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地貌数据

合集下载

中国100万数字地貌分级标准

中国100万数字地貌分级标准

中国100万数字地貌分级标准中国100万数字地貌分级标准是指对中国地貌进行分类和评级的一种标准体系。

这个标准体系根据地形的特征和形成过程,将中国地貌划分为多个级别,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中国的地貌特征。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中国100万数字地貌分级标准。

中国地貌的分级标准主要是基于海拔、地貌形态、地质构造、河流形态、沙漠草原、湖泊及海岸线等指标来划定,以契合地貌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该分级标准一般由官方机构制定和发布,以指导地貌调查、规划、环境评估等工作。

一级地貌是最高级别,是以地貌的巨观特征为主要划分标准,标志着具有非常重要的地貌特征,对地表过程和人类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长江三峡是中国最大的一级地貌,以其壮美的峡谷地貌和重要的水力资源而闻名。

二级地貌是在一级地貌的基础上继续划分的,是具有重要地形特征和地质构造特征的地形单元。

例如,巴颜喀拉山是中国北方地区的典型二级地貌,以其与塔里木盆地的地质构造和雪峰冰川而知名。

三级地貌是在二级地貌的基础上继续划分的,是一些相对较小的地貌单元。

例如,中国的一些风化岩地和石林就属于三级地貌,其特征是岩石的风化侵蚀形成的独特地貌景观。

四级地貌是最低级别的地貌划分,是指一些较小的地貌实体,如小山丘、河流岸线等。

虽然这些地貌相对较小,但它们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总之,中国100万数字地貌分级标准是基于地形特征和形成过程来划分的一种分类标准。

通过这个标准,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地貌特征,为地理、环境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规划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这也有助于保护和利用地貌资源,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基于多源数据的山地地貌数字解译

基于多源数据的山地地貌数字解译

进行多次综合概括 的制 图方式 , 使基于多源数据 的遥感地貌信息定量解译成为可能 。以青藏 高原 昌都 幅遥 感地貌
解译 为例 , 探讨不同类型的数据在 山地地貌解 译过程 中的使用方式 和对地貌 判读 的作 用 , 在此 基础上 总结基 于 并
多 源数据 的遥感地貌解译 方法 , 为全国 1 0 :1 0万地貌遥感解译和地貌信息系统的建立奠定基础。
中的进一步发展 , 现代化 的制 图手段和多源数据 的
集成利用 , 大大减化 了制 图环节和工作量 , 提高了制
图效率 , 同时, 正如廖克先生 (03 指 出的一样 , 20 ) 新
铁路沿 线 的调查 与考 察 报告 ,0世 纪 7 2 0—8 0年 的制 图方法不仅周期短 , 质量高 , 而且 GS I 环境下遥 路 、 感影像的 自 动综合技术大大降低了制图工作对绘图 代地貌制图时的内部讨论资料及文献成果等 。遥感 者 专业 知识 的要求 ¨ 。

要 :“ s 技术与地学的结合 , 3” 对传统地貌制图的编绘 方法必然产生较大影响 。遥感影像不仅作为地 面调查 的
重要辅助手段 , 而且是一种可以根据 需要缩放 到所需 比例尺 的重要数据源 ; 各种数据源 的参考数据 如地形 图、 植被 图、 地质图、 土地资 源图等均 可以数字 的方式在 G S环境 中集成 、 I 叠加 与运算 , 从而 改变 了地 貌制 图依 赖 于地 形 图
P r n M n  ̄e ' on i eo g adG S p la o. m i yoh r sa e ] e o 。 a ¥ lh u t n cl I a p ctn E a : ay@l i c n s i l a m a o n u y i i l e. .

基于GIS的中国1∶100万陆地数字地貌遥感解译与分析——以台湾省为例

基于GIS的中国1∶100万陆地数字地貌遥感解译与分析——以台湾省为例
w r x rce u o h c h ls i c t n wa uf ld h e u t p o i e au eu - e e e t td, p n w ih t ec a s ai sf l l .T e r s l r vd s f l n a i f o i e s i fr aie p a o rt e b t ru d r t dn fg o r h c fau e f aw n a d c m. o t l t r f et n e s n ig o e mo i e t rs o i a n o m v fm o h e a p T
( 南 师范 大 学地 理 科 学 学 院 , 东 广 州 50 3 ) 华 广 16 1
摘要 : 采用卫星遥感图像解译编制全 国 1 10万地 貌图是一项复杂 的科 学工程 , 中陆地数字地 :0 其 貌遥感解译又是新的重要工作. 在全国 1 10万地貌遥感制图 的基础上 , :0 选取台湾地貌环境特征 ,
W ANG n Bi g,H U e — p n W i i g‘, W U n — me ,L U a Ya i I Xio— n n Y a ANG J n—f n u e g,WAN Yo g—me G n i

( col f eg py SuhC iaN r a U ie i , un zo 16 1C ia S hoo or h ,o t hn om l nvrt G aghu5 03 , hn ) G a sy Absr c :Th ain lg o r hia n e p e ain wi : 0 0 e t e sn ma ta t e n to a e mo p c li t r r tt t 1 10 0 0 0 r moe s n i g i . o h

全国各省市DEM数据产品

全国各省市DEM数据产品

全国各省市DEM数据产品
电子高程数据信息(DEM)
数据简介
DEM是数字高程模型的英文简称(Digital Elevation Model)是研究分析地形、流域、地物识别的重要原始资料。

DEM 的原理是将流域划分为m 行n列的四边形(CELL),计算每个四边形的平均高程,然后以二维矩阵的方式存储高程。

由于DEM 数据能够反映一定分辨率的局部地形特征,因此通过DEM 可提取大量的地表形态信息,这些信息包含流域网格单元的坡度、坡向以及单元格之间的关系等。

由于DEM描述的是地面高程信息,它在测绘、水文、气象、地貌、地质、土壤、工程建设、通讯、军事等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以及人文和自然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在工程建设上,可用于如土方量计算、通视分析等;在防洪减灾方面,DEM是进行水文分析如汇水区分析、水系网络分析、降雨分析、蓄洪计算、淹没分析等的基础; 在无线通讯上,可用于蜂窝电话的基站分析等。

全国各省市DEM数据产品是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推出的土地资源类数据产品之一。

在TIN算法基础上采用线性、双线性内插法建成DEM数据,数据精度30m、90m、1km,数据质量好,可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

产品样例
全国各各省市电子高程(渲染)数据产品。

中国陆地地貌基本形态类型定量提取与分析

中国陆地地貌基本形态类型定量提取与分析

第 11卷 第 6期 2009年 12月地 球 信 息 科 学 学 报JOUR NAL O F G EO 2I N F OR MA T I O N S C I ENCEVo l 111, No 16D e c 1, 2009中国陆地地貌基本形态类型定量提取与分析程维明 , 周成虎 , 柴慧霞 , 赵尚民 , 李炳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 北京 100101)摘要 : 中国陆地地貌基本形态类型由海拔和地势起伏度两个指标组合划分而成 , 其中海拔分 4级 , 地势起伏度分 7级 , 组合后的基本形态类型共 25 类 。

按照数字地貌分类体系 , 海拔和起伏度拥有全国普适性的分级指标 , 基 于 D E M 数据可获得两指标的分级类型 。

试验表明 , 基于 SR T M 2D E M (水平分辨率 90m , 相当于 1 ∶25万比例尺 )数 据可得出全国普适性的采用单元为 4km 2 , 利用 1 ∶10 万 、 1 ∶400 万等比例尺数据进行 D E M 试验 , 得出我国存在014、 4、 12、 18、 21 k m 2五种不同规模的采样单元 , 并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比例尺 。

因我国地貌复杂多样 , 仅利用D E M 数据所获得的海拔和地势起伏度分级数据不能完全反映不同地域的地貌特征 , 故利用遥感等多源数据 , 综合多种信息获得的地貌类型 , 可很好地反映出我国的海拔 4级分级特征和地势起伏度 7级空间分布 , 进而获得全 国陆地的 25种基本形态类型的面积及空间分布格局 。

