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原则 (1)
体育教学原则
体育教学原则体育教学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了有效地传授体育知识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需要遵循的一些教学准则和方法。
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教学原则的正确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
以下是体育教学的几个重要原则:1.个性化原则: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体差异,注重发扬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渐进式原则:体育教学应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体素质逐步推进,循序渐进地教授体育知识和技能。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逐步提高教学难度,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提高。
3.基础性原则:体育是一门技能型的学科,学生的体育素养和技能水平的提高需要有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动作能力和基本体育技能,夯实学生的基础,为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4.教学互动原则:体育教学是一种互动性极强的教学过程,教师应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5.情感教育原则: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行品质。
以上几个原则是体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通过运用这些原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这些原则,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达到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第四章体育教学原则
(二)基本依据
传统的体育教学有许多成功之处,但也存在着一 定的不足,必须树立新的体育教学观,体育教学呼 唤创新。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方法手段,可能存 在着某些局限,但结合起来利用,可能会产生出新 的互补优势,使各自的局限性减少到最低程度。现 有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手段在实践中可能不足以 用来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根据具体需要,探索和 创造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直到总结概括出新 的教学原则。
(二)基本依据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这条原则是由 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的。在教学过程 中,学生学习的是间接经验,是别人 的感受和思想,要转化为自身的思想、 情感,必须通过反复多次的复习,不 断强化条件刺激,才能使大脑皮层暂 时联系得到协调发展,使动作技能建 立比较巩固的动力定型。
(三)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二)基本依据
直观性原则反映了认识活动中的感知与理解、 具体与概括、形象、抽象的关系。科学知识是事实 与概括在学生头脑中的统一体,认识,在事实基础 上逐步导向概括的智力活动过程,直观保证对事实 的认识。体育教学的特点是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 除通过第一信号系统的视觉刺激和第二信号系统的 语言刺激的感受外,还必须通过内部前庭乃析器、 机体分析器的实践体验,才能建立动力定型,创造 有利的条件反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正确运用 直观性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基本依据
人体是在大脑皮层统一调节下的有机整体, 尽管身体任何部位的运动都是相互联系、相互 制约的,某一运动器官的活动,对其他部位生 理机能都有促进作用。如果经常进行某项比较 单调的运动练习,偏于某个部位或某一器官的 活动,就会影响青少年身体正常地生长发育。 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用多种多样的 教材和恰当的教学方法,有计划地对身体、心 理进行科学的全面训练,才能使身心得到全面 的、健康的发展。
体育教学的三项原则
体育教学的三项原则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个人能力和团队精神。
为了确保良好的教育效果,体育教学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下面将介绍体育教学的三项原则:适应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激发兴趣原则。
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是指体育教学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身体结构、体能水平和兴趣爱好,教师应根据这些因素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和教学方法。
对于身体结构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柔和的运动项目,如瑜伽和舞蹈,来提高他们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对于体能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应该提供更高强度的锻炼项目,如游泳和田径,以促进他们的体能进一步提高。
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体育教学应按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水平来制定适当的训练计划。
学生在体育上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教师应以学生的基本技能为基础,逐渐引入更复杂的技能和策略。
例如,当学生刚开始学习篮球时,教师首先应教他们基本的运球和投篮动作,然后再逐步引入团队合作和比赛策略。
通过逐步提高难度,学生能够稳步提高技术水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激发兴趣原则激发兴趣原则是指体育教学应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体育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死板的技能训练,而应提供一系列有趣的游戏和挑战,以吸引学生参与。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赛事和俱乐部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的三项原则是:适应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激发兴趣原则。
这些原则有助于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发展个人能力。
同时,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
体育教学原则1
一般体育教学原则1,自觉积极性原则,2,直观性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4身体全面发展原则5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6,循序渐进原则7,巩固提高原则特殊的体育教学原则1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2从实际出发3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
4全面效益原则运动训练的生理原则:超负荷原则,恢复原则,周期性原则,个体化原则另外,教与学相长原则,是指教师的教导和学生的学习的统一。
第二,运动认知与运动文化相结合原则,运动认知是教学中的薄弱缓解,是不容忽视的,而对于运动文化的传授与教学是教师们在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第三,安全运动和教育原则,绝大多数的体育教学活动是在户外进行的,理论上来说无论什么项目都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保证教师和学生在体育教学课程中的安全,是要时刻谨记和遵守的。
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不同于教学方式,但与教学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由一系列的教学方式组成,可以分解为多种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教学方法是一连串有目的的活动,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而教学方式只被运用于教学方法中,并为促成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服务,其本身不能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教学方法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活动细节,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活动状态,表明教学活动实际呈现的形式,如讲授法中的讲述、讲解、讲演练习法中的示范、摹仿等。
没有独立的教学任务,服务于某一方法所要完成的任务。
同一教学方式可以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式也可包含于同一教学方法之中。
它能使教师的工作方法形成独特风格,赋予教学方法以个人特征,也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个人特点。
