呢?4、辨别文明行为老师请你们当文明小裁判,你们愿意吗?5、宣传文明小知识看一看哪个小宣传员最有号召力6、欣赏歌曲《我们从小有礼貌》你们的宣传太有感染力。
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行列,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歌7、你们还想对刚才上课时录像中的那两位不守纪律的大哥哥说些什么?三、激发情感,导之以行同学们,看着你们对文明宣传的热情,对不文明同学的劝告,老师心里真的好高兴,因为我知道,你们都想做一个讲文明的好孩子,对不对?老师就送给同学们一段话,让这段话时刻警惕自己做一个文明的好孩子吧!请同学们跟老师来读:祖国的未来,祖国的花朵,做个文明的孩子是我光荣的选择。
讲文明,懂礼貌,让我们时刻做到。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四、总结反思,情感提升(播放歌曲《文明礼貌歌》)歌词写得多好,在我们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只要人人都讲文明、懂礼貌,那么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及反思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bed3f4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9.png)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③“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
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课堂小结今天学习知道青春有格,就是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
最好的证明。
也就是“少年之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
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让我们做一名有志
青年,张扬自己的青春,放飞自己的梦想。
板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同学之间不能欺凌弱小,歧视他人,而是要有同情心,见义勇为。
3.学习本文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同学之间不能欺凌弱小,歧视他人,而是要有同情心,见义勇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感导入
1、在我们身边常有些残疾人,你了解他们吗?你理解他们的需要吗?你知道关爱残疾人、关爱弱势群体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吗?今天,让我们共同体验一下他们的情感生活。
2、齐读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
2、自由读文,读通句子。
3、检查预习。
字词及读文情况,及时纠正。
4、默读思考:读懂了什么?
三、作业
1、书写生字词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长春版《高尚的行为》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高尚的行为》这篇课文。
二、深入学习(一)指读第一自然段,一件什么事情让作者重新认识了卡罗纳?
(二)看来文章主要写了三个人物,科罗西、卡罗纳、老师,下面我们就走进这三个人,了解他们的内心真实感受。
科罗西:
1、在文中找出描写科罗西的句子,读一读。
2、如果你是科罗西,同学们用尺子戳你,朝你脸上扔栗子壳,还模仿你的残臂,你心情怎样?(气恼,愤恨)
3、试着读一读,读出这种感受。
4、如果你是科罗西,你打算怎样?
科罗西也忍不住了,失去了理智,于是抄起墨水瓶狠狠地砸了过去。
卡罗西:1、指名分角色读4~8自然段。
说说卡罗西为什么告诉老师墨水瓶是他扔的?2、科罗西听到卡罗纳这样说,心里会怎么想?3、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这部分课文。
老师:1、读第19自然段。
2、此时老师知道真相后,心里怎么想?3、带着感受读一读。
(三)联系课文,填补课文的空白。
起初老师要批评这四个肇事者,为什么又宽恕了他们?
猜一猜卡罗西会对老师嘀咕什么,才改变了老师的做法?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背诵描写细致精彩的段落。
五、作业:把这个故事将给更多的人听。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同学之间不能欺凌弱小,歧视他人,而是要有同情心,见义勇为。
3.学习本文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同学之间不能欺凌弱小,歧视他人,而是要有同情心,见义勇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情感导入
1、在我们身边常有些残疾人,你了解他们吗?你理解他们的需要吗?你知道关爱残疾人、关爱弱势群体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吗?今天,让我们共同体验一下他们的情感生活。
2、齐读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
2、自由读文,读通句子。
3、检查预习。
字词及读文情况,及时纠正。
4、默读思考:读懂了什么?
三、作业 1、书写生字词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高尚的行为》这篇课文。
二、深入学习
(一)指读第一自然段,一件什么事情让作者重新认识了卡罗纳?
(二)看来文章主要写了三个人物,科罗西、卡罗纳、老师,下面我们就走进这三个人,了解他们的内心真实感受。
科罗西: 1、在文中找出描写科罗西的句子,读一读。
2、如果你是科罗西,同学们用尺子戳你,朝你脸上扔栗子壳,还模仿你的残臂,你心情怎样?(气恼,愤恨)
3、试着读一读,读出这种感受。
4、如果你是科罗西,你打算怎样?
科罗西也忍不住了,失去了理智,于是抄起墨水瓶狠狠地砸了过去。
卡罗西:
1、指名分角色读4~8自然段。
说说卡罗西为什么告诉老师墨水瓶是他扔的?
2、科罗西听到卡罗纳这样说,心里会怎么想?
3、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这部分课文。
老师:
1、读第19自然段。
2、此时老师知道真相后,心里怎么想?
3、带着感受读一读。
(三)联系课文,填补课文的空白。
起初老师要批评这四个肇事者,为什么又宽恕了他们?猜一猜卡罗西会对老师嘀咕什么,才改变了老师的做法?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背诵描写细致精彩的段落。
五、作业:把这个故事将给更多的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