关键词 : 陆地地貌 ; 基本形态 ; 形态地貌 ; 定量提取 ; 空间分析崖 、河谷 、山地 、凹地和洞穴六种基本形态类型 ;( 2 ) 1956 年 , 周廷儒 、施雅风和陈述彭等 在 《中国地形区划草案 》中 , 基本采用形态指标将全国 划分 为 平 原 、盆 地 、高 原 、丘 陵 、中 山 、高 山 6 1 引言地表形态是地貌最直观的 表现 形 式 , 它 的规 模尺度从星体级海洋 、陆地到冻融等作用形成的 微地貌形态等都有反映 , 每种地貌形态往往包含 一定的成因意义 , 地貌形态和成因是因果关系的 统一体 , 地貌 “形态 ”是 “成因 ”的结果 , 又是 研究 “成因 ”的主要依据 。

54734中国数字地貌数据文档

54734中国数字地貌数据文档

中国数字地貌数据文档(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编制 2008-4-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100101,zhouch@;chengwm@)1.引言地貌是自然地域综合体的主导要素,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其他要素的特征。

地貌条件与生产建设关系十分密切。

1978~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规划将“全国1:100万地貌研究”其列为全国108项重点内容之一,并立项组织全国地貌学家和相关专家共同开展中国地貌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一大批宝贵的地貌资料和图集,并编制出版了其中15幅1:100万地貌图(全国陆域共64幅)。

为了推动地学信息图谱的研究工作,使其不仅具有概念和理论的探讨,而且具有明确的应用研究目标,以“中国地貌空间格局及其演化机理”作为研究对象,试图由此而建立起地学信息图谱理论与方法体系。

自2001 年起,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支持下,启动了《中国地貌(世纪网络版)》和地貌制图的试验研究工作,并组织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和有关的大学,再度发起百万地貌图的编制工作。

之后,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2005――)和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平台(2006年――)等项目的进一步支持,使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图得以持续发展。

1.1数据库名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数据1.2 编写目的为了完整地介绍中国1:100万15幅老地貌图的收集和数字化、全国1:100万数字地貌数据的遥感解译、集成、更新等地貌数据内容和方便用户的使用,特编写了本文档。

1.3 定义地貌图既是地貌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地貌学研究成果综合体现,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我国地貌学研究的进展和水平。

中国1:100万地貌图为普通地貌图,是按照目前国内外普遍认可的形态成因相结合分类体系的基础上编制的中小比例尺地貌图,该图的编制工作充分继承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地貌学家编制百万地貌图的分类规范,并进一步构建了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分类体系,地貌形态成因类型数达2400多个,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数据以形态、成因、物质等属性的分层分级方式集成。

1∶100万数字地貌制图方法的实验——以昆明图幅(G-48)为例

1∶100万数字地貌制图方法的实验——以昆明图幅(G-48)为例
— —
以 昆明 图幅( 一8 为 例 G4 )
刚②,田永 中②,吴文戬②
程 中玲① ②,徐
( ①广州市煤气公司 , 州 5 0 6 ;②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 4 0 1 ) 广 10 0 07 5
【 摘 要】数 字地貌制 图是地貌 制 图及其应 用研 究适应信 息化发 展 的必然趋势 。本 文 以昆明幅 ( 一8 地貌 图为 G4)
维普资讯
第3 2卷第 4期 20 0 7年 7月
测 绘 科 学
S in e o u v yn n p i g ce c fS r e i g a d Ma p n
Vo . 2 No 4 13 .
J1 u.
11 0万 数 字 地 貌 制 图 方 法 的 实 验 :0
1 引 言
地貌是地球表层 系统 中重 要 的组 成要 素之 一 ,与 国 民 经济 建设 关 系 十分 密 切 ,发 展农 、林 、牧 、渔 业 等 生产 , 进行城镇和交通建 设 以及开 采矿 山、修 筑水 库和 渠道等 都 离不 开对 区域地貌 条件 的分析 一 。地貌 要素 在一 定程度 上 控制着其他生态 与环境 因子 的分布 与变 化 ,因而 成为地 理 学研究 的核心与 基础 内容之 一。所 以地貌制 图研究 是一 项 非常重要 的基础性工作 。 地貌 图着重反 映地 貌 的形 态 、成 因 、发展 变化 及其 空 间分 布的规律 J 。它不仅是 表达 地貌研 究成 果 的一种重 要 形式 ,也是 区域地貌 研究 的重要 手段 与方法 。地貌 图还 具有很强 的实用价 值 ,能为 各行 各业提 供地 貌形 态及与 其 相关成 因要 素 以及 地表形 态结 构 、分布规 律 、计 量特征 等 的空间分布状况 。2 0世纪 7 0、8 0年代 ,我 国相继完 成 了 1 : 0万地 貌类 型图和地 貌区划 图 ,以及 1 4 0 5幅 110万地 貌 :0 类 型图和各省 区( 西藏 与黑龙 江等 除外 ) 中小 比例尺 的地 貌 类 型图等 ,积 累了一大批 宝 贵的资 料。但从 2 0世 纪 9 0年 代 以来 ,我 国的地貌制 图研究停滞不前 ,全 国的 110万地 : 0 貌制 图工作至今都没有完成 ,成为 中国地学界 的遗憾 J 。 随着遥感 ( S 和 地理信息 系统 ( I) 术 的发展 ,R R) GS 技 S 和 GS技术逐渐应 用到 地貌制 图 当中 ,发展形 成 一种新 制 I 图方 式技术——数字 地貌 制 图。它是在 遥感 和 GS技术 的 I 支持下 ,利用全新 的技 术 和方法 进行地 貌解译 以及 地貌 数 据库 的建设 ,具 有 制 图速 度 快 、制 作 周期 短 、现 时性 强 、 修改更新方便和精度高等优点 。全 国 110万数 字地 貌图编 :0 制工作从 20 0 5年起 已在全 国范 围内全面展 开。本 文 以昆明 幅为例 ,讨论数字地貌制图 的几个关键技术 。

中国地形地图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形地图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形地图知识点总结地形地图是地理学中的一种重要工具,通过地形地图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地形特征,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湖泊、岛屿等。

中国是一个地形多样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地形地貌,下面将从中国地形地图的制作、地形特征以及地形地图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一、中国地形地图的制作中国地形地图是根据地形特征和地貌特征绘制而成的地图。

制作地形地图首先需要进行地形调查和测量,从而获取地形数据。

地形数据主要包括高程数据、坡度数据、地貌类型等信息。

高程数据可以通过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获取,然后通过数字地形模型(DEM)进行处理,得到地形图的高程信息。

坡度数据是指地表的倾斜程度,也可以通过DEM处理得到。

地貌类型则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确认各种地貌类型的分布,然后绘制地形图。

在中国地形地图的制作中,需要充分考虑地形特征的多样性,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等不同类型的地形,因此需要采用多种地图符号和比例尺来表示不同地貌特征。

同时,地形地图需要标注山脉、河流、湖泊等地理要素,以便人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地形地貌的分布。

二、中国地形特征中国是一个地形多样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地形地貌。

中国地形地貌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山地形:中国境内有许多著名的高山,包括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秦岭山脉、大雪山脉、昆仑山脉等。

这些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重要特征,给中国赋予了壮丽的自然风光。

2. 平原地形: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境内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平原,包括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等。

这些平原地形适宜农业的发展,成为了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3. 河流湖泊:中国拥有丰富的河流湖泊资源,长江、黄河、珠江等著名河流贯穿中国大地,分布着众多湖泊,包括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

这些河流湖泊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4. 高原丘陵: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分布着众多的高原和丘陵地貌,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等。