教学反思?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体育教学方法如何分类,教学方法构成要素是什么?根据体育特殊教学方法和相关学科教学方法的角度进行分类,体育教学方法分为:一般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参观法、实验法、演示法、练习法等;运动训练方法,例如:分解法和完整法、重复训练法、变换练习法、循环训练法、比赛法;游戏方法;心理训练方法,例如: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念动的方法、放松的方法等。
体育教学的原则范文
体育教学的原则范文体育教学的原则是指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指导学生体育锻炼和培养体育爱好的基本准则和方法。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教师合理规划课程,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体育教学的几个重要原则。
1.科学性原则:体育教学应该以科学原理为基础,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和成长规律,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师需要了解和运用体育科学方面的知识,合理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
2.全面性原则:体育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要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等各个方面。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协调能力、技能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3.循序渐进原则:体育教学应该按照学生的年龄、身体素质和专项培养需求进行分阶段的教学。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和内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步提高。
4.个性化原则:体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5.综合性原则:体育教学应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促进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学科间的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跨学科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探究中学习和应用相关知识。
6.兴趣性原则:体育教学应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和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7.实践性原则:体育教学应该以实践为主导,注重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锻炼和能力培养。
教师应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技能和方法,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8.创新性原则:体育教学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创新和发展个人创造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新的体育活动和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的原则是科学性、全面性、循序渐进性、个性化、综合性、兴趣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实践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原则
贯彻直观性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 1、广泛运用各种直观方式,综合运用各 种感觉器官 • 2、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具有直观作用 2 • 3、将生动的直观、抽象的思维和实践结 合起来
(三)循序渐进原则
•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体育教学内容应由易 到难,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由简到繁, 运动负荷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地展开。 • 循序渐进原则是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规 律、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和人体机能适 应性规律提出来的。
贯彻巩固提高原则应注意 以下几点:
• 1、组织学生进行反复、经常的练习 • 2、采用提问、测验、考查及考试等方式 • 3、通过竞赛形式巩固提高
二、特殊性的体育教学原则 即特殊原则) (即特殊原则)
• (一)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 •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是指,根据教学任务、 教材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合理安排学 年、学期、每次课和课中每项教材的运动负荷, 使之与休息互相交替,进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 体质。 •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是根据疲劳与恢复过程 的相互关系以及超量恢复原理提出的。
体育教学原则
体育教学原则
• 体育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反 映,是长期体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是体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要求与准则。
一、 一般性的体育教学原则 即一般原则) (即一般原则)
• (一)自觉积极性原则 • 自觉积极性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启发 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调动学习积极性,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精神,把认真 完成学习任务变成自觉行动。 • 提出依据: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 1、要有完整的教学工作计划文件,以保 证教学系统连贯、循序渐进地进行 。 • 2、全面系统与重点突出相结合 。 2 • 3、选择组织教法时,应由简到繁、由 易到难 。 • 4、有节奏地逐步提高运动负荷
体育教学八大原则的内容
体育教学八大原则的内容体育教学八大原则是指在体育教育中,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的一系列教学准则。
这些原则旨在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和意识,以及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下面将介绍体育教学八大原则的具体内容。
1. 个性化原则个性化原则是指体育教学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根据这些信息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2. 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体育教学应按照学生的能力和发展水平,循序渐进地教授技能和知识。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潜力,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地组织教学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理解能力。
3. 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是指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体育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还应培养他们的身体素质、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等。
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4. 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是指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积极参与意识。
教师应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5. 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是指体育教学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6. 目标性原则目标性原则是指体育教学应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的学习。
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并通过评估和反馈,帮助学生实现目标。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和需求,调整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果。
