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海水声网络全解

合集下载

浅海跳频抗多途水声通信方法研究

浅海跳频抗多途水声通信方法研究
TI AN a g, W ANG i g z o Lin M n —h u, W ANG il Ha —u,ZHAO Run h i — u
( ai a K yLb rtr fr n ew t nom t nPoes& C nrlX ’ 0 5 C ia N t n l e a oa y o dr ae If ai rcs o o U r r o o t , in 7 0 7 , hn ) o a 1
重要 的 战略 区域 。 由于 浅 海声 信 道 是 一 个 极其 复 杂 的随机 时一 一 变 信 道 , 主 要 特 征 表 现 为 复 杂 空 频 其 性、 多变性 、 多途 、 强 高噪 声 和 有 限 的 使 用频 带 宽 度 。 在这种 复 杂 的 信 道 中实 现 信 息 传 输 , 仅 通 信 速 率 不 低 , 靠性差 , 且 传 输 距 离 近 。 由多 途 传输 引起 的 可 而 信号衰 落和 码 间 串扰 严 重 限制 了水声 通 信 的可靠 性 。
i tre e c n ef r n e
0 引 言
浅海 域无 论是 在 军 事 上还 是 在 民用 上 都是 十分
能 力 。本文 主 要 研 究 P 码 与递 增 序 列 的水 声 通 信 N
跳 频方 法 , 果 表 明 , 增 序列 使 跳 频 通 信 中的误 码 结 递
率 大大 降低 。
维普资讯
第3 0卷 第 3期 20 0 8年 6 月




技பைடு நூலகம்

Vo . 0, No. 13 3
S I H P SCI ENCE AND TECHNOLOGY
J n.,2 0 u 08
浅海跳频抗 多途水声通信方法研究

浅海水声信道中Turbo码性能研究

浅海水声信道中Turbo码性能研究
及 Tub ro码编/ 译码结 构. 通过计算机仿 真 , 研究 了浅海水声信道 中的 Tub ro码性 能及 T ro码性能随 多途效应、 落率 ub 衰 和信道交织器等的变化. 结果表明 : 水声通信可接受的信噪 比范围内 (0 0d ) Tub 在 1 ~2 B , ro码 具有 良好 的性能 ( 比特率 误 小于 1 ) 浅海水声信道 中, ub 0 ; T ro码性能随多途路径数的增加而下降 ; ro码 性能随衰 落率 的减 小而略有下降 ; Tub 浅海

法等 技 术 , 抗 噪声 性 能 得 到 了极 大 的 提 高 , 其 在 AWGN信 道 下 接 近 于 S a n n理 论 极 限 , 是 其 他 hno 这
纠错码无 可 比拟 的. 因此 , r o码 一 经 提 出 , 引起 Tub 就
( 一 )
h ( ) — ) 叫 ( t z( + )
途径 , 一条 为 经海 面 反射 1次 到达 的途径 , 一条 为经海
高路等 人 比较研 究 了卷积 码 、 积 码 +R 卷 S码 和 Tub ro 码 在高 速水声通 信 系统 中 的纠错性 能 . ] 本文 针对复 杂 多变 、 多途 和 大 起 伏 的浅 海水 声 强
底 反 射 1次 到达 的途 经 . 于水 声 信 道 中各 径 间 有较 由
Se p. 20 06
2 0 年 9月 06
浅 海水 声 信 道 中 Tu b r o码 性 能研 究
刘 胜 兴 , 肖梅 许
( 门大 学 海 洋 学 系 , 建 厦 门 3 10 ) 厦 福 6 0 5
摘要 : 针对复杂多变 、 多途 和大 起伏 的浅海水声信道 , 强 本文建立 了包括 时变 衰落 、 途和加 性干扰在内的信道仿 真模 型 多

基于Kraken简正波模型的浅海声场分析

基于Kraken简正波模型的浅海声场分析

基于Kraken简正波模型的浅海声场分析
张歆;张小蓟;李斌
【期刊名称】《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0(018)003
【摘要】水声信道的传输特性是影响水声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了一种全液态Kraken简正波模型,对位于浅海信道的目标海区的传播特性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传播条件下信道的传播损失和频率特性图,为水声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总页数】4页(P405-408)
【作者】张歆;张小蓟;李斌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3.21
【相关文献】
1.基于Kraken模型的海洋声场及相干性分析 [J], 赵闪;陈新华;于倍;孙长瑜
2.基于简正波模型的浅海最佳频率的深度特性仿真研究 [J], 窦雨芮; 周其斗; 谭路; 纪刚
3.基于高阶累积量的简正波声场匹配场定位效果分析 [J], 厉彦一;施剑;罗宇;徐辉
4.倾斜弹性海底条件下浅海声场的简正波相干耦合特性分析 [J], 张士钊;朴胜春
5.典型浅海声场环境中的简正波估计 [J], 杜金燕;孙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海信道调频水声语音通信方法比较

浅海信道调频水声语音通信方法比较

浅海信道调频水声语音通信方法比较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浅海水声通信已经成为了海洋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为水下科学勘探及海底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浅海信道调频水声语音通信方面,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单频信道调频(Single frequency channel)和时频信道调频(Time frequency channel)。

单频信道调频方法是一种基于连续波的调频方案,主要采用的技术手段是随着时间的增加,发射信号的频率逐渐变化,以适应不同的通信环境。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信号能够一定程度上跨越不同的深度层,从而使通信距离得以延长。

同时,频率随时间变化的方案相对成熟,也并不需要太多的计算复杂度,因此能够减少通信系统中的传输错误率,使语音传输精确度更高。

不过,单频信道调频的通信频率带宽窄,无法同时传输多路语音信号,同时信号受到海洋信道的多种复杂干扰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其通信可靠性与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时频信道调频方法是一种基于多波束的调频方案,主要通过多个单频信道组成一个宽带信道来实现。

该方法採用計算機數字訊號處理技術,由於頻譜分析與時域分析仍是其核心技术,因此计算机运算量与处理时间成为该方案的主要因素。

时频信道调频方法能够同时传输多路语音信号,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较高的通信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该方法对于干扰和噪声的抵抗能力也相对强,通信比较可靠。

但这种方法较为复杂,需要高性能的处理设备和大量的算力和存储空间,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其可用性和经济性。

在浅海信道调频水声语音通信方法的选择上,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应用须求综合性比较,根据通信效率、通信距离、抗干扰能力、经济性等方面考虑取舍。

例如由于单频信道调频方法相对较为简单,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较好的通信效果,因此更适用于深度较浅、信道变化相对稳定的水域;而时频信道调频方法虽然计算机处理能力要求较高,但其通信效率和可靠性相对更优,因此更适用于深度较大、信道变化较为频繁的水域。

一种水声网络全双工通信方案研究

一种水声网络全双工通信方案研究

有 抗 衰落 、抗 多径 效应 的 能力 L。运用 在 水 声 网络 6 J 节 点 中 ,节 点可通 过 不 同的跳 频 图案 实现 码 分多 址 ( DMA) C ,且 在 多 用户 检 测 、节 省频 率 资源 方 面
码 技术 的应用 可 以进 一步 降低 误码 率 ,改善通 信性
能。 2 2 路 由方案 .
2 1 多用 户物 理 层方 案 .
多用 户 物 理 层 可 以使 多 个 用 户 同 时在 一个 信 道 内独 立通 信 而且 互不 干扰 ,这 要求 物理 层 具有 多 址和 一 定 的抗 干扰 能力 。本文 采用 一 种基 于独 立 同 步 头和跳 频扩 频 的方案 来 实现 多用 户物 理层 。 物 理层 使用 慢跳 频 4 S 调制 ,采 用 慢速 跳频 FK
的方 法来 实现 多用 户 物理 层 ;后者 ,可 根据 实 际情 况 在 路 由 中N Di : I 一定 的 “ 向分流 ”算法 来 实现 。 双
下 面将 围绕这 两个 方 面提 出设 计方 案 。
本 方案 的调 制 解调 中没 有使 用码 分 多址 ,而在
多用 户 中使 用独 立 同步 头 ,使 跳频 系 统在 设计 上更 加简 单 。对于 两 条重 叠 的信 息 ,它 们先 后到 达 的时 间差 确 定 了一个 固 定 的跳 频 点 间隔 ( 个 问隔会 在 这 整 个 解 跳 过程 中保 持 不 变 ) ,每 一跳 的鉴频 都 可 在 自己的子 频段 内完成 ,彼 此不 受影 响 。经过 窄带 滤 波 ,跳 频 的解 调过 程有 一 定 的抗干 扰性 ,而 信道 编