基于ASTER-GDEM数据的浙东四明山地貌特征研究

基于ASTER-GDEM数据的浙东四明山地貌特征研究

基于ASTER-GDEM数据的浙东四明山地貌特征研究许锐;戴雪荣;师育新;郑丽波;何姗姗【摘要】基于ASTER-GDEM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通过地势起伏度、条带分析及面积-高程积分三种方法,探讨了浙江东部四明山山地地貌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四明山由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影响,主体呈NE-SW向展布,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麓平原的面积分别占0.6%、16.2%、32.7%和50.5%,山地起伏度较小(平均约81 m).条带分析表明,山顶残存有多处面积大小不等的古夷平面,它们的高程与玄武岩台地的高程基本一致,南部高出北部约300 m.山地各子流域的面积-高程积分分析表明,HI值在0~0.35、0.35~0.45和0.45~0.60区间段分别占47.31%、30.58%和22.11%,分别对应老年期、壮年(偏老)期和壮年期的地貌发育阶段.山地目前主要受外力剥蚀的影响.%Based on ASTER-GDEM data,the geomor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ming Mountain (Zhejiang,China) are analyzed using ArcGIS.Parameters describing local relief,the Swath profile and Hypsometric Integral (HI) are appl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ming Mountain of NE-SW is controlled by fault structures.Area occupied by mid-elevation mountain,low-elevation mountain,hill and foothill is0.6%,16.2%,32.7%,and 50.5% respectively;the mid-and low-elevation mountain have a low amplitude of relief (about 81 m).Swath profil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top of the Siming Mountain exhibits remnants of planation surface.When the planation surface was formed,the northeast tectonic activity was resurrected,which caused the basalt to cover i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vation of planation surface is close to the basalt elevation,whereby the southern parts of the mountain are higher by about300 m than the north.The Hypsometric Integral analysis of each sub-basin reveals HI values are 0-0.35,0.35-0.45 and 0.45-0.60,accounting for47.31%,30.58% and 22.11%.In this paper,the geo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study area are simply divided by the HI value.It is found that the HI values in the study area are less than 0.6,and the landforms in the mature stage are subdivided according to elevation distribution in the EPchart,which are the older stage and the typical mature stage.The rest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old age of the landform,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study area is now dominated by external force denudation.【期刊名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9页(P154-162)【关键词】ASTER-GDEM数据;面积-高程积分;地貌形态特征;四明山【作者】许锐;戴雪荣;师育新;郑丽波;何姗姗【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41;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41;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41;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浙江宁波315000;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9310 引言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最早由Miller[1]于1958年提出.数十年来,国内外基于DEM的数字地形分析理论与技术方法逐步走向成熟.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已经逐步成为地理学研究的第三代语言[2],国内许多学者利用GIS平台,结合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在地貌、水文、土壤等领域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分析研究及应用,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3-8].DEM以及相关的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地貌学的研究手段[9-10],同时也使得地貌学研究日趋客观化、定量化以及精细化[11].Strahler在戴维斯的地貌循环理论基础上,对地貌发育阶段加以定量化和重新划分,认为在地貌发育过程中面积高程积分(Hypsometric Integral,HI)会随着地表高度的变化而变化,面积高程曲线(Hypsometric Curve,HC)表现出相应的凹凸变化,高程百分比(Elevation Percentage,EP)则在高程的低值、中值、高值区表现出相应的波动[12-14].浙江东部宁波境内的四明山由于山顶被发现残留有古夷平面[15],地貌景观资源较为丰富,近年来得到学术界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关注,但迄今为止尚未开展地貌形态特征的深入研究.本文尝试利用GIS技术和ASTER-GDEM(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 fl ection Radiometer Global 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对四明山地貌形态进行了研究,系统地提取最大高程、最小高程、平均高程和地势起伏度等数据,并计算出该区域各子流域的HI值和绘制HC图、EP图等,以期为该地区古夷平面地貌资源保护和景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1 研究区概况四明山是浙江省东北部、宁波市境内的一座断块山地,中部近于南北向分布的主分水岭将山地分为西部的曹娥江水系和东部的甬江水系(支流分别为姚江和奉化江),四周被昌化-普陀大断裂、孝丰-三门湾大断裂、丽水-余姚深断裂、鹤溪-奉化大断裂控制,主体受控于各种小断裂(见图1),造就了四明山西临上虞丘陵、东接宁波盆地和北靠姚江平原的地形格局[15-16].境内最高峰为金钟山,海拔约1 021 m,地理坐标位于29.5°N~30.1°N和120.8°E~121.4°E之间.四明山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构造背景.一是由于中生代以来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速度加剧,导致中国东南部进入活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另一是由于其西侧的丽水-余姚深断裂及其多期(次)活动[17].晚侏罗世末,浙东沿海主应力机制由挤压环境转为走滑拉张,四明山地区主体迁就和利用了早期的北东向断裂,形成了北东向展布的丁家畈盆地[15-16].晚白垩世至古近纪,本区处于构造隆起的造山过程,至古近纪末剥蚀作用开始占主导地位,至中新世夷平面已基本形成.中新世末,由于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复活,导致古夷平面解体[15-16].至上新世中晚期,区域地块不断隆升,在风化侵蚀、河流下切及重力崩塌作用下,形成地形倒置的现象[16],出现了大面积分布的桌状山.早更新世,一直处于抬升阶段,原来的丘陵山地继续遭受剥蚀、侵蚀;中更新世,由长期隆起而转入以沉降为主的阶段,从山前到盆地陆缘物质大量堆积;晚更新世,开始时海面有所下降,河流外延,流水活跃,山麓河谷区至平原区堆积了河流相砂砾石层,后期海面有所上升,河流后退[15-16].进入全新世,由于气候温湿,山地丘陵水流作用活跃,在侵蚀基准面振荡性变化的情况下,山地丘陵区历经数次切割、堆积过程[12]. 图1 研究区位置及构造轮廓图[16]Fig.1 Location map of study area with basalt,faults and the main divide注:F1昌化-普陀大断裂;F2孝丰-三门湾大断裂;F3丽水-余姚深断裂;F4鹤溪-奉化大断裂2 数据与方法2.1 数据来源本文DEM数据主要利用ASTER-GDEM数据进行数据提取与分析.该数据是2009年6月30日由美国太空总署(NASA)和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共同推出,垂直误差20 m左右,水平误差30 m左右[18].陆地表面覆盖范围达99%,并填补了航天飞机测绘数据中的许多空白[19].该数据每一个栅格代表30 m×30 m的范围,经检查质量良好,可以满足本项研究的要求.2.2 数据处理方法在地貌因子的提取过程中,不同的分析窗口会对各地貌因子的值域产生影响,所以需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分析窗口.本文利用均值变点法[20-22]确定了7×7栅格单元大小作为最佳分析窗口,即0.03×0.03×49=0.044 1 km2,并在该窗口下分别计算出研究区内平均高程值、最大高程值、最小高程值等数据.四明山地势起伏度是由最大高程值减去最小高程值得到,是描述研究区地形特征的宏观性指标[23].数字地貌制图规范[24]将地势起伏度划分为以下7类:平原(<30 m)、台地(30~70 m)、丘陵(70~200 m)、小起伏山地(200~500 m)、中起伏山地(500~1 000 m)、大起伏山地(1 000~2 500 m)、极大起伏山地(>2 500 m).按该分类标准本文将研究区起伏度分为4类,分别为平原、台地、丘陵和小起伏山地(见图2d).图2 四明山的四种海拔高程图Fig.2 Four types of DEM maps of the Siming Mountain为探讨空间上地貌形态的差异性,本文自北向南设计了3条近NW-SE向的条带剖面,分别命名为N、C、S(见图2a),其中N和C宽为1.8 km、长为36 km,S宽为1.8 km、长为45 km.利用ArcGIS首先提取研究区条带剖面的最小高程、最大高程和平均高程信息,然后利用Origin软件绘制高程曲线,得出最小高程、最大高程和平均高程图(见图3).3 结果与分析3.1 DEM高程与地势起伏度分析四明山高程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见表1),随着高程的逐渐增加,其百分比呈减小趋势,其中海拔小于100 m的山体所占比例最大,约32.8%.从累计百分比来看,研究区大部分地区(约占90.1%)为海拔小于600 m.其中,海拔小于200 m的山麓(平原)面积为1 371.1 km2,占50.5%;海拔在200~500 m之间的丘陵面积为887.7 km2,占32.7%;海拔在500~1 000 m之间的低山面积为438.5 km2,占16.2%;海拔大于1000 m的中山面积为16.3 km2,占的比重最小,约0.6%,且零星分布在南部.以上数据表明,四明山除了山麓(平原)区之外,占主导地位的地貌形态应是丘陵和低山.图3 四明山地区条带剖面(北部,中部,南部)Fig.3 Swath pro file graph(N,C and S)in the study area表1 研究区高程统计表Tab.1 Statistics of altitude of the study area100~20017.72%50.53%480.711 371.09 200~30013.71%64.24%372.061 743.14 300~40010.41%74.65%282.512 025.65 400~5008.59%83.24%233.122 258.78 500~6006.90%90.14%187.242 446.01 600~7004.80%94.94%130.362 576.37 700~8002.90%97.85%78.722 655.09 800~9000.83%98.67%22.472 677.56 900~1 0000.73%99.40%19.672 697.23>10000.60%100.00%16.342 713.57根据图1可知,研究区山势呈NE-SW向延伸,由中间向东西两侧呈阶梯状逐渐降低,且与主体构造线方向大致相同.研究表明,四明山地区主体受早期NE向断裂的影响,构成了丁家畈盆地的大致轮廓,同时,NNE向断裂和近E-W向断裂控制了盆地的局部形态[15],据此推测四明山的隆升过程与地貌演化主要受NE-SW向断裂构造控制.研究区南部区域,山脊高程分布窄而密集,向东西两侧呈阶梯状降低,东、西两侧均有NW-SE向沟谷,其中西侧发育数量最大,带状阶梯较窄.