7. 合作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是指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应通过团队活动和合作性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8. 德育性原则德育性原则是指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体育教学的原则
体育教学的原则体育教学的原则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因为它是从体育教学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总结和概括,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规律的反映。
小学体育教学的原则主要包括:1.自觉积极性原则;2.循序渐进原则;3.合理的运动负荷原则;4.直观和思维相结合的原则;5.精讲多练的原则;6.全面锻炼的原则;现将其简要介绍如下:一、自觉积极性的原则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的学习成为自觉的行动。
在体育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自觉积极地学习和锻炼,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由于小学知识比较狭小,大道理不易理解,故应对他们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多用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可以结合他们的理想说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来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积极性,如有的小学生长大了想当解放军,有的想当科学家,……可以问问他们“要是身体不好,三天两天生病能当解放军保卫祖国吗?能当好科学家吗?”也可以结合我国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事迹激励他们自觉学习积极锻炼。
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动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提高锻炼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实际,在对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培养,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利用丰富多采的游戏形式来完成体育教学目标。
在游戏前体育教师应先根据游戏的内容创设一个必要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游戏的环境中,让学生自己选择所扮演的各种角色,展示自己的能力,达到身体锻炼和心理满足。
例如:发展跳的能力练习,就可以选择“小青蛙找妈妈”游戏,运用青蛙跳的特征来发展学生跳跃的能力。
科学合理选择游戏内容,正确地运用游戏的方法以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是体育上的有声有色,学生爱学,教师爱教,教学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进一步提高他们水平,提出新要求,培养他们新的学习需要,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使他们的智力和体力得到新的启发,同时也培养他们好的思想品德。
体育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体育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最基本的途径,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有效的设计实力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
有关研究表明,一些教师由于不重视课堂教学设计工作,因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影响教学的质量。
所以,没有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就不会有好的教学实践,没有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真设计,课堂教学难以顺利进行。
笔者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认为,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以期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健康第一的原则体育教学的中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健康第一”的思想,养成终生锻炼的习惯。
因此,体育教学设计就应该紧紧围绕“健康第一”来进行,体育教师的作用就是为实现“健康第一”的思想提供帮助与指导的。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把掌握知识和技能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
学生只能根据教师所设的方案被动执行,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讲解示范,学生被动模仿练习,学生掌握技能的情况由教师给予评价。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消极、受压抑的地位,许多课外生机勃勃的学生课内死气沉沉,甚至出现厌课、逃课的现象。
新课标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思想,并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学校体育不是体育的终结,而是体育的新起点,学生的成长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影响的结果。
人的一生如果想要工作好、生活好,必须致力于体育锻炼,并养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好习惯,这就要求学校体育必须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担负起承先启后的重任。
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健康教育,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
除了学习各种必要的动作技术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要考虑到培养学生终身参与锻炼的好习惯。
科学性原则科学的设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跟学生的接受能力、科学的设计教学过程、合理的教学方法。
我们通常说,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
第一个“法”我们可以理解为规律,第二个“法”我们理解为方法。
学校体育学名词解释和解答题
一、名词解释学校体育学:研究与解释学校体育学工作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组织与实施学校工作所须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
体育教学:是指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指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能力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方法之一,直接关系着体育教学工作的成败和教学效率的高低。
体育教学内容:是指在体育课程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在体育教学过程选择的各种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术技能及方法的总称。
体育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
是体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体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分解教学法:是把一个完整的动作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按部分逐次进行学习,最后达到全部掌握的一种教学方法。
完整教学法:是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地,连续的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运动生理负荷:是指学生在课中从事的身体练习对机体刺激的程度。
体育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基准,运用科学的手段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体育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
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是指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对体育教学环境,人际关系,教学纪律以及教学反馈等方面进行的设计与控制工作。
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达成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行程。