工 的通信现 状 以及大 尺度 时延 和有 限带 宽 ,使原 陆

~一 一 … …。 。 ’… ’

浅海中低频水声信道仿真研究

浅海中低频水声信道仿真研究

twe l t c i h re o re (f ci a d dh 3 0 一. Hz i e e s f ttt a c aatr t s o de cr — s ag ucsE f t e n wit :0 Hz 5 e id c s e vb 2 k )nt ne ai i l h rc i i . hs o s sc e s c
Ke r : n e wa e c usi; h l w t r c a n l i l t n h b d m o e y wo d u d r t r o t s a l wa e ; h n e mu a i ; y r d l a c o s o i
s a l w t re v r n e t h l o wa e n io m n
LIXua , N G i, n ‘、 Le SUN Cha g. u n y
(.mtu fAcutsC ie A ae yo an ̄ B on 0 10 C i ; 1I i Wo osc hns cdm t i, e fS ec , e'g10 9 , hn i a 2 Gaut U i rtf C i sA ae yfSi c , ei 0 10 C ia r a nv syo hn e cdm o c ne B in 0 9, hn) d e ei e e s j g1
c a n l e t r sa e i p r a tt h c ie p s i e t r e ee to n o g r n e c m mu i a i n p o l ms s c s h n e a u e r f m o t n o t e a t / a sv a g td tc i n a d l n — g o v a n c to r b , u h a t ta s iso l s , t mp r l p t l o e e c a n n t t n r y I o d r o i l t t c a ne s a he r n m s i n o s e o a — a i c h r n e nd o sa i a i . n r e t smu a e he h n l p — s a o t t l e o r l to h r c e si s a n w e a — e e d n ep r r a i n m eh d i p o i e O m o iy t e i e l ha n l i — c r ea i n c a a t r t , e d l y d p n e c e t b to t o r v d d t d f a n e ad i c u s h d c