研究区北部,海拔整体较低,沟谷密度大,且东侧数量大于西侧,走向以NW-SE向和NE-SW向为主.综上可知,研究区内高程分布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整体以NE-SW向断裂构造控制为主,区域性的E-W向构造控制居次.由图2可知,研究区内平均高程、最大高程和最小高程在空间上具有相同的分布特征和规律.最大高程图的最大值为1 021 m,最小高程图的最大值为958 m,平均高程图的最大值为993 m;最大高程值均大于900 m,且都出现在四明山南部.据此推测山体经历的隆升过程南部速度比北部快或者南部持续隆升的时间更长.从四种高程图(见图2)可以发现,研究区高程分布呈狭长条带状,并且表现出明显凹凸的特性,与四明山河流的发育相一致,说明山地地貌形态主要受水系侵蚀的影响.另外由图2d 可知,研究区山麓平原、丁家畈盆地(山体中部)、丁家畈盆地北部和南部部分地区以平原与台地[24]类型的地势起伏度为主,其余地区均为丘陵、小起伏山地[24]类型的地势起伏,山地平均起伏度约81 m,说明研究区构造活动后期略有改造,水系侵蚀作用较强,地貌演化过程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点.3.2 条带分析由图3和图1可知,研究区发育的古夷平面在各位置的连续程度不均,南北差异明显,海拔分布由北向南呈阶梯状升高的趋势,且主要沿主分水岭两侧分布.卢炳生等人研究发现四明山古夷平面上覆最老地层为嵊县组玄武岩,被夷平的最新地层为下白垩统朝川组和燕山晚期侵入的花岗岩,在四明山北侧的慈溪长河一带发育一套陆相湖盆碎屑岩沉积,时代为古近纪始新世至渐新世,因而推断四明古山夷平面的时代为新近纪中新世[15,25],即南部、中部和北部古夷平面属于同一地貌面.野外调研时也发现,该处通常以玄武岩和古风化壳来鉴别古夷平面.经统计,四明山古夷平面主要分布在大洋山、上王岗、大岚镇、四明山镇附近(见图1),面积约199.5 km2.由图3和搜集的玄武岩台地高程信息[15]可知:①古夷平面分布的高程位置与玄武岩台地高程非常接近,在条带剖面N中古夷平面主要残留在上王岗和大洋山,分布高程为400~600 m,与当地玄武岩台地高程非常接近;条带剖面C和S中的古夷平面主要位于大岚镇和四明山镇附近,其高程主要分布在500~700 m和700~900 m之间,同样与玄武岩台地的高程较为接近.②由图3可知,研究区古夷平面相对高差在50~300 m之间,其中最大高差位于南部的白玉坪头附近,约为251 m,最小高差位于北部的上王岗附近,不足100 m.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中新世末研究区北东向、北北东向及东西向断裂复活,导致古夷平面解体,其中四明山镇与大岚镇之间近东西向岭南-峙岭断裂及丁家畈盆地北缘断裂强烈活动,原来的盆地区域出现下降,使四明山夷平面南部和北部两头较高、中间稍低的地形特征[15].进一步结合断裂构造分析,古夷平面受NE-SW向断裂构造的控制作用强于近E-W向构造,南部NE-SW向断裂构造活动强于北部.3.3 面积-高程积分分析面积-高程积分(HI值)是通过统计流域地表的高程组合信息,从而揭示流域地貌形态与发育特征的重要指标[12,26-27].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面积-高程积分在对宏观地貌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表现形式主要有积分值(HI值)和积分曲线(HC)两种[27-28].Strahler将戴维斯的地貌循环模式定量化,根据面积-高程积分值将地貌演变过程分为3种:幼年阶段(大于0.6)、壮年阶段(0.35~0.6)、老年阶段(小于0.35).幼年期地貌对应HC图呈上凸型,EP图中海拔较高的高程面积占比较大,指示区域构造活动强烈;壮年期地貌对应HC图呈S型,EP图中海拔符合正态分布,指示区域地貌演化达到均衡状态;老年期地貌HC图呈下凹型,EP图中相对较低的海拔占比较大,指示区域地貌形态主要受控于外力作用[12-14].本文提取了研究区8 km2以上的子流域,共28个,并沿主分水岭将西侧、东侧的子流域分别命名为W01、W02、···、W13和E01、E02、···、E15(见图4).然后,根据各子流域单元面积与高程的关系,将面积和高程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到面积-高程积分(HI值)和面积-高程曲线(HC).同时,在各个子流域中按照50 m的高程间距统计各区间内的面积在整个子流域中所占的比例,得到EP图,结果如图5所示.图4 研究区子流域分布图Fig.4 The sub-drainage basins in the study area由图5可知,研究区HI值均小于0.6.其中,在0.35~0.45之间的子流域有E01、E15、W04、W06、W08、W09、W12,HC图呈S型,EP图高程主要集中分布在400 m以下的区域,且各子流域海拔较低的高程面积占比极大.表明该区域构造抬升的速度小于外力的侵蚀速度,属于地貌演化理论中的壮年(偏老)期,约占30.58%.另外,从上述子流域的空间分布上看(见图4),其主要集中分布在分水岭西侧和东侧的南北两端,说明研究区山体在此处的流水作用是主要的侵蚀动力.HI值在0.45~0.6之间的子流域有E05、E08、E09、E13、E14,这5个子流域的HC图也近似呈S型,且EP图基本呈正态分布.这表明该处地貌演化接近或者处于均衡状态,即构造隆升速率与外力侵蚀的速率相当,达到Ohmori[29]模式中认为的巅峰阶段,属于典型的壮年期,约占22.11%.其余子流域的HI值均小于0.35,HC图呈凹型,EP图高程主要集中分布在100 m以下,且各子流域低海拔占比较大,约占47.31%.说明该处子流域地貌处于发展的衰减期,地面将会逐渐变低,且起伏度也随之逐渐减小,这样的发展趋势将一直持续到下一次的构造隆升活动开始才会被改变.其主要集中分布在研究区边缘区域(见图4),与EP图分布特征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地貌发育阶段属于老年期.上述分析显示,当前研究区地貌形态主要受控于外力作用.4 结论经DEM数据统计后发现,研究区地貌形态可划分为山麓(平原)、丘陵、低山和中山4类,除了山麓(平原)外,以低山、丘陵为主,约占48.9%.四明山古夷平面表现为连续程度不均匀和南、北高程差异较大的空间分布特点,其相对高差最大值出现在南部的白玉坪头附近,为251 m,最小值出现在北部的上王岗附近,不足100 m.结合区域古夷平面发育的构造特征,推测差异隆升是导致同一古夷平面分布海拔不同的主要因素.图5 研究区的子流域HC和EP图Fig.5 The HC and EP figures of sub-drainage basins in the study area山区发育有近NW-SE向和NE-SW向的沟谷,与山区河流发育相一致,并且山区以平原、台地、丘陵和小起伏山地类型的地势起伏为主,表明后期构造活动略有改造,水系侵蚀较为强烈.研究区28个子流域的HI值均小于0.6,表现为老年期和壮年期的地貌特征.HI值在0.35~0.45的子流域,HC图呈S型,并且EP图中的高程值集中分布在低值区,属壮年(偏老)期,主要沿主分水岭东、西两侧分布;HI值在0.45~0.6的子流域,HC图同样呈S型,但是EP图中的高程值呈正态分布,属壮年期,主要沿主分水岭东侧分布;HI 值小于0.35的子流域,HC图呈下凹型,EP图中的高程值集中在低海拔地区(山麓平原),为典型的老年期.四明山现阶段整体构造稳定,并以外力作用为主.致谢南非开普顿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系M.E.Meadows教授给予了热情指导. [参考文献][1]MILLER C L,LAFLAMME R A.The digital terrain model-theory and application[J].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1958,24(3):433-442.[2]胡最,汤国安,闾国年.GIS作为新一代地理学语言的特征[J].地理学报,2012,67(7):867-877.[3]宋晓猛,张建云,占车生,等.基于DEM的数字流域特征提取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1):31-40.[4]SZ´EKELY B.On the surface of the Eastern Alps:a DEMstudy[R].Budapest:Eotvos Lorand University,2001:1-124.[5]陆传豪,代富强,周启刚.紫色土区小流域土壤保持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16,36(1):308-314.[6]钱程,崔天日,李林川,等.ASTER-GDEM数据在大兴安岭北段地貌形态分析中的应用[J].地质力学学报,2013,19(1):82-92.[7]JENSON K,DOMINGUE O.Extracting topographic structure from digital elevation data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analysis[J].Sensing,1988,54(11):1593-1600.[8]赵洪壮,李有利,杨景春,等.基于DEM数据的北天山地貌形态分析[J].地理科学,2009,29(3):445-449.[9]BURBANK D W.Characteristic size of relief[J].Nature,1992,359(6395):483-484.[10]FIELDING E J.Morpho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himalayas and tibetan plateau[G]//SUMMERFIELD M A.Geomorphology and Global Tectonics.London:John Wiley&Sons Press Ltd,2000:201-222.[11]K¨UHNI A,PFIFFNER O A.The relief of the Swiss Alps and adjacent areas and its relation to lithology and structure:topographic analysis from a 250-m DEM[J].Geomorphology,2001,41(4):285-307.[12]STRAHLER A N.Hypsometric(area-altitude)analysis of erosional topography[J].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1952,63(11):1117-1142.[13]STRAHLER A N.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watershedgeomorphology[J].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Union,1957,38(6):913-920.[14]STRAHLER A N.Quantitative geomorphology of drainage basins and channel networks[G]//CHOW V T.Handbook of Applied Hydrology.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64:439-476.[15]卢炳生,竺国强,董传万,等.拟建余姚市四明山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R].浙江宁波:浙江省水文工程地质大队,2008.[16]浙江省水文工程地质大队宁波矿勘院.浙东沿海中生代火山-侵入活动、构造演化及成矿规律[M].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2.[17]单莉莉,张晋飚,许红根,等.四明山夷平面与玄武岩复合台地景观特征与开发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8):41-44.[18]马振华,李小苗,郭本泓,等.青藏高原东北缘马衔山夷平面特征指标的提取与分析[J].地理学报,2016,71(3):400-411.[19]汤国安.数字高程模型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0]王玲,同小娟.基于变点分析的地形起伏度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3(6):65-67.[21]韩海辉,高婷,易欢,等.基于变点分析法提取地势起伏度—–以青藏高原为例[J].地理科学,2012(1):101-104.[22]张学儒,官冬杰,牟凤云,等.基于ASTER-GDEM数据的青藏高原东部山区地形起伏度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28(3):11-14.[23]MONTGOMERY D R,BRANDON M T.Topographic controls on erosion rates in tectonically active mountain ranges[J].Earth&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02,201(3/4):481-489.[24]中国科学院地貌图集编辑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貌图集(1:100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5]卢炳生,张环,林金波.四明山夷平面特征及成因[J].现代矿业,2013,29(3):56-58.[26]PIKE R J,WILSON S E.Elevation-relief ratio,hypsometric integral,and geomorphic area-altitude analysis[J].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1971,82(4):1079-1083.[27]祝士杰,汤国安,李发源,等.基于DEM的黄土高原面积高程积分研究[J].地理学报,2013,68(7):921-932.[28]常直杨,王建,白世彪,等.面积高程积分值计算方法的比较[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3):171-175.[29]OHMORI H.Changes in the hypsometric curve through mountain building resulting from concurrent tectonics anddenudation[J].Geomorphology,1993,8(4):263-277.。