二、简答题1.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①社会制约性规律⑦认识规律③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与学的辩证统一-的规律⑤教育、教养和发展想统一的规律⑥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想统-的规律⑦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基本要素合力的规律(8)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反馈规律2.体育教学的原则:(1)学生主体性性原则(2)身心全面发展原则(3)技能教学为主原则(4)兴趣先导,实践强化原则(5)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6)全面效益原则3.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①体育教学的目标(2)体育教学内容(3)人际关系(4)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⑤体育教学环境⑥体育教学反馈(7)教师,学生,教材,传播媒介4.我国学校体育的总目标:(1)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体育教学内容应遵循哪些原则
体育教学内容应遵循哪些原则1.全面发展原则: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身体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力量、速度、灵敏性、耐力和柔韧性等。
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和脑力的协调发展。
2.循序渐进原则:体育教学内容应按照学生的身体发展阶段和能力水平进行分阶段的设计和组织。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提高训练和比赛的难度,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和运用相关的基本技能和战术。
3.个性化原则:体育教学应注重照顾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能力进行合理的安排和选拔,给予个别学生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教师也应关注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合理调整课程内容,避免过度训练或不适宜的活动。
4.趣味性原则: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乐趣,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设计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索的动力。
5.终身体育原则: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优秀的运动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应教育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提供各种体育活动的机会,以便学生能够终身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益处。
6.安全第一原则: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教师应通过适当的安全教育和指导,告知学生体育活动中的潜在危险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在运动中不会受伤。
同时,教师应始终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训练内容或停止活动,以避免因体育活动而引发的健康问题。
7.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原则: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体育技能和素质,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师应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通过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成为积极参与和负责任的体育运动员和公民。
总之,体育教学内容应遵循全面发展、循序渐进、个性化、趣味性、终身体育、安全第一和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以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并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体育教学论课件第一章02体育教学原则
适宜负荷原则
是指在体育教学中,科学、适量地安排运动 负荷的量与强度,以及教学过程中学生运动负荷 过程的变化,使学生承受恰当的生理负荷。
依据是:人体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体 育教学的运动实践性的特点等。
贯彻和运用本适宜负荷原则的基本要求
1.要根据课的目标、教材性质、课的类型和学生的特点以及环 境条件等因素,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中的负荷; 2.处理好教学过程的各阶段和各项教学活动中的运动负荷的量 与强度关系和增减过程; 3.正确运用运动的量和强度的各种表现指标(如:练习的距离、 重量与次数、心率等); 4.使学生学会自我控制与检测负荷,以及放松与恢复的知识与 方法。
依据:健康是人们最基本的生命追求,是 学生身心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体育教育教 学本质目标的要求。
贯彻健康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要充分认识和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正确全面的 理解健康的概念和价值; 2.正确选择和优化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运动内容; 3.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增进学生健康的各项运动; 4.教学的手段、方法和评价要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依据; 5.重视培养学生关心健康、热爱生命的意识,提高适应自然、 社会和心理环境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体育教学原则
“体育教学原则”
体育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 本要求和指导原理,是长期体育教学经验的概括和 总结,是体育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
主要包括六个原则: 健康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适宜负荷原则、 主体性原则、直观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健康性原则
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坚持“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 力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 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同时把技能、 认知、情感、行为等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与发展个 性统一起来,全面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原则的概念
体育教学原则的概念
体育教学原则是指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它是对体育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和总结,是指导体育教学实践的基本依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体育教学原则:
1. 科学性原则:体育教学应遵循体育运动的自然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和训练。
2. 实用性原则: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所学能够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安全性原则: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安全问题,避免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
4. 循序渐进原则:体育教学应根据学生的体能和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教学难度和强度,避免学生过度疲劳。
5. 个别差异原则:体育教学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
6. 全面育人原则: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7. 激励原则:体育教学应通过设置合理的竞赛和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积极性。
以上就是体育教学原则的一些基本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体育教学内容应遵循哪些原则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体育教学内容应遵循哪些原则简答题:1.确定体育教学内容应遵循哪些原则?(1)教育性原则;(2)适应学生身心特征的原则;(3)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原则;(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⑸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2.简述课外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自觉、自愿性原则;(2)经常性原则;(3)针对性原则;(4)适量性原则;(5)渐进性原则。
3.确立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依据和基本要求有哪些?依据:(1)社会的需要;(2)学校体育本身的功能;(3)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要求:(1)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2)可行性与挑战性相结合;(3)具体化与定量化相结合。