浅海水声信道模型分析及频率选择性衰落仿真

浅海水声信道模型分析及频率选择性衰落仿真

第10卷第12期Vo l .10,No .12宜宾学院学报J ou rnal of Yibin Un i versity2010年12月Dec .,2010收稿日期1修回作者简介贺繇(),男,重庆江津人,工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信号与图像处理、遥感方向研究浅海水声信道模型分析及频率选择性衰落仿真贺繇(宜宾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宜宾644000)摘要:水声通信是以声波信号作为载波的水下通信,水声信道是水下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浅海中,水声信道是通信环境恶劣的信道,存在着较强的频率选择性衰落.通过对浅海水声信道的分析、建模、仿真,验证了水声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关键词:水声信道;频率选择性衰落;射线声学模型中图分类号:T N92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5365(2010)12-0078-03Ana lysis of Under wa ter Acou stic Cha nne lsM odel a nd S i m u l a tion of F requen cy Se lect i v ity A tten ua tionHE Yao(Colleg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Yibin Un iversity,Yibin 644000,China)Ab stract:The under water acou stic co mmun icati on is the under w ater commun icati on adop ted the acoustic signal as its carrier,and the under w ater acou stic channel is an i mpo rtan t p art of the under water ac ou stic c ommunication.Ho wever,the channel is a bad co mmun icati on channel in the shallo w sea and there is str ong frequency selectivity attenu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modeling,si mu lating,the frequency selectivity attenuation of the under water commun icati on channels was p r oved.K ey word s:under water acoustic channels;frequency selectivity attenuati on;ac ou stic ray model 由于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人类活动已经频繁在水下展开,民用领域有水下的资源探测和开采、水下环境监测、海洋空间的利用;军事领域有潜艇在巡逻、演习、作战时与水面舰只或陆上基地的通信联络等,这些活动都必须建立可靠的通信互联,所以,水下通信,特别是人类活动最为频繁的浅海水域的水下通信是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1 浅海水声信道的基本情况空间无线通信都采用高频电磁波作为信息传输的载波,一般都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时延小、多普勒频移小、带宽较宽的特点.但是在水下,电磁波传输衰减极快,传播距离很短,所以电磁波不适合作为水下通信的载波.而声波在水下以纵波的方式进行传播,衰减速度比电磁波慢得多,传播距离较远,是水下通信较为理想的载波[1].即使以声波作为水下通信的载波,水下通信仍然存在诸多的技术难题.声波在水中传输时,水将对声波产生较强的吸收作用,使声波能量严重衰减.同时,声波信号在水中传输将经历多次海面和海底的反射,到达接收端的信号是从不同方向和不同路径传来,多径效应明显.在浅海中,由于浅海海底的复杂构成、海面的风浪、海水在不同季节由于温度原因形成的不同温度梯度等因素影响,多径效应将进一步增强,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衰减更为严重.声波信号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可能存在相对运动,这将会导致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发生频率变化的多普勒效应.即使发送端和接收端静止,由于海面存在波浪运动和海中存在各种湍流,声波在行进过程中被海面波浪的调制,到达接收端时频率也会产生变化[2].所以,水声信道必须考虑多普勒效应.水声信道特别是浅海水声信道中的环境噪声比较严重,包括海潮、湍流、海面刮风下雨、生物群体活动、船舶航行和石油钻探都会对水声信道产生较强的噪声干扰.所以,水声信道是一复杂多变的信道,具有衰减严重、多径效应和频散特性较强、环境噪声严重的特点.正是水声信道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使其成为自然界中最复杂的无线通信信道[3].水声信道在传输通信信号的过程中,将出现较强的频率选择性衰落、时间选择性衰落和码间干扰.2 声波频率的选择用声波作为水下通信的载波时,频率不能太低,因为太低的频率意味着通信速率很低.所以,水下通信的声波载波频率都在1KHz 以上[4].当频率大于1K H z 的声波在水中传播时,能量的衰减主要是由于水对声波的吸收.其中海水对声波的吸收系数为[2]:2010-10-24:2010-10-24:1972-k0=0.11f21+f2+44f24100+f2其中f的频率是KH z,k的单位是分贝/公里.由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频率越高,海水对声波的吸收越强,对1KH z声波的吸收系数是0.065分贝/公里;对30KHz声波,吸收系数约为8分贝/公里;到50KHz时,吸收系数已达16.8分贝/公里.所以水下通信采用的声波信号频率一般为50KH z以下,信道带宽很有限.3 射线声学模型水声信道作为具有时变、频变、空变特性的通信环境恶劣的信道,很难用简单精确的数学模型将其表示,大部分研究采用的是基于射线声学理论的射线模型.射线模型是波动理论的一种近似,它直观地描述了声能量在介质中的传播,将声波看作是无数条垂直于等相位面的声线向外传播[5],其中每一条声线都携带着发射信号的信息.声能量从声源出发,在空间沿着声线按一定规律到达接收点,接收点收到的声能是所有到达的声能的叠加[2].在水声信号传输的过程中,有五种典型的声线,一是直达路径声线D;二是由发射端出发,首次反射是经过海面,到达接收端前的最后一次反射也是经海面,总共经过了n次海面反射才到达接收端的声线SS n;三是由发射端出发,首次反射是经过海面,到达接收端前的最后一次反射经海底,总共经过了n次海底反射才到达接收端的声线SB n;四是由发射端出发,首次反射是经过海底,到达接收端前的最后一次反射经海面,总共经过了n次海面反射才到达接收端的声线BS n;五是由发射端出发,首次反射是经过海底,到达接收端前的最后一次反射也是经海底,总共经过了n次海底反射才到达接收端的声线BB n.如图1所示,图中只画出了直达声线和n=1的反射声线.图1 声线传播图 在利用声学射线模型分析水声信道模型时,为了简化问题,需假设若干理想条件:1)所有声线为直线.在水温及海水自身产生压力的影响下,水中声速不会恒定,这将导致声线在水中发生轻微弯曲为简化模型,在声线传播图中,我们都用直线来表示声线传播方向)水深为常数对于大陆架附近的海域,海底的深度是平缓变化的,为简化模型,假设浅海水深为固定常数.3)在声波由海底反射时,海底会吸收一部分能量,这里假设海底的反射系数近似为0.85.同时,声波经过海底反射时,产生相移180°.4)海面的反射系数只与海面的风速和载波频率有关.在声波发射端与接收端距离比发射端与接收端深度大得多的情况下,海面的反射系数公式为rs=1+(f/f1)21+(f/f2)2其中f2=378w-2,f1=10f2,其中f是载波频率,w是风速[2].4 接收端接收信号的相关计算直达声线的传播距离D=L2+(h1-h2)2.首次反射和最后一次反射均通过海面的声线传播距离为SSn=L2+(2nH-h1-h2)2.首次反射和最后一次数反射均通海底的声线传播距离为BB n=L2+[2(n-1)H+h1+h2)2首次反射经过海面,而最后一次反射经过海底的声线传播距离为SBn=L2+(2nH-h1+h2)2,首次反射经过海底,而最后一次反射经过海面的声线传播距离为BS n=L2+(2nH+h1-h2)2,声波经过直达路径D的传播时间为:t0=D/c,声波经过经SSn的传播时间为tSS n=SSn/c,声波经过BBn的传播时间为tBB n=BBn/c,声波经过SBn的传播时间为tS B n=SBn/c,声波经过BSn的传播时间为tBSn=BSn/c,声音的传播损耗主要由海水对声音的吸收、海面反射损失、海底反射损失和扩散损失组成.由于本模型已认扩散损失按距离衰减,为简化问题,将海面和海底的联合衰减系数定义为k SSn=-(r b)n-1(r i)n=-0.85n-1(r S)nkBB n=-(rb)n(rS)n-1=-0.85n(rS)n-1kS B n=(rb)n(rS)n=0.85n(rS)nkBSn=(rb)n(rS)n=0.85n(rS)n式中的rb为海底的反射系数,假设其为0.85,负号为声波相位改变180°.因此,接收端的信号可表示为r(t)=∑∞i=1kix(t-τi)其中k i表示第i条路径相对于直达路径的归一化衰减因子考虑到海水对声波的吸收作用,设海水对声音的吸收系数为,则不同路径对声音信号的吸收系数为97 第12期 贺繇:浅海水声信道模型分析及频率选择性衰落仿真..2..k0k SS n=DSS nk S S nk 0k BB n=DBB n k BB nk 0k S B n=DSB nk SB nk 0k BS n=DBS nk B S nk 0则接收端的信号最后可写为[2]:r(t)=1+∑∞n=1[k SS ne-t S S+k BB n e-t BB+k S B ne-t BB]5 信道模型仿真通过Matlab 软件,仿真在水深为80米的浅海中,将水声发射器置于水下65米、水声接收器置于水下50米,在水平相距2公里和20公里处,发射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信号,接收端收到信号的情况.通过仿真图形可以看出:随着距离的增大,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越来越微弱,在2公里处的接收机和20公里处的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差别很大,说明声波在传输过程中衰减很强.不管是在2公里距离上还是在20公里距离上,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都随着频率的不同而幅度各不相同,出现了频率选择性衰落,在2公里距离上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强于20公里距离上的频率选择性衰落.这说明浅海水声信道对不同频率的声波衰减不同,并且距离越近,频率选择性衰落越明显.这是由于收发端距离较近时,接收端能够接收到声线较多,多个路径信号相互抵消和迭加引起的信号幅度起伏较为剧烈;而在收发端距离较远时,接收端接收到的声线数量较少,并且到达的声线都已经历较强的衰减,所以此时引起接收端信号的起落较为平缓.图2 接收机在2公里处接收到的信号图3 接收机在20公里处接收到的信号 综上所述,浅海水声信道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信道,具有较强的频率选择性衰落特征.同时,水声信道的码间干扰、浅海背景噪声和有限的带宽,使浅海水声信道成为了迄今最为复杂的无线通信信道之一.浅海水声信道的研究,必须综合信号处理、声学、海洋学、通信技术等多学科知识才能取得较好的进展.参考文献:[1]蔡惠智,刘云涛,等.水声通信及其研究进展[J ].物理,2006,35(12):1038-1043.[2]许俊.水声语音通信研究[D ].厦门:厦门大学,2001:15-33.[3]魏莉,许芳,孙海信.水声信道的研究与仿真[J ].声学技术,2008,27(1):25-29.[4]孙博,程恩,欧晓丽.浅海水声信道研究与仿真[J ].无线电通信技术,2006(3):11-15.[5]李蓉艳,杨坤德,邹士新.多输入多输出浅海水声信道响应的盲估计[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5):664-668.【编校:李青】8 宜宾学院学报 第10卷 。

海洋技术 声速剖面主导的浅海声传播最佳深度规律研究

海洋技术 声速剖面主导的浅海声传播最佳深度规律研究

海洋技术▏声速剖面主导的浅海声传播最佳深度规律研究近年来,水声学研究的重点逐渐从深海转到浅海,我国沿海海域多为浅海,研究浅海声场声学特性无论是从军事战略的角度,还是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都有其重要作用。

如何更好、更高效地在浅海进行声呐探测和水声通信一直是水声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实际应用上的难题。

浅海的波导声学特性相对于深海更加复杂。

波导的上、下界面分别受海面和海底边界条件的制约,由于边界条件不同,声能量在深度方向上的分布并不均匀,当传播距离一定时,不同深度的声能量差异可达20dB。

因此,接收点位置的选取对声信号接收效果的影响很大,如何更好地选择接收点深度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声学探测和水声通信能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给定声源位置的情况下,垂直方向的声传播损失最小点被称为最佳深度。

最佳深度的选取可以优化接收效果,如被动声呐放置在最佳深度可以提高目标探测的概率。

国内外学者针对最佳深度做了一定的研究。

Weston首先对声场的平均声强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等声速梯度条件下深度方向上的距离平均声强,发现了最佳深度现象,并用声强解释了该现象形成的原因。

而后,Gershfeld等通过对声传播损失和信噪比的计算,得出浅海声传播的最佳深度与声源点深度相同的结论,并研究了声源位置、海底类型和声源频率对最佳深度的影响。

以上都是针对给定声源情况而计算的最佳深度。

Ferla等通过计算声呐的检测半径,对声源深度未知时的最佳深度位置进行了研究,得出在声源深度未知时,接收点深度选择在声速最小处时接收效果最佳的结论。

王晓宇等分别对理想Pekeris波导和实际浅海分层波导下的水平线列阵最佳布放深度进行研究,得出了最佳布放深度应与声源深度相同的结论。

范培勤等通过将深度方向的声传播损失转化为检测概率,研究了声呐最优工作深度、正梯度和负梯度声速剖面下的最佳深度,得出声呐应放置在声速较小深度的结论。

现有的研究大多只针对等声速梯度情况下的声传播最佳深度现象,有关声速剖面对最佳深度影响的研究则十分有限,且相关研究选取的声速剖面类型也较少,没有系统、全面地研究其对最佳深度的影响。