测绘工程数字地形图测绘

测绘工程数字地形图测绘

测绘工程数字地形图测绘概述数字地形图是数字化的地形模型,是测绘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地形图通过数字手段,将地面真实的地形特征以一定比例尺和精度,表现在平面上,呈现出三维地面地貌信息的二维表达形式。

数字地形图广泛应用于各种建设工程中,如城市规划、交通工程、水利工程、土地开发等。

本文将从数字地形图测绘的概念、应用、测绘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数字地形图测绘的概念数字地形图是以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经过计算机处理,形成的一幅具有真实地形特征的地图。

数字地形图是反映地貌的重要工具,能够反映地面高程变化情况,包括山、峰、谷、河、湖、沼泽、道路、建筑物等地理地貌要素,数字地形图十分逼真,可用于进行视觉分析、三维模拟等应用。

数字地形图测绘是利用测量仪器和计算方法,以一定的范围、比例尺和精度实现地形要素的测量和数据组织。

数字地形图的测绘过程需要遵循科学、规范和准确的原则,确保地图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字地形图测绘的应用数字地形图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实时性等特点,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城市规划数字地形图可以提供城市整体地形信息,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基本数据和支撑,为市政建设、城市规划、环保等部门的工作提供数据依据,能够使用在地形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

交通工程数字地形图能够反映路径和地形特征等信息,供道路设计、隧道设计、桥梁设计等交通工程的细化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和支撑。

水利工程数字地形图在水利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包括水库、水电站的工程设计,水环境分析等领域。

土地开发数字地形图在土地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为土地规划、土地评估、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支撑。

数字地形图测绘的技术数字地形图的测绘技术是数字地形图制图的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的主要技术如下:建立基础资料数字地形图的测绘需要建立基础资料,包括高程基准面、坐标系统等,要保证基础资料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采集测量数据数字地形图测绘需要采集测量数据,可采用GPS定位、全站仪测量、激光扫描、航空摄影等多种测量方法。

中国海洋地貌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海洋地貌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类表、 近海 残 留砂 分 区表 、 岸 地 貌 动态 发 展 趋 势 海
表。
时, 根据具体需要 , 又细化 了二级地貌单元和三级地 4 2 海 洋地 貌数 据 的文 件组 织 . 貌单 元 。 数 字地 貌 图 的数 据 按 图 幅进 行 组织 , 幅数 字 每
3 系统模块 组成 及功 能应 用

