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肢体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

肢体障碍儿童的外观通常与常人不同,行动受到限制,需要使用辅助器具或长期复健,较难胜任过重或持久的工作。除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而引起的肢体残疾(如脑瘫儿童)会并发智力和感官缺陷外,肢体障碍儿童一般心理特征与普通儿童并无明显的区别。但因为行动上的不便以及他人的好奇、注视和不适当的同情,会使肢体障碍儿童处于紧张状态,常专注于伪装、防卫,有较强烈的不安全感,也不容易接纳自己,在个性特征方面存在着不同于正常儿童的突出特点。

哈维和万林威( Harval&Greenway)研究发现肢障者比一般人的自我价值感低落,有较高的焦虑,对自己缺乏整体性的概念;里维纳和伊雯( Livneh&Evans)的研究显示肢障者适应障碍历经12个阶段:震惊,焦虑,期待奇迹,否认事实,悲伤,沮丧,退缩,内心愤恨,外伤攻击性,认命,接纳,适应.。

因此,肢体障碍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对外界刺激敏感,遭受挫折时,易产生自卑感;②学习生活上面临较多的困难,因长期受到照顾会养成依赖心理,成就动机不足;③人际交往受限,行动不便,易产生焦虑、孤僻、敌视等心理问题。这些情绪长久持续,会影响他们人格的发展。由于肢障儿童各自的教养方式、人际环境、家庭经历不同,可能出现不同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自卑

自卑感未必是每个肢体障碍儿童都有的人格特质,但有些肢障儿童由于长期处于依赖状态下,依靠他人料理日常生活,甚至包括用餐、沐浴、如厕等,难免会自感无能而自惭形秽。加上他人因好奇而注视、取笑、不适当的同情,会时时触及其伤痛,打击其自信心。此夕卜,在团体活动中,有些肢障儿童由于生理缺陷行为受到限制,不能参加游戏和运动,或在竞争活动中处于劣势,也会引发其自卑自怜和自我价值感的失落。

几乎所有讨论残疾人或肢体障碍儿童的研究都会提到自卑的问题。心理学家阿德勒( Adler)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有“向上意志”,总想要比他人优胜。如果一旦自觉有缺陷,心理就立刻产生自卑感,有些人将自卑化为力量,有些人则一蹶不振。

自卑感本身并非病态,人人具有,是隐藏在所有个体成就后面的主要推动力之一。自卑产生的推动力使人克服困难达到优越目标,形成自尊。然而肢体障碍儿童由于某些身体功能的缺乏,自卑的推动力往往会受到挫折的打击,难以达到自尊。久而久之,自卑的外向推动力,会转变成内向的破坏力,造成了内心困扰甚至问题行为,使日常生活产生适应上的困难。这时自卑感成为一种病理的条件,成为个人心理活动的障碍。这种阻碍个体奋斗和发展的自卑情结,是应该关注的肢体障碍儿童的重大心理问题。

2.自我中心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年幼儿童和成人的思维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别,幼儿不能区别他人和自己的观点。不知道除了自己的观点还存在着别人的观点,只从自己的观点看事物,以为事物就是他看到的样子,不可能再有其他的看法,这便是自我中心。同时他指出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有4种水平的自我中心,相应的经过4个阶段去自我中心化过程,儿童才能认识客观现实和集体对他的要求,才能变得较为实际。

去自我中心化的第一步便是区分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人。这一过程对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来说,主要通过主体对客体的操作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来实现。肢体障碍儿童由于身体条件限制常常无法充分自由地操作物体及与人交流,这便形成其今后忽视他人,难以摆脱我向思维的基础。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出现了语言、概念,开始了解他人的想法,在道德上开始接受规范,这个阶段去自我中心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是社会交往。对肢体障碍儿童来说,他们最缺乏的正是社会交往。这一时期大部分肢体障碍儿童正因为其缺陷而受到家长、医护人

员的保护,而这时期的正常儿童也会远离他们,使得肢体障碍儿童无法从人际交往中了解他人的观点和看法,无法遭遇到与自我中心观念相冲击的观点,无法学习从人际冲突中解决自我与他人的矛盾,因此也无法很好地去自我中心化。

另外,肢体障碍儿童在心理的发展上要比正常儿童蒙受更多的阻碍,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相同的目标。由于心理负荷过重,他们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因此,他们的社会感和合作能力也有可能比其他人差。

3.自我控制欠佳

肢体障碍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有些儿童倾向于以外向的方式处理问题,情绪反应强烈而不稳定,而有一些儿童则有很强的压抑感,倾向于自我克制。

自我控制过强或过弱的倾向都表明肢体障碍儿童在应付心理压力的过程中形成不良适应的模式。每个儿童都向往对周围环境的探索和控制,如这类尝试成功,便会认为自己是变动的有力动因;如果尝试失败,便会认为命运是由自己不能控制的力量决定的,并由此产生无力感。

显然,肢体障碍儿童自身的不利因素使其更容易形成无力感。无力感使儿童形成两种不良的适应模式,其一是放弃自我控制的努力,其二是压抑探索周围环境的动机。这些都造成肢体障碍儿童自我控制不佳的特点。

4.孤独感

孤独是个体因在人际关系中未能实现自己的期望,在主观上产生自己被忽视、被遗忘、被他人认为是无足轻重的感受,从而引发的消极的心理状态。这在肢体障碍儿童身上普遍存在。肢障者的孤独感有些源自物理空间,也有些源自心理空间。由于无法行动自如、活动范围受限,所接触的生活领域及经验也随之受限,因而产生物理空间的孤立感。而少数肢障者由于对自身的残障产生高度的自卑,避免与人接触,影响了自身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因而产生心理空间上的孤独感。

孤独感不仅是肢体障碍儿童的心理体验,也是其社会状态的真实反映。肢体障碍儿童的孤独感源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比如:肢体障碍儿童会因生理缺陷而很少有机会与正常儿童一起运动;由于接受的环境刺激减少,而处于相对的信息匮乏状态;因自惭形秽,而不愿与同伴交往,不愿意接触社会,造成了人为的隔离。此外,他人的排斥和歧视,也是肢体障碍儿童孤独感的来源。

5.焦虑

担心前途是每个肢障儿童必然面临的瓶颈。残疾程度较重者,由于长期依赖他人的帮助,内心会时时因缺乏安全感而焦虑,深恐被人嫌恶和遗弃。这种焦虑随年纪增大而加深,到了青春期尤甚,因为他们已须考虑未来求职、婚姻和个人健康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