基于水声网络的FAMA协议仿真研究

基于水声网络的FAMA协议仿真研究
点 , 得 MAC 协 议 性 能 的适 应 性 变 差 , 以 有 必 要 使 A 所
估 计 , 现节 点 间的公平 接 入 , 而能 够保 障较好 的 网 实 从
络 吞吐 量.
对 其它新 型 协议进 行 分 析研 究 和 改 进设 计 , 以便 能 够 更 的 发 展具 这
有 重要 意义 .
F AMA— R协 议在发 送站 点 有数 据包 发送 之 前 NT 先 侦听信 道 , 如果 发送站 点侦 听 到信道 忙 , 么启 动定 那
时器 1 定 时时 间为 数 据 包 在 信 道 中传 播 的最 大 时 延 ( 值 ) 行 退 避 , 取 后 续 的某 一 随机 时 间再 发 送 数 据 进 选
包; 如果 发送站 点 侦 听 到信 道 空 闲 , 么 发送 R 那 TS控
1 F M A 多 址 接 入 协 议 [ A 卜]
F AMA多 址接 入 协 议 于 1 9 9 5年提 出 , 于 分 组 用 无 线 网络 , 目的是为 了 能够 更 好 地 解 决 冲 突避 免 多 址
为 了提 升 MA C协 议 的吞 吐量 、 延 等 性 能 . 重 对 F MA( lo cus inmut l acs) 议 进 行 了 分 析 , 以通 信 时 着 A Foraq it lpe ces 协 io i 并 网络 仿 真 工 具 OP T 为仿 真平 台 , 出该 协 议 在 吞 吐 量 、 延 和 能量 损 耗 三 方 面 的 性 能 结 果. 目前 水 声 网 络 主 要 采 NE 得 时 与 用 的 冲突 避 免 多 址 接 人 ( C 协 议 的 仿 真 结 果 相 比 , AMA 协 议 能 够 取 得 较 好 的吞 吐 量 和 时 延 性 能 . MA A) F

水声通信组网技术第二讲水声信道传输特性解析

水声通信组网技术第二讲水声信道传输特性解析

2
网络的影响
1. 距离、带宽和信噪比
传播损失
Thorp给出的吸收系数与频率之间的经验公式为:
a
0.1 1
f f
2 2
40 4100
f2 f
2
2.75 104
f
2
0.003
工程上常用的吸收系数估计经验公式:
0.036 f 3 2 dB / km
2021/4/8
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
3
网络的影响
通信距离在10~100km的为远程水声通信,带宽只有几 kHz(1000km距离的水声通信,通信带宽只有1Hz);
通信距离为1~10km的为中距离的水声通,带宽在10kHz 数量级;
通信距离在1km以内的为短距离水声通信,其带宽超过 10kHz,若通信距离在100m以内时,通信的带宽可在100kHz 以上。
31
网络的影响
3. 多普勒效应及时变特性
时变特性
2021/4/8
水声信道脉冲响应时变图
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
32
网络的影响
3. 多普勒效应及时变特性
时变特性
2021/4/8
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
33
网络的影响
3. 多普勒效应及时变特性
时变特性
2021/4/8
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
水声信道为时变、空变、扩展衰落的信道, 且这种时变空变特性对于用户来说是无法预知的, 是一个二维的随机过程。 用二维概率密度函数表征其统计特性。
发送信号为 sT (t) ,接收信号为 sr (t)
sr (t) c( ;t)sT (t )d w(t)
发射机
接收机