要: 文章 阐述 了中 国海 洋地 貌数 据库 系统 的设 计 思 想 与原 则 , 此基 础 上 , 绍 了海 在 介
洋地 貌数据 库 系统模 块 组成 及 功能 应 用。并 针对 海 洋地 貌 的数 据 特 点 , 出 了地 貌数 据 库 的 给 数据 结 构 。最后 重 点介 绍 了系统 建 设 中采 用的 关键 技 术 。
舶 提供有关 海底 、 岸 地 貌 , 洋 底 质 、 积 物等 方 海 海 沉
海洋地貌数据库研究和开发要充分利用数字海 图数据库现有成图技术 、 数字海图成果、 海洋地貌专
题图件。综合相关项 目技术 优点, 注重实用。坚持
以下 原则 : () 1 系统 设 计 要 遵 循 标 准 化 、 用 化 、 列化 、 通 系 模块 化 的原则 ;
有通用性。依据信息分类 和分级 的原则 , 中国近 将 海陆架及邻近海域海底地貌和沉积物进行分类。其
维普资讯
天津航海
貌类型分为三级单元 : 大陆架、 大陆坡 、 边
缘 海盆 、 岛弧 、 沟 、 海 大洋 盆 地 , 一 级地 貌 单 元 ; 是 同
据、 图形 、 文字 、 图像 、 统计表格及声音等多媒体数据 等数据入库管理 , 以其所需功能加 以实现。地貌信
息系统对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进行管理。地貌信息
收稿 日期 :0 8一 1—1 20 O 6

浅谈全国各省区域地质志1:50万数字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设计及建立空间数据库

浅谈全国各省区域地质志1:50万数字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设计及建立空间数据库

浅谈全国各省区域地质志1:50万数字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设计及建立空间数据库胡红霞;孙喜庆【摘要】文章扼要介绍了国土资源大调查所取得的地质矿产丰硕科技成果.充分利用了新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及各省最新出版的行政区划图反映当前现势情况.阐述了新一代1:5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信息,数字化的途径,探讨了地质图件编图建立数据库等.【期刊名称】《吉林地质》【年(卷),期】2018(037)004【总页数】3页(P92-94)【关键词】区域地质志;地理地图编绘;建立空间数据库【作者】胡红霞;孙喜庆【作者单位】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吉林长春 130022;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吉林长春 1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85.10 引言全国第一代《区域地质志》始于上世纪80-90年代。

针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所取得的各项科技丰硕成果。

200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再次启动具有特色新一代全国区域地质志编纂,旨在将过去几十年来取得的丰富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和集成,使之系统化、数字化、理论化、共享化,实现了人类由必然王国不断地走向自由王国,由宏观世界不断地走向微观世界。

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1 区域地质志1:50万数字地质图编绘理论基础近20余年来国土资源大调查,资源开发、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规划中全面展示和反映了调查成果。

国家针对大中比例尺1∶5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各类专题研究成果的综合研究、专题科研成果、高等院校等最新成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地总结。

以MAPGIS作为输入数据、矢量化、编辑、建库及运行基础平台,采用相关数据库模型以及统一的系统库。

利用基础性监测成果,1∶25万、1∶50万、1∶94万、1∶100万,及各省的行政区划图的空间数据信息、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反映当前现势性情况,以及先进的地质编图、制图技术、综合研究与编图相结合,以第一代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志、1∶50万和1∶100万全国数字地质图及数据库等为基础,建立了全国各省(区)编制的新一代数字地质图。

走进数字化: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1820年数据简介

走进数字化: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1820年数据简介

走进数字化——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1820年数据简介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满志敏一,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包括的内容历史地理信息包罗万象,有自然的,如气候、地貌、灾害动植物等;也有人文的,如政区疆域、聚落、经济、人口、文化社会等。

但其中有一些是最基础的信息。

从有关地理内容的表达来看,无非有两个基础的因素,即空间位置和要素内容(当然要素中又可以延伸出许多相关的类型)。

但表达地理信息在地球表面位置的科学方法经纬度系统是近代科学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中还没有这个系统和完善的概念,实际上历史文献记载中的地理信息是通过另一个系统来表达空间位置的,即众所周知的地名点和区域(行政的或自然的),如某地发生水灾、某地有多少人口、某地有什么样的社会文化习俗,或某现象在某山某河之阳等等。

这个大部分以人文要素标记的地点和地区实际上起着与经纬度相似的作用,用以标记地理要素所属的空间位置。

因此这种用以标记其他地理信息的空间位置可以称为基础历史地理信息。

当然这个基础信息的局限和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如相对性、名称随时间变化等等。

但这是一个事实,历史地理研究所依赖的历史文献信息就是这样表述的,我们必须面对这个问题。

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出版历史地理意义重大,如果从信息角度来看,是把历史上传统的空间信息描述方法和内容,转移到以现代地理坐标为基础的现代地图上,大大方便了阅读和研究历史地理信息,提高了历史地理信息空间位置的准确性。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从基本目的上来看,是传承了《中国历史地图集》的主要目的,也是把基础历史地理信息标定到现代空间位置基础上。

但CHGIS也提供了纸面历史地图所不具有的功能:1),历史地理信息的连续变化,CHGIS数据不是描述一个或多个时间截面的空间信息,而是描述这些信息在时间上的连续变化。

2),空间信息分布与文字属性信息的有机结合。

从具体内容来看,CHGIS的基本功能是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编制基础历史地理信息,但同时CHGIS数据也应当承担普通历史地图的功能。

数字地形测量学

数字地形测量学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2
测绘与重大工程
Surveying and mapping and major projects
目录
CONTENT
0 测绘与北斗
1
0 测绘与冬奥
3
0 测绘与西部工程
2
0 测绘与生态
4
第一部分
测绘与北斗
一、测绘与北斗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提供两种服务方式,即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开放服 务是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10m,授时精度为50ns, 测速精度0.2m/s。授权服务是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 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由于自主研发、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北斗导航系统用于工程测 量中,不但会受到他国人为技术性干扰,更为测量成果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
第四部分
测绘与生态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 to get.
四、测绘与生态文明建设
在当下社会,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在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下,对于测绘 技术来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谓的生态文明指的是,在生态环境倒退和 对可持续发展人物执行下,改变以往先污染后治理思想。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利 用测绘技术,因为此技术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将地面特征和相关位置信息直观反映出来, 为工作人员提供精准的信息,促使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地发展。
一、测绘与北斗
第二部分
测绘与西部工程
二、测绘与西部工程
国家西部测图工程是一项重大的测绘工程,是推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几代测绘人的 梦想。测绘队员深入茫茫草原、戈壁、雪域,进行着规模宏大的西部测图工程。在恶劣的自然环境 里,队员们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制图西南喀斯特地貌解译

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制图西南喀斯特地貌解译

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制图西南喀斯特地貌解译
程中玲;徐刚;田永中;吴文戬
【期刊名称】《水土保持研究》
【年(卷),期】2007(14)5
【摘要】西南地区是我国喀斯特最发育的地区,裸露和半裸露的喀斯特地貌连片出现。

由于喀斯特地貌的复杂性,正确解译和划分喀斯特地貌类型是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制图的关键问题之一。

探讨喀斯特地貌分类,以及基于Arcmap技术,利用卫星遥感图像、地质图、历史地貌图等基础数据解译编制数字喀斯特地貌图的流程和方法。

【总页数】3页(P95-97)
【关键词】地貌制图;西南;喀斯特地貌
【作者】程中玲;徐刚;田永中;吴文戬
【作者单位】广州市煤气公司,广州510060;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931.5;P942
【相关文献】
1.数字地貌解译与地貌图的应用 [J], 吴文戬;田永中;熊祥强;程中玲;袁红
2.基于GIS的中国1:100万陆地数字地貌遥感解译与分析——以台湾省为例 [J], 王兵;胡伟平;吴燕梅;刘小南;杨军锋;王永梅
3.卫星像片上喀斯特地貌及水系的解译 [J], 林俊清
4.喀斯特地貌生态植被修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石林彝族自治县喀斯特地貌营造林为例 [J], 毕琼仙
5.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解译及格局研究 [J], 赵银军;曾兰;何忠;梁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地貌编码设计说明数据介绍