4.何谓示范法?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选择示范的位置和方向?是教师(或指定学生)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动作的方法要领,以建立动作的正确表象。
选择是范位置和方向时应注意:(1)示范应根据学生队形、动作情况、安全的要求,运用不同的方位进行;(2)应避免让学生面向阳光和迎风;(3)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示范5.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循环练习法应注意什么问题?(1)练习手段、练习量、练习点以及循环练习方式的确定,均应服从练习任务的需要;(2)选用的练习手段应是学生基本会做的;(3)每个练习站既可采用单一的重复练习也可采用连续的重复练习;(4)各练习站的练习顺序应尽可能使难易练习和负荷大小不同的练习交替进行或渐进安排;(5)各站连续完成的负荷可以从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1/3开始,练习中可逐渐增大,但最大不超过其负荷能力的2/3 6.体育教学中常用的讲解法有哪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进行讲解?常用的方法有直观法、分段法、概要法、侧重法、对比法、提问法、联系法;运用讲解法应注意:(1)讲解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教育意义,(2)讲解要正确(3)讲解要简明易懂,(4)讲解要具有启发性,(5)讲解要注意时机和效果。
7.怎样上好综合课?(1)注意合理安排新旧教材的教学顺序,加强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性和整体性;(2)在实际教学组织过程中,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难度的新旧教材内容;(3)根据新旧教材内容特点和要求,对不同年龄、性别、水平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练习,并合理地分配练习时间,安排练习密度和生理负荷。
2023年体育课程教育设计原则
2023年体育课程教育设计原则
1. 综合发展:体育课程应综合发展学生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全面素质的提升。
2. 个性化:体育课程应注重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设计。
3. 循序渐进:体育课程的教育设计应按照学生的年龄、发展阶段和能力水平,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难度,实现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
4. 全员参与:体育课程应鼓励全员参与,不论学生的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如何,都应给予平等的机会参与体育活动。
5. 多样化活动:体育课程应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如团队合作、竞技比赛、健身训练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6. 安全保障:体育课程的教育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安全,在活动中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7. 社会参与:体育课程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和公
益事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8. 科技应用:体育课程的教育设计可以适度应用科技手段,如
虚拟现实、智能设备等,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体验。
9. 评价与反馈:体育课程的教育设计应包括科学有效的评价方
法和及时的反馈机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促进进一
步发展。
10. 跨学科融合:体育课程的教育设计应与其他学科融合,促
进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跨学科能力的培养。
以上是2023年体育课程教育设计的原则,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有效提高体育课程的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原则
体育教学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提高原则(2)运动训练的生理原则:超负荷原则,恢复原则,周期性原则,个体化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直观性原则:给学生充分直观影像因材施教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身体全面发展原则:使学生的肌体各部分和心理都得到发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练习的量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有易到难,且忌盲目冒进巩固提高原则:加强技能的掌握,且忌猴子帮玉米超负荷原则:超过一般肌题所能承受的运动负荷恢复原则:避免拔苗助长.周期性原则:训练的阶段性技能的完整性个体化原则:充分考虑受训者的个体差异在单元投掷教学中,让我受益非浅。
由于上课的教学对象是水平一学生,他们自控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比较差,因此,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考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围绕单元投掷教学目标,三节课的主要内容上都做了适当的安排,即:各种方式的投的动作:投准、投远等。
在课的结构设计上,做了精心的规划,即:激发兴趣、身心准备──培养兴趣、自创投掷──积极实践、提炼真知──活跃情趣、渗透教学──验收评价、创导合作──均衡发展、身心放松六个阶段,力求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创新和改革精神。
一、激起千层浪的导入: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热身活动,教师应努力使其能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良好的课堂导入,学生的参与热情会立即高涨,而且对整堂课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在导入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了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营造了一个宽松、积极、主动的教学环境。
简简单单的两片硬纸板、普普通通的旧报纸,学生们情不自禁的跟着老师愉快的做起了准备活动,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样的自然和谐。
二、实践出真知教学:“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实践出真知。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提倡“自主式”教学和提出“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是现今教育改革中的实践创新。
所谓“自主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其内涵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育教学原则的概念
体育教学原则的概念体育教学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身体和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它是体育教学的基石,对于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体育教学原则注重个别差异。
每个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制定个别化教学方案,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
例如,对于体育天赋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加大训练强度,提供更多的挑战和机会;对于体育水平较低或对体育不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应采取启发式教学或游戏化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再次,体育教学原则追求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使其具备良好的体育习惯和道德品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自律意识和创新意识,并通过游戏、训练和比赛等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此外,体育教学原则强调德育与智育的统一、体育教学既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手段,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忍耐力、坚持不懈的精神,使学生具有正确的竞争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最后,体育教学原则注重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潜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力水平,灵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示范引导、互相教学、配对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指导原则,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实施体育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全面发展和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并因材施教,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原则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运动 能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避免学生 因过度运动而受伤。