基于水声网络的FAMA协议仿真研究

基于水声网络的FAMA协议仿真研究

基于水声网络的FAMA协议仿真研究王琦;胡晓毅;王德清;贾宏【摘要】浅海水声信道的快衰落、长延时给水声网络媒介访问控制(MAC)层协议的设计和性能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为了提升MAC协议的吞吐量、时延等性能,着重对FAMA(Floor acquisition multiple access)协议进行了分析,并以通信网络仿真工具OPNET为仿真平台,得出该协议在吞吐量、时延和能量损耗三方面的性能结果.与目前水声网络主要采用的冲突避免多址接入(MACA)协议的仿真结果相比,FAMA协议能够取得较好的吞吐量和时延性能.【期刊名称】《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49)004【总页数】4页(P505-508)【关键词】水声网络;OPNET;FAMA协议【作者】王琦;胡晓毅;王德清;贾宏【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水声通信与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水声通信与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水声通信与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水声通信与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3近十年来,水声网络也已经成为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是:网络拓扑结构、路由协议、媒介访问控制(MAC)协议等.本文对水声网络进行MAC协议的设计.目前水声网络中广泛应用的碰撞避免多址接入(MACA)协议并没有完全解决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等问题,使得吞吐量和带宽利用率等性能相对较低;另外,由于水声信道带宽、传输速率等资源受到极大的限制,而且具有多途干扰强、信号起伏衰落严重以及传播时延长等特点,使得MACA协议性能的适应性变差,所以有必要对其它新型协议进行分析研究和改进设计,以便能够更好地将其适用于水声网络,这对水声通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FAMA多址接入协议于1995年提出,用于分组无线网络,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冲突避免多址接入协议中存在的隐藏终端问题.文献[1]中提到FAMA协议有两种变种形式:一种是由Karn[3]提出的而被称作MACA协议,另一种是被称作FAMA-NTR(Non-persistent transmit request)协议.FAMA-N TR协议不仅利用了请求发送-清除发送(Request-to-send/Clear-to-send,RTS/CTS)握手控制信号来获取信道访问权,而且还采用了非持续的载波侦听机制来避免或减小网络中的数据包碰撞概率;同时,FAMA-NTR协议在采用包序列方式工作时,允许在一次RTS-CTS控制信号握手成功后,可以连续发送多个数据报文(称之为报文序列:packet train),以此来提高吞吐量和信道利用率[4].本文对FAMANTR协议的工作机制做了一定的改进,主要是有效地利用通信节点竞争失败次数(重传RTS信号控制包的次数)和适当地采用退避机制来对信道争用情况进行估计,实现节点间的公平接入,从而能够保障较好的网络吞吐量.FAMA-N TR协议在发送站点有数据包发送之前先侦听信道,如果发送站点侦听到信道忙,那么启动定时器1(定时时间为数据包在信道中传播的最大时延值)进行退避,选取后续的某一随机时间再发送数据包;如果发送站点侦听到信道空闲,那么发送RTS控制信号并且启动定时器2(定时时间为数据包在信道中传播的一个最大来回时延值),等待目的站点发回CTS控制信号.如果发送站点在定时器2的定时时间内未接收到目的站点发回的CTS包,那么递增重传次数并重传RTS包,当重传次数超过预先设置的重传RTS包次数的门限值时,认为数据链路失效;如果发送站点成功接收到目的站点发回的CTS包,那么开始发送数据包.此外,如果发送站点接收到发往其它站点CTS包,那么启动定时器3(定时时间为数据包在信道中传播的最大时延值)进行退避,选择后续的某一随机时间进行发送数据包.依据FAMA-NTR协议的工作机制,可以得出协议工作的状态说明及状态转移过程,如表1和图1所示.图1中,状态之间的有向连接虚线代表状态的转移,以“Cx/Ay”(x=1,2,…,7;y=1,2,3,4)代表“状态转移条件/执行的动作”,“default”表示缺省条件下的默认状态转移条件,“||”表示条件之间为“或”的逻辑关系.其中,“Cx/Ay”的具体含义如表2所示.本文选用网络仿真软件OPNET[5],对FAMANTR协议进行仿真.如图2所示,仿真时设置单跳节点的分布式网络拓扑.在1 km×1 km的范围内随机分布8个节点,任意两节点间可以直接相互通信,节点间距离最大值为0.884 km,由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1.5 km/s,可计算出数据包的单向最大传播时延值约为0.6 s,以此值作为协议设计中定时器设置的参考值.为了观察和比较实验结果,在节点模型中设置数据源分组数据包的产生服从泊松分布;在仿真MACA协议时,设置分组数据包长度为128 bits,而在仿真FAMA-NTR 协议时,设置分组数据包长度为不同大小,分别为128,256,512,1 024 bits,以实现带包序列方式工作的FAMA-NTR协议,同时借此来比较FAMA-N TR协议在不同数据包长度下的性能.此外,为了与水声的物理环境相匹配,设置水声网络的物理层参数,如信道的调制方式、带宽、数据传输速率、发送功率等,各参数值如表3所示.仿真时间设定为2 h,运行仿真,观察、分析实验中收集的统计量,主要包括吞吐量、能量损耗、时延.在对仿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时,将FAMA-N TR协议在数据包长度为128,256,512和1 024 bits 4种情况下的仿真结果,在仿真结果图形中分别以FAMA-NTR(128 bits)、FAMA-NTR(256 bits)、FAMA-NTR(512 bits)、FAMA-N TR(1 024 bits)来表示.其中,横坐标表示归一化的业务量,纵坐标表示相应的性能. 图3所示为吞吐量随业务量变化的曲线.随着业务量的增大,MACA协议和FAMA-NTR协议的吞吐量均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FAMA-NTR协议在数据包长度为128,256,512和1 024 bits 4种情况下的吞吐量增加幅度都要明显超过MACA协议.这是因为:一方面,当业务量较小时,网络中的数据包碰撞概率较小,数据包成功传输的概率较大,吞吐量亦随之而增大;当业务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数据包碰撞概率增加,数据包成功传输的概率因此而减小,从而导致吞吐量有下降的趋势;但另一方面,由于吞吐量与数据包长度大小成正比,所以FAMA-NTR协议的吞吐量随着数据包长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与MACA协议相比,FAMA-NTR协议增添了信道侦听机制和相应的退避措施,减少了数据包之间的碰撞,因而增加了吞吐量,使得其吞吐量增长幅度要高于MACA协议的增长幅度.由此可知:与MACA协议相比较,FAMANTR协议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图4为分组端到端的平均时延随业务量变化的曲线.随着业务量的增加,MACA协议和FAMA-NTR协议的平均时延都随之增加,其中:FAMA-N TR协议在数据包长度为128 bits情况下的增长幅度最大,其次为MACA协议,但FAMA-NTR协议随着数据包长度大小的增加,其时延增长幅度随之而减小,并且要低于MACA协议的增长幅度.这是因为:FAMANTR协议与MACA协议相比,前者增添了载波侦听机制和在信道忙时所采取的退避措施,因而使FAMA-N TR协议成功发送数据包而消耗的时间增多,在相同数据数据包长度的情况下,时延更大;但随着业务量的增大,无论是MACA协议还是FAMA-N TR协议,碰撞的概率增大,但此时FAMA-NTR协议的载波侦听机制和退避措施发挥了比较明显的作用,可以降低数据碰撞概率,时延的增长幅度相对较慢.而且数据包长度越大,成功到达目的站点的数据量也越大,对于相同的传播时延来说,单位业务量下的时延也就越小.图5反映的是能量损耗随业务量变化的曲线.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大,网络中的数据包越来越多,发送数据包而消耗的能量也随之增加,使得MACA协议和FAMA-NTR 协议的能量损耗因此而增长.一方面,FAMA-NTR协议(在数据包长度为128 bits情况下)与MACA协议的能量损耗保持相同的增长趋势;但另一方面,随着数据包长度大小的增大,由于能量损耗与包长度大小成正比,所以FAMA-NTR协议在数据包长度为256,512和1 024 bits 3种情况下的能量损耗均随之而增大,并且增大的幅度都要超过MACA协议和在包长度为128 bits情况下的FAMA-NTR协议.仿真结果表明:当数据包长度大小相同时,FAMA-N TR协议与MACA协议相比,两者在能量损耗性能上比较接近,由于前者使用了载波侦听机制和退避措施,时延比MACA协议要大,但能获得较大的吞吐量;当FAMA-NTR协议采取包序列的方式工作时,随着数据包长度的增大,虽然消耗的能量较多,但无论是在吞吐量性能还是在时延性能上,FAMANTR协议都要明显的优于MACA协议.同时,在对不同数据包长度的FAMA-NTR协议选择上,需要综合考虑协议的性能及实际的应用场合.在大吞吐量和低时延的水声网络应用场景如战术监视,适宜选择数据包长度较大时的FAMA-NTR协议;而在时延不敏感,对低功耗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景,如环境检测,适宜选择数据包长度较小的FAMANTR协议.总之,通过对协议的仿真和比较,本文达到了尝试将FAMA-NTR协议应用于水声网络的目的,为今后水声网络的MAC协议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相关文献】[1] Fullmer L,Garcia-Luna-Aceves J J.Floor acquisition multiple access(FAMA)for packet-radio networks[C]//Proc ACM SIGCOMM 95.New York,USA:ACM,1995:262-273.[2] Garcia-Luna-Aceves J J,Fullmer L.Performance of floor acquisition multiple access in Ad-Hoc networks[C]//Third IEEE Symposium on Computers andCommunications.Athens,Greece:IEEE,1998:63-68.[3] Karn P.MACA-a new channel access method for packet radio[C]//ARRL/CRRL Amateur Radio 9th Computer Network Conference,London:ARRL,1990:134-140.[4] 冯军焕,范平志.移动Ad hoc网络改进型FAMA多址接入协议[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24(12):342-344.[5] 张铭,窦赫蕾,常春藤.OPNET Modeler与网络仿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基于简正波模态的浅海声传播的最佳深度规律研究

基于简正波模态的浅海声传播的最佳深度规律研究

Vol. 43, No. 1Jan., 2021第43卷第1期2021年1月舰船科学技术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基于简正波模态的浅海声传播的最佳深度规律研究窦雨芮,周其斗,谭 路(海军工程大学舰船与海洋学院,湖北武汉430033)摘 要:在给定距离情况下,声能量在深度方向上的分布并不均匀,体现在声传播损失在不同深度之间的差异可达20dB,因此研究深度方向上的声传播损失最小点即最佳深度对水声通信和探测有一定帮助。

采用简正波方法对最佳深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声源频率、声源深度和海水深度对最佳深度的影响最大,并在理想液体波导中研究了海水深度和声源频率主导的简正波模态阶数对最佳深度影响,得出在给定声源深度情况下,简正波阶数 是影响最佳深度的唯一因素。