中国地貌编码设计说明数据介绍

中国地貌编码设计说明
中国地貌编码设计是建立在1:400万地貌图基础上。

代码采用6位数字码,代码结构如下表。

表中,第一位代码为“1”或“2”,分别表示陆地地貌类型和海洋地貌类型。

对于陆地地貌类型,第二位代码为1~9,分别表示山地、黄土梁峁、台塬、塬、冈蚀地貌、台地、平原、冲积扇平原和低河漫滩。

第三、四位代码为01~05,分别表示低海拔<1000米、中海拔1000—2000米、高中海拔2000—4000米、高海拔4000—6000米和极高海拔>6000米;第三、四位码为21~24,分别表示深海盆及洋底(水深2600—6000米)、大陆裙(水深2400—3200米)、大陆坡(水深200—2400米)和大陆架(水深0—200米) ,见表2。

第五、六位码所表示的含义见表3 。

地貌编码见表 4 。

基于SRTMDEM数据的全国地表面积计算研究

基于SRTMDEM数据的全国地表面积计算研究

A= 槡s(s-a)(s-b)(s-c)
(3)
其中:a、b、c为 三 角 形 三 条 边 的 长 度,通 过 构 成 三 角
形 的 地 形 特 征 点 高 程 值 和 水 平 距 离 求 得 ;s 为 三 角 形
周 长 的 一 半 ,即 :
值最小 (2.1km2)。 表 面 积 与 投 影 面 积 差 值 (1 万 km2 以上)排名前十的省区 多 处 于 我 国 的 西 部 地 区, 分别为西藏、新 疆、四 川、云 南、青 海、甘 肃、广 西、陕 西 、湖 南 、贵 州 。
表面 积 的 研 究 结 果 可 能 出 现 非 常 大 的 差 异,这 些 差 据,该数据绝对高程精度达到±16 m,绝 对平面 精 度
异 对 于 估 算 陆 表 覆 被 面 积、碳 水 循 环 都 会 有 较 大 的 达到±20m[3]。验证区1∶1万等 高 线 数 据 是 为 了 检
影响,从 而 给 陆 地 生 态 系 统 碳 储 量 和 固 态 潜 力 估 算 验表面积计 算 结 果 的 精 度 而 准 备 的,本 文 通 过 GIS
通常 为 了 研 究 的 简 化 和 方 便,绝 大 多 数 研 究 是 基 于 据分为 30 m 分 辨 率 的 SRTM1 和 90 m 分 辨 率 的
投影面。实际 上,投 影 面 积 和 实 际 面 积 (即 表 面 积 ) SRTM3两种,SRTM1的文件中包含3 601*3 601个
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在平原地区、地 形 起 伏 平 缓 的 采样点 的 高 度 数 据,SRTM3 的 文 件 中 包 含 1 201*
收 稿 日 期 :2013-03-23; 修 回 日 期 :2013-12-23 基 金 项 目 :中 国 科 学 院 “百 人 计 划 ”项 目 (Y1R2130130);知 识 创 新 方 向 性 项 目 (KZCX2-YW-QN313);碳 专 项 (XDA05050105) 作者简介:张伟(1987-),男,硕士,主要从事数字山地与 GIS应用研究。*通讯作者 E-mail:ainongli@imde.ac.cn

中国地理数据分析

中国地理数据分析

中国地理数据分析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领土和多样地理特征的国家。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些地理数据,地理数据分析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中国地理数据的重要性、应用领域和方法。

一、地理数据的重要性地理数据是描述或记录地理现象、特征和过程的数字化数据,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理数据对于了解地理现象和分析地理问题至关重要。

地理数据可以提供人口分布、地貌特征、气候变化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了解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至关重要。

其次,地理数据在决策制定和规划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部门、城市规划者和企业等需要依靠地理数据来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和资源开发等决策,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结果。

最后,地理数据在应对自然灾害和环境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地理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并制定相应的防灾措施。

同时,地理数据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地理数据的应用领域地理数据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应用领域:1.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是地理数据分析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将地理数据与地图相结合,帮助用户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地图绘制和空间决策支持。

2. 自然资源管理:地理数据能够提供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和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信息,有助于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3. 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地理数据可以为城市规划者提供道路交通、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等信息,以制定城市发展和交通改善的方案。

4. 环境保护与生态学研究:地理数据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分析和评估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学研究提供依据。

三、地理数据分析方法地理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可视化等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地理数据分析方法:1. 空间插值:通过使用地理统计模型,将离散的地理数据点估算为连续的地理数据面,以填补数据缺失或生成连续的空间变量表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数字地貌数据文档(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编制 2008-4-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100101,;)1.引言地貌是自然地域综合体的主导要素,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其他要素的特征。

地貌条件与生产建设关系十分密切。

1978~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规划将“全国1:100万地貌研究”其列为全国108项重点内容之一,并立项组织全国地貌学家和相关专家共同开展中国地貌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一大批宝贵的地貌资料和图集,并编制出版了其中15幅1:100万地貌图(全国陆域共64幅)。

为了推动地学信息图谱的研究工作,使其不仅具有概念和理论的探讨,而且具有明确的应用研究目标,以“中国地貌空间格局及其演化机理”作为研究对象,试图由此而建立起地学信息图谱理论与方法体系。

自2001 年起,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支持下,启动了《中国地貌(世纪网络版)》和地貌制图的试验研究工作,并组织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和有关的大学,再度发起百万地貌图的编制工作。

之后,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2005――)和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平台(2006年――)等项目的进一步支持,使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图得以持续发展。

数据库名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数据编写目的为了完整地介绍中国1:100万15幅老地貌图的收集和数字化、全国1:100万数字地貌数据的遥感解译、集成、更新等地貌数据内容和方便用户的使用,特编写了本文档。

定义地貌图既是地貌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地貌学研究成果综合体现,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我国地貌学研究的进展和水平。

中国1:100万地貌图为普通地貌图,是按照目前国内外普遍认可的形态成因相结合分类体系的基础上编制的中小比例尺地貌图,该图的编制工作充分继承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地貌学家编制百万地貌图的分类规范,并进一步构建了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分类体系,地貌形态成因类型数达2400多个,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数据以形态、成因、物质等属性的分层分级方式集成。

2.数据库内容说明数据库内容一般描述(限200字)中国数字地貌数据库包括三个层次的数据:(1)中国1:400万形态地貌图(李炳元,1994)和中国1:400万构造地貌图(陈志明,1994)数字栅格图(原始纸质图扫描)、矢量数据(albers投影)、数据说明文档,总数量量达2G。

(2)中国1:100万15幅老地貌图(20世纪80年代)的数字栅格图(原始纸质图扫描)、矢量数据(Thansverse Mercator投影)和数据说明文档,总数据量达2G。

(3)基于遥感影像、地质图、基础地理底图、老地貌图、SRTM-DEM等多源数据解译、更新、集成的全国64幅陆地无缝拼接的地貌数据,以100万标准分幅方式存储,Thansverse Mercator投影,数据量达2G以上。

以及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分类体系及中国数字地貌遥感解译技术规程等说明文档。

字段(要素)名称解释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分类的形态成因类型共包括七层,第一层为基本地貌类型,由地势起伏度和海拔高度共同产生;第二层和第三层为成因类型;第四、第五、第六层为形态类型;第七层为物质组成或岩性层(表1)。

表1 中国1:100万陆地数字地貌分类方案(形态成因类型)基本地貌类型由地面坡度、起伏高度和地貌面的海拔高度三个基本指标逐级划分;成因类型是指某种具体的外、内营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形态。