加强安全教育
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 生了解安全知识和掌握自我保护技能。
03 体育教学原则的实施
教师素质的要求
01
02
03
04
专业知识
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体育学科 知识,包括体育理论、运动技 巧、运动生理等方面的知识。
体育教学原则的定义
定义
体育教学原则是指导体育教学的基本 准则,是依据体育教育的目的和教学 规律而制定的,是教学工作的基本要 求。
性质
具有普遍性、指导性和稳定性,适用 于各种类型的体育教学,是评价体育 教学质量的依据。
02 体育教学原则的分类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概述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科学性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 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教 学理论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性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合作、解决冲突等社会适应能力,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概述
安全性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 需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学生 的安全。
确保场地和器材的安全
教师需要定期检查场地和器材的安全 状况,及时维修和更换存在安全隐患 的器材。
教学能力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 ,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
课堂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创新能力
教师需要具备创新精神,不断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
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师德师风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身
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体育教学八大原则的内容
体育教学八大原则的内容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体育兴趣和体育技能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下面将介绍体育教学的八大原则。
第一、全面发展原则。
体育教学要注重学生身体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等方面。
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使其在不同的体育项目中都能取得良好的表现。
第二、循序渐进原则。
体育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体质和技术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进行高难度、高要求的训练和比赛,使其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第三、因材施教原则。
体育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训练计划。
要注重发掘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和潜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取得进步。
第四、趣味性原则。
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使其在参与体育活动中感到快乐和满足。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游戏化环境,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第五、循循善诱原则。
体育教学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善于提问和引导,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六、示范引导原则。
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体育技能和专业知识,通过自身的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技能和动作要领。
第七、巩固复习原则。
体育教学要注重巩固和复习已学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比赛和测试等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其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并能够在实际运动中灵活运用。
第八、评价反馈原则。
体育教学要注重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进步程度,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体育教学的八大原则是全面发展、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趣味性、循循善诱、示范引导、巩固复习和评价反馈。
[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原则 (1)
教师表率作用
体育 教材
体育 教师 传播 媒介 反 馈
学生
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
教学环境的开放性 运动技能学习的重复性 承受身心负荷的双重性 人际关系的多边性 教学效果的综合性
一、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一般教学规律和特殊教学 规律两类。 (一)一般教学规律: 1.社会制约性规律 社会需要决定了体育教学的方向性;体育教学所需要 的体育教师、物质技术条件等对社会有依赖性。 2.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的对象所决定 即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所产生的 规律。例如,不同年龄阶段应该发展不同的身体素质。 3.认识事物的规律 认知规律————感知、思维、实践即由感性到理性, 再从理性到实践。具体到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感知教材、 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四个阶段。认识的实践性; 认识的渐进性;认识事物的反复性 4.教育、教养和发展相统一的规律 5.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辩证统一的规律
• 3 我国的体育教学原则体系 • 我国的体育教学原则体系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现在基本上可以概括
为七个基本教学原则: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 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自觉积极性原则); • 直观性原则 • (直观、思维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从实际出发原则; • 循序渐进原则; • 身体全面发展原则 • (增强学生体育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 • (合理安排负荷与休息原则); • 巩固与提高原则 • (巩固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该阶段的特点是动作费力、紧张、不协调,缺乏 控制力,伴随有多余的动作。从生理上来讲,该阶 段处于泛化阶段,神经联系还未拓通,肌肉感觉不 准确。从心理上来讲,该几对主要是靠视觉来感知 各种动作,范围小且不完善。 (2)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 该阶段的特点是动作逐步协调、准确、连贯,但 不熟练,不巩固,遇到干扰时动作易变形。从生理 上来讲,该阶段兴奋过程逐渐集中,处于分化阶段, 初步建立了动力定型。从心理上来讲,该阶段运动 分析器起主要作用,肌肉感觉准确,注意逐渐扩大 到整个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
即当一定的运动负荷作用于人的机体时,在一定的
时间内,人体的机能会产生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并形成一定的规律。 遵循此规律,是为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安排 运动负荷,以便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
• 二、体育教学原则
• 1、 体育教学原则的概念 • 体育教学原则是对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科
• •
系统性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相结合的原则
现用的教材 学生主体原则
身心全面发展原则 技能教学为主的原则 兴趣先导,实践强化原则 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 全面效益原则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教学原则?