当海水中简正波阶数从1逐渐增大时,最佳深度也从海水层中部逐渐向海面和海底移动,当简正波个数足够多时,最佳深度稳定在声源深度和声源的对称深度。

关键词:浅海声场;简正波模态;最佳深度;非相干损失中图分类号:U661.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 7649(2021)01 - 0138 - 08 doi : 10.3404/j.issn.l672 - 7649.2021.01.026Optimum depth of shallow water acoustic based on normal modesDOU Yu-rui, ZHOU Qi-dou, TAN Lu(Department of N aval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Wuhan 430033, China)Abstract: At a given distance, the distribution of acoustic energy in the depth direction is not uniform, which is reflec ­ted by the difference of transmission loss of diilerent receiver depths which could rise up to 20dB, so it is helpful for under ­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and detection to locate the optimum depth.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optimum depth arestudied by the normal modes methods. It is found that the source frequency, source depth and water depth have great influ ­ence on the optimum depth. The influence that the number of normal modes have on the optimum depth has been studied in the ideal waveguide.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number of modes are the root cause of the optimal depth. When the numberof normal modes in seawater increase from one, the optimal depth also moves from the middle of the sea layer to the sea sur ­face and the sea floor. When the number of normal waves is sufficient, the optimal depth is stabilized at the depth of thesound source and its conjugate depth.Key words: shallow water acoustic ; normal modes ; optimum depth ; incoherent transmission loss0引言在水下探测和通信中,声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叫 而声呐通过对声信号进行转换和处理实现对水下目标 的侦察和定位,声呐能否有效发挥其作用不仅与声呐自身性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声呐所处的海洋环境同样息息相关。

浅海水声多途信道建模与仿真

浅海水声多途信道建模与仿真
A b t a t M a i g a su y o h lo wae c usi h n li h a i fu d r tra o tc sg a sr c : k n t d fs alw tra o t c a ne st e b sc o n e wa e c usi in l c
中 图分类 号 : T 9 1 N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7 7 4 (0 0 0 0 2 0 DOI1 . 4 4 ji n 1 7 7 4 . 0 0 0 . 3 6 2— 6 9 2 1 ) 9— 10— 3 :0 3 0 /.s . 6 2— 6 9 2 1 . 9 0 0 s
a d s as n s. n p re e s
Ke r y wo ds: mu t— t ha n l p y ia o e ;i lipah c n e ; h sc lm d l smulto ain
0 引 言
随着 科 学 技术 的不 断进 步 , 类 对 海洋 的探 索 、 人
M o ln nd sm u a i n o h lo wa e c u tc m ulip t h nn l dei g a i l to n s a l w t r a o s i t- a h c a e s
L AN ng Yi ,ZHANG n h a Xi u ,XI ONG n Xi
po e s g,u ha e u n h in ld tcigo jcs t c o in n o rc si s c srs migtesg a , eet be t,r e,r t dc mmu iae T i p p ra ay e n n a e a nc t. hs a e n ls s

第7章 水声学

第7章 水声学

(2)混响背影掩蔽时
SL 2 TL TS RL DT
被动式声呐的声呐方程
SL TL NL DI DT
SL TL NL DI DT
SL 2TL TS NL DI DT
表7.2 声纳参数的定义及参考位置
基本声纳方程的用途
一是对已有的声纳设备,根据其已经确定的
因而致使声波在边界面上产生反射,使声能在 某种边界面上“漏泄”掉,称为边界损耗 造成海水中声波传播损失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 面: 1 扩展损耗——波阵面的扩展 2 吸收损耗——不可逆的声能转换成其他能量 3 边界损耗——边界上能量的“漏泄”
二、海水中声速的基本公式
海水中的声速是研究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最
§7.3 声呐方程
声呐系统有两种工作方式: 1) 主动式声呐 2)被动式声呐
图7.3 声呐系统的工作原理
主动式声呐
由发射机发射出一个特定波形的声波信号,在传播 过程中当照射到一个目标时,将产生目标反射信号 或者叫回波信号,由接收机接收这个回波信号以及 叠加的背景干扰,对它进行信号处理,从而提取有 关信息。 在主动式声呐工作时,有两种可能的背景,一种是 与发射信号本身有关的,由信道中的非均匀体或起 伏表面产生的杂乱散射波的叠加,称为混响。另一 种是与发射信号本身无关的环境背景噪声。
一、海洋中声波传播损失的概念
任何形式的能量(如声波、电磁波、光波等等)在其 辐射和传播过程中,在能量上总会有损耗 即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信号能量按照一定的规律逐 渐减弱。 对水声设备来说,这种传播损耗是决定设备作用距 离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水声传播问题中,传 播损失是一个主要的物理量。 在水声工程中将传播问题归结为信号在介质中的能 量衰减问题,并且常用传播损失TL来定量描述。

水声通信技术与网络研究进展

水声通信技术与网络研究进展

水声通信技术与网络研究进展吴华;吴学智;闫肃【摘要】随着海洋权益与资源的需要,利用水声载体传递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陆地面积排名第三,长度为1.8×104 km的海岸线居世界第四位,海洋领土面积约为3×106 km2.目前,从军事领域到民用领域,水声通信得到了广泛应用,水声通信技术及网络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从水下无线通信方式、水声信道匹配与估计、相干与非相干通信以及水声网络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介绍,并对水声通信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通信技术》【年(卷),期】2018(051)007【总页数】6页(P1625-1630)【关键词】浅海声信道;信号调制;OFDM;水声通信网络【作者】吴华;吴学智;闫肃【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33;海军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33;海军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3;TB560 引言海洋权益和资源是国家发展战略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推动着世界各国不断投身于海洋国土与资源的建设开发。

近100年来,美国声呐装备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其对水声装备的重视。

二战后,美国将水声与雷达、原子弹并列为三大发展计划,大胆创新、不断发展水声装备技术。

目前,美国海军声呐装备种类多、规模大、技术先进,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

同时,基于海网(Seaweb)的民用前沿遥测网(Front-Resolving Observational Network with Telemetry,Front)和气象海洋系统也在持续发挥效用。

21世纪以来,一些有实力的发展中国家逐渐认识到海防与资源勘探的紧要性,纷纷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力度。

无论是资源开发还是海上安全的需求,都持续推动着海洋信息传输网络技术的革新与应用[1]。

1 水下无线通信方式作为传统信息媒介的无线电波在海水中衰减严重,一般只能到达水下100 m处,且甚低频/超低频(VLF/SLF)的陆上天线庞大,发射功率超高,导致抗毁能力和隐蔽性差。

浅海信道下的时间反转MFSK水声通信

浅海信道下的时间反转MFSK水声通信

浅海信道下的时间反转MFSK水声通信摘要水声通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海洋学、海洋资源勘探、海军等领域的工程技术。

在信道环境较复杂、干扰较大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水声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成为了研究的关键点。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水声通信技术:浅海信道下的时间反转MFSK水声通信。

通过对浅海信道信道特性、水声信道模型和MFSK调制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时间反转MFSK水声通信系统的模型,并建立了基于Matlab的仿真实验系统,对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该系统在浅海环境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以应用于水下通信领域。

1. 导言水声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信息传输技术,在水下通信、海洋科学研究、海军军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是,随着水下信道变化,水下声波经常受到多种干扰信号的影响,比如来自自然环境(如海浪、海流、鱼类)和周围通讯设备(如声呐、水声通信设备)的干扰信号等,在复杂的水下信道环境下,水声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变得十分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寻求新的水声通信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水声通信系统在复杂信道环境下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水声通信技术:浅海信道下的时间反转MFSK水声通信。

该技术可以在浅水环境中实现高速、高可靠、高安全的水声通信,对提高现有水声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2. 浅海信道特性浅海环境下的水下声波传输特性与深海环境下有很大的差别。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2.1 深度变化快浅海环境下水的深度变化快,海水的密度和声速也会随深度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会导致声波发生折射和反射,使声信号经常是多径传播的。