次级成因是指随陆地主导内外营力因素变化而变化的塑造地貌形态的更细一级指标,按照内外营力的表现方式,次级成因基本分为抬升/侵蚀、下降/堆积两种。

陆地地貌的形态类型是与其成因密切相关的,形态泛指地貌所展示的外貌形状,如方的、圆的、长条形的、高的等等,次级形态是形态类型的进一步细分,一般在遥感影像上,地貌的形态可通过纹理、结构等细节来反映。

坡度信息为地貌实体类型坡面的坡度、坡向及其组合类型,这里是指一个图斑的平均值;对于一些有意义的物质组成或岩性类型,需要也在地貌图上反映出来,如反映海滩是泥质的、砂质的、砾质的,还是生物质的;如覆盖在陆地表面的土壤类型是碳酸盐的、花岗岩的、还是火山岩的等等。

数据源描述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图编制的数据源包括:美国Landsat TM/ETM 和SRTM全球高程数据(90米),国家1:25万数字地形图、1:50万数字地质图等,华北平原、祈连山等区域地貌图,青海省、浙江省等省市地貌图,冰川冻土、黄土等地理专题要素图。

数据内容描述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将用多边形(图斑)来反映的形态成因类型和用点、线、面图斑和符号共同来反映的形态结构类型分开来完成(图1),这样便于基于ArcGIS的地貌类型分类、编码以及类型存储。

图1 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分类根据前人研究的成果和100万地貌图上所能反映的地貌类型,全国地貌类型可分为形态成因类型和形态结构类型两级。

按照定义,形态成因类型为图斑(即多边形),采用普染色方法来表现;而形态结构类型可以点、线、面三种方式体现出来,可用颜色和符号共同表达。

借鉴其他资料的编码方式,考虑到100万地貌分类方案,中国数字地貌形态成因类型采用9位编码,共七层(表2)。

表2 陆地数字地貌基本信息编码方案(形态成因类型9位码)数据加工方法基于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进行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集成、更新将采用分层分级的解译方法,并参考“中国1:100万地貌制图规范(1987)”按照形态成因类型和形态结构类型(点、线、面)分别组织数据。

其中形态成因类型分7层,依次为平原与山地类型;基本形态类型(26种);成因类型(10种);次级成因类型;形态类型;微地貌形态类型;坡度、坡向及其组合类型;物质组成或岩性类型。

形态结构类型包含在所有的15种成因类型中,分别按照属性特征、面积大小等按照点、线、面三种方式组织数据。

平原与山地界线(形态成因类型):平原和山地是地貌体系的控制框架。

从ETM、历史地貌图和DEM计算的地势起伏度都可获得山地和平原的形态、结构和纹理等特征,如遥感数据上山地都存在有明显的沟壑,将所有数据在ArcMap中旋转180度后,利用DEM计算出的地势起伏度、坡度和三维立体图寻找准确山底线、山麓线来勾画山地和平原界线;勾画该界线时,将比例尺放到1:10万上,这样可保证界线精度。

基本地貌类型界线(形态成因类型):利用基于DEM的海拔高度等级划分、地面相对起伏度、基于海拔和起伏度的基本地貌形态等级获得26种基本地貌类型,作为在遥感数据上解译26种地貌类型并编码的定性参考。

利用遥感数据和历史地貌图在第一层平原和山地两大类划分的基础上,勾画出26种基本形态类型界线,在区分和勾画小起伏山地、中起伏山地、大起伏山地和极大起伏山地的界线时,要注意山地的完整性,不能将一个完整山地的上半部分判别为大起伏,下半部分判别为中起伏,如果一个完整山地的地势起伏度出现上下不一致的情况,为保证该类型的完整性,将该图斑从相邻明显界线分割的沟谷分割开,其属性定为最大属性的类型。

成因类型界线(形态成因类型):在第一层26种基本形态类型划分基础上,划分10种成因类型,包括海成、湖成、流水、冰川、冰缘、风成、干燥、黄土、喀斯特、火山熔岩。

勾画界线依据:1)从遥感影像和历史地貌图勾画出10种成因类型界线,参考历史地貌图确定界线;2)参考历史文献确定部分成因界线,如北京幅上5m等高线被视为海成地貌界线;3)参考某些特殊地貌类型界线区分地貌成因界线,如黄土覆盖范围、冰川覆盖范围、多年冻土界线、干燥指数界线、沙漠界线、喀斯特分布区域界线等;4)参考地质图确定喀斯特界线和火山熔岩成因界线;5)根据遥感影像颜色和纹理判断不同成因类型,并结合资料及地貌专家知识来确定。

次级成因类型界线(形态成因类型):在第二层基础上,对平原和台地按照次一级成因类型进行划分,即堆积和侵蚀剥蚀作用的划分;勾画界线依据:1)历史地貌图确定界线;2)根据DEM的坡度来确定界线;3)根据遥感影像上的颜色和纹理特征来确定界线。

如从山地到平原内部,流水地貌的次级成因类型过渡规律为:洪积->洪积冲积->冲积->冲积海积或冲积湖积;从湖中心向四周,湖成地貌次级成因类型依次为:湖积->湖积冲积->冲积湖积;从海洋到陆地,海成地貌次级成因类型依次为海积->海积冲积->冲积海积,等等。

形态类型界线(形态成因类型):在第三层次级成因的基础上,按照形态进行划分,如流水地貌的冲积平原再划分出河道、河漫滩、低阶地、冲积扇等类型。

确定形态类型界线:1)根据遥感影像上的颜色和纹理特征来确定界线;2)参考历史地貌图确定界线;从平原河道两旁到平原内部,冲积平原地貌形态类型过渡规律为:河道->河漫滩->低阶地->冲积扇平原、决口扇、洼地或高地;从湖中心向四周,湖积地貌形态类型依次为湖滩->湖积低阶地->湖积冲积平原、洼地、高地;从海洋到陆地,海积地貌形态类型依次为海滩->海积低阶地->海积冲积平原、洼地、高地;从平原往山地方向,台地按相对起伏度依次为高阶地->低台地->高台地;从平原往山地方向,丘陵按相对起伏度依次为低丘陵->高丘陵;3)风成地貌的形态类型比较特别,其分布规律比较难确定,需要地貌专家来定;4)黄土地貌的形态类型需要进行类型转化,将梁、塬和峁组合,归并到台地和丘陵等等。

微地貌形态类型界线(形态成因类型):在形态类型的基础上,按照形态进行细化。

按照地貌分类方案,次级形态类型在流水地貌的冲积平原;风成地貌的沙丘、沙垄和沙山;黄土地貌的台地和丘陵地区都有,大部分类型需结合历史地貌图完成。

坡度、坡向及其组合类型界线(形态成因类型):这一层在平原、台地、丘陵和山地类型中都有反映。

根据分类方案和编码体系,山地和平原的坡度、坡向及其组合的数量及等级划分各不相同,总共有七类:即山地包括:极陡的、陡的、缓的和平缓的;平原包括:起伏的、倾斜的、平坦的。

利用DEM数据计算的单元坡度值按照图斑的平均值来赋该图斑的最终坡度,也可按照山脊线来勾画阳坡或阴坡来区分坡的陡缓状况。

物质组成或岩性类型界线(形态成因类型):物质组成是反映地貌物质分异规律的重要指标,特别在构造比较复杂的区域,物质分异现象非常明显,这次100万数字地貌需对特殊地貌按照物质进行解译,包括红层、花岗岩、砂质等。

形态结构类型的点、线、面地貌界线:参考老地貌图、地质数据、文献等资料,按照地貌类型的形态结构特征、发育状况、图斑大小等来确定分别以点、线、面三种方式解译并组织数据。

利用各种资料,辅助遥感图像上解译的个体地貌,如古河道高地,古河道洼地,河流阶地,黄土沟等,应标出它们的位置和大致分布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