• 体育教学原则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着体育教学 •
的深化,这些原则也将不断地充实和发展。 学校体育学的建立,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 主义的哲学观点作为自己的思想方法论基础,并 在我国丰富的学校体育工作实践经验基础上,运 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组织学等 社会科学学科与人体学、生理学、保健学、统计 学等自然科学学科的有关理论知识,来研究学校 体育领域中的有关问题。
教师表率作用
体育 教材
体育 教师 传播 媒介 反 馈
学生
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
教学环境的开放性 运动技能学习的重复性 承受身心负荷的双重性 人际关系的多边性 教学效果的综合性
一、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一般教学规律和特殊教学 规律两类。 (一)一般教学规律: 1.社会制约性规律 社会需要决定了体育教学的方向性;体育教学所需要 的体育教师、物质技术条件等对社会有依赖性。 2.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的对象所决定 即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所产生的 规律。例如,不同年龄阶段应该发展不同的身体素质。 3.认识事物的规律 认知规律————感知、思维、实践即由感性到理性, 再从理性到实践。具体到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感知教材、 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四个阶段。认识的实践性; 认识的渐进性;认识事物的反复性 4.教育、教养和发展相统一的规律 5.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辩证统一的规律
体育教学原则
宋晓东 副教授 体育教育学社会体育学教研室 Email: sxd@
提问: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构成要素、过程要素 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
体育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内容 人际关系 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 体育教学环境 体育教学反馈
体育教学程的过程性要素
学总结与概括,是体育教学客观规律的正确反 映,是体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与准 则。 2 体育教学原则与体育教学规律的关系 (1)从属关系 (2)因果关系 (3)既相一致又相区别的关系
• • • •
• 体育教学原则 • 体育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学过程,处理教学
过程中各种矛盾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准则。 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生的机体 在活动过程中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生化 反应。在掌握运动技术、学习体育知识的 过程中,也会产生复杂的思维活动和心理 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 教学目标与教材,教材与教学组织、方法, 负荷与休息,教师与学生等各方面的关系。 这些关系的处理是否科学,是否正确、合 理,理论依据是什么?基本准则是什么? 这个依据和准则,就是教学原则
该阶段的特点是动作费力、紧张、不协调,缺乏 控制力,伴随有多余的动作。从生理上来讲,该阶 段处于泛化阶段,神经联系还未拓通,肌肉感觉不 准确。从心理上来讲,该几对主要是靠视觉来感知 各种动作,范围小且不完善。 (2)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 该阶段的特点是动作逐步协调、准确、连贯,但 不熟练,不巩固,遇到干扰时动作易变形。从生理 上来讲,该阶段兴奋过程逐渐集中,处于分化阶段, 初步建立了动力定型。从心理上来讲,该阶段运动 分析器起主要作用,肌肉感觉准确,注意逐渐扩大 到整个动作。
(二)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1、动作技能形成规律(Motor learning and
control )
即任何动作的形成都是按照一定的阶段进行的,
每个阶段皆表现出不同的动作特点。动作技能 形成其实是条件反射建立形成,分为三个阶段:
(1)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
2 、人体机能活动变化适应规律
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是有机体在进行身体
练习时,在开始阶段机体活动能力逐渐上升, 然后达到最高水平并保持一定时间,最后由 于疲劳的出现,机体能力逐渐下降,形成一 个上升——稳定——下降的规律。 在体育教学中,不同的对象、气候和教学内 容会使各个阶段上升的速度和持续的时间有 所不同。 遵循这一规律,是为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 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时 间、运动负荷和课的结构等
• 3 我国的体育教学原则体系 • 我国的体育教学原则体系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现在基本上可以概括
为七个基本教学原则: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 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自觉积极性原则); • 直观性原则 • (直观、思维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从实际出发原则; • 循序渐进原则; • 身体全面发展原则 • (增强学生体育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 • (合理安排负荷与休息原则); • 巩固与提高原则 • (巩固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实践的发展、教学经验的积累和人们认识
(3)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该阶段的特点是动作准确、熟练,轻快、运用自如。
从生理上来讲该阶段大脑皮层兴奋高度集中,内抑 制相当牢固,形成了巩固的动力定型,达到了自动 化程度。从心理上来讲该阶段肌肉感觉更加精确、 清晰,注意了集中在动作的效果和完成的条件上。 上述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是不同的,在教学中所采 用的方法和手段也是不同的。在体育教学中遵循这 一规律,是为了使学生最快、最好地掌握动作