因此,多径传播效应是浅海环境下的一个重要的信道特性。

2.2 信道带宽窄由于海水对高频声波的吸收较强,在浅海环境下信道的带宽较窄,典型值在几百Hz到几千Hz之间。

另外,信号的传播路径多是多径传播,而不是直线传播,也会导致信号衰减和时延扩散。

水声通信网络中的信道分析与优化

水声通信网络中的信道分析与优化

水声通信网络中的信道分析与优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对于海洋的领域也越来越关注。

而通信技术的进步正是推进人类了解和利用海洋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而在水下通信技术中,水声通信技术研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水声通信技术以声波作为传输介质,具有频谱范围宽广、信道复杂、瓶颈问题等特点。

为了解决水声通信技术中的信号传输和传输率低、错误率高的问题,需要对水声通信网络中的信道进行分析和优化。

水声通信网络中的信道分析与优化是要对水声通信技术进行研究和改进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水声通信信道的分析1.水声通信信道的特点水声通信信道具有复杂性、无线穿透性和信道衰减。

在水声通信信道中,水流、海底反射、散射和吸收等因素会对信号进行干扰影响,从而降低信号的传递和传输效率,增加了信道传输的难度和复杂度。

所以,具有适应水声通信信道的特殊技术方案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2.信道传输的分析对于水声通信网络中的信道进行分析,需要从信道传输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信道的输入输出特性。

水声信道的输入输出主要是声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所受到的衰减、多径效应和频散效应等影响,它们都是造成期望信号与噪声信号混杂在一起的原因。

其中最主要的干扰是由多径效应引起的。

在水声信道中,由于水声波相对于电磁波来说速度较慢,故水声波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多次反射、折射和散射,从而在接收端叠加形成多径效应,影响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

3.信道建模的分析对于水声通信网络中的信道进行分析,信道建模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关键问题。

建立完整的信道模型可以更加直观地解释信道内的传输机理,促使人们深入地了解信道内的各种特性和现象,从而更有效地进行信道预测和信号优化。

常用的建模方法有多径分离法、主成分分析法、小波分析法等。

其中,多径分离法在信道建模中使用最广泛,可以适应不同的多径信道模型,提取多径信息并分离出多径衰落信道,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的优点。

二、水声通信信道的优化1.信号处理的优化在信号处理方面,降低信噪比是提高水声通信信道传输质量的关键。

水声网络数据链路层协议

 水声网络数据链路层协议

水声网络数据链路层协议作者:海丽萍,王宏云来源:《科技传播》 2018年第4期摘要水声网络(UAN)一般由海底传感器节点、自动化水下载体和作为网关向岸上基站提供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水面基站连接组成。

UAN 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难点是研究可以减小能量损耗和降低时间、空间和频率对浅海信道传输信号影响的网络协议。

文章提出了浅海水声网络数据链路层协议,并对它进行了仿真。

关键词水声网络;数据链路层协议;Mac 协议;Macaw 协议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05-0146-02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水声通信的研究和工程应用迅速增长,过去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现在已经逐步扩展到了商业领域。

水声网络(UAN)一般由海底传感器节点、自动化水下载体和作为网关向岸上基站提供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水面基站连接组成[1]。

UAN 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难点是研究出可以减小能量损耗和降低时间、空间和频率对浅海信道传输信号影响的网络协议。

本文提出了浅海水声网络数据链路层协议,并对它进行了仿真。

1 数据链路层协议UAN 的设计通常以分层结构的形式来实现。

这三层分级结构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物理层主要负责通信通道中逻辑信息(比特0 和1)到传输信号的转变。

在接收终端,物理层负责检测出被噪声干扰的信号和其他信道的失真信号,并把信号转换回逻辑比特。

在网络层中选择合适的通道即寻找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路径并开始信息交换。

数据链路层主要有两个功能:帧编码和误差纠正控制。

帧编码意味着定义一个包含信息频率、位同步、源地址、目标地址以及其他控制信息的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协议又被分为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LLC)协议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

1.1 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在逻辑链路控制子层,我们通过执行一个停止或等待自动重复检索(ARQ)协议来检测误差和请求重传错误帧。

源节点 A 在发送下一帧数据之前等待一个来自目标节点 B 的回执(AC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海水声网络1.摘要水声网络通常由通过水声相连的海底传感器节点,自主无人航行器及与岸基站点进行无线通信的网关海面站点构成。

该网络服务质量受声传输信号低带宽,低声速导致的高延时和高环境噪声所限。

其长期设计目标是能够提供基于网络链接的自组网络,通过最优化系统参数自主适应环境。

本文考虑了最小化能耗约束,最优化吞吐和可靠性条件下设计浅海水声网络的诸多方面问题。

2.引言近二十年来,水声通信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

高速可靠通信系统的实现使得海底坐地传感器与水下自主航行器等水下节点间实时点对点通信成为可能。

当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应对环境数据采集、近海探测、污染检测与军事侦察等应用的网络多链路协同领域。

海底或海监测的传统方法包括传感器布放,实验数据记录和试验设备回收。

该方法存在诸多不足:实验记录数据需在长达数周的实验任务结束后获取;海底设备与岸基用户间无法进行信息交互,因此,当某区域出现感兴趣事件时无法进行系统重配置;如果设备在回收前出现错误,那么数据采集过程将停止或所有数据可能丢失。

特定海域长期实时观测最理想的解决途径将诸多测量设备通过无线链路连接成网络结构。

最基本的水下声学网络由类似固定节点与水下自主航行器等节点间的建立的双工水声通信所组成。

该网络将与海面站点相连,并借助该站点采用RF链路与远程陆上节点如Internet 网络相连接。

岸基多用户能够从远距离水下设备实时获取数据,评估已获取的数据,并可对单个设备发送控制信息。

由于数据不再储存在水下设备中,因此可以避免数据丢失,也能通过网络重配置得以绕开失效节点水声网络的最大约束是有限能源支持。

对陆上系统而言,无线调制解调器电池的替换非常简单,但水下无线调制解调器电池替换受航行时间和调制解调器回收时间的制约而显得费时费钱。

因此,对水下应用而言,传输能量显得异常昂贵。

网络协议应通过减少重传次数,降低传输间隔的功耗以及最小化每次传输需求来节省能耗。

在救援与探测任务等水下应用中,需要网络能够不经大规模规划而快速布放。

因此,网络应当能自主决定节点位置,通过自主组网提供高效的数据通信环境。

另外,若信道条件发生改变或者某些节点在任务过程中失效,该网络应当能够通过动态重配置继续履行使命。

3.水声通信不同于数字无线通信采用电磁波进行数据传输,水声信道中主要采用声波进行通信。

在水声通信网络中声波传播速率比无线电波传播速率小五个量级。

如此低的传播速率增大了网络数据包的传输时延。

如果在UWA应用中网络协议设计忽略高时延,将导致网络吞吐减少。

UW A信号的可利用带宽关键取决于传播损失,由于传播损失随着距离和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严重制约了可利用带宽。

在有限带宽内,特别是在浅海水声信道中,相对于无线电信道而言,声信号受时变多径的影响,会导致的严重码间串扰以及多普勒频移与拓展。

多径传播以及多普勒的影响削弱了水声信号,限制了数据吞吐。

因此需要特殊的信号处理手段去克服这些不利因素。

近十年初,通过发展采用非相干FSK信号的调制解调器来应对UWA信道特性的挑战,以求实现可靠通信。

虽然非相干FSK通信系统在UWA信道中有效,但他们较低的频带利用率使得其无法适应多用户网络对高速率应用的要求。

基于高吞吐远程通信系统的需求引发了对相干调制技术的关注。

目前,随着大功率数字信号处理设备的运用,我们能够在水下通信中采取完全一致的相干相位调制。

关于声调制方法总结见表一。

感兴趣的读者可通过阅读文献【3】得到每个调制解调器的细节说明。

随着系统传输速率及传输距离的增大,算法复杂度大大超过了当前数字处理硬件能力。

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低复杂度DSP算法以及用于网络环境的多用户调制解调器,4.水声网络两类需求牵引起了水声网络的重大变革:一类是环境数据的采集,另一类是水下区域侦察。

典型网络由各类节点构成,某些安装在固定节点上,另一些则安装在自由移动航行器上。

该类网络被称为自主式海洋采样网,这里的采样是指采集海洋中温,盐,深和水下洋流等参数。

对侦察应用而言,网络由大量传感器构成,主要是在锚底或者低速水下机器人上,该网络布防迅速,主要用于覆盖浅海海域。

该类网络的典型应用Seaweb将在随后进一步讨论。

网络拓扑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以下三种基本形式:集中式,分布式和多跳式。

在集中式网络中,网络节点间通信通过中央站点进行交互,该站点常被称为网络枢纽。

该网络通过该中央站点连接到主干网。

该配置适用于深海网络,通过装有声学及RF调制解调器的海面浮标控制与海底设备的往复通信。

该配置方式的最大不足是存在单节点失效问题,若枢失效,则整个网络将关闭。

同样,受单个调制解调器工作范围所限,该网络无法覆盖大量区域。

另两个网络拓扑属于对等网络,一个全连通对等网络提供网络中各节点间的点对点通信。

这样的拓扑结构省去了路由。

但同时带来的是与远隔节点间通信的输出功率过大。

同样,当节点试图进行对远端节点发送数据包时,将对临近节点通信产生功率压制和干扰。

称之为远近问题。

多跳对等网络仅由相邻节点的通信链路构成,信息从源节点传输到目的节点需要通过节点间包传输。

路由信息通过智能算法进行处理以适应环境变化。

由于多跳网络范围取决于节点数目而不是调制解调器边界,因此其能够覆盖相对广泛区域。

UW A网络设计目标之一就是最小化能耗并提供节点间及与主干网的可靠联通。

网络拓扑结构是决定能耗的重要参数。

在文献平【6】中,作者描述了最小化能耗网络拓扑是多跳对等网络,减小能耗的代价是复杂通信协议与数据包延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时延敏感系统。

多重接入方法包括水声网络在内的诸多信息网络中,通信是突发式的,用户通过网络传送数据的时间往往要小于系统闲置时间。

因此,网络用户应当通过多重接入方式高效共享可利用的频段和时间。

频分复用技术将可利用的频带分为若干子带并将每个子带指定给独立用户。

由于极度受限的频带资源和自带系统抗衰落的不足,使得FDMA系统无法充分应用于UW A。

不同于频带分离,时分复用将一个时间间隔,称之为一帧分成若干时间片段。

相邻的时隙间的数据包冲突可以通过包含与相应信道时延成比例的保护时间来避免。

TDMA系统需要异常精确的同步以实现对时间段的合理利用。

UW A通道中的高时延需要长保护时间从而限制了TDMA的效率。

同样,建立一个共同的定时基准也是相当困难的。

码分复用允许多用户在全频段内同时传输。

来自不同用户的信号通过伪随机编码实现。

宽带CDMA信道不仅能够对抗频率选择性衰减,对直接序列CDMA而言,也能在接收端通过Rake滤波技术利用水声信道中的时间分集。

扩频信号可用于处理接收端多用户检测带来的冲突。

同样,也能减少重传数和能量需求。

此特性既降低电池消耗也增加了网络吞吐。

因此,CDMA的似乎是浅水声学网络中最合适的多址技术。

路由算法信息网络中存在两种基本的路由方法:虚拟回路路由,一次传输的所有数据包通过同一条路径进行传输和数据包路由,数据包允许通过不同的传输路径进行传输。

使用虚拟回路传输网络路径选择取决于传输开始时刻。

而在数据包路由中,每个节点均可进行路径选择,这将数据包的下一个跳。

多数路由方法基于最短路径算法。

该方法对网络中的每个链路分配代价,该代价函数取决于物理距离和拥塞等级。

路由算法寻找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短路径(最小代价路径)。

在分布式应用中,每个节点确定向临近结点传输一个数据包的花费,并将该信息与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共享。

这样,每个节点维护一个数据库,该数据库反映了可能路径的花销。

对路由而言,需要考虑网络节点可移动这一更为普遍的情形。

这种情况可认为网络是由固定海底传感器和AUVs组成。

在ad hoc网络中,主要问题是获取每个独立链路最近的状态来确定数据包最佳路由。

然而,如果通信媒介是浅海通信信道是多变的,路由的更新相当快。

在路由领域,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减少通过路由的消息的同时找到最佳路径,这是一组相互矛盾的要求。

媒体访问控制协议针对UWA信道存在许多MAC协议,这些协议能减少由于数据报冲突导致的信息损失。

我们将专注于MACA协议以及该协议的变化。

该MACA协议首先由Karn提出,该协议采用请求发送(RTS)和清除发送(CTS)这两类信号数据包。

当A需要给B发送一个信息时,将首先发布一个RTS命令。

如果B接收到该RTS命令,B将发回一个CTS命令。

A一旦接收到CTS,就开始传输数据包。

节点间将通过进行RTS-CTS交换时探测信道。

信道状态信息将用于设置物理层参数例如输出功率和调制方式。

MACA的这些特性能够满足UWA网络设计的需要。

它为最小功耗约束下的可靠通信提供相关信息,并具备避免冲突发生的能力。

RTS-CTS交换增加了开销,但是减少重传可以补偿这些增加的开销。

MACA协议确保了网络层端对端通信的可靠性。

若由于错误导致某些数据包丢失,最终目的节点将向源节点请求重传丢失数据包。

在高可靠链路中,由于该方法消除了估计每跳所发送的独立信息,从而增加了网络吞吐。

在低质量通信线路中,信息极有可能包含错误的数据包。

恢复网络层中数据包错误需要额外的时延。

通常,在无线电和水声等低可靠信道的链路层进行错误修正可获得更好的性能。

由于MACA协议的性能和可靠性可以通过创建无差错的,可靠的点对点的数据链路控制(DLC)层链接得以改善。

出于该目的,Bharghavan设计了MACAW协议,在每次成功传输的数据后发送一个ACK数据包。

在传输中采用增加一个数据包开销。

然而,文献【9】表明在吞吐量增益超过额外的开销,该结果同样适用于UWA信道。

MACAW协议忽略功率控制和非对称的出现。

在功率控制条件下的性能需要进一步阐明。

同样,协议中增加的额外开销对于传输时延相对显著环境的影响值得关注。

自动重传请求方法自动重传请求(ARQ)用于检测数据链路控制层中错误并请求错误数据重传。

最简单的可被直接用于半双工UWA网络ARQ是停止等待ARQ,数据包源节点等待一个来自目的节点ACK以确认无差错数据包的传输。

由于信道信息在往返传输过程中并未被利用,该ARQ方式吞吐量较低。

而在返回-N以及选择性重传ARQ机制中,节点在传输数据包同时接受ACK,因此需要全双工网络。

将UWA信道中有限带宽分成2个信道以用于全双工操作会显著的物理层传输速率。

但是其对整个网络吞吐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选择性重传ARQ策略可用于半双工UWA信道。

不同于在接收中确认每个数据包,接受端将等待N个数据包,并发送一个包含未出错数据包id的ACK包。

由此,发送端一次将发送N个数据包并等待ACK。

随后源端将发送另一组N个数据包,其中包含未确认的数据包以及新的数据包。

认证采用两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处理方式称为主动处理,通过接收无差错数据包,目标节点将发送一个ACK数据包给源节点。

如果源节点在预设的超时时间后仍未接收到ACK信号,将重传数据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